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矿业公司残矿回收实践.pdf
第2 5卷第 5期 2 0 0 9年 1 0月 有色矿冶 NoN FERROUS M I NI NG AND M ETALLURGY V0 1 . 2 5. № 5 0c t o b e r 2 00 9 文章编 号 1 0 o 7 9 6 7 x 2 0 0 9 0 5 0 0 5 6 0 2 铜 山矿业公 司残矿 回收 实践 程 战明 铜 山矿业公司 , 安徽 铜陵 2 4 7 1 2 7 摘要 铜山矿业公司近几年资源严重不足, 积极寻找有效资源对主矿体消失的补充, 大力加强残 矿回收工作, 该公司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采矿方法进行残矿回收 1 0万余吨, 取得 了 良好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关键词 残矿回收; 赋存条件; 采矿方法 中图分类号 T D 8 2 3 . 8 文献标识码 B 1 概{ 术 铜 山矿业有限公司于 1 9 5 9年建成投产 , 设计规 模为采选 2 0 0 0 t / d的地下二类矿 山。具有近五 十 年的开采历史。该公 司主开采铜山区 、 前山区和前 山南新区三个部分。 目前铜 山区 、 前 山区正规开采 已经结束 。现生产转入前山南新 区的深部 。由于 目 前现存可利用资源 日益枯竭 , 采选能力下降到 1 0 0 0 t / d , 通过危机矿山二轮找矿获得 了新 的资源, 目前 正在筹建开发。如何保持公司稳产过渡到新资源的 接替 , 成 了公司发展稳定 中的关键 问题 。残矿 回收 是弥补矿产资源枯竭 , 延长矿山寿命 , 提高经济效益 的有效途径。为此技术人员对残矿回收进行了技术 攻关 , 针对残矿矿 量小 、 品位低 、 环境复杂、 安全性 差 、 采矿困难等实际情况 , 在安全、 高效、 经济合理的 原则指导下合理制定 回采方案应用于实践 , 近几年 已安全 回收残矿近 1 0万 t , 实践证明, 像铜山矿业公 司这样的老企业 , 合理 回收残矿资源 , 能收到 良好 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铜 山矿业公 司残矿 的形成原 因分析 残矿就是正规开采留下的边角矿体以及难采矿 体。形成原因复杂 , 回采难度大 。通过对铜山区、 前 山区以及前山南新区正规回采结束的部分中段的地 质资料 、 采准、 爆破资料收集整理 , 经过实地调查 , 残 矿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矿体产状变化大 , 正规开采的采准工程未控 制到的矿体边角部分及主矿体附属的零星小矿体; 2 厚度小的薄矿体, 在生产能力大时因矿体 形态复杂, 生产效率低而未 回采的部分矿体 ; 3 早期 回采过程 中“ 采 富丢贫” 现象 留下的 低品位矿石 , 在今天矿产市场 日趋 回升 的形势下 , 是 可 以回收利用的; 4 采场底部结构留下的底柱残矿。 3 铜山矿残矿回收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 . 1 采矿方法的选择 采矿方法选择的前提是安全。残矿成因复杂, 开采技术条件差别很 大, 应根据不 同的赋存条件和 现场实际情况 , 运用最经济合理 、 安全高效的采矿方 法进行残矿 回收, 成功实践应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3 . 1 . 1 有底柱浅孔留矿回收法方案 适用条件 该法适用于 回采水平和缓倾斜矿体 , 厚度较小且储量较大的残矿 回收 , 矿石和围岩 中等 稳 固以上 , 以保证工人直接在暴露 的顶板下作业安 全 。矿石品位不高 , 以利于减少 留矿柱的经济损失。 优点 采准工作量小 , 回采工艺简单 , 通风条件 好 , 采矿直接成本低出矿安全 , 损失贫化小。 缺点 底部结构仍 占一定比例的残矿资源 , 效率 低劳动强度大 , 并且底部结构掘进 、 支护工程量大。 顶板暴露面积大, 作业安全性差 。 该法采用浅孔落矿 , 自下而上回采 , 首先在矿体 底盘掘采准天井 , 天井 间距 3 0~ 4 0 m, 电耙道漏斗 放矿, 直接采矿, 每次采下的矿石靠 自重均衡放出 1 / 3 , 其余作为作业平 台, 平场后重复作业 , 一直采到 顶柱位置 , 直到将采场的矿石 出净。该法关键在 于 顶板管理 , 地质人员要 经常到现场指 导施 工方 向。 具体工程布置如图 1 。 运用该法成功回收铜山区 5 矿体 一 8 6一一1 1 2 m 之间的残矿 2万多吨和前山区残矿 3万多吨。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51 3 作者简介 程战明 1 9 7 5 一 , 男, 采矿工程师, 主要从事矿山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 第 5 期 程战明 铜山矿业公司残矿回收实践 5 7 l 一 出矿 巷道 2 一 采准天井 3 一 联络道 4 一 回风巷道 图 1 有 底柱 浅孔 留矿 回收法工程布置 图 3 . I . 2 无 底柱 崩 落法 适用条件 开拓运输巷道探到的零星小矿体 或 为保护运输道而未采 的当时作为保护矿柱的残矿资 源。优点 工艺比较简单成熟, 出矿效率高。缺点 通风条件差 。 采用无底柱崩落法用运输道作出矿巷道 , 在矿 体尽头设立爆破拉槽 , 中深孔落矿。后退式出矿 , 每 次挤压爆破一两排 , 装岩机出矿 , 此法关键在加强通 风和出矿管理。前 山南 一 2 1 4 m中段开拓过程 中就 发现开拓巷道穿过零 星小矿体 , 在 本中段 回采结束 后针对零星小矿体采用该法 回收残矿 5万多吨。此 方法回采的工程布置如 图2 。 图 2无底柱崩落法工程布置 图 3 . 1 . 3 多种 方法联 合 回收 方案 对一些残矿采用单一的方法无法全部回收有时也 需采用联合运用多种采矿方法。铜 山矿在开采 一 2 5 7 m中段的 1 3 2 矿体时就联合运用 了浅孔留矿法、 无底 柱崩落法。矿体顶、 底板均为大理岩, 稳固。赋存高度 在 一 257 m以上 3 2 m左右, 含铜品位为 1 . 4 %, 单一采 用浅孔 留矿法 回采高度较高, 如留矿柱损失高品位的 矿石, 先采用有底柱浅孔留矿法 回采 , 降低 了回采高 度, 出净采下的矿石, 然后采用无底柱崩落法 回收底部 结构。成功回收矿石 2 . 3万 t , 获得铜量 3 1 2 t 。 3 . 1 . 4无底 柱 电耙 出矿 法 回收采 场底 柱矿 石 此法首要条件是矿石和顶板岩性稳固, 底板岩 性不限, 采空区内无覆盖岩。在前 山南采 区的 4 矿 体进行了回采试验, 取得了成功。该矿体顶板为大 理岩 , 极稳固, 底板为闪长岩 , 稳固性较差 , 矿石主要 以黄铁矿为主 , 较为稳固 , 技术条件 比较理想 。 底柱残矿 回收的工程主要利用原有电耙道刷大 成 回采巷道 2 . 8 m x2 . 8 m , 并作为耙运巷道 , 爆 破拉槽 以漏斗为 自由面 。布置如 图 3 。 撵 二 道 耙矿巷道霜 联络遭 硒道 . J u I 切割立槽回采巷道及耙矿巷道 图 3 底柱残矿 回收 的工 程布 置图 回采工作是采用 中深孔凿岩机在 回采巷道 内凿 上向扇形炮孔 , 排距 11 . 2 m 。全部炮孔凿完后 , 进行爆破 。爆破拉槽是以回采巷道 中间先拉出一侧 切割立槽 , 每次崩落 1~ 2个半排炮孔 , 待崩下 的矿 石出空后再进行下次爆破。一侧回采结束后再回采 另一侧。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先期拉槽崩矿量多少非 常关键 , 主要是确保崩落矿石不堵塞耙运巷道为准。 出矿主要采用 电耙直接于 回采巷道 内耙运至出矿点 装入矿车。采场通风利用本 中段尾部联络道通风。 3 . 2 回采安全及采空区处理 出矿设备直接于空区耙矿 , 顶板暴露面积大 , 要 求工作人员严禁进人空区 , 凿岩 、 耙矿和顶板处理不 得同时进行 , 定期观测顶板 , 爆破工作 由与人负责。 采空区处理 和上 部 回采 的空 区一并 进行 尾胶 尾 砂 充填 。 4 残矿回收工作的几点认识 1 一个 中段或采区的残矿 回收应统筹规划 , 确定合理的 回收顺序 , 回收顺序必须遵守从上到下 , 由远到近的原则进行 , 力求最大限度 回收 , 防止重复 回收造成浪费。 2 残矿 回收采场设计应最大限度利用原有井 巷工程设施 , 可使出矿成本大大降低。 3 残矿 回收方案设计之前 , 必须进行可行性 分析 , 应根据其赋存情 况 , 放矿条件估算 出残矿数 量 , 再根据施工条件计算工程量和材料消耗 , 进而对 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 确定是否回收。 4 残矿回收设计应遵循探 采结合 , 探矿优先 的原则进行。 Th e P r a c t i c e o f Re c y c l i n g Re mn a n t Or e i n To n g s h a n M i n i n g I n d u s t r y Co mp a n y CHENG Zh a n mi n g T o n g s h a n Mi n i n g I n d u s t r y C o m p a n y , T o n g l i n g 2 4 7 1 2 7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h e To ng s h a n mi ni ng i n du s t r y c o mpa n y r e s t s o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s i t ua t i o n t o u s e t he d i f f e r e n t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o c a r r y o n t h e r e mn a n t o r e t o r e c y c l e 1 00, 0 0 0 t o n s ,t he c o mpa n y ha s o b t a i n e d t h e g o o d s o c i a l e f fi- c i e n c y a n d t h e e c o no mi c e f f i c i e n c y. Ke y wo r d s r e mn a n t o r e r e c y c l i n g ; t h e t a x s a v e s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血 , ~ 7 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