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区上向高分层连续回采充填采矿方法研究.pdf
~ I x 冶 金 矿 山 设 计 与 建 设 M e t a l m i ne de s i g n a nd c on s t r u c t i o n 第 3 2卷第 5期 2 。 。 0年 9片 文章编号 1 0 0 4 1 2 7 3 2 0 0 0 1 0 5 0 0 0 6 0 6 盘区上向高分层连续回采充填采矿方法研究 山东黄金 集 团 篡 261 438 山 东 黄 金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新 邋 金 矿 , 山 东 莱 州 ⋯ l/厂 T 6 摘要 详 细地介绍 了新城金矿盘 区上 向高分层连 续 回采 充填采矿 方法的试验 研究盟 关 键 词 高 分 层 懂 ; 充 填 ; _墼业 去 中 圈 分 类 号 TD 8 5 3 . 3 4 3 ;T D 8 5 3 文献标识码 A , ’ Re s e a r c h i 。 o n o o pa n 切 hi g h e c 蹴 o nt i n uo u s s t o p i n g a nd b a c k f i l l i ng me t ho d Ab s t r a c t Th e e xpe r i me nt a l s t u dy r e s u l t o f p a ne l up wa r d h i gh l ay e r c on t i n - U O U S s t o p i n g a n d b a c k f i l l i n g me t h o d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a n d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i n d i c e s o b t a i n e d a f t e r t h e me t h o d wa s p u t i n t o p r o d u c t i o n we r e a l s o g i v 1 前言 山东省新城金矿是我国大型黄金矿山之一. 地质资源丰富, 矿石舍金品位高 为加快黄金资 源开发, 进一步提高矿 山经济效益 , 于 1 9 9 0年 开始二期改扩建工程并列入国家“ 八 五” 期间 黄金系统重点建设项 目, 采、 选、 冶综合生产能力 由 5 0 0 t / d扩大到 1 2 5 0 t / d 。由于该矿为典型破 碎带蚀变型金矿床 , 开采技术条件复杂, 采矿难 度大 , 且矿体沿走向长度短, 井下生产采场数 目 有限. 要满足综合生产能力 1 2 5 0 t / d的要求, 必 须大幅度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因此 , 研究合理的 采矿方法及其回采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收稿 日期 2 ∞O 一0 4 2 8 攻关项 目 国家 九五 ” 重点科技 攻关 项 目 作者简介 王剑渡 1 9 6 3 一 , 男, 山东荣成 人, 山东黄 金 集 团有限公司新城 金矿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 事矿 山工作 。 2 矿床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2 . 1 地质条件 新城金矿矿体赋存于焦家断裂带下盘 黄铁 绢英岩质碎裂岩中, 断裂带走 向 NE 3 0 4 0 , 倾 向北西 3 1 0 。, 倾角 2 9 ~4 3 。焦家大断层紧覆矿 体之 上, 断层构造面两侧有高岭土化现象 , 岩石 破碎, 不稳固, 易 冒落 , 其强度和硬度均较 小, , 系数 4左右 ; 矿体和下盘围岩稳 固性较好, ,系 数 8 ~1 0 。矿体平均长度 3 2 0 m, 平均厚度 7 . 7 2 m, 其走 向、 倾 向与断裂带犬体相 同, 上部倾 角 2 7 。 , 下部倾角 3 O 。, 沿倾向延伸 1 1 2 0 m,矿山主 要开拓采准工程均布置在下盘。矿床水文、 地质 条件简单 2 . 2 开采技术条件 1 矿体直接顶板为焦家大断层, 暴露后容 易 冒落 ; 矿体本 身属 中等稳固 , 但构造节理 较发 育 , 威胁采矿作业安全 。 维普资讯 王 割渡等 盘区上向高分层 连续回采充填采矿方击研究 2 矿体平均长度短, 作业采场数量有限。 3 矿体厚度 0 . 8 5 2 8 . 1 5 m, 其中大于 1 O m 的矿 } 7 一 与总矿量的 6 0 , 但长度仅占总长 度的 3 0 。 一 . 符, 矿体倾 嘲 2 7 3 0 。 , 平均 2 9 。 4 { lr百品位高. ‘ } 均 7 . 3 6 g / t , 品位变化 不均. 矿岩 线不清, 肉眼难以辩别 。 5 矿悼 } 盘地表有烟潍公路 、 新城村和良 田等 , 不允 - 落椰移动。 3 采矿 方法选择 依据 新城金矿矿体赋存特点和开 采技术条 件 , 及矿 山的实际情况 , 初步选用无轨装运设备 进行采场的采矿和充填作业 并对选取的四个可 行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经济比较 , 确定出最佳 方案 它们是 1 机械化盘 区分段充填采矿法 ; 2 上 向落矿机械化盘区上 向分层充填采 矿法 ; 3 水平落矿机械化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 矿法 ; 4 盘区上 向高分层连续回采充填采矿法。 、 通过对其安 全性 、 生产能力 、 效率 、 生产成 本、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诸方面详细而全面的 技术经济 比较 , 认为 方案 4 具有生产能力大 , 效率高 , 矿石贫化率、 损失率小, 采场暴露面积较 小 , 作业较安全 , 通风条件好 , 充填工艺和管理较 简单等特点, 但脉外采准工程量较大i 方案 2 矿 石损失率大 , 采场上盘顶板暴露面积大 , 安全性 较差 , 需要重新添置上 向凿岩设备; 方案 3 采场 生产能力较小, 难以满足矿山规模要求, 另外其 脉外采准工程量较大并且贫化率、 损失率较大 ; 而方案 1 需要重新添置上 向凿岩设备 , 贫化、 损 失率较大 , 采场上盘顶板暴露面积大, 安全性较 差 。经过 比较最终将方案 4 盘区上向高分层连 续 回采 充填采矿法作 为新城金矿厚大矿体开采 试验方案。 4 采矿方法试验 盘 区上向高分层连续回采充填采矿法试验 地 点选在 一2 0 5中段至 一1 7 5中段之间, 1 7 9 勘探 线北 1 0m 至 1 8 7 勘探线北 2 0m 的矿段 内, 矿体平均水平厚度 3 4 . 2 6 m, 矿体在 1 7 9 军 1 8 3 线段间形态规整 , 但在 1 8 3 以北变化较大 , 且矿岩界线不清, 区段矿石平均品位 7 . 3 6 g / t 。 矿石容重 2 . 8 t / m , 松散系数为 1 . 6 4 . 1 盘区构成要素 盘区沿矿体走向布置 , 盘区总长 6 5 m, 划分 为 两个 小盘 区, 即 2 0 4 3 、 2 0 5 1 、 2 0 5 2 、 2 0 5 3四个 采场为一小盘 区, 长度 3 5 m, 2 0 5 4 、 2 0 6 1 、 2 0 6 2 、 2 0 6 3四个采场为另一小盘区, 长度 3 0 m 其 中 2 0 4 3 、 2 0 5 1两个采场的宽 度均为 1 0 m, 2 0 5 2为 8 m, 2 0 5 3为二步采场宽度 7 m; 2 0 6 1宽度 8 m, 2 0 5 4 、 2 0 6 2采场宽度均为 7 . 5 m, 2 0 6 3为二步采 场宽度 7 m 采场中段高 3 0 m, 长为矿体的, K 平 厚度 1 5 ~5 O m, 平均 3 4 , 2 6 m。 盘区下部不 留矿 石底柱, 采用钢筋混凝土假底假巷。采场从 一 2 0 5 m运输水平开始回采 , 切采层高 6 m。顶柱 高度 3 . 3 ~ 4m。 综合考虑上盘允许暴露面积、 充填体强度及 凿岩台车作业高度等因素 , 确定分层回采高度为 4 . 3 ~4 . 5m, 分段高度 1 0m。 4 . 2 采 准 盘区采用下盘脉外分段平巷和脉外集中出 矿溜并、 脉内充填通风并的无轨采准方式 , 见l 甜 1 。在矿体的 F 盘 围岩中, 每隔 1 0 m 垂高, 即在 一 1 9 5 m 和 --1 8 5 m水平, 平行于矿体下盘边界 且与矿体边 水平距离 2 0 m 左右布置分段 巷 道 5 , 各分段巷道通过分段联络道与通至地表的 斜坡道相通 ; 通过采场联络道 6与各采场相通 ; 通过溜井联络道与 中段集中出矿溜井相联 。 从而 构成了盘区下盘脉外无轨采准系统 , 便于无轨设 备、 人员、 材料及矿石的自由出入。 每两个采场共 用一条充填通风井 , 布置且在后回采采场靠上盘 位置 , 倾角 4 0 。 各主要采准巷道断面尺寸取决于无轨设备 的外形尺寸 及其安全运 行间隙, 一般 为三 心拱 形 , 巷道高 3 . 1m, 宽 3 5m。 对于分段联络道及 分层联络道, 重载上坡坡度控制在 1 8 ~2 O ; 重载下坡坡度控制 在 1 5 %~1 7 , 拐弯处坡度 控制 在 5 ~1 0 。 维普资讯 冶 金 矿 山 设 计 与 建 设 第 卷 第 湖 1 .充填 回风井 ;2 .充填回风横巷 4 . 3回采 图 l 盘 区高分 层连续回采充填 法布置 图 3 .顶柱回采平 巷 ; 4 .顶住联络道 ;5 分段平巷 6 .采场联络道 ;7 切 采层联络道 盘 区分四个步骤 回采 , 盘 区的 8个 采场分 为两组 , 每组 4个采场中 , 前 3 个采场为一步或 准步 采 , 只有 最 后 一个 采场 为二 步采 ; 3个 一 步和准一 步采场中, 巾问一个采场超前其余两个 相邻 采 场 同采 , 使 3个 一 步 采 采场 的 回采 顺 序 呈” 品” 字 形 , 在 空 间上形成 一个免 压拱 。即先 用 向分层尾砂胶结充填法 自下而上 回采⋯步矿 房, 待一 步采场上采 3 ~4分层后 , 用上向分层 尾砂胶结充填法 自下而上回采两个准一步矿房 , 待准一 步采场上采 3 ~4分层后 , 用上向分层尾 砂充填法 自下而上 回采二步矿房 , 一步 、 准一、 二 步矿房在盘区不同高度上同时回采。一步、 准一 步、 二步采场采完并接顶后, 再用进路充填法回 收盘区上部顶拄 , 尾砂充填接顶 。 4 . 3 . 1 切采层回采及假底假巷构筑 切采层高 6 m, 分两层进行 回采 , 下 部切割 拉底 层高 3 . 3 m, 上部压顶层厚 2 . 7 m。切采层 的凿岩、 爆破、 出矿、 运矿、 支护等工艺的具体参 数和所用设备与采场正常 回采时相同。 切采层采完后构筑人工假底假巷。 假底的作 用是 为下 中段 回采时提供 人工安 垒假 顶 ; 假 巷 的 作用是为下 中段回采时提供到上盘 回风巷道 的 通道 . 及为 一步 、 准一步、 二步采场充填脱水井提 供下部出口通道和铲运机清泥用。 假底要求厚度 不 低 于 0 . 5 m, 混 凝 土 标 号 不 小 于 1 5 0 , 且 一 步、 准一步、 二步采场假底要连成整体 。 假底施工之初须清理采场,接着在‘ 步采 场两帮及准一步采场矿体帮距底板 0 . 2 m 左右 高度每隔 1 m 凿深 0 . 8 m 钻 L , 以便插人主钢 筋, 主筋直径 1 4 mm , 网度为 1 . 0m1 . 0m, 副筋直径 8 ~1 0 mm, 网度为 0 . 3 3 mm0 . 3 3 mm。待主副钢筋铺设好后 , 浇灌碎石混凝土, 其 配比为 水泥 中粗砂 碎石1 35 。 假巷分两种规格 , 大假巷宽 3 . 0 m, 高 2 . 8 m, 墙 厚 0 . 4 m, 三心拱断面 ; 小假巷宽 2 m, 高 2 . 2 m, 厚 0 . 3 m, 也是三心拱断面。除巷顶配与 假底 网度相 同的钢筋外, 墙 内不配筋 , 其砼强度 和材料配比与假底相同。 4 . 3 . 2 采场分层 回采 1 凿岩落矿。 回采工作面采用水平炮孔落矿 , 由采场下盘 向上盘推进。 凿 岩采用法 国 E I MC O S E C OMA 公 司制 造 的 ME R C URY一 1 4垒 液压 凿岩 台车 。台车 最 大 工 作断 面 6 . 4 9 m5 . 8 m, 晟 小工 作 断 面 鍪 恃, 市 牵 维普资讯 王 纠渍等 盘区上 向高分层连续回 末克填 采矿方 法研 究 9 2 . 7 3 m2 、 4 m。钻头直径 4 0 4 3 m m, 打眼 深度 3 、 8m, 打眼速度 1 . 3 ~1 . 9m/ rai n 。 工作面炮眼排距 0 、 6 t0 . 7 m, 间距 0 . 9 ~ 1 . 1 m, 采场周边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周边眼间 距 为 0 、 7 ~0 、 8 m。 采用 2 岩石炸药爆破 , 药卷直径 3 2 mm, 每卷长 2 0 0 mm, 重 1 5 0 g , 人工装药 非电导爆 管毫秒差双导爆雷管起爆 , 导爆管脚线长 6 m。 一 次炸药消耗量 0 . 4 ~0 . 5 k g / t , 炮眼崩矿量 1 . 2 ~1 . 5 t / m。 2 出矿 。 矿石装运 采用芬兰 T a mR o c k公 司制造的 TOR O一 2 5 0 B D柴油铲运机出矿 。 铲运机斗容 2 . 7 m。 , 额定载重 量为 4 . 5 t , 柴油机驱动, 其 外形 尺寸 长宽高 一7 . 7 5 mX2 . 1 mX2 . 2 m。 出 矿能力 5 0 m 运距时可达 9 0 t / 台 h , 1 0 0 m 运距时可达 7 0t / 台 h 。 铲运机将采场矿石运至下盘集中出矿溜井, 或运至装矿硐室, 然后 由 MT 一 4 1 3坑 内 自卸卡 车运到矿山提升井或地表。 MT一 4 1 3坑 内自卸卡 车由美 国 Wa n g e r公 司生产制 造, 额 定载重量 1 1 . 8 t , 井下运行 最大速度 可达到 2 7 k m/ l l , 其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一7 . 0 mX1 . 9 mX 2 . 2 m 当运距为 6 5 0 7 0 0 m 时, 运矿能力可达 3 6 ~ 4 0t / 台 h 。 3 顶板管理及支护 。 采场顶板管理及主要支护措旋 采场周边眼特别是顶板 眼采用控制爆破技 术 , 减少 松石 产生 ; 矿石爆破前后均用 B R OKK 3 0 0 0 P T 一 5 0 L 撬毛车撬除顶帮松石; 对于局部岩石破碎地点 , 用 网度为 1 . 0 m 1 . 0 m, 长 1 . 8 m 的管缝式锚杆支护; 对于上盘大断层, 尽量避免回采炮孔插入其 中, 破坏其稳固性 ; 对 暴露的断层面借助 P l u t o n 一 1 7液压锚杆 台车 , 及 时用 锚杆金属 网联合 护顶 。 锚 秆 网度 0 . 8 m0 . 8 m, 长 1 . 8 m; 金属 网网度 1 0 0 mm 1 0 0 mm, 用 2 . 8 r a m铁丝编制而成 。 4 采场 通风 。 采场通风是利用矿山通风系统所形成的压 力差来完成的。如图 1所示 , 新鲜风流从中段运 输平巷, 经下盘脉外天井或者从主斜坡道经分段 联络遭及采场联络道进入采场 , 污风则从充填 同 风大井经充填 回风横巷排至上盘 回风道。 4 . 4 充填 4 . 4 . t充填 系统 采用矿 山新建立式砂仓经 自流管道输送 充 填材料的系统。 立式砂仓容积为 1 0 0 0 m X2 , 术 泥仓容积为 2 5 0 t , 搅拌桶尺寸为 2 0 0 0 X 2 0 0 0 mm, 电机功率 3 7 k W 。立式砂仓下部采用压气 造浆 , 料浆浓度达 7 2 ~7 3 充填料浆从下} } 口由 1 0 0 mm 充填管经小斜井、 充填井到过 场 , 充填倍线约 4 ~5 , 充填能力为 7 0 8 0 m / h 4 、 4 . 2充填材料 及 配比 充填骨料为含泥量小于 l 5 的分级尾砂 . 胶结材料为 3 2 5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一步、 准一步 采场用水泥、 尾砂胶结 充填, 灰砂比 1 1 0 , 步 采场用分级尾砂 充填, 一步、 准一步、 二步采场均 用 1 4的水泥 、 尾砂充填浇面 , 浇面层厚度 0 . 3 ~ 0 . 5 r f i 。盘 区内同步骤矿房凿岩、 出矿、 支护 充填交错进行 。 4 . 4 . 3 充填前准备 主要准备工作包括 1 充填通风 井与采场联通一侧须构筑 。 脱水隔墙 , 隔墙高出充填面 0 . 3 ~0 . 5m; 2 在采场靠 上盘及下盘 处各布置一个脱 水笼。 脱水笼 由 6 ~1 0 mm钢筋组成的主副筋 焊接 而成 , 其 外表 用麻 布包 扎 , 下部用 1 0 0 ] fi l m 聚氯乙烯管联接到采场外。 3 二步采场在本分层即将消失的充填通 风井位置架设倾角为 4 5 。 的钢制脱水井, 脱水井 筒上规则布置许多 1 0 0] fi l m 的脱水孔 , 其外表 用麻布包扎。 4 . 4 . 4充填作业 采场工 作面采用 多点下料, 多次充填 的办 法。用木三角架支承充填管 , 每次充填 3 ~4 h, 充填高度 1 . 5m, 充填量 1 5 0 2 0 0 r f i 。充填浇 面时, 工人进 入采场直接 移动充填下料 口, 使充 填浇面平整 , 并减少离渐现象 维普资讯 1 0 冶 金 矿 山设 计 与 建 设 第3 2 卷 第5 期 采场分层浇面并养护 5 ~7天后 , 开始采场 一 分层 回采 4 . 5 采矿方法研究的综合效果 】 】 通过 回采工艺技术研究, 全面完成了国 家科技攻关项 目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 即盘区生 产能力 2 6 0 t / d , 而实际试验盘 区综合 生产能力 达到 2 8 2 . 4 t / d ; 采场工人劳动生产率从 1 4 . 3 t / 工 班 提高 2 0 , 即 1 7 . 2 t / 工 班 , 而实 际盘 区采场工 人劳动生产率达 2 3 . 1 】t / 工 班 ; 采矿 总损失率及矿 石贫化率 降低 2 0 ~ 3 0 , 即 由原平均损失率 7 . 2 及贫化率 7 . 2 分别降低 至 5 . 0 4 ~5 . 7 6 , 而实际试验 采场 采矿总损失率仅 3 . 7 6 , 矿石贫 化率 5 . 1 5 , 推广应用采场采矿总损失率 4 . 4 8 , 矿石贫化 率 5 . 9 8 , 均达到项 目规定的技术要求 。 2 新城金矿原生产用的机械化上 向分层 充填采矿法的分层回采高度为 3 . 3 ~3 . 4 m, 而 试验盘区采场作业高度达 4 . 3 m, 最终可达 4 . 5 r n 。作业分层回采高度提高, 既可提高 回采生产 能力, 又可提高采场采矿强度; 既可减少采矿损 失, 又可减低矿石贫化, 与原生产 回采作业相 比, 每年可节省大量采准工作量及胶结 充填体水泥 量。这对提高地质资源利用率 , 提高入选矿山品 位,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大为有利。 3 “ 品” 字形采场连续回采技术, 不但增加 盘区中同时 回采的采场数 目, 而且能够提高盘 区 生产能力 。与原生产隔一采一相 比, 大大减少二 步采采场数 目。 由新城金矿多年生产所总结的经 验教训 可知 , 二步采场 由于相邻采场脱水渗透 , 降低了岩体强度, 由此, 降低了采矿效率, 增加 了 临时锚杆支护费用 , 并常引发片帮冒顶等不安全 事故。开展连续回采, 很大程度上是减少盘区二 步采采场数量, 以充分发挥无轨作业的优越性。 4 采场凿岩爆破参数优化试验研究中, 通 过使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 , 从增大药卷直径入 手 , 相应改变最小抵抗线和炮眼距离 , 经试验所 推荐的凿岩爆破参数与原生产方法相比, 减少了 凿岩眼数 3 8 左右 , 缩短凿岩时间 3 6 , 同时 也减少了采矿单位炸药消耗量 4 4 . 7 , 并且, 增 大每个炮眼担负的爆破面积 , 相应使每米眼崩落 矿 石量增加 了 9 7 . 6 9 , 尤其大大地降低采场落 矿大块率 降低 5 0 , 对降低采矿成本, 提高设 备效率 , 减少能源消耗 以及增大采场生产能力, 均有较大作用。 5 通过无轨采掘设备优化配置 , 可充分发 挥出机械设备的效率 , 提高产 量, 降低原材料消 耗 , 并且通过设备的备品备件国产化, 降低 了采 矿成本, 提高了企业效益 6 根据新城金矿 I号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采用盘区上向高分层连续 回来充填工艺 , 经过计 算机模拟试验条件详细反复计算 , 证明采矿方法 是合理的, 并经工艺试验证 明是成功的 。经联机 检索认为该工艺填补了同类开采矿床的技术空 白, 属于首创 为新城金矿和同类开采技术条件 黄金矿山或其他金属矿山提供了一种生产 能力 大、 经济效益好、 技术先进 、 生产安全采矿方法。 7 从新城金矿现有地质资料分析 , 适合于 机械化盘区上 向高分层连续 回采充填法开采 的 矿体 , 包括 一2 4 5 r n 一2 8 0 m及 一3 8 0 r n中段 及以下 I号与 V 号矿体 , 共有地质矿石量 2 0 1 . 8 1万 t , 平均品位 7 . 2 8 g / t , 地质金属量 1 4 7 1 0 . 8 3 k g 。 从试验与生产应用的效果看 , 这种采矿方 法在新城金矿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后 , 将对整个黄 金工业 发展产 生积极 作用 。 4 . 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1 9 9 7年 7月至 1 9 9 9年 6月, 从 一2 0 5 m 试验盘区及 一3 8 0 m 推广应用盘区共采 出矿 石量 1 5 5 0 6 1 t , 共计盈利 1 7 3 2 . 2 9万 元 ; 2 试验盘 区及推广应用盘区, 由于采矿损 失率及矿石贫化率降低 , 可为矿山获得经济效益 7 3 . 5万 元 ; 3 提高分层回采高度 , 每年可减少采准掘 进工程量约 9 . 8 3万 元。 困减少 场浇面层节约 水泥费用每年可获效益 2 O . 6 3 元 , 两项合计, 每年节约 3 O . 4 6万 元; 4 试验盘 区每年节约凿岩及其它设 备的 材料费用 9 O . 8 6万元, 推广应用此技术 , 全矿每 年可节约备件费用 2 1 4 . 3 2万 元。 上述 1 、 2 项合计, 两年合计获得经 济效 益为 1 8 0 5 . 7 9万 元 ; 年均 9 0 2 . 8 9万 元 , 再加上 维普资讯 王刮渡 等 盘区上向高分层连 堆回采充填 采矿百 法研宄 1 l 3 、 两项 , 每年平均可获经济效益 1 1 4 7 . 6 7 万 元 。 5 结论 盘 区上向高分层连续回采充填采矿方法通 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和随后的推广使用表明 1 试验盘区有 8个 采场, 分成两组 , 每组 有三个采场呈“ 品” 字形连续 回采, 形成免压拱 , 使盘区周 围的岩层应力分布趋于合理 , 使盘区的 回采强度由过去的 1 . 4 3 t / a m 提高到 3 . 9 4 t / ar a 。 2 采用连续回采工艺技术, 使二步采采场 由原生产每个 盘区 4个采 场减少为 2个采场 , 提高 了采场生产 的安全性, 与采场的生产能力 , 降低了贫化率、 损失率。 盘区生产能力达到2 8 2 , 4 t / d以上 。 3 在无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 采场分层回 采高度由原生产 3 . 3 ~3 . 4 m 提高到 4 . 3 m。 4 采场凿岩爆破参数经过优化试验研究 , 采用 3 7 mm 的 2号岩石炸药 , 采场水平凿岩 炮眼眼数减少 , 每个眼担负面积 由 0 . 4 6 m , 提 高到 0 . 8 4 m , 采场一次炸药单耗 由 0 . 3 8 k g / t , 降至 0 、 2 1 k g / t , 采场大块产出率由原来 2 2 . 6 降至 1 1 . 3 ; 相应提高 了凿岩台车作业效率及 降低材料消耗 , 使采场矿石直接 作业成 本节省 5 . 9 9元 / t 。 j 采场上盘及顶板的支护, 依岩层地质条 件, 或用单一锚杆支护、 或 用锚秆与金属 网联合 支护, 经过 3年多试验应用 , 极大地提高了作业 安全性。 6 采 场充填脱水技术 , 由原生产金 属圆 筒改为木材方形脱 水井加脱水笼联合脱 水, 并 且两个采场共用一个泄水井 , 使采场脱水能力 提高 , 减少水泥分 层离析现象 。采场浇面层的 充填 体 的强 度 , 由 1 MP a左 右 , 提 高 到 2 , 0 MP a以上 。 7 通过对无轨设备 的优化配置及应用研 究 , 提出 了采场的铲运机与运矿卡车的合理配 置, 提高了无轨设备的作业效率 , 减少 了备品、 备 件的消耗 , 为矿山生产节约了大量资金。 8 通过提高采场充填体强度及采用连续 回采作业技术 , 试验采场大大降低了采矿损失率 及矿石贫 化率 , 试验盘 区 4个采场共采 出矿石 5 4 2 3 4 t , 采矿总损失率 3 . 7 6 , 矿 石总贫 化率 5 . 1 5 , 均达到“ 九五 科技攻关所要求的指标{ 推 广 应 用 采 场 不 足两 年 时 间共 采 出 矿 石 量 1 0 0 8 2 7 t , 采矿息损失率 4 . 4 8 , 矿石总贫化率 5 . 9 8 。也达到 九五 科技攻关要求。 霉 若 欢迎订阅 2 0 0 1 年度科技期刊 ⋯ ⋯⋯, 矿 山机械 月刊 邮发代号 3 6 2 1 , 大 1 6开 定价 1 0 . O 0元, 全年 1 2 0 . O O元 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嗣西 区重庆路, 邮编 4 7 1 0 3 9 金属矿 山 月刊 邮发代号 2 6 1 3 9 , 大 1 6开 定价 6 O 0元, 全年 7 2 o 。元 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胡北路 9号, 邮编 2 4 3 0 0 4 国外金属矿山 双月刊 邮发代号 8 3 8 定价 5 5 0元 , 全年 3 3 . O 0元 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南胜利路3 5 号, 邮编 1 1 4 0 0 1 中国锰业 季刊 邮发代号 4 2 一n5 , 大 1 6开 定价 5 O 0元 , 全年 2 0 . O O元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 1 4 8号 , 邮编。 4 1 0 0 0 6 矿业研究与开发 双月刊 定价 6 O 0元 , 全年 3 6 . O O元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麓 山南路 2 3 6号 邮编 4 1 0 0 1 2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