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与应用.pdf
黄金 GoL D 2 0 0 6年第 9期/ 第 2 7卷 大直径深孑 L 阶段矿房 采矿方 法试验研 究与应用 刘 文 洪 紫金矿业集 团股份 有限公司 摘要 紫金山金铜矿上部 为金矿体 , 下部 为隐伏厚 大铜矿体 , 垂向无矿段 5 0 m 左右。在上部金 矿体露天开采的情况下, 下部铜矿体同时进行地 下开采。地下开采采用平硐 一溜井联合开拓 系统, 为保证金矿与铜矿 同时开采的安全 . 铜矿 采用棋盘式框架结构空场 采矿 法, 矿房矿柱分 两步骤回 采 经过技 术与经济论证 . 一步骤矿房采用阶段 矿房采矿法是合理的 , 于 2 0 0 4年 完成试验研 究并 于 2 0 0 5年年末投产应用。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 露天 一地 下联合开采 ; 框架矿柱; 阶段矿房采矿法 中图分类号 T D 8 5 3 , 3 2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1 2 7 7 2 0 0 6 0 9 0 0 2 2 0 4 紫金山金铜矿床是特大型上金下铜 的金铜共生 矿床。金矿产于 6 0 0 m标高以上氧化带中, 为特大型 低品位氧化金矿 . 目前正进行 大规模露天开采 , 年采 剥总量达 1 6 0 0万 m . 年产黄金超 1 4 t 。预计最终 回 采标高为 5 9 2 m. 可服务 1 6 a以上。金矿下部 隐伏 厚 大铜矿体产于 6 0 0~7 OOm标 高以下的原生带 中. 已 控制矿化最低标高 一1 0 0 m, 为次火 山高硫 中低温热 液矿床。矿体 为透镜状 、 大脉状 , 走 向长 1 2 0 0 m, 单 个矿体的平均厚度 2 0~ 8 0 m左右. 是一个埋藏深 、 储 量大 、 品位低的特大型铜矿床。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好 这一铜矿资源 . 首先要保证金矿生产不受到影响 , 实 现露天 、 地下同时安全回采 ; 其次, 根据紫金 山铜矿床 储量大 、 品位低的特点 , 要实现经济有效地开发 , 一是 要发挥规模效益 , 二是要控制好采矿成本。为此 , 进 行大规模地下采矿工艺研 究 , 开展 高效采矿方 法试 验 . 以确保矿山按期投产与顺利达产十分必要。 1 开采技术条件与 采矿方 法 1 . 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铜矿上部有部分矿体赋存在露天金矿最终开采境 界底正下方和露天边坡附近, 具有上金下铜垂向倾斜分 布特征. 上部金矿体与下部铜矿体之间的无矿段高差 5 0 m左右。该矿床已探明矿石量2 3 2 9 5 . 4 1 万 t . 铜金属 量 1 4 6 . 5万 t , 平均 品位 0 . 6 2 9 %。矿 体最 大厚度 达 2 0 0 m。主矿体规模巨大. 为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提供 了良 好条件。一期开采范围为 3 4 0 m标高以上矿体 , 矿石量 1 . 4亿 t . 按棋盘式框架结构空场采矿法 , 设计年采矿量 3 3 0万 t 计算 , 可服务 1 4 a 。矿体呈隐伏似层状 、 透镜状 叠加极厚形态产出, 总体走向 3 2 0 。 , 倾向北东, 倾角大部 分为2 5 。 一 3 5 。 , 单个矿体一般上部陡, 向下逐渐变缓。区 内地势陡峻, 有利于 自然排水。矿床水文及T程地质条 件均属简单类型。 收 稿 日期 2 0 0 6 0 41 8 作者简介 刘文洪 1 9 6 7 一 , 男 , 福建上杭人 , 采矿工程师 , 现从事矿山采矿技 术与管理 工作 ; 福建 省上杭县紫金大道 1号, 3 6 4 2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_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2 采矿权价值与产品价格呈线性关系。 采矿权价值 , 更为科学合理。 3 利用过去近 1年或近 3年 的产品平均价格 [ 参考文献] 评估的采矿权价值与实际价值误差较大。 [ 1 ] 仲 伟志 曾 绍金- 矿业权评估指南[ M ] -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 4 采用矿山服务年限 内的产 品预测价格评 估 t , 2 0 0 1 .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i nflue n c e o f pr o d uc t pr i c e o n t h e v a l ue o f mi ni ng pr o pe r t y Ch e n Yu mi n。 一 , Hu Na i l i a n。 ,S a n g Ma o z h e n 1 . B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 S h a n d o n g G o l d Mi n i n g C o . , L t d . Abs t r a c t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g p r a c t i c e s i n a g o l d mi n e,a n d u n d e r o t h e r a s s u mp t i o ns ,s u c h a s g e o l o g i c a l g r a d e a n d o p e r a t i n g c o s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e e n mi n i n g pr o pe r t y a n d t h e v a l u e o f mi n i n g p r o d u c t s we r e s t u d i e d a s t h e f o c u s o f t h i s p a p e r .On t h e b a s i s o f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a n g i n g t r e n d o f t h e p r o du c t p r i c e,s o me p e r s o n a l v i e ws a b o u t h o w t o s e n s i b l y d e fin e t h e v a l u e o f mi ni n g p r o p e rty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f o r di s c u s s i o n i n t h e mi ni ng s e c t o r . Ke y w o r d s mi n i n g p r o p e rt y ;p r o d u c t p ri c e ; v a l u e o f m i n i n g p r o p e rt y 编辑 邢万芳 维普资讯 2 0 0 6 年 第 9 期 / 第2 7 卷 受[ 矿区铜矿体的容矿岩石 及顶底板 围岩 主要 为中 细粒花岗岩 , 次为隐爆角砾岩及少量英安玢岩。矿石 自然类型主要 为花岗岩型硫化铜矿石 。 不结块 、 不 自 燃。矿区内微裂隙和节理发育。矿岩普氏硬度系数厂 81 4, 密度 2 . 7 6 t / m 。 松散 系数 1 . 6 。 矿岩均属稳 固, 坑道一般无需支护。 1 . 2 矿床开拓与采矿方法选择 1 . 2 . 1 矿床开拓 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尤其是一期 开采 3 4 0 m 以上主矿体及当地地形特点 。 采用平硐 一溜井联合开 拓方式 , 主运输阶段设于 3 3 0 m。 中段高度 6 0 m。 自上 而下分 6 4 0 m、 5 8 0 m、 5 2 0 m、 4 6 0 m、 4 0 0 m、 3 4 0 m等 6个 中段。首采中段 为 5 2 0 m。在 5 2 0 m中段 内设 3条溜 井至 3 3 0 m。矿石采用 9 0 0 ram轨距 2 0 t 电机车运输 。 在中段内使用 国产无轨设备装载与运输矿岩。 1 . 2 . 2采矿方法选择 根据上部金矿体大型露天开采 、 下部铜矿体大规 模地下开采同时存在的露天 一 地下联合开采现状, 参 照国内外露天 一地下联合开采的经验 , 经分析研究认 为 崩落采矿法生产能力大 、 开采成本低, 但随着崩落 面积的扩大 , 势必引起地表岩层移动和塌陷, 将直接 威胁到金矿露天开采生产安全和边坡稳定 , 在上部金 矿露天开采结束之前 。 大规模崩落采矿法开采铜矿床 是不允许 的 充填采矿法是露天 一地下联合开采时能 有效控制岩层移动 、 确保上部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采矿 方法 。 但其充填成本较高 , 这对一个低品位铜 矿床开 采来看, 显然在经济上是不能接受 的。因此 , 紫金 山 金铜矿开采前期的采矿方 法只能从高效率的空场采 矿法中选取 按初步设计 , 矿体分两 步骤 回采。在每个 中段 内, 先按统一规划设计棋盘式保安框架矿柱。 将矿体 划分为矿块 , 每个矿块 内再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一步 骤用阶段矿房采矿法 回采矿房 . 留下矿柱与预 留的框 架矿柱共同支撑 围岩 , 确 保采空区和上部 岩体的稳 定。待上部金矿露天开采结束后 , 二步骤用阶段强制 崩落采矿法 回采矿块矿柱和框架矿柱。考虑到既要 尽早开发铜矿资源 , 又要确保金矿露天安全生产 。 实 现安全 、 高效的露天 一地 下联合开采 , 因而矿房矿柱 两步骤回采的方案是合理的 对于一步骤矿房的回采, 阶段矿房采矿法具有采 矿成本低 、 通风条件好 、 作业安全 、 矿房生产能力大等 优点 , 是满足紫金山金铜矿生产规模 , 适应矿体开采 技术条件的最佳采矿方法之一。经 比较 . 选取大直径 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作为铜矿开采的主要采矿方法 . 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为次要采矿方法, 并同时开展 相应的工业试验。本文主要叙述大直径深孔 阶段矿 房采矿法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应用。 2 大直径深孑 L 阶段矿房采矿法试 验研究 2 . 1 矿块结构及布置 5 2 0 m 中段 棋 盘 式 框 架 结 构 总 长 5 3 0 m。 总 宽 4 0 0 m。 划 分 1 7个 矿块 , 标 准矿块 长 X宽 1 0 0 m X 1 0 0 m, 每个矿块划分 3个矿 房与 2个矿柱 。框架矿 柱宽 2 0 m。试验矿块宽 8 4 m, 长 1 0 0 m, 由 2个矿房与 3个矿柱组成。矿房沿走 向布置, 矿房长轴和矿体走 向平行 。矿 房宽 1 5 m, 矿 柱宽 1 8 m, 长 8 0 m, 高 6 0 m, 矿房底柱高 1 0 m。 顶柱高 5 m。矿房面积 1 2 0 0 m 矿 房底部结构采用堑沟集矿 、 装载机进路出矿方式 集 矿堑沟侧面倾角 5 0 。 , 堑沟使用中深孑 L 爆破形成 出 矿进路采用双侧交错布置 , 间距 1 0 m。矿房出矿巷道 在相邻的矿柱中沿中心线布置 , 矿房和矿柱回采时共 用。矿柱回采时。 崩落矿石仍在两侧矿房集矿堑沟中 出矿 。 底柱及其上三角带存 留的残 矿由下 中段 回收。 这样提高了出矿巷道的稳定性 。 减少了采准T程量 2 . 2 采场凿岩爆破 2 . 2 . 1 采场凿岩 大直径深孑 L 凿岩设备设计选用瑞典 S i m b a 2 6 1型 高风压潜孑 L 钻机 , 在采场上部凿岩硐室中向下钻凿垂 直大直径深孑 L , 全 阶段一次钻凿 , 孑 L 深约 4 0 m 陔潜 孔钻机 工作 时外 形 尺寸 长 X宽 X高 6 5 6 0 ram l 9 0 0 m m X 3 1 8 5 ram, 整 机 质量 9 0 0 0 k g 。 电机 功率 4 5 k W, 可钻凿 3 6 0 。 环形孑 L ; 适应孑 L 径 8 51 6 5 ram , 钻 孔深度 1 0 0 m。 _T作风压 1 . 3~1 . 5 MP a 。在井下统一 供风风压 0 . 5 MP a的条件下 , 需要配备增压机同时使 用。生产 中实际采用 了加拿大生产的同类产品 C D一 9 0型高风压潜孑 L 钻机 , 配备 v w 一4 . 7 / 51 6型移动 式增压机 , 其功率 8 . 8 k W。 输出风压 1 . 6 MP a 。 上部凿岩硐室长 8 0 m、 宽 1 5 m、 高 3 . 8 m, 在凿岩 巷道掘进完成之后 , 用浅眼扩帮形成。为了维护硐室 顶板的稳同性 , 确保凿 岩爆破施工安全 , 采取 了如下 技术措施 硐 室暴露 面积 约 l 2 0 0 m , 靠两帮设计有 断面 4 m X 2 m 的矿 柱 支撑 顶板 . 矿柱 的 间距 1 2~ 1 3 m; 硐室顶层落矿采用光面爆破 , 使顶板平整 ; 视顶 板稳同情况 , 在节理裂隙发育地段 , 局部采用锚杆 支 护 。 考虑钻机对工作空间的要求及减小边孑 L 爆 破对 矿柱的破坏 , 设计边孑 L 距 硐室帮壁 0 . 5 m。在 留有矿 柱 的地方 , 由于相应钻孑 L 之间的距离超过设计孑 L 网参 数, 为了保证爆破效果 , 增加了一个倾斜的半截孔 ,、 2 . 2 . 2 凿岩爆破参数 2 . 2 . 2 . 1 孔 网参数初选 1 最小抵抗线_ 】 j 。①按 炮孔直径确定最 小抵 维普资讯 圈匝亘[ 黄 金 抗线。对于坚硬岩石 W 2 3~ 3 0 d 1 式中 为最小抵 抗线 m ; d为炮孔 直径 , 以 1 1 0 c m计 , 取 1 2 c m。 将数值代人式 1 , 得 W 2 . 7 6~ 3 . 6 0 m。 ②按爆破一个孔需要的炸药量确定最小抵抗线 。 W d 7 . 8 5 p r l / m q 2 式中 P为装药密度 , 粒状铵油炸药, 取 0 . 8 5 g / c m ; r / 为装药系数 . 侧向崩矿连续装药 , 取 0 . 9; i n为炮孔密 集系数 , 按平行孔大孔距 , 取 1 . 2 ; q为单位炸药消耗 量 . 取 1 . 1 k g / m 。 将数值代人式 2 , 得 W 2 . 5 6 m。 根据 以上计算 . 并参 考国 内外类似矿 山实 际资 料 , 初选最小抵抗线为 2 . 8 m。 2 孔间距 1 ] 。大直径深孔试验矿房长 8 0 m、 宽 1 5 m, 中间设有切割天井 。先以切割天井为 自由面爆 破形成沿矿 房全高的切割槽 . 然 后 以切割槽 为 自由 面. 从中央向两端逐排爆破大直径深孔。因此 , 炮孔 排距即为最小抵抗线值。孔 间距与最小抵抗线有 以 下关系 口 mW 3 式中 口为孔间距 m ; i n为炮孔密集系统 , 取 1 . 2 。 计算得 口 3 . 3 6 m。 矿房设计宽度为 1 5 m. 每排 可布置 5个炮孔 , 为 了减少边孔爆破对矿柱的破坏 , 并保证必要的凿岩空 间, 取边孔距 0 . 5 m, 按每排 5个炮孔计算 , 孔 间距 为 3. 5 m 。 2 . 2 . 2 . 2 孔 网参数优化 在生产试验中, 对大孔直径和最小抵抗线进行了 优化。选取了 k l 0 5 m m、 l 1 5 m m、 k 1 6 5 mm 3种直径; 2 . 8 m、 3 . 0 m两种最小抵抗线进行对 比试验。根据凿 岩爆破成本 、 炸药单耗 、 大块率 、 出矿效率等指标综合 评价 , 推荐炮孔 直径 k l 2 0 m m, 最小抵抗线 3 . 0 m, 炮 孔间距 3 . 5~ 3 . 7 5 m为最优参数 2 . 2 . 3 采场爆破 1 采场 自由面韵 形成 。在采场 中间 自下而上 掘进 1条切割天井 , 以该天井为 自由面 , 进行拉槽爆 破 , 待拉槽爆 破 自由面形成后再进 行倒 台阶侧 向崩 矿 。 2 采 场 爆 破。大 直 径 深 孔 崩 矿 采 场 孔 径 k l 2 0 m m, 并采用连续装药结 构。因粒状铵油炸药无 雷管感度 , 必须由起爆药包引爆 。起爆药包为乳化油 炸药或 2 岩石炸药 , 用导爆索起爆 , 孔 口采用两发非 电毫秒雷管进行分段 。每个炮孔分两次爆破 . 第一次 爆破 2 0~ 2 5 m, 余下的破顶一次爆破 3 采场通风及爆破 制度。采场通风 主要是通 过 5 3 2 m 回风巷 、 5 9 0 m 回风巷到达总 回风巷最后至 5 7 0 m 硐 口. 由 D K 一1 0 一 N O 一3 6 型 风 机 2 4 5 0 k W 进行抽出式通风。一般爆破后的通风时间为 2 h , 根据井下生产能力 13出矿 1 0 0 0 0 t 的规模 , 井下爆 破采用两天爆破一次, 每次爆破矿石量为2 0 0 0 0 t 左 右 。 2 . 3 出矿 方式 采场出矿采用 z L一5 0型装载机 斗容 3 . O m 在 各 出矿进路铲装矿石, 至矿块 运输 巷道装入载重 1 2 t 的改装东 风 自卸 汽车 运至 主溜井 。铲 运距 离小 于 5 0 m, 汽车运输距离小于 5 0 0 m。在采矿方法试验期 间 , 由于主溜井系统 尚未形成 , 试验采场矿石装车后 直接从 5 1 8 m平硐运出地表供给铜试验厂 . 汽车运距 大于 1 6 0 0 m。大块矿石二次破碎在 出矿进路 中进 行 . 铲装时遇到大块矿石即用装载机铲 出卸至相邻不 出矿进路集 中后用轻型手持式凿岩机凿岩爆破。 2 . 4矿柱稳定性分析 1 计算模型 。根据 分矿房矿柱两步骤 回采的 方案 . 一步骤矿房采用空场采矿法 回采之后 . 二步骤 矿柱不能马上回采, 保 留 1 0~1 5 a以上 。矿柱的稳定 性是关系到二步骤矿柱能否顺利 回采和上部金矿露 天开采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为此 , 采用有限元数值 分析方法对矿柱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 , 并对设计方案 进行评估。 计算按平面应变问题考虑, 采用 6节点三角形单 元, 弹塑性 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采用美 国 A N S Y S 公司开发的 A N S Y S 5 . 6计算程序。①边界条件 坡底 双向约束 , 即垂直水平位移为零 ; 两侧单向约束, 即水 平位移为零 , 垂直方 向不 为零。②荷载 本阶段仅考 虑重力. 待下 阶段进行地下水位线确定及爆破震动试 验, 与构造残余应力测试工作后 . 再考虑爆破震动 、 构 造应力、 地下水压力的作用。 考虑露 天开采结束时 的最不 利情 况, 坑底标 高 6 2 0 m。首采中段 5 2 0 m单中段 、 5 2 0 m和 5 8 0 m两个中 段 2种情况。另外 , 又在下部考虑夹层矿体的影响。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按 1个 中段开采和 2个 中段开采两种情况, 矿房宽 1 5 m、 矿柱宽 1 8 m和矿房 宽 1 8 m、 矿柱宽 2 2 m的不同条件 , 共完成 了 6种情况 的计算。应力应变为理想弹塑性 , 屈服与静水压力相 关。采用 与流动 相关联 的 D r u e k e r P r a g e r 屈服 准 则 。当某个单元等效应力与屈服应力之 比, 大于或等 于 1时, 即进入屈服状态 。 从本次计算结果 , 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高边坡处 下部的矿房 、 矿柱较低边坡处等效应力与屈服应力之 比大 , 露天坑底下的矿房 、 矿柱稳定性较好 , 说明露天 地下并采的设计采矿结构参数是可行的 ; ②深部夹层 维普资讯 2 0 0 6 年 第 9 期 / 第2 7 卷 叠 曼 圈 矿体的力学指标相对于下部岩体稍低 , 但对上部中段 矿房 、 矿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③ 只宜开采 1 个 中段 , 矿房 1 5 m、 矿柱 1 8 m较好 , 矿房 1 8 m、 矿柱 2 2 m尚可 , 可布置矿房数 l 8~ 2 5个 。若要开采 2个 中段 , 必须 采取地压防护措施 . 充填矿房或锚杆加固。具体方案 待以后研究。 3 生产应 用与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 3 . 1 生 产应 用 紫金 山铜 矿 于 2 0 0 5年 5月 利用 斜 坡 道 开 拓 5 8 0 m与 4 6 0 m 2个中段 . 6月通风系统运行 . 7月地下 开采试生产 , 仅 1 个溜井出矿 . 每天可完成 5 0 0 0 t 的 生产任务 , 年底其它 2个溜井同时出矿即可达到设计 生产能力。其主要 问题 一是由于某种原因每天不能 爆破 2 0 0 0 0 t 矿石量 二是每个中段矿房可以采出矿 石量仅为中段所有矿石量的 3 2 % . 每个 中段仅能 服 务 2~3 a , 而完成一个中段开拓工程耗时 4~ 5 a ; 三是 棋盘式框架矿柱与采切凿岩硐室工程量 大, 耗时长 四是金矿大规模露天开采每年仅下降 1 2 m左右 . 限 制了铜矿大规模开采. 如果铜矿以后也实行大规模露 天开采 , 问题就不大; 五是采场爆破切割天井是利用 普通常用方法掘进 . 速度慢 , 效率低 六是 目前不能多 中段 回采 出矿 。 3 .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采场生产能 力。试验矿块大直径深孔采 场 综合 生产 能 力 9 2 8 t / d 。其 中 出矿 2 1 6 0 t / d, 爆 破 9 0 0 0 t / d, 大直径深孔凿 岩 3 5 . 3 m / 台班 , 中深 孔凿岩 3 6 . 3 m / 台班。 2 采矿 回采率。大直径深孔采场矿房 总矿量 1 9 8 7 2 0 t , 回采出矿底部集矿堑沟残留矿量按 2 %计 . 矿房一步骤采出矿量 1 6 3 6 3 6 t . 回采率 8 2 . 3 %。 3 采矿直接 成本。试验 采场包括采准 、 切割 、 深孔凿岩爆破 , 以及 中深孔开凿集矿堑沟等加权平均 成本为 l 5 . 2 7 t , 再包括采场通 风及 其它费用 . 共 计 2 O . 2 0 t 4 结论与 改进 意见 1 紫金山铜矿高效采矿方法试验从可行性论 证 、 试验方案选择 、 试验矿块采切设计及施T 、 采场回 采凿岩爆破设计到矿房回采 , 经历 了2 . 5 a 时间 , 完成 大直径深孔 阶段矿房采矿 法与 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 法的多个矿房工业试验。并完成了矿柱稳定性 有限 元分析研究 ; 大直径深孔 系列爆破漏斗试验 孔网参 数优化研究 ; 各项 回采工艺试验等。其综合研究技术 及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 大直径深孔 阶段矿房采矿法生产应用实践 证 明, 该采矿方法与紫金山铜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生 产规模相适应 . 采矿方法选择是正确的, 完全可以实 现铜矿床的大规模 、 高效率开采。 3 有限元分析研究说明 . 在露天地下并采条件 下 , 用棋盘式框架矿柱划分矿块实行矿房矿柱两步骤 回采方案合理 , 设计 的采场结构参数可行。 4 矿房堑沟集矿双侧进路 出矿 的底部结构与 Z L一5 0型装载机和 自卸汽车相配合的出矿系统实现 了高效率出矿 , 与 日产万吨级 矿山生产能力相匹配。 但在今后大规模生产中应加强通风和设备 的尾气净 化工作 。 5 矿房矿柱二步骤 回采方案 中. 二步骤矿柱能 否安全顺利回采关键在于矿柱的稳定性 本次试验 因具体条件所限 , 未能按设计的监测方 案布 点监测 . 应在大规模生产中努力创造条件尽早开展监测T作。 6 紫金 山铜矿整体 回采顺序应遵循初 步设计 中提出的以满足露 天地下并采期 内安全 回采时空关 系为前提 , 除首采 5 2 0 m 中段 外 . 垂高方 向为 由下而 上 , 平面方向由远离露天境界处渐向露天境界方向后 退式回采。 [ 参考文献] [ 1 ] 采 矿设 计手 册 编 委 会 .采矿 设 计 手 册 矿 床开 采 卷F [ M] . 北京 中国建筑丁业 出版社 , 1 9 8 8 St udy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p r a c t i c e o f t he mi n i ng me t h o d o f s ub- l e v e l s t o pi ng wi t h l a r g e di a me t e r l o ng b o r e ho l e s L i u W e n ho n g z ij i nn i n g G r o u p C o . , L i d . A b s t r a c t T h e u p p e r p a r t o f Z i j i n s h a n g o l d a n d c o p p e r d e p o s i t i s g o l d b e a ti n g o r e b o d i e s , a n d i t s l o w e r p a rt i s c o n c e a l e d ma s s i v e c o p p e r o r e b o d i e s.b e t we e n wh i c h i n t h e v e rti c a l d i r e c t i o n t h e r e i S n o o r e b o dy f o r s o me 5 0m .Th e u pp e r p a rt g o l d o r e b o di e s a r e mi n e d b y o p e n pi t ,wh i l e t h e l o we r p a rt c o p p e r o r e b o di e s b y u n de r g r o u n d .Th e d e v e l o p . me nt s y s t e m f o r u n de r g r o u n d mi n i n g i s v i a a di t o r e p a s s ,whe r e o p e n s t o p e mi n i n g me t h o d wi t h r e g u l a r f r a me wo r k s u p . p o rt,wi t h r o o m a n d p i l l a r b e i ng mi n e d s e p a r a t e l y.Te c h n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a l a s s e s s me nt s h o w t h a t s u b l e v e l s t o p i n g i s a r e a s o n a b l e me t h o d t o mi n e t h e r o o m a t o n e s t a g e .Th e t e s t wa s c o mp l e t e d i n 2 0 0 4 a n d t h e t e c hn o l o g y wa s p u t i nt o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2 0 05 . Ke y w o r d s Z i j i n s h a n G o l d a n d C o p p e r M i n e ;o p e n p i t u n d e r g r o u n d m i n i n g ;fr a m e w o r k s u p p o r t ;s u b l e v e l r o o m s t o p i n g 编辑 邢万芳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