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山厚大矿体开采方案研究.pdf
S e r i a l NO. 4 2 6 De c e m b e r . 2 0 0 4 矿 业 快报 EXPRES S I NF0RM ATI ON 0F M I NI NG I NDUS TRY 总 第 4 2 6 期 2 0 0 4 年 1 2月 第 1 2期 技术交流 冬瓜山厚大矿体开采方案研究 郭兆雷 冬 瓜 山 铜 矿 摘 要 冬瓜 山铜 矿床赋存 于冬瓜 山铜矿 区的深部 , 属 于 高温、 高硫 、 高压矿床 , 开采 难度 大 文 中对 冬瓜 山深部矿体 的采矿方法 , 采 准工程部署 以及 回采 时的崩矿方案进行 了叙述 。 关键词 冬瓜 山矿床 ; 采 矿方法 ; 采 准 ; 回采 中图分类 号 TD8 5 3 . 2 5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9 5 6 8 3 2 0 0 4 1 2 0 0 2 8 0 2 1 开采技 术条件 冬瓜 山铜矿是铜 陵有色金属公 司狮子山铜矿 区的深部矿体 矿床分布面积约4 . 5 k m , 深度约 1 0 0 0 m。 I 矿体为主矿体 , 铜储量 占该矿床铜总 储量的 9 9 左右。I 矿体赋存于石炭系黄龙一 船 山组地层 中, 矿体受层位控制 , 两翼分别向北西及 南东倾斜 , 倾角一般约 1 0 ~2 0 。 , 最大达 3 0 ~3 5 。 。 矿体沿走向向北东倾伏 , 倾伏角约1 0 。 , 矿体赋存 于一6 8 0 ~1 0 0 0 m标高, 矿体走 向长1 8 1 0 m, 水平 投影宽 2 0 4 8 8 2 m, 矿体平均厚度 3 2 m, 最大厚度 1 0 6 . 7 m, 最小厚度 1 . 1 3 m。 矿体直接顶板为大理 岩, 厂 一5 ~8 , 矿岩 厂 一1 2 ~1 5 , 矿体底板为粉砂岩 和石英岩, 厂 一1 3 ~1 5 。矿体分难选矿石和易选矿 石 , 两者叠加呈层状产出, 难选矿石赋存在易选矿 石的下面, 占总储量 2 8 %。 矿区原岩应力在方向和量级上主要受构造控 制, 最大主应力与矿体走 向大体一致, 且近似水 平, 其量值在 3 0 ~3 5 MP a , 属高应力区。 冬瓜山矿 体所处层位的原岩温度为 3 0 ~3 9 . 8 C, 属于高温 区。 矿石平均含硫 1 7 %, 最大 1 9 %, 而且矿体中有 部分胶状黄铁矿, 开采过程 中矿石有氧化结块和 自燃的可能 。 2 采矿方案选择原则 1 采矿方法安全高效低成本。采用大直径 深孔两步回采, 一次充填采矿法。第一步回采矿 房, 空场使用胶结充填以保证为第二步骤回采间 柱创造条件; 第二步骤回采矿柱, 空场采用非胶结 充填以降低采矿成本。 郭兆雷 1 9 7 0 一 . 男, 采矿工程 师. 2 4 4 0 3 1 安徽省铜陵市冬 瓜 山铜矿技 术计划 部 。 28 2 首采试验采场位置选择。首采试验采场 位置选择在 5 2 线附近 , 试验采场矿块与矿床整体 开采 规 划 盘 区划 分 相 吻合 , 即按 目前 盘 区 为 1 5 0 m1 5 0 m 尺寸划分采场, 在高度方 向不划分 阶段, 采场高度为矿体厚度, 但在 目前条件下要先 采上部 易选矿 层 , 因而要对 下部 难选矿层 采取保 护措施 3 回采设备高效高能。回采选用大直径深 孔凿 岩 台车钻凿 下 向深孔 , 6 m。 铲运机 出矿 。 3 采场构成 3 . 1 采场尺寸 根据冬瓜山矿体的埋藏特点及存在较高的原 岩应力, 矿体划分盘 区, 盘 区平面尺寸为1 5 0 m 1 5 0 m, 采场沿走 向布置 , 使采场长轴方向大致与 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根据开采原则及厚大矿体 赋存条件, 最终确定两种开采方案。 1 方案一。 依据上述盘区划分情况, 采场按 暂定标准尺寸划分 , 采场长 7 5 m, 宽 1 5 m, 采场高 度为矿体厚度, 矿房矿柱采用相同的尺寸。 此方案 的采场结构简单, 管理方便。 2 方案二。 为降低成本 , 采取减少胶结充填 量。 具体措施为缩小第一步骤回采宽度 矿房 , 扩 大第二步骤 矿柱 回采宽度, 即宽、 窄采场束状孔 布置方案 , 矿房宽 1 2 m, 矿柱宽 1 8 m。实际应用中 可根据生产实践作适当调整。 3 . 2 凿 岩硐室 凿岩硐室布置在采场的顶部, 尽量采用矿体 内布置凿岩硐室的方案 , 矿体内采准副产矿石早 见 效益 。 凿岩硐室一般不全面拉开 , 硐室内适当布置 点柱, 以保证硐室的稳定。 凿岩硐室的高度以凿岩 维普资讯 郭 兆雷 冬瓜 山厚 大矿体 开采 方案研 究 2 0 0 4年 1 2月第 1 2期 机作业要求空间为准 , 平面布置形式要与拉槽及 崩矿布孔 方案统一考虑 。 3 . 3 底部结构 采场出矿使用铲运机。 在矿房 回采时, 在矿房 下部 回采水平 的矿 体 内开 挖平 底或 堑沟结构 , 同 一 水平 布置铲 运 机联 络及 铲装 进路 , 铲装 进路 双 侧布置 。 在间柱 回采 时 , 铲运 机联络道及铲装进路 位于胶结充填体 内, 这就要求充填体的质量要好。 这样做的结果是采准工程量小, 并且不破坏下部 难选矿体 的完整性 , 有 利于 以后难选矿 石的 回收 。 4 崩 矿方案 总体崩矿方案为大直径下向深孔柱状装药, VC R法小断面天井拉槽结合阶段侧崩的联合崩 矿方案 。该爆破方 案崩矿强度 高 , 爆破 次数少 , 装 药施工简单方便, 安全可靠 , 爆破效果较好, 适合 于冬 瓜山厚大矿体 的开采 。 4 . 1 天井拉槽 为了与高效率 的大直径深孔崩矿工艺相匹 配 , 确定采用 V C R法进行天井拉槽 。 该法施工天 井对钻孔要求较高 , 钻孔偏斜率低, 同时要有较高 的爆破 技术 , 爆后 的新切 面要 平整 。 天井拉槽 位置 选在采场的中央 , 天井断面为3 m3 m, 总孔数为 8个 , 掏槽 孔 采用 菱形 布 置 , 掏槽 孔 4个 , 平 均爆 高2 . 5 m。 在天井爆破施工中, 按如下要求操作 ①炸药 采用三高炸药 , 起爆顺序是先掏槽孔, 后周边孔; ②严格控制每层的爆高 , 按2 . 5 m左右的爆高来设 计 与装药 ; ③ 天井炮 孔特 别是 中心掏槽孔 爆后 易 出现 喇叭 口, 每次爆 后仔细测孔 , 对 出现 的问题要 及时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处理 ; ④天井炮孔填塞 采用少量的河沙加水袋, 这种水封爆破可防止炮 孔易堵而不好处理 的弊端 , 而且可以减少爆破烟 尘, 为天井的快速爆破循环次数创造 良好的作业 环境 。 4 . 2 侧 向崩矿 侧崩爆破区域的炮孔布置, 参照已有的大直 径深孔爆破技术应用成果 , 结合冬瓜山矿体的赋 存条件, 在采场长度方 向上采用2 . 8 m排距, 宽度 方 向上采用 3 . 0 m的平 均孔 间距 , 限于凿岩硐 室 内 用于支撑硐室顶板而预留点柱及凿岩机定位的制 约, 并为了保护矿房两侧矿柱的稳定而使用缓冲 爆 破 技 术 , 对 中 间 孔 及 边 孔 分 别 采 用 3 . 4 m和 2 . 8 m的孔间距 , 其余的孔 间距为3 . 0 m。 对于不等 孔距可 能带来 的爆 破块 度不 均匀 , 拟通 过调 整不 同部位装药结构来消除。 炮孔排线垂直采场走向, 采场 内除个别 边孔 外 , 主要 为垂 直下 向的平 行深 孔 。平面布置采取均匀布置、 双密集布置、 束状布 置等多种 形式 相结 合 的方式 , 根 据实际情 况可灵 活采用 。 根据选定的爆破方案, 一旦天井拉槽结束, 具 备上下贯 通 的爆 破 自由面和一 定 的空间后 , 即可 实施 分次的大规模 阶段侧 向爆破落矿 。 针对冬瓜山矿体的赋存条件及存在高应力等 特点 , 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及研究成果, 对冬瓜山 厚大矿体开采采取如下的爆破技术措施。 1 炸药选择。冬瓜 山厚大矿体矿石容重达 3 . 9 7 t / m。 , 矿岩坚硬、 脆性大、 强度高、 声波速度较 高 , 波阻抗很高 , 属难爆矿体。对波阻抗大且为脆 性整体均质岩石 , 其破碎机理主要是冲击波和应 力波的作用为主, 选择高爆速炸药 比较合适 , 但要 尽量减少或避免爆源附近的压缩区。若采用爆速 低但爆轰气体相对较多的低密度炸药 , 则因较小 爆压对矿岩的加载速度降低时 , 也减少了近炸药 区内的应力波能量损失, 使更多的能量用于裂隙 的扩展和矿岩的破碎 , 可取得 良好的爆破效果。 此 外 , VC R 法基 于球 形 药包 , 须 采用较 高密 度高 爆 速的炸药 , 而侧 向崩矿时, 采用柱状药包 , 又因孔 径大 , 全孔装药太多 , 故采用空气间隔装药 , 其破 碎更大程度上是靠爆轰气体的作用。 综上所述, 侧 向崩矿采用爆轰气体储量高的低密度乳化油炸 药 ; VCR法采用三 高炸 药 。 2 炸药单耗及药量分配。炸药单耗及药量 分配是影响爆破效果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之 一 。单耗 过低 , 可能会 出现 较多 的大块或 爆不 下 来 , 增加二次破碎工作量和二次炸药单耗; 单耗过 高 , 又可能导致粉矿过多和边帮垮落, 并增加爆破 成本。根据冬瓜山矿体工程地质特点、 力学特性 、 采场不同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钻孔偏斜情况调 整各孔的装药量 , 为了保护侧帮和矿柱, 要适当减 少边孔装药量。 3 起爆顺序和起爆方式。合理的起爆顺序 可使前排炮孔为后排炮孔提供 良好的 自由面条 件。 采用环形和倒梯形两种起爆方式 , 前者适用采 场未破顶之前的起爆 ; 后者则适用于破顶之后的 阶段侧崩矿。 由于这 两种方 式具 有 中间炮孔 爆破阻 力大 , 边孔爆破阻力小的特点, 有效地起到了保护采场 两侧矿柱的作用 , 其次这两种起爆 下转第 5 0页 29 维普资讯 总第 4 2 6期 矿业快报 2 0 0 4年 1 2月第 1 2期 .W e i g h t x l Th i n .Co l o r I n d e x x l Au t o ma t i c En d W i t h W i t h S e l e c t i o n . Bo r d e r s x l Ed g e Ri g h t .Li n e St y l e x l Co n t i nu o u s .W e i g h t x l Th i n .Co l o r l n d e x x l Au t o ma t i c En d W i t h ’ 输入公式 ‘ 判断上一行的指定位置是否有合并单元格 mg c e l l S e l e c t i o n.Of f s e t一 1, 一 7 . M e r g e Ce l l s ‘ 判断是否为最后一行 , 如果是则不合并下一 行的各单元 格 I f hu a nc e n g Ne xt Te x t 一 ” Th e n Ac t i v e C e l 1 . F o r mu l a RI C1 一” 一R[ O ] C[ 一 6 ] El s e I f mg c e l l Tr u e Th e n ‘ 当上一行指定位置有合并的单元格时 执行 以下公式 I f i r o ws 2 Th e n Ac t i v e Ce l 1 . Fo r mu l a R1 C1 一 ,, 一R[ 0 ] C[ 一5 ] / R[ 0 ] C[ 一4 ] R[ 1 ] C[ --4 ] * R[ 0 ] C [ 一4 ] R[ 一2 ] C[ 一6 ] El s e Ac t i v e Ce l 1 . Fo r mu l a R1 C1 一 ,, 一R[ O ] C[ 一s ] / R[ O ] C[ 一4 ] R[ 1 ] C[ 一4 ] * R[ 0 ] C[ 一4 ] R[ 一1 ] C[ 一6 ] ,, En d I f 上接第 2 9 页 方式还有降低实际爆破抵抗线、 增 大孔距的效果 , 可间接实现宽孔距小抵抗线的爆 破。 再次 , 这些起爆方式有利于创造爆下矿石的相 互对撞条件 , 充分利用其动能改善爆破效果。 起爆系统为主导爆索一 低密度乳化油炸药。 通 过孔 口与孔内导爆索和主导爆索相联接的导爆管 雷管实现孔问微差。 4 采用“ 充填药包” 技术控制硐室底板的后 冲效应。 所谓“ 充填药包” , 即为在后排或可能导致 硐室底板爆后堆积, 在产生后冲的炮孔中, 适当调 低最上层大药包的位置, 并在原孔充填段 中合适 位置 离孔 口1 . 2 m左 右处 再设置一个5 k g 小药 包。 该小药包的作用主要是 对主装药爆轰气体外 5 0 El s e ‘ 当上一 行指 定位 置没有 合并 的单元 格 时执行此公 式 Ac t i v e Ce l 1 . Fo r mu l a R1 C1 一 ,, 一R[ 0 ] C[ 一5 ] / R[ 0 ] C[ 一 4 ] R [ 1 ] C [ 一4 ] * R[ 0 ] C [ --4 ] 十一6 ] En d I f En d I f 以上介绍 的是 Ex c e l 在钻 探地质编 录中的一 点开发和应用 , 供大家参考 。 通 过 Ex c e l的 二次 开 发 , 在 VB A 编 程 环 境 下 , 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钻探地质编录的内业整理 工作 , 使复杂的编录整理工作数字化、 规范化。 4 总结 1 利用 E x c e l 的强大图表功能编制钻探地 质编录表, 使钻探地质编录向数字化迈进了一步。 2 钻 探 工程无 论 是在 地 表还是 井下 , 钻探 地质编录工作 内容基本相同, 在 E x c e l 格式中修 改简单、 快捷 。 3 钻探地质编录是找矿勘探工程的一项重 要工作 , 应用 E x c e l 进行数据处理 , 为下一步绘制 工程剖面图, 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与 Au t o C AD的 配合使用 , 能够瞬间从 E x c e l 中导入编录数据并 绘出钻孔, 从而使工程剖面图的绘制实现数字化。 参考 文 献 [ 1 ] 渠晓娟. V B A 专业项 目实例开发[ M] .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 出 版 社 , 2 0 0 3 . [ 2 ] 王成春. 实战 E x c e l 2 0 0 2 V B A程序设计实务[ M] . 北京 中 国 铁 道 出版 社 . 2 0 0 3 . 1 ~ 8 6 . 收稿 日期 2 0 0 4 0 8 1 3 泄起阻滞作用, 增强主装药对孔口部分矿体的破 碎效果 ; 率先起爆的“ 充填药包” 所产生的短裂隙 , 阻止主装药的长裂隙向孔口自由面充分扩展而导 致孔 口后冲及带孔现象; 有效抑制主装药对孔 口 矿体部分后冲 , 并借助“ 充填药包” 的爆能使孔 口 部分得到充分破碎, 消除了孔 口部位易产生大块 的隐患 。 5 孔内装药结构 。大直径下向深孔侧向爆 破时 , 普遍采用孔内不偶合 空气间隔 装药结构 , 此结构能使孔壁压力峰值降低 , 正压作用时间延 长, 增加爆破作用冲量, 从而有利于爆破作用控 制 , 改善边孔爆破效果。 收稿 日期 2 0 0 4 1 0 2 0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