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岭金矿4号矿体采矿方法的优选.pdf
第 2 2卷第 6期 2 0 0 2年 I 2 月 矿 业 研 究 与 开 发 M I NI NG RD V0 1 . 2 2 No . 6 De c . 2 0 0 2 文章 编号 1 0 0 5 2 7 6 3 2 0 0 2 0 60 0 0 40 3 金 翅 岭 金 矿 4号 矿 体采 矿 方 法 的优 选 周 罗中 长沙 矿山研究 院 , 湖南 长沙4 1 0 0 1 2 摘要 根据金 翅岭金矿 4号矿体的开采技 术条件 , 首先初 选 4种采矿 方法 , 通过技 术 经济综 合 比较 淘汰劣势 明显 的方法 , 对其 它方法 , 应 用模糊数 学方法 , 量化影响采矿法选择 的指 标 , 建 立模 糊评判矩 阵, 最后 选择 出最佳的采矿 方法为下向人 工假顶 中央 天井分层进路 空场 法。 关键 词 采矿 方法 ; 模糊数 学 ; 优化选择 ; 下向分层进路 空场法 中图分类号 TD 8 5 3 . 3 文献标 识码 A Op t i mi z e d S e l e c t i o n o f M i n i n g Me t h o d f o r t h e No. 4 Or e b o d y i n J i n g c h i l i n g Gol d M i n e ZH OU Lu o- z k o n g C h a n g s h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 Ch a n g s h a ,Hu n a n 4 1 0 0 1 2,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mi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t h e No. 4 o r e b od y i n J i n g c h i l i n g Go l d M i n e ,f o u r n fi n i n g me t h o d s we r e p r e l i n fi n a r i l y s e l e c t e d.Th r o u g h f u r t h e r o p t i mi z e d s e l e c t i o n b y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comp a r i s o n i n t e r ms o f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e c o n o mi c i n d i c e s .t h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d me t h od s we r e e l i mi n a t e d.W i t h t h e r e ma i n i n g c a n d i d a t e me t h od s ,a f u z z y ma t h e ma t i cal me t h od wa s u sed t o q u a n t i f y t h e i n d i c e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t h e mi n i ng me t h od s a n d a ma t r i x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f o r f u z z y e v a l u a t i o n .F i n a l l y,t h e b e s t mi n i ng me t h od wa s s e l e c t e d,i . e .t h e d o wn wa r d s u b l e v e I d r i f t o p e n s t o p e me t h od wi t h a r t i f i c i a l l y f a k e r o o f e d r a i se . Ke y W o r d s M i n i n g me t h od ,Fu z z y ma t h e ma t i c s ,Op t i mi zed s e l e c t i o n ,Do wn wa r d s u b l e v e l d r i f t o p e n s t o p e me t h od 1 矿 床 概况 、 金翅 岭金矿床位 于招 远 市城北 , 属于混合 岩化 一 重熔 岩浆 中温 热 液裂 隙 或破 碎 充填 交代 金 矿 床 。该矿床长 约2 k m, 宽 约 1 k m, 共 发 现有 破碎 蚀 变带 2 1条 , 4号 矿体赋存 于 P 4号破碎蚀变带 中。 矿区内主要发育 断裂 构造 , 成 矿前 构造 一般延 长达 3 ~6 k m, 多被后 期闪长玢岩 、 石英 闪长玢岩 等 脉岩充填 ; 成 矿期 构造 为控 矿 构造 , 主 要 发育 有硅 化 、 绢云母化 、 钾化 、 黄铁 矿化 等蚀 变 的构造 岩和石 英 细脉 , 组成含金 矿化蚀变带 , 矿化较 强的部位 则形 成金 的工业 矿体 ; 矿石 中主要金 属矿物为黄铁矿 , 其 次 为方铅 矿 、 闪锌 矿、 黄铜矿 , 局部有极少量辉铜矿 、 斑铜 矿、 辉钼 矿、 磁 黄铁 矿 、 自然 金等 。非 金 属矿物 主要为石英 , 其 次 为长石 、 绢 云母 、 方 解石 等。矿 石 中有用元素为金 。矿床水 文地质条件 属于简单一 中 等复杂类型 。 2 矿体 开采技术条件 4号 矿 体 为 隐 伏 矿 体 , 赋 存 标 高 为 一1 9 0~ 一 3 0 0 m, 距地表约3 0 0 m。矿体走 向为 NE, 走 向长 度 3 0 0 --4 0 0 m, 矿体厚 度一 般 为l --2 m, 最大 厚度 4 r I 1 , 平均厚 度 _1 . 5 m左 右 , 矿 体倾 向 Nw, 倾 角 6 0 。 -- 8 0 。 。矿体中节理裂 隙极 其发 育 , 矿石硬 度系数 厂 4 ~7 , 遇水 易泥化 , 属极 不稳 固型 矿体 , 松散 系数 为 1 . 5 ~1 . 8 , 平均 抗压 强度5 5 . 4 MP a , 自然 安息 角 4 0 。 3 0 。矿石含金 品位平均在8 g / t 左右 。 矿体围岩主要为 绢云母化 混合 花 岗岩 , 其 次 为 收稿 日期 2 0 0 20 30 8 作者 简 介 周罗 中 1 9 5 7一 . 男 . 湖南 湘 乡人 . 教授级 高级 工程师 . 主要从 事采矿 技术研究 维普资讯 第 6期 周 罗 中金翅 岭金 矿 4号矿 体采 矿 方 法的优 选 5 硅化绢 云母混合 花岗岩 、 高岭土化混合花 岗岩 、 闪长 玢岩等 。绢云母化 混合 花 岗岩 坚硬 , 节 理裂 隙不 发 育 , 厂系数 约为 1 0; 硅 化绢 云母化 混合花 岗岩坚 硬 , 节理裂 隙不 发育 , 厂 l l ; 高岭 土化混合 花 岗岩较松 软 , 易破 碎 , f6, 节 理一 般 不 发育 , 但 岩石 抗 压抗 剪强度 低 , 易 引起坍 塌 ; 闪长 玢岩较 坚 硬 , 但近 矿处 岩石 较破碎 , 节理 发育 , 易 引起坍 塌 。上 盘围岩平 均 抗 压 强 度 l l 7 . 3 MP a , 下 盘 围 岩 平 均 抗 压 强 度 l 3 6. 6 M Pa 。 3 采矿方 法选择 3 . 1 采矿方法初选 根据矿体 赋 存 条 件 , 从 简单 、 安 全 、 高 效 、 低 贫 损 、 低成 本的原 则出发 , 初 定如下 4个方案 供选择 。 方案 I 下 向人 工 假顶 中 央天井 分层 进路 空场 采 矿 法 ; 方案 I I 下 向人 工 假顶 端部 天井 分层进 路 空场 采 矿 法 方案 Ⅲ 下 向分层 胶结充填采 矿法 ; 方案 1 V 超前护 顶上向分层干式充填 采矿法 。 根据 以上 4个 方案各 自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优 缺 点 , 进行技术 和经 济 比较 , 比较 结果 淘 汰 了方 案 Ⅳ , 其余 各方案在相互 比较 中优 劣势不 够 明显 。为 了全 面准确地评价各方 案 , 达到最优化 的 目标 , 引入模糊 数学方法进行模 糊评判 。 3 . 2 模糊 数学综合评 判 3 . 2. 1 因素层次关 系和权值计算 通常影 响采 矿方 法选 择 的因素 很多 , 根 据金 翅 岭金 矿 的 具 体情 况 , 采 矿 方 法 选 择 主要 考 虑 安 全 B1 、 经济 B2 、 资源 B3 、 效 率 B 4 4个 因素 , 各 层次诸 因素问 的关 系见 附图 。 最 优采 矿 方 法 A 一 安 全 因 素 B . 经 济 因 素 B 2 资 源 因 素 B 】 l 效 率 因 素 B | \ / \ 、 \ 顶 通 采 采 损 贫 采 生 板 风 矿 切 失 化 矿 产 安 条 成 比 蜜 蜜 工 能 全 件 本 效 力 C C C C‘ G C6 G C l 附 图 因素 层次 结构 图 采用 T. L. S a a t y的 I ~9标 度方法 , 其方法 和具 体含义见 表 l 。 表 1 定性因素标度及其含义 标度 含 义 1 两因素 相 比 . 同样 重要 3 两 因素 相 比. 一因素 较另 一因 素稍微 重要 5 两 因素 相 比. 一因素 较另 一因 素明显 重要 7 两 因素相 比, 一 因素较 另 一因素 强烈 重要 9 两 因素 相 比. 一因素 较另 一因 素极端 重要 2. 4 . 6 , 8 上 述两 相邻 判断 值的 中值 倒 数因素 i与 因素J的 比为 % 。 因素 与 i的 比为 c j i 1 / c 根据表 1进行两 两 因素 间 的重要 性评 价 , 可得 出因素 A与 B的模糊判 断矩阵如下 用 同 样 的方 法 , 可 建 立 因 素 Bl C、 B2 一 C、 B3 一 C和 B4 一 C间的模糊判断矩 阵。 根据不相容度 来 检验上 述判 断矩 阵 的相 容 性 , 当 CJ ≤ 0 . 1时 , 认 为判 断矩 阵 的相 容 性 好 , 否 则 , 重新调 整判 断 矩阵 。根据不 相 容度计 算 公式 可 知 , 为计算 CJ值 , 首 先 要 求 出判 断矩 阵 的 特 征 根 。为简化计算 , 采用 变通方 法 , 即如果 判 断矩 阵 A 满 足口 ≥ l , ≥ I , n ≥ l , 就认 为矩 阵的相 容性 好。具体为作一个 0 一I 布尔矩阵 A n 使 得 , f 1 , a ii ≥I 1 0 , I 如果布尔矩阵满足 A 以 A 则判断矩阵相容性好 , 否则相容性不 好。 对判断矩 阵 A, 将其转换为 布尔矩 阵计算得 A o A l l 0 1 0 0 0 1 I l 0 l 0 0 0 I l l l l l 0 1 I l I I I l 0 I I 1 l 0 l 0 0 0 1 A l I l I l 0 1 1 维普资讯 6 矿业 研究 与开 发 第 2 2卷 由此可见 , 矩阵 A 的相 容性好 。 用 同样 的方 法 计 算 , 得 出 Bl , B2 , B3 , B4矩 阵 的相容性好 。 判 断矩 阵相容性 好 , 则可用 矩阵 的最 大特 征根 ~ 对应 的特 征 向量 作 为权重 向量 。采用 变通方 法时 , 用下式 计算每层各 因素的权 值。 口 √ 盟 口 巧 对矩阵 A b , 2. 5 9 4 厂T一 b z 4 1 1 5 1 1 1 4 b3 弼- o -3 4 4 r 一 b 4 _ √专 1 3 1 l 0 0 归一化 以后得 b 0 . 5 1 , 0 . 2 2, 0 . 0 7, 0. 2 0 采用 同一 方法计 算 出矩 阵 Bl , B2 , B3 , B4各 因 素的权重值并归 一化后得 C 1 0 . 9 , 0 . 1 0 C 2 0 . 4 1 , 0. 1 0, 0. 0 5, 0 . 1 7 , 0 . 2 7 C 3 0 . 1 7, 0. 8 3 C 4 0 . 7 5 , 0 . 2 5 各 分指标 Cl , C2 , C 3 , C4 , C5 , C6 , C7 , C 8 对 总 目标 A 的权重分配值 可 由表 2计算求得 。 表 2 因素权重 w 值计算表 由上 表 可 知 , W 0 . 4 6 , 0 . 0 5 , 0 . 0 9 , 0 . 0 2, 0 . 1 0, 0. 2 1 , 0. 0 5 3 . 2 . 2 模糊综 合评判 由初选结果可知 , 决策论域为{ 方案 I, 方案 Ⅱ, 方案 Ⅲ{ , 影响 采 矿方 法选 择 的主要 因素集 合 为 { 顶板安全 C l ’ 通风条件 C 2 , 采矿成本 C 3 , 采切 比 C 4 , 损失 率 C5 , 贫化率 C6 , 采 矿工 效 C7 , 采 场生 产 能力 C } 。上述各 因素 中定量指 标参考本 矿和 国 内外类似 矿山选取 , 定性 指标 则 由专 家按 最差 、 差、 较 差、 中等、 较好 、 好 、 最 好 7个 标 准进行 评 比, 因 素 指标 值见 表 3 。 表 3 主要因素指标 ⋯ , C3 C4 C5 C6 C7 C8 指 标 c- c 元 t t / 班 t / d 方案 I 较好中等5 0. 7 8 1 5. 9 4 4 2. 8 5 3 5 方案 I / 较好最 好5 5. 2 3 2 2 . 3 4 4 。 2 . 8 5 3 5 方案 Ⅲ 最好中等5 9. 2 2 1 4 . 3 2 4 2 . 4 8 2 5 表 3中各 指标值的单位不 同 , 为便于 比较 , 首先 对指标进行无 量纲化 , 然 后构建 一个 评 价模糊 矩 阵 R, 其 中对定量 指标 由下式 确定 , 一, 当 为负指标时r ij l_ ff . 当 为正指标时 r ij 式 中 ~ 因素指标 的最大值 ; . 抽 因素指标 的最小值 ; 级 差值 , d 一 ; , , 方莉因素的指标值。 对其余定性指标 采用 等 级评 定法 , 按 如下 7级 赋值标准 给出评 定值 最差 差 较差 中等 较好 好 最好 由此得评价模糊矩阵 R 为 R 0. 6 5 0. 5 l 0. 8 0. 1 l l l 0. 6 5 0. 9 5 0. 4 7 0. 1 0. 1 1 l l 0. 9 5 0. 5 0. 1 l l 1 . 0. 1 0. 1 运用加权平均模型 M , ④ 对各方案进行评价, 计 算结果为 A W o R 0. 7 9 2, 0. 7 4 3 , 0 . 6 3 7 一 下转第 l 5页 维普资讯 第 6期 昊爱祥等- i - l 二矿 区深部开发面临的问题及 对策 l 5 坏 。围岩支护方式 可分 为 被动 支护 和主 动支 护 , 被 动支护是 限制 围岩 的变形 破坏 , 而主 动支护 是 以加 固围岩 为 目的 , 利用 围岩 的 自撑 能力来 限制 围岩 的 变形破坏 。在金川二 矿 区这 样 的矿 山 , 实 施开挖 几 小时后 围岩就有可 能 发展 成 为碎 裂体或 松 散体 , 支 护对象是破 裂后 的剪 胀变 形 围岩。 试验 表 明 , 岩 石 的峰 值强 度和残余强 度对 围压很 敏感 , 即较小 的 围 压就可 以较 大地提 高围岩 的强度 , 因此 , 在金川二 矿 区采用 锚杆 支护 这 种 主 动 支护 方 式是 合 适 的。但 是 , 提 高锚杆支护 系统 的 强度 和改善 围岩 特性 才 能 取得 较好 的支护效果 。 国内外 的研究 表 明 , 可从 两个方 面来 考 虑提 高 锚杆 支护系统 的强度 , 一是 采用 预应力锚杆 , 预应力 锚杆 所提供的初锚 力一 开始就给 围岩施加一 定的围 压 , 可及 时阻止围岩变形 和破坏 , 二是提 高锚 杆系统 的刚度 , 即提高 锚杆对 围岩 变形 的敏感性 , 在围岩与 锚杆 之问产生微小 的相 对错 动 时 , 迅 速 提高 锚杆 的 锚固力。根据文献[ 5 ] , 锚杆上的剪应力为 r z C e 一 石 占 式 中 r 点处粘 结剂作用 于锚杆 表面 的粘 接 力 ; K] n n i n } Kl , K2 } , Kl 为粘 结剂 的翦切 刚 度 , K2为围岩的剪切刚度 ; E锚 杆 的杨 氏模量 D锚 杆 的直径 ; C 常数 。 由上式可见 , 锚 杆上 的剪 切力 是 随锚杆 长度 呈 负指数递减, 增加锚杆长度并不是有效的方法, 增大 锚 杆直径也要受 到矿 山生产条件 的诸 多限制。实际 上 , 在保证 施工质量 的前提 下 , 锚 固体 的实 际锚 固力 主要取决于孔壁与粘结材料的强度特征。根据莫尔 一 库仑理论 , 提高粘结材料 的抗剪 、 抗拉强度和刚度 以及增大孔壁和锚杆表面的粗糙度 , 可提高锚杆系 统 的刚度 , 从而 达 到有 良好 的支护 效果 。岩体破 碎 是金川二矿 区地层 的基本 特点 , 试验表 明 , 通过注浆 可 以将破碎 的岩体胶结 为整体 , 强度 高几倍 , 类似 于 在 围岩 内形成 一个混 凝土加 固圈。将注浆 与锚杆有 机地结合起来 的锚 注支护试验在金川二 矿区取 得了 成 功 。 目前正在推广应用之 中。 4 结 语 金川二 矿区正 面临着深部采矿所带来 的一 系列 问题。要 实现二矿区深部矿体 的安全 、 高效 、 低成本 开 采 , 必须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 , 吸收和 消化 国内外 先进采 矿技术 和经 验 , 不 断的改造和改进生产工艺 ; 统 筹规 划深部开拓巷道 和 开采顺 序 改 进深部 开 采 的岩层控 制技术 , 尤 其是提 高 锚杆 支护 系统 的强 度 和刚度 , 会得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参考 文献 [ 1 ]莫里森 DM. 未来的深部硬岩开采[ J ] . 国外金属矿山. 1 9 9 7 2 . [ 2 3刘同有 , 等. 充填采矿技术与应用[ 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2 0 01 . [ 3 ]徐松林 , 吴文. 王广印. 大理岩等鼠压三轴压缩全过程试验研究 r 三轴压缩全过程和峰前、 峰后卸围压全过程试验[ J ] . 岩石力 学 与工 程学报 . 2 0 0 1 . 2 0 6 . [ 4 ]陆士良. 漆泰岳. 强初撑急增阻高阻力锚杆的支护机理[ J ] . 中国 矿业大 学学报 . 2 0 0 0. 2 9 1 . [ 5 ] 汤雷 . 蒋金平. 锚杆支护强度[ J ] . 地下空间. 1 9 9 7 . 1 7 2 . [ 6 ]朱焕舂 , 荣冠. 肖明. 王涛. 张拉载荷下全长粘结锚杆工作机理实 验研究[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 0 0 2 . 2 1 3 . [ 7 ]王红霞 . 杨新安. 黄宏伟等. 金川不 良岩层巷道锚注支护 试验研 究[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1 . 2 0 6 . 上接第 6页 4 结 论 根据最 大隶 属度原则 , 方案 I, 即下向人工假顶 中央天井分层 进路采矿法为最优方案 。该方 案为沿 矿体走 向划分矿 块 , 矿块 长6 0 m, 高为 中段 高度 , 宽 为矿体 的水 平 厚 度 , 问柱 宽2 r l l 。在 矿块 中央 下 盘 距 矿体边 界2 ~3 m处 布置 人 行 、 通 风和 溜 矿 天 井 , 联通上下中段脉外运输平巷 。回采 前在矿块上部沿 脉平巷底板上 浇灌钢 筋混 凝 土底板 作为 人工 假 顶 , 自中央天井向采场两 端进 路式 、 从 上 而下逐 分层 回 采 。回采 用 7 6 5 5钻 机凿岩 , 非 电微差起 爆 , 人工 或 电耙出矿 , 局扇通 风。必 要时用锚杆钢丝 网护 帮。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