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pdf
S e r i a l N o . 6 0 7 N o v e m b e r . 2 0 1 9 现 代 矿 业 M O D E R NM I N I N G 总 第6 0 7 期 2 0 1 9 年 1 1月第 1 1期 郝学冉( 1 9 7 1 ) , 男, 高级工程师, 2 4 3 0 0 0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 技术开发区西塘路 6 6 6号。 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郝学冉1 , 2 ( 1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2 .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 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 部分围岩稳固性较差。为探讨该矿的采矿方法, 通过对影响采 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提出采用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和进路回采充填法, 对采矿方法的 采场布置、 采切工程、 回采工艺进行了论述。选择的采矿方法对该矿山采矿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也 可应用于相似地质条件的矿山。 关键词 缓倾斜薄矿体 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 进路回采充填法 回采工艺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6 0 8 2 . 2 0 1 9 . 1 1 . 0 3 8 S t u d yo nMi n i n gMe t h o df o raG e n t l yI n c l i n e dT h i nO r eB o d yi naP h o s p h a t eMi n e H a oX u e r a n 1 , 2 ( 1 . S i n o s t e e l M a a n s h a nI n s t i t u t eo f M i n i n gR e s e a r c hC o . , L t d . ; 2 . S t a t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 S a f e t ya n dH e a l t hf o r M e t a l M i n e ) A b s t r a c t T h es t a b i l i t yo f s o m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s i na g e n t l y i n c l i n e dt h i no r e b o d y o f a p h o s p h a t e m i n ei s p o o r . I no r d e r t od i s c u s s t h em i n i n gm e t h o do f t h i s m i n e ,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m a i n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 m i n i n gm e t h o d , t h er o o ma n dp i l l a r s u b s e q u e n t f i l l i n gm e t h o da n du p w a r dd r i f t f i l l i n gm e t h o da r ep r o p o s e d . T h es t o p el a y o u t , m i n i n g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o f t h em i n i n g m e t h o d s a r ed i s c u s s e d . T h es e l e c t e dm i n i n gm e t h o dh a s g u i d i n g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 t h em i n i n gp r o d u c t i o no f t h i s m i n e , a n dc a na l s ob ea p p l i e dt om i n e s w i t hs i m i l a r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K e y w o r d s G e n t l yi n c l i n e dt h i no r eb o d y , R o o ma n dp i l l a r s u b s e q u e n t f i l l i n gm e t h o d , U p w a r dd r i f t f i l l i n gm e t h o d , 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磷矿主要用于生产磷肥及含磷复合肥, 属于典 型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现有储量开采年限远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 可开采磷资源或在几十年内耗尽。 国家已将磷矿列入战略性矿产名录, 磷矿价值将受 到重视。为降低剩余资源量的开采成本, 对不同磷 矿应选择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采矿方法。本研究 结合某矿山实例, 分析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 素, 最终确定适合矿山实际的采矿方法[ 1 ]。 1 矿山概况 该矿位于扬子地台北部边缘, 与华北地台相邻, 地处郯庐断裂带东侧。矿区基底地层为海州群锦屏 组和云台组, 其上广泛覆盖第四系和第三系。主矿 体赋存在海州群锦屏组第一段第四层和第三段第一 层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互带之中。矿体为隐伏矿 体, 矿体距地表 5 0~ 6 5m , 一般为 5 0m 。矿体总体 走向 N W3 1 0 ~ 3 4 0 , 走向长约1 5 0 0m , 倾向 N E , 倾 角 6 ~ 3 0 , 平均厚度 3 . 8 6m 。矿体矿石主要为细 粒磷灰岩, 少量云母磷灰岩、 锰质磷灰岩。矿石细粒 变晶结构, 块状、 片状构造。矿区范围内 3 3 1+ 3 3 2 + 3 3 3磷矿石资源量 19 9 0 . 3 9万 t , P 2O5平均品位 1 9 . 0 8 %。 2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2 . 1 水文地质条件 矿体埋藏在侵蚀基准面以下, 被厚度为 4 4 . 9 5 ~ 6 0 . 2 5m的松散层覆盖, 其矿体顶板与新第三系 孔隙承压含水层直接接触, 而上第三系孔隙承压含 水层又与第四系中、 下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水力 联系密切, 第四系中、 下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与矿 区西侧河水通过采砂天窗相互沟通。按矿床水文地 质勘探复杂程度划分, 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类型。 131 2 . 2 工程地质条件 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白云质大理岩、 斜长绿泥片 麻岩、 混合岩化斜长片麻岩等。白云质大理岩、 块状 构造, f = 8~ 1 5 , 性脆, R Q D为 1 2 % ~ 5 0 %, 节理裂 隙发育, 岩石完整性差或较差。斜长绿泥片麻岩, 新 鲜岩石, 致密块状, f = 5~ 8 , R Q D为 5 5 % ~ 7 9 %, 岩 体稳固性较好。混合岩化斜长片麻岩, f =6~7 , R Q D多小于 2 5 %, 岩体稳固性差。开采矿体顶、 底 板围岩在 - 1 8 0m以下, 岩石质量中等( Ⅲ、 Ⅱ类) , 岩体中等完整, 稳固性较好。而部分 - 1 8 0m以上 矿体顶、 底板岩石质量为劣或极劣( Ⅳ、 Ⅴ类) , 岩体 完整性差或岩体破碎, 稳固性较差或极差。 3 采矿方法 3 . 1 采矿方法选择 该矿矿体主要为缓倾斜薄矿体, 矿石主要为细 粒 磷灰岩, 矿体稳固性较差。 矿体围岩在 - 1 8 0m 以下为中等稳固, - 1 8 0m以上除个别地段外, 稳固 性较差或差。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岩岩性, 可供选择的采 矿方法基本有 3种, 即空场法、 崩落法、 充填法。崩 落法开采矿石损失贫化大, 采切比大, 同时地表崩落 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因此可以排除。采用空 场法空区处理困难, 开采安全性较差, 遗留采空区存 在安全隐患。初步选择适合该矿的采矿方法为房柱 法采矿嗣后充填法和进路回采充填法[ 2 4 ]。房柱法 采矿嗣后充填法用于矿体围岩中等稳固的矿体, 即 - 1 8 0m以下的矿体。进路回采充填法用于矿体围 岩稳固性差的矿体, 即 - 1 8 0m以上的矿体。两种 采矿方法, 回采工艺基本相同, 以房柱法采矿嗣后充 填法进行采矿方法论述。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见 图 1 。 图 1 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法( 单位m) 1 阶段运输巷道; 2 斜天井; 3 溜矿井; 4 天井、 充填巷联络巷; 5 电耙硐室; 6 切割平巷; 7 切割天井; 8 回风、 充填平巷 3 . 2 矿块布置及采矿方法构成要素 矿块沿走向布置, 阶段高4 0m , 矿块宽5 0m , 矿 块斜长 1 0 2m , 间柱宽 6m , 顶、 底柱斜长 8m 。由于 受电耙耙运距离限制, 按倾斜方向分为 2个采场, 采 场斜长 5 1 . 2m 。沿矿块走向划为 5个区间, 区间宽 8 . 8m , 区间边界布置间断临时矿柱, 每个区间为独 立出矿单元。 3 . 3 采切工程 阶段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于矿体底盘脉 外, 每隔9m掘进放矿溜井, 与切割平巷衔接。切割 上山自切割平巷与回风平巷联接, 作为回采的自由 面和采场通风。电耙硐室布置在切割上山下端部的 上盘内。根据需要还布置有斜天井、 天井联络道等。 3 . 4 回采工作 3 . 4 . 1 回采顺序 阶段内采用后退式回采, 矿块内分两个采场, 自 下而上回采, 采场内从一侧向另一侧回采。 3 . 4 . 2 凿岩爆破 凿岩采用 Y T 2 7型风动凿岩机, 配 F M 1 4 0 B型 气腿, 孔径为 4 0m m , 孔深 2~ 2 . 5m , 排间距 0 . 7~ 1 . 0m , 孔距为 0 . 8~ 1 . 2m , 每次推进距离为 2m 。 爆破采用乳化炸药, 人工装填卷状炸药, 导爆管微差 起爆。爆破时, 以切割平巷和切割上山为自由面, 两 侧依次向中央落矿。 231 总第 6 0 7期现代矿业2 0 1 9年 1 1月第 1 1期 3 . 4 . 3 出 矿 矿体产状为缓倾斜, 采场内矿石运搬采用 2 D P J 5 5型电耙出矿, 电耙耙运矿石至溜矿井, 溜矿 井底部设 F Z C 2 . 5 / 1 . 2 4振动放矿机, 向 1 . 2m 3矿 车放矿。 3 . 4 . 4主要技术指标( 表 1 ) 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主要技术指标见 表 1 。 表 1 主要技术指标 矿块 生产能力 / ( t / d ) 采切比 / ( m/ k t ) 矿石 回收率 / % 废石 混入率 / % 炸药 单耗 / ( k g / t ) 3 3 02 9 . 78 0 . 18 . 6 %0 . 5 1 3 . 5 采场通风 凿岩工作面采用 J K 5 8 1 N O 4局扇配合自然通 风, 电耙硐室位于风流的上风侧。爆破后, 新鲜风流 从阶段运输巷道经天井联络道进入采场工作面, 污 风由切割上山经回风平巷排出。 3 . 6 矿柱回收与采空区处理 矿块矿房回采后, 回采部分矿房中临时矿柱、 间 柱及顶、 底柱( 但间柱、 顶底柱仍需连续完整) , 然后 封闭矿块的阶段运输平巷的通道。封闭工作完成 后, 采空区采用全尾砂胶结, 充填料的灰沙比可以取 1 ∶ 1 2 。充填完成后再封闭矿块的充填巷道。 3 . 7 进路回采充填法 回采 - 1 8 0m以上矿体, 顶底板围岩不稳固时, 可采用进路回采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实质, 为房柱 法演变而成, 将区间变成进路, 回采进路间隔回采, 进路回采后立即充填, 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 充填料 的灰沙比可取 1 ∶ 6 。 4 结 语 围岩中等稳固的矿体采用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 法, 对围岩不稳固的矿体采用进路回采充填法, 对矿 山采矿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对其他类似矿山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矿山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 调整矿山生产各项技术参数, 最终满足矿山安 全高效生产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 1 ] 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 采矿设计手册[ M] .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1 9 8 7 . [ 2 ] 赵永峰. 红泥坡铜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的选择[ J ] . 采矿 技术, 2 0 1 3 , 1 3 ( 1 ) 1 3 . [ 3 ] 董凯程, 陈 何, 黄 丹, 等. 缓倾斜多层复杂沉积型磷块岩矿 体采矿方法研究[ J ] . 中国矿业, 2 0 1 4 , 2 3 ( S ) 1 7 8 1 8 1 . [ 4 ] 董凯程, 杨小聪, 田云飞, 等. 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研 究[ J ]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 0 1 6 , 3 6 ( 5 ) 1 1 1 3 . ( 收稿日期 2 0 1 9 0 9 2 8 责任编辑 徐志宏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 ( 上接第 7 0页) 最大压应力和相应安全系数, 在隔 一采一情况下, 和睦山后观音山矿段近顶柱上向进 路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为 ①相对稳定盘区, 采场进路宽度为3 . 0m , 高度为4 . 0~ 5 . 0m , 并加强 支护; ②相对破碎盘区, 采场进路宽度为 3 . 0m , 高 度为 3 . 0~ 4 . 0m , 并加强支护; ③其他矿岩稳定性 不明的盘区, 可根据采掘过程实际条件, 参考上述推 荐参数进行选择。必要时, 降低分层高度为 3 . 0m , 并加强支护。 图 8 现场勘查情况 3 展 望 考虑现场工况复杂, 矿岩节理裂隙发育, 有必要 对和睦山铁矿进路形状及回采顺序作进一步优化。 参 考 文 献 [ 1 ] 古德生, 李夕兵.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 M] . 北京 冶金 工业出版社, 2 0 0 6 . [ 2 ] 解世俊.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9 8 6 . [ 3 ] 白复锌, 姜顺鹏, 林承恩, 等. 复杂顶柱高效回采综合技术的研 究与应用[ J ] . 采矿技术, 2 0 1 1 , 1 1 ( 3 ) 3 4 3 7 . [ 4 ] 周伟永. 阿舍勒铜矿深部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和稳定性研 究[ D ] . 赣州 江西理工大学, 2 0 1 3 . [ 5 ] 毛 勇, 李叶敏. 井下残矿资源安全回采探讨[ J ] . 中国有色金 属, 2 0 1 7 ( S 2 ) 3 9 7 4 0 0 . [ 6 ] 刘洪强. 大面积充填体下采场盘区矿柱留设方案优化及地压 监测研究[ D ] . 长沙 中南大学, 2 0 1 1 . ( 收稿日期 2 0 1 9 0 9 2 3 责任编辑 徐志宏) 331 郝学冉 某磷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2 0 1 9年 1 1月第 1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