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实践.pdf
2 0 0 5 年 1 2月 第 3 4卷第 6期 中 国矿 山工 程 C h i n a Mi n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e c . . 2 0 0 5 V o 1 . 3 4 No .6 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实践 Mi n i n g P r a c t i c e o f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T h i n Or e b o d y 郑成英 , 马萃林张 家 口 金 圆 黄 金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河 北宣 化0 7 5 1 4 8 关键词 急倾斜薄矿体 ; 浅孔 留矿法 ; 采矿方法 摘要 介绍 了张家口金 圆黄金 有限责任公 司对原 浅孔 留矿法进行 的技 术研 究与改进, 并在 实践 中取得 了较好的技 术指标和经 济效益。 Ke y wo r d s s t e e p l y i n c l i n e d t h i n o r e b o d y ; s h r 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wi t h s h o r t h o l e ; mi n i n g me t h o d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y a n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s h r i n k a g e s t o p i n g w i t h s h o rt h o l e i n Z h a n g j i a k o u J i n y u a n Go l d C o . ,L T D, a n d b e t t e r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 e s a n d e c o n o mi c a l b e n e f i t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 ● 一 1 日 lJ舌 张家口金圆黄金有限责任公司是大 中型黄金企业 , 始建 于 1 9 7 0年 。 目前采选能力达 6 0 0 t / d , 该矿床为一大 型多金属 氧化物石英矿脉 , 其 中响水沟矿区矿体规模较大 , 其走 向为 N E 3 0 5 5 。 , 倾角 6 0 。 一 6 6 。 。 平均走向长度为 5 5 0 m, 平均厚度为 2 . 0 m。该矿床是典型的急倾斜薄矿脉矿体 , 矿体下盘较稳固, 上盘较松软。建矿以后 , 一直采用浅孑 L 留矿法采矿 , 此法在矿 块结构 、 设备配置 、 回采工艺和生产管理上都较为简单 。但近 几年来 , 随着矿山资源的 日益 紧张 , 为了最大限度 地 回收资 源 . 对原浅孔 留矿法进行了多次研究改进 , 使采矿 回收率 由 过去的 7 4 %提高到 9 1 %, 取得 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 2 采矿技术改进 2 . 1 改用 无底 柱浅 孔 留矿法 原采矿方法 中的浅孔留矿法 ,采场采 完后 留下 四面矿 柱. 矿柱损失较大 , 且有以下缺点 ①采切工程量大且工艺较 复杂 ; ②采矿过程 中易形成大块 , 经常堵塞漏斗 ; ③残 留粉矿 不易放出, 造成二次损失加大。根据上述问题, 研究采用装岩 机平底装车 的无底柱浅孔 留矿法 , 此法是在脉 内巷道 中直接 向上回采 , 使底 柱矿量在采矿过程 中一并 回收 , 大大 降低 了 采矿损失率 , 在出矿穿脉 中用装岩机 出矿灵活方便 , 对大块 矿石的处理较容易 , 提高了出矿效率 。l 1 9 7中段 8号采场改 进后的浅孔 留矿法 的采场结构 、 采准工程 布置 、 回采方法及 经济指标 即为实例 。 l 1 9 7中段 8号采场矿体沿走 向布置 , 长度为 4 0 m, 矿体平 均厚度为 1 . 5 m, 中段高为 4 0 m, 间柱宽为 8 m, 浇灌钢筋混凝土 假 底厚 为 1 . 0 m。 由于矿体连续性较好 ,在矿体 内每 4 0 m段设一人行 天 维普资讯 2 6 中国矿山工程 2 0 0 5 年 第3 4卷 井 , 使上下中段贯通 , 以便于通风 , 因此一个采 场有 两个人行天井.人行天井每 4 m设置一联络巷与采 场相通 , 主要设置脉内 、 脉外平巷和辅助存矿车巷 . 采用装岩机出矿。 采准工程做完后 , 将脉内巷道上挑 1 m, 然后浇 灌钢筋混凝土假底和溜矿槽 . 待水泥凝 固后 , 采用 向上孑 L 进行回采 , 炮孑 L 一般呈“ 之 ” 字形和“ 梅花 ” 形 布置 ,孑 L 径为 4 2 m m.孑 L 深一般为 1 . 8 m.孑 L 距 0 . 7 1 . 0 m, 炮孑 L 与矿体倾斜方 向平行 , 用硝铵 、 导爆管及 火雷管引爆 . 每落下一层 , 就用装岩机放出 1 / 3的矿 量 , 并保持 2 m的采矿空 间. 然后进行排险平场 , 继 续 回采 。 当上采离假底 3 m左右时 , 根据上中段采场 情况对顶柱进行 回收 。采场主要采用 自然 通风为 主 , 并用局扇局部通风 , 采矿结束后 即可大量放 矿 . 空 区用废石进行充填 废石主要来源于各中段探矿 及采矿工程 。 这种采矿方法通过 5个采场的实践证明 , 可多 回收 底柱 矿 4 6 2 0 t , 黄 金 3 9 . 2 7 k g , 盈 利 1 4 0 . 1 9万 元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材料消耗见表 1 和表 2 。 表 1主要技 术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消耗地质储量/ t 2 94 8 0 采矿能力/ / t / d 7 5 . 8 0 矿石损失率/ % 7 .5 0 人造混凝土 假底/ m l l 7 9 0 矿石贫化率/ % l 1 . 8 0 出矿 品位/ / t 8 . 5 0 采下矿石量/ t 2 7 3 9 0 出矿量/ t 3 2 2 4 5 采下矿岩量/ t 3 2 2 7 0 出矿工效/ t , 工班 5 . 0 采矿工效W 工班1 6 .4 0 采矿 成本, 元/ t 1 3 3 . 6 0 表 2 每 吨矿石 的材料消耗 材料名称 数量 材料名称 数量 木材/ m 0 . 0 0 2 钎头/ 个0 . 04 炸药/ k g 0 .3 5 钢材/ t 0 . o 0 0 3 6 导爆 管/ 个0 .5 0 水泥/ t 0 . 0 0 3 6 火雷筐1 个0 .0 2 石子/ t 0 . 0 1 6 导火索/ m 0 .0 3 砂子/ t 0 . 1 3 钎 子钢/ k g 0 .0 4 2 . 2 用钢筋混凝土假底代替中段顶柱 在采矿方法改进后 ,矿块 的的顶柱损失仍较 大。故在上 中段脉内巷道 中浇灌钢筋混凝土假底 . 代替下 中段 的顶柱 , 使顶柱完全回收 。几年来 此方 法正在得到推广和应用 , 经济效益可观 。 其具体方法 先将脉 内平 巷挑顶 . 使 脉内巷道 高度达到 3 m, 把落下 的矿石出净 , 用水将巷道两帮 清洗 干净 , 再在两帮离底板 0 . 3 m处. 各凿一排直径 为 4 0 ram、 深为 1 . 5 m、 间距为 1 . 2 m 的锚杆 眼, 锚杆 眼 垂直于两帮, 俯角为 1 2 。 , 插上直径 3 5 mm、 长 1 . 8 m的 圆钢锚杆 , 锚杆外露 0 . 3 m。 在巷道板铺一层 1 0 c m厚 的河砂 , 做为隔离层 , 在下 中段采矿接近假底时, 同 时对爆破起防振动作用。然后用直径 2 8 m m的圆钢 做边 角焊在外露锚杆上,用直径 1 4 m m和 2 0 m m的 圆钢焊接成 2 5 c m x 2 5 c m钢筋网。最后用水泥 砂 石子 为 1 2 3的混凝土, 浇灌成平均厚度为 7 0 c m的假底, 待凝 固后即可形成高强度的混凝土人工假底 。 2 . 3用浅孔留矿法回收间柱 原来 回采间柱 的方法是在 天井和联络巷 中集 中凿岩 , 一次性爆破 , 爆破效率低 , 损失率大 。现根 据矿体的赋存条件 . 在间柱两侧采场大量放矿前改 进浅孑 L 留矿法 回采 间柱 , 其方法 为 间柱两边采场 采矿结 束后 , 间柱两 侧暂不大量 放矿 , 用其作 为间 柱 回采的保护墙 , 以维护上下盘 围岩 , 与浅孑 L 留矿 法基本相同 , 自上而下逐层 回采 。由于间柱 中的天 井和联络道提供 了足够 的 自由空 间, 所 以对薄矿脉 间柱 的 回采过程 中 , 一般不需要放矿 ; 若回采空间 较高 时, 可以从两边采场的留矿堆上补充矿石垫高 工作 面, 采完后可在底部大量放矿 。此方法具有 回 采率 高 、 不需掘进辅助工程 、 成本 低 、 回采周期短 、 施工安全等特点 , 还可以调节 回采空 间。1 1 9 7中段 4个采场 的回采实践证 明,每个间柱的回采周期为 2 0天左 右, 回采率达 9 0 %, 比原 回采方法可多 回采 间柱 矿 量 1 7 0 0 t , 黄 金 1 4 . 4 5 k g , 可多盈 利 5 2 . 0 2万元 。 3 结语 通过对采矿方法 的改进 , 采用无 顶 、 底柱 的浅 孑 L 留矿 法 , 采矿 回收率 高 , 采场结 构和 回采工艺简 单 , 矿块生产能力较大 , 成本低 , 安全系数高 , 非常 适用 于急倾斜 、 矿岩较稳固的薄矿体开采。几年来 , 响水沟矿区采用此方法开采,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实践证明 , 只要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的变化对采 矿方法不断改进 , 灵活运用加强采矿的安全与技术 管理 , 就会取得较好 的技术经济指标 , 给企业 带来 好的经济效益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