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孔采矿方法在缓倾斜中厚矿体中的应用.pdf
S e ri e s No . 3 6 3 S e p t e mb e r 2 0 0 6 金 氍 矿 山 ME T AL MI NE 总 第3 6 3期 2 0 0 6 年第9期 浅孔采矿方 法在缓倾斜 中厚矿体 中的应用 孙宏生 玉溪矿业有限公 司大红山铜矿 摘要根据大红山铜矿矿体赋存条件, 结合矿山常用的有底柱小 中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相关情况 , 为 了有效地控制干吨采掘比和贫损指标、 缩短采掘周期, 在回采倾角大、 分支复合严重、 构造复杂地段的矿体时, 分别 采用了无底柱的浅孑 L 房柱法、 局部有底柱的浅孑 L 房柱法 , 在空场法盘区全面推广浅孑 L 留矿法回采切割槽, 从而有效 地弥补了小中段空场法的不足和提高了切割槽拉槽质量,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合大红山 铜矿的有效的辅助采矿方法。 关键词缓倾斜 中厚矿体浅孔房柱法 留矿 法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h o r t - Ho l e M e t h o d i n Mi n i n g Ge n t l y I n c l i n e d M e d i u m T h i c k Or e b o d y S u n Ho ng s h e n g D a h o n g s h a n C o p p e r Mi n e o f Y u x i Min i n g C o . Ab s t r a c t I n l i g h t o f t h e o r e b o d y o c c u r r e n c e c o n d t i o n s i n D a h o n g s h a n Mi n e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the r e l a t e d c o n d i n t i o n s o f s ma l l a n d me d i u m s u b l e v e l o p e n s t o p i n g w i t h b a c k fi l l a n d p i l l a r s c o mmo n l y u s e d i n mi n e s a n d i n o r d e r t o 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n t r o l t h e d ri v i n g t o s t o p i n g r a t i o p e r t h o u s a n d t a n d t h e d i l u t i o n a n d l o s s i n d e x e s ,s h o rt e n t h e mi n i n g c y c l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e x t r a c t the o r e b o d i e s c h a r a c t e riz e d b y l a r g e d i p,s e ri o u s b r a n c h o r e b o d y c o mp o u n d i n g a n d c o mp l i c a t e d s t r u c t u r e,s h o r t h o l e r o o m p i l l a r me t h o d w i t h n o fl o o r p i l l a r a n d s h o rt h o l e r o o m p i l l a r me t h o d wi t h l o c a l fl o o r p i l l ar w e r e u s e d i n t h e o r e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s h o rt h o l e c u t o ff s h ri n k me t h o d wa s f u l l y s p r e a d i n t h e o p e n s t o p i n g w i t h p i l l ar ,w h i c h h a s e f f e c t i v e l y ma d e u p the d e fi c i e n c y o f s ma l l a n d me d i u m s u b l e v e l o p e n s t o p i n g, i mp r o v e d t h e q u a l i o f u n d e r c u t s l o t a n d u n d e r c u t t r o u g h a n d r e e o v e r e d t h e r e s o u r c e ,t h u s a c h i e v i n g g o o d e c o n o mi c b e n e fi t .T h e p r a c t i c e p r o v e s t h a t i t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u x i l i a r y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u i t a b l e f o r Da n h o n g s h a n C o p p e r Mi n e . Ke y wo r d s G e n t l y i n c l i n e d me d i u m t h i c k o r e b o d y, Ro o m p i l l ar me t h o d,S h o rt h o l e, S h ri n k a g e me t h o d 大 红 山铜矿 位 于云 南省 新 平县 , 海 拔 6 0 0~ 1 8 5 0 m, 相对高差 1 2 5 0 m, 地势陡峻。1 9 9 3年开 始基建 , 一期工程 于 1 9 9 7年 7月建成投产 , 二期工 程于 2 0 0 3年 6月建成投产 。 1 矿区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大红山铜矿属海底火 山喷发沉积变质 中厚缓倾 斜高温矿床。矿体走向为东西 一 北西西, 走向长约 1 8 0 0 m, 倾 向南西 , 倾斜 宽约 l 6 0 0 m, 倾 角 2 0 。~ 3 5 。 局部地段大 于 3 5 。 , 构造及节理裂 隙发育 , 呈 层状、 似层状产出。矿区共有 3个含铁铜矿体和 4 个含铜铁矿体 , 自上而下分别 为 I 一 I , 一I 一I 一 I 一I . 一I , 埋藏深度 1 6 0~7 5 0 m, 标高 一 2 98 2 1 m, 其 中 I , 、 I 含铁铜矿 体规模 大, 是 主要 的开采对 象。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 磁铁矿, 主要脉 石矿物为碳酸岩 白云石 为主 、 黑云母 。矿石整体 较稳 固, f 8~1 4 , 矿岩爆破性能较差 。 大红山铜矿含矿层顶板为深灰色条纹条带状石 榴黑云 白云石大理岩 , 夹石榴白云石黑云片岩 , 厚约 1 3 m; 含矿层底板为深灰绿色石榴黑云角闪片岩 、 石 榴角闪黑云片岩夹条纹条带状石榴黑云角闪白云石 大理岩。含铁铜矿石密度 为 3 . 2 5 t / m , 含铜铁 矿石 密度为 3 3 5 t / m , 夹石密度 2 .9~ 3 .0 8 t/ m 。松散 系数为 1 . 7 1 , 自然安息角为 4 0 。 3 0 ~4 1 。 。 2 矿床开拓及采矿方法简介 2 . 1 矿床开拓 大红山铜矿采用侧翼反倾斜 双斜 井开拓 , 即主 皮带斜井加辅助双轨斜井 。主井担负矿石 、 废石运 孙宏生 1 9 7 8 一 , 男 , 玉溪矿业有 限公 司大红 山铜矿生 产技 术部 , 助 理工程师 . 6 5 3 4 0 5云南省新平县 。 维普资讯 总第 3 6 3期 金 氍 五 广 山 2 0 0 6年第9期 输, 副井运送人员、 材料、 设备兼作大件通道和通风。 二期主要增加了无轨斜坡道 、 箕斗斜井 、 辅助斜井和 总回风竖井。 2 . 2 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 以小 中段空场法 为主 , 房柱法 为辅 。 矿区设计采用分期建设方案 , 一期开采 5 5 0 m 以上 的矿体, 开采顺序为从下往上, 先采 I 矿体, 待上中 段 I 矿体回采结束后再采 I 矿体, 同中段原则上从 东往西回采 ; 以底盘漏斗空场法为主 , 房柱法和全面 法为辅, 垂直走向布置为主, 沿走向布置为辅。二期 采用无 轨采矿 、 有轨运输 , 开采 5 5 0~ 4 0 0 m 的矿 体, 以小中段空场法为主, 机械化回采的房柱法和全 面法为辅。采空区用分级尾砂和废石充填处理。盘 区结构 一期为 5 0 m 走 向 3 0~7 0 m 倾向 , 二期为 1 0 0 m 走向 2 0~3 5 m 倾 向 , 盘区顶 底柱 、 壁柱为 5 m, 一 、 二期分段矿柱为 8 m。 3 浅孔采矿方法的应用 根据大红山铜矿矿体赋存条件, 在构造发育地 段, 虽然矿体较为厚大, 但可控性差, 底盘漏斗法回 采难度大 , 贫损指标难 以控制 , 特别是运输大巷一旦 定型, 在构造发育地段加密探矿后, 若矿体底板下 掉, 用底盘漏斗法回采, 溜子将会形成平底漏斗或盘 区南端矿体损失较大, 导致盘区生产能力低、 运输不 顺畅、 损失指标难以控制。因此, 在局部矿体厚大地 段, 在原有房柱法 矿体厚度小于8 m 的基础上优 化了人行系统和回采顺序 , 采用 了房柱法 回采 , 从而 有效地回收了资源, 提高了生产能力。在矿体倾角 大于 2 5 。 的地段 , 用 电耙 出矿 的底盘漏斗法难 以确 保出矿安全和中深孑 L 施工质量及安全的情况下 , 采 用了普通房柱法和局部有底柱的房柱法相结合的采 矿方法 , 有效地保证 了回采质量和人员安全 ; 针对二 期局部地段矿体倾角大、 矿体较薄小 6 m以下 , 采 用机械化 回采的小分段空场法贫损指标难以控制 , 若采用机械化回采的条带式房柱法, 同样存在贫损 指标难以控制和生产能力低等 问题 , 适时地采用了 采场电耙清场 、 铲运机出矿的房柱法 , 有效地解决 了 贫损指标控制和生产能力问题 ; 为解决有底柱空场 法盘区中深孑 L 拉槽质量低, 存在悬顶、 拒爆 、 成本高 等问题, 结合盘区大药量一次爆破工艺的应用, 从 2 0 0 0年全面推广 了浅孑 L 留矿法 回采切割槽 。大红 山铜矿 自 1 9 9 9年应用浅孑 L 房柱法以来 , 不断总结经 验, 有效弥补了底盘漏斗法 的不足 , 为达产达标 、 超 产超标 大红山铜矿设计生产能力为 4 8 0 0 t/ d , 现 3 0 . 生产能力 已超过 9 5 0 0 t / d 及均衡生产作出了重要 贡献 , 浅孑 L 房柱法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回采 量 的加大 , 指标也较好。现就所用的几种浅孑 L 房柱 法及浅孑 L 留矿法 回采切割槽作简要介绍 。 3 . 1 中厚矿体中应用的浅孑 L 房柱采矿法 此方法主要用 于运输大巷确定后 , 用有底柱空 场法回采形成平底漏斗、 南端矿体损失大、 溜子储矿 段低或构造复杂的矿段。 3 . 1 . 1 采场布置及结构参数 盘 区沿走 向或垂直走 向布置 , 盘区尺寸为 4 5 ~ 6 2 m 走向 3 0~5 0 m 倾 向 , 在盘 区内 布置 3条溜子 、 3条 电耙道 、 人行材料井 、 电耙联道 、 进路井、 进路平巷 和充填 回风系统 。在盘 区两端矿 柱内布置进路井和进路平巷 , 两层进 路平巷 间距在 5~6 m, 可用充填回风井作为备用人行通道。根据 盘区大小、 构造发育及岩石稳固情况, 在盘区内留4 ~ 6个 4 m 4 m或 4 m 5 m的点柱 图 1 。 3 . 1 . 2 回采工艺 1 人行通风。人员及新鲜风从运输大巷经盘 区人行材料井进人联道 , 再经联道从 电耙道 或进路 井进人工作面。污风从盘区充填 回风井排出。在回 采至6 m以上时人员可从进路井或充填井进人工作 面 。 2 回采顺序。在掘进期间, 电耙道沿矿体底 板施工, 从而进一步摸清矿体底板界线。盘区各系 统形成后 , 若溜子高度在 6 m以内, 先把溜子扩开作 为盘区南端集矿槽, 以便回采南端上部矿体时控制 矿堆高度, 再沿矿体底板采通各条电耙道, 形成统一 的人行进风系统 ; 回采高度在 4 m左右时, 矿房采用 从北往南后退式 回采 , 以确保用 电耙进行平场及控 制矿堆高度。回采过程中, 选 择进 路井位置 的采场 滞后回采作为安全人行通道, 必要时可采取护顶措 施; 回采至南端矿体时, 从电耙道 已无法进人工作 面, 此时, 用进路井或充填井进人工作面 , 矿堆用扩 开的溜子集矿槽控制矿堆高度。在 回采期间 , 临时 点柱可根据岩石稳 固情况预留, 规格为上大下小 的 锥体, 回采矿房过程中, 在点柱四周打好炮孑 L , 矿房 回采全部结束后, 点柱视顶板稳固情况, 一次装药爆 破后进行回收。盘 区底柱根据人行进风系统 , 可采 用后退式回采进行部分回收。 3 . 1 . 3评价 采用此方法进行回采, 只要控制好回采顺序、 块 度, 加强顶板管理 , 可节约探矿 工程 , 减少 贫化 、 损 维普资讯 孙宏生 浅孔采矿方法在缓倾斜 中厚矿体 中的应用 2 0 0 6年第 9期 失 , 对矿山实现均衡生产具有重要 的补充作用。从 多年生产实践看 , 生产能力 为 1 6 0~ 2 2 0 t / d 从 开 始采矿计 算 , 贫化率 为2 % ~ 1 0 %, 损失率 为 2 . 5 % ~8 . 6 %, 千吨采切 比为 4 . 8~ 1 1 。 3 . 2 倾斜矿体中应用的局部有底柱的浅孑 L 房柱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矿体倾角在 3 O 。 以上, 部分矿 石可形成 自流, 矿体厚度在 5 m以上, 斜长在 3 0 m 左右 , 用有底柱的空场法或普通房柱法难 以确保 施 工安全的矿段。 3 . 2 . 1 采场布置及结构参数 盘区垂直走 向布置, 盘 区尺寸为 4 5 m 走 向X 3 0 ~4 o m 倾向 , 在盘区南端壁柱内布置 1 条溜 子、 人行材料井, 在矿体下盘布置 1 条电耙道, 在电耙 道北端布置 3条措施溜子 按采场划分和受矿漏斗要 求布置 , 在矿体底板平行电耙道布置 1 条电耙联道 和人行措施井, 在电耙道末端布置 1 条回风井, 作为 供矿期间的专用回风井, 沿矿体底板布置 3条电耙 道, 在底柱和采场内布置进路及充填回风系统。根据 盘区大小 、 构造发育及 岩石稳 固情况 , 在盘区内留 2 ~ 4个 4 m X 4 m或 4 m X 5 m的点柱 图 2 。 图 1 中厚矿体浅孔房柱采矿法 1 一 运输巷; 2一 溜子; 3一 探矿井; 4一 进路巷; 5 一人行井; 6一 人行材料井; 7 一 耙道; 8一 联络道; 9一充填井 ; 1 O一矿柱 ; 1 1一报废探巷 ; 1 2一点柱; 1 3一采 矿矿堆 ; 1 4一未采矿块 ; 1 5一联道 图2 倾斜矿体中应用的局部有底柱的浅孔房柱法 1 一 下矿溜井; 2 1 措施溜井; 3 2措施溜井; 4 3 措施溜井; 5一 人行风井; 6一 人行材料井; 7一上联道 ; 8一采矿耙巷 ; 9一充填井 ; 1 O一后联道 ; 1 1一点柱 ; 1 2一出矿耙巷 维普资讯 总第 3 6 3期 砖 2 0 0 6年第 9期 3 . 2 . 2 回采工艺 1 人行通风。人员及新鲜风从运输大巷经盘 区人行材料井进入 电耙道 , 再经 电耙道 或人行措施 井进入电耙联道 , 从电耙道或进路井进人工作面 , 也 可从盘区充填井中进人 。污风从盘区充填 回风井排 出 。 2 回采顺序。在掘进期问, 电耙道沿矿体底 板施工, 从而进一步摸清矿体底板界线。盘区各系 统形成后 , 先把电耙道北端 的措施溜子扩开作为盘 区集矿槽, 再沿矿体底板采通各条电耙道, 形成统一 的人行进风系统。回采高度在 4 n l 左右时, 矿房采 用从北往南后退式回采, 矿堆高度用集矿槽进行控 制 , 也可在进路平巷 中安装 7 . 5 k W 电耙进行清场 ; 此时顺序控制、 临时点柱回采要求及人行安全要求 与上述的中厚矿体浅孑 L 房柱法相同。在大量供矿期 间, 若部分矿石无法进人集矿槽 , 则用 7 . 5 k W 或 l 5 k W 电耙进行清场。 3 . 2 . 3 评价 采用此方法进行回采, 只要控制好回采顺序、 块 度, 加强顶板管理 , 可充分利用矿石势能 , 节约探矿 工程 , 减少贫化 、 损失 , 对矿 山实现均衡 生产具有重 要的补充作用。对盘区尺寸较大的, 可与普通房柱 法结合使用, 灵活性较大。从实践情况看, 生产能力 为 2 0 0~3 0 0 t / d 从 开始采矿计算 , 贫化率为 3 % ~ 5 %, 损失率为4 . O % ~7 . 6 % , 千吨采切 比为 7 . 5 ~ l 0。 3 . 3 倾斜矿体中应用的无轨运搬浅孔房柱法 根据二期分段无轨开采的特点 , 在矿体倾角大 于3 0 。 , 矿体厚度在 6 in 左右, 用小分段空场法或机 械化回采的条带房柱法难以控制贫损指标和施工安 全的矿段采用 了电耙清场铲运机出矿的房柱法。在 盘区南端底柱下盘布置 1条集 矿进路 , 通过 出矿进 路与分段采准干线连通, 在集矿进路北边按采场划 分要求布置集矿槽 4 i n 4 i n 与电耙道连通 ; 在南 端布置 电耙硐室 , 盘区内按采场划分要求 布置 电耙 道 ; 在北端矿柱内布置上联道与电耙道及上分段 出 矿进路和采准干线相连 ; 盘 区内布置 充填回风井与 回风顶沿连通 , 形成充填回风系统。 根据盘区大小 、 构造发育及岩石稳固情况 , 在采 场间预留条柱, 回采后期留为点柱, 最后回收点柱; 盘区各系统形成后 , 先把集矿槽扩开, 以加大受矿范 围, 再沿矿体底板 采通各条 电耙道 , 把条柱 留为点 柱 , 形成统一的人行进风系统 ; 回采高度在 4 i n左右 . , . 时, 矿房采用从北往南后退式回采, 矿堆高度用集矿 槽进行控制 , 部分坡度较小的可安装电耙进行平场。 在大量供矿期间, 对无法进人集矿槽的部分矿石, 用 7 . 5 k W或 1 5 k W 电耙进行清场; 矿堆进人集矿槽 后 , 用铲运机经 出矿进路进人盘区溜子 。 采用此方法进行回采, 只要控制好回采顺序、 块 度 , 加强顶板管理 , 可发挥矿石势能, 充分利用传统 设备, 节约探矿工程, 减少贫化、 损失, 且灵活性大。 从结束的盘区看 , 生产能力为 3 5 0~4 0 0 t/ d 从开 始采矿计算 , 贫化率为 5 % ~8 % , 损失率为 4 % ~ 7 % , 千吨采切 比为 8~ 1 2 。 3 . 4 回采切割槽时浅孑 L 留矿法的应用 切割槽拉槽 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矿房爆破质量 和效果。大红山铜矿从投产初期 , 在有底柱空场法 盘区一直使用中深孑 L 进行拉槽, 通过多次改进, 始终 存在悬顶、 拒爆、 成本高、 拉槽质量低等问题。结合 盘 区多排同段大药量 1次爆破工艺 的应用 , 从 2 0 0 0 年在一期全面推广 了浅孔 留矿法回采切割槽 , 2 0 0 4 年在二期全面推广了浅孑 L 留矿法 回采切割槽。 根据盘区爆破次数、 爆破顺序和周边相邻关系 布置切割槽 , 若盘区矿体厚度在 1 0 i n以内, 用 1 个 分层进行回采的 , 则要考虑人行进路系统 , 进路系统 可结合盘区充填回风系统考虑; 若采用 2个分层进 行回采, 二分层凿岩上山离矿体顶板在 6 in以内的, 可用二分层作为上部 回采期间的人行进风通道 , 距 离在6 in以上的则结合盘区充填回风井考虑人行通 风系统 。对于二期小 中段空场法 盘区, 下分段切割 槽 回采可以从上分段进路 中进人 , 上分段切割槽 回 采可以从充填中或 回风巷 中进人 , 有条件的盘 区可 以考虑独立 的人行进风系统。在盘区掘进工程结束 后, 在切割槽两边各打5 排左右的中深孑 L , 把切割槽 位置的漏斗扩开后即可进行回采 ; 回采期间 , 进路 口 位置滞后回采, 并确保回采范围内的矿堆高度。采 用浅孔 留矿法 回采切割槽 , 可 以节约盘 区探矿 工程 和切割井 、 切割平巷 。 在施工组 织中, 切割槽 回采可以与盘区 中深孔 施工、 扩漏同步进行, 可以缩短盘区建设周期, 并准 确地控制切割槽回采范围, 从而确保矿房大爆破质 量, 减少盘区损失; 加之为矿房一次爆破或减少爆破 次数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 也为进一步提高盘区生产 能力提供了较好 的平 台, 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切 割槽拉槽方法 。从实践情况看 , 生产能力为 4 0 0~ 5 0 0 t / d 从开始采矿计算 , 因块度较小, 在大量供 维普资讯 孙宏生 浅孔采矿方法在缓倾斜 中厚矿体 中的应用 2 0 0 6年第 9期 矿期间生产能力可达 1 0 0 0 t / d以上, 贫化率、 损失 率相当小, 万吨生产周期仅为4 0 ~6 0 d 。 3 . 5 浅孑 L 采矿方法的顶板管理 用浅孑 L 房柱法或浅孑 L 留矿法进行 回采的矿段 , 在控制好施工顺序、 回采质量的同时, 应着重加强顶 板管理。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在回采至顶板 时 , 炮孑 L 应尽量与矿层产 状 一 致 , 以避免炮孑 L 对顶板的破坏 ; 2 在大量供 矿前 , 利用 现场较好 的施 工条件 彻底清理松石 、 浮石 , 必要时对不稳固及人员通道地 段进行护顶 , 以确保供矿期间人员的安全; 3 在回采期间, 点柱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4 回采期间 , 通过进路井 、 进路平巷等人行通 道对顶板变化情况进行辅助观测 , 为顶板管理提供 科学依据 ; 5 在 回采期 间应加强块度 控制 , 尽量 减少二 次爆破对顶板的破坏 ; 6 加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 使地质资料对 顶板的描述更准确和全面, 以便 及时采取相应 的措 施 ; 7 采用“ 强掘、 强采 、 强供” 等措施, 尽量缩短 回采周期 。 3 . 6 今后应加强的工作 1 进一步加 强综合研究 , 特 别是在二期 的推 广应用及其总结工作; 2 不断总结 顶板管理经 验 , 采 取科学 的辅 助 观测手段, 以降低贫化率及确保人员安全; 3 加强对 盘 区点柱 、 壁柱 和顶底柱 回采的研 究工作 , 进一步降低损失率; 4 采取灵 活多样 的护顶 措施 , 并不断 总结分 析, 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 为临时点柱 和间壁柱 、 顶底 柱的充分 回收创造条件 ; 5 确保系统排放 , 加强施工指导 和生产管理 , 进一步缩短回采周期。 4 结论 大红 山铜矿属缓倾 斜 中厚矿体 , 但西部及 中部 部分矿段矿体倾角大、 构造复杂、 矿体分支复合现象 较为突出, 在这些矿段适 时推广应用上述浅孑 L 房柱 法, 可以充分回收资源、 降低贫化和损失率、 确保回 采质量和安全; 在小 中段空场法盘 区全面推广应用 浅孑 L 留矿法 回采切割槽 , 提高了拉槽质量 , 进一步缩 短了盘区建设周期 , 并确保了矿房爆破质量和效果 , 为减少盘区爆破次数和提高生产能力创造了条件。 上述方法 的推广应用 , 为企业获得 了较好 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为矿山均衡生产创造 了条件 , 为矿山达产 达标 和超产超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浅孑 L 房柱法和浅孑 L 留矿法在大红山铜矿已应用 参考文献 多年 , 也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 , 但今后还需加强以下几 [ ] 陈中 经 矿床地下 开采[ M ] -l ls 冶 金工业出版社, 方面的工作 收稿 日期2 0 0 6 6 - 3 0 n - 一 - ” ” 一 - - - 一 一 一 n 一 - ” ” 一 一 ” 一 ” ” 一 - ” ” ” n 一 一 一 ” ” 一一 一 ‘ 信息 苑 进 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会议在郑 州召开 为了制订新的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 以进 一 步压缩进 口企业范围, 加强进 口铁矿 的集中度 , 为 明年进口铁矿石谈判作准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 协会 5 4家钢铁企业于 2 0 0 6年 7月 6日在郑州召开 了“ 进 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会议” 。 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 关于稳定国内钢材市场 价格的意见 、 4 2 0 0 6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 、 推行铁矿石进口代理制 、 2 0 0 6年铁矿石进 口合 同备案管理办法 等文件, 其中, 最重要是 2 0 0 6年 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 。 据悉, 目前国家有关方面及协会认为铁矿石进 口市场需进一步压缩进 口商数量和范围, 增加进口 铁矿石企业集中度; 初步确定拥有资质的钢铁企业 和贸易商年进 口铁矿石量必须达到 7 0万 t ; 对于年 进口量在 3 0 ~7 0万 t 之间的贸易商进行联营或合 并 , 来 申请一个 资质指标 。上述措施最后还有待与 中国五矿商会商定 , 以加强进 口铁矿石市场管理。 一 一 ~ 阅 一 一 订~ 一 迎一 一 欢一 蝣 一 一 投一 一 迎一 一 迎一 蛤 一 一 欢一 一 一 一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