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铜矿厚大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pdf
第 7 卷第 6 期 2 0 0 9年 1 2月 矿 业 工 程 M i n i ng En g i ne e r i n g 1 5 矿物开采 某铜矿厚大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 林 景 福建 省金 宇工 程 建设有 限公 司 ,福 建 漳平 3 6 4 4 0 0 摘 要 分析 、研究 了多属性和模糊多属性决 策模 型 ,并对各 模型进行 比较 ,创 建了适合采 矿方法 优化 的决策模 型 ;该决 策模型用于铜矿开采方案优选 ,结 果表明该方法科学 、简便 。 关键词 采矿方 法 ;改进 AHP法 ;模糊 多属性决 策 中 图分 类 号 TD 8 6 2 .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8 5 5 0 2 0 0 9 0 6 0 0 1 5 0 3 。引 言 该 方 法 在 进 行 采 矿 方 法 优 选 中 体 现 出 一 目前 采矿方 法 选择 常用 的有 理想 解法 、简 单线 性加权 法 及模糊 综 合评 判法 等 ,但是 针对 具体 的 矿 山 ,特别 是复 杂矿 山 的采矿 方法 选择 上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 因此 ,必 须 找到 一种 合适 的方 法并 加 以改进 才能对 采 矿方法 实 现优 化选 择 。模 糊 综合 评判 法是 利用模 糊 数学 中模 糊 变 换 原 理 和 最 大隶 属度 原 则 , 针对 采矿 方案 系统 所具 有 的层 次结构 ,从 底层 即指 标层 到高 层 即总 目标层进 行 层层 判别 ,最 终形 成对 各方 案 的综合 判断 ,然 后根 据最 大隶 属度 原则 进 行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3 3 1 修 回 日期 2 0 0 9 0 6 0 8 作者简介 林景 1 9 7 6 一 ,男 汉族 ,福建龙岩人 ,福建省金 宇工程建设 有限公 司行洛坑项 目部 副经理 ,采矿工程师 ,二级建造 师 矿山类 ,注册安 全工程 师 ,主要 从 事岩 土工程 、爆破 工程 、 采矿工程等方面的施工、设计及研究 。 1 采矿方法选择 的模糊多属性决策 采 矿方 法选 择属 于 复杂 的多属 性决 策 问题 ,而 模糊 集 理论 在处 理不 确定 性 因素方 面表 现 出强大 的 优势,它与多属性决策方法结合 ,并形成了一系列 模 糊决 策分 析技 术 。该方 法 与常用 的模 糊综 合评 判 方 法 比较 ,具有 数学 理论 严谨 、物理概 念清 晰 、评 价 结果 避免 均化 等特 点[ 1 ] 。 1 . 1 模 糊 多属 性决 策指 标体 系 指 标体 系类 型有 经 济性 、社会 性 、技术 性和 政 策 性 指标 等 ] 。主 要 有 采 切 比 、炸 药 单 耗 、 大 块 率 、生 产能 力 、损失 率 、贫化 率 、通风 条件 、安 全 情 况 、劳 动 强 度 、技 术 水 平 、 支 护 成 本 、材 料 消 耗 、凿岩效 率 、出矿效 率 、采矿 成本 等 。 E a ] 钱鸣高,刘 听成 .矿 山压力 及其 控制 E M].北京 煤 炭工 第六次 全 面岩 石力 学 与工 程学 术 大 会论 文 集 . 2 0 0 0 1 0 业出版社 ,2 0 0 5 . 3 1 O ~3 1 3 . [ 4 ] 许家林 .层状岩体 移动 与控制 的关键词 理论研究 与应 用E J ]. Re a s o ns f o r s h i f t &da m a g e o f i r o n o r e b o d y ’ S o v e r b u r d e n r o c k S UN Ho ng - z h o u , HONG So ng 一, LUAN Do ng - pe ng 1 . She ng da M i ni ng Compa n y Lt d, La i z ho u 2 61 43 9; 2 .Chi n gq i n g Uni v e r s i t y,Cho ng qi ng 40 00 44, Chi n a Ab s t r a c t Un d e r g r o u n d s u b l e v e l c a v i n g o f me t a l o r e mi n e o f t e n c a u s e s s h i f t o r e v e n d a m a g e o f t o p r o c k . Th e a n a l y s i s o f O v e r b u r d e n r o c k i s o f 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 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o v e r b u r d e n s u b s i d e n c e o r c o l l a p s e . Th e mo d e l s o f o v e r b u r d e n r o c k s h i f t a n d k e y l a y e r d a ma g e a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 By u s i n g t h e s e mo d e l s a n d t h e t h e o r i e s o f“ Th r e e To p La y e r s ” c o l l a p s e l a y e r , c r a c k l a y e r , b e n d l a y e r a n d“ Ke y La y e r S t r e n g t h ”,i t i s f o u n d o u t t h a t t h e z o n e s o u t h t O 1 e x p l o r a t i o n l i n e i s s t a b l e wh i l e t h e z o n e n o r t h t o t h e l i n e i S u n s t a b l e . Th u s , t h e Ri s k Cl a s s o f c o l l a p s e d a n g e r z o n e s i S d i v i d e d . Ke y wo r d s o ve r bu r d e n r oc k;Thr e e Top La ye r s; Ke y La y e r 1 6 矿 业 工 程 第7 卷第6 期 1 . 2 相对 隶属度 的计算 设多属性决策系统有 个方案组成决策集M M M M 1 , M 2 , ⋯ ,M 其 中 Mi i 一1 ,2 ,⋯ ,m 为 系统 决 策 集 中 待 决策方案 ,m 为待决 策方案 总数 。假 定待 决策 的 m个 方案 由 个共 维属性 指标来衡 量其 优劣 其 中 有 个定量 指 标 ,” 个 定 性指 标 ,这样 个 方 案 、 个共 维属性 指标组 成决策 矩 阵 D r ⋯ 1 ] D E d o ] 一l l l d 】 ⋯ J 式 中 指 标 、方 案 i 的 特征 值 ,i 1 ,2 , ⋯ , 7 z , 一 l n2 。 为 了消 除各指标 量纲不 同带来 的影 响 ,并统 一 衡 量各 指标对方 案 的影 响 ,需 要计算 出各指 标 的混 合相对隶属 度矩 阵 y [- yl 1 ⋯ 1 ] j j y F Y 0 ] 一 ; ;f ⋯ , 删j 式 中Y 方 案 M 指标 的相 对隶属 度 。 1 . 3 定 量指标 相对隶 属度计 算方法 假定 指标特 征值决 策矩 阵 D一 , ,经过 标 准化处理 后得到 相对 隶属 度矩 阵 y一 , 用线 性 比例转 化法公 式计算 相对隶 属度 Y d / 2 效 益 型 指 标 , Y 一∑ d , / r ,I n ≠i 成 本型指标 1 . 4 定性指标相对隶属度计算方法 设决策集 M 中的待决策方案M 与 M 就指标 J进行优 越性 的二元 对 比 ,规 定表 示优 越 性 的定 性 排序标 度, e “ 在 0 、0 . 5 、1中取值 1 若 M 比M 优越 ,取, e 一 1 , e 一 0 ;2 若 比 M 优 越 , 取 一 0 , P 一 1 ;3 若 M 与 M 同 样 优 越 , 取 , P 一0 . 5 , , P 0 . 5 。 显然 ,有 P P 一1 , g 一 P 一0 . 5 ,其 中 k 一 1, 2, ⋯ , 2 ; Z 一 1, 2, ⋯ , 2。 于是 , 矩 阵, E一 i e E 为决 策集 D 关 于指 标 J对 优越 性 作 二元 比较 的 定性 排序标 度矩 阵 。 1 . 5 权重 确定 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 ,但根据计算权 重 时原 始数 据 的来 源不 同 ,可将 这些 方法大致 分为 两大类 ,即主观和 客观赋 权法 ] 。 1 . 5 . 1 改 进 AHP 法 确 定 主 观 权 重 设多 目标 决 策 问 题 有 I T 1个 方 案 ,记 为 M { 1 ,2 ,⋯ ,m ,有 个 指 标 ,记 为 { 1 ,2 , ⋯ , f。 权 重系数 叫 , ∑ 』一 1 矩 阵最大特 征根 、一 [ c ] A| 】 】 a x一厶 7 _ 一 J一 1 n W J 式 中 常数 ,一般 取 C 一9 ;S 级差 ,S S ⋯ ~ S ⋯ ;S ⋯ 一 ma x { S 1 ,S 2 ,⋯ ,s } ,S i 一mi n { 5 - I , 2 , ⋯ ,S } 。 S 一 ∑n c一 c ⋯ ,面 , N I IC ,一 l ,l 对 于计算 量大 的公式 可借用 计算机 软件 MA T L AB工具 辅助计 算 。 1 . 5 . 2客观 赋权 法确定权 重 设有 m 个方 案 ;r/ 个 指标 组 成 的决 策 矩 阵 D一 , 利用熵 技术确 定各 指标 的权 重系 数 ,第 J个 指 标 的权 重为 g 3 / Egi 式 中 g , 1 一P , ,g 一一是 ∑P l n P。 ,P 一 / ∑ Y ,Y ;其中 i 一1 ,2 ,⋯, ;J 一1 , 2, ⋯ , , z ; k一 1 n m 。 1 . 5 . 3 改进 AHP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确定权 重 在 此引进 更科 学 的加权 平均 的概念 ,使 主观和 客 观权重 相互修 正 ,从 而更 趋合理 ,达 到主客观 的 统一。修正公式为 ⅥJ 一Ⅵ J i / ∑ J W | 2 模糊 多属性决策模型的建立 由加 权标准 化矩 阵 R R 一 r 』J m S n 一 叫 Y r l i rl 2 F2 1 / 2 2 ● ● r r 2 2 0 0 9 年第 6 期 林 景 某铜矿厚 大矿体 采矿 方法优选研究 1 7 方 案 i 与理想 、负 理想 方案 广义 距 离分别 为 一 ∑ r . 一 ; d 一 ∑ 一 . ; 理想 与 负理想 方 案 的广 义距 离 为 d g6 一 ∑ r .厂 . ; 方案 优属 度 一 蕊 决策 的原 则是 优 属度 大者 为优 ,反之亦 然 。 表 1 采矿方法 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分析 3 模糊多属性决策模 型应 用 某 铜 矿 床 有 铜 金 属 量 1 4 6 . 5万 t 、平 均 品 位 0 . 6 3 ,是典型的储量大、品位低矿床。根据该矿 所采用 的采矿方法及各项指标值 见表 1 ,进行 两 个方 案 的优 属 度 比较 ,即 分 段 凿 岩 阶段 矿 房 法 M1 和大 直径 垂直 平行 深孔 阶段 矿房 法 M2 。 应 用模 糊 多属性 决 策模 型 ,得 到各 方案 的优 属 度 地 一 一 。 . “ 0 3,“ z 一 一 o . 8 2 卯 故 方案 M 为最 优方 案 ,即该 铜 矿 地下 矿 房 采 矿 方案 采用 大直 径 垂 直 平 行 深孔 阶段 矿 房 采 矿 法 , 对 比结 果与 实 际生产 相符 。 4 结语 模糊 多 属性 决策 方法 是一 种对难 以定 量 的多 因 素 体系作 出定量评 价 的方 法 ,它可将 定 性 的问题 以 及人 们对 该 问 题 的 主 观 判 断 用 数 量 的 形 式 表 达 出 来 ,并进 行模 糊运 算 处理 ,它 在一定 程 度上 能减少 人 的主 观错 误 ,使评 价更 加 全 面 、客 观 、科 学 化 。 采 用模 糊多 属性 决策 方法 对采 矿方 法选 择进 行优 化 选 择具 有一 定 的现实 意义 。 参考文 献 [ 1 ] 李栋祥 .模糊 多属性 决 策分 析法 在矿 产资 源开 发 中的 应用 E 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 0 0 4 . [ 2 ] 林齐 宁 .决 策 分 析[ M] .北 京 北京 邮 电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3 . [ 3 ] 李文秀 . F u z z y理 论在 采 矿及 岩土 工程 中 的应用[ M].北 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9 8 6 8 ~7 3 . [ 4 ] 宋光兴 .多属 性决 策 理论 、方 法 及其 在矿 业 中的应 用研 究 r 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 0 0 1 . Opt i m i z a t i o n o f m i n i ng m e t ho d s f o r t hi c k & g r e a t c o pp e r o r e b o d y LI N J i n g J i n y u P r o j e c t C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mp a n y Lt d , Ab s t r a c t M ul t i a t t r i bu t e a n d f u z z y mul t i a t t r i bu t e d e c i s i on mo de l s a r e s t u di e d a nd a na l yz e d. Di f f er e nt mod e l s a r e c om pa r e d . On t hi s b a s i s, a de c i s i o n mo de l t ha t i s v e r y s ui t a bl e f or op t i m i z a t i o n of mi ni ng me t h od s i s c r e a t e d . The a p pl i c a t i o n of t hi s mod e 1 s ho ws i t s r at i o na l i t y an d s i mpl i c i t y . Ke y wo r d s mi n i n g me t h o d; mo d i f i e d A HP me t h o d; f u z z y m u l t i a t t r i b u t e d e c i s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