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的实践.pdf
I S S N 1 6 712 9 o o C N 4 31 3 4 7 / 1 1 采矿技术第4卷第4期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o 1 . 4, No . 4 2 0 0 4年 1 2月 D e c . 2 O 0 4 间隔进路 式房柱 采矿 法 的实践 葛平江, 梁冰 河西金矿, 山东 招远市2 6 5 4 0 2 摘要 提出了一种问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的采矿思路 , 并通过对矿山某区段的应用, 简 明阐述了该采矿方法的应用情况, 对于类似矿山采矿情况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间隔进路; 房柱采矿法; 嗣后充填法 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 , 将采场划分一系列进 路 , 先间隔式回采, 嗣后充填, 用尾砂胶结充填体替 代原岩矿柱, 然后一次性回采剩余进路, 该方法是介 于房柱法上向水平采矿与进路采矿之间的一种采矿 方法, 其特点是各进路间隔回采、 同步升层, 保持了 上述两种采矿方法的优点及特征, 适用于岩体较为 稳固, 同时又无法应用上向水平采矿的区段。 1 采矿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1 . 1 优点 1 增加了同时回采作业面数量, 可解决作业 面紧张及接续问题。 2 由于第二步回采进路用全尾砂充填, 因而 可减少水泥用量。 3 缩短了充填保养时间。如连续布置 l 0个 进路, 单个回采充填保养时间累积需 4 0~ 8 0 d , 而 间隔回采 , 全部充填保养时间仅为8 d , 从而可加快 回采进度。 . 1 . 2 缺点及解决方法 1 回采结束一次性充填封闭多、 时间长, 延缓 采区的再作业, 也使得相应时间内必须有足够的采 区矿量进行接续, 该缺点可通过提供备采作业面的 方法解决。 2 如不能控制好进路规格, 则必然增加进路 条数, 致使一次爆破量减小, 生产成本增加。因此, 首先是要选择采区岩石稳固的矿段布置采场 , 并在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巷道施工规格。 3 二步进路因两侧为尾砂胶结充填体, 顶板 稳固程度取决于顶板的自支承能力和充填质量 , 因 此, 要保证充填接顶质量和尾砂灰砂配比质量 , 加强 对二步进路顶板的支护工作, 以提高顶板岩体的支 承能力, 减少生产安全隐患。 2 应用实例 河西金矿 一 7 0 1111 中段 4 1 3采区为一进路采矿 区段 , 其相应的4 0 1 - 4 1 2 采场原为上向水平采矿法 采场, 但由于该区段矿体赋存极度复杂, 上向水平采 矿规划设计难度较大, 因此 4 1 3采场改为进路式采 矿法采矿, 从而使采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 . 1 采区施工设计 如图 1 所示, 选择 A 、 B 、 C 、 D 、 E 、 F为沿 穿 脉 运输巷道, 规格为 1 , 5 m X 1 , 8 m, 并根据图示布置 1 ~ 3 2号采矿进路, 其中c规格可放大为2 . 0 m X 2 . 0 m, 单号进路断面为 3 m 2 . 5 m, 双号进路为2 m 2 . 5 m, B 、 D工程兼有先行进路的特征。如此设计 的原因为 1 A工程选择为适宜划分 1 ~1 2号进路 规 格限制 位置, B工程因 1 ~ 1 2号进路处岩体相对破 碎, 而布置于矿体近上盘处, 有利于此部分矿体的安 全回采; 2 D工程则是为了利用上盘出矿系统, 而需 提前施工; 3 按矿山安全生产规程, 在采场内必须形成 第二安全出口而设计 E工程, 同时 E工程还可以达 到控制矿体上盘边界的目的; 4 由于采区内有两条较大构造断裂 , 其对采 矿构成较大威胁, 因此为减少工程穿切构造次数, 而 布置了 F工程。 2 . 2 施工顺序 1 严格按设计施工沿 穿 脉运输巷 A 、 B 、 c 、 D、 E及 F , 并控制好工程规格及质量。 2 顺序回采 1 ~ 2 3号的单号进路, 并按图 1 示 I 位置进行充填封闭 含 E工程 , 然后对进路进 下转第 5 3页 维普资讯 第4卷第4期 蔡明杰, 等 基于We b C o m p o n e n t s 的报表应用及其数据挖掘 5 3 3 结 论 了系统或者W e b 中, 因此在传统w in d o w s 系统编程 中, 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报表工具。 利用 We b C o m p o n e n ts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中 报表生成和显示 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嵌入到 WE B 收稿日 期 2 0 0 4 0 8 1 9 中进行发布。在电子表格中可以使用处理公式、 数 作者简 介 蔡明杰 1 9 7 8 一 , 男, 湖南隆回人, 硕士, 主要从 组公式、 函数、 事件, 设置电子表格和数据的格式, 导 事软件开发及软件工程的 研究工作。 人和导出数据, 就像把一个增强了的 E x c le集成到 上接第 1 O页 行胶结充填 灰砂 比为 l1 0 , 并控制好充填质 量, 确保接顶及尾砂胶结强度。 图 1 4 1 3采场设 计方案 3 施工 l 4 进路左部及 2 2 进路, 以形成安全 出口和打通回采 2 4 , 2 6号进路的通道, 然后顺序回 采 2 1 8 号, 2 4 , 2 6 号等双号进路, 以上进路采矿结 束, 回采 2 8 进路后, 接好上盘出碴井筒, 然后对 B 处运输巷扩帮采矿至 2 0 进路边界, 对上述进路于 图 1 I I 处封闭进行全尾砂充填 全尾砂胶接顶 , 在 不影响采矿的情况下, 单、 双号进路的充填可分多批 次进行 , 以减少采空区暴露时间。 4 顺序回采 2 0 、 3 0 进路后, 于图 lⅡ I 处封 闭, 进行全尾砂充填 含 l1 0胶结接顶 , 并将 A 处用 l1 0全尾砂胶结充填。 5 回采3 2 进路, 并全尾充填 含胶结接顶 , 最后设计升层 , 结束本层采矿。 2 . 3 施工要求 1 严格按设计顺序施工, 并控制沿 穿 脉运 输巷规格及进路规格、 方位。 2 各沿 穿 脉施工到位后, 应根据矿体变化 情况, 尤其是揭露区段内的岩体地质情况, 调整进路 规划, 以便二步进路能尽可能多的回采矿石, 并使进 路划分合理、 可行。 3 充填时, 应保证先行进路的充填质量, 以确 保二步进路的施工安全, 减少采矿的尾砂混入量, 降 低贫化率, 尽可能增加二步进路全尾砂充填量, 以降 低生产成本。 4 加强爆破技术研究。由于二步进路规格相 对小于先行进路, 必须减少先行进路施工时对二步 进路的爆破振动, 必要时应改二步进路顺序为三步 回采顺序, 使三种进路交替布置, 确保生产安全。 2 . 4 经济分析 4 1 3采场顺序回采时充填养护天数高达 1 0 0余 天, 出矿时间很少, 分层生产周期长, 本设计方案充 填分为4 期 , 如每期养护 5 d , 总养护时间为2 0 d 。 采矿生产成本中, 尾砂充填采矿法水泥用量对 于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河西金矿进路采矿充填时 水泥用量高达每立方米 6 0 余元, 降低水泥用量对降 低成本极其重要。在本采矿实例中 双号进路面积 为3 0 8 . 4 m 含 B 、 C 、 F 全尾充填 , 单号进路面积 为3 9 4 m 灰砂 l 1 0胶结充填 , 理论上节省水泥 达 4 3 % 不含胶结面 。 3 结论 采矿工艺技术研究是联系实际生产的一门技 术,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能将各种采矿方法同实际结 合起来 , 对于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是一种结合实际 生产现场而派生出的一种新型采矿技术, 在河西金 矿得到推广应用, 不仅起到了节约开支降低消耗的 作用, 还极大的提高了矿块的出矿能力, 加快了矿山 浅部资源回采利用的进程。 收稿 日 期 2 0 0 4 0 6 1 2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