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壁充填采矿方法工作面运搬方法的探讨.pdf
援孝 鞍 、 钢 矿 山 。 荦 | 、 / 削壁充填采矿方法工作面运搬方法的探讨 鞍 钢 矿 山 研 究 所张 成 刚 眵 . ; 午 T {. 又 损 } 要 车文主要研究应甩简单 机械代替缓倾斜 薄矿体削壁充填采矿方击的工适搬. 改善劳动 条件,楠决笨重人工劳动,提高教率,简化矿块结构,提高生产曲力,降低成本。 关鲁 I 词 改革运搬 提高工教 提高能力 简化结构 降低成车 创 造教益 日 舌 削壁 充 填 采矿 方 法 也 称 分 采 充 填 采矿 法 ,是开采极薄矿脉 的一种干式 充填法 。当 矿脉厚度小于 0 . 3 ~0 4米 时, 只采矿 石,工 人无法在其 中工 作,必 须分别加采矿石和 围 岩,使其 采空 区达 到允许 工 作的 最小厚 度 , 采下的矿 石运 出果 场,而 采下 的围岩 充填 采空 区,作为回采工 作台,为继续 上采 创造 条件。这种 采矿方法 常用 于开采急 1 顷斜极薄 矿体, 由于工 作面 窄小, 目前国 内外大 多采 用人工运搬 ,也有 的采用独轮车运搬 ;顶 板 稳固的工 作面 也有 的采 用 电耙运 搬,但 由于 需要铺设垫层和 电耙穆动频繁 ,遇 有断层和 小的地质构造 时需要支护 ,使 电耙不能正常 运行, 电耙生产效率低 。这种采矿方法突 出 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废石混入率 ,充填 料能 有效 地 支撑 围岩 使之 不 发 生大 面 积 错 动。但人工 运搬矿石劳动强度大 ,发展 趋势 为通过 各种形式 实现窄工作面运搬机械 。笔 者设计 一种 简单机械代替 人工运搬 ,用于瓦 房子锰矿 ,可 以减 轻劳 动强 度,提 高工效 , 提高开采强度 。 瓦房子锰矿 以下简称瓦矿 系鞍 钢矿 山公 司的一个 中型井 下矿 山。是 目前东北及 华北地 区储量甚 丰,矿石 质量 较佳 的锰矿 生 产基地 。瓦矿 从 1 9 5 6年 由小露 天开 采逐 渐 转入地下开采 。四十年 来一直延用削壁充填 采矿法 瓦矿称 为逆 倾斜 壁式 充填法 , 由 于该矿矿 脉 为缓 1 顷斜 矿 体,工 作 面 人 工运 搬,致使 作业 条件 和技 术经 济指 标都 很落 后,矿石产量长期达不到设计 规模 ,设 计产 量为 1 7万吨/ 年,而近几 年仅 3万 吨/ 年。 一 、矿 床概 况 瓦矿矿床产于 震 旦纪含 锰 系的岩 层中, 分上中下三层。具有开采价 值的工业层位是 中下两 层 。两层 相 距 4~6米 ,互 相平 行, 倾角大部分在 1 5~2 5 。 之 间,矿 体平 均厚度 为 3 5 0 ~4 0 0毫 米 ,属 缓倾斜 极 薄矿 体。矿 体形状呈大小不等的扁豆体矿饼群状 。这 些 矿饼 产 出不 规则赋存于 垂直距离 1 ~2米 之 间,矿饼厚度 由几厘米至几十厘 米不等 。 矿石 主要是水锰矿 ,其组织结构为结晶 致密状 。坚 固性 中等 ,普 氏坚 固性 系数 f 3 ~1 6 ,容重 为 3 . 4 3吨/ 米 ,节理 发育,顶 板 和底板 为石灰岩,属中等稳 固。但 由于地 下水 的作用,各层连结 力小 ,在一定暴 露面 积下,易有薄层脱落。矿体与围岩接触面清 晰,易分 离。围 岩普 氏坚 固性 系数 f 6 ~ 8 ,容重 2 . 6吨/ 米 ,岩 石 松散 系数 为 1 . 6 ~ 1 . 7 ,下层矿 体底极 为石灰岩。 二 、削壁 充填采矿 方法及评 述 1 . 瓦矿现用削壁充填采矿方法 f 见图 1 1 矿块布置及构成要素 沿矿 体 走 向 方 向 布 置 矿 块 ,走 向 长 维普资讯 1 9 9 6 年 第5 期 鞍 钢 矿 山 1 0 0米 ,倾斜长 6 O米,段高 为 1 5 ~2 5米。 2 矿块采 准I作 及切割I作 采准工作包括 ;掘 凿巷道 的上山及放 矿 漏斗,人行道,提升井 。 3矿 块 回 采 ① 回采顺序, 由于是两 层矿 体,先采中 层后采下层 ,而每层是 沿倾斜 由下向上逆 向 回 采 中、 下 层 边 开 采 超 前 距 离 为 1 5 ~2 O米 。 落矿方 式 ,采用 7 6 5 5型凿 岩 机,浅 孔落矿,孔深 1 7 ~2米,最 小 抵 抗 线 o. 6 7 ~ O . 7米,导火线引爆 。 ③ 采场 充填 ,爆 破 后 ,在采 场 进 行 手 选 ,将 岩石充填 空区,粒 度 2 0 0毫米 砌充 填 墙,碎石用耙 子耙 簸箕 内用人工充填到空 区,并对 着漏斗沿 倾斜方 向每 2 O米 留 一条 假巷道 。 ④ 采场 运搬 ,工作面手选的矿石用人力 运搬至假巷道 内设置的 自重循环车内,然后 放 至漏 斗 内运出。因是极 薄矿脉,带下大量 岩石,空区能充填 3 / 5 ,还有 2 / 5岩石需要 运 出 。 1 一 回风井 ;2 一 上山 ;3 一 充填墙 ;4 一循 环车 ;5 一 材 料、凡行 进风井 溜矿 井;7 一 阶段运 辅平 巷;& 一 切割巷 。 图 1 逆 倾 斜 壁 式 充填 采 矿 法 示 意 图 ⑤采场 支护 ,由于顶板 岩石 中等 稳固 , 并进行 充填 ,因而采场 支护比较 简单 ,均 用 临 时木顶柱 维 护顶 板,一 般悬顶 距 为 2~3 米 。 ⑥采场通 风,采 取 自然 贯穿 风 流通 风 , 由采场一端上 山人风 ,冲洗工作 面,由另一 侧上 山排除污风 。 ⑦技术经济指标 矿块生产能力为 1 2 ~1 6吨/日; 矿块生产周期为 1 8 ~2 O月; 工作面工效为 0 5 5 ~0 7吨/ 工班 ; 矿块 回收率为 7 6 %; 矿块损失率为 2 4 %; 矿岩 比为 1 4 。 2 . 采矿 方法评述 用该法 开采缓倾斜极薄矿脉 ,具有一定 的优越性 工作面不需动 力设备, 同时将 回 采过程 中采 下的大量 岩石 ,充填到空区 ,这 样 既减 少外运岩石量 ,又使空区得到妥善处 理 ,有利 于采 矿 工 作 面 的顶 板安 全管 理 工 作 。同时也 减少外部舍 石场地 ,工人 、干部 掌握了这种 回采方 法,积 累了 一定 的经验 。 但是随 着生 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这种 方法也暴露 出以下几个 问题 。 ①机械 化程度低 ,劳动强度大 ,回采中 存在大量手工作业。 ②采矿 周期 长, 回采 一 个 矿块 需要 1 8 -- 2 0个 月,使采 场 维 护 费用增 加,仅 假 巷 维普资讯 鞍 钢 矿 山 9 9 6 年 第5 期 道一项费用就使成本提高 1 O ~1 5元/ 吨,空 区下沉,矿压频繁显现, 片帮冒顶事故多。 ③ 回采率低 用工人 在工作面选别,空 间小,光线不足,劳动强度大 。对 空区 充填 物粒度筛析 资料分 析,粒 度小 于 3 0毫 米的 矿石量 占总矿 石 量 的 1 1 . 7 %这 部 分 矿量 不 能 回收,采 下 损 失达 1 8 %,未采 下 损失 为 1 2 %,矿块总损失率为 3 0 %。 ④成本 高 对 1 9 9 5年成 本统计 资料 分 析 表 明, 车 间 采 矿 成 本 鸡 冠 山 车 间 3 4 3 . 6 7元/ 吨, 杨 树 沟 车 间 3 6 0 . 5 1元/ 吨 , 雹 神 庙 东 面6 3 6 . 0 0 元/ 吨,鞍 钢 收 购 价 2 7 5 . 0 0元/ 吨,全矿 1 9 9 5年 亏损 已达 3 5 0 0 万 元 。 ⑤采后 留巷问题 采空 区人工 充填,因 充填强度低,刚度小,对 围岩不能产生主动 压 力。实践证明采用干式 充填料充填空区不 能根本防止 围岩下 沉移 动。通过 观 测得知 。 当工作面推 进 4 O~6 O米 时,顶板 下沉 O . 4 - 0 . 6米,严重 时,循环 车通不 过,矿块 被 迫 停 采 。 三 、改革工 作面运搬方 法 的 探 讨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瓦矿采矿具 有安全生产和 良好的劳动条件,提高机构 化 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大开采强度,降低开采 成本,减少损失贫化,是瓦矿亟待解决 的问 题。 由于瓦矿受地质条件 的锰矿可选性差 的 制约,近四十年仍然沿用削壁式充填采矿方 法,现工作 面工效仅为 O 6 2吨/ I班。低效 率必然产 生大 亏 损,1 9 9 4年瓦 矿 亏损近 三 千万元。笔者认为现行的采矿方法最大问题 是工作面运搬,现在工作面的运搬是工人用 簸箕把矿岩从工作处运到循环车内。由于体 力限制,运 搬距 离不 能过 大,所 以每 1 5 ~ 2 O米需 设 一循 环车 遭 。循 环 车 道 个 数 多, 相应造成了支护费用、维护费用增加 ,人工 运搬使运搬效率无可挖潜。矿石运搬 的生产 率叉影响着 回采强度大小 及 回采作业 的集 中程度。对这项工作过程 的基本要求,就是 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 本。解决运搬 问题 是关键, 电耙 、重力、 自行设备等运搬又不 适合瓦矿的缓倾斜薄 矿体 开采 。笔者设计的 一 种简单机械代替人工运 搬,可以减轻劳动 强度,扩大运距 等,能解决和缓解现行开采 存在的问题 。改 革要 点是 1 自制 工作面 简单运搬机械 用 03 0毫 米 钢 管 考 虑 钢 管 有 可 弯 性 ,长度为 1 , 0 ~1 . 5米 为一节,制成运搬 机械导 轨,用 7 6 5 5凿岩机 垂直 向顶 板 、沿 走向每间隔 1 . 0 ~1 . 5米打 2 0 0毫米 深 的孔 眼, 自制楔 型吊挂装置,楔入眼 内,将每节 导 轨连结 在一起, 吊挂 在楔 型 吊挂 装置 上 . 形 成一条沿 工作面依 附在顶板上的轨道 如 工 作面有支 护时 ,可将导轨直接吊挂 在支护 上 ,工 作面 每一循环 向前挪一次,每隔 5米 设 一支柱 用来观测 顶板 。用 4毫 米厚 铁 板 和 4个 小轴承 ,制成一个滑行在导轨 上的滑 行 器 如 1 6开 书本打开 4 5 ‘ 样式,在此称 为 运搬器 ,运行在 导轨 上,在运搬 器下 吊挂 一 料 斗, 负载 7 5公 斤左 右,用 人工 推 拉, 往返于工作 面, 此来解决人工运搬 ,减轻 劳 动强度,提高一次的运搬量,也可在工作 面 同时 安设 数个 运搬 器 运 搬,扩 大运 搬 距 离 ,提高 出矿强度,提 高工效。运搬器工作 原 理 图 见 2 、3 。 2 简化工作 面结构 矿块布置 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 ,走 向 长 1 0 0米 ,倾斜 长 6 0米 划分 为 一个 矿 块 , 段高 1 5 ~2 5米。 中部设 一 循环车道 采 后 留巷 、放矿溜 井,两端布置 上 山和 材料 、 人 行井, 工作 面两边 向中心, 留 3~5度角, 使运 搬器形成 自然下滑条件 或中心向两 侧, 两 侧 设循环车道的布置方式 , 用来减轻运 搬劳动 强度 简化工作面结构 见图 4 、 5 。 现行采矿方法考虑 人工运搬距 离不能过 长的因 素,每 隔 2 0米 设 一重 力循 环 车 道 . 维普资讯 1 9 9 6 年第5 期 鞍 钢 矿 山 干式充填强 度低 ,刚度小 ,根据实践 ,采空 区采用干式 充填不能 有 效地控 制 围岩 移动, 当工作 面推进 4 0米 左 右 时,顶 板 下 沉 0 . 4 ~ 0 . 6米,严 重 时 循 环 车 通 不 过 , 造 成停 采.直接影 响产量和安全 。每个矿块为此的 支护 费用和维护 费用为 6万 元左 右。 在原矿块尺寸 基础上 ,由于简单 运搬 机 械能代替 了』 、 工运搬 .扩大 了运 搬距 离,就 ⋯ 瑟 可取 消或部分取消循环车道 ,也相应减少 溜 井个数,减少掘进量。 仅此 一项即可 节省 5 万元 ,并可 节省支护 人工 和维 护 人工 费用 , 提高 工效 简化结构 ,强化 开采 .并创造 了 集中生产作业 的条 件,方便 工作面生产管理 也可考虑适 当增 加 阶段 高度, 来降 低掘进 率 .为提 高矿山生产能力奠定 了基础。 图 2运搬器 I作原理示意 图 田 i 旺驴 一 1 一 滑轨 ;2 一 运搬器 。 图 3滑轨运 掇器示意图 3 . 降低采 高 理想的削壁充填采矿法采高,采下 围岩 恰够充满采空 区,又大 于 0 、 8~0 . 9米 的最 小允许厚度 确定合适 的采高.是 回采 中的 最重要问题 。要使崩下的围岩.刚好充满采 空 区,必须符台下列条 件 S 围K S 矿S m K s目 S 4 0、 53 采高 S 日s 0 . 40 . 5 3 0 . 9 3 m; 式中 s 目 采掘 围岩的厚度 米 ; S r 矿脉厚度 米 ; K 围岩崩 落 后 的 松 散 系 数 1 、 4~ 1、 5 ; k 采空 区需 要 充填 的 系数 0. 7 5~ 0. 8 。 从上式 中看 0 . 9 3米采高 即可满 足充填 空区条件,现行 工作面采高为 了人工运搬时 直立 行走 方 便 ,人 为 的把 采 高 定 为 1 . 7~ 1 . 8米。用 简单运搬机械代 替 人工运搬 ,弯 腰也能完成一系列的采矿工作 ,这 样把 采高 降低为 1 、 4~1 、 5米 在 条件 允 许 降至 1 . 2 维普资讯 鞍 钢 矿 山 1 9 9 6 年第5 期 米也是可 行 的 ,即 能满足 了采 矿人 员的 工 作活动空 间,又能 满足 上式计 算采 高高 度 。 降低 采高是可行的 ,即少剥 岩,又不 损失矿 石资源 ,对 回采大 为有 利 回采 围岩采 出量 原 占回采 总矿体 的 7 7. 5 % ~7 7 . 8 %,减 少 到 占回采 总矿体 的 7 1 . 4 %~7 3 . 3 %,使 每 米 矿体 少剥岩 0 、 3米0 ,步出废 石量和 排弃 量 ,并减少 了充填量 、炮眼孔数,相应也减 少 了炸药及雷管消耗量 、工作面支护量 ,降 低 了工作面初选 矿岩筛别率,对安全生产和 工作 面顶板管理起到积极 作用, 从而 降低 了 已 、 、 、 、 、 、 一 \ 0 \ 、 毛 、 、 l_ 、 开采成本,增 加了矿山经济效益。 技 术经 济指标比 较表 表 1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政前 改后 矿 块生产 能力 吨/日一 矿块 1 2~l 6 7 5 采矿周期 月/ 矿蟪 l 8~2 0 3 ~4 工 作 面 工 教 吨/ 工班 0. 6 2 0 9 匝 收 宰 % 7 6 8 0 矿 岩 比 1 3 5 1 2 . 8 车 问采矿 成本 元/ 吨 3 6 4 . 0 0 3 4 5 . 7 7 一 寸 l 1 II II I 随m K 、 、 ⋯ 、、 、 、 、 L _ 1 回风井 2 一上 山 ;3充填 区 ;4 一 循 环车 ;5 一 材料 、 凡行 进风井 1 6 一 溜矿 井 ;7 一阶段 运输 平巷 ;8 一切割 蔷。 图 4 简化 I 作 面 布 置 示 意 图 a 1 一 回风 井 ;2 一 上 山;3 一充填 墙 4 一 循环 车 ;5 一材 料 、人 行进风 井 ;6 一 溜矿 井{7 _ 阶段 运输 平 巷;8 一切 割巷。 图 5 简化 I 作 面 布 置示 意 图 b 下转第 7页 警 维普资讯 1 9 9 6 . 年 第5 期 鞍 钢 矿 山 强库 区排水 .尤其是地表水 ,又使 排水 方向 增加北排方 向,可 以减轻对 南部 主尾矿 坝的 影 响 。 3 . 岩性 和块 度控制排弃措施 在 主尾 矿坝前 、坝上 及库 区底部和边部 应该 排 弃块 状 硬 质 岩 石, 以利 于疏 干 和 加 固。软岩和细颗粒 岩 石应分散排放,杜绝成 层和集 中排放 ,避 免形成对 排土场稳定极 为 不利的软 弱区 、软 弱带或软弱层。 4 风水 沟尾矿输 送管的保护措施 风水 沟尾矿输 送管位于尾矿主坝 前排土 边坡 脚下.排土滚石和局部排土 边坡 破坏都 将危及其安全 ,可利用采矿废石堆筑 防护堤 加 保 护 。 5 观测措施 1 局部稳定性 观测 。排土过 程中排土 线的稳定是 排土作 业生产的安全保障 ,由此 应对 排土 线的变形 进行观测。一般 目测 和 尺 测为主 ,必要时辅 仪器观 测。 2 整体稳定性 监测。对周家 淘尾 矿库 排土场 的整体稳定性 影响较大 灾 害较 严重 的部位主要位 于主 坝及坝脚地 区,在此进 行 稳定性监 测可埋设 由多组观 测桩构成的观 测 网,采用仪器进行 长期 定时观测 ,并及时 分 析和预报。 3 对 尾矿坝排渗水 进行 混浊度的定期 观 测, 防管涌破坏发生。 七 、结 语 本项研 究表明.只要在 稳定性研 究基础 上紧密结 合具 体情 况采取有 针对 性的防护治 理措施 ,在 刚闭库尾矿库 上建 排土 场是 完全 可行 的。这是 尾矿 库 闭库再 利用 的 有 效途 径 .也是解 决许多 矿山排土 征地 困难 ,节省 大量 征地 费用 以及缓解矿 山排土 与农业争地 矛盾的有效途 径,具有 显著 的经 济效 益和社 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1 ] 露 无矿排土 场技 术 调查 报告 冶金 部 黑 色 盘 属矿 山情 报同1 9 8 5 . 4 [ 2 ] 尾矿库调查报告 怕盘部黑色盒禹矿山情报 伺1 9 8 4 [ 3 ]苏文 贤 ‘ 国 外露 无矿 高 台 阶排 土 技 术 的发 展 国 , 金属矿 山1 9 8 9 l 2 [ 4 ] 高台 阶排土 场稳 定性 及监 测 技 术 的研 莩 芒 马 鞍 山矿山研 究院攀 枝花矿 山公 司 1 9 9 o [ 5 ]f 前峪废弃尾矿库建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鞍钢 矿山 研究所1 9 9 0. 1 2 收稿日期1 9 9 6年 7月 2 2日 上 接 第 1 2页】 4 . 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改前 与改 后技 术经济 比较见表 l 。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瓦矿是个地质条件恶劣.矿 石难选 重 介 质选 矿下 马 ,靠 人 工选 矿 , 薄矿体的各种先进采矿方法又不适 用,是 一 个高难度难采矿井 。所 以,现行采矿方法延 用近 四十年 .瓦矿在缓倾斜薄矿体采用削壁 充填采矿方法,是来源于采场 自重卷扬试验 成功.它 在 四 十 年前 是 一 场革 新 ,它 的 工 效 、生 产能力 、矿块 成本 等,都不 能适 应现 时要求 .这 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笔 者针对这 个问题 ,提 出了简单 运搬机械 的设计 ,其机 械结 构简单 、投资 少、 见效 快 、简单 易 行, 在狭 窄的工作 面上 使用灵活方便 。可解决工 作面笨重的 人工运搬 ,增 加 一次运搬量.同 时 可有 多个“ 运搬器”在工作面运行,增大 运搬距 离,提高工效 ,降低采高 .简化巷道 布置 ,创造 集中生 产条件 .缩 短 采矿周 期 . 有利于地 压管理 ,将 改善瓦 矿 的作业 条 件, 为削壁充填 采矿运 搬工序 推 出一条 新途 径。 预期在垒矿 推广使 用,不仅直 接 节省 6 0万 元/ 年左右,又能提高矿井年生产能力。 收稿 日期 1 9 9 6年 6月 1 0日】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