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黄金科技进步便览.pdf
中国黄金经济 1 9 9 6 . 5 编者按 本文是在 19 96 年全国黄金科技工作会议部分交 流材料的基础上 , 摘编 、 加工 、 整理而成 。 主要是想通过向读 者展示 “ 八五 ”期 间有关单位在推动黄金工业科技进步方面的 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 从而增强全行业的科技意识 , 在新的 历史时期更加重视 “ 第一生产力 ” 的作用 , 加大科技投入 , 提高 黄金工业科技含量 , 为实现黄金工业 “ 九五 ”计 划和 20 10 年远 景目标作贡献 。 - 卜 图 剑 影 刁 叭又 n rl 口前ō 叮户/一 工,一业/ 心 U 万 一 断r 黄金科杖 进 步 . 糜茗 O李永祥整理 玉葺童 蔓亘夏 该院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 , 解决建 设项目的难题 。 在仓上金矿的露天矿建设中 , 根据 矿床赋存于蚀变构造带内 , 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 下的实际情况 , 在设计中采用了高压旋 喷定喷帷幕 注浆治水方案 , 成功地 阻截了采 场外第四系 中水 、 泥沙 、海 泥的流人 , 保护了淡水资源 , 节 省了排水费 用 , 改善了开采条件 , 提高了边坡 稳定 性 。 该技 术 的成功运用 , 获黄金行 业科 技进步二 等奖 , 并 为仓 上金 矿三期大规模露天开发打下了基础 。 另外 , 在 仓上 金矿的设计中大胆采用国外陡邦开采新工艺 , 不但节约了投资 , 而且取得了很 好的效果 。 继浓密机解吸电解等成套设备的开发推广 , 设 计院 自行开 发设 计的大型0 8 X 83m浸吸槽 , 在 老柞山金 矿 首次采用 , 降低了基 建投 资和 生产 成 本 ,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玉蘸夏 巫 夏 “ 八五 ” 期间 , 该院共完 成科研课 题5 0 8项 , 取 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 前期工程的矿石可选 性试验研究 , 为选厂设计 一 24 一 和技术改造提供科 学依据 。 如对贵州省烂泥沟金 矿难选 矿石焙烧氧化提 金新工艺的研究 , 吉林省南 大坡金 矿难选矿石压热氧化提金 新工艺 的研究和 生物选矿工程的研 究取得了阶段性 成果 。 对老柞 山金矿 两个系列七个方面进 行技术改造 , 使选 厂处 理矿石能力 提高5 0吨/日 , 选 冶 总回收率提高7 . 1 , 矿山年增产 黄 金3 200两 , 增加 经济效益70 0 多万元 。 内蒙大水清金矿金精矿 浸渣 浮铜影 响正 常生产 , 去年 , 选冶科 技人员与该矿 签订了从试验 到调试一 包 到底 的技术 合同 , 经过四个多月 的努 力 , 圆满完成了任务 , 使该 矿在 1994 年亏损 20多 万元的情况下 , 1 99 5年盈利30 0多万元 。 “八五” 期间 , 该院在急倾斜薄矿脉的机械化开 采方面积累了 比较丰富的经验 。 如 对 内蒙古金厂 沟梁金矿急倾斜极薄矿脉 机械化削壁 充填 采矿方 法试验研究 、五 龙金矿四道 沟2 0脉空区充填 工 艺研究 、撰 山子金矿削壁留矿法试验研 究 , 都取得 了很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 益 。 该院地质专业 为一些矿山找到 了新的资源 。 其中 , 内蒙古撰山子金矿化探找矿 及地质综合研究 成果为矿山提 供了工业储量 49吨多 , 远景储量 40多吨 , 被 专家认为具有世界先进 水平 。 在环保方面该 院用先进 技术 与工艺先后完成 多项治理工程项目 。 如河北省东 荒峪 金矿 活性炭 、 , 。 . 厂 中国黄金经济 19 96 . 5 吸附催化氧化法净化含氰废水 , 此工艺既能有效的 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 , 又能从废 水 中回收金 , 目前 已在很 多矿山推广应 用 , 成果显著 , 荣获 冶金部 科 技进步二等奖 , 并 获国家专利 ; 环保 科技 人员利用 焦亚硫酸/空气法处理山东新城金矿酸化回收废水 也取得较 好的成果 ;还 研究了从含氛污水回收金的 新工 艺和新设备 ,“八 五 ” 期间已在全国2 0多个矿 山开展此项工作 , 据不完全统计 , 仅 几个 重点矿山 每 年回收黄金约 40多公斤 , 还有 白银等其它金属 。 蒙古金厂沟梁金 198 9年初 , 该矿 与多 家单 位组成技术攻关 小 组 , 开展 “金厂沟梁 金矿急倾 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 采技术攻关 ”。 下分三个课 题 一是与长春 黄金研 究所 合作进行 “ 急倾斜极 薄矿脉大矿块机械化削壁 充填采矿方法试验研 究 ” , 在 普通削壁 充填 采矿方 法的基础上 , 引进1 H0 2型液压 凿岩 台车凿 岩 , C几 , 一 so oHE微型铲运机出矿和充填搬运 , 提高了工 作效率 ,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首次在国内应用 脉 内斜坡道 采准 , 优化了采场结 构参数 。 采用人 工 钢盘混凝土底部 结构 , 实现无矿 柱开采 , 扩大了出 矿能力 , 降低了贫化率和损失率 , 回收了大量黄金 , 提高了开采强度和机械化生产水平 , 采场生 产能力 最 高达到6 6 . 7 4 吨/日 , 贫化率和损失率分 别降到 39 . 18 和6 . 4 , 在技术上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 。 二是与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合 作引进 2 30型水 平钻机 , 进行 “成矿规律、 构造控矿模式及矿脉预测 研究 ” , 通过研究 , 新发 现 8条矿脉 , 增 加 黄金储量 18 08公斤 , 为矿山今后探矿增储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三是 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 “矿 山规模 论证及井下主要生产系统技术改造 ”研究。 通过论 证及实践证明 , 金厂 沟梁金矿 井下形成50 0吨/日 的生产 规 模 是可能的 。 到 1 994年矿山已形成 519 . 15吨/日的生产能力 。 1991年末 , 该矿对炭浆厂进 行 了一期 技术改 造 , 利用现有的技术设 备 , 自己设 计 、 制造 、安 装了 一个氰化浸出槽和两个污水处理槽 , 使炭浆厂的处 理 能 力 由原来 的 30 0 吨/日增加到3 50吨之日 。 19 93年1 2月 , 又对 炭浆厂进 行了二期 技术 改造 , 先后解决了厂房 内球磨机基础拆除控 制爆 破技术 、 混凝土冬季浇涛施工技术 、 球磨机高压启动及变频 技术等 , 使炭浆厂处理矿量能力 增加到5 0 0吨/日 , 在 “八五” 期间提前一年 实现 了5 00吨/日综合生 产 。 19 95年7月 ,为延长浸 出时 间, 提高选冶回收 率 , 又对炭浆厂进行三期技 术改 造 , 使选冶回收率 由原来的85 . 63 提高到8 8 . 04 。 该矿以杨永军同志为主进 行的白银可冶性试 验 , 解决了白银回收问题 , 仅此一项每年可回收 白 银1吨多 , 价值150万元 。 此外 , 水泵真空无底 阀 排水技术 、含佩废水 回水再用 、尾矿吸附柱、 球磨机 无勺头运转 、选矿 自动化等方面取 得了 比较好的效 果 。 近4年 来 , 该矿共 完 成 “ 五小 ” 科技 成果n 3 项 , 实现效益 107 9 . 5万元 。 通过科 技进步和技术改造 , 该矿的黄金产量和 经济效益一年一个台 阶 , 产量 由 199 0 年的160 47 . 7两增加 到 1 9 9 5 年的2 69 53两 , 实现利润 由1 99 0 年的 76 17万元增加 到199 5的230 0 万元 。 亘〕 嶂玉巫互 东坪金矿坚持 “科技为先、 科技兴矿 ” 的指异方 针 ,加 大科技 投人 , 先后有五项科研成果受到原国 家黄金管理局 的表彰奖励 。 1 、“上 向干 式充填采矿法 ”是 该矿 与长 沙矿 山 研究院合作完成的 , 利用这种方法采下的矿石损失 小 , 贫化率低 , 费用少 , 效率高 , 每 年可获经济效益 20 0多万元 。 1 99 0 年该项目通过省黄金 局鉴 定 , 19 92年7月 , 获得国家黄金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 。 2 、 经过无数次试验 ,配 制最佳化 学药剂,“ 尾矿 管路除垢 ”技术 研制成功 , 解 决管路除垢难题 。 这 一成果获得原国家黄金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 3 、“双液注浆堵水”在 东坪金矿 开拓工程中运 用 , 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 经 过数十次的 反复试 验 , 终于试验成功 “ 双 液注浆堵水 ”技 术 , 缓 解排水困难和压力 , 加速黄金地探和开 拓工程 , 这 一成果 获得了原国家黄金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 4 、“ 富氧浸出黄金生产工 艺与应 用 ” 是东坪 金 矿独立试 验成 功的 。 该技术项目在 199 4年矿技改 中采用获得成 功 , 每年可带来 21 4 . 8万元的经济 效 益 , 并推动了 国内黄金选矿技术的进展 。 5 、“ 含氛尾矿水循环使用技 术研 究 ” 项目是东 坪金矿与张家口市环境监测站 、清华 大学 环境工程 系共 同研制成功的 。 这一研究项目共进行6年 , 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工作 , 取得了一定 的技术成果 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 益 。 此项 技术的研 究 成功为推行含氰尾矿水 循环使用的矿山找到了一 条新路子 , 为黄金矿山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 一 25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