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地下铁矿采矿方法的选择.pdf
Se r i a l No. 5 53 Mfd y . 2 01 5 现代矿业 MODERN MI NI NG 总 第5 5 3 期 2 0 1 5 年 5月第 5期 急倾斜地下铁矿采矿方法的选择 水 施振跃 王清标 温小康 张 聪 1 . 山东科技 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 学院; 2 .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 系 摘要 随着我 国铁矿储量的不断开采 , 易采资源越来越 少, 面临大量急倾斜矿床 的开采 , 必 须对其采矿方法进行探讨选择。通过对卧虎山铁矿急倾斜铁矿地质矿带的分析 , 确定 了上 向水平 分层 干式 充填法、 浅孔 留矿采矿法 采后充填 两种采矿工艺。 关键词 急倾斜矿体浅孔留矿充填法 目前 , 我 国有很大 比例的急倾斜矿床等待开发。 急倾斜矿床采矿方法的选择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 问题, 比如 地表沉陷问题、 尾矿处理问题等社会和技 术热点问题 。以卧虎山铁矿地下开采为例 , 通过对矿 床地质和矿带条件的分析 , 并考虑“ 三下” 生产地面沉 降问题, 选择上向水平分层 干式 充填法、 浅孔留矿 采矿法 采后充填 两种采矿工艺 , 都能够处理尾矿堆 积, 有效的控制地表沉降, 保证安全生产, 创造了巨大 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 值得推广。 1 矿 区地质 韩旺铁矿区域 内构造以断裂居多 , 地层走 向和 断裂带及岩浆岩分布均呈北西 向, 以韩 旺一石桥 的 北西断裂为界 , 以北 区域裸露 的古老结晶为基底 , 南 区域为古生界沉积覆盖层 , 该矿就形成于断裂北侧 基底的变质岩系 中, 火山沉积形成变质矿床。矿床 的层位稳定 , 其顶板和底 板岩石为片麻岩。含铁岩 系主要集中于片麻岩、 含铁角闪石英 片岩 和含铁石 英角闪片岩 , 铁矿层为富铁部分 。矿床由一个大矿 带组成, 各个矿带出现多层分枝复合、 尖灭再现现 象。矿床的内部结构相对复杂 , 除特定 的成矿地质 条件外 , 也受到伟 晶花 岗岩的顺层镶嵌 , 更有晚期脉 岩的侵入, 造成矿体结构十分复杂, 各剖面间的矿层 很难相互对应。 2 矿 带特征 该矿带的显著特征是矿体与顶板和底板围岩间 呈整合连接, 分界明显。单层矿发育较薄、 多夹层、 矿体内部结构相对复杂。矿体一半为多层带状, 排 列紧密 , 断 层 上、 下 盘 的地 层 产 状 相 近。矿 带 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 1 3 7 2 2 8 9 。 施振跃 1 9 8 9 一 , 男, 硕士研究生, 2 7 1 0 0 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岱宗 大街 2 2 3号 。 N ws E向展布 , 总体走 向 3 3 0 。 , 倾 向 S W, 倾角为 3 0 。 ~ 6 0 。 , 平均 5 0 。 , 矿床发育为急倾斜 , 在走 向和倾 向上皆出现小 幅度的波状弯曲。矿带长l 8 0 0多 m, 厚度集 中在 2 1 5 0 m, 最大时达N5 7 . 7 4 r n , 平均厚 度 3 2 m。单矿层的厚度一般为 2~2 5 r n 。矿体顶部 裸露于地表 , 最大出露标高 3 1 2 In, 扩大 区的控制标 高为 1 0 0~一 3 0 0 In, 厚度变化 2 2 . 7 4 %, 矿体厚度具 上厚下薄的特点, 但控制深度范围内矿体未尖灭, 仍 具向下延伸趋势。见表 1 。 3 采矿方法选择 根据该矿床矿体赋存条件和地表地形条件, 为 预防上盘地表塌落 , 以及在多矿层 、 多夹层的条件下 减少回采作业中的矿石损失贫化, 采矿方法选择要 考虑到各矿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复杂多变 的特点 , 及夹层在矿层 中的分布状态 ; 部分 “ 三下 ” 资源开采 时, 必须考虑地面下沉问题。为满足矿山 1 0 0万 t / a 的生产能力的需要 , 设计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上向水 平分层 干 式 充 填法 ; 浅孔 留矿 采矿 法 采 后 充 填 。 3 . 1 上向水平分层 干式 充填法 3 . 1 . 1 构成要素 矿块分 为沿走 向和垂 直走 向两种 布置 。对 于矿体水平厚度处在 8~ 2 5 m 的单层矿 , 以及矿层 和夹层 的总厚度小于 2 5 r n的多层矿, 矿块一般沿走 向布设 , 标准矿块 长度为 5 0 m, 矿块宽度取决于矿 体的水平厚度, 两个矿块之间留设6 I n 间柱, 但不留 底柱和顶柱 ; 当多层矿水平总厚度超过 2 5 m、 夹 层总厚度不超过矿层 总厚度 的一半时 , 矿块 应垂 直 走向布设 , 矿块 纯矿体 的长度最大为 4 2 m, 最小 为 2 5 m, 矿块宽度为 3 0 r n , 两个矿块之间留有 6 m 的间柱, 但不留底柱和顶柱。 2 3 总第 5 5 3期 现代矿业 2 0 1 5年 5月第 5期 在实际布设时, 应根据矿体厚度 的变化状况按 以上两种方式布设 , 以保证采场顶板暴露面积控制 在 1 2 5 0 m 。两种布设形式的矿块高度均为中段高 度 5 0 6 0 m 。 3 . 1 . 2 采准切割 采切工序主要包括 切割平巷 、 人行通风联 络 巷、 人行通风天井、 充填天井 也用作设备通道 、 充 填联络巷 、 回风天井 、 矿石溜井、 回风联络巷 、 出矿联 络巷和穿脉平巷 卸载和存放充填料 等。 3 . 1 . 3回采工艺 根据垂 高 分 层 划 分 矿 房 , 除第 一 层 高 度 为 4 . 6 m外, 其余每层高度为 3 m, 回采工作依照分层 从下至上进行 。回采工序一般包括凿岩 、 爆破落矿 、 采场运搬、 充填平场。采用 7 6 5 5型凿岩机 , 打近水 平浅孔 , 2 岩石炸药爆破, 1 . 5 m 电动铲运机将崩落 矿石从工作面转运到采场溜矿井 。 各分层资源回采完成后分层充填。利用电机车 将碎石全尾砂充填料从充填井转载到矿块上部 的充 填联络巷和穿脉平巷中, 通过充填天井 自溜到充填 工作面中, 然后使用采场电动铲机转运充填, 直至该 分层充填达到要求。分层充填高度为 3 m, 其 中干 料高度 2 . 6 m, 胶结抹面厚度 0 . 4 m 。 对于垂直走 向布置的矿块 , 一般情况下矿体 中 2 4 都含有夹层 , 以两个夹层之间的区域为单元进行充 填。区域内分层矿石回采后 , 先崩落夹石充填分层 下部 , 上部用碎石全尾砂充填。充填结束用铲运机 对充填体表面平整压实, 然后再进行上一分层的回 采作业 。 根据估算 , 在多层矿中布置充填法 , 单分层一次 最大充填量为 2 8 7 6 m , 其 中碎石全尾砂一次最大 充填量为 1 4 3 8 m , 可在 4 6 d内完成。回采作业 与充填作业时间的比例关系为3 1 。 3 . 2 浅孔留矿采矿法 采后充填 3 . 2 . 1 构成要素 矿块沿走向布置 , 长度为 4 8~1 0 0 m 根据矿体 的厚度来确定 , 以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小于1 0 0 0 m 为界 , 矿块宽取决于矿体 的水平宽度 , 两矿块之间留 设有 6 m间柱 , 但不留顶柱和底柱 , 矿块高度为阶段 高 5 06 0 m 。浅孔 留矿采矿法要求矿体 中无夹 层 、 上下盘无夹层或者夹层超过 8 m。 3 . 2 . 2 采准切割 采切工程主要包括 切割平巷、 人行通风天井、 人行通风联络巷、 矿 房人行通风联络 巷、 出矿联 络 巷 、 矿石溜井和回风兼充填联络巷等。 3 . 2 . 3回采 工艺 回采主要包括凿岩、 爆破落矿、 放 下转第6 3 页 李煊生 皇甫明柱 山西某石英型镜铁矿选矿试验 2 0 1 5年 5月第5期 5 0 0 g / t 时 , 反浮选指标较好 , 继续加大捕收剂用量 , 铁精矿和尾矿 品位继续增加 , 铁 回收率 大幅下 降。 分析其原 因为, 当捕收剂 R A 1 5用量增 大到一定 的程度时, 使部分细粒级铁矿物夹杂在泡沫中被浮 选出来 , 造成铁精矿品位下降, 尾矿品位增高; 综合 考虑铁品位和铁回收率 , 选择捕收剂用量 5 0 0 g / t 为 宜 。 3 . 3全流程试验 在 以上条件试验 的基础上 , 进行 阶段磨矿一强 磁一反浮选全流程试验。浮选作业采用 1粗 1精 3 扫 、 中矿按顺 序返 回的闭路 流程 , 试 验流程见 图 2, 试验结果见表 1 0 。 表1 0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 % 由表 1 0可知, 该贫铁矿石采 用阶段磨矿一强 磁一反浮选工艺流程 , 可获得铁 品位为 6 6 . 1 8 % 、 铁 回收率为 7 6 . 4 1 %的铁精矿 。 4 结语 1 山西某石英型镜铁矿 中磁铁 矿含量较少 , 但镜铁矿嵌布粒度微细 , 大多在脉石矿物 中呈他形 晶粒状分布 , 需细磨方能实现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 堕 药剂用量单位 g / t O磨矿 一 0 . 0 7 4 m m 8 0 % 尾 矿 图2 阶段磨矿一强磁一反浮选试验流程 的有效分离。 2 该矿石通过试验研究 , 在最佳 的试验条件 下 , 采用阶段磨矿一强磁一反浮选工艺流程 可获得 全铁品位为 6 6 . 1 8 %、 铁回收率为 7 6 . 2 1 %的铁精 矿 。 参考文献 [ 1 ] 刘广学, 张艳娇, 赵平, 等. 华北某贫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 J ] . 金 属矿山 , 2 0 1 2 5 8 2 . 8 4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2 1 6 上接第 2 4页 矿和采后充填工序。采用 7 6 5 5型 凿岩机打近水平浅孔 ; 使用 2 岩石炸药爆破 落矿 ; 放矿活动分两步 , 矿房内的矿石未回采完全时, 每次 落矿后放出崩落矿石 的 1 / 3 , 待到矿房 内的矿石完 全回采完成后 , 再进行大量放矿 。 采用 0 . 7 5 m 电动铲运机运输矿石 , 从 采场底 部经出矿进路和出矿联络巷转运到阶段溜矿井 _ 6 J 。 采空区的充填活动及其完成 时间 将掘进产生 的废石 或碎石全尾砂 充填料从掘进工作面 或充 填井装 载站 转运 到矿块 上部 的上盘 充填联 络巷 中, 直接 自溜到采空 区。废石充填料与碎 石全尾砂 充填料最好交替 回填 , 废石连续充填高度 不应高 于 1 0 m, 采空区顶层 5 m范 围应全部使用碎石全尾砂 充填。采空 区的充填作业完成时间应当超前上中段 矿块采准工作的半年前开始。 4结语 上向水平分层 干式 充填法、 浅孔留矿采矿法 采后充填 适应于急倾斜矿床的开采 , 尾矿填充采 空区技术 , 解决了大量尾矿堆积问题 , 减少了尾矿带 来 的危害 , 节省了原料成本 , 具有巨大的经济环保效 益 ; 有效控制了地 表沉 陷问题 , 避免 了对地面建筑 、 河流等构筑物造成破坏 , 危及居 民安全 , 社会效益巨 大, 值得在同类急倾斜矿床开采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 刘方. 金属矿 山地 下采矿 方法选择 系统 [ D] . 武汉 武 汉理 工大学, 2 0 1 0 . [ 2 ] 王东华. 上 向分层 全尾砂胶 结充填 法采场结 构参数 优化研 究 [ D] .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 2 0 1 2 . [ 3 ] 李全 京. 李官集铁矿 首采矿段 采矿 方法优化研 究[ J ] . 现代 矿 业 , 2 0 1 0, 4 9 7 9 6 6 _ 6 8 . [ 4 ] 宋远兵, 朱玮, 徐明生, 等. 用沙坝矿多中段开采矿区稳定性 分析[ J ] . 现代矿业, 2 0 1 2 , 5 2 4 1 2 l 7 - 1 8 . [ 5 ] 田昌进 , 何茂才 , 孙德 民. 上 向水平分层胶 结 充填采矿 法在 某 矿山的应用[ J ] . 有色 台 金设计与研究, 2 0 1 1 , 3 2 1 1 _ 3 . [ 6 ] 邱俊刚 , 范作鹏 , 张忠辉 , 等. 中深孔崩落嗣后 充填采矿技术 的 应用[ J ] . 中国矿 山工程 , 2 0 1 2, 4 1 5 2 3 - 2 5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1 . 1 5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