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新发矿区Ⅲ号矿带采矿方法的探讨与研究.pdf
2 0 0 8年 第 1期 总第 1 0 1 期 大 众 科 技 DAZHONG KE J No. 1 。 2 0 08 C u mu l a t i v e l y No . 1 0 1 环江新发矿区I I I 号矿带采矿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韦业 东 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 3 0 0 3 1 【 摘要】壁式崩落法、房柱法及全面法等这些采矿方法目前在国内比较推广,但是存在许多的不足。房柱全面有用矿块 空场法是根据环江新发矿区l l I 号矿带的赋存状态、矿体特点,把房柱法和全面法结合起来,提 出了的一种改进型采矿方法,以 期解决该矿 的采矿难题。 【 关键词 】采矿 方法 ;改进 ;方案 【 中图分类号】T D8 5 3 _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8 1 1 5 1 2 0 0 8 0 1 0 0 9 3 0 2 一 矿 区概况 1 . 地层 该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 统东岭组 、桂 林组和融县组 地层。其 中东 岗岭组和桂林组 为含矿层位 。东 岗岭组主要为 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和灰黑色泥岩,泥灰 岩夹灰岩;桂林组主要为深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燧石结 核灰岩 、燧石条带灰岩 ,夹泥灰岩 、同生角砾灰岩 、塌积岩; 融县组主要为灰~灰白色厚层状、块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从东岗岭组至桂林组发育着数百米厚的生物礁,礁核为深灰 色礁灰 岩,礁顶主要为枝状层 孔虫细 晶白云岩 、假构造 角砾 白云岩。礁顶白云岩几乎是该矿床工业矿体的唯一赋存层位。 2 . 矿区构造特征 该区经历了加里东、印支期二次强的构造运动及多次振 荡运动,褶皱发育。上甫背斜控制矿区的褶皱构造 。该褶皱 长 3 2 k in ,宽 8 k m ,轴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泥盆统四排组、中 泥盆统应堂组。轴向北北东,两翼倾角一般 8 ~3 O 。。两翼分 别被两条正断层破坏,形成两翼下降,核部上升的 “ 地垒式” 构造。研究矿区位于上甫背斜南端东翼近轴部,岩层产状较 平缓 ,次级褶皱 发育,但规模小 ,轴 向北北东 与主 褶皱轴 向 平行 。 区 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按其 走向可分为如下三组 1 北北东向断裂,包 括 F 2 、F 3 、F 4 、F 5 、F 3 9 、F 3 1 , 均为正断层, 其中F 4为区域性主干断裂,往东倾,倾角 4 4 ~ 8 8 。,由泥灰岩、灰岩角砾及断层泥、方解石胶结物质组成。 已知工业矿体均产于其下盘。F 3分布在矿区东部,F 4之两, 往 东倾,倾 角 3 3 7 5 。断层 沿走 向及 倾向呈舒缓波 状,其破 碎带厚度 0 . 8 ~8 m , 带中片理化发育, 方解石细脉沿片理充填 或呈网状 穿插 ,部分 尚见 白云岩化 、黄铁矿 化、铅锌矿 化。 2 近 东西 向断裂 ,包括 F 6和 F 1 2 ,为后期正断层 ,对 矿体产生破坏作用。 3 北东向断裂,属高角度正断层或逆断层,但规模比 较 小。 3 . 矿体特征 本次研究的对象I I I 号矿带位于矿床南部 F 3 断层之下盘。 长大于 l O 0 0 m ,宽 5 0 2 0 0 m以上。含矿岩系数厚 2 0 5 0 m , 属礁顶 白云岩带 。总体走 向北北东至北东 3 O 。,倾 向北西 , 近礁脊部分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都有波状起伏,部分倾 向南南东,倾角 2 0 3 0 。。带中已探明三个工业矿体,全为 硫化矿体,其矿体特征如下 I I I 号矿 体位 于 1 2 ~1 7线问,礁 顶 白云岩 带之 上部,走 向北东 3 2 。,倾 向北西西,倾角 2 4 。,由北 向南逐渐 降低, 于 1 5线附近有一小隆起。矿体长 5 8 0 m ,一般宽 1 3 0 m ,1 4 线附近最宽,达 2 0 0 m以上,厚 4 、 1 O m ~1 5 . 4 8 ,平均 8 . 4 2 m , 呈似层状或长带状产出,产出标高 2 2 6 ~1 l m 。钻孔资料显示 矿 体黄铁 矿较 富而铅 锌矿较 贫 ,平 均品位 P b O 、 5 6 4 % , Zn3 3 22 %, 30 3 3 %。 I I I 。 号矿体位于 1 2 ~1 4线I I I 矿体下 1 8 2 0 m , 矿体向北 北 东 1 0 。,倾 向 2 3 。与I I I 1号矿 体形态相 近,并有 向南倾伏 的现象 。产 出标 高 1 9 3 ~ 1 1 l m 。矿体 长 4 2 0 m ,宽 6 2 ~1 1 6 m以 ,平均厚 8 . 7 2 m , 呈长带状或似层状 。 平均品位 P b O . 3 3 2 % , Zn 3. 78 3 %, 3 5. 291 %。 I I I 。 号矿体位于 1 7 2 2 A线间礁顶白云岩含矿带之下部, 相当于I I I 号矿体部位。矿体延伸方向3 6 。,倾向北西,倾角 3 O 。。长 6 7 0 m ,宽 6 0 m ,平均厚 6 . 1 l m 。产出标高为 5 6 . 8 5 ~ 2 6 . O m 。平均品位P b 1 . 2 8 8 %Z n l 6 . 9 4 9 % , 3 4 . 0 0 7 % 。 4 . 矿石质量特征 1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有 自形粒状结构、半 自形 粒状结构、压碎结构、中粒结构、生物碎屑结构和变胶状结 构,其中后两种结构为主要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椭球状、 角砾状、肾状及浸染状构造。其中椭球状、角砾状构造为主 要构造 。 2 矿石的矿物组分。矿石 中的矿物组分较简单 ,主要 有用矿物 为黄铁 矿、闪锌矿 ,其 次为方铅矿 ;脉石矿 物主要 为 白云岩,微量方解 石、绢 云母 、炭质 、炭沥青 ,偶见石英 。 3 矿石的化学组分。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锌 、硫 。 其次为铅,伴生银、镉锗等。有害组分为砷、氟、碳 。 二 开采技术条件 1 . 矿体顶、底板由泥灰岩、白云岩、生物碎屑灰岩组成, 在无断裂及溶洞发育地段是稳固的,矿体由黄铁矿、闪锌矿、 白云岩等组成,也是稳固的。 2 . 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石体量 3 . 4 6 ~4 . 0 9 t m 。 ,围岩 体重 2 . 6 5 ~2 . 7 0 t m ,矿岩松散系数 1 . 4 7 ,矿石安息角 3 6 。, 【 收稿 日期】2 0 0 7 1 2 0 4 【 作者简介】韦业东 1 9 7 0 一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采矿工程。 . 9 3. 维普资讯 矿石硬度系数 f 1 0 1 2 ,岩石硬度系数 f 6 ~1 0 。 图 1 广西环江新发矿区Ⅲ号矿带矿体开采设计主视图 三 采矿方法选择 研究区矿床的厚度较小 平均厚度 6 ~9 m ,倾角较缓 2 0 2 5 。 且变化较大,有些地方还出现波状起伏,该矿属 于缓倾斜薄矿脉型。对于这类矿体,目前国内主要是推广应 用各类壁式崩落法、房柱法及全面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问 题较多,回采难度较大,表现在 在缓倾斜薄矿脉的各类壁式崩落法应用中,共同的问题 就是回采工序复杂、工效低、材料消耗高,以及必然带来的 采矿成本高;而在房柱法和全面法的应用中,则主要问题就 是矿柱损失较大,矿石回采率较低,资源利用程度低,有时 需要锚杆支护,工序复杂,且采矿人员一般都是在采空区下 或崩落岩层下进行作业,其生产安全性较差,因此,针对此 类矿床赋存特点,在研究区的矿 山开发之际,就要根据其赋 存状态对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进行适当地改进,以尽最大可 能改善常规适用采矿法带来的弊端,从而在实际生产中取得 比较理想的开采经济指标和安全系数。 图2 广西环江新发矿区Ⅲ号带矿体开采设计 I 号剖面图 . 根据矿床地质构造、矿体赋存状态、矿岩开采技术条件, 建议并推荐该矿在现场试验房柱全面有用矿块空场法 图 l ~ 3 。 图3 广西环江新发矿 区Ⅲ号矿带矿体开采设计 I I 号剖面图 . .9 4 . . 房柱全面矿块空场法的特点就是在区段内沿倾 向划成矿 房和矿柱,待矿房回采结束后,在区段一侧开掘切割槽,并 由此沿走 向进行矿柱全面回采 即连续矿柱 。采下来的矿石 是在 空场下进行 电耙 出矿 。方法如下 1 . 先沿矿脉倾向划成阶段, 阶段斜长一般为 4 0 6 0 m , 但 本研究矿区已有探采坑道,可尽量利用原有坑道的高度作为 划分阶段斜长的依据,不必受此长度限制。 2 . 在划出的阶段内,划成盘区或区段,走向长度一般为 1 0 0 3 0 0 m 主要根据矿脉形态沿走 向变化及其 连续 性以及矿 山生产能力要求而定 。 3 . 在区段 或盘区 内,沿走向划成矿块或采场,其走向 长度一般为 3 0 6 0 m 。区段 或盘区 问柱一般取 2 ~6 m 主要 根据矿岩稳固性、矿脉厚度、 矿石品位及问柱是否是滞后回 采而定 。阶段矿柱直径一般为 6 ~8 m ,本研究区阶段矿柱直 径为 6 m 。 4 . 采准工程的布置可在脉内,也可脉外布置。 本研究区 采用内外布置的格局,其主要 目的是增加采场生产能力和通 风条件,增强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5 . 采准工程完成后,在区段或盘区的一侧开掘切割上山 和切割槽,并由此沿走 向进行各相邻矿房的回采。各相邻矿 房的回采,是该改进方法的主要回采作业和工艺。从各相邻 矿房采出矿石,利用电耙运经切割上山而耙入放矿漏斗。 6 . 为了改善相邻矿房回采中的工作面通风条件,在问隔 2 0 2 5 m时开掘房问联络道。各相邻矿房的回采方法及工艺, 与常规的房柱采矿法相似。 7 . 为确保区段 或盘区 回采中的安全可靠性,本研究区 根 据矿 脉及其上部岩层稳 固性 合理确定各相邻矿 房及其 问矿 柱 的宽度 。 8 . 待各相邻矿房全部回采结束后,着手进行各相邻连续 矿 柱的同时平行全面回采 。该矿 品位不高 ,在 有条件的矿段 可顺便回收部分矿柱,一般矿柱无需刻意回采。以减少回采 工作量,降低采矿成本。 9 . 由于该矿矿体倾角较缓,故采后空区可根据地表情况 做 适当处理 即可 。 四结语 该改进型的房柱全面有用矿块空场法完全不同于现行一 般房柱法,它具有以下优点 1 . 该方法是房柱法和全面法 的综 合统一体 ,可 以灵法应 用于各种特殊的矿床来采矿。 2 . 采用多矿房、多矿柱集中同时回采,可以提高采场生 产能力,并有利于空区层地压的控制,从而使采矿作业安全, 可以改善劳动条件 。 3 、 可以提高矿石质量,降低矿柱损失 当矿石品位较高时 应回收矿柱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在高品位、贵金属矿开 采时使用此方法,当矿房回采完后就及时回采矿柱,这样有 效地提高了矿石回采率,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参考文献】 [ 1 ]解世俊. 金属矿床地 下开 采 [ M ] . 北京 冶金工业 出版 社, 1 9 8 6 . [ 2 ]王素} 艮缓倾斜薄 矿体采矿方法 探讨[ J ] . 甘肃冶 金’ 2 0 0 7 1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