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钼矿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pdf
第2 7 卷 第1 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v 。 I.2 7 ,№.1 2 0 0 6年 2月 J O U R NA L O F J I A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D T E C H N O L O G Y F e b. 2 0 0 6 文章编号 1 0 0 7 1 2 2 9 一 2 0 0 6 0 1 - 0 0 1 6 - 0 3 某钼矿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 赵奎。 许振华, 吴贤振 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3 4 1 0 0 0 摘要 针对某钼矿分期开采的实际情况以及矿体的厚大特征, 选用中深孔凿岩、 电耙出矿的分 段凿岩阶段矿房法进行开采, 有效地提高了矿块生产能力. 关键词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钼矿; 中深孔凿岩 中圈分类号T D 8 6 2 . 1 文献标识码 A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T e s t o f S u b l e v e l S t o p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i n a n Mo Mi n e ZHAO Kl l i , XU Zh e n - h u a , WU Xi a n - z h e n , F a c u l t y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al E n g l n e e r i n g , J i an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nd T e c h n o l o g y , G a n z h o u 3 4 1 0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 o f a Mo mi n e w h i c h w i l l e mp l o y mu l t i - s t a g e mi n i n g a n d the o c c u r r e n c e mo r p h o l o g y o f o r c b ody w h i c h i s d e e p a n d l a r g e 。 t h e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s u b l e v e l s t o p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d r i l l e d b y mi d - d e e p b o r e h o l e d ril l i n g ma c h i n e and l o a d e d b y e l e c t r i c - r a k e . T h e r e s u l t o f t e s t p r o v e s t h a t i t i mp r o v e s t h e mi n e s p r o d u c ti v i t y e ff e c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 s t h e me thod o f s u b l e v e l s t o p i n g mi n i n g r o o m;Mo mi n e;mi d - d e e p b o r e h o l e d r i l l i n g 1 地质概况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某钼矿矿体环绕矿区的花岗岩斑岩体分布, 内外接触带均有矿体赋存 , 以外接触带的矿体为主.矿体 北西 一 南东向长 1 5 2 0 m, 宽 8 0 0 9 0 0 m, 面积约 l _3 2 k m 2 . 根据深部工程揭露 , 按赋存岩石类型和空间位置 不同, 分为 I 号、 I I 号 2 个矿体 , 花岗斑岩体的顶面界线为二者的分界线, 二者之间有 0 - 1 0 0 m的低品位矿 层和夹石或无矿段. I 号矿体为该区的主要矿体, 赋存于花岗斑岩体顶面以上 0 - 3 6 0 m的外接触带中, 矿体面积大, 厚度较 稳定、 品位均匀 平均品位 0 . 1 2 % 、 工程控制程度高, 矿体平均厚度为 1 6 7 m .工业矿层 3 3 2 3 3 3 铝金属 资源储量 3 4 4 9 8 4 - 3 t , 占矿区总资源储量的9 6 %. I I 号矿体为该区的次要矿体, 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接触带内, 矿体规模较小, 厚度变化大, 工程控制程 度低.工业矿层 3 3 3 钼金属资源储量 1 445 6 .6 t , 占矿区总资源储量的4 %. 该区属淮河流域, 区域上地表水系发育.矿区地形南高北低, 含水组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孔隙含水 层、 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裂隙弱含水层. 由于矿区内构造破碎带规模不大, 多属压扭性、 裂隙紧闭, 弱富 水性; 矿体围岩均属弱裂隙含水层, 故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不大.整体上看,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围 岩岩石坚硬, 裂隙较发育, 但其延伸不长且紧闭, 故其稳定性好. I 号矿体属特厚大矿体, 本试验研究的开采范围为 I 号矿体. 由于该钼矿选厂已具备 2 2 0 0 t/ d的处理能 力,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 当前的地下开采方式只是过渡性生产阶段.今后矿山的大规模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 或露天开采 尚处于研究规划之中. 收稿 13期 2 0 0 5 - - 0 9 - 2 0 作者简介 赵 奎 1 9 6 9 一 。 男, 教授, 博士. 维普资讯 第2 7 卷第1 期 赵奎等 某钼矿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 l 7 2 采矿方法优化选择的要求及结果【 l 】 根据矿山地质、 开采条件与生产情况以及本研究的任务目标 采场生产能力大于 2 6 0 ri d ;采矿总成本低 于 9 . 5 元 , t , 对采矿方法方案选择提出以下要求 ①采场生产能力要大.矿山目 前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采 场出矿能力在 1 0 0 t/ d 左右, 难以满足供矿要求, 要实现日 产原矿 2 2 0 0 t , 必须切实提高采场的生产能力, 确 保在 2 6 0 t/ d以上.②采矿工效高. 降低劳动的密集程度, 提高采矿工效是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之 一 .③采切比小.降低采切比可使回采同样的矿量节约生产费用, 缩短生产周期, 增加效益, 应确保采切比小 于 1 5 m / k t .④采矿损失、 贫化率低. 由于矿区矿体属特厚大矿体, 采区所留矿柱将于矿山二期开采 露天开 采 中回收.⑤采矿成本低. 采矿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采矿成本 越低, 矿山经济效益越好. 因此, 应确保采矿总成本低于 9 . 5 元 , t .⑥安全程度高.所选采矿方法不仅要保证 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还需要保证地表不得塌陷。⑦方法简单实用、 工艺有利于推广,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 率和加强管理.⑧采矿工艺易于掌握. 根据以上采矿方法方案选择的要求, 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优化选择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进行试验 研究. 3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方案设计[2 - 6 “1 3 . 1 矿块结构与参数 矿块布置如图 1 所示, 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 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 在回采中, 先采矿房, 矿柱在 矿山二期开采中回收. 阶段高 5 0 m,自 下而上分为 1 、 2 、 3 三个分段, 采用中深孔凿岩,第一分段高度取 1 2 m, 其它两个分段高度取 1 3 m .矿房宽 4 0 m , 矿柱宽 8 m 布置天井的一侧为 1 0 m ,矿块长 1 2 m, 顶柱厚 4 m, 临时底柱高 8 m, 端部矿柱宽 8 m . 3 . 2 采准工作 - B . . B 1 从上盘阶段运输平巷2 . 8 2 .8 m 2 上方向矿房掘进一条长 4 0 m的电 耙道2 .0 2 .0 m 2 , 电耙硐室 2 .4 2 . 8 m 2 布置在阶段运输平巷上方的另一侧. 2 在电耙道内每隔 6 m向矿房掘 放矿口 2 .0 x 2 .0 m , 交错布置 . 3 在电耙道的终端 较宽矿柱的 中间 布置人行通风天井 2 .0 2 .0 m 2 , 用分段凿岩横巷相连接, 人行天井服务 于相邻的两个矿房, 兼作通风、 人行、 设 备、 材料运输之用. 4 每个分段布置一条分段凿岩横 巷 2 . 8 2 . 8 m 2 . 5 在矿房中部开掘切割天井 2 .8 x 2 .0 m 2 . 6 从每个分段凿岩横巷向上打扇 形 中深孔 以切割天井为 自由面拉切 割槽. 3 . 3 切割工作 采用放矿漏斗的底部结构, 漏斗中 心间距为 6 m, 采用交错布置, 先在开 凿切割天井的同时形成其下部漏斗, 其 他漏斗超前回采工作线 l 一 2 排漏斗的 广B 乏 圣 乏 ≥ 图 1 某钼矿分段空场法典型方案图 1 . 阶段运输平巷; 2 . 电耙道 ; 3 .放矿口; 4 .人行通风天井; 5 .切割天井; 6 . 电耙硐室; 7 . 分段凿岩平巷; 8 . 间柱; 9 施 孔 6 氍 一 焦 维普资讯 l 8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 0 0 6 年 2月 距离, 用中深孔扩漏, 即在所有漏斗颈上部打好中深孔, 然后依次扩漏. 3 . 4 回采工艺 回采工艺包括落矿、 采场通风、 出矿等. 1 落矿.切割工作完成后, 进行本分段上向扇形中深孔排炮的凿岩工作.在分段凿岩横巷的切割天井位 置钻凿 5 排上向扇形中深孔形成切割槽, 排距 0 . 6 0 .7 m . 排炮的布置以分段凿岩横巷为作业场所, 逐排钻 凿上向扇形中深孔, 扇面平行矿体走向.凿岩设备为 Y G Z 一 9 0 型凿岩钻机, 孔径 5 2 .. 6 2 ra i n , 排距 1 .3 1 .5 m, 孔底距 1 .5 ~1 . 7 m, 孔深小于 1 5 m, 排面角 9 0 “. 在阶段矿房内自 上而下分段回采, 沿矿房中央向两侧推进. 炸药选用 岩石柱状炸药, 粉状装药器装 药, 装药系数 O .7 , 导爆索 一 导爆管微差雷管非电复式起爆, 导爆管微差雷管由火雷管引爆. 落矿顺序为 凿岩工作完成后, 先崩 l 、 2 、 3 分段切割天井两侧的矿带, 在电耙出矿形成补偿空间后, 再 一 次性崩完采场矿房全部矿石. 2 采场通风.采场通风主要借助矿井通风系统的总负压形成贯穿风流.凿岩时新风由阶段运输平巷进 入电耙道, 经放矿口进入 1 分段凿岩平巷, 2 、 3 分段的新风由人行通风天井进入分段凿岩横巷.矿块在采准 和切割工作中, 可用 J K 5 5 2 N 0 3 .5 局扇辅助通风; 崩矿时新风由阶段运输平巷进入电耙道, 再由电耙道经 放矿口经分段凿岩平巷进入爆破空间,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由人行通风天井直接排至上中段进入回风平 巷; 出矿时新风由阶段运输平巷流入电耙道, 清洗粉尘后, 污风由人行通风天井直接排至上中段回风平巷. 3 出矿.各分段每次爆破崩落的矿石全部经放矿12 1 自流到电耙道, 并由电耙耙入阶段运输巷道内的装 矿车- 出矿设备为 Z D P j 一 5 5 型电耙.矿石块度不大于 5 0 0 m m, 大块在电耙道中进行二次爆破. 3 . 5 矿柱的处理 应用此采矿方法时, 矿房回采以后, 还残留大量矿柱 , 矿柱矿量达 3 0 %以上. 为了充分回采地下资源, 及时回采矿柱, 是本采矿方法第二步骤回采不可忽视的工作. 由于本采矿方法在矿山的过渡阶段使用, 因 此, 矿柱的回采暂时不予考虑. 3 . 6 技术指标 采用本采矿方法开采, 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 . 衰 1 主要技术指标 4 结束语 矿产资源是自 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 的迅速扩大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部分矿产资源将呈现紧缺状态, 特别是铁矿、 钼矿、 钨矿, 因此, 我们按 照有序有偿、 供需平衡、 结构优化、 集约高效的要求 , 通过对某钼矿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 较好地发挥了矿 产资源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主要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1 矿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基本上满足了供矿要求; 2 生产工艺比较简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采场通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4 出矿人员不需进入采场, 作业安全可靠, 改善了采矿人员的作业条件; 5 矿石损失贫化比较小. 参考文献 【 1 懈世俊.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呷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7 9 . [ 2 壤美峰. 金属矿山采矿设计优化与地压控制一 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1 . 【 3 】 吴贤振. 铜山铜矿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工艺优化研究叨.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 0 0 3 , 2 4 4 1 - 4 . 【 4 闶 君才. 难采矿体新型采矿法嗍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9 8 . [ 5 】 王发芝. 对老鸦岭深部矿体采矿方法的探讨【 J 】 .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 0 0 0 , 2 1 3 ; 1 6 3 1 6 8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