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的进展及发展趋势.pdf
S e ri e s No 2 8 4 F e b r u a r v 2 0 0 0 金 属 矿 山 M 盯 AL M I NE 总 第 2 8 4 期 2 0 0 0 阜 第 2期 ‘ 采 矿 工 ‘ 多 / 7 , 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郭金峰 冁 摘要 回顾 了建 国 5 0年来我国地下矿山采矿 方法的进展 . 概括总结 了体现 我国地下采矿技术水 平的崩 落 采矿法 、 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 , 展望了我国地下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下矿 暂崩 落采矿 法 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击 7 Ad v a n c e i n Ch i n a ’ s Un d e r g r o u n d M i n i n g Me t h o d s a n d I t s Gu o J i n gf o n g 缀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Ⅲ I n s t i t u t e o fMi n i n gR e s e a r c h A b s t r a c t Ad v a n o i n CKm ’ s u 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r e v i e we d, c a v i ng mi n i ng , o p e n - s t o p e mi n i ng a n d s t c p i n g fi H in g mi n i ng t h a t r e fl e c t Ch i n a ’ s t md e r g r o t md mi n i ng t e c l mo l o g i c a l l e v e l a r e s 12 mm u p a n d t h e d e upme n t a l t r e n d 0 f C h i n a’ s t md e r g r o d mi n in g me t h o d s f o r c a s t ed. Ke y w0 r d s U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e , C a v i ng mi n i ng . Op e n s t o p e mining , S t o p i n g - fi l l in g mi nin g 1 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的技术发展 建国 5 0年来 , 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在崩落 、 空场和充填三大类的基础上, 通过改进和不断完善 ,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于我国金属矿床开采的变形 采矿方法。本文结合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的技术 发展现状 , 对能体现我国 目前采矿技术现状的采矿 方法分崩落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三方 面加以概括总结。 1 . 1 崩落采矿法的技术发展现状 崩落采矿 法是一种工艺 简单 、 作业安全 、 低 成 本、 高效率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在 国外应用 占 据重要地位 , 我国 自6 0年代以来 , 在金属矿山和某 些非金属矿山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 在理论研究和生 产实践中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自从 踟 年代 以来 , 崩落采矿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这个 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增大结构参数、 提高矿块生 产能力、 采用深孔落矿技术和电动 、 液压无轨采矿设 备, 以及操作过程的 自动化和遥控化。这些技术的 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了采矿成本 , 而 且还给各类型的崩落采矿法增 添了新 的活力 , 从而 推动了国内崩落采矿法的技术水平向前发展。 1 . 1 . 1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1 9 6 5 年由鞍 山冶金设计研究院从瑞 典引入我 4 国, 同时马鞍山矿山研究 院开始着手进行试验研究 , 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室 内放矿模拟试验和以大庙铁 矿为试验 矿山进行工业试验 , 1 9 6 7年试验获得成 功。由于该采矿方法具有安全 、 高效和工艺简单等 特点 , 迅速在国内金属矿山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 计 , 全国的冶金矿山中约有 8 0 %以上的地下矿 山采 用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从 7 0年代中期开始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逐渐向 高分段 、 大间距方向发展。1 9 7 5 ~ 1 9 7 8年, 马鞍山 矿山研究院在河北寿王坟铜矿试验研究的高端壁无 底柱分段崩落法获得成功。该方法将两个低分段合 并为一个高分段开采 , 分段内仍划分为上下两个分 段, 上分段布置凿岩通风进路 , 下分段布置凿岩出矿 进路 , 并呈对称布置, 高分段 问则呈双巷菱形布置, 回采时按分段落矿 、 出矿 , 利用进路端部崩落矿石孔 隙通风。采用上述工艺改善 了作业面的通风条件, 提高了矿块生产能力 , 降低了矿石贫化损失。此后 又在浙江漓渚铁矿等矿山推广应用。1 9 8 8 ~ 1 9 9 2 年 ,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在酒钢镜铁 山铁矿开展 了大 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试验研究工作, 其 郭金峰,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采 矿研究所 酎所长. 高级工程 师 2 4 3 0 0 4 安徽省马鞍山市期北路 9号。 维普资讯 郭金峰 我国地下矿 山采矿方法酌进展及发展趋势 1 9 9 9年第 2期 分段高度 2 0 m, 进路间距 2 0 m 和 1 5 m, 炮孔直径 帖4 r t l n l , 炮孔撮大深度 2 5 ~ 3 0m, 炮孔排距1 8 r f lt , 每排炮孔落矿量 2 5 0 0 ~ 2 0 0 0 t , 采用S i mb a H 2 5 2 型采矿凿岩 台车和 A t l a s o o p c o l 1 2 3 8型液压凿岩机 凿岩 , 用 [ Y Z Y一2 0 0型装药车装药 , Wa g n e r 的 S T S E 3 . 8 m3 电动铲运机进行 出矿。 由于采用了大型 无轨采矿设备, 使矿块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同时大 大降低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采矿成本, 目前 在国内冶金 、 有色、 化工及非金属矿山得到全面推广 应用 。 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配套技术措施 的不 断完善,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成功地解决了地质 条件复杂、 矿岩松软破碎、 采场地压较大矿体的回采 技术问题, 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适用范围得以扩 大, 丰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技术内容。1 9 8 6 -- 1 9 9 0年, 北京科技大学和马鞍山矿山研究 院在鲁中 小官庄铁矿的科技攻关中, 根据矿体埋藏深、 倾角缓 和矿岩松软破碎等特点, 按分段回采顺序和采准巷 道施工顺序, 确定巷道分级支护形式, 利用地压实现 上盘两翼 自然冒落的并段回采; 针对下盘倾角缓 , 采 用 了切岩回采下盘三角矿带 , 研究了夹石多、 矿石品 位不均、 复杂矿体的放矿管理方法, 形成 了无底柱分 段崩落法开采深埋、 矿岩破碎 、 缓倾斜复杂矿体的综 合开采工艺, 使该矿西区产量 由 1 9 8 6年的2 0万 t / a 提高到 1 9 9 0年的 4 0万 t / a , 矿石回收率由4 2 . 9 %提 高到 8 1 . 5 %, 采矿 工 效 从 5 . 9 t / T 班 提 高 到 1 5 . 2 2 t / T 班 , 效果令人满意。 1 . 1 . 2 有底柱崩落采矿法 随着崩落采矿法在我国金属矿山的广泛应用, 有底柱崩落法也朝着加大阶段高度、 采用垂直补偿 矿房落矿、 矩形堑沟与锥形放矿 口的底部结构和振 动连续出矿系统的方向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 新 , 解决了一些破碎松软矿体的采矿问题, 使有底柱 分段和阶段崩落法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展。 1 9 8 5 -- 1 9 8 7年, 东北大学 与玉石洼铁矿合作 攻关 , 首先找出该矿过去有底柱与无底柱崩落法都 是由于巷道破坏而未能实现 正常生产 的原 因之后, 对地压控制采取了光面爆破 、 锚喷网联合支护, 无底 柱分段崩落法以进路为单元组织生产的新工艺以及 有底柱崩落法回采遗留松软矿石的方案, 历经 3 年 的技术攻关, 采矿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 安全 生 产 条 件 得 以 明显 改 善, 矿 石 回 收 率 从 4 5 . 8 2 %提高到 8 0 . 2 %, 刨建矿以来最高水平。 水钢观音山铁矿由于矿体赋存条件复杂和上下 盘的矿岩边界处存在着厚度不等 的破碎带, 致使巷 道垮冒严重和大量矿石丢失。为了解决该矿采矿方 法问题 , 1 9 8 4 ~ 1 9 8 9年马鞍山矿山研 究院和 贵州 水钢观音山铁矿联合攻关 , 开展 了底盘漏斗阶段强 制崩落采矿法的试验研究 , 采用振动出矿机的出矿 方式, 矿石回采率从 6 3 . 3 3 %提高到 8 3 . 1 6 %, 出矿 效率也大大提高, 同时还为在采矿方法 中应用振动 放矿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狮子山铜矿与中南工业 大学、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长沙矿山研究院和马鞍山 矿山研究院合作, 开展盘区回采振动出矿连续开采 方法的研究 , 试验中采用多排同段起爆、 束状大直径 深孔爆破技术, 大块率由3 0 %降低到 5 %左右。该 方法采用了 KY一1 7 0 A地下牙轮钻机 、 大型双台板 振动出矿机、 振动运输列车和原矿绳架带式运输机 , 实现了连续运输开采。 东北大学与小 官庄铁矿合作, 在小官庄铁矿东 区采用垂直分条有底柱崩落法进行试验获得成功。 针对该矿东区矿岩松软破碎的特点, 采用沿矿体走 向划分垂直分条 , 垂直走 向按 2 ~ 3条电耙道的范 围划分回采矿块 , 底部结构布置在下盘岩石中, 上向 扇形中深孔分段挤压落矿 , 底盘漏斗电耙出矿, 卸压 开采, 强化一次爆破效果和让压剐性支护相结合的 开采工艺 , 取得矿块平均出矿能力 2 , 1 3万 t / 月、 矿 块回收率 9 1 . 5 6 %、 贫化率 2 1 . 7 3 %的 良好采矿技术 指标。 1 . 1 . 3 自然崩落采矿法 自然崩落法在美 国、 加拿大、 智利、 印尼、 南非和 菲律宾等国家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内 6 0年 代在云南易 门铜矿、 山东莱芜铁矿开展过 自然崩落 法试验, 但均未取得较好 的效果。踟 年代初期, 长 沙矿山研究院在武钢金山店铁矿分别试验了有底柱 自然崩落法和无底柱自然崩落法, 虽然有些技术指 标不够理想 , 但展现了成功的前景。 马鞍山矿 山研究院与滔锕镜铁 山铁矿共 同台 作, 在镜铁山铁矿的破碎矿体中, 采用平底的阶段 自 然崩落法, 通过对矿体可崩性评价、 矿石崩落条件、 底部结构稳定性 、 拉底切割方法和地压控制等方面 的试验研究 , 使该方法在镜铁山铁矿中获得成功 , 取 得矿石贫化率 8 . 5 2 %、 矿块生产能力 1 6 3万 t / a 等 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中南工业大学等在中条山铜矿峪铜矿试验应用 5 - 维普资讯 总第 2 8 4期 金 属 矿 山 2 o 0 O年 第 2期 了自然崩落法, 该法阶段高 1 2 0 m, 由于矿体倾角为 4 5 , 在下盘岩石 中布置 了 3层放矿漏斗 , 采用中深 孔拉底 , 拉底高度 7 m. 拉底巷道沿矿体走 向布置. 问距 1 0m, 为促使初始崩落, 在初崩落区侧部和上 盘边界上布置切割帮槽 , 当矿石崩落面达到下盘漏 斗标高时, 下盘漏斗层开始拉底 , 促使崩落继续向上 发展。出矿采用 7 5 k w 电耙, 用 x射线荧光分析仪 监测和快速分析出矿品位, 用微机排产 . 实现最优放 矿控制。盘区出矿能力达到 1 . 1万t / d , 采矿直接成 本降低 3 8 %, 贫化率和损失率降低 l O %~ l 5 %。 “ 九五” 期间,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在酒 钢镜铁山 铁矿Ⅵ、 Ⅶ矿体开展盘区式 自然崩落法试验 . 从试验 取得的相关资料分析可望获得成功。 1 . 2 空场采矿法的技术发展现状 空场采矿法是我国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史上应用 最早 、 技术最为成熟的采矿方法。该法具有成本低、 生产能力大 、 劳动生产率高、 采准时间短和较容易达 产等突出优点, 因此在我国多数矿岩较稳 固的矿山 应用较为普遍。近 2 O年来 , 随着采矿技术水平的不 断进步, 空场采矿法也 在一些矿岩破碎的矿体 中应 用。总结建国 5 O年来我国空场采矿法的特点, 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趋于简单而合理 ; ②参 数不断加大; ③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④支护手段 日益 完善, 与充填法组合应用, 使用范围得以扩大。 1 . 2 . 1 房柱 采矿 法 我国地下矿山在应用房柱采矿法开采方面积累 了不少新的经验, 从开采薄矿体发展到中厚甚至厚 大矿体, 从顶板稳固到中等稳固发展到硬板不稳固. 从低品位、 低价值发展到高品位、 高价值 ; 随着高效 率的无轨采、 装 、 运设备 的 日益广泛用于井下 , 水平 或缓倾斜矿体的房柱法 的采场生产能力将大为提 高, 应用比例和范围将逐渐扩大。 贵州遵义锰矿东区为缓倾斜薄矿体 , 矿体直接 硬板为粘土页岩 , 具有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 、 层理、 节 理较发育 的特点。1 9 8 4 ~ 1 9 8 8年, 原冶金部 组织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和遵义锰矿联合攻关 , 采用预支 硬板锚杆房柱采矿法进行试验研究获得成功。该方 法在切割上 山内采用长钢筋砂浆锚杆预先加固不稳 固的采场直接顶板, 采场 内采用快硬水泥卷锚杆加 固采场两侧硬板代替留护顶矿支护采场顶板的联合 支护方式 , 大大地提高了采场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落 矿采用梯段式由下向上推进等回采工艺 , 使矿石回 采率由过去的 5 0 %~ 6 0 %提高到 8 O . 2 9 %, 采场生 6 - 产能力达到 1 2 0 t / d , 矿石贫化 率为 7 . 9 %。 云南鹤庆锰矿是缓倾斜中厚矿体, 采场顶板不 稳固。由于该矿是国内少数 的几个富锰矿山之一, 为了提高该富锰矿体的矿石 回采率, 1 9 8 9~ 1 9 9 2 年, 马鞍山矿山研究 院、 鹤庆锰矿和大理州矿冶开发 研究所在该矿进行了人工柱锚杆房柱法试验。该方 法采用片石砌筑人工矿柱代替矿石矿柱, 回采 中采 用超快硬普通水泥卷锚杆加挂 1 0 ~ 1 2 铁丝网加 固采场不稳固顶板 , 提高了采场顶板的稳固性. 大大 地改善了采场作业条件和安全条件 , 矿块回采率达 到 9 2 . 7 4 %, 使矿山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目前该矿 已推广应用 江西良山铁矿对于厚度 6 ~ 1 0 m 的矿体回采 时, 采用锚杆预控顶中深孔房柱法进行 回采。该法 将矿房分为两步 回采 , 第一步利用浅孔切顶, 将矿房 顶板全部拉开, 根据顶板围岩破坏情况进行锚杆 支 护 , 形成预控顶板; 第二步是在凿岩上山内利用中深 孔落矿进行大量的回采工作。实践证明 , 通过上述 回采方式取得了矿房生产能力 2 0 0 ~ 3 0 0 t / d 、 综合 劳动生产率 l O . 2 6 t / 工 班 、 矿石贫化损失率分别 为 7 . O %和 l 5 . O %的良好指标 。 1 . 2 . 2 全面采矿法 青城子铅锌矿棒子淘坑在开采缓倾斜薄矿体 时, 成功地使用了全面空场法。该矿根据采场地压 显现 的特征 , 借助矿石矿柱来控制顶板围岩的暴露 面积,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陕西潼关金矿对厚度小于 1 . 1 m的缓倾斜薄矿 体采用进路两侧选用全面采矿法进行回采. 厚度1 . 1 ~ 2 . 0 m时采用爆力分采全面采矿法, 使矿石贫化 率降低到 儿. 5 %~ 2 O . 2 O %, 矿块生产能力达到 4 5 ~ 5 0 t / d 。 . 此外, 斗南锰矿对于厚度小于 1 . 2 m 的缓倾斜 矿体采用破底板人工选别的全面采矿法进行回采, 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1 . 2 . 3 分段空场法 建国 5 0年来, 随着国内外矿山把大型 自行采矿 设备和端部出矿引入分段空场法 , 简化了底部结构 . 使国内空场法的应用得以完善。 大庙铁矿采用端部出矿的无底部结构的分段空 场法。该法的实质是分级凿岩和在分段巷道中进行 端部出矿的空场法 , 第一分段只进行爆破落矿, 不进 行出矿, 以形成矿石垫层; 以下各分段进行爆破落矿 和出矿。自回采进路的端部切割立槽起 , 用 C Z Z 维普资讯 郭奎峰 我 国地下矿 山采矿方法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1 9 9 9年第2期 7 0 0型单机凿岩台车配 B B C 1 2 0型凿岩机打垂直 扇形 中深孔 , 逐个步距崩落矿石 , 用 G装载机在 矿石垫层覆盖的空场条件下进行 出矿. 每个步距崩 下的矿石只出到司机操作位置到达眉线下为止, 然 后进行下个步距 的崩矿, 眉线以外出不到的矿石 , 留 待下一分段回收。上述回采工艺具有有底拄分段空 场法和无底柱分段空场法的一些优点. 而克服 了各 自的不足 , 同时还具有采场结构 简单、 通风条件好 、 作业安全、 机械化程度高、 劳动生产率高 、 矿石损失 贫化小和管理方便等优点, 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 采矿方法。 此外, 湖北长石、 贵州开阳磷矿的分段空场法采 用铲运机进行端部出矿, 促进了采矿工艺的进步。 1 . 2 . 4 阶段空场法 地下大直径深孔落矿技术的推广 . 使空场采矿 法变为高效率、 高强度开采的地下采矿方法, 进一步 改善了劳动条件和降低 了采矿成本 , 目前在我国得 到广泛推广应用。 凡 口铅锌矿与长沙矿山研究 院、 北京矿冶研究 总院合作 , 首先试验成功了 VC R法。该方法采用 了大直径深孔采矿技术 , 用 R O c一3 0 6型或 DQ 1 5 0 7型高风压潜孔钻机凿岩, 用高威力乳化炸药崩 矿, 移动式碎石机破大块 , L F 4 . 1 型铲运机和遥控铲 运机出矿。同时配以高阶段深孔落矿技术 、 VC R法 爆破技术、 梯段崩矿爆破技术, 使果场生产能力达到 5 8 0 ~ 7 3 0 t / d , 采矿直接成本降低 4 4 %~ 5 4 %。此 后在凤凰山铜矿、 狮子山铜矿 、 安庆铜矿 、 大厂矿务 局铜坑锡矿、 白银深部铜矿和铜录 山铜矿进行试验 推广, 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1 . 3 充填采矿法的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充填采矿法 由最 初的用废石充填采空区的干式充填法 , 发展成为高 效的采矿方法之一。在我国的黄金矿山、 有色矿山 应用较为普遍. 部分黑色矿山和稀有金属矿 山也得 到应用。 1 . 3 . 1 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在山东招远河东金矿试验采 用了上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 进路断面为 2 . 5 I 3 2 2 . 5 m, 阃厢连续 回采 , 设备井联络各分层进路 , E H S T一 0 5电动铲运机出矿, 采用控制爆破和水泥 砣辅助接顶充填。试验表明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8 3 t / d , 采矿工效 5 . 5 ~ 6 . 9 t / 工 班 , 矿石回采率 达飘 8 1 . 2 %~ 9 4 . 1 %, 贫化率为 9 . 6 %~ 9 . 8 %。 金川二矿 1 号矿体试验采用了上向进路机械化 胶结充填采矿法。进路断面 5 0 m 4 . 0 r 1 2 , 间隔连 续回采 , 采用 H1 2 73 2双机液压钻车凿岩 , L F 4 . 1 电动铲运机出矿 , P t 一4 5 A安装锚杆和装药 , 采用控 制爆破和细 砂接顶工艺 。 盘 区生产能 力1 0 3 9 t / d . 采矿工效 2 3 . 3 t / 工 班 , 矿石贫化 损失分别 为 2 . 8 %和 4 . 6%。 1 . 3 . 2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山东省招远县蚕庄金矿为蚀变岩型金矿床。针 对该矿矿石和上下盘围岩稳固性较好 的特点, 该矿 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通过灰色相关 分析方法 , 选用了倾斜矿房梯段式连续 回采上向水 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获得成功。该方法的实质是采用 下盘脉外斜坡道采准方式 , E HS T一1 A 电动铲运 机 出矿; 矿房长轴方向垂直矿体走向布置, 矿房垂直投 影为一侧倾斜布置 , 倾斜度为 7 O 。 , 有利于充填体 的 自立稳定性以及矿房采用梯段连续 回采顺序, 避免 了一 、 二步骤回采时的二步骤回采矿房带来的一系 列问题 , 取 得采场生产能 力 1 0 5 . 5 t / d 、 采矿工效 7 . 0 t / 工 班 、 矿石 贫 化损失率 分别 为 8 . 9 5 %和 5 . 5 2 %的良好技术指标。 1 . 3 . 3 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 金川龙首矿成功地采用高进路、 间隔回采 、 集 中 充填的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法 , 进路呈菱形方式布置. 断面为 4 . 0 m4 . 0 m, 相邻进路高差 2 . 0 m, 其采 场生产能力为 9 4 . 3 t / d , 采矿工效 8 . 8 t / 工 班 . 回采率达到 9 5 . 1 %。 金川二矿采用下向进路机械化胶结充填法回采 时, 进路断面 4 . 5 m4 . 0 m, 采矿设备实行大型化 、 无轨化, 使盘区生产能力达到 8 1 7 t / d , 采矿工效达 到 1 3 . 6 t / 工 班 , 充分显示 了新工艺 、 新设备和新 技术的优越性 。 2 我国地下矿 山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外地下矿山的发展趋势来看. 进入 2 1 世纪后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 得 进展 。 1 解决复杂条件矿床开采技术的问题 , 并在 相关矿山得到推广应用。复杂条件矿床主要指“ 三 下” 矿床、 富水矿床 、 极薄和极破碎矿体 、 第四系直接 覆盖下矿床 、 高温高硫矿床和矿山保安矿柱等, 由于 开采这类矿床 牵涉面广, 为一集地质力学 、 岩石 力 学 、 岩石开采动力掌 、 水力学 、 开采工艺方法 、 工程治 下转第 2 5页 - 1 维普资讯 朱卫 东等 高边坡工程爆破震动监测与支护顺序 2 0 0 0年第 2期 变化测试等手段 , 确定了爆破与支护的合理顺序 , 从 而达到了对锚喷支护系统的质量监控。 1 9 8 9 3 1 娜 n 1 9 9 O 7 时 间 / 年 . 月 圉4 某块体锚固前后锚杆受力情况 图4即为某局部块体 c锚固前后锚杆受力的 变化曲线 , 可以看出, 锚固前该块体受力增大. 表明 该块体有滑动趋势 , 而锚 固后该块体逐步稳定。通 过监测, 下台阶预裂爆破后的爆破开挖对其受力变化 影响不大, 另外通过对喷层的强度取样检测, 也表明 受爆破影响不大。说 明锚喷支护在下台阶预裂爆破 后进行是台理的, 这样一般可以保证锚杆内砂浆及喷 层的混凝土有足够凝固时间, 达到设计强度 , 并可保 证开挖与支护的协调进行, 加快施工进度 从后期对 锚喷系统的质量抽查及锚杆受力变化知, 此法达到了 预期目的, 也证明了爆破及支护施工质量良好的 参考文献 1 陆支 王在泉j 雯裂爆破在清江隔河岩电站厂房高边坡中的应 用 . 爆破 , l 9 9 2 , 4 2 朱传统等地震渡参数播边城面传播规律公式选择 爆破, 1 9 9 8, 2 3 孙钧 . 地下工程设 计理 论与实践上 海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 杜 l 9 9 6 收稿 日期 1 9 9 9 1 1 3 O 上接第 7页 理为一体 的综合矿山开采工程系统 , 需采用综合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 探索解决不同条件下矿床开采采 场安全稳定性 问题。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 制定符 合开采实际的采矿工艺方法和相应 的工程治理 措 施, 寻求最佳的开采经济模型。 2 形成一整套的深部矿床综合开采技术。随 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将 越来越大。陆地矿产 资源。 特别是浅部矿产资源逐 渐减小, 资源枯竭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的问题, 深 部矿床的开采已成为必然。在“ 九五 ” 期间, 铜陵有 色金属公 司狮子山铜矿冬瓜山矿区已开始深部开拓 基建工作, 昆钢大红山铁矿也通过了建设规划设计 , 不久也将开始建设。因此开展深部矿床综台开采技 术的研究 , 以解决深部矿体的采矿工艺、 地压控制、 岩爆和地温控制 、 深井提升 、 地下水 防治和通风 防 尘、 个体安全防护等开采问题。 3 崩落采矿法将得以更加完善和成熟。无底 柱分段崩落法仍将在地下矿山开采中占据相当大的 比重, 阶段自 然崩落法和阶段强制崩落法所占的比 重将有所增加 , 崩落采矿法今后的总趋势将 向大分 段、 高阶段和大孔径辣孔采矿技术方向发展, 大结构 参数 的崩落采矿法将得到推广应用。 4 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 大型地下矿山采掘 将 向无轨化、 连续化方向发展 。液压凿岩机及相应 的采矿凿岩台车和 2 0 ~ 3 . 8 I l l 3 的 电动铲运机的 应用数量将逐渐增加 , 装药车和其它辅助车辆将在 回采作业 中得到普遍 应用. 采矿作业 的机械化程 度 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 从而使矿 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 效益得以提高。 5 缓倾斜薄矿体的机械化 开采将得以实现。 通过 I 进和开发 , 适合于缓倾斜中厚以下矿体开采 的凿岩、 运输配套小型机械化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 用 , 实现这类矿体的机械化开采, 提高矿山的生产效 率 , 改善矿山的经济条件。 6 环保型和无公害矿山开采将会得以实现。 随着矿山开采深 度逐渐增大, 从提高矿石回采率和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充填采矿法的应用 比重将会 有所增加 , 并向高效化方 向发展。深孔 阶段充填和 分段充填将进一步完善, 并得到广泛应用; 高浓度全 尾胶结充填 、 泵送膏体胶结充填将有较大的发展; 矿 山无尾排放的目标将随充填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填 材料的更新得以真正实现; 充填法与空场法的组合 采矿技术将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金峰 . 我国地下锰矿床开采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中国锰业, l 9 9 5 1 2 黄韦伟, 罗建川 . 我国采矿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有色盘属 矿山 部分 , 1 9 9 6 3 收稿 日期 1 9 9 9 一 l O 4 4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