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铜矿不同厚度矿体采矿方法与工艺优化研究.pdf
第 4 卷第 6 期 2 0 1 3 年1 2 月 色金 属科 学与工程 Me t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4, No . 6 De c . 201 3 文章编号 1 6 7 4 9 6 6 9 2 0 1 3 0 6 0 0 7 8 0 4 某铜矿不同厚度矿体采矿方法与工艺优化研究 刘 洪 兴 , 王进 , 何 文 1 . 江西理工大学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 教育部工 程研究 中心 ,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0; 2 . 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 3 3 0 0 4 6 摘 要 根 据 某铜 矿矿 体赋 存 状 态 , 在 高温 高硫 采 场 的条件 下 . 针 对矿 体 的具体 情 况 选 用不 同的采矿 方 法 , 优化 选择 中厚 以上 及 急倾 斜 矿体 采 用分段 空场 嗣后 充填 采矿 法 , 中厚 以下倾斜 矿体 采 用爆 力运 矿 空场嗣后充填法, 并对两种采矿方法进行 了结构参数优化, 从现场实施效果来看。 试验研 究获得 了 成 功 , 取得 了良好 的技 术 经济指 标 . 为 国 内外 类似矿 体 的开 采提供 了成 功 的经验 . 关 键词 高温 高硫 ; 分段 空场 ; 爆 力运 矿 工 艺优 化 中图分 类号 T D8 6 2 . 1 文 献标 志码 A M i n i ng m e t ho ds o f or e bodi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t t hi c kne s s e s i n a c op pe r m i ne a nd i t s pr o c e s s o pt i m i z a t i o n LI U Ho n g - x i n g ,W ANG J i n ,HE W e n 1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H i g h e ff i c i e n c y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u n g s t e n Re s o u r c e s ,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J i a n g x i Un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Ga n z ho u 3 41 0 0 0,Ch i n a ; 2 . J i a n g x i Ra r e E a r t h a n d Ra r e Me t a l s T u n g s t e n G r o u p C o . L t d .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4 6,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Ac c o r di ng t o o c c u r r e nc e s t a t e o f a c o pp er o r e b o d y,di f f e r e nt mi ni ng me t h o ds a r e c ho s e n und e r h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hi g h s ul f u r p i t c i r c ums t a n c e .Su bs e qu e nt f i l l i n g by s u bl e v e l o pe n s t o pi ng mi ni n g met h o d i s o p t i ma l l y c h o s e n f o r me d i u m- t o - t h i c k a n d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o r e b o d y e x t r a c t i o n , wh i l e s u b s e q u e n t f i l l i n g b y e x p l o s i v e t r a ns p o r t a t i o n mi ni n g me t ho d i s a d o pt e d f o r me di um-t o t hi n a n d s t e e p l y i nc l i n e d o r e b o dy e x t r a c t i o n. St r u c t ur a l pa r a me t e r s o f t he s e t wo mi n i n g me t ho d s a r e o pt i mi z e d .Fi e l d e x pe r i me nt s a r e s uc c e s s f ul l y c o nd uc t e d a nd g o o d t e c hn o l o g i c a l a nd e c o no mi c i n di c a t o r s a r e o bt a i ne d ,whi c h pr o v i d e s uc c e s s f ul e x pe r i e nc e s f o r o r e bo d y mi ni ng wi t h s i mi l a r c o nd i t i o n s b o t h a t ho me a n d a br o a d. K e y wo r ds h i g h t e mpe r a t u r e a n d h i g h s u l f u r; s ub l ev e l o pe n s t o pi ng; e x pl o s i v e t r a ns p or t a t i o n; pr o ce s s o p t i mi z a t i o n 1 地质概 况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某铜矿经过 4 0余年开采 , 矿山已步入老龄化时 期 , 矿 山年 产 铜 量 3 0 0 0 t , E t 产 矿 石 量 1 0 0 0 t / d . 矿 区多为第四系覆盖 , 露头较少 , 为松散堆积物 、 砾石及 红 褐色 黏 土 。 厚度 0 ~ 3 5 m. 矿体 顶 板 为二 迭 系下 统栖 霞组 大理岩 和二迭 系弧峰组大理 岩 ,厚度 分别 为 1 5 0 ~ 2 0 0 m和 1 0 0 m 矿体底板为 泥盆 系上统五通组石 英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 矿床为层控矽卡岩矿床. 主矿 体分布于 1 2线~ l 7线之间,赋存标高 2 2 . 5 ~ 1 7 9 m, 矿 体上部尖 端埋藏 l 4线 以西较 浅 。 一 般在 9 . 2 5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6 一 l 3 基 金项 目 江西 省 教 育厅 科 学 基金 资 助项 目 G J J 1 2 3 6 4 ; 江 西 省科 技 支 撑计 划项 目 2 0 1 3 2 BB G 7 0 0 2 1 ; 江 西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项 目 2 01 3 2 BAB21 601 9 . 作者简介 刘洪兴 1 9 8 0 一 , 男 , 讲 师, 在读博士 , 主要从事采矿 工程及地压控制方面的研究, E ma i l l h x l h x 9 7 1 1 6 3 .c o m. 第 4卷 第 6期 刘洪兴。 等 某铜矿不同厚度矿体采矿方法与工艺优化研 究 7 9 2 2 . 5 m, 以东埋藏较深 。 在 1 4 . 5 1 6 r n之间 矿体 下部埋藏 1 4线最深 , 为一 1 7 9 m, 向西逐渐变浅. 矿体 沿走 向的东部和 中部稍厚 , 沿倾向上部较厚 , 向下逐 渐变薄 , 一般在 5 . 4 2 ~ 1 1 . 7 6 m之问. 矿体形态较简单 , 为透镜状~ 似层状矿 体. 矿体走 向 N E ~ S W, 矿体倾 角 35 。 一 45 。 . 矿石 自然类型为含铜黄铁矿 、含铜 角砾状大理 岩 、 含铜花 岗闪长斑岩等. 矿体平均含铜 品位 1 . 0 8%, 含硫品位 2 7 . 1 4%, 最高达 4 6 _ 3 8%, 具有黏结性和 自 燃性. 矿段以溶洞 、 裂隙充水为主 , 孔 隙充水次之 , 矿 体位于 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 , 矿体顶板直接进水 , 地 质 构 造 较 为复 杂 。 顶 底板 岩 层 一般 稳 定 , 无 大 的地表 水体 , 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 矿体上部地表有农 庄且两者相距深度小 , 坑采时 , 要求不能影响到地表 的下沉 和移 动 . 2 方案优化设计原则及 结果 根据矿 山地质条 件和 开采 技术条 件及矿 山实 际生产情况 , 对矿 山开采方案优化选择提 出以下原 则【 卅 1 矿 山采场的生产能力要大 , 实现矿 山 日产矿 石量 1 0 0 0 t / d 。 必须要切实提高矿山生产能力. 2 提高矿 山的采矿工效 , 降低矿 山的流动密集 程度 , 是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 径 之一 . 3 采切比要尽量小. 降低矿 山采切 比, 可使矿山 在 回采同样的矿石量情况下 ,节约矿山生产成本 , 缩 短矿 山生产周期 . 增加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矿山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低. 尽量降低矿山 采矿贫化率和减少矿石损失率 , 采矿贫化率和矿石损 失率是矿 山企业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5 降低采矿成本 , 使其达到最小化. 一个矿山 企业 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 , 经济效益是否 良好 , 最主 要看 它 的采矿 成 本 , 矿 山 的采 矿 成本 越 低 , 矿 山企 业 经济 效益 越好 . 6 安全程度高. 所选采矿方法要考虑采场高温 高硫 的实际情况 ,要充分保证采场人员和设备的安 全 , 同时为保护地表工业设施和民宅 。 地表不允许 陷 落和 移动 . 7 采矿工艺要易于工人掌握 , 有利于工人施 工 操作. 在矿山推广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和工艺 , 将对 矿山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极为有利. 8 要 最 大 程 度 的 利 用 矿 山 已有 的工 程 和 生 产 设 备 . 根据以上的原则及要求 , 适合矿山开采的方法有 上向分层充填法、 分段嗣后充填法及下向分层充填法 等. 它们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 1 所示. 表 1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经过 综合 技术 经 济 比较 . 优 化选 择 中厚 以上及 急 倾斜矿体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 中厚 以下倾 斜 矿 体采 用爆 力运 矿空 场 嗣后 充填 法. 3 分段空场嗣后 充填 采矿法工艺 1 采场结构参数15 - 9 ] 垂直矿体走 向布置矿块 . 每 个矿块划分为矿柱和矿房 , 分两步骤 回采 , 先 回采矿 柱 , 再回采矿房. 矿柱宽度 8 ~ 1 0 m, 矿房宽度l 2 ~ 1 6 m, 矿块长等于矿体 的水平厚度 , 阶段高 4 5 m, 分成 4个 分段. 最下部分段为堑沟拉底凿岩分段 , 分段底柱 高 8 ~ 1 1 i n , 最上分段 留 4 m顶柱. 矿房和矿柱均采用分 段凿岩和阶段出矿的方式 , 嗣后进行一次性充填. 2 采准 、 切割工作 如图 1所示 , 采准工作 主要 从上盘阶段运输平巷向矿柱 、 矿房分别各掘进一条运 搬横巷 , 均匀分布于房、 柱交界处 , 在运搬横巷内每隔 6 8 m左右分别向矿柱 、矿房掘 3至 4条装矿斜巷 。 于运搬横巷斜交 , 再由装矿斜巷分别向矿房 、 矿柱掘 堑 沟 拉底 凿 岩横 巷 , 矿 房 中 央布 置 两 条 。 矿柱 中央 一 条 。 中心距约为 6 m. 由此最终形成 堑沟拉底底部结 构. 将矿房专用运搬横巷末端延掘到矿体下盘 , 掘下 盘铲运机运搬平巷 、 阶段溜矿井 矿块下盘中央处 、 人行天井 矿块下盘 , 再掘分段凿岩横巷 、 分段凿岩 联络平巷. 切割工作 主要是在采准工程结束后 , 在各 分段凿岩横巷靠近上盘处上掘切割天井. 3 回采工作 回采工作包括落矿 、 采场通风 、 出 矿等. ①落矿 从堑沟拉底凿岩分段上一分段开始 , 先崩落切割立槽和靠近下盘的三角矿带 , 然后由铲运 机出矿 , 出矿形成补偿空间后 , 再崩落本分段余下部 分矿体, 崩落完本分段后继续崩落上分段的切割立槽 有 色金 属科 学与 工程 2 0 1 3 年1 2 月 和靠近下盘的三角矿带. 依此进行 , 直到崩完本 阶段 中最后分段 的全部矿体 ; ② 采场通风 新鲜风流通过 从阶段运输平巷流人 。 流经拉底凿岩横巷、 运搬横巷 、 装矿斜巷等到达采场 。 清洗工作面后 , 污风经分段凿 岩横巷 、 分段联络平巷 、 充填井排至上一个 中段 的回 风巷道. 铲运机出矿时 . 一部分通风风路与采场 的通 风风路相同 , 另一部分风路由阶段运输平巷流入 , 经 人行天井 、 充填井排至上一个 中段的回风巷道 ; ③ 出 矿 各个分段每次爆破崩落的矿石全部集结到的底部 V形堑沟内,由 T 4 G型铲运机进行出矿. T 4 G型铲运 机 由运搬横巷进入装矿斜巷进行装矿。 装矿由原路退 回, 再经铲运机运搬联络平巷后将矿石倒入溜矿井 , 矿石在下一中段进行统一装车提升; ④嗣后充填 各 分段出矿完毕后 . 对矿房和矿柱进行阶段嗣后一次充 填 , 矿房采用尾砂充填 , 矿柱采用尾砂胶结充填 , 充填 应 尽可 能接 顶[ 1 0 J . 图 1 分段空场 嗣后 充填采矿法图 1 . 底板运输巷道 ; 2 . 切割横巷; 3 . 顶柱 ; 4 . 充填联络道 ; 5 . 炮孔排线 ; 6 . 切割天井 ; 7 . 凿岩巷道 ; 8 . 人行井 4 爆 力运矿 空场嗣后充填 法工艺 1 矿块结构参数I “ 4 】 矿块垂直走 向布置 , 划分 矿柱 、 矿房 ; 先采矿柱 , 后采矿房 ; 采用中深孑 L 凿岩, 分 次爆 破 , 爆力 运 矿 , 电耙 出矿 ; 矿 块布 置 如 图 2所 示 , 主要结构参数如下 采场宽度 1 0 ~ 1 2 m,分段高度 2 O 2 5 m, 底柱高度 6 8 m. 矿房回采长度 3 2 m, 漏斗 间距 6 m, 切割槽宽 3 m, 高 1 2 . 5 m, 长 7 m. 矿柱 回采 后采用尾砂胶结充填 . 矿房回采后采用尾砂充填【 】 5 J . 2 采准切割工作 . 采准切割 工作 由切割平巷 、 电耙道 、 绞车硐室、 凿岩上 山、 人行通风井等组成. 电 耙道布置在中段运输水平 以上 2 m处 , 沿矿体走 向 布置 ,电耙 道布置在矿体 内靠近矿体下盘 的位置 , 以保证 电耙 道 的安 全 .同时可 以减少 其支护工 程 量 ;中段运输平巷水平 以上 6 ~ 8 m处掘切割平巷 , 沿矿体走 向布置 , 电耙道与切割平巷之间设有两漏 斗连通 , 漏 斗间距 6 m; 在切 割平 巷中央 , 于矿岩交 界 处 以上矿 体 内 .沿矿体倾斜 方 向向上掘凿岩 上 山 ; 通过绞车硐 室 、 凿岩上 山联络道使 凿岩上 山在 上部与川脉巷道相贯通 , 通过在绞车硐室一侧掘进 与上 中段贯通 同时人行通风井作为矿块 回采后 的 嗣后充填井. 3 回采工作. 采用分段矿房 回采 的方法 , 先 回采 上一分段矿体 , 回采结束后进行充填 , 充填完再进行 下一分段的回采 ; 在矿房 内, 先形成一条切割槽 , 切割 槽垂直矿体走 向布置 , 以切割槽 为 自由面 , 向切割槽 两侧依次进行爆破 。 通过爆破形成切割堑沟和补偿空 间 . 然后进行矿石 的回采. 拉底工程是在切割平巷 内 垂直矿体布置扇形中深孔 , 以切割槽为 自由面, 依 次 向两侧爆破 。 最终形成堑沟和崩矿补偿空间. 采用堑沟集矿 , 电耙 出矿的出矿方式 , 电耙有效 耙距即为矿块的宽度 , 约为 1 0 ~ 1 2 m, 耙矿效率得到 了极大的提高. 采场通风新鲜风流首先由中段运输平巷进入 , 然后经川脉巷道到达电耙道 , 再流经斗川 、 斗颈和人 行天井 , 最后进入采场 , 清洗作业面后 , 污风从凿岩上 山进入上一 中段的回风巷道排走. 第 4卷 第 6期 刘洪兴, 等 某铜矿不同厚度矿体采矿方法与工艺优化研 究 1 . 中段运输巷道 2 .4 mx 2 . 6 5 m ; 2 . 凿岩巷道 2 .8 rex 2 . 8 m ; 3 . 炮孔排线 ; 4 . 电耙硐室 2 mx 2 m 5 . 人行风井 1 . 5 mx 2 m ; 6 .联 络道 1 .5 mx 1 . 8 I l 1 ; 7 . 电耙道 2 m x 2 m 5技术经济指标 现场的试验结果表 明 不同的矿体采用不 同的采 矿方法 , 均取得 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分段空场嗣 后充填采矿法和爆力运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技 术 经 济指标 见 表 2 . 6结 论 1 某铜矿矿体属于高温高硫矿体, 应严格按照高 温高硫矿体防自爆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施工 ,加强通风 防尘管理 , 改善采场现场作业环境 , 预防矿山火灾事故. 2 通过对矿体的赋存状态的深入研究 , 针对矿体 表 2技术经济指标表 的具体情况选用不 同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爆 力运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 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 取 得 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 益 , 而且为国内外类似矿体的开采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参 考 文献 【 1 】吴金荣 , 吴贤振. 某 铜矿上向水平分层尾 砂充填采矿法 工艺优化研 究l J I_ 矿业快报 , 2 0 0 5 5 3 2 3 3 . 【 2 】马毅敏 ,连民杰. 倾斜 中厚低品位铁矿采矿方法选择 与优化研究『 J ] . 金 属矿 山 , 2 Ol 1 9 1 2 1 5 . [ 3 J 王 燕. 关 于缓倾斜 中厚矿 体两种采 矿方法 的比对分 析l J 】 ,现代矿 业 , 2 0 1 3 2 9 1 1 . 【 4 】 赵奎 , 许振华 , 吴贤振. 某钼矿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f J 1 . 江西理工大 学学报 , 2 0 0 6 , 2 7 1 1 6 1 8 . [ 5 】 解世俊. 金属矿床地下开桌[ M】 . 北京 冶金 业出版社 , 1 9 7 9 . 【 6 ] 吴 贤振 , 饶运章 , 熊正明. 铜 山铜 矿分段凿岩 阶段矿房嗣后充 填采 矿法工艺优化研究【 J J . 南方冶金学 院学报 , 2 0 0 3 , 2 4 4 1 - 4 . [ 7 】王惠庆 , 王 文茂 , 周述峰 , 等. 九仗沟金矿下盘破碎矿体开采技 术研 究f J ] . 有色矿冶 , 2 0 1 3 , 2 9 2 1 6 - 1 8 . [ 8 ]吴贤振 , 饶运章 , 潘建平.电耙漏 斗分段凿岩 阶段 矿房嗣后充填法 lT艺改进的研究[ J ] . 矿业 工程 , 2 0 0 4 , 2 4 1 6 一 l 7 . [ 9 】 蔡 泽 山.中深 L 分段 空场法 在赛 什塘铜 矿 的应用[ J 】 .现代 矿业 , 2 0 1 l 3 6 9 - 7 1 . 【 1 0 ] 谢永生.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的研究 与应用叨. 有 色金属工程 , 2 0 1 2 1 3 9 4 2 . 【 l 1 ]古德生 , 李夕兵 . 现代金 属矿床开采 科学技 术【 M】 .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9 . [ 1 2 】袁世伦. 爆力运 搬分段空场采 矿法在铜 山铜矿 的研 究与应用 f J 1 . 中国矿山工程 , 2 0 0 4 . 3 3 6 1 3 1 5 . 【 l 3 1 王锐. 爆力运搬分段 空场采矿法倾斜_ b_ t t t 的施 工技术与工艺 【 J J - 现 代矿业 , 2 0 l 0 3 1 0 3 1 0 5 . 【 1 4 】 许荣 勇. 爆力运搬 采矿技 术在倾斜 中厚矿体 中的运用 [ J 1 _矿 业工 程 , 2 0 0 5 , 3 3 1 2 一 l 5 . 【 l 5 】 王杰 , 颜 土荣 , 简云林 , 等. 中深 L 房柱式爆 力运搬嗣后充填 法在 用沙坝的应用『 J 1 . 现代矿业 , 2 0 1 0 5 8 2 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