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含铜磁铁矿采矿方法改进.pdf
S e r i e s No . 4 45 J u l y 2 0 1 3 金 氍 妒 山 METAL MI NE 总 第4 4 5期 2 0 1 3 年第 7期 某含铜磁铁 矿 采矿 方 法改进 远 洋 迈 浮 1 .q - 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2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根据国家对矿山开采的要求 , 为了提高矿山回收率 , 减少废物排放, 某含铜磁铁矿矿山把原有空场采 矿方法变更为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变更后 , 矿山采矿回采率由 8 1 . 2 %提高到 9 5 %, 盘活铁 铜 矿石 2 5万 t , 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 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消除了空场引起的岩体环境负效应。 关键词 嗣后充填采矿方法 回采率 I mpr o v e m e nt o n M i ni ng M e t h o d o f a Co pp e r - c o n t a i ni ng M a g ne t i t e Yu a n Ya n g , 1 . S i n o s t e e l Ma a n s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o . , L t d . ;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S a f e t y a n d H e a l t h f o r Me t a l Mi n e s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mi n e r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a n d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wa s t e s , t h e o r i g i n a l o p e n s t o p e me t h o d i s c h a n g e d i n t o t h e o p e n s t o p e me t h o d w i t h s u b s e q u e n t fi l l i n g .T h i s n e w mi n i n g m e t h o d ma k e s t 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i n c r e a s e d f r o m 8 1 . 2 % t o 9 5 % a n d e f f i c i e n t l y r e c o v e r s t h e i r o n c o p p e r o r e r e s o u r c e s o f 2 5 0 0 0 0 t .I t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p r o v e d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 e n h a n c e s t h e e c o n o mi c e f f i c i e n c y f o r e n t e r p r i s e s , a n d r e mo v e s t h e n e g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r o c k e n v i r o n me n t c a u s e d b y t h e o p e n s t o p e me t h o d a s we l 1 . Ke ywo r ds S t o p e wi t h s u b s e q u e n t fil l i ng, Mi ni n g me t h o d, Re c o v e r y r a t e 某含铜磁铁矿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 准面 以下 , 属于岩溶裂隙为主的充水矿床。未来矿床开采时 , 流入坑道 的涌水量主要为奥陶系岩溶水。矿山正常 涌水量为1 9 1 1 9 . 1 9 m / d , 最大涌水量为2 3 6 5 0 . 2 9 m /d。 矿体产状 矿体产于肖县组中部, 半岛状前缘, 灰岩与闪长玢岩下接触带部位 。沿走 向控制长 2 6 3 m, 矿体厚 度 1 . 5 82 8 . 5 6 m, 平 均厚度 1 1 . 6 0 m。 赋存标高 2 8~5 6 m, 矿体走 向 2 6 5 。~3 2 5 。 , 倾 向南 西 , 局部南东 1 9线 , 倾角 1 5 。 ~ 2 7 。 。 矿体是由磁铁矿、 含铜磁铁矿组成的复合矿体。 矿体平面形态呈 弓刀形 , 剖面为不规则 的透镜状 。 钻孔见加权平均 品位 T F e 4 9 . 2 2 %, C u 0 . 5 4 8 % , 为 含铜磁铁矿。 1 原设计的采矿方法 某含铜磁铁矿原设计的采矿方法为图 1 所示空 场采矿法的房柱法。 1 . 1 原设计房柱采矿方法简介 1 适用条件 。矿体倾角小于 3 0 。 , 厚度不大于 4 m。矿体围岩均稳 固, 矿岩接触明显 , 底板 围岩平 2 4 . 整 。 2 矿块布置与构成要素。矿块 盘区 沿走 向 布置 , 长度 8 8 m, 分段高度 l 3 . 3 I n , 斜长 5 0 m, 矿块 与矿块之间留 3 m宽的连续矿柱 , 将 2个矿块分隔 开 。矿块 内划分 4个 采场 , 每个采 场长度 1 7~2 2 m, 采场之间有 2 m宽的矿柱将采场分开 , 采场净宽 为 1 5~2 0 m。 3 采场布置。在采场中央部位 或采场一侧 掘 1 条切割上山 上山高度不大于 2 In , 将采场分 为两部分 ; 切割上山下部与出矿 口连通 , 上部与安全 出口连通 , 形成人行与通风的通道 , 每个采场下部布 置 3个 出矿 口 放矿平台 , 出矿口中心距 5 1T I ; 采场 的上部有 1 个安全出 口, 它位于副中段装矿巷道内; 采场侧边留有 1 排矿石点柱 , 其规格 2 m2 m, 间 隔 5 m; 出矿 口下部 , 装矿巷道内布置电耙硐室。 4 顶板管 理。工 人作业 前必 须检撬 顶板 浮 石 ; 采场局部破碎地段用木柱维护; 局部地压较大, 远洋 1 9 6 8 一 , 男 , 高级工程师 , 2 4 3 0 0 0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术 开发区西塘路 6 6 6号。 总第4 4 5期 金 瘸 矿 山 2 0 1 3年第 7期 厂 1 1 广一Ⅱ 0l 寸l I _ _ L ] J Il 广I l l Ⅱ一Ⅱ Ⅲ一Ⅲ 图2 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单位 m 1 一装矿进路 ; 2 一 堑沟 ; 3 中段巷道 ; 4 一分段凿岩巷道 ; 5 一 分段沿脉巷道 ; 6 一炮孔 ; 7 一溜井 ; 8 一切割天井 ; 9 一切割巷道 ; l 0 一崩落矿石 ; 1 l 一矿体 房 隔一采一 , 中段间回采顺序为 自下 向上。 1 2 2 b 3 3 3 , 铜矿石资源储量 7 . 0 3万 t , 铜金属量 2 . 2 . 3 采场结构参数 6 2 8 1 . 1 t ; 铁矿石平均地质品位 T F e 4 4 . 0 7 % 。 1 采场长度 矿块 盘区 沿走 向布置 , 长度 3 . 2 可采出资源量 5 0 m。 原采矿方法为房柱法 , 设 计 回采率为 8 1 . 2 %, 2 采场宽度 每个 矿块划分为 1个矿柱采场 贫化率为 8 %; 变更后 为分段矿房法嗣后充填采空 和 1个矿房采场, 矿柱采场宽度为 1 0 1T I , 矿房采场 区、 房柱法嗣后充填采空 区, 其 回收率为 9 5 % , 贫化 宽度为 1 0 m。分段高度 2 0 m。 率约为 8 % ;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 按 房柱法计算 , 采 2 . 2 . 4 顶板管理 出矿石量为 1 4 7 . 1 1万 t , 变更采矿方法后采出矿石 矿房 回采后封闭矿块与阶段运输平巷的通道。 量为 1 7 2 . 1 2万 t 。 封闭工作完成后 , 采空区采用全尾砂胶结 水泥 尾 可见 , 采矿方法变更后可多采 出矿石量 2 5 . 0 1 砂 1 2 充填 。采 空区充 填完成后再封 闭矿块 的 万 t 。 充填巷道。4 综合经济分析 2 . 2 . 5 技术经济指标 为了说明通过采矿方法变更 , 矿 山的效益会得 技术经济指标同 2 . 1 . 5 。 到提高 , 将涉及到的参数指标列出进行对比, 计算差 3 资源利用分析 额, 并对采矿方法变更后的参数进行优劣评判, 表 1 3 . 1 矿山资源量 为采矿方法变更前后经济参数对 比。 该矿山现有含铜磁铁矿资源储量为 1 8 1 . 1 8万 t 表 1 采矿方法变更前后经济参数对比 由表 1 可以看出 , 采矿方法变更后 , 需要增加投 资约 5 0 0万元进行充填站建设 , 每年增加 3 2 4万元 的充填 费用 , 但 采矿方法 变更 后可 以提高 回采率 1 3 . 8个百分点 , 多 回采矿石 2 5万 t , 可 以有效地延 长服务年限2 . 5 a , 在扣除增加的成本之后 , 采矿方 法变更后可以多收入约7 5 0 3 万元 , 扣除充填站建设 26 费用 5 0 0万 元后 , 在采矿方 法变更 后可 以增 加约 7 0 0 3 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5 充填采矿法的潜在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5 . 1 经济效益 该矿山应用充填采矿方法进行开采所减少的环 境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下转第 3 0页 总第 4 4 5期 金 醇 2 0 1 3年第 7期 采取在衬砌背后注浆补强措施 。 3 影响段 内的V级 围岩段 以及横 向拉伸较大 的 K 2 8 9 8 0~K 2 90 6 0 m段 拉伸值 1 . 3 4 m m / m 以上处 在隧道二次衬砌时适 当增加纵 向筋和环 向 筋 。 4 在采动影响段的变形缝要采取有效的止水 措施。 4 . 2 隧道检查与观测措施 在采动影 响期间, 应对采动影 响段建立严格的 隧道巡检制度 , 重点检查衬砌 、 隧道排水等 。另外 , 应对隧道内受采动影 响段建立 观测系统 , 观测隧道 内路线下沉与变形情况 , 以及衬砌裂缝和隧道拱墙 的监测 , 以便据此分析隧道与线路动态移动和变形。 5 结论 1 计算了地下开采引起的隧道移动和变形情 况, 认为采动对隧道内排水与行车路线的纵 、 横坡度 以及混凝土衬砌均不会产生较大的损坏 , 采动损害 等级为一般建 构 筑物的 I 级损害标准, 属于轻微 损坏。 2 对于隧道 内受采动 影响段 的 2处 V级 围 岩 , 应采取设置变形缝 , 衬砌背后注浆 、 增加纵 向筋 和环向筋等抗变形措施 , 并在采动影响期 间对隧道 进行定期巡检 、 观测。 上接第 2 6页 1 土地资源补偿费用 的节省 。充填采矿方法 一 方面减少了废石堆场及尾矿库 的占地 面积 , 另一 方面减少 了废石堆及尾矿库对周边农 田的污染 , 从 而减少了土地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2 水资源补偿费用的节省。由于充填采矿方 法可以少建乃至不建尾矿库 , 部分井下工业废水及 选矿废水经处理后可以作为充填用水随充填体充填 至采空区, 因此减少对地表水 的污染及污水的处理 费用。 3 尾矿 库建设 和维护 的成本 比充 填站 的要 少, 节约的成本就是增加的经济效益。 5 . 2 社会效益 1 提高 回采率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 采矿方法变更后矿 山采矿 回采率 由 8 1 . 2 %提高到 9 5 %。盘活铁 铜 矿矿石 2 5万 t , 有效提高矿产资 源 的利用水平。 3 通过对隧道 采动损 坏程度 的分析 , 指导了 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及矿井矿石的开采 , 对相似情 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1 ] 王乐杰 , 李景岱. 谈路下采煤对高速公路 的损害影 响[ J ] . 金属 矿山 , 2 0 0 8 8 1 2 3 1 2 5 . [ 2 ] 童立元, 刘松玉 , 邱钰 . 高速公路 下伏采 空区危 害性 评价 与 处治技术 [ M] . 南京 东南大学 出版社 , 2 0 0 6 . [ 3 ] 王树仁, 慎乃齐, 张海清, 等. 下伏采空区高速公路隧道变形特 征数值分析 [ J ] . 中国矿业 , 2 0 0 8, 1 7 3 7 6 - 7 9 . [ 4 ] 王乐杰, 李景岱. 砚石台煤矿铁路隧道下采煤技术研究[ J ] . 矿 山测量, 2 0 0 8 4 6 3 - 6 5 . [ 5 ] 国家煤炭局 . 建 筑物 、 水体 、 铁路及 主要井 巷煤柱 留设与压 煤 开采规程 [ M] . 北京 煤炭工业 出版社 , 2 0 0 4 . [ 6 ] 郭文兵 , 柴华彬. 煤矿开采损害与保护 [ M] . 北京 煤炭工业 出 版社 , 2 0 0 8 5 0 8 7 . [ 7 ] 高扬, 仇文革, 郑余朝. 公路隧道受下卧煤层采动影响预测 及对策研究 [ J ] . 现代隧道技术 , 2 0 0 5, 4 2 2 1 5 _2 4 . [ 8 ] 李晓红 , 靳晓光 , 王宏图 , 等. 采动下卧煤层对深埋 隧道 结构稳 定性 的影响[ J ] . 岩土力学 , 2 0 0 5 , 2 6 9 1 4 4 8 1 4 5 1 . [ 9 ] 颜容贵, 陈 宁, 杜炜平. 公路隧道在矿区建设可行性决策 [ J ] . 岩土工程学报 , 1 9 9 8 , 2 0 4 6 7 - 7 1 . [ 1 O ] 陈胜波 , 隆威. 下 伏采空 区对 高速公 路建设 的工程 灾害研 究 [ J ] . 岩土工程界 , 2 0 0 4 , 7 9 6 9 - 7 2 .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3 1 9 2 消除了空场引起的岩体环境负效应。开采 形成的采空区, 易引起地面塌陷、 裂缝和沉陷 、 泥石 流等人为灾害。采用充填法消除了上述危害。 3 实现矿山无废开采及矿产资源循环经济。 采矿方法变更后采出的废碴和选矿尾矿大部用于充 填采空区 , 变废为宝, 实现了矿山无废开采及矿产资 源循环经济 , 减少 了矿山固体废料对矿 山生态环境 的影响, 实现 了矿山无废开采和矿产资源循环经济 , 减少了土地 占用 , 改善了矿区周边环境 , 减少了对生 态环境的破坏及污染 , 具有较好的企业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王运敏 .现代采矿手册 [ M]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2 0 1 2 . [ 2 ] 西北冶金设计院 .采矿方法计 算 [ R] .西安 西北冶 金设计 院 , 1 9 7 6 . 收稿 日期2 0 1 3 -0 4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