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矿地下开采采矿方法探讨.pdf
一 秒 亏 羊, 1 , { } 末 收鳍 镊平 可 铜绿 山矿地 下开 采采矿 方法探讨 技术处杨清平 、 一 _ 1 . - r D . J , , , 摘要 本文根据铜绿山矿井下开采对象I I 、 Ⅳ Ⅺ 及矿体的产状和开采技术条 件 , 结合该 矿胶 结充填采 矿技术现状 、 二期工 程修改设计 以及国 内外 采矿技术的发展 , 探 讨 了高效安全和 经济合理开采 井下各 矿体 的采 矿技术 。 前 言 铜 绿 山矿一期工 程 于 1 9 7 0年建成 投 产 , 设计规 模 4 0 0 0 t / a, 其 中露 采 2 0 0 0 t / d, 地采 2 0 0 0 t / d 。二 期工 程 1 9 8 5年 开始 建设 , 设计规模 3 5 0 0 t / d, 采用露天 地下联 合开采 , 其中地 采 2 5 0 0 t / d , 前期 1 5 0 0 t / d , 并 下控制性 工程按 3 0 0 0 t / d设计 。地采 主要开采 Ⅲ 、 Ⅳ 、 Ⅺ 矿体 。 投产初期 采用 人工 混凝土护壁水砂充填采矿法 . 后改为点 条柱上 向水平分层水砂充 填采矿 法 , 实际 生产能 力一般只有 8 0 0 t / d左右 。近 几年 来 . 该矿与有关 设计 , 科研单位协 作 , 不断探索与试验新 的采矿方法与工艺 . 促进 了采矿技术的进步 。 大直径深孔采矿 、 嗣后 充填 采矿法 的试验推 广 , 上 向分层胶结 充填法的应用 改变 了并 下生 产的局面 , 使 采场生 产能力有所提高 , 但仍难达 到设计规模。 分析其原 因, 主要就是采矿方法选择不当, 充填工 艺不完 善 , 无轨设 备不足 、 不配 套 , 采矿工艺和采场结构限制了大型无轨采矿设备的使 用, 难 以实 现采矿机 械化 配套作 业等 。鉴于矿 山 目前现状及 井下 开采条 件 , 要 想达到设 计规 模 , 只有 实现采矿方法 的优化 、 合理使 用 , 改进采矿工 艺 , 尽 可能 实现 采矿 机械化 , 才能提 高采场 生产能 力 。 本文通 过对现有采矿方法的使用实践 , 从分析 、 评 价其优缺点着手 , 结合 现有 的地质 资料 , 提 出了今 后应采用的技术 , 仅供 同仁参考 。 1 、 矿床 开采 技术 条件 铜绿 山矿床为岩浆期后接 触交代矽 长岩 型含铜磁铁矿床 。坑内开采矿体位 于 6 ~0 ~ -3 9线 之间 , 矿体走 向接近 南北 , 长约 l O 0 0 m. 主要矿体为 Ⅲ 、 1 V 矿 体 , 其次 Ⅺ 矿体 。I I 矿体长约 3 5 0 4 0 0 m, 倾角 5 0 8 0 。 , 一般厚 5 2 5 m, 最大厚度达 1 2 0 m. Ⅳ 包括 Ⅳ. Ⅳ 矿体 . 其 中 Ⅳ 矿体 位于 1 l ~2 5线 之间 , 长约 3 0 0 m. 矿体一般厚度 1 0 2 5 m. 倾角 6 5 。 ~ 7 5 。 } 1 V 矿体位 于 2 0 ~ 3 9线 之间 , 长约 4 0 0 m, 一 般厚 度 5 ~ 1 7 m, 倾 角 3 5 ~5 5 。 ; 另 Ⅺ 矿 体 位于 1 ~l 0线 . 长约 2 6 0 m, 矿体厚度随深度递增逐渐变薄 从垒矿整体来 看 , 矿体分枝 繁 多 , 厚度变化 较大 矿 体以含铜 磁铁 矿为主 . 致密坚硬 . f --8 ~ l 2 . 属 中等稳 固到稳 固; 其次为含铜大 理岩 和 含铜矽 长岩 ; 含铜大理 岩 f --7 ~8. 属 中等稳固 . 含铜 矽长岩 f 一9 ~6 . 较稳固 如 Ⅱ 矿 体 部分地段 , 但以混 合矿与原 生矿为主 的古铜矽卡 岩 . 则致密坚硬 . f 9 一l 7 , 较稳 固 如 I V 矿体 2 2 维普资讯 I 、 1V 矿 体的 上盘 围岩主要是 大理岩 或 白云质大 理岩 , 一般致 密坚 硬 , 完整性 较 好, 属中等稳固, f _7 ~1 5 , 仅与矿体接触处稳固性较差。矿体下盘岩性复杂 , 主要有矽长 岩 . 斜 长岩 为不 稳固到中等稳固 . 矽 长岩 化斜长岩 , 花岗 闪长斑岩 因高蛉土化 , 蛇纹石化 , 岩性 松软 . f 一2 ~4 , 稳固性差 ; 火成岩强 高蛉土化 . 岩性 松软 , 遇水 膨胀 { 在 I 矿体 5 ~9 线之间的下盘围岩 , 距矿体 1 0 3 0 m处为破碎带, 片理密集, 稳固性差。新鲜花岗闪长斑 岩, 坚硬稳固 在矿体中穿插钠长斑岩 , 坚硬, 不风化, 但节理裂隙发育 , 稳固性差。 2 、 采矿方法 使用现状 与评价 2 . 1 地 下开采现状 铜绿 山地 下开 采 一期工 程 除 一 1 q 5 m 中段点 条柱 上 向水平 分 层水 砂 充填袂 4 3 0 6 . 4 3 0 7采场及大 直径深孔采矿法试验 场 4 矿柱 VC R法 外 , 已基本结束 。 二期] 程进展 缓慢 , 只完成 了部分主要控制性T 及 一2 4 5 m 中段开拓工 程。 目前井下主要生严冲 段为 ~ 2 4 5 m 中段 I V “ 。 矿体 . 用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 回采 。三种采矿方法采场布置方 式基 本上 是根 据矿捧厚度来确定 。一. 殷以矿块 为回采单元划分矿房矿柱 , 先采矿房 , 形成胶结 充填壁柱 后 点条柱水砂充填} 海外 . 再回采矿柱, 用水砂充填。然后再采顶底桂。 2 . 2 现有采矿方法 简介 1 点条柱上 向水平分层水砂充填法脉内天井采准 。 矿块沿走 向长度根据矿体厚度 分别 为 4 8 m 和 3 2 m 其 中矿房分 别为 4 4 m和 2 8 m, 间距 4 m, 顶柱 3 ~5 m, 底 柱 6 m, 点柱间 距 1 2 ~1 5 m, 规格 5 5 m, 围岩不稳固时, 适当加留半圆柱 采场面积为 8 O O ~1 2 0 0 m , 分 层 回采高度 5 ~6 m 含 自由空间 2 ~2 . 5 m 。 采用 Ys P 一 4 5型 风钻挑顶 , YT 一2 7型压顶的 浅孔 落矿方 式 , 人工装 药放炮 和撬 毛 , 长锚索一 涨管式 锚杆一 金届 同联 台护 顶 . wJ 1 . 5 D型铲运机 出矿至采 场内溜矿井 , 水淬炉渣 水力充填 , 尾 砂胶结料铺面 厚度 0 . 4 m 。采 场 生 产 能 力 7 0 8 0 t / d 。 2 上向水平分层结胶充填法 采用上盘 咏外斜坡遣加分 段沿脉的采准方式 。 阶段 高 6 0 m, 分 段高 1 2 m, 分段平 巷分别与斜坡道及采场进路连通 . 无轨 设备 可以直接 进入采 场作 业。 矿块 由矿 房和矿柱组成 . 分 步【 圃采 。 当矿块厚度大 于 l 5米 时 , 矿块垂直矿体走向 布置 , 矿块 宽 2 5 m, 其 中矿房 , 矿柱均 为 1 2 . 5 a; 当厚 度小于 1 5 m 时 , 矿块 沿走 向布置 , 矿 块 长 5 0 m, 其中矿房 3 7 . 5 m, 矿柱 1 2 . 5 m. 矿块宽为矿体 厚度 。 底柱 5 r a , 顶柱 5 m. 回采分 层 高 3 m。回采工艺 、 护顶技术 、 与点 条柱 水砂 充填法基本相同。脉外或 脉内溜矿 井出矿 , 尾 矿胶 结 充填 。采场生 产能力 8 0 9 0 t / d。 3 大 直径 深孔采矿法 采准布置方式 垂直 矿体走 向布 置矿房 、 矿柱 . 宽度 均 为 8 m. 长度根据矿体产状定 。由于下 中段未开拓 , 留底 拄 6 . 5 m, 然后布置 出矿水平 , 中段高 度 6 0 m. 炮孔 回采深度 4 8 . 5 m。采用堑淘底 部结构 . 堑淘高度 6 . 5 m。顶部凿岩硐室宽 9 r a, 高 4 . 5 ~5 . 2 m, 中间留 2 . 2 m纵 向矿柱 支护 顶板 采用两步骤 回采 , 一步骤同采矿房 . 嗣后 高 浓度 尾砂 、 炉渣 、 水 泥“ 三 台一” 胶 结充填 高水速凝 固化胶 结充填接顶 ; 二 步骤 回采矿 柱 , 炉渣 充填 。 R O C--3 0 6型潜孔钻机或 KY D- - 2 0 0型牙轮钻机凿 岩 , 炮孔直径 1 6 5 mr a , 矿房采用 VB M 法 即 VC R法拉槽 , “ 三高一低” 的乳化炸药的柱状药包和球 状药 包联 合爆 破 , 梯段 崩矿 ; 矿柱采用 VC R法分层或 多层崩 矿。低能导爆索滑块式微差起爆系坑起爆 . wJ 一1 . 5 D 型铲运机 出矿 。采场综合生产能 力 1 0 0 2 0 0 t / d 。 23 维普资讯 2 . 3对各 种采 矿方 法的评价 1 对点条柱水砂 充填法的评价 该法 目前仅用于开采 一1 8 5 m 中段矿体 。生产实 践 表明 , 矿体 厚大 , 矿岩稳 固地段 采用该法 可布置较大 的采场 回采 面积 , 采场 生产能力较 大 , 但采场 内通 过天井 作出入 口, 人员 、 材料和设 备进 出采场极为 困难 , 回采工序复杂 , 循 环周期 长, 劳动条件差 , 强度大 、 作业安全性差 , 设 备维 修困难 , 故 障率高 , 而且采矿损失率 特别大 , 有 的高达 3 0 4 0 。该 法不宜再使用 , 应淘汰 。 2 对上向分 层胶结 充填法的评价 该法虽然较点 柱水砂充 填法有 所改进 , 采用 了脉 外斜 坡道 加分 段巷道 的采准方式 , 人员 、 材料 、 设备进 . 嫉场 方便 , 损 失贫化小 , 但仍 局 限风钻 打眼 、 人工装 药 炸破 的浅孔落 矿工艺 , 采矿 效率 较低 , 劳 动强 度大 , 作业安全性 差 , 采场 生产能力难达到 1 0 0 t / d . 而且该法采切 比较大 , 采 矿成 本高 。该法有待进一步 改 进完善 , 逐步 向中深孔崩矿 盘区机械 化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发展 。 3 对大孔采矿 法的评价 铜绿 山自 1 9 9 0午推广应用大孔 采矿法 VC R法 以来 , 收到较好的效果 , 试验结 果表明 , 在矿岩 稳固, 产状规整的急 倾斜矿段采用 , 具有采矿效 率 高 , 采 场生 产能 力大 , 作业 安全 , 采矿成 本低等显著优点 。但存在着一些问题 , 有待 改进完 善。 ①采场采准时间较长, 凿岩蹰室及底部结构工程量较大, 一个 3 ~4 万吨的采场形成备 采矿量 , 至少一年 的采 准时 间, 同时也制约了相邻采场的采 准工作 ; ② 回采边界较难控制, 特别 是上 下盘的边 界 , 由此 而 引起 的实 际损失 贫化量较 难 准确测算 ; ◎在 整个 回采过程 中, 由于大爆 破次 数多 . 爆轰 波及震动波对相邻采场的震动破坏较大 , 对 回采 矿柱不利 ; ④ 采场充填时间较长 , 对平衡充填生产很不利。 由于空场较高, 无法立摸脱水. 因而稀释了充 填料浆浓度 , 造成两相 分离严重 , 质量难 以保证 , 造成二次 贫化严 重 ; 典型 的 VC R法单 分层崩矿一次崩矿量小 , 爆破次数频繁 , 高威力炸药成本高 。 2 . 4国 内外 充填 采矿技术 的发展 近 2 O年来 , 随着 高效率 的井下无轨 自行 设备的 推广 应用 , 大大促 进了 井下充填采矿 法 的发展, 大幅度提高 了充填 采矿效率和采场生产能 力, 因而使 充填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 国内在凡 口铅锌矿于 7 O年代末试验成功的盘区机械化水平分层充填法和 8 O 年代初 试验成功的大直径 深孔 采矿法及 9 O年 代初试验的 中深孔崩 矿机械化分 层充填采矿 法以 及全尾砂高浓度 胶结充填工 艺技 术 ,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目前 , 不但均成为凡 口铅锌矿的 主要采矿方法 工 艺 , 而且在 国内有 色矿 山得到了 推广 应用 , 其工 艺技术 已相当成熟 , 是 较有效 地开 采矿岩 较稳固 、 厚大 矿体 的高效率 采矿法 。而 8 O年代末在全川二矿区和焦家 金 矿试 验成功的盘 区进 路机 械化 充填采矿法 , 是开采 产状 复杂和围岩不 稳固矿体 较有 效 的 采 矿 方 法 。 分段 充填 法是 7 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率充填采矿法 。 在奥地利 、 德 国、 加拿大等地下 矿 山获得推广应 用, 国内 目前正在 小铁 山矿 、 丰 山铜 矿等 矿试 验采用 。国内外矿山生产实 践表 明 . 该方法机 械化水 平高 , 回采强度 大 . 由于可根据矿 岩稳 固条件控制 采空区顶板暴 露 面 . 因而是回采不稳 固矿体 较有效 的高 教率 充填 采矿 法 。 此 外, 全尾砂膏体 泵送 胶结 充填 工艺 . 碎石混 凝土胶结 充填 工艺在国外得到广泛 推广 应用 , 技术 成熟 , 效果 良好 . 国内也逐 步得 剥发 展 , 、采矿方法选择 2 4 维普资讯 选 择采矿 方法的基本原则是 1 尽量采 用国内外先进的 、 成 熟 的充填采 矿技 术 } 2 在铜 绿 山现在装备和开拓工 程条件下 , 基于 当前 国内外 充填采矿 法的技术水平 , 发展适合 于井下矿体开采条件的采矿新技术 , 并实硬高教率机械设备的配套作业; 3 根据矿体不 同矿段 的开采技术条 件 , 采用不 同的采矿方法 和工 艺技术 ; 4 力争采 用高效 、 安 全 、 经济 的采 矿方法 , 原则上均不 留顶底柱 。 根 据以上 基本原则 , 考 察矿体 实际开采 条 件 一2 4 5 m 中段 为主 , 以下 中段 为 辅 , 将 其分为若干 区段 , 采用 不同的采 矿方法进行回采 见图 1 。各 图 1 铜 绿 山井下采矿 方法规划示意 图 矿体区段 开采 技术 条件 采矿方法 备注 矿段长 3 0 0 m, 矿 体厚 机械化盘 区上向水平 I 矿 体 5 ~ u 大 , 倾 角变化 大 , 矿岩 分层进路胶结 充填 采 线 接 触 带 风化 破 碎 , 火 矿 法 ,进 路 规 格 4 成 岩 穿 插 ,开采 条 件 4 m或 9 X4 m 。 复 杂 大 直 径 深 孔 采 矿 法 矿段 长 1 0 0 m 矿体中 矿房 ; VB M 法 , 嗣后 Ⅲ 矿 体 5线 以 厚 以上 , 较规整 、 倾 角 膏体或块石尾 砂浆 胶 可考虑倾斜平 南 大 、 上下 盘 围岩 程 固 结 充 填 , 矿 柱 , VCR 行深孔 性 较好 法 . 嗣后 水 砂 或块 石 充填 一 2 4 5 m; 矿 房 盘 区上 Ⅳl 矿 体 1 1 ~ 矿体长约 3 0 0 m, 厚度 向中深孔崩 矿机械化 1 0 ~2 5 m. 颇 角 6 5 ~ 分 层 胶 结 充 填 采 矿 目前 采用上向 2 5线主矿体 7 5 . 矿 岩 较 稳 固, 局 法 , 矿柱 VCR法 。一 水平分层胶结 2 4 5 m 中 段 以 下 同 充填采 矿法 部矿岩破碎 ,久稳 固 l 5线 以 南 矿 体 开 采法 相 同 。 盘区上 向中捧孔崩矿 Ⅳ 矿 体 2 5 ~ 矿体长 4 0 0 m, 厚 度中 机 械 化 分 层 充 填 法 3 9线主矿体 厚 以上 , 倾 角变化大 , 矿房胶结 充填 , 矿柱 水 砂充填 。 或选 用低 上 下盘围岩较稳 固 分段 6 ~8 m 碎 石胶 结充填采矿法 。 一 1 8 5 m 中 段 以 上 , 矿体长 1 0 0 m, 矿体形 大直径深孔采矿法 态 规 整 , 矿 岩基 本稳 沿走 向长采 区普通上 Ⅺ 矿 体 固 , 倾角大 。 一 1 8 5 m 中段 以 向水平分层水砂 充填 下 矿 体 厚 度 逐 渐 变 采矿法 小 。 局部 零 星 矿体 、 矿体 规模 小 、分 枝 复 普通上向水平分层水 Ⅳ N 矿 体 端 台严重 、 形 态不规整 , 砂充填采矿法 部及上下盘部分 自稳 程 度 差 。 矿 段 2 5 维普资讯 种采矿方法基本上是 以无轨采准 系统 和无轨配套设备为基础 。 1 1 矿体 5 ~ 1 1线上 盘 矿体倾 角较缓 , 约 3 5 。 , 下盘矿 体虽 然厚大 , 倾角 陡 , 但 矿岩接 触带岩石风化破碎 , 火 成岩 穿插 , 开采 条件极为复杂 , 为了既能安全可靠 , 又能合理地进行 回采 , 同时还 能维 持较 高的采场能力和生产效 率 , 因而选用机械化盘 区上 向水平分层进路 胶结充填法。 该法在铜绿山虽然属于新的采矿技术 , 但国内已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可供借 鉴 。 1 1 矿体 5线 以南 由于矿体下 盘 围岩为矽长 岩 , 岩石 的稳 固性 较好 , 上盘 为大理岩 , 并且上下厚度 基本 一致 , 考虑到矿 山试验 应用大孔 采矿法 技术成熟 , 效果好 , 因而选 用大 孔采矿法 矿 房 VB M 法 , 矿柱 VC R法 。 Ⅳ 矿体 1 1 2 5 线考虑到 目前一2 4 5 m 中段该矿段 已采用上向分层胶结充填法回采 矿房 , 采准切割工 程 已完成 , 因而选 用盘 区上 向中深孔崩 矿机械化分层 胶结 充填 法替代 , 该法 是在盘区上向分层充填法借助无轨 设备的基 础上 发展 起来 的 , 具有 可靠的技术条件 . 下部 中段 厚大 部分矿段选 用大直 径深孔采矿法 矿 房 VB M 法矿柱 VC R法 局部 矿岩破 碎 , 不稳 固地段借 鉴国 内外 经验 , 采取一定的 护孔技术及上 下盘 加固措施 。Ⅳ 矿体 2 5 ~ 3 9线由于矿体上盘围岩为花岗闪长斑岩较稳固, 局部易风化 , 矿体厚度变化大 , 倾角较 缓, 因而选用盘区上向中深孔崩矿机械化分层充填法 矿房胶结充填, 矿柱水砂充填 。或 选 用低分段 7 8 m 碎石胶结充填法 , 增 加的采矿成 本可 由进 一步降低损 失贫化率及 充 填成本所取得 的效 益部分 平衡。 X I 矿体 一1 8 5 m 中段 以上矿段 , 矿体形态规 整 , 矿岩基 本稳固 , 倾 角 7 0 8 0 “ , 因而选 用 大直径 深孔 采 矿法 ; 1 8 5 m 中段 以下 矿段 , 矿体 总体厚度 较薄 , 因而选用普 通上 向水 平分层 水砂 充填法 。 . 此外 , 局部零星小矿体及各矿体端部分枝复合 、 形 态不规整 , 自稳程度差的矿段 , 仍选 用普通上 向水平分层 水砂 充填 采矿法 , 或将相联采场联通组合在一起开采的变形方案 。 4 、 采矿方法方案 及其工艺技术 4 . 1 机械 化盘区上 向水平分 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见图 2 .采用下盘脉外斜 坡道 加分 段描 脉 的 采准方式 。阶段 高 6 0 m, 分 段高 1 2 m, 分 层高 4 m.根 据矿体分 布情 况划分 盘 区, 在每个盘 区布置水平进路 , 自下而上用进路分层采矿 , 间隔 回采 , 最好是连续 回采 。进路断 面 4 m 4 m; 当矿体 厚大 规整较稳固时 , 可部分采用 8 mX4 m 的宽进 路 。 作业进路通过分层道与下 盘梧 脉道 连通。回采充填工艺 采用 B OOMe r型掘进台车钻凿水平孔 , 孔径 3 8 ram, 孔深 3 9 0 0 ram, 3 1 5 X L C R 型 井下 服 务 车 人工 装 药 , 非 电导 爆 管控 制 爆 破 , 出矿 前 撬 毛 支 护 . E s T一3 l / 2型铲运 机 出矿 , 全尾 砂水淬 渣膏 体泵送 胶结 充填及接 顶 , 灰砂 比 1 1 0 , 浓度 84 。 采 场垂直矿体 走 向布置 . 分矿 房矿柱 , 宽均为 8 ~ 1 0 m, 隔三采一 。 矿房采用 VB M 法 , 嗣后 全尾砂水淬渣膏体泵 送胶结或块石 尾砂胶结充填及接顶 ; 矿柱 采用 VCR法 , 嗣 后水 砂充填 。平底结构 用分层充填法开采 3次 , 充填后 形成 溜矿斜面 , 回采爆 破工艺 与试验 相 同。对 于局部矿岩不太稳 固的区段 , 考 察矿岩稳 固程度及其 在空 间和 时间上的承载能 力。 凿岩硐室采用长 锚索和短锚杆加金属网联 合护顶技术 ; 上下盘 围岩采用 长锚 索加固技 26 维普资讯 术 I 穿过软 弱地 段的大孔 , 根据 其产 出位 置采甩套 管护孔或旋喷注浆护孔技术 AA 日z 岔口v m 珥 。 . t f 墼 萋 图 2上 向进 路胶结充填采矿法示意 图 l 一 矿体 2 一 充填体 卜 上 盘 沿脉 4 一通 风充填井 5 一 溜矿 井 6 一 中段 运输巷 7 一 中 段 穿脉 8 一 分段 沿脉 9 一 分 层 联 络 道 l O 一 宽进 路 l l 一 起 层 钢 筋 混 凝 土 假 鹿 4 . 2 大直径深孔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 成溜 4 . 3 盘区上 向中深孔崩矿机械化分层充填法 该法是 在原盘 区上 向分 层胶 结充填法 的基 础上进行 改进 利 用上 向接 杆凿岩台车打 上 向中椿孔 . 孔椿 4 ~5 m 靠上 下盘根 据实 际情 况定 , 孔径 5 l mm, 倾角 8 0 ~8 5 装药 27 维普资讯 车装药 , 分次分段 微差侧向崩矿 , 撬毛车辅助处理 浮石 , 全分层矿石爆落完毕 , 再进行人工 处理顶板 , 铲运机 出矿 至盘 区集中溜井 , 矿房高 浓度尾砂 、 水淬渣水 泥“ 三 台一 ” 胶 结料胶 结 充填 , 矿柱水砂 充填 , 胶结铺面 。 该法使用 了大 量无轨采矿机 械 , 且配 套作 业 , 效率高 , 成 本低 , 作 业较安全 , 劳动强度 小 . 生产能力★ . 是提高 采场 生产能力的有效 途径 , 很 适合开 采矿岩 中等稳 固及 中厚 以上 的矿体 。当矿厚 度2 0 m 时 , 可适当增大矿房宽度 , 增加一次 日采面积 ; 当矿 体厚 度l 2 m时 , 可沿矿 仕走向整个矿段长度作一个采场 。 4 。 4 普通 上向水平分 层水砂充填采矿法 该法采准布置 、 回采及充填工艺与 点条 柱上 向分平分 层水 砂充填采矿法基本相 同。 5 , 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盘 区机械 化 大 直径探 盘 区 中探孔崩 矿 普通 水 平 序号 指 标 单 位 进 路 充填 法 孔采 矿法 机械 化分层 充填 法 分 层 充填法 盘 采 区 平 均 生 产 1 t / d 5 O O 4 0 n 5 O O l O O 能力 2 采场 平均 生 产 能力 t / d 1 2 0 ~ 1 5 0 2 0 0 ~3 0 0 1 5 0 ~2 0 0 6 O ~ 7 0 a 采场 出矿 能 力 t / d 8 口 0 ~ 9 O 0 8 o 0 ~ 1 2 0 0 9 a O ~ 1 0 0 0 3 0 O ~ 6 0 0 4 凿岩效 率 m/ 台 班 1 2 0 ~ 1 5 0 a O 9 0 ~1 0 0 6 5 ~8 5 5 充填 效率 m / d 4 O O 4 0 O 4 O 0 6 充填 效率 m / 万 t 2 3 0 5 0 0 2 8 O ~ 3 8 0 3 2 0 7 采矿 损失率 S 9 5 5 8 矿 石贫化 率 6 g 6 6 结束语 采矿 技术在不 断发展 , 采矿 发达国家 的主要 采矿 作业实 现了机械化 , 向 自动化 发展 无论哪一种采矿方法都应重视采矿工艺和作业机械化 自动化的研究, 实现矿山无轨设备 开采 。 国 内外 经验 表 明, 无轨开采 比普通 法能节约投资 l 1 。 但 吸收 引进 设备必须与完善 工 艺系统 相结合 , 在引进无轨设 备的 同时 , 着手 完善及改进无轨 开拓 , 采 准系统及无轨 采 矿 工艺 , 使无轨设 备机 动灵 活的优势及时发挥 , 取得 设备的较大效 能 。 无庸讳 言 , 引进和吸 收大 量的无轨设备 . 存在一个投 资、 技术和培训 问题 。因此 , 必须要以能改善生 产安 全 , 提 高 生产效益 租经济效益 为前提 。 首先 要正 确选 择设备 ; 其次要有效熟练地掌 握和操纵 它 发挥设备性能; 再次要有一个强大的维修设施和队伍及充足的备品备件。 硬抓上述几个方 面 . 在不远 的将来 , 铜绿山的采矿工业将登上一个新 台阶。 主要 参考 资料 1 、 北京有色 设计研究院 铜绿 山矿二期工程修改设计 ; 2 、 周爱民等 凡 口顶板矿体 采矿 方法探讨 ; 3 、 麦炽 权等 论凡 口铅锌矿采矿 方法 的合理应用 与工艺 改进 。 2 8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