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子金矿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pdf
第 1 1 卷第 1 期 2 00 3年 1月 黄 金 科 学 技 术 Go l d S c i e n c e an d Te c hn o l og y Vo 1 . 11. No .1 J a n .2 0 0 3 大 庄 子 金 矿 采 矿 方 法 试 验 研 究 与 工 程 实 践 张炳旭 韩洪江 平度黄金 有限公 司, 山东平度2 6 6 7 0 0 摘 要 大庄子金 矿 地 下开 采投 产 时进 行 了采 矿方 法试 验研 究 , r- if - 来的 生产 实践表 明 , 所试验 的采矿方 法适合 于 开采技 术条件 和 矿山具体 实际, 获得 了很好 的技 术 经济 效 果 。 关键词 缓倾 斜 中厚 矿体 ; 两步 聚回采 ; 嗣后充填 ; 采 空 区 中图分 类号 T D 8 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2 5 1 8 2 0 0 3 0 l 一 0 0 2 8 0 5 大庄子金 矿为我 公 司所 属重 点骨 干企 业 , 建矿初期用 露天采 浅部矿 体 , 2 0 0 0年露 天开采结束并转入地下开采 , 该矿体为缓倾 斜中厚矿体 , 寻求适 合矿体赋存特征 和开采 技术条件的采矿工艺技术 , 为矿 山生产提供 技术上的依据并积 累生产 经验 , 是大庄 子金 矿地下开采 能否及 时投产和达产的关键 , 对 矿 山今后的顺利生产并获得经济效益具有重 要意义。 为此 , 在井下开采投产之初 , 大庄子金矿 同有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展 了大庄子金矿开采 技术研究 , 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成功 , 获得 了很 好的效果 , 试验所确定 的采矿方法方案 以及 取得的数据参数和积 累的经验已在大庄子金 矿生产 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 向长 4 0 0 m左右 , 斜深 5 0 0多 m仍未封闭。 矿体厚度 铅垂 厚度 在 0 . 5 51 8 . 3 4 m 之间 , 一般真厚度 68 m, 单工程品位一般在 2 . 6 0~ 2 0 . 2 2 g / t 之 间, 平均金 品位 7 . 4 9 g / t 。 并富含铜 、 锌 、 银等有益元素 , 矿石价值大 。 矿体顶底板 围岩大都 为黑云变粒岩 , 斜 长角闪片麻岩等 。 岩体整体性较好 , 裂 隙不发育 , 其坚 固程 度较好 , 矿岩硬度系数.厂 81 0 。 除局部构造破碎发育、 岩体稳固性较差 外 , 一般矿体和围岩均稳固。矿岩体重 2 . 8 t / m , 松散系数 1 . 5, 矿石 自然安息角 3 6 。 , 矿岩 无氧化结块现象。 大庄子金 矿地 处莱州 湾南 岸的沿 海平 原 , 地表为良田, 不允许地表陷落 。 1 地质概况与开采技术条件 2 采矿方法工业试验 矿床是由近南北向的破碎蚀变带控制, 矿体位于断裂蚀变带南段 , 矿体呈层状和似 层状产出 , 总体走向 N E 5 。 左右 , 倾 向 E, 倾角 1 2 . 53 7 。 之 间, 平均 倾 角 2 0 。 左 右 , 矿体走 大庄子金矿为高品位、 高价值矿石, 应选 择高回收率采矿方法开采。根据矿体赋存形 态 , 开采技术 条件 , 矿区所处地理位置 , 矿山 实际情况及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 通过采矿方 收稿 日期 2 0 0 2 0 82 3 ; 修订 日期 2 0 0 20 9一l l 作者简介 张炳旭 1 9 5 5一 , 男 , 高级 工程师 , 从事黄金技术与生产管理工作 维普资讯 第 1 期 张炳旭 大庄子金矿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 2 9 法可行性研究论 证 , 经过 多种可行方案 的对 比分析 , 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优选 , 确定采用 “ 浅孑 L 落矿胶结 矿 柱房柱 法” 为 主导方 案进 行试验 , 即采用矿房矿柱两步回采 , 回采空区 尾砂充填 。 2 . 1 采场结构要素与采准切割 采场结构要 素。矿体分盘 区开采 , 沿矿 体走 向每隔一段 距离划分 矿房矿柱 , 采 区长 度方向沿矿体倾斜方 向 , 盘区分二步 间隔回 广 二 ; I 矿 5鼻 矿 柱 柱 舀 一 r z ‘ 1 . .. . J. 一 f \ 、 5 m ‘ 8 m a L 采 , 第一步回采宽 5 m, 采后 嗣后尾砂 胶结 充 填 , 然后进行第一步 回采 , 采幅宽 8 m, 回采空 区嗣后尾砂充填 不胶结 。 采场长度方向沿矿体倾斜方向底柱出矿 水平高 7 m, 底柱宽约 7 m. 盘 区回采设计见 图 1 , 1 、 3 、 5 为第一 步 回采 , 2 、 4 为第二步 回 采 。 采准与切割。在矿体下盘中段运输水平 布置两条沿脉外运输平巷 , 两条巷道间距 3 0 图 1 盘区回采设计 一 3 5 m, 与每个盘 区 的穿脉 运输巷 构成环形 运输 系统 。在盘 区底 柱高度水平 , 沿矿体 走 向开凿 2条 2 m2 m 的联 络巷 , 沿矿体走 向 每隔 3 0 m掘进一 条人行通 风井连 通 阶段 沿 脉运输平巷 与联络巷 。 在各采区中央沿矿体底板掘进切割上山 和电耙硐室 , 切割上 山下部 布置放矿 溜井与 沿脉运输巷连通 。采准切割井巷均不支护。 2 . 2 回采 凿岩爆破。用 7 6 5 5型气腿式凿岩 机凿 浅眼落矿 , 钻头直径 .O mm, 孑 L 深 2 m。为 了 确定适合大庄子金矿岩石条件的浅眼采矿凿 岩爆破参数 , 为回采落矿提供科学 、 合理的依 据 , 以提高爆破质量 、 降低采矿成本 , 提高生 产效率 , 在 回采试验之前进行 了系列爆破 漏 斗试验 。 b 按系列爆破漏斗试验所确定 的凿岩爆破 参数和设计原则来设计布置炮孔并爆破。先 拉底形成拉底层空间 , 在上 山巷道扩帮或 片 帮拉底 , 以上 山巷道为爆破 自由面 和补偿空 间 , 拉底至回采边界 , 拉底空间宽 5 m, 高 2 m。 然后在拉底空 间用 7 6 5 5型气腿式凿岩 机向上挑顶或压顶落矿, 以拉底层为爆破 自 由面和补偿空间, 进行浅眼 回采 图 1 一b 。 回采凿岩炮孑 L 相互平行 , 采用矩形布置 或梅花型布置 , 采用小排距大孑 L 距 的布孑 L 原 则 , 孑 L 距 1 . 01 . 1 n l , 排距 0 . 80 . 9 m, 孑 L 深 2 m。凿岩效率 4 06 0 m / 台班 , 拉底 时崩矿 3 0 4 0 t / 台班 , 分层 回采时崩矿 1 0 01 3 0 t / 台班 。用 2 岩 石 炸 药 卷 爆 破 , 药 卷 直 径 3 2 m m, 孑 L 底安装 半秒差 导爆 管 , 各排炮 孑 L 依 次分段起爆 , 8 火雷管引爆 。 维普资讯 3 0 黄金科学技术 第 1 1 卷 出矿。崩落 矿石用 1 5 k W 电耙 出矿 , 电 耙 出矿效率 8 0~l O O t / 台 班 。拉底时将 每 次崩落矿石全部 出净 , 分层 回采时 , 每次 出约 三分之一崩落矿量 , 剩下矿量作 为继续 向上 回采 的作业 台阶垫层 , 保持 回采凿岩作业 空 间高度 2~ 2 . 5 m。 支护。大庄子金矿矿 岩稳 固, 岩体允许 暴露的时间较长 、 面积较大。根据对大庄子 金矿矿体顶板围岩揭露后 的观测 , 其整体性 好 , 岩体坚固, 节理裂隙不发育。 已有裂隙面一般为垂直顶 板面的裂 隙, 不容易发生顶板冒落现象 。但人员需要长时 间在采空区内进行 回采和充填等作业 , 为了 保证采区安全作业 , 最终顶板 围岩用锚杆 支 护 , 锚杆支护 网度 1 . 5 m1 . 5 m, 达到 了安全 作业的要求。 第二步回采在第一步骤回采空区嗣后胶 结充填一个月以后开始进行 。其基本 回采工 艺类似于矿柱回采 , 亦采用浅眼落矿 、 电耙 出 矿 , 仍采用空场法回采嗣后充填方式。 第二步回采采区两侧是以胶结充填体为 人工矿柱支撑, 其强度和稳定性显然低于原 岩体, 凿岩爆破采用多打眼、 少装药的方法, 邻近充填体 的周边炮 孔离 充填 体 的距 离 为 0 . 5 m, 并采用光 面爆破 , 降低爆 破对充 填体 的冲击破坏作用 。 A A放大 采炮 孔 J ~ 一/ _ j 一 。 一 。 ’ / 图2 回采炮孔布置示意图 2 . 3 充填工业试验 矿山已建成立式砂仓 充填系统 , 胶结充 填能力 4 5~ 5 5 m / h 充填实体积 , 尾砂充填 能力 4 0~5 0 m / h , 充填浓度 6 5 % ~ 7 O %。用 分级尾砂作充填骨料 , 充填 料浆通过管道连 续均匀地 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充填 。采空 区实行嗣后充填方式 , 包括第一步 回采空 区 尾砂胶结充填和第二步回采空区尾砂充填。 图3 采空区充填示意图 胶结充填。胶结充填体即为盘 区第二步 回采时的人工矿柱 , 必须具有一定 的强度 、 稳 定性和一定 的抗爆破 冲击能力 , 能充 分支撑 顶板围岩, 并能充分自立, 不至于垮落增加贫 化 , 保证第二步 回采安全顺利进行 。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 权衡安全和经济两 方面因素 , 参照类 比国内外矿山胶结充填 的 经验 , 拟定大庄子金矿胶结充填体试块 2 8天 单轴抗压强度为 l~ 2 MP a 。 为此 , 进行 了胶结充填体试块抗 压强度 对 比试验 , 以确定合理的灰砂 比, 作为设计 的 依据。根据充填体试块强度试验结果 , 在灰 砂比为 1 1 0时, 充填体可满足强度要求 , 考 虑到实际充填生产时会流失部分水泥浆, 设 计胶结充填灰砂比为 1 8 。 从实际充填作业随机取样试块强度试验 结果可知 , 胶结充 填体强度和质量均可。胶 结充填前 , 特充空区各通道 井 、 巷 用档板 、 挡墙封闭 , 并安装好滤水设施 , 从采空区上部 充填 口接人填管进行分级尾砂胶结充填 。 尾砂充填。为了消除井下空 区的存 在, 避免大面积地压活动 和岩层移动 , 减 轻地 表 维普资讯 第 1 期 张炳旭 大庄子金矿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 3 1 尾砂库的压力, 保证安全生产和矿山可持续 发展 , 盘 区第二步 回采 空区实行 尾砂充填是 必要 的 。 第二步回采空 区实行尾砂 充填前 , 先 进 行部分胶结充填 , 设计灰砂 比 1 1 5, 以便减 少尾砂充填料对充填挡 墙的压力 , 防上挡墙 压垮 , 保证充填作业安全。 充填接顶 充填接顶 能使充填体有效地 支撑顶板 围岩 、 控 制岩 层移 动 、 维护 采场地 压 , 有利于安全 回采。 充填料流动堆积度为 3 。 一5 。 , 大庄子金 矿体最小倾角以及 回采空区顶板最小倾斜角 度一般均为 1 0 。 左右 , 空区充填大部分能自 流接顶。顶板局部倾斜小于 5 。 的地方, 试验 和生产过程 中, 采取 了两种方式 保证充填接 顶。一是将充填 管悬 吊于顶板 , 使 充填料从 顶板 向底板后退流动 , 二是回采时适 当回采 顶板贫矿 , 保持顶板倾斜角大于 5 。 。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试验 中, 通过强化理论与技术研究 , 切实 加强现场技术与施工管理 , 获得 了较好 的技 术经济效果 , 创造显著 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 效 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 1 表 l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结论 1 矿房矿柱两步 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方 法具有作业 安全 、 成 本低 、 生 产能 力强 等优 点 , 试验和生产过程 中取 得了显著的技术经 济效益 , 适合于大庄子金矿的开采技术条件, 在该矿具有全面推广应用价值 ; 2 由于试验的采矿方法先进合理, 井 下投产时即按试验所确定的采矿方法方案全 面进行生产 , 井下投产 即达产并超 产。该采 矿方 法试验的成功 , 对大庄子金矿顺利稳定 地生产 , 完成黄金产量 , 增加企业效益发挥了 重大作用 ; 3 两 步 回采 空 区均 采 用 嗣 后充 填 方 式 , 充填对 回采的影响和制约小 , 便于生产管 理 , 便于产量的稳定和采场生产能力的提高; 4 试验的采矿方法回收率高, 最大限 度地利用了矿产资源 , 减少资源浪费 , 延长矿 山服务年限 , 具有显著 的经 济效益 和社会效 益 。而尾砂利用率达 7 6 % , 减少 了存放尾砂 需要的征地费和筑坝费, 并获得了环境效益。 与矿山原采矿方 法相 比, 每年 因降低 和 降低损失贫化率两项矿山可多获得直接经济 效益 3 1 4万元 , 生产规模 扩大 8 0 01 O 0 0 t / d , 每年可多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1 0 9 21 3 6 5 万 元 ; 5 “ 胶结 矿柱房柱法” 采矿方 法方 案, 即两步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 , 对缓倾斜 中原 矿体开采而言 , 是国内首次采用 , 填补了国内 空 白,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 对采矿技术的 发展与进步作 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 1 ] 白风泉. 分段凿岩 阶段矿房法在柏杖子金矿 的应用 [ J ] . 有色金属 矿 山部分 , 2 0 0 2 , 9 3 68 [ 2 ] 张木毅. 凡 口铅锌矿盘区机械化 中深孔留矿 法的应用[ J ] . 采矿技术, 2 0 0 2 , 9 3 2 4 2 6 . [ 3 ] 苏怀 岗. 陕西银矿古采 区上盘矿体 的开采 [ J ]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2 0 0 2 , 6 3 l 一 3 . 维普资讯 3 2 黄金科学技术 第 1 1卷 EXPERⅡ ENTAL RES EARCH AND ENGI NEERI NG PRACTI CE oF M I NI NG M ETHoD ABoUT DAZHUANGZI GoLD M I NE Z HA N G B i n g x u, HA N H o n g j i a n g P i n g d u G o l d C o . L t d ., S h a n d o n g P i n g d u 2 6 6 7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c t Da z hu a n g z i Go l d Mi n e ha s c a r r i e d o u t s o m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a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i n c e i t s u nd e r g r o u n d p r o du c t i o n b e g a n.Th e pr o d u c t i o n pr a c t i c e f o r y e a r s s ho ws tha t t h e t e s t e d mi n - i n g me tho d i s s ui t a b l e for t he mi n e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g o o d e c o n o mi c a l r e s u l t h as be e n a c h i e v e d. Ke y wo r d s Mo d e r a t e i n c l i n e d o r e b o d y;Twos t e p s t o p i n g;F i nal r e f i l l i n g.;Mi ne d o u t s p a c e 碳 质金矿石预处理方法 矿冶界将碳质金矿石定义为含有机碳的 难浸矿石 , 该类矿石难浸 的原 因是 由于有机 碳与金氰络合物发生作用而严重影响了氰化 提金效果。碳质金矿石 中的碳主要有 3种形 式 元素碳 、 大 分子烃类 化合 物 、 腐 植酸类 。 后两者统称为有机碳 。一般认 为, 原生矿 中 的有机碳高 于 0 . 2 % 就 会严 重 干扰 氰 化提 金 。 在美 国和前苏联都发现了大型的碳质金 矿床 , 在我国已发现 的一些大中型金矿如 镇 远 、 东北寨 和戈 塘等 有机碳 含量 也都 较高。 因此 , 如何既经 济又有效地处理碳质金矿石 颇为国内外黄金工业界所关注。 从技术上划 分 , 可将碳 质金矿 的预处理 方法分为 2类 除去或分解矿石 中的碳质物 ; 使碳质物在氰化提金过程 中失去吸金活性。 正在试用 的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类 1 竞争吸附法。通过 添加 吸金能力 比 碳质物强 的离子交换树脂等抑制有机碳的有 害影响 ; 2 覆盖抑制法。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 覆盖碳质物表面 的活性点 , 使碳质 物不被浮 选 ; 3 高温焙烧法。在 富氧或纯氧气氛下 分解碳质物 ; 4 湿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利用组合 细菌分解有 机碳 、 加压 氧化 法和水 氯化法 。 目前 , 科研人员 比较看重的是组合细菌分解 法和水氯化法。美国纽蒙特黄金公 司已培养 出组合细菌 , 可将有机碳 的” 劫金率 ” 从 6 8 % 降至5 %。虽然氧化还原法 N i tr o x 和 A s s e n o 法 能较 有效 的消除碳质 物 的有 害影响 , 但 处理成本高。研究结果表明 加压法只能部 分消除有机碳 的影 响; 而水 氯化氧化 法 包 括氯酸盐法和三氯化铁法 的效果较好 。 上述方法与工艺仍然处于不断完善和发 展之中, 可针对不同地方碳质金矿 的特点 , 选 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降低或消除 有机碳对氰化提金的不利影响。, 本 刊通讯 员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