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雨沟金矿角砾岩型矿体圈定与采矿方法选择.pdf
S e r i a l N o . 5 O 7 J u l y . 2 01 1 现代矿业 M0DERN MI NI NG 总 第5 0 7期 2 0 1 1 年 7月第 7期 地质 测量 祁雨沟金矿角砾岩型矿体圈定与采矿方法选择 任玉兵 云南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通过对河南祁雨沟金矿 区角砾岩型矿床地质特征 的进一步 了解, 将原 来按缓倾斜脉 状、 似层状矿体 为主要赋存状态的矿体 圈定方法转变为以矿 山开采实际技术经济为前提 而确定的 工业指标来圈定矿体。将全面采矿法和房柱法为主的采矿方法转 变为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与下向 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 取得 了良好 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 角砾岩型矿体矿床地质特征圈定方法采矿工艺祁雨沟金矿 祁雨沟金矿位于河南省嵩县城关镇祁雨沟 , 距 洛阳市 8 0 k m。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 限公司 自 1 9 9 7 年成立以来, 经过3次改扩建工程建设, 矿区生产规 模由3 0 0 t / d 扩建为 3 0 0 0 t/ d , 企业的竞争能力和 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 1 4 、 5 角砾岩型矿床地质特征 随着 4 、 5 角砾岩矿体的开采 , 祁雨沟矿区矿体 圈定方法主要经历了两个 阶段 。① 以缓倾斜脉状 、 似层状矿体为主要赋存状态 的矿体圈定 , 该种圈矿 方法较为符合矿体赋存 的 自然形态 , 矿体圈定的主 要工业指标为 边界 品位 1 g / t , 块段最低工业 品位 2 . 5 g / t , 矿床最低工业 品位 2 . 8 g / t , 夹石剔 除厚度 为 2 m。利用该方法 圈定 的矿体与 实际较 为相符 , 控制程度较高, 但矿体比较零碎, 共圈定 4 0余个小 矿体 , 开采难度 比较大 , 开采 中贫化率高 , 地质品位 与采出品位相差较大 ; ② 以现有生产成本为依据 , 纯 粹 以目前矿山开采技术经济实际而确定的工业指标 来 圈定矿体。矿体 圈定使用 的工业指标为 边界品 位 0 . 5 g / t , 块段最低工业 品位为 2 . 0 g / t , 夹石剔 除 厚度为 8 m。这种方法 圈定 的矿体规模大 , 形态简 单 , 多为厚大透镜体 。其圈矿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利 用矿石 资源 , 易 开采 , 成本 低 , 缺点 为控制 程度 低 6 0 m6 0 m , 垂 向上 的控矿 要素没有 很好地 利 用 , 矿体形态与实际形态有 出入。但 由于其形态简 单 、 易开采、 低成本 等因素, 符合企业 当前矿 山生产 的技术要求。 1 . 1 原圈定的矿体地质特征 4 角砾岩体 目前已施工 1 0个 中段 , 控制的金矿 任玉兵 1 9 6 7 一 , 男 ,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 注册安全工程 师 6 5 0 0 1 1 云南省昆明市白塔路 3 2 9号。 体全部赋存 于角砾岩体 中, 严格受 角砾 岩体控制 。 该岩体 中共 发现 了 2个成 矿段 , 第一 成矿 段位 于 5 2 0 ~ 6 7 0 m, 矿体位于 0 3 0 9勘探线 , 多以含金 多 金属硫化物脉状形态产 出 , 以含金多金属脉及上下 盘矿化围岩 主要为角砾岩 共 同构成金矿体。矿 体走向 以北 东 7 0 。 为主 , 倾 向北 西, 倾角 为 1 O 。~ 5 2 。 , 常见为 3 0 。 , 代表矿脉有 7 - 1 、 1 0 1 、 8 - 3等矿脉 , 矿体最大长度 2 2 0 m, 最大厚度 9 . 5 m, 共圈定矿石 量 2 8 . 8 4万 t , A u品位为 3 . 6 0 g / t 。第二成矿段位于 3 1 0~ 4 7 5 m, 其下部矿体 没有封闭。该段矿体主要 为胶结物型 , 金及其他有用组分产于角砾之间的胶 结物中, 矿体平行密集 出现 , 共圈定 3 1 个矿体 , 最大 矿体 2 9 长 1 8 0 m, 真厚度大于 2 3 m。矿体呈似层 状产出, 剖面上 , 在岩体北接触带膨胀变厚 , 向岩体 南接触带收缩变薄, 矿体走 向5 8 。~1 0 7 。 , 平行产 出, 倾角一般为 1 2 。~1 9 。 , 属缓倾斜 矿体。靠化 学 取样圈定的矿体真厚度为 1 . 0 4~ 2 3 m, 厚度变化系 数为 3 2 % ~8 0 % , 属于厚度 变化稳定 型。A u品位 为 0 . 1 6 2 4 0 . 0 7 g / t , 平均品位为 5 . 8 7 g / t 。品位变 化系数 2 . 4 5 % ~2 3 8 . 2 5 % , 属品位变化不均匀型。 5 角砾岩体目前已施工 7 个中段, 矿体严格受 角砾岩体控制。该岩体 中共发现了 2个成矿段 , 第 一 成 矿 段 位 于 5 2 0~6 2 0 m, 0 3~0 7勘 探 线 , 有 5 8 0 m, 5 4 0 m及 5 0 0 m 3个中段 、 2 O条穿脉、 1 3条天 井控制,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 由数个矿体构成, 矿体 最大长度 1 2 0 m, 最大水平厚度 7 4 m。圈定矿石量 1 0 2 万 t , A u 品位为2 . 5 1 g / t 。矿体在岩体北部接触 带附近膨胀变大 , 向相反方向变薄至尖灭。第二成 矿段位于 5 岩体下部, 标高 2 8 0~ 3 7 0 m, 0 3 ~1 0勘 探线 。该 矿 段 共 圈 定 7个 矿 体 ,由 4个 钻 孔 47 总第5 0 7期 现代矿业 2 0 1 1 年 7月第 7期 Z K 0 4 1 、 Z K 4 1 、 Z K 0 6 1 、 Z K 0 6 2 、 2个 中段、 1 2条穿 脉、 2条天井控制。矿体最大长度大于 1 8 0 m V I 矿 体 , 最大厚度 2 5 . 3 2 m。矿体呈似层状产 出, 剖面 上 , 在岩体北接触带膨胀变厚 , 向岩体南接触带收缩 变薄 特征同上部矿段及4 角砾岩体 , 倾角一般为 l 6 。 ~ 2 2 。 , 属缓倾 斜矿体 。靠化学取样 圈定 的矿体 真厚度为 1 . 3 2~2 5 . 2 3 m, 在统计 的 7个矿体 中, 有 6 个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4 0 % ~ 8 0 %, 属厚度变化 稳定型。A u平均品位为2 . 5 6~ 3 . 9 5 g / t , 全矿体 A u 平均 品位 3 . 5 3 g / t 。品 位 变 化 系 数 8 2 . 4 5 % ~ 2 8 4 . 7 8 %, 属品位变化不均匀型 。矿体严格 受角砾 岩体控制 , 岩体断层很少 , 没有受到破坏 , 也没有发 现脉岩穿插。 1 . 2新方法圈定的矿体地质特征 利用新指标 圈定 的矿体主要位 于 4 岩体及 5 岩体的下部。其 中4 岩体共圈定 矿体 1 个 , 矿体平 面最大长度 2 2 6 m, 最大宽度 2 1 3 m, 垂 向最大延伸 1 7 8 m 下部没有封 闭 。矿体整体呈大透镜体 , 矿 体在平面上位于 2线西 1 5 m, 1 0线东 1 5 m, 向东西 两侧出现分支及尖灭 , 垂向上 以 0 5 勘探线为中心 , 向上部尖灭 , 深部 向岩体东北接触带收缩 , 长轴方向 为 7 1 。 , 短轴方 向 3 4 1 。 , 矿体总体 向北倾斜 , 倾 角为 3 6 。 ~ 9 0 。 。矿体在 3 7 0 m以上主要位于 0 3~ 0 8线 , 3 7 0 m以下 沿岩体北 东接触带边 部呈环 边带状产 出。矿体严格受角砾岩体控制 , 矿岩界线靠 化学取 样确定 。矿体共有0 3 、 0 5 、 0 7 、 0 9 、 1 0 5个剖面及 3 1 0 m、 3 4 0 m、 4 0 0 m、 4 6 0 m 4个 中段控制 , 1 2 2 b 3 3 3类 储量/ 资源量 为矿 石量 5 5 4 . 7 7万 t , 金 属量 1 1 8 4 0 . 5 4 k g , A u品位为 2 . 1 3 g / t 。其 中 1 2 2 b矿石 量为 3 7 7 . 5 8万 t , 金属量为 8 1 7 6 . 3 7 k g , A u品位为 2 .1 7 g / t 。 5 角砾岩体 共 圈定 矿体 2个 , 主矿体 为 I 矿 体 , 平面上位于 0 3线西 1 5 m~O 9线西 1 5 m, 剖面 上标高为 3 0 0~ 4 3 0 m, 走 向 9 5 。 , 近直立 , 形态为不 规则透镜体 。矿体东西长度为 1 8 0 m, 南北最大宽 度为 8 7 m。矿体严格受角砾岩体控制 , 平面上以 0 6 线为中心, 向东 、 西两侧收缩 , 剖面上以 3 4 0 m标高 为中心 , 向上部尖灭 , 向下部有 收缩趋 势。 Ⅱ 矿体 为一小透 镜体 , 位 于 3 1 0 m 中段及 0 9线。1 2 2 b 3 3 3类矿石量 2 9 1 . 2 4万 t , 金属量 6 2 9 4 k g 。 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祁雨沟金矿区主要开采对象为 4 、 5 角砾岩型 矿体 , 并将作为公司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资 源依据, 占改扩建工程总资源量 的9 7 . 3 %。 4 8 4 角砾岩体地表标高为 7 0 0 7 2 0 m, 其中第一 成矿段 5 2 0~6 7 0 m 主要 以含金多金属硫化物脉 状产出 , 现已基本采完 , 第二成矿段 4 7 5~3 1 0 m 主要为含金胶结物型矿体 , 3 4 0~ 5 0 0 I n已不 同程度 开采 , 为主要生产矿源, 留下近 4 0万 m 。 采 空区, 矿 体最低开拓水平为 3 1 0 1T I 。 5 角砾岩体地表标高为 7 2 0~6 5 0 IT I , 其 中第一 成矿段 5 2 0~ 6 2 0 I I 1 上部氧化较强 , 6 4 1 IT I 以上部 分为露天开采堆浸所用 , 5 4 0~6 2 0 m基本采空 , 留 下部分矿柱及采空区 约 2 0万 m 。最低开拓水平 为 3 1 0 1T I , 根据生产需要 , 第二成矿段 2 8 0~3 7 0 H I 部分开采 , 采用平底进路底部结构浅 眼留矿法开采 , 正处于采矿期 。 4 、 5 角砾岩体在空间上近似直立筒状 。矿 岩 界限不清 , 需经化验分析圈定 。矿体 和围岩 皆由角 砾和胶结 物构成 。胶结程度较 高且后期断裂不发 育 , 破碎程度很低 , 故矿岩致密坚硬 , 稳固性好 , 胶结 物主要为矿化物质及热液沉淀 物, 并有不 同程度的 蚀变现象 。矿 岩密度 为 2 . 7 5 t / m , 硬度 系数 1 2~ 1 6, 松散系数 1 . 6 , 自然安 息角 3 8 。 。矿区地表沟谷 发育 , 矿体上部覆岩层较厚且矿岩稳固, 不易崩落。 坑内涌水较小 ,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综上所述 , 矿体赋存于角砾岩体 内, 岩性单一 , 断裂构造不发育 , 也无 脉岩侵入 , 岩性 以火成岩为 主 , 属坚硬稳固岩类 , 顶底板围岩稳定。 3 采矿方法选择 4 角砾岩体 4 9 0 H I 标高以上共圈定 2 9条矿体 , 矿体形态 多为 不规则 的脉 状 、 透镜状 。矿体 厚度 0 . 8~ 3 . 8 I n , 倾角 2 2 。 ~5 4 。 , 平均 4 0 。 。根据矿体赋 存特点 , 设计采用 留矿全面采矿法 , 对个别缓倾斜厚 矿体采用 中深孔房柱 法。其中 1 2 、 l 3 、 1 4 厚矿体 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 , 采完后一次充填, 设人工浇灌 混凝土矿柱 。 全面留矿采矿法是一种组合式采矿法。它采用 了浅眼留矿法的采场布置和落矿方式 , 又采用 了全 面法的运搬方式和顶板管理 。该采矿方法在使用过 程 中, 由于矿体倾角变缓直 接变成 了全 面采矿法 。 目前在 5 2 0 IT I 、 4 6 0 m中段 回采脉状矿体时 , 仍采用 该种方法 。 1 9 9 4年 , 根据生产需要 , 针对角砾岩矿体胶结 物成矿的不确定性 , 在 4 3 0 I n中段进行 了平底结构 矿岩分运浅眼留矿采矿法的试验研究工作 , 取得 了 较好的效果 。经过 1 0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 目前 已 成为公 司主要采矿方法之一。 任玉兵 祁雨淘金矿角砾岩型矿体 圈定与采矿方法选择 2 0 1 1年 7月第 7期 1 9 9 8年 , 在进行改 扩工程设 计过程 中, 针对厚 大矿体采用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 矿体分为两 步回采 , 第一步采用分段空场法回采矿柱 , 嗣后用尾 砂胶结充填 , 第二步用浅眼留矿法 回采矿房 , 嗣后尾 砂充填 , 采下矿石皆用电耙 出矿 。该法 的主要特点 是安全可靠 , 贫化损失指标较低 , 是开采价值厚大矿 体较为合适的方法 。但其缺点是采矿成本高 , 尤其 在 目前实际地质品位有所 降低 的情况下 , 这一 问题 显得更加突出, 显然 , 随着地质条件 的变化 , 这种采 矿方法已不适应 。 1 9 9 9年 , 对 4 角砾岩厚大矿体采用空场与崩落 两步 回采方案 。矿块 沿矿体走 向布置 , 矿块 内按一 定距离划分为 3个分条 , 每个分条有各 自的底部结 构和凿岩巷道 , 回采是 以分条为单位两步进行 , 第一 步先用阶段空场法 回采 1 、 3分条 , 待两分条 回采完 成后再回采第 2分条。为了提高第 2分条的回采 率 , 降低贫化 , 采用 中间向两边后退方法 回采 , 初期 仍在空场条件下 出矿 , 回采到一定距离后 , 剩下矿石 和顶板围岩一次爆破 , 形成强制放顶的崩落法回采。 2 0 0 1 年 , 在 4 角砾岩体推广使用 了分段空场采 矿法回收矿柱 , 分段高度 1 0~1 2 m, 使用 YG Z - 9 0凿 岩机凿岩 , 应用效果较好 , 该采矿方法回采矿量约占 年采矿量的 1 / 3左右 , 成为主要采矿方法之一 。 2 0 0 7年矿山再一次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 , 生产 能力从 1 1 0 0 t / d扩大到 3 0 0 0 t / d 。采矿方法主要 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 下 向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 后充填法和有底柱分段空场法 , 其 中下 向大直径深 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是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4采矿方法评价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以及对角砾岩体成矿规律 的重新认识 , 将全面采矿法 和房柱法转变为以无底 柱分段崩落法与下向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 法进行采矿。 4 . 1 全面采矿法 该采矿法的适用条件为 ① 矿石和顶板岩石为 稳 固或中等稳 固; ② 矿体倾角 由缓倾斜 到倾斜 , 以 缓倾斜为主 ; ③ 厚度 由薄至 中厚矿体 , 以薄矿体为 主; ④ 可用于形态复杂 , 厚度、 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 板和倾斜均有起伏的矿体。 上部中段角砾岩体 内多金属硫化物脉状矿体矿 岩致密坚硬 , 顶板 岩石极稳 固, 最 大暴 露面积 已达 3 0 0 0 m , 矿体倾角 2 0 。 ~ 3 0 。 , 局部为 3 5 。 , 底板有起 伏, 采幅为 1 . 6~ 2 . 2 m, 平均为 1 . 8 m, 为薄矿体。 采场 内电耙运矿 , 矿块生产能力为 6 0~ 6 5 t / d , 矿石 贫化率小于 1 0 % , 损失率小于 3 % , 完全符合全面采 矿法的技术要求。 目前此法为辅 , 主要在上部几个 中段使用 。 4 . 2 浅眼留矿法和分段空场法 浅 眼留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的急倾 斜薄一中厚矿体, 具有结构简单、 管理方便、 采准工 作量小 以及生产技术易于掌握等优点。分段空场法 适用于开采矿岩稳 固的厚和极厚 的急倾 斜矿体 , 具 有 回采强度大、 劳动生产率高 、 生产成本低、 回采作 业安全等优点。 两种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和底部结构的布 置形式大致相 同。浅眼 留矿法采 场的 台班效率 为 8 0 9 0 t , 分段空场采场法的矿块生产能力为 1 5 0~ 1 6 0 t / d , 均达到 了较好 的技术经济指标 。但是 , 浅 眼留矿法和分段空场法都存 在一个共 同的缺点 , 就 是矿柱矿量 比重较大 , 特别是角砾岩体厚大矿体 , 由 于地压管理的需要 , 很大部分矿柱将成为永久损失。 4 . 3 下向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矿体的中段高度为 5 0 m, 根据上述矿体开采技 术条件 以及下向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的 要求 , 在中段平面上沿着矿体走向划分矿房与矿柱 , 先采矿柱 , 嗣后使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 ; 后采矿房 , 嗣后采用分级尾砂 充填。在下 中段形成底部结 构 图 1 , 在上中段形成凿岩硐室。 图 1采 场 底 部 结 构 布 置 1 ~ 出矿穿脉 ; 2 一 出矿横巷 ; 3 一下盘运输巷道 ; 4 一 上盘 回风巷道 ; 5 一双机心凿岩巷道 5 结语 随着对角砾岩体成矿认识的不断加深 , 完成 了 由原来按缓倾斜脉状、 似层状矿体为主要赋存状态 的矿体圈定方法转变为以矿山开采实际技术经济为 前提而确定的工业指标来圈定矿体 。 完善了适合 3 0 0 0 t / d矿 山生产能力的各种采 矿方法 , 包括全面法、 浅 眼留矿法 、 分段矿房法 、 无底 柱分段崩落法以及下向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嗣后充 填法 。利用这些方法对过去遗留的大量矿石矿柱同 时进行回收 , 不但可 以回收资源, 提高 资源利用率 , 而且也可 以为企业增加效益 。 下转第 1 0 4页 4 9 总第 5 0 7期 现代矿业 2 0 1 1年 7月第 7期 掘进期间顶板离层量 只有 1 3 m m, 回采期 间最大达 到 3 8 m m。掘进期间 , 由于巷道围岩变形量小 , 锚杆 受力较小 , 回采期间 , 因巷道围岩变形量急剧增 大, 锚杆受力明显增加。在此期问没有发现失效锚杆 。 整个巷道服务期间支护效果 良好 , 有效控制了沿空 巷道围岩 的变形 , 保证了巷道 的有效使用断面。 锚杆 币 2 1 . 8 5 2 0 0 锚杆 4 , 2 . 8 62 0 0 单位 l II Il l 煤 柱 侧 / / 锚杆 q 2 1 . 8 2 8 0 0 锚 \ 2 1 、 2 8 0 0 \ √ \ _ _ _ J 0 \ {8 o o 量 I 0 。。 口 、 / ~ 一~ ~ 一一一 0 2 0 。 。 0 2 寸 _ 。 f ’ 薹 m 。。 / 0 % ’ 1 l 6 0 1 ∞ j .J 建 l蠡 0 | 0 J 。 。 / \ . 5 2 0 0 / \ / M 5 型 钢 带 3 2 0 0 7 85\ 8 金 属 网 规 格 3 6 0 0 1 ’ 0 0 8 釜 扁 网 规 格 3 6 0 0 1 l o o / M 5 型 钢 带 3 2 0 0 1 7 8 5 \ 带 3 2 0 0 1 7 8 5 \ / L 图 4 沿空巷道支护参数 图 5掘 进 方 式 5 结 语 通过合理设计 , 锚 网梁支护能有效控制孤岛工 作面沿空巷道的大变形 , 保证巷道服务期 间的安全 稳定 , 各项位移量指标均在允许范 围之 内。降低了 巷道支护和维护费用及 工人劳动强度 , 提高 了巷道 安全掘进速度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可以为类 似条件下工作面的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1 ] 徐永圻. 采矿 学[ M] .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5 . [ 2 ] 梁兴 旺, 王连 国, 何兴华 , 等. 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 宽度的确定 [ J ] . 矿业研 究与开发 , 2 0 0 7 4 2 9 - 3 1 . [ 3 ] 沈杰, 郑厚发 , 刘培海. 孤 岛工作 面开采 沿空巷 道 支护技术 研 究[ J ] . 中国煤炭 , 2 0 0 5 1 1 3 4 - 3 5 . [ 4 ] 王清森 , 撖动. 孤 岛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锚 网支护 实践 [ J ] . 煤 , 2 0 0 2 4 2 7, 3 2 . [ 5 ] 和德 江, 吴建霖. 沿空掘巷及锚 网支护技 术应 用分析[ J ] . 中州 煤炭 , 2 0 0 1 2 5, 1 2 . 收稿 日期 2 0 1 1 - 0 3 3 0 上接第 4 9页 生产矿山尤其是黄金矿 山, 还有如凿岩爆破参 数优化 、 大块率如何降低 、 减少材料消耗 、 上部采 空 区处理、 矿柱回收、 压缩作业中段以及如何提高企业 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 仍然需要矿 山工作者深入 研究解决。 1 0 4 参考文献 [ 1 ] 秦皇岛黑色 台 金设计研究院.河南祁雨沟金矿初步设计[ R ] . 秦皇 岛 秦皇岛黑 色 台 金设计研 究院, 1 9 9 2 . [ 2 ] 长春黄金设计院.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改扩建工程设 计说明书[ R] .长春 长春黄金设计 院, 1 9 9 8 . 收稿 日期 2 0 1 1 _ 6 .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