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洞金矿采矿方法的优选.pdf
I S SN 1 67l一29 00 CN 431 3 4 7/TD 采矿技术第8卷第5期 Mi n i n g Te c h no l o g y,Vo 1 . 8, No. 5 2 0 0 8年 9月 S e p. 2 0 08 黄 金 洞 金 矿 采 矿 方 法 的 优 选 肖 宏 , 刘 文剑 , 刘玉红 1 . 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公司 , 湖南 长沙4 1 0 0 2 6 ; 2 . 中南大学地学环境工程学院 , 湖南 长沙4 1 0 0 8 3 摘要 针对黄金 洞金矿采矿方法选择 的系统性难题 , 引用灰 色和层 次性 系统分析理论 , 从安全性、 环境保护和技术指标 3方面考虑 , 建立 了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层 次性综合评判 模式。通过层次性方法确定其权重、 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评价 因素间的关联度, 结合评判 模式得 出采矿方法的优劣顺序。矿山根据优化结果采 用了无底柱上 向干式充填采矿法。 实践证 明, 采用该方法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 , 作业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关键词 采矿方法; 灰 色层次综合分析 ; 优化选择 黄金洞金矿位于平江县县城东 7 2 k m处 , 该矿 历史悠久 , 在实践开采过程 中采用了多种采矿方法 , 如全面法 , 房柱法 , 崩落法 , 留矿法 , 残矿 回收法等。 但因该矿三号脉顶底板较 为破碎 , 矿体倾 角 5 0 。~ 6 0 。 , 品位在 4 g 左右 , 矿脉厚度 1 . 5 i n左右 , 且矿体 和围岩 、 夹石界线不清楚 , 一直是矿 山开采的难题 。 经过多年的实践 , 并运用灰色层次性原理 , 解决了该 矿采矿方法优化选择的系统性难题。 一 1 采 矿方法 的优选模 式 1 . 1 评价因素及分析模型的确定 影响采矿方法 的选择因素很多 , 综合考虑安全 、 环保和技术指标等因素 , 建立评价方案选择的二级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如图 1 所示。其中 , 一级灰色评 判选取了单因素 9项 , 单 因素有丰富的评判 内涵 , 可 以进一步细化 , 如 围岩特性是指不 同的采矿方法将 对矿体顶、 底板稳定性的影响。 采矿方法评判因素 J 耋 『 I 堡 I l 垫 颦 堡 l r1] rt- } rr] 陶 闺 圈 冈 国 图 者为优选方法 。 根据上述分析 , 可建立如下采矿方法优选的综 合评判计算模型 r D 1 ] r l 。 1 ] D I D 2 I l ‘ l 1 L D j L J 式 中 W为二级评判权重的模糊集 , Wi i 1 , 2 , 3 为一级评判权重 的模糊集 ; i 1 ,2 ,3 为一级 灰色评判的评语集 , 即评判矩阵 ; D i 1 , 2, 3 既 是一级灰色评判 的结果集 , 又是二级灰色评判 的因 素集。在该计算模型中, 需要确定权重集 及评语 集 1 . 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指标体 系后 , 对评价指标权重 的赋值是综 合评价的关键 问题 。确定权重向量的方法有多种 , 本文采用 S A A T Y T L提出的 1~ 9及其倒数标度法 , 将两两因素之间的 比值评定后构成判断矩阵。采用 特征根解法 , 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所对 应的特征向量 , 正规化后即为权值集 。为 防止判 断矩阵偏离一致性 , 以致影响最终决策 , 同时对 A ⋯ 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上述步骤 , 可得采矿方法评判的层次排序 结果权重集 见表 1 。 表 1 层次排序结 果权 重集 维普资讯 6 采矿技术 1 . 3 评 语集 确 定 由图 1可知 , 采矿方法综合优选过程中, 许多指 标之间相互关系 比较复杂 , 而且有些是定性 , 如围岩 特性 , 有些是定量的 , 如贫化率和损失率 。 对于定性指标的量化 , 可将定性指标分成 4个 等级 , 分别为优、 良、 中、 差 , 即当因素指标为优时 , 评 定值为 0 . 9 ; 因素指标为 良时 , 评定值为 0 . 7; 因素指 标为中时 , 评定值为 0 . 5 ; 因素指标 为差 时, 评 定值 为 0 . 3 ; 当因素指标介于两个等级之间时, 评定值取 这两个等级评定值之间的值。参与评估 的人员应属 于专业技术人员 , 具有相应 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 经验 ; 对于某一个 因素 , 若给定相应 的条件 , 根据工 程经验, 是可以分辨采矿方法对某一个因素 的影响 关系 , 取各评估人员评定值 的平均数 。对于定量指 标 , 由于参评指标有不 同的量纲 , 通常用该数据与数 据均值相除 , 得出无量纲数据 , 或 1一 , 记为 { } , i 1 , 2 , ⋯m, k1 , 2 , ⋯ , n , X k 为第 i 种技 术方案的第 k个参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 分析得出的无量纲数据 , 需用关联系数公式确 定关联程度 , 首先确定参考数列 , 记为 { X 。 } , K 1 , 2 , ⋯, /7 , , 即从各评价对象的同一指标中所选 的最 优的一个所组成的数集。然后 , 用式 2 将第 i 种采 矿方法评价指标数列与参考数列相 比较 , 得出第 k 个指标 的灰色关联系数 , 从而组成评语集 。 m i n m i n I x 。 Ij} 一 X , 1 I p m a x m a x l x o k 一 X i I x o k 一 l k l p , mx , Tx I x o k 一 k I ‘ 2 式中, P为分辩 系数 , 一般取 0 . 5 , i 1 , 2 , ⋯, m, k 1, 2, ⋯ , n 。 2 应用分析 2 . 1 采矿方法的优选 为了找 出最优 的采矿方法 , 黄金洞金矿选用常 用的全面法、 房柱法、 崩落法 , 和因以前单纯考虑采 矿成本 , 未采用 的充填法。根据上述采矿方法 的优 选模式中评语集 的确定方法和多年采矿方法的技术 参数 , 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因素值 见表 2 。 将表 2中 4种采矿方法评价指标 的因素值 , 用 评语集 确定的方法, 其中贫损率指标采用两率的 平均数 , 得出评语集 见表 3 。 将表 1 , 表 3数据代人式 1 , 可得综合评价结 果 A[ 0 . 5, 0 . 6 6, 0 . 4 3 , 0 . 8 1 ] 。即运用灰色层次 综合评价模式 ,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得出采矿方法 的优劣顺序为 充填法 、 房柱法 、 全面法和崩落法 。 表 2 4种 采矿 方法评价 指标 的因素值 ①参考东坪金矿上向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 的指标 表 3 4种 采矿 方法评价 指标 的评价值 2 . 2结果检验 通过 以上论证 , 该矿决定继续增加采矿费用的 投入 , 采用无底柱上向于式充填采矿法。实验矿块 选在三号脉 V 矿体 2 8 7 m中段。该矿体主要特点 矿体是蚀变板岩型 , 顶底板稳定性差 , 节理 、 裂隙发 育 , 倾角 5 4 。 左右 , 脉厚 1 . 5 m左右 , 品位 4 . 2 g / t 左 右 。采场布置见 图2 。 图 2 无底柱上 向干式 充填 采矿法 1 一 联络道2 一行人上 山3 一临时支护4 一下 矿上山 5 一 无矿矿 柱6 一沿脉平 巷7 一竹 笼 8 一 充填料9 一 充填上山1 0 一密集木支护 1 1 一已充填上山 1 2 2 3 7 m脉外平巷1 3 2 8 7 m脉外平巷1 4 一备采矿块 通过充填采矿法试验 , 得到了贫化率 , 回收率 , 下转第 l 6页 维普资讯 1 6 采矿技术 3 . 3采空 区大小 通过对勘测获得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进行采空区 体积估算, 估算 I 号矿带 8 1 4 m标高以上空区总体 积 1 2 7 2 4 0 0 m , 其中已被填充的空区体积 7 0 7 4 9 7 m , 未被填充的空区体积 5 6 4 9 0 3 m 。9 1 0~8 1 4 m 区段未被填充 的空区体积估算为 5 0 9 9 0 3 I n , 9 1 0 m 标高以上未被填充的空区体积估算为 5 5 0 0 0 m 。 4 结 论 1 通过本次地球物理勘测 , 基本查明了云南 省昭通市铅锌矿古采空 区I号矿 带 有效勘测空 间范围内的地质异常区域 , 根据其异常反映, 通过与 掌握的原始资料进行 比较分析 , 正确推断并解释 了 勘测范 围内的地质异常体 , 圈定 了异常体的平面位 置与大小。 2 勘测结果表明 , 本次所施测 的瞬变电磁 中 的 2线 、 l 0线 、 1 4线、 l 8线 , 其地质异常体 即空区位 上接第 6页 采矿费用 , 充填费用 , 入选 品位的指标其与该矿原来 所用采矿方法的指标对比见表 4 。 表 4采矿方法指标对 比 采 矿 施 弩 跳g / t 芎 7 t./ t 全 面 法 7 41 1 3. 5 8 8 7 2 3 0 8 8. 7 5 31 . 5 1 4 0 9 8 51 房柱法 7 9 6 1 3 . 7 4 8 7 2 5 9 2 0 . 9 5 3 1 . 5 1 5 4 7 4 5 3 . 9 崩落法 7 8 5 0 3 . 6 8 8 7 2 5 1 2 7 . 6 3 1 . 5 1 5 3 2 9 2 8 垄堕鲨 兰 兰 兰 注 混入废石 品位 1 . 2 g/t , 精矿金按 8 0元/ g 计算。 从表 4可以看出 , 充填采矿法 比其它采矿方法 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并且有效地利用 了矿产资 源 。通过推广充填采矿法 , 该矿取得了明显 的综合 经济效益 入选 品位 由原来 的 3 . 1 g / t 提 高到 3 . 8 g / t , 增加了选矿厂 的产值 ; 作业人员安全性大大提 高 , 死亡率 , 千人负伤率 明显下降; 减少 了因采矿陷 落造成的地质灾害, 排水费用和废石占地费用也相 应下降。 置在剖面图上反映较好 , 而其它测线反映次之。 3 本次空 区勘 测工作 因地形 条件等客观原 因, 个别测线剖面图上空区边界不甚完整 , 有待进~ 步分析与研究。 参 考文献 [ 1 ] 任基林 , 邓金灿 , 苏亚汝 , 等. 瞬变电磁 法在探 明某矿 区采空区 方面 的应用 [ J ] . 矿产与地质 , 2 0 0 1 , 3 . [ 2 ] 刘继东 , 史健涛. 瞬 变电磁测 深法 在煤 矿工 程勘察 中的应用 [ J ] . 西安工程学院学 报, 1 9 9 9, 2 . [ 3 ] 梁爽 , 李志 民. 瞬变电磁法在阳泉二矿探测 积水采空 区效果 分析 [ J ] . 煤 田地质与勘探 , 2 0 0 3 , 4 . [ 4 ] 郭崇光 , 刘君. 综 合 电法 在采空 区探 测 中的应用 [ J ] . 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 , 2 0 0 4, 2 . [ 5] 刘武 皓 , 文 学宽. 地球物 理勘 探在 探测煤 矿 采空 区覆岩 “ 两 带” 中的应用[ J ] . 北京地质, 1 9 9 9 , 1 .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5 0 6 作者 简介 王洪 武 1 9 6 3一 , 男, 湖 南湘 乡人 , 高级 工程 师 ,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采矿工艺技术及矿业材料研究。 3 结 论 1 采矿方法的优化选择是系统性难题 , 本文 引用灰色系统和层次性分析理论 , 给出适合采矿方 法优选模式 , 主要从安全性 , 环境保 护和技术指标 3 方面考虑, 组成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 2 通过采矿方法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优选模 式的选择 , 指出充填法优于其它 3种采矿方法。黄 金洞金矿试用 了无底柱上 向干式充填采矿法 , 实践 证明 , 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作业人员 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说明了采矿方法优选模式评价 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3 在优选模式 中, 评 价指标 内容的全面性和 权重值的合理性是该评价方法的关键所在 , 因而 , 要 细致地研究影响采矿方法选择项 的各个因素及每一 个 因素的影响程度 , 量化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 整, 以求不断完善。由于计算步骤的固定, 适合编写 计算机程序进行运算 , 以减少人为的误差 。 参考 文献 [ 1 ] 中国黄金生产 实用 技术编委会 . 中 国黄 金 生产 实用 技术 [ M] .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1 9 9 8 .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3 2 4 作 者简介 肖 宏, 男 1 9 7 1一 , 湖 南宁 乡人 , 工程 师 , 主要 从事采矿方法研究, E ma i l x h 8 0 1 4 s o h u . t o m。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