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落采矿法在铜山铜矿的应用.pdf
I S S N 1 6 712 9 0 0 CN 4 3 1 3 4 7 / 1 1 采矿技术第5卷第 1 期 M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o 1 . 5, No . 1 2 0 0 5年 3月 Ma r . 2 o 0 5 崩 落 采 矿 法 在 铜 山铜 矿 的 应 用 沈 刚 , 龚浩源 1 . 铜山铜矿 , 安徽 铜陵市2 4 7 1 2 7 ; 2 . 长沙矿山研究院, 湖南 长沙4 1 0 0 1 2 摘要 针对 多个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各不相 同的复杂条件 , 采取联合科研院所和 自主研究 的方式. 对采矿方法进行 了一 系列的研 究。其 中, 自 主研究的崩落采矿法在矿山露天转地 下开采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也为同类型矿床 的开采提供 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 词 崩 落采矿法 ; 底部 结构 ; 露天转地 下开采 崩落采矿法在铜 山铜矿 曾得到普遍 的应用 , 特 别是在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现仍 占铜 山铜矿 采矿 量的 1 5 %左 右。其 中 前 山 8 4 矿体 一 4 0 ~ 5 2 m; 铜山 5 矿体 0~ 3 2 m使 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前 山 8 4 矿体 一8 0~ 一 4 0 r fl ; 铜山 5 矿体 一 8 6~ 0 m; 1 3 矿体和铜山 1 矿体露 天转地下开采部分使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1 崩落法的使用条件 前山 8 4 矿体埋藏深度 一1 7 0~5 2 m, 倾 角 5 O 。 以上 , 厚度 1 5~ 5 0 IT I 。矿石为含铜黄铁矿 、 黄铜 矿和辉铜矿 , 品位 1 . 2 %, 质松碎易氧化高温和 自燃 发火 , 与炸药接触易 自燃 ,f 6~1 0 。顶盘为大理 岩, 节理发育 , 底盘为五通燧石石英岩 , 极不稳 固。 一 8 0 m以上地表 为姥 山脚 和前山露天边坡 , 允许 崩落。 铜山 5 矿 体 为铜 硫 混合 型。矿 体 走 向 长 2 0 0 m, 倾角 3 0 。 ~ 5 0 。 , 厚度 2 0~ 6 0 m, 埋藏 3 2~ 一 8 6 m。顶板大理岩和矽卡岩较稳 固; 底板砂 页岩 和花岗闪长斑岩不稳固; 矿石类型为含铜黄铁矿、 含 铜矽卡岩、 黄铁矿 单硫 , 较稳固。地表原为荒山, 后为露天边坡 , 允许崩落。 以上两矿体 一8 0 m 以上适用 于崩落 采矿法。 其中 前山区 8 4 矿体 一 4 0 ~ 5 2 m地段, 铜山区 0 ~ 3 2 m地段矿体 中厚 , 倾角较急 , 用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回采。此法具有采切工程量少, 工艺结构简 单 , 安全性好 , 采场周转快 , 且当时露采和坑采 同时 进行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一次爆破量少, 对露天边坡 破坏小。8 4 矿体 一 8 0~一 4 0 m地段 , 5 矿体 一 8 6~ 0 m地段矿块变薄 , 急倾斜 , 为了改善工作环境 , 改 善通风条件, 提高出矿强度和矿石回收率 , 采用有底 柱分段崩落法开采。 铜山 1 矿体残矿为铜山露天 回采结束后位于 露天边坡 内及锅底下 , 矿石类型为闪长岩含铜 , 不稳 固, 地板为大理岩、 闪长岩、 煤系; 顶板为矽卡岩。倾 角 2 0 。 ~ 6 0 。 , 埋藏深度 一 1 7 0~一 9 9 m, 品位0 . 6 6 %。 铜山 1 3 矿体位于铜山露天锅底 , 顶板为大理岩 , 磁 铁矿 ; 底板为煤系和少量闪长岩 , 矿石为磁铁矿型, 矽卡岩型、 闪长岩型, 矿体长 1 0 0 m, 倾角 2 0 。 ~ 7 0 。 , 厚度 1 5~6 0 m, 埋 藏深 度 一8 6~ 一1 4 0 m, 品位 1 . O % , 此两矿体为露天转地下后设计施工 , 因在露 天边坡和锅底下 出矿, 有大量覆盖岩 覆盖岩含有 一 定品位 , 要求采场有牢 固的底部结构和较大 的 出矿能力, 因而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 2 崩落采矿法的应用 2 . 1 采场布置及构成 要素 1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宽度 1 2 . 5 m、 长 度 1 0~ 3 0 m, 分段高 1 0~ 3 5 m, 底 台高 6 m, 凿岩分 段高8~1 0 m, 漏斗双侧交错布置 , 漏斗间距 6 m 见 图 1 。 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宽度 6~ 8 m, 分 段高 8~ 1 0 m, 上下分段进路交错布置。 上述两采矿方法的采场布置尽可能的垂直露天 边坡 , 以减少边坡地压对巷道的破坏。 2 . 2采准切割工作 1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脉外 中段巷道运输 , 每 2~ 3个矿块设置一条行人进风天井 , 用联络道与 各分段电耙道贯通。盘区设一回风井 。出矿溜井布 置有电耙道独立溜井 铜山区 和盘区集中溜井 前 维普资讯 沈刚, 等 崩落采矿法在铜山铜矿的应 用 7 山区 。切割工作是辟漏和切割立槽。切割立槽采 用“ 丁” 字型拉槽法 , 切割天井设在矿块中矿体最凸 起的部位。通风以电耙道通风为主 , 切井通风为辅。 2 无底 柱分段崩落 法。脉外 中段运输 , 每 3 0 0 m左右在本阶段崩落界线以外布置一条设备井 可兼通风井 , 各分段中用联络道和设备井贯通 , 每分段掘分段运输联络道 , 从分段运输道掘进路巷 道。出矿溜井间距 4 O~ 6 0 m, 每个盘区设一条人行 通风井。切割工作是在进路巷道顶端掘切割平巷与 各进路巷道贯通 , 根据爆破需要在适当位置设切割 天井。通风采用 回风道辅扇 , 进路局扇的方式。 图 l 铜 山铜矿有底柱分段崩落 法 1 一崩落围岩2 一切割天井3 一凿岩巷道4 一电耙道5 一漏斗6 一运输平巷7 一底板沿脉8 一联络道9 一矿内沿脉 1 O 一 顶柱1 1 一压顶硐室1 2 一中深孔排线1 3 一矿石溜井1 4 一回风道1 5 一人行天井 2 . 3回 采 工 作 1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总的回采顺序是 自上 而下, 阶段 的回采顺 序视具体 情况而定。凿岩用 Y G Z 9 0型凿岩机 , 垂直扇形布孔 , 孔径 5 5~ 6 5 m m, 孔深不大于 1 0 m, 排距 1 . 2 m, 孔底距 1 . 5~1 . 7 m。 爆破采用 小补偿 空间挤 压爆破 , 补偿空 间系数为 1 2 % ~ 2 0 %, 出矿采用 电耙 一溜井 一振动出矿 铜 山区 和电耙 一矿车 一溜井 一振动出矿 前山区 。 采空区处理为自然冒落覆盖岩充填。 2 无底柱 分段崩落法。回采顺序为 自上而 下 , 自上盘往下盘方向推进。凿岩用 Y G Z 9 0型凿岩 机 , 炮孔垂直扇形布置, 孔径 5 5~ 6 5 m m, 排距 1 . 2 m, 孔底距 1 . 5~1 . 8 m, 炮孔前倾角 8 0 。 ~ 9 0 。 , 边孔 角 4 5 。 , 小补偿空间挤压爆破, 每次 2~ 3排 , 出矿方 式为装岩机 一 矿车 一溜井 一风动闸门出矿 , 采空区 处理为自然冒落覆盖岩充填采空区。 2 . 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 有底 柱分段崩 落法。生产能力为 1 5 0~ 2 5 0 t/ d ; 采切比为 1 5~ 2 0 m / k t ; 贫化率为 1 2 . 2 % ~ 1 6 . 3 %; 损失率为 1 1 . 1 % ~1 6 . 7 %; 采矿工效为 4 5 ~ 5 0 t / , 工班 ; 炸药单耗为0 . 3~ 0 . 5 5 k g / t 。 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生产能力 为 1 5 0~ 2 0 0 t / d ; 采 切 比 为 1 5 m / k t ; 贫 化 率 为 1 3 % ~ 1 5 . 6 % ; 损失率为 1 2 % ~1 5 . 8 %; 采矿工效 为 3 0~ 3 5 t/ I班 ; 炸药单耗为 0 . 2~ 0 . 3 k g / t 。 3 结 论 1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多种 回采方案 , 使用灵活和适应范围广, 生产能力较大, 采矿与出矿 设备简单 , 使用和维修方便 , 通风条件较好 , 有贯穿 风流。但采切工程量大, 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底部结 构复杂 , 矿石贫化损失较大 。 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安全性好 , 采矿方法 结构简单 , 回采工艺简单 , 机械化程度高 , 可剔除夹 石和进行分级 出矿。但 回采巷道通风困难 , 矿石贫 化损失大, 采矿强度不大。 . 综上所述 , 以上两种采矿方法在铜山铜矿特别 适用于露天转地下开采 ,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连 续回采, 不留矿柱 , 不存在矿柱应力过于集中变形错 动危及安全的现象; 二是采场周转快 , 缩短了边坡地 压对巷道的破坏时间。 收稿 日期 2 0 0 41 11 3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