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矿选煤厂重介系统生产调试.pdf
叮 年玲刊 司马扩选煤厂重介系统生产调试 邓铭 , 谢国龙 潞安集团 司马煤业有限公司 , 山西长治 摘要 司马煤矿选煤厂是司马矿井的配套工程 , 重介系统生产调试是选煤厂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 。 详尽 叙述了选煤厂单机试运转 、联合试运转和重介系统生产调试的各个过程, 重点阐述了重介调试注意的几个 问题 。 重介系统调试成功为选煤厂尽快达产提效和实现预期投资目的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关键词选煤厂重介系统生产调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 一 一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司马煤矿选煤厂是司马矿井 的配套工程 , 年设计能力为万 口 , 主导产品是 九级冶炼精煤 , 同时为适应市需求 , 也可以生产高炉 喷吹煤和电力用煤 。 本厂选煤工艺采用 “ 选前动筛 排研 十 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重 介分选 十 煤泥浓缩压滤 ” 的联合流程 , 即 一 毛煤采用动筛跳汰排研 , 块煤破碎至 一 , 一 原煤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 选 , 粗煤泥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精选 , 细粒煤泥浓缩 压滤 。 选煤厂项目工程于以年月开工建设 , 年月竣工 , 同时进人了单机试运转 、联合试 运转和生产调试阶段 。 选煤厂重介系统生产调试就 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 系统生产调试准备 在基建工程完工 的基础上 , 制定了详细的试车 方案和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 在重介系统加煤生产调 试之前 , 首先进行了单机空载试运转 、空载联合试运 转和带水带介联合试运转 。 单机空载试运转 主要任务是考核单台设备的运行状况 , 检查设 备的安装质量及设备的空负荷运行情况 , 做好各种 技术数据的测试与记录工作 , 检查各种数据是否与 要求一致 , 如发现有异 , 及时调整并尽快与施工单位 或设备制造厂家联系解决 。 在单机试车前 , 要彻底 清理现场土建和设备安装遗 留下的杂物 , 包括各种 管道杂物 、地沟溜槽、磁选机、离心 机的给料口 、 以及 脱介筛筛板等 。 此外 , 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进 人现场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 无论司机 、安装 人员 、设备厂家都必 须服从统一指挥 , 各负其责 , 避 免出现现场混乱 , 确保安全 。 对有不安全隐患的通 道 、栏杆上 下楼梯等地方设安全警示牌 、醒 目牌, 检 查夜晚照明情况 , 并对出现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 立即处理 。 ②整机设备及有关附属部件全部安装完 毕 , 并检验符合有关安装标准 , 挂设备完好标志牌 。 ③电气设备 、 各种保护 、 信号通讯 系统全部安装完 毕 , 并整定检测合格 。 ④各润滑部位设专人按要求 加注合格适量的润滑油脂 。 空载联合试运转 主要任务是检验集中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灵敏 各系统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密控室人员 、 岗位人员 模拟操作 , 进一步熟悉现场 , 熟悉工艺流程 电钳工 模拟巡岗检查 , 为带水带煤试运转做好准备 , 发现问 题及时协调处理 , 做好试运转记录 。 带水带介联合试运转 主要任务是检查验证设备 、溜槽、管道系统 的密 封密闭性能 同时考核设备在轻负荷下的运行情况 检查水介循环系统管道阀门是否正常 、 开启是否灵 活 、水介循环是否平衡 检查各设备通过能力是否满 足要求检查水位 、液位、压力、介质密度 自控是否 准 确灵敏 , 以及悬浮液介质密度是否调配合适 , 为 加煤生产调试做好准备工作 。 在加煤生产调试之前 , 要确保带水带介联合试 运转中出现的问题已全部处理完毕 , 并经检验合格 保证洗煤用水用介用电的正常供给必要的采制化 设备 、设施、器材都已具备, 采制化人员安排到位 符 合 一 粒度要求不允许超粒原煤进人重介 系统的原煤也准备充足 。 按照联合试运转程序将 整个系统开动起来 , 调整好介质密度和压力 , 保持各 介质桶液位稳定 , 而后可以开始系统加煤生产调试 。 系统生产调试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合格介质密度 、压力和合介桶液位的调 整 近年来 , 重介旋流器选煤之所以发展快 、 应 收稿日期 习 一 作者简介邓铭 一 , 男 , 安徽五河人 , 经济师 , 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 年月邓铭等司马矿选煤厂重介系统生产调试第塞玲刊 用广 , 就是因重介选煤工艺的分选精度高 , 且完全实 现了自动控制缘故 , 而合介密度和压力的调整 、 稳 定 , 则是重介选煤的核心和重点 , 是重介选煤能否实 现的基本标志 。 生产中合格介质密度由放射性同位素密度计进 行在线检测 。 在前期带水带介试运转期间 , 我们已 对密度计的零位及介质悬浮液的检测值进行了标 定 。 为了使检测值更加接近实际值 , 在系统带煤试 生产中 , 我们定时用浓度壶在现场进行采样化验 。 通过人工采样与在线检测值比较 , 每天对密度计调 整校核一次 , 直到二者误差相对稳定 , 波动范围小于 。 与此同时 , 对密控程序模型也进行了调试修 改 , 消除了自控跟踪不及时或数据漂移不稳等现象 , 使合格介质密度控制趋于稳定 , 且精度范围控制在 。 重介旋流器人口介质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 数 。 介质人口压力必须稳定在一定值上 , 这对旋流 器保持正常工况条件和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 人口压力的初值要依据设计院和旋流器生产厂家的 要求而定 , 这样可以检验配套的合介泵和电机能否 满足工艺要求 。 而生产中则需要根据分选效果作进 一步的调整 , 调整的依据是原煤的浮沉组成及重产 物中煤 、研石 的分选效果 。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旋 流器压力突然急剧减小这一问题 , 实践证明是因为 介质消耗后没有及时补充 , 导致合介桶液位过低所 致 。 根据本厂工艺设备特点 , 为了弥补合介桶容积 偏小的缺陷 , 我们首先采取了在煤介桶里预存部分 介质的做法 , 即在停车时要求煤介桶保留 一 的液位 接着 , 我们又将 “ 介质添加池 、介质泵 和磁 选机 ” 的补介方法 , 改为浓介桶补介方法 , 彻底解决 了补介不及时的问题 。 合介液位过高 , 密度调节滞后 , 且当停止生产 时 , 由于管道和重介旋流器中的介质回流 , 会引起介 质桶溢流 , 造成介质损失而液位过低 , 则重介旋流 器工作压力难以保证 , 影响正常生产 。 在正常生产 中 , 合介桶的液位应该是一个平稳缓慢的下降过程 。 我厂的合介桶容积偏小 , 这给液位控制带来了一定 的难度 。 我们采取上述措施后 , 液位控制已能满足 有序生产要求 。 分流及煤泥重介旋流器的调整 系统调试之初 , 我们把介质密度压力调整好以 后开始加煤 , 产品质量和各项指标均能达到预期效 果 , 然而仅生产了半个小时 , 脱介筛就不再透筛和脱 介 , 且筛前跑水跑介严重 。 这是我们按选前脱泥工 艺或煤泥含量较少的假设条件 , 不打分流调试的结 果 。 由此可以看出 , 对于无压人料不脱泥 重介分 选 , 尤其是原生煤泥泥含量大的时候司马矿井原 煤易粉碎 , 煤泥含量大 , 必须从一开始就打分流 , 利用磁选机作用 , 尽快将煤泥与介质分开 , 这样才有 利于重介旋流器分选和脱介效果的改善 。 重介选煤工艺要求合格介质中的煤泥含量控制 在 一 范围内 。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直 接测量重介质悬浮液中煤泥含量的仪表 。 只能通过 磁性物含量计反算出煤泥含量 , 然后去控制电动执 行器 , 从而调节分流箱挡板开度 , 达到调节分流量的 目的 。 由于电动执行器的调节量与合介分流量之间 往往不成线性关系 , 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控制模型是 非常困难的 , 所以分流量的调整更是一个实践的过 程 。 针对我厂特定的工艺流程 , 分流量的调整还必 须同煤泥重介分选 、磁选机、脱介筛喷水、稀介泵 阀 门等工艺设备一起调整 , 是整个系统全面调节的过 程 , 是一个系统工程 。 煤泥重介旋流器的调整煤泥介质泵供料后 , 正 常情况下 , 旋流器底流应呈伞形喷射 , 旋流器人料压 力需稳定在左右 。 若底流出料呈绳状 , 或 者压力不达要求值 , 应根据煤泥重介旋流器组调整 原则 , 将人料压力调整到合适值 。 煤泥重介旋流器 组调整原则 首先打开所有旋流器的手动人料阀门 , 关 闭电动人料阀门 。 调整变频器调速器的工作频率 , 使煤泥介 质桶液位呈缓慢上升趋势 。 观察旋流器组的人料压力 , 如低于额定 值 , 则手动关闭一台旋流器 的人料阀门 , 如压力仍 低 , 则再关闭一台 , 以此类推 , 直至人料压力达到额 定值为止 。 把电动人料阀门打到自动 , 看桶的液位能 否稳定在设定值的波动范围内 , 如不理想则继续调 整变频器的工作频率 , 直至达到目标 。 煤泥水处理 洗水净化和煤泥回收是煤泥水系统的主要功 能 。 在系统生产调试过程中 , 我们发现煤泥水系统 存在突出问题 , 煤泥回收能力和洗水净化能力明显 不足 。 这是由于在选煤厂设计之初采用的煤质资料 与现有生产实际情况出人较大 , 设计时煤泥量不足 , 当时按照计算 , 而现在煤泥量在 左右 。 在生产过程中 , 由于浓缩机底流不能及时通 过压滤排走 , 浓缩池里很快就堆积满煤泥 , 而多余的 溢流水则会造成循环水池 “ 胀肚 ”, 每到这个时候 , 我们只有停产拉洗水这一种选择 。 为了解决循环水池 “ 胀肚 ” 问题 , 我们安装了一 台液位自动控制液下泵 , 洗水多余时就自动排人 年月邓铭等司马矿选煤厂重介系统生产调试第塞价刊 浓缩池贮存起来 , 待洗水不足时再补回来 。 为 了保证正常生产 , 我们及时增设了一台 型快速隔膜压滤机 , 此外 , 我们通过制定和完 善 “ 煤泥水管理制度 ”、“ 环保责任制考核 ”、“ 絮凝剂 添加制度 ” 和 “ 补加清水制度 ” 等 , 使选煤厂煤泥水 系统很快走上正常 , 基本上满足了洗煤生产需求 。 遗留问题 在选煤厂设计之初采用的煤质资料与现 有实际生产煤质情况 出人较大 , 在系统生产调试期 间 , 发现煤泥水系统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 需要 。 精煤泥浓缩旋流器组的人料泵无变频调 速 , 人料压力不太稳定 , 导致浓缩分级效果差 , 溢流 存在跑粗现象主厂房内集中水池煤泥水直接去浓 缩机而未进行粗颗粒回收 , 也是导致浓缩机人料跑 粗的主要原因 。 原设计工艺流程欠完善 , 未对细煤泥进行 浮选 , 精煤回收率较低 。 司马矿原煤是我国稀缺的 优质瘦煤 、贫瘦煤品种, 应该最大限度地对精煤进行 回收 。 因缺少浮选环节 , 压滤煤泥灰分 较低 , 掺人中煤销售 , 煤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 因此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 鉴于以上情况 , 司马选煤厂增建浮选车间是非 常必要和可行的 。 结语 系统生产调试是选煤厂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 。 它既是对设计 、施 工 、 以及设备 、工 艺的一次全面检 阅 , 同时又为正式生产积累了丰富经验 。 通过系统 生产调试 , 可以进一步完善工艺系统 , 确定各工序的 操控条件 , 进而编制出符合生产实际的工艺规程 , 为 选煤厂尽快达产提效和实现预期投资目的奠定坚实 基础 。 〔资任编辑王玉洁 上接第页 运输过程中发生车轮掉道时 , 应 由有经验 的老工人指挥 , 先将提升钢丝绳拉紧 , 多人利用道木 及撬杠将掉道车轮抬起垫高 , 然后再逐渐复道 。 胶带大巷中所有施工人员 , 严禁跨越胶带 , 严禁贴东帮行走 。 确需跨越胶带时 , 必须从过桥上 通过 , 且应注意不要将随身物品如矿灯 、灯 带 、衣 服 等物缠卷到胶带内 。 施工中发生胶带跑偏时 , 及时同矿方负责 人联络 , 督促矿方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 行人发现提升指示红灯亮时 , 必须快速进 人最近的躲避铜暂避 , 待红灯灭后再行进 。 管理措施 每班安排一名跟班电工对胶带大巷沿线的 所有电器设备进行维护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并作好 记录 。 每天安排一名钳工对胶带大巷沿线的所有 与提升有关的设备 、安全设施进行维护, 发现隐患及 时排除 , 并作好记录 。 每天安排一名轨道维修工对胶带大巷沿线 的轨道进行维护 ,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 并作好检修记 录 。 绞车司机 、信号把钩工必须持证上 岗 。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胶带大巷沿线运 输系统进行综合监督检查 , 及时排查隐患 , 防止事故 发生 。 本措施界定的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 , 及时 进行补充修改 。 效果 目前胶带大巷已施工 , 由于采取了上述 措施 , 运输方面尚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 结语 严密科学的措施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 必要的安全投人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 依据施工实际情况对工程设计进行合理的 变更是不可或缺的施工基础 。 本文自定义名词解释 单斜线路一定长度的巷道其轨道坡度具有相同的倾 向 , 其中间可夹杂具有绞车带电正常下放连挂矿车的行驶速 度能够顺利滑行的水平较短距离的轨道 。 运输段落由一部绞车或人力担负运输的一定长度的巷 道 。 绞车倒拉提升方式正在施工的绞车前方的一段上山巷 道 , 其工作面施工采取轨道运输时 , 必须在轨道端头固定一 个定滑轮 , 绞车提升钢丝绳穿过定滑轮实现 “ 改向后进行 提升矿车的方法 。 〔资任编辑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