极破碎矿床开采的数值模拟与实践.pdf
S e r i a l No . 5 41 Ma y. 2 01 4 现代矿业 M0DE RN MI NI NG 总 第 5 4 1 期 2 0 1 4 年 5月第 5期 采 矿 矿 物 加 工 极破碎矿床开采的数值模拟与实践 术 杨清林 王 星 , 孙国权 汪 亮 1 . 葫芦岛八家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3 . 金 属 矿 山安 全与健 康 国家重 点 实验 室 摘要根 据某金矿极破碎矿床 的地质条件 ,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进行开采方法初选 , 并对采场 参数进行 了数值模拟优化 , 确定 了回采方案 , 经过矿山实践证明, 该采矿方法合理可行 , 对类似矿 山 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 键 词极 破碎 矿床采矿 方 法数 值模 拟 App l i c a t i o n a nd Nume r i c a l Si m ul at i o n o f Ex t r e me l y Fr a c t u r e d Or e De p o s i t M i n i ng Y a n g Q i n g l i n g Wa n g X i n g ’ S u n G u o q u a n Wa n g L i a n g , 。 1 . Hu l u d a o B a j i a z i M i n i n g C o . , L t d . ; 2 . S i n o s t e e l M a a n s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o . , L t d . ; 3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a f e t y a n d He a l t h f o r Me t a l Mi n e Ab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d i t i o n s o f e x t r e me l y f r a c t ur e o r e d e p o s i t o f a g o l d mi n e, t h e mi n i n g me t h o d i s p r e l i mi n a ry s e l e c t e d b y e c o n o mi c a l a n d t e c h ni c a l c o mp a r i s o n a nd t h e s t o p i n g s c h e me i s d e t e r mi ne d b y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n g o f t h e s t o pe p a r a me t e r s . T he a p pl i c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t h e s t o p i n g s c h e me o f t h i s p a p e r i s f e a s i b l e a n d i t pr o v i d e s o me r e f e r e n c e for t h e r e l a t e d o r e d e po s i t mi n i n g . Ke ywo r d s Ex t r e me l y f r a c t u r e d o r e d e p o s i t ,Mi n i n g me t h o d,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1 地质概况 某金矿矿 区处于秦岭东西 向复杂构造带西段 , 洮河复向斜北翼 , 马菅河 ~鹿儿坝 中低温热液成矿 远景区东端 , 区内出露地层为中三迭统 , 由一套轻微 变质的浅海相碳酸盐岩 、 中细粒陆源碎屑岩建造组 成 , 空间表现为北老南新 的复式单斜构造 , 地层总体 走 向 3 0 0 。 ~3 2 0 。 , 倾 向 2 1 0 。 ~2 2 0 。 , 倾角 4 0 。~ 7 O 。 。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 仅见有零星印支期花岗斑岩、 闪 长玢岩小岩柱 、 岩脉 出露 , 矿区仅在Ⅲ矿带见有一条 蚀变闪长玢岩脉出露。 1 工程地质条件。区内主要 工业矿体顶地板 岩性均为中厚. 厚层状石英砂岩 , 岩石坚 固, 且 均有 不同程度的硅化。裂隙、 节理构造发育, 抗压、 抗拉 性能差 , 地下开采需要进行支护。 十二 五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 编号 2 0 1 2 B AB 1 4 B 0 1 。 杨 清林 1 9 6 3 一 , 男 , 工程 师 , 1 2 5 3 1 6辽宁省 葫芦 岛市建 昌县八 家子镇 。 2 水文地 质条件。矿 区未作水文地质工 作 , 但从施工硐探工程看 , 一般顶底板 围岩均无大量渗 水现象 , 仅在 断裂 破碎带存在 滴水现象 , 但水 量较 小 , 主要靠雨水补给 , 表现为雨季滴水量较大 , 旱季 几乎无滴水现象 , 且矿体多在侵蚀基准面以上 , 目前 未发现有含水岩系。 3 矿体地质特征。矿 区内金矿体均赋存于 中 三迭统第三岩组 T ; 中的近东西 向断裂破碎带中 , 按其分布特征 , 从北 向南依次划分为 I、 Ⅱ、 Ⅲ矿带 ① I 矿带分布于矿区北部的泉湾山 ~ 大后沟脑一 线 , 由 F 、 F 为主干 断裂 , 附以旁侧断裂、 羽状裂隙 组成 , 矿 体走 向 2 6 0 。~2 8 0 。 , 倾 向南 , 倾 角 7 0 。~ 8 0 。 , 矿 体 厚 度 一 般 1 . O 0~4 . O 0 m, 平 均 厚 度 2 . 5 9 m; ② I I 矿带位于 I矿带南 3 0 0 m 的小后沟脑 ~ 大后沟 中部 , F 为主断裂 , 矿体走 向 2 8 0 。 , 倾 向 1 9 0 。 , 倾角 7 5 。 , 矿体厚度 1 . O 0~3 . O 0 m, 平均厚度 2 . 1 9 m; ③ m矿带分布于小后沟口一大后沟口, F 为控矿及容矿构造 , 走 向 2 8 0 。 , 倾 向 1 9 0 。 , 倾角 7 5 。 1 总第 5 4 1 期 现代矿业 2 0 1 4年 5月第 5期 一 8 0 。 , 厚度 1 . 9 3~ 9 . 3 7 m, 最厚l 6 . 0 3 m, 平 均厚度 4. 9 3 m。 2 采矿方法 矿山之前已进行浅孔留矿法开采试验 , 但由于矿 岩体过于破碎, 上下盘岩体极易垮 冒, 矿石在放矿过 程中贫化率大 , 开采安全性差 。所 以, 基于采矿方 法的选择原则、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之前开采实践及 矿山整体开采规划要求 , 采矿方法选择要特别考虑以 下几点 ①矿石地质品位低、 尾矿不沉淀、 充填骨料外 购价格高且来源保障性差等, 不宜采用上向或下向胶 结充填采矿法; ②矿区社会环境要求矿山开采不能发 生意外 不可预见 的地表塌陷, 因此浅部或深部可能 引发意外地表塌陷的区段不能采用崩落法开采; ③ 矿 、 岩体整体上极为破碎且易垮冒, 大部分区段基本 无法采用空场法或嗣后充填法开采; ④矿体赋存条件 及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大, 本着安全、 经济的原则, 应针对不同条件选用适合的采矿方法。 综上分析,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 充分考虑到矿山现状 和采矿方法 的适用性 , 对预护 顶人造覆岩废石充填采矿法和上向分层废石充填采 矿法经济技术比较后 , 选择预护顶人造覆岩废石充 填采矿法作为主矿开有方法。采矿方法见图 1 。 中段顶板预支护区 图 1 预护顶人造覆岩废石充填采矿法 1 一中段 巷道 ; 2 一溜井 ; 3 一分 段脉外巷 道 ; 4 一分段 出矿巷道 ; 5 一锚 杆 ; 6 一锚索 ; 7 一护顶拉底 ; 8 一崩落矿石 ; 9 一 分段凿 岩巷道 ; 1 O 一炮 孔 ; 1 1 一假底 3 采矿方法数值模拟 以矿山实际地质资料为依据 , 根据现场勘查情 况 , 建立有限差分网格模型 , 按走向每隔 5 0 m划分 一 个矿块进行数值模 拟和计算。通过模拟计算 , 分 析在不同分段高度下采矿时采场顶板和上下盘 围岩 2 中次生应力分布状态、 顶板的直接位移沉降量 、 塑性 区范围等, 以确定此种条件下上述采矿方法的可行 性和安全性 , 为采矿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3 . 1 岩体力学参数 根据矿山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 了岩石物理力学 参数折剪, 本次数值模拟过程 中所用岩体力学参数 见表 1 。 表 1 矿岩体力学参数 3 . 2 数模边界条件 在数值模拟计算之前 , 需要对模型设定边界条 件 ] 。将模型于 y面 内固定 , z方 向上于模 型 底部固定 , 即让模 型顶面到达地表 , 无需设定约束 , 使其处于 自由状态。 3 . 3 数值模拟方案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开采 的实际情况 , 并使 得模拟开采在合理的应力环境 中进行 , 数值计算按 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初始应力场。依据 上述要求建立模 型, 按 照应力大小与矿体埋藏深度的变化关 系, 让模型首 先达到初始应力平衡状态。 2 采矿方法模 型的构建 。在模型达到初始应 力平衡状态后构建采矿方法模型 , 根据所选 的采矿 方法进行模型构建 ①预护顶分段高度为 1 0 m, 采 场长度为 5 0 m, 宽度为矿体厚度 , 采场 回采之前在 本阶段顶部进行喷锚网护顶作业 , 分段 回采采用人 工覆岩废石充填 ; ②预护顶分段 高度为 1 5 m, 采场 长度为 5 0 m, 宽度为矿体厚度 , 采场 回采之前在本 阶段顶部进行喷锚 网护顶作业 , 分段 回采采用人工 覆岩废石充填。 3 建立模 型 , 模 拟上 述两种 采场 的稳 定性。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预定 的开采顺序 , 模拟计算上 述两种采场模型的围岩应力应变情况及采场顶板和 上盘的位移情况 , 同时记录开采时的围岩应力和位 移状态 , 分析和研究空区顶板的应力响应特性 , 进而 判断各采场模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 4 数值模拟结果 3 . 4 . 1 分段高度为 1 0 m 时的数值模拟 分段高度为 1 0 m时的最大应力云图、 最小主应 力云图、 位移见图 2 。 姜建华 陆玉根等 缓倾斜薄矿脉沉积型铝土矿地下采矿方法的探讨 2 0 1 4年5月第5期 厂 Ⅱ L H I IH I 图 5 倾斜分条全面 采矿法 1 一 切割上山; 2 一顶柱 ; 3 一 阶段运输平巷 ; 4 一切割平巷 ; 5 一 电耙硐室 ; 6 一溜井 ; 7 一人行通风天井 ; 8 一 点柱 1 结构参数 。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 , 长 5 0 m, 宽为矿体水平厚度 , 高为 中段高度 2 0 m 或3 0 m 。 采场矿石溜井和电耙硐室沿矿体走 向间距1 0 m。 2 采准切割。主要有施工人 行通风天井 、 溜 井 、 电耙硐室 、 切割上山及切割平巷。 3 矿房 回采。回采工作沿走 向, 在一个 工作 面上则沿倾向从上往下回采作业 , 工作 面可 以采用 直线状或者阶梯状布置。 4 矿柱 回采及 采空区处理。每个采场留有顶 柱 、 点柱 或间柱 , 确保 矿石 回采安全 。矿房采完 后 , 矿柱留作永久 矿柱不 回收。采空 区内充填部分 废石并封闭。 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矿块生产能力 4 5 t / d , 损失率 1 3 % , 贫化率 1 0 % , 采切 比4 6 . 8 m / k t 。 3 结论 1 针对我国铝土矿地下开采技术研究 较为薄 弱的现状 , 通过对原生沉积铝 土矿 的赋存情况 的分 析 , 研究提出几种适合缓倾斜 薄铝 土矿 的地下采矿 方法 。 2 针对提 出的采矿方法 , 确定各采 矿方法矿 块的结构参数 , 采准切割工程 , 顶底部结构 , 各方案 的回采工艺 流程 , 临时支 护 的材料 、 间距和支护 工 艺 , 空区的处理方式等 , 最终得 出各方案的经济技术 指标 。 3 通过对沉积型铝土矿地下采矿方法和 回采 工艺的研究 , 以达到减少铝土矿资源的贫化 、 提高矿 石的回收品位 、 为节约铝土矿资源、 安全、 经济和高 效利用资源的 目的。同时为我 国其他缓倾斜薄矿体 矿山的高效 、 安全 、 经 济开采提供 了方法和技术经 验 。 参考文献 [ 1 】 陆玉根, 大佛岩缓倾斜薄矿脉原生铝土矿地下开采综合技术 研 究[ D] . 长沙 中南大学, 2 0 1 2 . [ 2 ] 任 为东, 杨 彪. 水压 支柱护顶全 面房柱采矿 法在豫 西铝土矿 中的应 用[ J ] . 采矿技术 , 2 0 0 9 3 8 - 9 . [ 3 ] 齐清. 长壁采矿法的安全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J ] . 矿业快报, 2 0 0 0 9 2 - 3 . [ 4 ] 邱慎前 , 陈金峰. 倾向 长壁式崩 落采矿 法的回采 实践 [ M] . 矿 业快报 , 2 0 0 3 5 1 6, 2 9 . [ 5 ] 齐清, 董志军. 分段间断式短壁采矿法的应用[ J ] . 矿业快 报 , 2 0 0 1 1 4 _ 5 . 收稿 日期 2 0 1 3 1 2 - 0 2 上接第 3页 采场稳定性对分段高度表现敏感 , 根 据分析结果确定了采矿方法及采场参数 , 经过矿 山 实践 , 证明此采矿方法可行 , 采场参数合理 , 对类似 矿 山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参考文献 [ 1 ] 张瑞 雪。 李文 秀, 闻磊 , 等. 破 碎矿体地 下开采地 压控制 问题 [ J ] . 化工矿物与加工 , 2 0 0 8 4 3 1 - 3 3 . [ 2 ] 杨家冕, 刘人恩, 王 星. 数值模拟在分层充填法采场参数选 择 中的应 用[ J ] . 金属矿 山, 2 0 1 3 1 2 2 9 3 1 , 3 5 . [ 3 ] 莫卿, 廖九波, 王剑波, 等. 管缝式锚杆在破碎矿岩采场支护 中的应 用研 究[ J ] . 黄金科学技术 , 2 0 1 1 , 1 9 4 5 3 - 5 5 . [ 4 ] 陆刚. 破碎矿段分层 回采嗣后充填方案研 究[ J ] . 采矿技术 , 2 0 1 2, 1 2 3 3 4 - 3 6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l 一 1 7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