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方法探讨与研究.pdf
第 3 5 卷第 5 期 2 0 1 5年 1 O月 矿 冶 工 程 M I NI NG AND M ETALLURGI CAL ENGI NEERI NG V0 1 . 3 5 № 5 0c t o b e r 2 0 1 5 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方法探讨与研究① 石 磊 五矿邯邢矿业安徽开发矿业有 限公司 , 安徽 霍邱 2 7 3 4 6 2 摘要 为优化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经济指标, 降低工程投入, 提高采矿强度 , 对现用的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和垂直深孔球形 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 V C R法 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V C R法是更适合李楼铁矿南部矿体的采矿方法。 关键词采矿方法;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垂直深孔球形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 ; 矿石类型 中图分类号 T D 8 5 3 文献标 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6 0 9 9 . 2 0 1 5 . 0 5 . 0 0 8 文章编号 0 2 5 3 - 6 0 9 9 2 0 1 5 0 5 - 0 0 2 8 - 0 2 M i n i n g M e t h o d Di s c u s s i o n f o r t h e S o u t h e r n Or e - bo d y o f Li l o u I r o n M i n e S HI L e i A n h u i D e v e l o p m e n t Mi n i n g C o L t d , Mi n m e t a l s H a n x i n g Mi n i n g C o L t d , Hu o q i u 2 7 3 4 6 2 , A n h u i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r e d u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s t wh i l e i mp r o v i n g mi n i n g i n t e n s i t y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b e t we e n t h e e x i s t e d g o b b a c k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a n d VC R me t h o d wa s p r e s e n t e d f o r g e t t i n g a n o p t i mi z e d e c o n o mi c i n d e x for mi n i n g t h e s o u t h e r n o r e b o d y i n Li l o u I r o n Mi n e.I t i s fina l l y r e c o mme n d e d t h a t VCR me t h o d be mo r e s ui t a b l e for t h e s o u t h e r n o r e b o d y o f Li l o u I r o n Mi n e . Ke y wo r d s mi n i n g me t h o d ;g o b b a c k fi l l i n g me t h o d;VC R me t h o d;o r e t y p e 安徽李楼铁矿矿体为沉积变质矿床, 矿带长 3 . 4 k m, 宽 0 . 2 5 ~ 0 . 0 4 k m。据现有勘探工程揭露 , 共有 6 个矿体, 按赋存位置不同, 由上而下矿体编号为 I 、 Ⅱ、 Ⅱ, 、 Ⅲ、 Ⅲ 、 Ⅳ。本文对李楼铁 矿- 4 2 5 m 中段南 部矿体 3 O ~ 4 4 勘探线 进行研究, 勘探工程显示 目 前该区域仅有 I 号矿体。 I 号矿体为主矿体 , 主要产于新太古界霍邱群周 集组中段白云石大理岩中, 矿体顶板 主要为 白云石大 理岩、 黑云斜长 片麻岩 和石 英二云 片岩 , 局部 为辉绿 岩 、 黑云石英片岩、 角闪斜长片麻岩 、 二云石英片岩石 ; 矿体底板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 绿泥石片岩 , 局部为硅 化岩 、 绿泥石英片岩 。 矿体近南北走 向, 倾角 7 5 。 ~ 9 O 。 , 属急倾斜矿体 。 矿石品位较均匀 , 矿体 内基本 没有夹层。3 0 一 4 O 勘 探线, I 号矿体厚度平均为 3 0 m左右, 属厚矿体, 4 0 勘探线以南 , 逐渐尖灭 。 I 号矿体绝大部分为石英镜铁矿, 普氏硬度系数 .厂 1 2 ~ 1 6 ; 仅见少量石英磁铁矿石。矿石结构主要为 变晶结构 , 次为交代结构、 压碎结构、 再结晶结构以及 胶状结构 。构造 以条带状 、 浸染状 为主, 次 为斑点状 、 片状、 块状构造 。 矿体顶板主要为片岩、 片麻岩 、 角闪岩 、 大理岩 , 裂 隙不发育 , 又多被绿泥石及碳酸盐矿物充填 , 完整性较 好 , 但受力易沿片理裂开, 其稳定性较差。矿体底板岩 石主要为 白云石大理岩 , 裂隙 、 岩溶均不发育 , 岩石完 整性 、 稳定性较好。含矿带上部岩性主要为片岩 、 片麻 岩、 大理岩及石英磁铁矿石 , 裂 隙不发育且被充填 , 矿 物蚀变普遍 , 岩石完整性较好、 稳定性差 ; 在靠 近矿体 底板及矿层顶部附近挤压破碎带发育, 矿体的完整性、 稳定性较差。 1 工程概况及生产现状 1 . 1 工 程概 况 一 4 2 5 m中段基建工程基本完成, 于 2 0 1 2 年 1 1 月 成功通过 了国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 并开始转入生产 阶段 。 该 中段将- 4 2 5 m水平设为运输水平 , 其中 0 穿以 南的上下盘运输巷基本形成, 穿脉及相应的天溜井按 生产计划逐步完成 , 0 穿 以南很快形成大规模的环形 运输条件 , 为实现 5 0 0万吨/ 年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①收稿 日期 2 0 1 5 0 3 2 8 作者简介 石磊 1 9 8 6 一 , 男, 甘肃庆阳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矿山采矿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 第 5 期 石磊 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方法探讨与研究 首采 区共 分 为 5个 分段 , 分 段 高 度 2 5 m, 其 中 一 3 0 0 m水平为充填分层, - 4 0 0 m水平为底部出矿分层, 其余为凿岩爆破分层 , 并在各分层适当部位布置风溜井。 各分层下盘沿脉巷从首采部位 向南北两翼延 伸 , 北至 1 6 勘探线 , 南至 3 O 勘探线 , 相应的采场 、 风溜井 基本形成 , 目前能达到 3 0 0万吨/ 年的生产能力。 辅助斜坡道从地表通往- 4 2 5 m水平 , 人 员、 无轨 设备、 材料和新鲜风流均可通往各分层工作面。 1 . 2 生产现状 针对首采区和北部厚大矿体, 目 前选用的是空场嗣 后充填采矿方法 , 即 分别在- 3 2 5 m、 一 3 5 0 m、 一 3 7 5 m水 平布置凿岩巷 , 并在凿岩巷内布置上向扇形孔 , 在一 4 0 0 1 2 1 水平布置底部 出矿结构和拉底巷 , 并在拉底巷 内布置 上向扇形孔, 通过在孔内装药爆破实现崩落矿石, 最终 形成宽 2 0 m、 高 1 0 0 I I1 、 长约为矿体厚度的采空区, 采 矿工序完成后 , 在 - 3 0 0 m水平打孔充填 。 2 国内外同类型矿床采矿方法概述 国内外针对厚大急倾斜矿体和极厚矿体采用的采 矿方法逐渐趋 向垂直深孔球形药包落 矿阶段 矿房法 V C R法 , 而对于地表是建筑物 、 村庄农 田等需要严 格保护的情况, 则结合充填工艺, 形成 V C R法嗣后充 填的采矿方法 1 - 5 ] 。V C R法已国内外许多矿 山推广应 用。国内 V C R法应用情况见表 1 。 表 1 国内 V C R法应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V C R法是一种新型采矿方法, 在厚大急倾斜矿体 和极厚矿体中的应用将逐渐取代其它采矿方法, 并与 充填工艺有效结合 , 形成 VC R法嗣后充填的新型采矿 方法 , 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预测 的潜力 。 3 采矿方法对 比 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工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工程量大 , 备采矿量形成周期长 。完整采场的 采准工程 包括 - 4 0 0 m水平底 部结构 , 一 3 2 5 m 水平 、 - 3 5 0 m水平、 一3 7 5 IT I 水平 凿岩巷 及切割 工程 , 合计 4 0 0 m; 采场 的回采工程包括 四个分层 的中深孔 , 合计 1 7 0 0 0 m 。受采矿工艺施工顺序制约, 形成一个具备 回采条件 的采场需要 5 ~ 6个月 。 ② 受地质条件影 响, 爆破事故率高。 目前所采用 的采矿工艺通过 中深孔装药爆破, 将 四个分层依 次贯 通 , 最后通过- 4 0 0 m水平底部结构集中出矿。然而 , 中 深孔受断层和裂 隙的影响 , 会发生不同程度 的变形 , 最 终影响装药质量 , 造成悬顶事故, 处理困难 , 影响生产。 ③ 生产组织困难 , 爆破工劳动强度大。受采矿工 艺影响 , 退采应遵循由上而下的阶梯式退采顺序 , 但底 部结构 的拉底巷没有与上水平的凿岩巷贯通 之前 , 在 凿岩分层上作业 的柴油铲运机担负的出矿 量太 大 , 而 电动铲运机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 生产组织会 出现失衡 状态。爆破作业过程中 , 装药全部 由人工完成 , 且上 向 扇形孔装药困难 , 返药对人体伤害较大。 ④ 边角挂矿严重, 矿石损失率高。据统计, 矿石 损失率可达 1 2 %~1 8 %。 ⑤ 投入的采准工程量较大, 采掘比大, 采矿成本 高。据统计, 采掘比可达 4 8 . 6 2 m / k t 。 李楼铁矿南部矿体的屙 f生基本符合 V C R法应用的 条件 , 可尝试采用该方法进行开采。采场垂直矿体走 向布置 , 长 3 0 m左右 , 矿房宽度 2 0 m, 矿柱宽度 2 0 m, 阶段高度 1 0 0 m。由于一 3 0 0 m水 平沿脉巷施工进度 滞后 , 可将 采场 分 为两 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为 一4 0 0一 一 3 2 5 m, 高 7 5 m, 第二 阶段为- 3 2 5~ - 3 0 0 m, 高 2 5 m, 先采第 一阶段 , 后采第二 阶段 , 其 中可省去 一 3 5 0 1 T I 、 一 3 7 5 m水平南沿采准工程。在- 3 2 5 1 1 1 水平布置凿岩 巷和凿岩硐室 , 并采用 S i mb a - 2 6 1钻机在凿岩硐室 内 钻凿下向深孔, 炮孔直径 1 6 5 m m, 间距和排拒 3 ~ 3 . 5 m; 在- 4 0 0 m水平布置漏斗式底部结构及切割工程 , 并在 拉底巷中施工控制高度为 1 0 m的中深孔。- 4 0 0 m水 平拉底满足要求后 , 再按爆破设计对大孔进行装药爆 破 , 逐层落矿, 最后在- 4 0 0 m水平集 中出矿。第二阶 段是一 3 0 0 m水平布置凿岩巷和凿岩硐室, 并施工 1 6 5 m m大孔 , 第一阶段爆破 的空间已能满足第二阶段 的拉底空间, 可直接对大孔装药 , 实施爆破作业 , 最后 在- 4 0 0 m水平集中出矿, 待回采结束后, 封堵采空区, 进行充填。 下转第3 4 页 矿冶工程 第 3 5卷 下, 使用 C Y 一 1 2 作捕收剂, 只需适当调整浮选药剂制 度 , 即可保证浮选分选指标 , 且浮选流程稳定顺行 。常 温状态下按年平均浮选温度 2 5℃计算 , 则每年节约煤 耗约 2 1 0万元 , 因铁 回收率 的提高每年可多产出铁精 矿 3 7 0 0 t 以上 , 创综合经济效益约 5 0 0万元/ 年。 4 常温浮选提铁技术符合我国工业经济的环保 发展需求 , 该技术一旦推广应用于全 国各矿山企业 , 将 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以预见, 常温浮选技 术将掀起反浮选提铁降硅技术发展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 [ 1 ] 余永富, 陈雯, 麦笑宇. 提高铁精矿质量实现高炉节能减排增效 [ J ] . 矿产保护与利用, 2 0 0 9 1 1 3 - 1 6 . [ 2 ] 余永富, 祁超英, 麦笑宇, 等. 铁矿石选矿技术进步对炼铁节能减 排增效的显著影响[ J ] . 矿冶工程, 2 0 1 0 4 2 7 - 3 2 . [ 3 ] 张泾生, 邓克, 李维兵. 磁选一 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应用现状及展 望[ J ] . 金属矿山, 2 0 0 4 5 2 4 - 2 8 . [ 4 ] 刘兴华, 廖振鸿 , 严小虎, 等. 磁铁矿与磁黄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 究[ J ] . 矿冶工程, 2 0 1 4 4 4 7 - 5 1 . [ 5 ] 姜效军 , 霍连 波 , 碗 建华 , 等.赤铁 矿 中石英 的可浮 性机 理 研究 [ J ] . 矿冶工程, 2 0 1 5 1 6 1 - 6 3 . [ 6 ] 魏茜. 某低品位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 矿冶工程, 2 0 1 3 6 4 6 4 9 . [ 7 ] 方敬坤, 周瑜林, 李文风, 等. 低温高效铁矿反浮选捕收剂 F l y 一 1 0 1 的研究[ J ] . 矿冶工程, 2 0 1 2 6 3 7 - 3 9 . [ 8 ] 陈雯 , 李文风 , 罗 良飞. 高效选矿药剂在微细粒铁矿反浮选 中的 应用[ c ] ∥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 0 0 9 1 0 4 - 1 0 7 . [ 9 ] 葛英勇, 衰武谱, 董世祥, 等. 阴离子捕收剂 M G常温反浮选铁矿 的应用研究[ J ]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 2 0 0 8 5 4 1 - 4 3 . [ 1 O ] 罗惠华, 阮耀阳, 黄俊. 新型捕收剂常温反浮选铁矿石的试验 [ J ] .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 0 0 8 5 4 1 - 4 3 . [ 1 1 ] 唐雪峰, 陈雯, 李文风. 阴离子捕收剂 C Y 一 1 2 反浮选弱磁精矿 试验[ J ] . 金属矿山, 2 0 1 3 1 1 5 3 - 5 5 . [ 1 2 ] 郝晓丽. 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浅析[ J ] . 中小企业管理与 科技 , 2 0 1 3 7 2 9 9 - 3 0 0 . 上接第 2 9 页 V C R法嗣后充填采矿方案有以下优势 ① 采准工程量明显减少, - 3 5 0 r n 、 - 3 7 5 H I 水平南 沿采准工程可省去, 采掘比大幅度降低, 采矿成本也随 之降低。 ② 采场形成周期缩短, 备采矿量储备压力得到 缓解。 ③ 不存在边角挂矿现象, 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大 幅度降低。 ④ 爆破工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劳动强度 大幅度降低。爆破工装药过程大都在凿岩硐室里完 成, 通风条件较好, 作业过程都是垂直向下装药, 劳动 强度明显降低 , 安全系数提高 , 生产组织简单方便 。 ⑤ V C R法采用长度与直径之 比不大于 6的药包 , 基于球形药包漏斗爆破理论, 由孔的下端逐层向上爆 破落矿 , 不存在悬顶事故 。孔直径为 1 6 5 m m, 在断层 或裂隙 中不易完全错位 , 能保证装药质量 , 爆破效果较 好 , 大块率低 。 ⑥ 不受严格的上下分层退采顺序限制, 电动铲运 机的出矿效能能得到充分发挥 , 出矿效能明显提高。 4 结 论 根据 目前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状况 , V C R法 嗣后充 填采矿法是适合李楼铁矿南部矿体 的采矿方法 。该方 案若在南部矿体应用成功, 可在北部极厚矿体中推广, 真正从采矿工艺中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陈艳国. 矿井通风与安全[ M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1 2 . [ 2 ] 王运敏. 现代采矿手册[ 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 0 1 1 . [ 3 ] 邓忠 良. 新编矿 山采 矿设计手册 [ M] . 徐 州 中国矿业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6 . [ 4 ] 解世俊.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9 0 . [ 5 ] 李云武. 国外深井矿山采矿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J ] . 有色矿山, 1 9 9 8 4 5 - 8 . 受 关于检测学术不端的公告 ; 为弘扬良好学术风气, 保护知识产权, 防止抄袭、 伪造、 篡改、 不当署名、 一稿多投、 一个学术成果多 茎 篇发表 等学 术不 端 行为, 本刊 与中 国 学 术期刊 光盘版 电 子杂志 社合作, 由中国 学术 期刊 光盘 版 电 子杂志社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中 心对本刊网络版刊登的文章进行系统检测, 并按照“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 2 出版总库 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 , 对出现以上学术不端行为的 文章作出 严肃处理。 l ; 特此公告 矿冶工程 杂志编辑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