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pdf
第29卷 增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7年10月 收稿日期 2007 - 06 - 30 文章编号 10011749 2007增刊1011105 瞬变电磁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吕国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 065000 摘 要瞬变电磁法在矿产资源等勘查领域已广泛应用,成为寻找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 方法。这里综述了国内外瞬变电磁仪器的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简要分析了部分仪器存在的缺 陷,总体上国外TEM仪器的性能优于国内产品。国外解释软件的可视化和集成度相对较高,在 实际资料反演和成像的解释方面,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近期一维反演和二维电阻率成像 仍是TEM资料解释的主要手段,复杂地电条件的三维反演技术在短期内达到实用化较难。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瞬变电磁仪;解释方法;现状 中图分类号P 63113 25 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瞬变电磁法TEM属于时间域电磁法,它是 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 电磁场,在一次电磁场的激励下,地下导体内部受 感应产生涡旋电流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 涡流电流产生的二次磁场不会随一次场消失而立 即消失,即有一个瞬变过程,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 观测二次磁场,研究其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确 定地下导体的电性分布结构及空间形态。 瞬变电磁法在西方始于上世纪50年代,前苏 联、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在 基础理论、 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 展了大量应用实验工作,特别是前苏联在上世纪 70~80年代开展过大面积的测量工作。进入80 年代后,瞬变电磁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又进一步 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 矿产 勘查、 工程勘查、 环境调查、 考古探测、 军事探测等 诸多方面。仪器设备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一些著 名地球物理公司相继推出不同类型、 用于不同领域 的TEM仪器。 瞬变电磁法是铜多金属硫化矿床的重要方法 之一,国外在深部找矿勘查中,地 ~ 井瞬变电磁法 已成为常规勘查方法。加拿大的CRONE地球物 理探矿公司用PEM瞬变电磁仪每年都做几万米的 地 ~井瞬变电磁测量工作。在加拿大萨德伯里 Sudbury铜镍矿近二十多年来,采用地 ~井瞬变 电磁法先后发现了1 280 m深处的林兹里Lins2 ley 矿体和埋深超过2 400 m、 矿石量达1 800万t ~3 600万t的维克多Victor富铜镍矿床。另外, 地 ~ 井瞬变电磁法还在已开采的矿床之下1 200 m ~1 500 m深处发现了一处高品位的底板矿床。 1 瞬变电磁仪器的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十几年 来,瞬变电磁仪经过五次改进更型。性能稳定、 实 用可靠的商品化瞬变电磁仪器始于70年代初期, 最先推出商品仪器的为加拿大CRONE地球物理 公司,目前国内外商品化仪器大约有十几种。 加拿大CRONE地球物理公司的Digital PE M系 统,匹配2. 4 k W和4. 8 k W二种发射机,发射机的发 射电流下降沿固定模式有200μs、300μs、500μs、 1 000μs、1 500μs五种,发射线圈为任何状态、 任何 大地耦合条件下,发射机都可自动调整发射电流下 降沿时间保持不变,接收传感器为棒状探头,探头脚 架为可调式支架,能方便地调节探头地状态以满足 测量三分量的要求,工作装置主要为中心回线、 定源 大回线和偶极 ~ 偶极。配有地 ~ 井TE M系统,井中 三分量探头为分体式,即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为二 个探头,野外工作时每一激发回线状态下,分别测量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这样相对降低了工作效率,但 大大增加了安全性,由于分体式比整体式三分量探 头长度短得多,因此减小了卡探头的几率。 加拿大GEON I C公司的EM系列,接收机型号 为PROTEM,可与EM47、EM57、EM67发射机配套 形成小、 中、 大功率TEM系统,发射机自测电流下 降沿时间,接收机依据发射机的自测值置入电流下 降沿时间,以确定采样延迟时间的零时刻,单分量 低频接收线圈为直径100 cm空芯线圈,单分量 750 Hz高频接收线圈为直径70 m空芯线圈,三分 量探头尺寸为707030 cm,相对国内外其它品 牌的瞬变电磁仪器而言,主要有三方面特色① 可 同时进行三分量数据采集;② 采用积分器采样,各 采样道均为独立的积分器,信噪比较高;③EM47 发射机在40 m40 m线圈的条件下,发射电流下 降沿时间为2. 5μs。TDEM47系统是瞬变电磁法 用于工程勘查的最佳仪器。三分量井中探头为一 体探头。在国外使用的主要装置为定源大回线,同 样也适用于中心回线装置。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的SI ROTEM - Ⅲ 型瞬变电磁仪,为中功率仪器,接收探头为50 5050 cm的立方体,该仪器除可用于中心回线、 定源大回线装置外,还可用于重叠回线装置。目前 该类型的仪器已停产。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UTEM系统,发射电流 波形为连续三角波,测量输出的参数为感应电动势 二次场与一次场的比值,目前测量结果还无法转换 成电阻率参数,该系统主要用定源大回线装置进行 工作。配有三分量地-井TEM系统。 加拿大凤凰公司的V8多功能电法仪,专门配 套了用于TEM功能型号为T - 4发射机,用电池组 提供发射机电源,发射电流下降沿时间最短为 6μs,接收探头有二种型号,中频探头MTEM - AL, 采样延时段20μs~800 ms,高频探头FTEM - AL, 采样延时段6μs~8 ms,二种探头均为空芯线圈, 该系统可用于浅层工程地质勘查。 美国ZONGE公司的GDP - 32多功能电法仪, 原系统中TEM常规数据采集方式的采样率为 30. 4μs,配套的接收探头为频带8kHz,有效接收 面积为10 000 m 2 ,除此还配有NT - 20型快速关断 电流的小功率发射机和电池组供电的ZT - 30型 TEM发射机,新型的GDP - 32Ⅱ接收机具有密集 采样功能,采样率最高可达1. 25μs,等间隔密集采 样最多可达2 048个。 该系统虽然配有快速关断电 流的小功率发射机,但缺少配套的高频接收探头。 国外的瞬变电磁仪器主要有上述六种,相对功 能较为完善、 性能稳定可靠的是PEM型和EM系 列,这二种型号的仪器为专一的瞬变电磁法仪器, 都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经逐步改进完善,发展到 目前真正实用型的仪器。其它类型的TEM仪器都 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发射电流下降沿时间未 知,原因是在进行动源装置测量时,随大地与发射 回线的耦合关系不同、 回线形状变化,发射电流下 降沿时间随之改变,而发射机不能自动调整下降沿 时间保持不变或逐测点读取下降沿时间,另外有些 系统没有配套的接收探头。 国内的瞬变电磁仪器,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 多家大专院校、 研究所和仪器生产厂家进行研制,目 前勘查中或多或少在应用的有六、 七种类型之多。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生产的IG2 GETEM - 20瞬变电磁仪,发射机的性能类似PEM 系统,中功率发射机发射电流下降沿固定模式有 200μs、300μs、500μs、1 000μs四种,小功率发射 机可自测发射电流下降沿时间,采样率4μs,采样 窗口包括每个延迟时间级次10、14、20、30个采样 道四种模式,目前该型号仪器为国内瞬变电磁仪中 功能较完善、 性能较稳定可靠的仪器。 上世纪末长沙智通技术研究所的SD - 50系 统,该系统的功能类似澳大利亚的SI ROTE M -Ⅱ 型 瞬变电磁仪,电源为电池组,主要工作装置为重叠回 线方式,发射电流基频25 Hz、6. 25 Hz、2. 5 Hz三种。 相对国内瞬变电磁仪而言,该类型仪器是性能较稳 定的仪器,在有色系统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缺陷是 为了防止大地与回线耦合关系和回线的尺寸、 形状 发生变化,导致发射电流波形振荡,采用了较小的阻 尼电阻,使装置的固有过渡过程较大,反映在解释结 果的表征是计算的视电阻率在几欧姆米至几十欧姆 米范围内,比其它电法的结果至少低一个数量级。 在此基础上,长沙白云仪器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出了 MSD - 1型瞬变电磁仪,发射电流基频率225 Hz、 75 Hz、25 Hz、8. 3 Hz、2. 5 Hz、0. 83 Hz、0. 25 Hz,最 大发射电流20 A,记录时窗时间范围0. 008 ms~ 864 ms,最大输出电压48 V。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ATEM -Ⅱ 型瞬变电磁仪,该仪器的特点① 感应段和过 渡段全时域密集采样,仪器自身未进行窗口叠加处 理,输出结果为等间隔单采样点的数据序列;② 最 大发射电流可达80 A。 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TEM II型瞬变电磁 仪,为吉林大学ATEM -Ⅱ 型瞬变电磁仪的成果转 211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9卷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化产品。 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研制的WTEM瞬变 电磁仪, 2006年上半年刚研发成功,主要技术指标 为最大输出电压200 V,最大输出电流50 A,发 射电流基频0. 062 5 Hz、0. 125 Hz、0. 25 Hz、 0. 5 Hz、1 Hz、2 Hz、4 Hz、8 Hz、16 Hz、32 Hz ,同步 方式电缆、 石英钟、GPS三种。WTEM - 1Q型小功 率系统,接收发射一体机,用于浅部工程勘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CUGTEM - 4型和 CUGTEM - GK1型瞬变电磁仪,是以单脉冲激发为 基础发展起来的,可进行几次叠加, CUGTEM - 4 型最大的输出电流200 A, CUGTEM - GK1型最大 的输出电流30 A, GPS同步方式,采样率1μs、 4μs、16μs三种模式,发射电流基频225 Hz、 75 Hz、25 Hz、12. 5 Hz、6. 25 Hz。 西安物化探研究所的EMRS - 2型瞬变电磁仪 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的TEMS - 3瞬变电磁仪均为单脉冲激发方式,可 发射几百安培的电流, EMRS - 2型瞬变电磁仪主 要采用装置组合是小线圈中心回线方式, TEMS - 3 型瞬变电磁仪主要采用装置组合是重叠回线方式。 单脉冲型在60年代前苏联曾试用过,目前国外 再未使用。单脉冲型一般脉冲电流很大,最高达几 百安培,但无法采用瞬变电磁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多 次叠加技术来压低干扰,所谓的大电流实际起到补 充无叠加技术之不足。此类型发射的大电流是靠电 容放电得到,其结果是电流波型,一般情况下不理 想,由此导致的装置固有过渡过程较长,由于发射电 流较大,需要接收机有非常大动态范围,否则早期信 号经常会处于饱和状态被限幅。由于难以采用多次 叠加技术,一般情况下晚期响应信噪比较低。 国内瞬变电磁仪存在的主要缺陷① 至今未研 制出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高精度石英钟同步 系统,大多数仪器的同步方式为电缆,只能用重叠 回线工作装置,在大多数地质环境条件下,重叠回 线装置的固有过渡过程较长,使得获取的电性断面 显示较低的电阻率,尤其是深部,计算的电阻率比 实际情况低几十倍,甚至几百倍;② 缺少配套的、 性 能稳定、 频率特性满足TEM方法要求的感应探头; ③ 稳定性差。 国内外常用的商品TEM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如表1和下页表2 表1 国内外瞬变电磁系统接收机性能表 Tab. 1 The features of TEM receiv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机 型 指 标 内容 国外仪器 Digital PEMPROTEMV8GDP - 32II 国内仪器 IGGETEM2 20 MSD2 1 ATE M2 Ⅱ EMRS2 2 TEMS2 3S WT WM2 1 生产单位CRONEGEON ICPHOEN IXZONGE 廊坊物 化探所 长沙 白云 吉林 大学 西安 物探所 北京 有色 重庆 奔腾 动态150 dB175 dB144 dB190 dB160 dB156 dB160 dB120 dB A /D16 bit16 bit24 bit16 bit16 bit16 bit16 bit16 bit16 bit 延时范围 52μs~ 120 ms 6μs~ 800 ms 6μs~ 80 ms 6μs~ 4 s 3μs~ 95 ms 0. 008~ 864 ms 感应段、 过 渡段全域 10~ 2 560 ms 延时窗口 有四种延时 系列,脉宽不 同终点不同 最多45个窗 口,另可自编 键入新窗口 系列。 20个延时窗 口复盖二个 时 间 级 次, 30个延时窗 口复盖三个 时间级次 对数间隔固 定20个 窗 口复盖二个 时 间 级 次, 或用户由菜 单输入。 对数等间隔 窗口最多32 个,算数等 间隔1. 2或 1. 6μs窗口 可全部保留 对数等间隔 每个时间级 次10、14、 20、30个窗 口任选 40个 等间隔密 集采样 最多 50个 延时起 点选定 固 定 方 式 48μs或由键 盘输入 固 定 方 式, 起点时间与 Tx发射频率 有 关,最 早 延时6. 18μs 固 定 方 式, 起点时间与 采样区间选 择有关 对数等间隔 窗口最早延 时30. 4μs, 算数等间隔 窗口最早延 时6μs 菜单输入最 小3μs 固定方 式最小 187. 5μs 采样率4. 0μs 20/30个积 分器 2. 17μs 1. 2μs, 1. 6μs, 30. 4μs三种 4. 0μs5. 0μs80μs 最高 30μs 最高 1. 0μs 频带30 kHz700 kHz 10 000 Hz to 0, 000 05 Hz 8kHz70 kHz13 kHz16 kHz50 kHz 同步 电缆、 无线 电、 石英钟 电缆、 石英钟 电缆、GPS石英钟电缆电缆电缆、GPS电缆电缆 电缆、 石 英钟、 GPS 温度 - 40℃~ 50℃ - 40℃~ 50℃ - 20℃~ 50℃ - 40℃~ 45℃ - 20℃~ 50℃ 0℃~ 50℃ - 0℃~ 50℃ 0℃~ 50℃ - 10℃~ 50℃ 探头频带25 kHz 19, 28, 700kHz 10 kHz70 kHz60 kHz 311增刊吕国印瞬变电磁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2 国内外瞬变电磁系统发射机性能表 Tab. 2 The features of TEM trans mitt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机 型 指 标 内容 国外仪器 Digital PEMT - 4TEM67 ZT - 30 GDP 国内仪器 IGGETEM - 20 MSD - 1 ATEM - Ⅱ EMRS - 2 TEMS - 3S WTEM - 1D 生产单位CRONEPHOEN IXGEON ICZONGE 廊坊物 化探所 长沙 白云 吉林 大学 西安 物探所 北京 有色 重庆 奔腾 电流波形 双 极 性 梯 形波,占空 比为1 双 极 性 梯 形波,占空 比为50、 100 双 极 性 梯 形波,占空 比为1 双 极 性 梯 形波,占空 比 为1或 连续方波 双 极 性 梯 形波,占空 比为1 双极性 方波 双极性 方波 单脉冲单脉冲 双 极 性 梯形波, 占 空 比 为1 基频 25Hz, 12. 5Hz, 5Hz, 2. 5Hz, 1. 67Hz 25Hz~ 0. 12Hz 2. 5Hz, 6. 25Hz, 25Hz 32Hz, 16Hz, 8Hz, 4Hz,2Hz, 1Hz, 0. 5Hz, 0. 25Hz 62. 5Hz, 25Hz, 12. 5Hz, 6. 25Hz, 2. 5Hz 225、75、 2、8. 3、 2. 5、 0. 83、 0. 25Hz 2. 5kHz~ 1024s,共 31个基 频,按二倍 关系变化 0. 0625、 0. 125、 0. 25、 0.5、1、 2、4、8、 16、32Hz 关断时间 固定0. 2、 0.3、0. 5、 1. 0、1. 5ms 快 速 下 降 后沿, 100100m 回线55μs, 4040m 回线2. 7μs, 20~ 150μs,Tx 边长 ≤100m 回线100 100m, 100μs, 固定0. 2、 0. 3、0. 5、 1. 0ms分档 可控 1μs~ 1000μs 输出电压 24~120V 或48~ 240V 20 - 100V18~150V14~120V120V12~48V150V600V600V200V 最大输出 电流 20A /30 A40A25A30A20A20A80A900A200A50A 电源 2. 4K W或 4. 8K W发 电机 电池组 3900W 发电机 多个12v 电池 电池组电池组电池组电池组 500W 发电机 电池组 装置组合 中心回线、 大 定 源 回 线偶极 重叠回线、 中心回线、 大 定 源 回 线、 偶极 中 心 回 线 大 定 源 回 线、 偶极 中 心 回 线 大 定 源 回 线、 偶极 中 心 回 线 大 定 源 回 线、 偶极 重叠 回线 重叠 回线 重叠回线 中心回线 重叠 回线 重叠 回线 2 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现状 在瞬变电磁解释技术方面,一维反演和二维电 阻率成像是较成熟、 实用的方法,仍是目前瞬变电 磁资料的主要常用解释手段。二维或三维瞬变电 磁反演解释技术方面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离真正 实用阶段有相当大的距离。瞬变电磁的二维正演 上世纪80年就有相关报道,由于纯二维问题,在瞬 变电磁法中激发源为单条或二条无限长直导线,因 此不具有世纪意义。三维正演较为完善,采用积分 方程、 有限源和有限差分算法都已实现。二维或三 维瞬变电磁正、 反演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正演 计算量过大。 二、 三维的正、 反演算法,自90年代初中期以 来,有基于积分方程正演算法的各种非线性和局部 非线性反演算法,以及基于波场转换理论的各种偏 移成像技术。这二类反演算法的优点是计算量少、 反演速度快。由于积分方程正演算法仅适用于个 别形体的正演,相应的反演结果也只能是反映个别 异常体的图像。时间域电磁数据的波场变换,以及 类似于地震偏移层析成像的时间域逆时偏移层析 成像技术都有较大发展。但各种偏移成像技术在 反演过程中必须通过其它方法确定背景区电阻率, 因而,反演结果也只能给出主要目标体的图像。美 国洛沦兹贝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谢干权博士于1997 年提出的GOLD global integral and local differential parallel decomposition的新算法,使得反演的速度 大大提高。 目前在国内,直接在时间域分析二维、 三维瞬 变电磁场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的文献并不多见。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吴广耀老师在Wang等人的基 础上成功开发和研制了三维时域瞬变电磁场数值 模拟计算。王华军等2003应用有限元法导出了 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2. 5维二次场纯异常 算法;陈明生等2001直接从时间域出发,应用时 域有限差分法FDTD研究了二维地质体的瞬变 电磁响应特征;李貅等2001中心回线装置的拟 411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9卷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震解释方法;杨长福等2001根据烟圈理论,导 出三维瞬变电磁近似反演方法。 近十年来国际上研制出了一些TEM数据处理 和解释软件。一般以二种方式存在① 软件与自身 的电法仪器配套使用,主要功能是一般的常规数据 处理和一维解释;② 比较通用的数据处理与资料解 释软件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Interpex公司 的I X1D v3电法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流 电法、 瞬变电磁法、 大地电磁法、 频谱激电和相位激 电,但其处理仅限于一维模型;澳大利亚Encom公 司推出的EMvisIon瞬变电磁法软件,主要功能为 层状介质模拟、 复合板状模型模拟、 块状模型模拟, 具体包括导电半空间中的球体的正演、 层状介质的 正、 反演、 二层大地中复合板体的正演、 层状大地中 块体模型的正演模拟。EM IG MA7V. 8为综合物探 资料解释工作站,瞬变电磁法的软件功能包括数字 滤波、 阶跃响应校正、 视电阻率和视深度计算、 三维 正演、 一维反演、 电导率深度成像。中科院地质与 地球物理所开发的TEM I NT基于一维反演的电阻 率成像软件。吉林大学地探学院开发的“GeoElec2 tro电法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为常规数据处理和 一维反演。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 查研究所的2. 0版本的电法工作站,瞬变电磁的功 能包括一维正反演、 二维电磁偏移成像、 基于烟圈 理论的电阻率成像。 3 发展趋势 由于瞬变电磁法是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方 法之一,尤其是在深部矿产勘查方面,地-井TEM 法已成为常规的勘探方法,并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对瞬变电磁法来说,随着矿业的发展,将被更加广 泛的应用,要求瞬变电磁法具备较大勘探深度和较 高的纵向分辨能力。对瞬变电磁仪器而言,大功 率、 大动态范围、 高密度时序序列数据采样、 三分量 同步观测、 低噪声仪器性能将是国外先进TEM仪 器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内TEM仪器目前应下大力 气解决稳定性问题,完善仪器的功能,如石英钟同 步、 发射电流下降沿线性且无振荡、 发射电流下降 沿时间自动调整或可自测、 配套探头、 降低仪器内 噪声等技术功能。 在解释技术方面,急需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数据处理技术,其中关键为消除干扰噪声和装置过 渡过程的方法技术,这二方面是影响解释成果质量 的重要因素。三维反演解释技术将是长期的研究 目标,在近期达到实用的程度可能较小。一维反演 和二维电性分布成像仍将是近期主要的解释手段。 三分量电阻率成像是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尽 管有多种仪器已实现了三分量数据采集,但对于水 平分量信息的应用仍处于曲线形态特征比较的水 平,水平分量能较准确的圈定导电地质体的边界和 产状。电磁偏移成像和电磁波场转换解释技术需 要发展和完善,它可实现复杂地电条件下的快速确 定导电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和基本形态。地-井 TEM资料的解释方法目前主要是依据曲线形态推 断目标体的空间深度和形态,以及用三分量交汇法 显示导体距钻孔的距离,因此,三分量地-井TEM 资料的电阻率成像和三维反演也将是研究的主要 方向。 高温超导磁强计用于TEM法的传感器,已显 示出明显的优势,可增大勘探深度1. 5倍左右,但 目前由于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应用范围受环境因素 限制,解决好高温超导磁强计的抗干扰问题,使之 能在多数干扰环境下应用,将大大推动TEM法在 勘查应用领域的进步。 4 结论 国外瞬变电磁仪器整体性能优于国内产品,功 能较为完善、 性能稳定的仪器为加拿大CRONE公 司生产的Digital PEM系统和GEON I C公司生产的 EM系列。国内瞬变电磁仪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目 前需要解决稳定性、 石英钟同步、 发射电流下降沿 时间固定或自测、 配套接收探头等技术问题。在解 释技术方面,目前一维反演和二维电阻率成像仍是 实用的解释手段,国产仪器需要完善、 配套数据处 理软件。纵观各种杂志和网络文献发表的TEM成 果资料,在实际资料的反演或成像方面,国内外基 本处于同一水平。人机交互三维反演解释技术可 能在短期内实现,成为复杂地电条件下解释TEM 资料的实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蒋邦远主编,实用近区磁源瞬变电磁法勘探[M ].北 京地质出版社, 1998. [2] NORTHERN Prospector, 2005, DEL Commumications Inc. [3] EXPLORATI ON Special 2006PDAC [ J ]. Ming Journal special publication,London, 2006. 2. 作者简介吕国印1955 -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 师,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 主要从事电磁法研究工作。 511增刊吕国印瞬变电磁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monly used in China was the time domain IP than phase IP. However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in IP me2 ter development, the phase IP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nowadays, and with good exploration re2 sults obtained.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array phase IP and time domain IP are briefly intro2 duced in the paper . W ith a case history presented,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the two s are al2 so made with their strong and weak points summa2 rized. Key words phase induced polarization; time 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comparison survey DETECTI ON OFWATER CONTENT IN PAVE2 M ENT OF BITUM INOUS ROADBYUS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AO Bao2tun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2 chemicalExploration,CAGS,LangfangHebei, 065000, China.COM PUTING TECHN IQUES FOR GEOPHYSICALANDGEOCHEM ICALEXPLORA2 TION, 2007, 29 suppl 0101 Based on the EM wave reflection occurred at in2 terface of media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road pavement could be automatically calculated by using amplitudes of ra2 dar signals . And based on the physical modeling re2 sults, a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moisture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was set up. Pavementwater content of bituminous road could thus be detected by us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 Key word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 pave2 ment detection of bituminous road;dielectric con2 stant; water content ARETROSPECTOFPETRO2SOUNDFOR PAST TRENTY YEARS YANG Qing2jin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2 chemicalExploration,CAGS,LangfangHebei 065000, China.COM PUTING TECHN IQUES FOR GEOPHYSICALANDGEOCHEM ICALEXPLORA2 TION, 2007, 29 suppl 0105 The course of research, test and development of Petro2Sound technology has been review in the paper . Key words Petro2Sonde; review A D ISCUSSI ON ON CURRENT SITUATI ON, PROGRESS AND PROBLEM S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 ETHOD TEM L I U Gui2Qin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2 ical Exploration,CAGS, 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COM PUTING TECHN IQUESFORGEO2 PHYSICALANDGEOCHEM ICALEXPLORATION, 2007, 29 suppl 0108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M has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due to rapid develop2 ment of electronic technique, market demand and ad2 vantages of itself . A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2 tion of TEM instrument and ology, along with problems existed nowadays, has been made in the pa2 per .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nd a way of forward for TEM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Keywordstransientelectromagnetic TEM ; current situation; progress; problem; appli2 cation field CURRENTSTATUSANDDEVELOPM ENT TREND OF TRANSIENT EM M ETHOD LV Guo2yin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2 cal Exploration,CAGS,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COM PUTING TECHN IQUESFORGEO2 PHYSICALANDGEOCHEM ICALEXPLORATION, 2007, 29 suppl 0111 As an important geophysical tool,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exploration of Cu2polymetallic sulfide deposits . A review of functions and main specificationsof TEM in2 stru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en made in the paper, with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alyzed. Generally, the perfor mancesof TEM instru2 mentsmade by western countries are somewhat better than those made in China; and the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ity of soft wares of western countries are also better than those of China.However,speaking of practical data interpretations, say inversion and i ma2 ging, China stands basically at the same level with western countries . The 1D inversion and 2D resistivity i maging would still be the main measuresof TEM data interpretation in the near future.The 3D inversion under complicated geo - electrical conditions would be difficult to come up to function practically in the coming few years . Keywordstransientelectromagnetic TEM ; TEM equipment;interpretation technique; current status THE TECHNIQUE OF I M PROVING SIGNAL2 TO2NO ISE RATI OANDRESOLUTI ON FOR MARINE SEISM I C PROFI L ING L I U Jian2xun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2 ical Exploration,CAGS, Langfang Hebei 065000, 6ABSTRACTS Vol .29 Suppl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