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pdf
一 1 日 g 5 年第 2期 云南冶 急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 马鞍 山矿 山研 究院郭金峰 T ’ T 2 占 f . , 擅暮针对斗南锰嘎矿科矿区急倾斜薄矿体采用横撑支柱空场采矿法存在的一些问 题, 通 过 调查 论证 与顶 板分 类, 提 出 了适 台 矿体开 采 的三种 采矿 方 法 试验 结果 表 明、在 顶板 稳 固一 中等 稳 固, 矿体 厚度 0 . 6 m, 且 顼底 板泥 岩及 古锰 灰岩 厚度为 0 . 2 ~0 . 3 m 以上的 条件下 采 用浅孔 留矿 法是合理的,矿体厚度 0 . 6 m采用 下 向分 段 法较 合适 矿体厚度 O . 6 , 且 顶底板泥岩及含锰灰 岩厚度为 0 . 2 ~ 0 . 3 以上的条 件下进行了浅 孔 留矿法试验} 矿体厚度 0 . 6 的条 件进 行 了下 向分段 采矿 法试验。矿体厚度 0 . 6 m, 且 顶底栖 混岩 及含锰 灰岩 厚度为 0 . 2 ~0 . 3 m的条件采甩浅孔 留矿法试验,矿 体 厚度0 . 6 m 的条件 用下 向分 段采矿法试验, 矿 体 厚 度 0 . 6 m, 且 顶底板围岩及 含锰灰 岩厚度在0 . 2 ~0 . 3 m以上,噪 用 浅孔 留矿捧圄采是合适的, 矿体厚度0 . 6 m 采用下 向分 段采矿法是 合理 的。 浅孔留矿法使采场作业安 全有了较大的 改善 ,凰采工艺简单,采场顶板 管理方 便, 采场生产能力达到 4 9 . 3 ~5 O . 1 t / d , 矿块 回 采率为8 2 . 3 7 , 废 石混入率 为1 1 . 4 ’采用 架设顺 蹄人行通风 天井 的方 法, 解决了房 间 矿柱不稳定 的问翘, 减少 了采切工 程量,但 木材消耗较 大。 削壁充填采 矿法采 用矿岩 分采,木板铺 上接第 5页和利用 ,仅部分厂家的一 些 炉子解决 了炉气净 化及余热利用问题。 当前 矮烟罩 电炉 和封 闭电炉是国际上应用最 多的 两种 炉型,既有 利于 消烟除尘又便于能源 回 收。我国应积极推广。 { r 4 . 4调■ 产品结构 ,开 发和生产炉辩 级铬镀 不锈 钢精炼技 术的进步,不仅 以高碳 铬 铁 取代低碳铬铁,而且在很短的 时间 内炉料 级 铬铁又取代 了高碳铬铁。 炉料级铬铁 的出现使大量低 品位、 低铬 铁 比的铬矿得到 了开发和 应用。缓解 了 目前 优质铬矿供 r立紧张的局面,实现了充分利 用 铬铁矿资源的 目的。从 世界各国储量 巨大的 底隔离充填体的回采工艺,可以减少矿石的 贫 化与损失 ,顺 路人行通风 天井 与放 矿漓 井 分开,安 全性较好} 采 场 生 产 能 力 达 到 3 0 . 8 t / d ,矿块 回采率为 8 3 . 2 0 , 废石混 入率为 9 . 6 %, 但是劳动组织及回采工艺均 较复杂,成本较 高。 下 向分段采矿 法是 解决顶板 不稳固和控 制采场 压力的一种有效方 法, 回 采 工 艺 简 单,采场生产能力 达到 3 4 t / d , 矿块 回采 率 为 8 0 . O 1 , 废石混入率为l 2 ,但是采准 切割工程量较大,木材消耗也较大。 8 结语 斗南锰矿嘎科矿区急倾斜薄矿体采矿方 法的_试验研究是成功 的,在安全 , 回采和技 术经济指标等方面比用横撑支拄空场法有了 较大的改 善,是几种经济效益好 的 采 矿 方 法 , 目前已在该矿推广应 用。冶金部长沙黑 色冶金设计 研究院在斗南锰矿 2 0 万t / d扩 建 的初步设计中采用这三种采矿方法作为该矿 嘎科 矿段 的基 本采矿方法 。 但是矿区脉内开拓,尽管在巷道掘进中 能得到部分副产矿石和探明矿 体, 减 少 基 建投资,但给巷道加固和回采带 来 许 多 困 难,且还 要丢失相 当数量的底拄矿量 不能 回 收,建议夸后中段开拓工程以底板脉外布置 为宜 。 低品位铬矿着眼;生产炉料级铬铁有利于提 高 产品的竞争力 。 炉料级铬铁现 已成为 国际市场的重要商 品。 我国要向国外 出口铬铁, 以创 汇进 口大 量 的铬矿,夸后也需发展炉料级 铬 铁 。 此 外,随着我国不锈钢精炼技术的进步,不锈 钢 生产夸后也会 大量 使用廉价的炉料 缓铬 铁 作原料。 参考 文蕾 l Te d Di c k s o n . Mc t a [ s a 1 ] d Mi n e r a l s An n u a t Re v i e w, 】 9 94 . 2 Mi n i n g M a g u z i n , [ 9 9 8 I 5 l 8 2 9 3世 界采 矿 快报- [ 9 9 2 , 8 【 t 3 4 M i u h a g J o u r e a [ , l 8 9 2 , 3 I 8 I 8 I 7 2 ‘ 0~ 4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