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固两盘围岩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pdf
7 不稳固两盘围岩急倾斜 薄矿脉 7 采 矿 方 法 试 验 1概 西安冶金建 筑学院 东桐峪 金矿 闺挝崖 T I 提 要束桐峪盘矿在采矿方怯试验中采甩静态留矿采 矿、 。 双悔 木泥锚扦支护、 控制爆 ’ 破落矿等技术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上下盘匿岩的大盈片落 ,矿石 贫亿损失章太幅度下降 .采场 出 倾艚 脉⋯圉岩⋯⋯荦矿 . 美 蕾 词急 倾 斜 薄 矿 脉不 稳 固 圉 岩静 老 留 矿 采 矿 十’ / ‘ , ,叶 、 / 述 东桐峪金矿Qt 脉为 急倾 斜 薄矿体 ,倾 角为7 0 ’ 一8 o 。 矿体 平均 厚度2 . 6 2 m,局部 选5 7 m,矿体 赋存 于构造带内。 构造带 平 均 厚度 8 . 6 3 m. 是 由 各 种 挤 压 片 岩 ,片 理 化 辉绿岩、碎裂岩组成 ,其 节理裂 隙发育 、形 成破碎带。因此 .矿体上下盘 围 岩 均 不 稳 固。矿体为 台金石英脉,其 间有小 的岩 脉穿 插,属 中等稳 固 矿山投产 以来 ,一 直采用普 通浅孔 留矿 法回采。在 回采及放矿过程 中,上下 盘围岩 大 量片落 ,使 地质 品位7 . 4 I g / I 的矿石 出 矿 时降低到2 5 一1 . 5 6 g / I ,矿石贫 化 率 高 达 5 7 7 5 %.片落的围岩不仅使 矿石 大 量 贫 化 ,还常因片落围岩堵死漏斗 .使 采下 矿石 不能放出而造 成矿石损失 .损失 率达3 % 此外 ,处理大块卡漏时 消耗大 量木材 、爆破 材料和劳动力,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并使 剂力副教授西安市雁苷路邮箱7 i 0 0 5 采场生产 能力降低 为解 决这一课题 .东桐 峪 金矿 同西 安冶金建 筑学院 、陕西黄 金公司 合作 .于 1 9 9 1 年 3 月 开始采矿 方 法 试 验 , 1 9 9 3 年 5月 完成 了研 究任务 2 回 采方案 解 决 东桐 峪金矿Q一 脉 矿体 开采难题的 关键 是采用 简便易 行、行之有效 的 技 术 措 施 ,控制 回采 及放 矿过 程的 上 下 盘 围岩 片 落 ,提高采场 出矿能力 2 . 1 ■ 态 冒 矿 采 矿 东 桐 峪 金矿 Q 脉 上 下 盘 围 岩 均 不 稳 固 ,多 年 来 一 直 采用 普 遍 浅 孔 留矿 法 回 采 采用 这种 方法 回采 矿房时 .将 采下的三分之 一 的矿石局部放 出 ,其 余三 分之二的矿石存 留在采场 中。局部 放矿 是在底部 结构的漏斗 中进 行的 ,这样就使存 留在 采场 中的 三分 之 二 矿石随着局部放 矿而不 断地向下移动 动 态 。动态矿石基本上起不到支护围岩的作 随着我 国资源利用法 与环境保 护法的颁 布与实施 .全尾砂充填在我 国有色金属 矿山 与贵重金属矿 山必然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参考文献 l 北京有 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 .采矿设计 手 册 .中 国建 筑 工业 出版 社 ,1 9 8 7 2 刘 可任 . 充 填 理论 基 础. 冶 金工 业 出版 社 , 1 9 8 2 3 冶 金部 长沙矿 I 研究 院 等单位 .充 填 采矿 洼. 冶金工 p 出版社,1 9 7 8 维普资讯 8 用 ,反而 会因矿石 流动而产生的 磨擦冲击导 致 围岩片落加剧 。为 了改 变这种状 况,试 验 组 经 过 多 方案 比较 ,选 择 在 4 0 3 , 5 0 l , 6 0 2 采场进行静态 留矿 采矿 法试 验 。其实 质是应 用 浅孔 留矿法 回采工 艺,设置 专用局部放矿 溜井 及电耙 道出矿底 部结构 ,在 矿 房 回 采 时 .将 采下的三 分 之一矿 量用 电耙耙 运至专 用局部放矿溜井 见图 1 进行局部放矿。 朗 1 ■ 态 冒矿采矿 洼示 意朗 L 一局帮教矿植井 I 2 一电靶道 | 0 一救矿口;4 一运辅巷越;5 一穿脉 F 6 联瞎道 7 一切胡着遭 B 一船脉联 络道 ,9 穿嗣 c 联络遭,l 0 天井 |l i --球记锚杆 . 其余的三分之二矿 量静态 地存 留在 采场 中, 待矿房回采结束后一次放出 大量放矿 。 这部分矿量在坷采过程 中起 干式 充填 料的作 甩 ,支撵着上下盘圄岩 ,使这种采矿方法具 备某些干式充填采矿法的 特征 ,有效地维护 了上 下盘不 稳固的 围岩 2 . 2 “ 双快 水 泥籍 杆支 护 根据观测 的统 计 资料 ,用浅 孔留矿法 回 采矿房时 囤岩暴 露i 5 2 0 h就发生 片落。 为 了及时地控制上下盘 围岩片 落,试验 采场 采 用 双 侠 水 泥 锚 杆加 固上 下 盘 围岩 。 这 种锚 杆具 有安装速度快 ,锚 固力形 成快的特 点 。它是由膨 胀水 泥卷 、锚杆 、垫挡 圈,托 板和螺母组成 见图 2 。 用膨 胀水泥制 成 外 径 3 8 mm.内 径 1 8 mm、 长2 5 0 ram的水泥卷 用 l 4 一 l 6 r I i M 圆钢作锚 杆 ,长 1 . 8 2 . 0 m , 一 端 焊 有 4 , 3 6 mm 厚3 ram的垫挡 圈、一端车成 螺纹 . 朗 2 双快 水 泥话 杆 l 托 扳 ,2 一 螺母 |3 一 锖杆 孔 1 4 - 一 匾锶‘ 轩体 f 5 一农髭卷j e 一垫挡固. 水 泥卷 内壁 有金属 网和特制纸保护水 泥j } 争 , 外壁用 特 纸包装 。每根锚 杆装入两只水泥 卷 ,在未装 八锚 杆孔之前 .浸八 水中浸泡 3 5 s e e 后迅速装八锚杆孔 ,然 后用 冲压管压 实水 泥卷 .时隔6 rai n 后 套上托 板 ,拧紧 螺 母, 经过2 4 h 后再紧 固一 次 。 用水泥锚杆加 固上下盘 围岩的 试验 ,首 先在4 0 3 、5 o l .5 0 2 采场进行 ,现 已全面 推 广。 这三个 采场按 I . 2 mI . 2 m 的 网度 对 上下盘 围岩进 行全锚 ,共安装3 O 5 6 根锚杆 。 经过多次拉拔测试 ,每 根锚 杆平 均 拉 拔 力 H ◇ , 维普资讯 9 3 9. 7 6 k N 。 经采场放 空后 的观 察 ,上 下 盘 围岩加 固得平整牢固 .非常理想 .使矿 石一 次贫 化 率从3 8 . 7 4 嘶降到 1 1 . 0 2 嘶,二 次贫 化 率从4 4 . 5 嘶降到5 . 5 9 呖。矿 石损失 牢也有较 大幅度的下降。锚杆支护成本仅1 . 8 8 元/t , 经济效益十 分显著 。 2 . 5 控 崩一破 落矿 Q一 ’ 脉的 上 下 盘 围岩 均不 稳 固 .若 采 用 普 通 爆 破 洼 落 矿 , 对 围岩 的 破坏 性 震 动 较 大 ,加剧围岩片落 .g 『 起矿石 大量贫化。试 验 方案在 爆破技术 方面采 取如 下措施 ; 1 改变落矿炮孔方向,调整爆破参 数 改变多年来采用 的上 向炮 孔落矿为水平 炮 孔落矿.并布置成拱型 .以求 工 作 面 平 整,保证回采作业 安全 布置在矿体 中的炮 孔间距按0 . 6 I I 1 布置 .排 距为 0 . 6 m。矿体 边 缘的炮孔 间距 0 . 7 m为 宜。参见图 3。 田 3落矿熄于 L 布I 2 控制炮孔装药量.采用空气柱间 隔装 药结构 。根据不同参数的试 验,矿体 中 间炮孔 图4 a 装药系数选用 0 . 7 5 一o . 8 , 矿体与围岩接触面 图4 b 选用0 . 5 。 矿体中间的炮孔装药 .空气 柱位于孔底 装药之前先充填2 0 o 一3 0 0 mm长的药器包 装纸,然后再连续装药 。矿体与围岩接触 面 间的炮 孔装 药时空气柱位于 中间 。 皋孵 日 b 田 4空腔装药结构 1 一炮孔 ,2 一萄誊 3 一起} . 甍巷 ;4 一空腔. 3 非电导爆管微差起爆。试验前一 直采用 火雷 管超 爆 这种起爆l方法难 以控制 起爆 间隔时 间 经常出现带炮现象 。使大块 产 H { 术较高 .并 对嗣岩产 生破坏伴冲击 针 对这 种情 况,试验方案采用导爆管 微 差 起 艇;同排同段多排 分段 段 差≤5 0 ms 一 次起爆 ,使爆 破在 极短时 间内进行 ,其能 量 相互迭加作 用于 矿石 .使爆 破块度均 匀并减 轻 了 爆 破 时 对 围 岩 的 破 坏 性 冲 击 .效 果 很 好 。 试验 方案在 破技 术方面采 取 了有利措 施 ,不但 使大块产 出 率大幅度下降 ,更重要 的 是 对 围 岩 维 护 起 了 良好 作 用 。 2 . 4下盘 睬外平雇 式 电耙道底部 结构 试验 前采用浅孔 留矿法 的底 部结构 是普 通术漏 斗放矿 ,经常出现大 块卡 漏。由于处 理时多用 炸药爆破 ,因此,漏 斗维修 量相 当 大 不但 消耗很多术材 .爆 破材料 和 劳 动 力,而且还使放矿条件 恶化 .隐藏着很 多不 安 全 因 素 .直 接 影 响 采场 出矿 能 力 。 试验方 案采用下 盘脉 外平底 式 电耙 道底 部 结构 .成 功地解决 了生产 实际 问题 。所谓 平底式 电耙道结构 .就是将 电耙 道置于 切割 道同一水 平.采用 3 o k W 电耙 出矿 ,见图5 。 ‘ 摩 『_ -一 扩 圈 5采 场雇部结构 l 一电耙绞车 ; 2 一穿脒 ; 一溜井 4 一装矿口;5 一遥转遭 6 天井; T 一 联 结遭 ;8 一 电耙道 1 0 一 切割 巷道 . 这种 结构 简便 易行 ,降低底 柱损失 ,节 省材 料 .提高 了采场出 矿能力 3主要技 术 经济指 标 东 桐峪 金矿 Q 脉 采矿 方法试 经 中采用 了静态 留矿 支撑和 水泥锚 杆支护等综台技术 方 案,获 得 了良好的技术 经济指标 。5 0 1 、 维普资讯 裹1 5 0 1 、5 0 2 采 场矿 石贫 化损失统计计算 采 项 矿石量 t 矿石品位 , t 矿石贫化 矿石插 失 场 名 褒石混量 t 贫化率 知 矿石损 损失率 称 目 地重矿量 采矿量 原矿品位 出矿品位 失量 知 一 次 二次 一擞 敬 0 矿 回 来 l O 7 5 7 . 8 4 . 5 8 l 1 2 2 6 . 4 j 1 o 4 I 五 大 量 1 0 1 5 0 . B 5 . 1 7 6 0 5 5 .8 2 0 房 出矿 I 1 4 2 3 . 8 4 . 3 j 一 采 1 8 9 l 1 6. 5 0 6 I 9 . 2 6 . I 场 矿挂 5 .1 T 3. 5 5 31 .4 05 2 矿烧 j 1 5 9 9 . 0 I 2 5 8 4 . 8 5 . 】 7 4 .2 4 2 2 5 0 . 4 l 7 .9 3 I 271 . 2 1 0. 90 矿 回采 4 . 0 8 0 7 9 .6 l 0. 4 五 6 2 41 .4 5. 22 3 50 5 .1 B 0 大 量 ● 6 8 9 0 .8 4 .4 4 房 出矿 采 t O 3 5 . 6 1 5 . 0 3 场 矿挂 l l 9 8 5. 2 2 3 .03 2口 5 3 0 .5 6 2 矿块 7 4 3 9 . 4 7 8 5 6 5 .2 2 4. 3 4 I 33 0 .B 1 6. 94 0 j 4 I 2 .2 8 裹2 试验 采塌 与蕾 叠浅 孔留矿法主蜜 技术经济 指标 对比 6 O 1 采垢 5 0 2 采 墙 平均值 珥 目 单位 普通霉矿i 盍 数量 增 靖率 增 减 率 增 靖牢 啊 数置 数量 晡 地质 矿 量 t J 5 0 0 0 l 1 5 9 9 .6 7 4 39.‘ 1 9 0 3 9 地质 品位 K i t 5 .7 6 5 . J 7 5 .2 2 5.1 0 采矿 量 t 3 1 0 6 5 I 2 5 8 4 .8 7 B5 6 20 4 40 .8 采场出矿品位 i / t I .0 6 4. 24 l t 6 . 3 4 .3 4 l 21. 4 4. 2 8 l1 8. 4 采 矿 台斑 效率 台班 4 2 .0 4T. 4 1 1 . B 5 9. 2 30 .2 51 . 9 2 2. 1 采场出矿能力 r i d 4 0 , ,- 5 0 8 0 7 7 .8 8 0 7 7. 8 80 7 7.8 千 吨果 准 比 l n / k t 1 0 .B 2 4. 8 2 6. 5 24 . 2 23 . 5 24 .5 6 2 0. 3 万吨采切 比 i n J o k t 2 2 2 .T 2 8 8. 7 2 0. 6 2 9 9 .0 3 4. 7 29 3 .0 3 1 . 6 采 矿一次贫 化率 靠 3 8 .7 4 1 j.4 70 . 6 l 0 .4 7 3. 2 I 1 . 02 71 .6 采矿二 次贫 化牢 曲 4 4 .5 5 . 82 8 6 0 0 .1 6 8 8. 4 5.0 9 一 B 7 . 4 总贫 化率 靠 6 B J 7 .0 3 7 2. 8 j 6.9 4 一 T 4. 3 J T. 56 73.4 采矿一 珠 掘失 率 嘶 1 0 .5 5. 1 8 5 0 .7 B .48 38 . 3 5. 7 3 45 .4 采矿次损失事 曲 2 4 . 0 B .I 一 7 4. 6 6 .2 7 4. 2 0 .1 4 7 4 .4 总损失率 嘶 3 2 .0 l 0. 9 6 一 B5.8 1 2. 28 61 . 0 I 1 .4 8 6 4 .1 放矿费用 元/ t 3 . 6 7 2 .8 2 2 3.2 2 .40 2.6 8 -- 2 7 .0 枯扦支护费用 j 亡 , t 1 .8 0 1 . 9 9 1 .B 8 下转摹 3页 维普资讯 3 分流 J 、 员 同然 能安置部 分富余 人员,但只 是治标 ,不能治本。改革矿 山用工制度 才能 从 根 术 上 解 决 矿 山富 余人 员 问 题 、 在 目前社会保 障体 系不 完善 劳动力市场 不发 育的情况下 .采 用多 种用工不 失 为 好 办 法。近些年来 .许 多矿 山对此作 了探 索 ,从单一的 固定工 变为 固定 工 城镇 台 同工 、农 民轮 换工 退 休返聘工 社会 聘用工、家庭承包工 等多种用 工 相 结 台,职得 了一定的成 效。如 安庆 铜矿 固定 工 占5 3 %,合同工 占 7% 其余为 退休返聘 工 ,农 民轮换工 等 ,但 这种探索还 很不 够.固定 工 城镇台 同工仍 占绝对 比重 农轮工 ,返聘工的使 用仅 局限于 井 下 一 线 , 二 ,三线人 员仍是固定 工 、城镇 合同工 对多种用工 尚未真正有一套 完善的管理 办法 。 改革矿 山用 工的最 后 目标应 是建 设矿消散 型的矿 山。今 后随着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体 系 的建 立,新建 矿山可否试行 定期劳动保险合同制 ,而不实行 退休制 ,即矿 山与职工签 订定 期 劳动 保险 合同.矿 山按月提 职、补贴部分养老金存八每个 职工 的养 老基金 专户,职工在合同 期 满后可 享受这笔 养老 金 ,并离开矿 山.如 双方愿意可 延长。 5 . 5 挺直 矿山专业 化 ,社会化协作水平 新建矿 山应避免建 庞大的机汽修广 、炸药厂 等辅助系 统 ,可引进专业生产 广家 维修 厂 家为 矿 山服 务 , 生 活 服 务 则 应 尽 量 依 托 社 会 。现 有 矿 山应 将 辅 助 生 产 、生 活 服 务 与 主 体 生 产 部 门划 分开 ,使其成为 独立法人 ,面 向市场 ,发 展壮.大。 5 . 4 努力 挺直矿 山机镰 化水平 与国外相 比,我 国矿 山机械 化水平还很低。机械化水 平低 ,劳动生产率 自然不可能高 提高 机械 化水平可大大提高 工作 效率,只要采取 措消化富余人员 ,则我 国有 色矿山的劳动生 产 率水平必然会大大提高 。 上接第1 0 页 ● 5 0 2 两个 试验 采场除 了 采 准系 数K2 4 . 5 6 m / k t 比普通浅孔留矿 法 增加 了2 5 . 3 %以 外.其他各项 指标 均为 良好 。采场 出矿品位 从I . 9 6 g / t 提高到4 . z s g /t 提高 I 1 8 . 4 %。 采场 出矿能力 提高 了7 7 . 8 %。矿 石总 贫化 率 从6 6 %降低到 1 7 . 5 6 %.矿石 损失 率 从3 2 % 降低到 I I . 4 8 % 矿 石贫化 损失率 分别 下 降 了8 7 . 4 %和6 4 . 1 嘶 见表 1 和 表 2 4结 语 通 过试验研 究和生产实 践充 分验 证 了所 采用的综合技术方案对开采 急倾斜薄 矿体上 下盘围岩不 稳固的难采矿体 是行 之有效的 采用 静态留矿采矿新 工艺 , , 使存 留在采场 中 的三分 之二矿石起干 式充填料作用。 这样 就使这种采矿方法 既有浅 孔留矿法特征 ,又 具 有 某 些 干 式 充填 采矿 法 的 特 点 , 列 支撑 上 下盘 围岩起 了 良好 作用。 采 用 双 快 水 泥 锚 杆 以 1 . 2 m I . 2 m 的 网度 对上下盘 围岩实施 全锚 固。有效地维 护 了上 下盘 围 岩 。 据 采 场放 空 后 观 察 上 下盘 围 岩锚 固 得 相 当好 . 这 是用 2 m长 的 锚 杆 对 3 m厚 的 比较破碎的 构造带进 行锚 固的 结果 。 实践证明 .利 用锚杆的 吊挂 ,挤 压 ,组合作 用 ,对厚于 锚杆长度的岩层 也能 获得满意的 效 果 。 采 用多 种技 术方案努力降低矿 石贫化 损 失 率 提高 采场 出矿 能力的试 验研 究获得 了 显 著的 经济 效益和社 会效 益,企业获直接效 益4 3 3 . 8 万元/ 年 ,间接效 益 1 6 9 . 6 万元/ 年 , 推广效益4 2 3 1 . 9 2 万元 按I 9 9 3 年5 月国家黄 金定价计算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