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希金矿地下开采采矿方法浅析.pdf
1 8 新疆有色金属 阿希金矿地下开采采矿方法浅析 张新 华 新疆阿希金矿伊宁 8 3 5 1 0 0 摘要时希盘 转地下采矿技政 J 程j 5 } f 的j 乏 键堙之一. 需选掸一种成奉低 l 般枣商的采矿 法 分段研矿倒堪啦,l l 艺简 ,ff . 小矿能力大, 能满足适{ 堑 模经营的要求, j 一般伯落法比较. 技术经济带标良好。 关键词 分段留 崩 法贫化率损臾率出 管理 1 前 言 矿山 还贷 能 力。 阿希金矿一期工程为露天开采, 预计 2 0 0 4年闭 坑, 二期技改工程将进入地下开采。由于阿希金矿矿 岩稳固性较差, 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有崩落法和充填 法。充填法虽然贫化, 损失率较低, 但在阿希金矿可 用于充填的充填料不足, 且其采矿成本较高, 因此在 方案选择 中不考虑。 通常的分段崩落采矿 法是将炸下的矿石在岩石 的覆盖下放出, 造成矿石的贫化 、 损失高 , 影响矿山的 经济效益。而分段留矿崩落采矿法, 是将矿石在先期 炸下矿石的覆盖下放矿, 损失贫化小。仅后期剩余矿 石在岩石覆盖下放出, 从而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加快 2 采矿方法选择及回采工艺 阿希金矿北段①号矿体 占地采总储量的7 0 %以 上, 主要分布于 8 5 6线之间 , 控 制长 4 8 0 m, 最 大斜 深4 2 5 m. 平均3 7 0 m, 矿体倾角8 6 。 左右, 局部直立或 反倾。矿体形态呈厚大似板状, 最大厚度 3 5 Ill , 平均 1 6 . 6 8 m, 平均品位 5 . 5 g / t 。 矿体受 F 断裂带控制, 为阿希金矿①号矿体的 控矿断层, 岩体为碎裂结构, 在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 型矿体的底版, 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 形成一个较稳 定的5~ 1 o m的破碎带, 含有较多的粘土。 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与火山热泉作用同一来源 , 同位活动。由于潜火山热液的问歇性隐爆, 致使硅冒 多次破裂, 浅成低温潜火山热液充填其阃, 发育微细 石英细网脉, 构成石英网脉带, 脉体中的石英常共生 冰长石 , 在石英网脉之间, 有时见粒状石英与钾长石/ 冰长石不规则状集合体, 晶洞中产出梳状石英。这三 种产状石英组成的石英网脉蚀变岩, 即石英网脉带, 它是矿体的核心部分, 矿石具角砾状构造, 金品位高, 伴生少量黄铁矿。石英网脉带主要发育于硅冒体下 部, 向上迅速收敛, 向下展布范围较广, 综上所述 , 火山热液成矿作用是在火山热泉阶段 在地表水的参与下形成以硅冒 低金品位硅质岩 为 中心的蚀变矿物晕; 潜火 山热 液阶段主要形成石英 冰长石 网脉带中的矿体, 以及石英 冰长石 细脉 向外延展的矿 化 体。这两个阶段蚀变矿物晕的叠 加, 控制 了 双峰山矿床蚀变矿化分带。 3 . 2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该区构造对成矿的影响即有早期断裂的导矿 、 容 矿作用也有晚期断裂的破坏作用。早石炭世海相玄 武一安山质熔浆火山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火山 喷发时期 , 矿 区中近东西向断裂及其共轭断裂是成矿 流体的线形通道和成矿空 间。矿区中北 西一北 西西 的双峰山断裂早期活动为扭性 , 在火山热液活动形成 矿 化 体后, 双峰山断裂再活动侵入次钾K 斑岩脉, 并切穿矿体 , 标志成矿后期存在与成矿有内在联系的 深成富钾质熔浆曾有次火山岩侵位活动。华力西期 未, 右旋构造作用形成双峰山背斜, 并发育 一 系列纵 向逆冲断层和北北东向、 北东向平移断层, 在垂向 L 和平面上短距离错移矿 化 体, 从而形成现代双峰 山金矿床地形地貌。 综上所述, 双峰山金矿属浅成低温热渡型金矿 床, 目前双峰山背斜南翼的矿体多已被剥蚀, 今后的 找矿方向应重点针对双峰山背斜北翼 , 寻找深部的胞 伏矿体。 参考文献 [ 1 ] 席小平. 双峰山金矿地质普查报告. 1 9 9 8 . [ 2 ] 席小平. 双峰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矿产 与地质 1 9 9 9 . 收稿 2 0 0 2一O l一0 7 维普资讯 2 0 0 2年 新疆有色金属 1 9 矿石中等稳固, 上 、 下盘围岩均有矿化现象 , 地表 允许陷落。 根据上述开采技术条件, 适台阿希金矿①号矿体 开采的采矿方法有 普通分段崩落法和分段留矿崩落 法。二者各有其优缺点。这两种方案的适用条件基 本相同。 两种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分段留矿崩落法和分段崩落法的采切工程, 矿块 生产能力回采工艺基本相同。分段崩落法每次爆破 后矿石全部放出, 而分段留矿崩落法, 只放每次爆破 量的7 0 %, 剩余 3 0 %的矿量留至矿房最下一个分段 全部放出。 分段崩落法的优点 ①矿石爆破后全部出完. 不 积压; ②能够及时判断崩落效果 , 对放矿管理的要求 不太严格。 分段留矿崩落法的优点 ①贫化、 损失率低, 综合 效益好; ②由lf 分段崩下的矿石不全部放完, 进路使 用期短, 进路维护容易。 分段崩落法的缺点 贫化、 损失率高。 分段留矿崩落法的缺点 ①矿石不全部放出, 积压 资金; ②难以及时判断崩矿效果, 要求放矿管理严格。 根据上述两种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比较结果, 主要 考虑到分段留矿崩落法的贫化, 损失较小. 经济效益 好 . 因此选择分段留矿崩落法。 采切工程 沿走向方向每次 1 0 0 m布置一个矿 房. 房与矿房之阃留8 m问柱, 分段高 1 0 m, 中段 高5 0 m。一个中段分5个分段。分段巷道沿走向布 置。当矿体厚度小于 1 0 m时 , 布置一条脉 内分段凿 岩出矿巷道。矿体厚度介于 1 O一 2 0 m时, 布置2条 脉内分段凿岩出矿巷道; 矿体厚度大于2 0 m时, 布置 三条脉内分段凿岩出矿巷道。通过联络道将分段凿 岩出矿巷道与脉外分层平巷联接, 脉内分段凿岩巷 道, 脉外分段平巷及联络道的规格均为 2 . 7 8 x 2 . 1 m, 每次矿房市置一条矿石溜井。 J 亘 『 采 凿岩用 Y G Z一 9 0中深孔凿岩机, 钻凿向上 扇形孔 , 在矿房端部打切割槽 , 爆破 采用粉状 铵油炸 药, 采用装药器装药。起爆采用火雷管引爆导爆管, 导爆管起爆粉状铵油炸药 , 以矿房端部切割槽为挤压 空闽爆破 爆破步距与装载设备铲人深度有关 , 如果 铲人深度大, 则爆破步距大, 反之则小。 矿块内是自上而下逐个进行回采崩矿, 同一分段 内是从端部开始进行回采崩矿, 即回采工作是下向后 退式的。 3 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分段留矿崩落法在生产实践当中, 应注意通过以 下几条措施降低贫化率 、 损失率 , 从而提高矿山的经 济效益 。 1 】 通过采矿实验确定台理的分段高度, 出矿巷 道间距。根据放矿理论公式 s 口 2 h W o tg a 一 D tg o t 式中 k最低分段高度; 回采进路高; 广放矿层高; s 。 出矿巷道间距; 出矿 巷道宽度; a 中问偏移角。 其中放矿层高 , 及中间偏移角a需要通过实验 确定。因此阿希金矿应通过实验研究矿石从采场放 出时的运动形态、 移动关系, 寻求采场结构参数的最 优值, 降低矿石贫化、 损失率改善最终回采指标。 2 严格放矿管理。建立严格的出矿管理制度, 制 定放矿计划图表, 编制出各矿房, 各分段, 何时, 何地放 出多少矿石直至每个矿房最后一个分段放到截止品位 为止。同时加强放矿过程中的取样化验工作, 对每一 个放矿点的地质品位, 出矿品位都应详细记寻。 3 认真做好爆破设计。分段留矿崩落法由于不 能及时掌握爆破效果, 出现问题难以校正. 因此在爆 破设计时要根据矿石物理性质认真做出爆破设计, 严 格按爆破没计施工。防止出现大块, 悬顶, 挤压过死 的现象造成。 4 由于阿希金矿的矿石具有一定的粘接性 . 如 果爆下后在采场内长时问不出矿 , 使其产生松动, 易 结块, 给放矿工作带来困难, 造成贫化增大, 因此, 各 出矿点的出矿工作停顿时间不宜过长, 使矿石经常处 于流动状态避免结块。 4 结束语 根据阿希金矿矿体赋存条件, 及工程地质条件, 矿 石性质等情况来看, 地采方法选择分段留矿崩落法, 不 仅回采工艺技术简单可靠 而 且具有采准切割工程简 单, 采场生产能力大, 贫化、 损失, 相对较小. 采矿成本相 对较低, 这将给阿希金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收稿 2 0 0 2一 O I一 2 4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