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金矿缓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探讨(1).pdf
1 8 黄 金 第l 2 卷 1 9 9 1 年第6 期 潼关金矿缓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探讨 刘 明 山 陕 西省 黄金 公 司 【 赫耍】 通 过对 潼关 金矿缓 倾斜 薄矿 体有适 用 价值 的三种 采矿 方 法的简 介 、 分 析 和 对 比,划 分 了各方 挂 的适用范 围,预测 了系 列化 开采 后潼 关金矿 生产 经营 前景 。 关蕾 饲 房柱 法 I进路 两侧选 别 回采 浩,壁 式爆 力分采 挂 潼关金矿 自1 9 7 9 年建 矿以来 ,根据矿体 开采技术条件及其变化 ,经过 有关 院校 和矿 山技术人 员对采矿方法 的研究 、试 验, 至今, 其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 有 房柱法 极薄矿 体为混采 、 进路 两侧选别 回采 即纯 采法 和壁式爆力分 采法。从而正在逐步改善着该 矿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 、矿体 的赋存状况及开 采 技 术 条件 潼美金矿的矿山部分 由三个独立的采矿 系统组 成 ,即为 “ 5 0 5 ”脉 , “ 4 0 1 ”脉 中段, “ 4 0 1 ”脉南 段 这三 个矿脉矿 体均赋 存 予 黄铁矿石英脉和构造带 中,石 英脉 呈脉 状或 透镜状沿构造带分布 ,脉 体在走 向和倾 向上 呈舒缓波状 ,有膨胀收缩 、分支 复合、尖灭 再现等现象 ,连续矿脉一般走 向长 度 为 5 0 2 0 0 m 左右 。 矿体上下盘 围岩主要 是混 合斜 长片麻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顶盘大部完整 性较好、局部裂隙发育,矿岩含水性差,不 结 块。矿体和围岩硬度 系数大部,8 一 l O , 局部 ,6 8 , 基本为 中等稳 固或稍差 ,矿 岩接触面 清楚}矿体地质 品 位 较 均 匀 ,为 5 9 g/ t ,平均 5 . 3 g / t j“ 4 0 1 ”脉 矿体倾角 为 3 。 ~ l 0 。 J “ 5 0 5 脉 矿体倾角1 0 。 一1 8 。 。 二、三种采矿方法的工艺简介 一后退式房柱采矿洼 该方 法是由垒面 法演变 而来。 秉场结 构及采准工程工程布置 如图 1 所示 。矿块沿走 向布置,走向长5 0 6 0 m, 倾向长4 O 一5 O m。每个矿块分5 6 个采 区, 采 区由矿房 包括切割进路 5和 矿 柱 组 成 ,沿倾向布置 ,长 4 O 一5 O m,宽 1 O m。其 中,矿房宽8 m ,矿柱宽 2 m。 回采工作矿块回采工作 由一端向另一 端推进 ,采区间呈台阶式开采。视矿体厚度 和矿 岩稳 固性 ,以1 . 6 2 m高 ,3 4 m 宽的 规 格 自下 而上采掘 切割 进路 5至 回 风 巷 道 6 当矿 岩稳 固性较好 时 ,不支护切割进路 顶板 , 当矿岩稳固性较差时 ,适 当柱支 矿 厚小 于 2 m或锚 固顶 板,之后,以 4 5 m 长度分段 后退 式挑 顶扩 邦。 当矿体厚 度大 予 2 m时 参看 图1 中A, 、 B- 剖面 图 , 先 浅孔挑 顶爆 破至矿岩接触面 ,通风 后撬 落浮石 ,电 耙耙矿至漏斗 2,适 当锚 固顶板 ,将耙头拉 至下部非 崩落区 ,后浅孔扩邦爆破 ,通风后 撬落浮石 ,人工配合电耙耙 矿至漏斗 2,适 当柱支或 锚固,再 挑顶 、扩 邦直 至矿柱。接 着从 第二分段 开始 ,后退式 挑顶 扩邦,如此 循环至矿房结 束。当矿体厚 度小于2 m时 参 看图 1 中 A 、 B 剖面 , 除无挑顶工艺外,其 它和切割 进路 5同高度 扩邦 工序 如上述。 该采矿 方法的优点 是安 垒可靠 ,缺 点是 贫化率 、 损失 率较大 。 当矿体厚度大 于1 . 6 m 时 ,无论 是采掘切割进路 ,还 是挑顶 扩邦均 接近 纯采 , 贫化率低}当矿体厚度小于1 . 6 m 时 ,采掘切割 进路和扩邦工程 4 均为混采 , 贫 化 大 。 二 进 路 两 侧 选 别 回采 法 为降低采矿贫化率 ,提高供矿品位 ,由 潼关金矿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陕西黄金盘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 0 黄金 司合作, 从 1 9 8 8 年开 始在小 于1 . 6 m的矿体 中 试 验研究 了进路 两侧选别 回采 法, 现 已成功。 采场结构及采准工程工程布置如图 2 所示 。矿 块沿 走向布置,走 向长5 O 一6 O m, 倾向长 4 O 一 5 O m。 每个矿块 分 7 8个 采 区 ,采 区由矿房和 矿拄组 成,沿倾向布置, 长4 O 一5 O m ,宽 7 . 5 m, 其 中矿房宽6 . 5 m, 矿柱 宽 I m 。 回采工作 矿块 回采 工作由一端 向另一 端推进 ,采 区间呈台阶式开采 。矿 房回采工 作从切割巷道开始, 以1 . 6 一 1 . 8 m高 ,2 . 5 m 宽的规格 自下而上采掘切割进路 5至回风巷 道 6, 当矿岩稳固性较好时,不支护切割进 路顶板j当矿岩稳 固性较差时 ,适 当锚 固顶 板。之后 ,在切 割进路两邦后退式选别回采 矿体 9。 以和切割进 路成 4 5 。的夹角向两 侧 A 对称布置浅眼 采用 3 m 长套钎 , 凿岩爆破 即掏采矿体 9,形成掏采空阆 7,大部分爆 下矿石落入切割进路 5,少部分矿石留落掏 采空 间 7,通 风 ,人工配合 电耙耙 矿至漏 斗 2,出矿。后 退一个分 段 ,叉对 称 布 置 浅 眼 ,掏采 矿体、通 风、 出矿、如此循环至 矿 房结 束。 该方法的优点是贫化率低 ,缺点是留有 连续矿柱,损失率高。其采掘切割进路为混 采,两侧捣矿 为纯 采。 三壁 式爆 力分采 法 为同时解决薄矿体采矿 贫化,损失大 的 问题 ,潼关金矿、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陕西 黄金公司 继续台作 ,从 1 9 8 9 年 开始 ,在小于 1 . 6 m 厚度的矿体中,试验研究了壁式爆力 分 采法 ,该方法现 已试验 成功 。 仔~ } } 7 H 0 A 一A 圈3 璧式■力分采法 1 .运输巷道 2 .漏斗 3 .岩柱 .采区人道 5 .回风巷 道 6 .切割上L J 7 .矿柱 8 .切割巷道 9 .电耙稿室 1 O .末支柱 l 1 .抛废炮取 l 2 藩矿炮眼 i 3 .待采矿体 1 4 .岩槽 1 5 .特采 岩体 1 6 ,金属 嘲 采场结构及采准工程工 程布置如图 3 所示。矿块沿走 向布置,走向长5 0 --6 0 m , 倾向长4 0 --5 0 m,工作面沿倾向布置。两矿 块阆留 2 m 厚 连续矿 柱隔离采空区 ,适 当留 有不连续顶柱保护人行回凤道。 回采 工作,回采 工作从 切 割 上 山 6 开 始,向右端对矿岩连续分采分 出 ,用三排术 支柱支承顶板 ,支柱排 间距为一个采幅宽度 1 . 5 m 左右 , 工作面劐与其最近一排支柱 后文称第一排支柱,接着为中排和第三排 支柱间距为3 m,排 中柱 间距为 2 2 . 5 m, 每个采幅由上到 下后 退式回采。采幅厚度为 1 . 8 m,从厚度上分 上采幅和下采幅 , 在 下 采幅待采岩体I 5 中 ,以和工作面 4 5 夹角 布 置抛 废炮孔1 1 ,浅 眼凿岩,抛掷 爆破,形成 岩槽 I 4 大 部分 废石 抛至第 一排支柱前后 , 少部分废石落人工作面附近 , 通风后,人工 清理 废石 至第一排支柱以外,在第一 排支柱 维普资讯 第1 2 卷1 9 9 1 年第 6期 2 l 上 挂金属网1 6 ,在上采幅持采 矿体1 3 中垂直 工作面 布置 炮孔l 2 ,浅限凿岩爆破 ,通 风后 撬浮石,电耙耙运矿石至漏斗 2 ,拆除金属 网 1 6 , 拆移 和落矿长 度相对的第三 排支柱至 第--t l - 前方 1 . 5 m 处 支柱 如有损坏,可补 以 新柱 , 酌 情锚 固顶板 ,复后退浅眼爆破待 采岩体1 5 ,清 废,挂网⋯⋯如此 循环至矿块 回采结 束。 该方法 不留 房间矿柱 ,损失率 低|垒过 程分采分 出, 贫化率低 ,缺 点是木材 消耗 略 高 。 三、开采 同一厚度矿体三 种 采 矿 方法技术经济 比较 进路两侧选别回采 法和壁式爆力分采 法 两个试 验采场的矿体厚度 变化 于1 . 1 一1 . 3 m 范围 内,平均 1 . 2 m ,接近剩余矿量的平均 厚度, 且这部分 矿体矿量 占剩余矿量 的4 0 , 具有一定代表 性。三种采 矿法技术经 济比较 见表 1。 垃木经卉比较癌 囊1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位 庸柱珐 l 壁式爆 一 分 蒜浩 1 矿体厚度 m 1 . 2 1 . 2 1 . 2 2 地质品缸 g / t 5 . 3 5 . 3 3 采矿贫化率 2 7 1 5 1 6 4 出矿品位 g / t 3 . 8 7 4 . 5 t 1 . E 采矿捐失宰 2 0 1 5 . 8 B 果矿台效 t / 台班 3 o 2 0 2 2 采矿成本 元/ t 2 7 . o o 3 5 . 5 0 3 3 . 3 7 8 采准费 元, t 1 2 . o o 1 2 . 0 O 1 2 . 0 0 9 采矿总成本 元/ t 3 9 . 0 O 4 7 . 5 0 4 5 . 3 7 1 O 选矿成本 元, l 4 8 . 7 3 4 8 . 蛆 . 7 3 1 l 年处理量 t / a 9 6 o 0 3 9 s o o 8 9 6 o 0 1 2 采选总成本 元, t 9 3 . 4 6 1 。 1 . 9 6 9 9 . 8 3 i 3 选矿回收率 8 0 8 0 8 0 l 4 - 年成品盒产量 两 3 9 2 3 . 2 5 0 2 4 7 9 4 7 . 1 5 1 s J 稼晶窟工厂成奉 元/ 两 L l 吕 4 . 乳 t O 4 4 5 7 9 5 0 . 7 4 1 e 事 总产值 万元 5 6 8 . 8 “/ 6 6 7 . 3 6 7 1 7 . 3 7 1 7 事 总成本 万元 4 6 . 5 9 5 4 8 0 . O 4 .7 o . 3 4 5 1 8 . f F 税 万元 l O 4 . 2 7 5 1 脚. 6 0 O 2 4 7 . 驰5 备 注 1 两 3 1. 2 5 g 从表 1 可知,用上述三种采矿陆每年在 1 . 2 m 厚的矿体中均采选矿石 9 6 0 0 t ,,壁式 爆力分采法年 产金量 为 4 9 4 7 . 1 5两 ,比房柱 法 多产 1 0 2 3 . 9两, 比进路两 侧选别 法多 产 3 .4 4 . 6 8 两1年利税为 2 4 7 . 0 2 5 万元,比房柱 法多盈1 4 2 . 7 5 万元,比进路两侧选剥法多盈 6 O . 4 2 5 万元 。其主要原因 为壁式爆力分采法 的贫化率比房柱法低1 9 %,比进路两侧选别 法低7 . 1 6 %,从而 导致 了壁 式爆 力分 采法的 出矿品位比房柱法提高了 1 . o l g / t ,比进路 两 侧选 别法 提高 丁0 . 3. 4 g/ t 。 从此可 见, 开采 1 . 2 m 厚 度的矿体 不宜 再用后退式房柱采矿浩丁,而应优选壁式爆 力分采法。 四、三种采矿方法合理 的 矿 体 厚 度范围综述 根据潼关金矿在采 用后退式房柱采矿i 击 和两个新采矿方法试验中的台班效率、采矿 贫化率,粟掘 比、台班 人数,材 料消耗等数 据,经 笔者概算后,绘 制出下列两种 曲线图 图 4、图 5 。 从图 4可知, 当矿体厚 度在 1 . 1 m 以 下 时,房柱采矿法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 含金量比 其它两法均低}当矿体厚度在1 . 1 m以 上时, 房柱采矿法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含金量比壁式 爆 力分 粟法低。 因此 ,仅 按 日 矿 块生 产矿 石含金量 比较,房柱采矿 法应被其 它两法代 替。当矿体厚度为 1 m时,进路两侧选别回 采法和壁式爆力分 采法 日矿块生 产矿石 含金 量基本相等, 当矿体厚度从 l m 变薄时,两 采矿法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含金量均有下降, 但进 路两侧选别法 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含金量 始 终高于壁式爆力分采法 的 日矿 块生 产矿石 含金量} 当矿体厚度 从 1 m 变厚时,两采矿 法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含 金量 均有提高,但壁 式爆 力分采 法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含金量始终 高于进路 两侧选别法 的 日矿块生 产矿石含金 量 。 从图 5可知, 当矿体厚度在1 . 4 2 M以下 时 ,房柱采矿法的两金矿 山成本 下简称成 本 比其它两采矿法高, 当矿体厚度在1 . 4 2 m 维普资讯 22 围4 日矿块生产矿石舍金量髓厚废变化曲缎 ④后退式回采房柱法 国进站两侧选 浩 壁式爆力分采 洼 圉5 矿山成本麓厚度变化曲擐 0后退式回采房柱法 进路两侧选鄹强 壁式爆力分采{ 击 以上时,房柱采矿 法的两盆 成本 比壁式爆力 分采 法高, 因此,单从 两盘成本 比较,房柱 采矿法应被其它两法代替。当矿 体 厚 度 为 1 . 0 8 m时,进路两侧选别法和壁式爆力分采 法两金成 本基 本相等。 当矿体厚度从1 . 0 8 m 变薄时, 两个采矿法 的成本均有上升,但进 路两侧选别法的成本总是低于壁式爆力分采 法的成本}当矿体厚度从1 . 0 8 m变厚时,两 个采矿法 的成本 均有下 降,但壁式爆力 分采 法的成本总是低于进路两 侧选别法 的成本。 仅从两 图中成本 和 日矿块 生产矿石 含金 量 的变化归纳,笔者认 为, 当矿 岩稳 固程度 黄金 基本相 同时,选 出与采矿方法 相适应的合理 厚度范围,应本着成品金成本低和 日矿块生 产矿 石含 金量 高的原则,并适 当多考 虑成 本 困素 ,以 1 . 0 5 m为分界点较宜, 当矿 体厚度 小 于1 . 0 5 m时,选 用进路 两侧选别法 回采, 当矿体厚度大于或等于1 . 0 5 m时,选择壁式 爆力分采法回采。 当矿体厚度大于 2 m 时,又考虑壁式爆 力分采 法使用的支柱长,一次回 采 高 度 偏 大,顶板管理 困难等原 因,此时,仍采用低 断面切割进路 推进,后退式挑顶扩邦 的房柱 采矿法 见图 1中 A- 、B- 剖面 回采较为 安全可靠 。 结论 我们 通过以上 日矿 块生 产矿石含金量 , 两金矿 山成本 以及顶板管理三个因素随厚度 变化分 析论证、认为 潼奖金矿缓倾 斜薄矿体 应视矿 体厚度大 小选 用以下三种不同采矿方 法开采。 1 .当矿体厚度小于1 . 0 5 m时.选用进 路两 侧选别法 开采 。 2 . 当矿体厚度变化于 1 . 0 5 2 m 时, 选用壁 式爆力分采 法开采。 3 . 当矿体厚度大于2 m 最厚达 2 . 7 m 时,选用后退式房柱法开采 。 潼奖金矿今后如按以上各 采矿 方法适 用 的厚度范 围系 列化开采,必将在安 全可靠 的 前提下,以较大的生产能力获 得较好 的技术 经济指标。 五 、采 用 系列 化采矿 方 法 开 采 后 潼关金矿技术经济指标预测 根据以上三种采矿方法适用的矿体厚 度 范 围和潼关金矿剩 余矿量 的厚度比例得知 采用系列化采矿方法开采后,各采矿方法 开 采矿量 的比例应为 壁式爆力 分 采 法 5 O % 平均厚度为 1 . 4 m ,进路 两侧选别 回 采法 平 均矿 体厚 度 0 . 9 m3 0 , 后退 式房柱 采 矿法2 O 平 均矿 体厚 度 2 . 3 m , 据此, ④\、\、、 一 \. \ 一 匣 。埒 链 暑 州 惺 一 t . L. 。 . .. . . , Lr , I 。- J- _- . k. . . .. .J . _. _ __ _ ._ -_ ’ L 姗 舢 姗 维普资讯 第1 2 卷1 9 9 1 年第 6期 谴关金矿技术量济指标爱蔫裹 2 3 裹 2 序导 项 目 单位 房柱往 进路两侧选别法 壁式外力分采法 平均或合计 1 矿 体 厚 度 m 0 . 3 0 . 9 1 . 4 1 . 3 2 地 质 品 位 g / t 5 . 3 5 . 3 5 3 5 3 3 采矿 贫亿率 聒 1 9 2 7 . 7 9 1 6 . 4 4 4 出 矿 品 位 A . 9 1 9 3. 8 3 . 8 7 . 鹋3 5 采圹损失率 菇 0 O 1 5 . 1 0 8 1 3 6 采 矿 台 效 t / 台班 2 3 . 9 i 2 3 . 5 7 果 矿 成 奉 元 / f 2 0. 7 l 3 5 . 4 5 2 8 . 7 0 3 1 . 2 4 8 采掘费 万 / t 6 . 2 6 1 0 . 9 9 9. 6 o 1 1. 6 9 9 采矿 总鹰本 元 / 1 2 6 . 9 7 5 1 . 4 5 3 5. 3 0 4 2 , . 9 3 1 O 选 矿 成 本 元/ 1 4 8. 7 3 蚰 . 7 3 4 9. 7 3 拈 . 7 0 1 1 年供选 矿量 t , a l 9 8 o 0 2 9 7 0 0 4 9 5 0 0 9 9 0 0 0 1 2 采选总成本 元/ t 8 1 . 4 3 1 0 5 . 7 l 9 0 . 7 9 9 5 . 0 1 1 3 选矿 回收章 9 9 1 年成 品盒产 量 两 2 4 4 2. 1 5 2 9 l 2 . 0 3 e 1 7 1 . 2 S 1 1 5 2 5 . t 1 5 成品 壹矿山 成本 元/ 两 8 l O. 9 0 3 1 2 2 9 . 6 5 8 7 7 . 9 9 0 9 8 0 . 4 7 0 1 0 年 总 产 值 万 元 3 5 4 . 1 1 2 { £ 2£ 8 9 4 8 3 3 1 6 7 1 . 1 B 4 1 7 年 总 成 本 万 元 ∞2. 3 6 3 船 . 4 5 t 6. 4 1 5 nl 1 . 2 1 9 1 8 年利税 万元 1 5 L . 7 螗 5 9 . 9 0 4 3 4 8 . 札8 5 ∞ . 9 7 笔者对潼关金矿技术经 济指 标预测进行结 果 列入 表 2。 从表 2可知, 令后潼关金矿 如能在不同 的矿 体厚度 中选用不同 的采矿方 法 并 按 比 例组织生产 ,年 产金量 比 1 9 8 9年实际 增 加 2 5 2 5 . 4 4 两} 比1 9 8 9 年 实际增加利税 2 5 9 . 9 7 万元 。其主要原 因为,1 9 8 9 年 垒年 百分 之百 采 用后退式房柱采矿法混采混 出,而表 中预 测结果 是对采矿 方法优选后要求按 比例 系列 化开采,因 而可 以最大限 度地 降 低 混 采 比 例,大大 地提高纯采和分采 比例}和1 9 8 9 年 实际 对比 1 9 8 9年实 际贫化率 为 3 2 . 8 l , 平均 出矿品位 为 3 . 4 3 9 g / t , 采 矿贫化率 会 降低I 6 . 3 7 %, 出矿品位将提高1 . 1 5 g/ t ,因 此,预铡 的技 术经 济指 标, 特别 是年 产金量 和年利税均较为理想。 从表 2又知, 潼关金矿采矿方 法系列优 化后, 采矿损失率平均为1 3 ,要比1 9 8 9 年 实际 2 2 . 5 减 少9 . 5 。 以剩 余矿量 万 吨,剩 余金属量 吨 为依据计算可延长矿 山服务年限 7个 月。 六、推广使用系列采矿法注意事项 1 .切实加强顶板管理,适时对顶板酌 情锚 固和 柱支 。 2 .进路两侧选别 法使 用中要注 意耙净 掏采 空间留落 的矿石, 以防止增加 金属量 损 失 。 3 .壁 式爆 力分采 法使用中一 定要 先清 理净抛掷爆破后 落入第一排 支柱和工作面 问 的废石,再挂网爆破矿石,以达降低采矿贫 化率之 目的。 编 辑李洪 彦 Ex p l o r a t i o n O n mi n i n g me t h o d f o r g e n t l e i n c l i n e d n a r r o w o r e b o d y o f To n g Gu a n Go l d Mi n e Li u M i ngs ha n 8h a s xPr e y i s c i a l Go l d Co mp a s y A b s t r a c t l Th r o u g h a n a l y s i s a n d f c o n t r a s t a mo n g t h e t h r e e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sui t ab l e f or ge nt l e i nc l i ne d na r r ow or e body of TongGua n Gol d M i ne,t hi s pa per di vi de d the a pp] i c ab] e r anges o f e a ch m et hod a nd f o r ec a st t hi s m i ne ’ 8 pr os pe c t s o f pr oduct i o n a nd m a na ge m e nt a f t e r s e r i a l m i ni ng by ea c h of t he t hr e e m i ni ng 维普资讯 2 4 黄金 第l 2 卷1 9 9 1 第 6期 银金混合精矿中砷的细菌脱除※ 襄 荣 庆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J万年银金矿混合精矿系高砷精矿。 经实验室详细研究, 该精矿中的砷经细 菌氧化处理后可脱除S 0 %i;4 即可使精矿古砷量由原近2 O 降至2 。 关键因素 是 选用菌种要能对毒砂氧化力强、 必埂伴有 Fe Z s gl L 的酸性硫酸高铁溶液、精 矿 粒 度要细 至少 一3 2 0 目占8 O 以上 L 1 及矿浆浓度较低 5 ~6 。 关t诲;含砷银垒精矿}毒砂 Fc As 8 } 细菌氧化}脱砷率 一 、前言 江西省万年银金矿系以产银为主的新建 矿 山,产品为浮选银金精矿,银 的含量平均 为 5 5 2 5 g/ t , 金的含量 为 1 5 g/ t 。但 固含砷 量甚高 乎均1 2 1 3 %,局部达≥2 O % , 拟 用温法提取银、金,未有合适工艺。送 冶炼 厂火法冶炼可回收贵金属,但必须将精矿中 的砷先充 分脱除。 该精 矿中的含砷矿物为单体 为 主 的 毒 砂 ,虽载 银较少,火法冶炼时会有 大量三氧 化二砷和二氧化碗有 毒气体释放,严重污染 环境。本研究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菌氧 化法,此法具有基本 上无 砷对 环境 危害及可 充分除去精矿 中砷 的特点 先行小型试验, 观察能将万年银金精矿中的砷脱除到什么程 度,并了解选到充分除砷的主要技术条件。 众所周知,毒砂 Fe As S矿 物 既 能 被氧化亚铁硫杆 菌 Thi o b a c i l l us f e r r o o x i d a n s 直接氧化分解,又能被这种 微 生物氧化硫化矿物后形成的代谢产物即硫酸 高铁E Fe 。 S O. 。 酸性溶液氧化溶解。 一 苗 2 F e A s S 4 - 3 H 0 6 o 2 ‘ 2 H AsO 4 - 2 F e SO。 2 FeAs S Fe SO 3 4 H2 O 6 02 2 H3 As O 4-腰 e SO. H2 SO4 氧化分解 溶解的结果,毒砂 中 的 砷 便 以砷酸 H。 As O. 中间可能还 有 亚 砷 酸 H。 As O。 转入溶液, 再经 固液分 离而除 去 砷。 实 验室 试验结 果表明,用万 年银金矿含 毒砂的银金精矿作能源 培养细 菌,细 菌生长 良好,在 适宜 氧化条件下, 精矿 中的砷可近 乎完全地被除去 。 二、试料和方法 一 试 科 先后由万年银 金矿采 来两批 浮选 含砷 银 金精矿,其主要 化学 成分及粒 度大 小分 别见 表 1、 表 2, 由表 1、 2数据 可看 出, 试 验用的 精矿 , 含砷量高 样 1 含砷 l 9 . 5 2 %, 样2 含砷 1 4 . O 7 , 粒度较细 一2 0 0 目占8 2 %以上 。 精矿 中的砷 6 6 % 左 右赋存于 一3 2 0 目部分 精 矿 中j 2 0 0 目部分精矿 中砷量只6 %左 右。 精矿 中的含砷矿物, 根据地质 报告主 要 为毒砂 Fe As S , 但 载银较少。 菌种 用1 9 7 3 年 由广东省 云浮 县茶洞 毒砂矿流 出的酸性水中分离筛选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 资助课 题 m et hods , Ko y wo r d s r o o m- a nd - p i l l a r m e t h o d me t h o d o f s e l e c t i ve mi n i ng a t b o t h s i d e s o f l a n e j me t ho d o f wa l l e xp l o s i ve f o r c e mi n i ng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