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充填采矿法顶板安全问题分析.pdf
I S S N 1 6 712 9 o 0 CN 4 31 3 4 7 / T D 采矿技术第4卷第4 期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o 1 . 4, No . 4 2 0 0 4 年 l 2月 De c . 2 O O 4 分层 充填 采矿 法顶板 安全 问题 分 析 顾春宏, 李海洪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 湖南 桂阳县4 2 4 4 2 1 摘要 对有色金属矿山分层充填采矿方法的采场顶板安全问题进行 了全面的分析。在 分析其顶板安全问题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 并指出应用先进的预测预报技 术对采场顶板管理是十分必要。 关键词 分层充填采矿法; 采场; 安全事故; 防治措施 在有色金属矿山中, 顶板安全问题是矿山安全 管理的首要问题, 据统计 , 金属矿山中冒顶片帮 事故的死亡人数始终排在我国金属矿山的第 1 位, 死亡事故 占总工伤事故死亡人 数的比例超过 了 4 0 %。分层充填采矿法是有色金属矿山应用最为广 泛的一种采矿方法。分析与研究该采矿方法所特有 的顶板安全问题, 有助于了解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 特点, 从而为防范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l 顶板安全问题成因 分层充填采矿法中, 造成采场顶板不安全、 难以 管理的原因很多, 可以从地质、 技术、 施工质量、 安全 管理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1 . 1 矿岩不稳固 由于矿体产出于破碎带 , 矿岩节理裂隙十分发 育, 矿体本身就极不稳固。特别是一些铅锌矿床多 产于断裂破碎带, 上下盘为破碎岩体, 甚至有些矿体 内都有强化砂岩风化带, 见水就泥化, 极不稳固。这 是造成顶板安全问题的客观因素。 1 . 2 爆破对采场顶板的影响 采掘爆破对采场的顶板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 这 种破坏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采场崩矿时, 爆破对采场 顶板的破坏; 二是深孔爆破形成充填回风井时, 爆破 对采场顶板的破坏。频繁的爆破对整个采场顶板不 断扰动, 改变了采场顶板的稳固性, 加大了其意外冒 顶的可能性。 1 . 3 未按采矿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一 些作业人员为了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方便, 不认真执行采矿技术规定, 给采场顶板留下了许多 隐患,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上采完以后再扩帮。按要求 , 采场要先扩 帮再上采, 但当作业班矿源不足时, 为抢任务 , 部分 班组在未扩完采场周帮就开始上采, 等上采完后再 来扩帮, 这使得已达到应力平衡的顶板 , 再次遭到破 坏, 失去平衡 , 易冒顶片帮; 另外 , 上采完再扩帮, 采 场顶板边帮的松石难以处理, 留下了隐患。 2 分层回采高度超高。回采设计对采幅高度 均有严格的控制, 一般在 2 . 5 3 . 0 m之间, 但当采 矿与充填失去平衡而衔接不上, 采矿面积不够时, 采 矿班组就以增加采幅高度作为补偿 , 采场高度增加, 空间增大, 围岩应力变化也大, 顶板易受破坏 , 而处 理难度也人为加大。 3 对于一些厚大矿体, 采用向上水平分层充 填法无间柱采矿新工艺, 采准设计时将矿体沿走向 连续划分为若干个采场。上采时, 要求呈阶梯状有 序地上采, 先上采的采场超前邻近采场 2个分层以 上, 但实际上是几个采场一起上, 造成顶板跨度大, 暴露面积更大, 采场应力活动频繁, 顶板极不安全。 1 . 4 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1 支护质量差。对于那些采场顶板不稳固的 采场, 在实施护顶措施时, 施工质量不过关。一是采 场安全矿柱的尺寸太小 , 数量不够 , 留的位置不当, 影响了它的支护能力, 在采场放炮时, 破坏了支护顶 板的自然矿柱; 二是在采场使用混凝土安全柱支撑 顶板时, 混凝土标号不够、 未接顶或接顶不密实、 基 础太松、 尺寸太小、 施工位置不对等均影响支护效 果; 三是在施工长锚索、 短锚杆和悬挂金属网时, 施 工质量差, 如锚索锚固力不够、 孔深太浅等, 还有在 不安全处本应实施护顶, 但由于不安全, 施工人员回 避施工, 或施工数量不够, 达不到护顶要求。 2 充填质量对采场顶板的影响。水平分层充 填采矿法存在着回采底柱的问题, 因此, 切采层钢筋 维普资讯 采矿技术 2 0 0 4年 l 2月 混凝土假底 即底柱顶扳 质量低劣是导致采场顶 板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混凝土标号不够、 厚度不 够、 钢筋网度太稀、 底板扫场不干净、 底板切采不平 整、 假底钢筋周边未伸入围岩等均对底板产生不良 影响; 其次, 干式充填时, 矿体倾角较缓, 矿体上盘难 以充实, 出现上盘悬空。 1 . 5 分层回采循环时间过长 采矿强度低 , 顶板暴露时间过长, 造成顶板不稳 固, 特别是对一些较大面积或安全条件差的采场, 采 矿、 充填时间拖得太久, 影响了顶板的稳固性。 1 . 6 安全管理不力 1 安全管理部门没有认真建立和落实采场顶 板安全管理责任制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职能部门的 职责不明, 责任不清。 2 安全管理督查不力。安全管理部门发现有 损采场顶板安全状况的违章作业行为时, 制止不力, 考核不严 , 处理不及时等。 3 检查不周, 疏忽大意。对采场顶板事先缺 乏认真、 全面的检查 , 疏忽大意, 导致采场局部冒落 及浮石伤人。 1 . 7 处理浮石违反操作制度 处理浮石前对顶板缺乏细致检查, 没有掌握浮 石情况造成冒顶事故, 如撬前落后 , 撬小落大, 撬左 落右等, 此外, 处理浮石时站立位置不当, 撬毛工的 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会造成安全事故。 2 顶板安全管理的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 造成采场顶板出现安全隐患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采场顶板安全管理是一项 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设计、 施工和安全管理 等多方面人手, 才能提高采场顶板安全管理的有效 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 . 1 严格执行采矿技术法规 1 严格控制采幅高度。每分层回采高度控制 在 2 . 5~ 3 . 0 m以内。 2 先拉底、 扩帮再上采, 并且在采场扩完帮 后, 需经地测、 生产技术、 安全等部门检查认可后, 方 可上采。 3 对一些厚大矿体, 对相邻的采场要按采准 设计要求分先后依次上采, 先采的采场超前相邻的 采场 2~ 3 个分层。 2 . 2 加强地压管理 1 对不太稳固的采场顶板, 实行科学的地压 观测与经验观察, 对采场顶板进行监测预报; 对正在 实施作业的不安全采场, 请有丰富井下经验的安全 工进行观察、 监护, 指导施工。 2 在回采过程中, 视采场顶板稳固情况, 进行 顶板支护。顶板支护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使用, 如留矿柱、 堆木垛、 浇筑混凝土安 全柱、 做人工假底、 长锚索支护、 锚杆金属网支护等。 以上支护方式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综合使用 , 关键 是确保质量, 充分发挥支护体系的作用。留 自然矿 柱应根据采场跨度、 面积、 顶板安全状况, 选择好安 全矿柱的位置、 数量及尺寸大小, 其次, 爆破矿柱周 围的矿石时, 应注意保护矿柱。在采场不安全处堆 木垛支撑顶板, 缓解采场顶板向下滑移的趋势, 应注 意支护构筑物与顶板接好顶。混凝土支护包括 2个 方面的内容, 即浇筑混凝土安全柱和混凝土人工假 底。混凝土安全柱的施工关键是保证水泥标号、 柱 的尺寸大小, 接顶要密实。混凝土人工底板是顶底 柱回采的顶板, 对质量要求较高, 要求采场切采时底 板平整, 崩下的矿岩清扫干净, 切采周边伸入围岩 0 . 5 m以上, 混凝土厚度 0 . 4~ 0 . 5 m; 强度达到 1 5 ~ 1 6 M P a 。对于不太稳固的层状矿体, 实施上向长 锚索护顶。长锚索长度以大于顶板冒落最大高度而 定。对于角砾状破碎特别不稳固的矿体, 长锚索的 效果不是很理想, 锚杆支护可以弥补它的缺陷。配 合使用和锚杆与长锚索一起进行联合护顶, 效果会 更好。 3 加强检查与作业监护, 对采场顶板稳固情 况进行分级管理 , 安全员、 技术员勤下现场实地观察 采场情况 , 发现隐患, 及时组织鉴定, 并提出整改 意见。 2 . 3 选择合适的爆破方式 1 对矿岩破碎的采场, 充填井的施工可以改 用普通法而不用深孔爆破, 爆破时减少每次起爆装 药量, 掏槽眼超深其它孔2 ~ 3 m, 如采用尾砂充填, 充填井可以直接用深孔扩孔而成。 2 矿岩较稳固时, 采用上向炮孔崩矿; 当矿岩 破碎 , 不太稳固时, 采用水平或倾斜炮孔崩矿 , 减少 崩矿爆破对采场顶板的破坏 , 达到保护顶板的目的。 2 . 4 缩短分层回采循环时间 提高采矿强度, 加快分层回采速度, 做到强采、 强出、 强充, 减少顶板暴露时间。 2 . 5 加强对顶板浮石的检查处理 下转第4 4页 维普资讯 采矿技术 2 0 0 4年 l 2月 每条锚杆注 K 2 3 5 0型树脂药卷 2卷, 锚固力不 低于 8 O k N 。 3 锚索的设置。设置锚索的主要作用, 一方 面是保证冒落处边缘正常巷道的稳定性, 使冒落不 致继续纵向扩大; 另一方面是通过两帮范围内安设 锚索, 加强两帮的支护强度和支护纵深, 防止冒落横 向发展。根据本矿所用锚索系列, 选取长 5 . 5 m的 锚索, 锚深5 . 2 m, 外露 0 . 3 m, 间距 2 . 0 m。两帮锚 索沿巷道方向每 2根一组, 用长 2 . 4 m的工字钢将 其联在一起。每条锚索注树脂药卷 3卷, 锚 固力不 低于2 0 0 k N 。 4 施工方法及工艺 1 首先对冒落处边沿正常巷道3 m范围内进 行加密安设锚杆 , 并安装两排共 6 条锚索, 控制好冒 落边沿, 保证安全的退路。 2 按间距 1 . 5 m, 前探 3条 8 m长圆钢杆 , 外 头用对锚杆锁紧, 前探圆钢杆, 呈里高外低、 里宽外 窄布置, 上铺板梁及金属网作为临时支护。 3 在临时支护掩护下, 按 1 m为一施工循环, 先敲帮问顶 , 摘除两帮活矸危石, 后初喷砼 3 O一 5 O rl Lr n , 封闭围岩; 再按要求在两帮安设锚杆、 锚索, 并 挂网压紧。 4 掏挖两帮梁窝, 安装工字钢横梁, 横梁长度 5 13 1 , 安装间距 1 . 0 m, 横梁两端各用一对锚杆配合 特制夹板吊牢在两帮, 作为加强其稳定性的辅助 设施。 5 两组横梁上方用砼背板密背, 其上再用锯 末袋与前探梁接实。 6 按以上方法控制完全部 冒落后, 再全断面 复喷砼至总厚 1 0 0 m m。 5 结 论 1 从垮落处的情况分析来看, 顶板以下 1 . 5 m两帮范围内应力最集中, 变形最大, 最易内挤片 帮, 是支护的薄弱区, 若该区域支护失效, 巷道跨落 势必加大, 造成顶板两侧裸露, 极易造成沿煤壁切断 冒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该区域的支 护强度, 严格锚杆安设质量, 保证两壁有足够的支护 强度。 2 布置锚索桁架, 加大两壁支护纵深, 进一步 加强两帮支护的强度。 根据本矿所用锚索系列, 选取直径 1 5 . 2 4 rf tlr n , 长度 5 . 5 m的锚索, 锚深 5 . 2 m, 重点控制顶板 下 1 . 5 m范围的两帮煤层。具体做法是沿巷道方向 按间距 2 . 0 m布置锚索, 每 2 根一组 , 用长2 . 4 m的 1 1 。 工字钢将其联在一起, 形成桁架, 锚索的锚固力 应不低于 1 5 0 k N, 且要锚人煤层顶板岩石中。 3 在该冒落处的处理过程中, 没有出现任何 安全方面的问题, 说明制定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 是切合实际的。 4 与其它支护方案相比, 采用本文所述的支 护方式 , 不仅节约了成本, 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 期, 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收稿 日期 2 0 0 4 0 82 4 作者简介 刁明富, 1 9 6 2一 , 男, 副矿长, 主要从事矿山技 术管理工作。 上接第3 4页 作好顶板浮石的检查与处理是确保安全、 防止 浮石伤人的主要措施。浮石处理做到4道防线均不 放松。第 1 道是操作工操作前的处理; 第 2道是班 组安全班长的加强处理; 第 3道是专职松石工的专 项检查处理; 第4道是安全员、 技术员、 管理人员的 安全督查处理。 2 . 6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 采场生产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能 否按技术要求施工及隐患处理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 的高低, 均对采场顶板事故的防范有较大的影响。 3 结 语 通过分析, 找出了影响采场顶板安全性的主要 因素 , 提出了采场顶板安全管理的综合措施。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预测和控制采场顶板事故的 手段也会不断得到改进, 及时地应用一些新的预测 预报技术, 对有效控制矿山事故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 1 ]黄苏锦. 充填法开采矿床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J ] . 铜业工 程, 2 0 0 2 。 2 2 3 2 4 . 收稿 日期 2 0 0 4 0 8 2 0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