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爆分采留矿法在某铀矿中的应用.pdf
第 3 4卷 第 2期 有 色 冶 金 设 计 与 研 究 2 0 1 3年 4 月 分爆分采留矿法在某铀矿中的应用 范利军, 杨秀元 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 江西抚州 3 4 4 3 0 1 [ 摘要] 对浅孔 留矿法在 某铀矿应用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 究, 通过 实践应用, 提 出了论证 的解决方案为分爆分采留矿法, 该技术可行, 安全有保 障, 尤其综合成本比传统的浅孔留矿法具有较大优势, 可 以大幅度降低采场的贫化率, 取得 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果,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分爆分采; 采矿方法; 经济效果 中图分类号 T D 8 0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4 - 4 3 4 5 2 0 1 3 0 2 0 0 0 4 0 3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h r 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Me t h o d、 】Ir i t h S e p a r a t e Bl a s t i n g a n d M i n i u g i n Ce r t a i n Ur a n i u m Mi n e F AN I j - i u n . YANG Xi u y u a n F u z h o u J i n a n U r a n i u m I n d u s t r y C o . , L t d . o f C N N C , F u z h o u , J i ang x i 3 4 4 3 0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an a l y z e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c u r r e d i n印p l i c a t i o n o f s h a l l o w h o l e s h r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me tho d i n a u r a n i u m mi n e , a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s o l u t i o n s h r 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me tho d t l l s e p a r a t e b l a s ti n g a n d mi n i n g , the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f e a s i b l e , s a f e an d s e c u r e , e s p e c i a l l y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s t h as a b e t t e r a d v ant age t h an tha t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s h a l l o w h o l e s h r 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me tho d , a n d the d i l u ti o n r a t e o f t h e s t o p e C an b e l a r g e l y r e d u c e d , i t c a l l a c h i e v e b e t t e r c o mp reh e n s i v e e c o n o mi c e ff e c t a n d h a s’a b rea d p r o mo t i o n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 Ke y wo r d s s e p a r a t e b l a s ti n g an d mi n i n g ; mi n i n g me t h o d ; e c o n o mi c e ff e c t 1 浅孔留矿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 1 应用现状 某铀矿矿体主要赋存在次花岗斑岩中, 主要受次 花岗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的构造裂隙控制。 矿体的 赋存情况极其复杂, 矿化不均匀, 连续性差 , 含矿系 数低 , 大部分矿体为中、 小脉状 , 长度 3 0 ~ 4 0 m, 倾角 为 6 0 o ~ 8 0 o , 平均厚度在0 .6 ~ 1 .4 m之间。 矿体分支、 复 合, 膨大、 缩小现象频繁。 矿岩的稳固性尚好, 矿床内 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 矿山在近些年的开采过程中, 全部采用传统浅孔 留矿法开采, 采矿综合工效 3 .2 ~ 4 . 5 t , 工班 , 采矿强 度 8 ~ 2 5 , 采场生产能力 8 0 0 ~ 1 3 0 0 , 贫化率 4 0 % ~ 5 0 %, 损失率 3 % ~ 4 . 5 %。 ’ 1 _ 2 存在的问题 采用浅孔留矿法在采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 个方面的问题 1 对于分支平行矿体之间的夹石、 矿体在走向 上的不连续间断无矿段以及在矿体缩小的矿段, 只 能将矿石与夹石、 无矿段及围岩一并采出, 贫化率高 达4 0 %~ 5 0 %, 甚至有部份矿段的贫化率达到 7 0 % 左 右, 直接增加了矿石 的运输 、 提升、 水冶成本【 ” 。 2 1 传统的浅孔留矿法在 1 , 3 的分层出矿过程中, 采场上下盘围岩由于受采场爆破的扰动而形成松浮 石混入采场矿石中 , 从 而进一步增大了采场 的贫化 率, 这种贫化率的增加与采场局部放矿次数成正比 关系翻 。 2 采矿优选方案分爆分采留矿法 2 . 1 分爆分采留矿法概述 根据矿体的赋存情况及浅孔留矿法在生产过程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综合削壁充填法及浅孔留矿法两 收稿时间 2 0 1 3 一 O l 一 1 7 作者简介 范利军 1 9 6 2 _ _ _ ,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井下采矿技术管理工作。 第 2期 分爆分采 留矿法在某铀矿中的应用 .5. 种方法的优势, 形成新的“ 分爆分采留矿法” 采矿方 法。 即应用分爆、 分采、 分出控制贫化率、 损失率的优 势, 结合浅孔留矿法回采工效高的特点, 形成了既能 有效控制矿体的贫化率、 损失率, 采场生产能力又能 满足矿山对产能要求的采矿方法翻 。 分爆分采留矿法的主要工艺是在传统浅孔留矿 法采场底部结构中布置一溜渣井漏斗, 随着采场的上 采, 在采场中架设溜渣井 , 先将废石爆破落下从溜渣 井放出, 再崩落矿石充填采空区, 作为采场继续上采 的工作平台。 采场落矿全部结束后, 采用采场底部漏 斗均衡放矿, 将采场中的矿石全部放出。 2 . 2 分爆分采留矿法主要回采工艺 1 采场构成要素。 采场布置形式是采场沿矿体的 走向布置, 其长度一般控制在 3 O 6 0 m; 高度视矿体 的高度而定, 可与矿体同高, 当矿体跨越 2 个以上中 段时, 采场的高度适宜与中段同高。 采幅 当矿体的厚 度 1 .2 m 时, 采幅与矿体同厚。 分层回采高度为 1 . 8 ~ 2 .2 m 。底部 结构 f 1 1 当矿体在中段平面见矿较好时, 适宜采用混 凝土砌碹三心拱型人工假底; f 2 1 当矿体最低高度在 中 段平面以上3 5 m时, 适宜采用留自 然底柱底部结构 f 3 1 当矿体最低高度在距中段平面 1 0 m以上时, 适宜 采用 电耙道出矿底部结构。 2 1 主要采准、 切割工程。 主要的采准工程包括采 场通风天井, 采场底部出矿、 运输巷, 矿、 废石溜井, 电耙道等的施工, 采场人行顺路井、 漏斗架设。主要 的切割工程包括劈漏及拉底, 尽量利用前期施工的探 矿工程可减少采准工程的投入。 3 回采工艺。 1 当采场回采分层矿体的厚度 1 .2 m, 而且矿体在走向较为连续, 矿体夹石厚度较 小, 无需采用分爆分采分出剔除废石时, 回采工艺流 程为 采场圈矿一准备工作凿岩一装药、 爆破通 风一局部放矿一处理安全、 二次破碎、 平场一提人行 井以及溜渣井一进入下一个循环。f 2 1 当采场回采分 层矿体的厚度 0 .4 m的群脉状分支平行 矿体和矿化不连续、 含矿系数 0 .9的矿体, 存在需要 剔除的元矿化段急倾斜矿体的开采, 分爆分采留矿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王昌汉. 铀矿床开采[ M 】 .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 9 9 7 . [ 2 】李明, 伍衡山, 李蒲姣, 等.浅孔留矿法在国内矿山应用的若干技 术问题伽. 采矿技术, 2 0 0 4 , 4 2 1 3 . [ 3 】常荣凤, 景宏祥. 削壁充填采矿法在金渠金矿的试验与应用【 J 】 . 黄 金 , 2 0 0 9 , 3 0 8 2 7 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