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研究.pdf
第 1 8卷 第 4期 2 0 0 7 年 1 2月 中国地质 灾害与防治学报 T h e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Ha z a r d a n d C o n t r o l Vo 1 . 1 8 No. 4 De c. 2 0 0 7 河南省南召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研究 冯琳 , 陈峰 , 王金 山 , 黄 继超 , 程会 香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二水文队 , 郑州4 5 0 0 0 0 关键词 地质 灾害 ; 发育特征 ; 现 状; 研究 ; 河南省南召县 文章编 号 1 0 0 3 . 8 0 3 5 2 0 0 7 0 4 . 1 1 5 . 0 3 中图分类号 P 6 4 2 . 2 文献标识码 A 1 自然概况 1 . 1交 通 位 置 南 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 伏牛 山南麓 , 北纬 3 3 。 1 2 一3 3 。 4 3 , 东径 1 1 1 。 5 5 一1 1 2 。 5 1 ; 县域 总面积 2 9 4 6 k m 2 ; 地 势西北 高 , 东南低 , 高 差较 大, 最 高峰石人 山海 拔 2 1 5 3 . 1 m。山区面 积 占 3 4 . 4 %, 丘陵面积 占 6 2 . 5 %, 平 原 占 3 . 1 %。境 内属 于汉 江水 系; 主要河 流白河 , 自西北 流向东南 , 境 内流长 1 1 7 k m, 流域 面 积达 6 6 8 k m 2 . 主要 支流有 鸭河 、 空 山河 、 留山河 、 黄鸭河 、 灌 河 、 松河 ; 境 内大 中型水库 8 7座 。区 内道路交错 , 四通八达 。 1 . 2气候特征 境内属北 亚热 带季 风型大 陆性 气候 , 冬夏 长 , 春秋 短 , 四 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 4 . 8 。 , 最冷 月份 1月平均 0 . 9 C, 最热 月 份 7月平均气温 2 7 . 5 C, 年平 均降雨量 8 3 9 . 5 m m. 一 般集 中在 79月 份 。 2 地质灾 害类 型及发 育特征 2 . 1地质灾害类型 南 召县地质环境条件 复杂 , 断裂构造发育 , 区内人类活 动 较强烈 , 各类 地质灾害发育齐全 , 灾情严重 。依据野 外调查资 料 南召县已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 、 滑坡 、 河流塌 岸 、 泥 石流 、 地 面塌陷 、 地 裂缝 6种类 型 。野 外 调查点 1 5 2个 , 其 中 崩塌 2 8 个 、 滑坡 5 4 个 、 河流塌岸 2个 、 泥石流 1 5个 、 地面塌陷 6 个 、 地裂缝 8 条 、 不稳定 斜坡 3 7处 、 尾矿库 2座 表 1 。 表 1 地质灾害调查统计表 2 . 2 地质灾 害发 育特征 2 . 2 . 1 崩塌 野外调查 崩塌 2 8 处 , 其 中岩质崩塌 2 7处 、 土质崩塌 1 处 。 主要 发育 特征为 岩土体裂隙发育 , 无 明显滑床 、 滑 面 , 坡体 以 坠落 、 滚动 、 等方式破坏 。一般 规模较 小 , 但破 坏速度快 , 易造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崩 塌灾 害多发 生在 山体 陡峭 、 公路 两侧 、 居民点附近的陡坡 。 1 土质 崩塌 本 区土质崩塌 1 处 , 其 特点是 原 始坡 度大 于 6 0 。 , 土体岩 性为褐色黏土加碎 石 , 碎 石含 量 占 1 0 % , 土质为硬 朔状态 , 空 隙发育 , 遇水 极易软化 ; 崩塌 体积 2 0 , 由于崩塌 处远 离居 民 点 , 所 以未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岩质崩塌 本区岩质崩塌 2 7处 , 多 分布 在低 山、 丘陵 区, 由于该 区断 裂发育 , 岩体破碎 严重 , 由构造运动形成 的 自然陡坡 和人 类工 程活动形成的陡坡 , 便成 为崩塌发育的主要场所 , 尤其是 焦枝 铁路 、 ; 2 0 7国道 、 予 3 3 1 公 路 沿线 崩塌 点最 多。如 2 0 0 1年 6 月焦枝 铁 路 南 召 县 境 内 分 水 岭 段 发 生 山 体 崩 塌 . 体 积 约 1 0 0 0 0m3,颠覆货运车 6节 , 造成 直接经 济损失 3 0 0万元 。 间接 损失 1 0 0 0万元 。 2 . 2. 2滑 坡 野外调查共发 现大小滑坡 5 4处 。 其 中土质滑坡 4 1处 , 岩 质滑坡 1 3处 , 其特点 是 滑坡形 态较完 整 , 边 界轮 廓清 晰 , 具 有 明显 的圈椅 状形 态 , 滑 坡后 缘 异晰 可见 , 滑体 滑 移特 征显 楚 。主要分布在 中低 山及丘 岭区 , 以土质滑坡 为主 , 多为暴雨 成 因 型 。 1 土质滑坡 本区土质滑坡共 4 1 处 。 多分布于 中部 和东部低 山 区。坡 体岩性 由坡积粉质粘土加碎石组成 , 滑床多为基 岩 , 一般 是沿 覆盖层 与基 岩接触 面滑 动 ; 如 2 0 0 6 . 0 6 . 3 0 E l 留山镇 好汉村 发 生 的滑坡。1 9 9 6年 8月小店乡杨树坪村雷音寺组 发生 山体滑 坡 均属此类 。 2 岩质滑坡 收稿 日期 l 2 0 0 7 . 0 2 . 0 5 ; 修 回日期 2 0 0 7 . 0 3 . 0 9 作者简 介i 冯琳 1 9 6 9 , 男 。 工程 师 , 主要从 事水 、 工 、 环地质调 查与研究工作 。 维普资讯 l l 6 中国地质灾害 与防 治学 报 Z H0 NG G U0 DI Z HI Z AI HAI Y U F AN GZ HI X UE B A0 2 o o 7年 调查 中发现岩 质滑坡 1 3处 , 主要分 布于 中西部 低 山 区。 滑坡体一般 由破碎 岩 石组 成。滑坡 多 沿 岩体软 弱 结构 面 滑 动 , 滑床面较光滑 , 滑坡 后缘 陡峭。基 岩滑坡 规模大 , 损 失严 重 。如 1 9 7 5年 8月 , 由于受台风影 响连降暴雨 , 某军 工厂 现 红阳机械厂 房后 山体软弱结构面遇水软化后 发生山体 滑坡。 冲毁厂房 1 1 0 0 m , 损毁设 备 1 3台 , 直接经济损失 1 9 0万元 。 2. 2. 3塌 岸 塌岸 是河 流侧蚀 型崩塌 , 本 区不 太发育 。野 外调查 中发 现河 流塌 岸 2处。其特点是 规模小 , 速度快 , 危害大 , 发 育地 点多在河 流凹岸处 。本地 区河流 发育 , 且弯弯曲 曲, 所 以每当 汛期到来 时 , 山洪 携带 大 量泥 沙冲刷 河 岸 , 造成 河 流 凹岸崩 塌 , 毁坏土地严重。 2 . 2 . 4泥石 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 的一种 自然地 质现象 , 它 是各种 自然 因素和人为因 素综 合作用 的结 果 , 具 有暴 发 突然 、 运 动 速度 快 、 能量大 、 破坏性 强等特点 。调查 发现泥石 流沟 1 5条 , 多分 布在 中低 山区。其 发育特 征为 沟谷 深切 , 纵坡 比大 ; 固体 物 由破碎 岩块 、 沟底卵石 、 漂石 和坡积物组成 , 岩块直 径为 0 . 5~ 3 . 0 m, 堆积杂乱 ; 在入河 口泥石流形成的冲积扇大部分 已被破 坏, 但形成的乱石堆仍 能反映 当时 的场面 。由于泥石 流较 高 的行进速度和 巨大的携 带能 力 , 给 附近 居民生命 财产安 全 构 成严重威胁 。1 9 7 0年 7月板 山坪镇小寨村马 山口因暴雨暴 发 泥石流 , 2 0 0 0 0 m 3土石 顺流 而下 , 冲走 居 民 1 0人 , 牲 畜 3 0多 头 , 毁坏 土地 5 0亩, 直 接经 济损失 l oo 多万元 。 2 . 2 . 5 地 面塌 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 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采 矿作 用下向下陷落的现象。 区内地面 塌陷均 为采矿 活动 造成 , 主 要分布 于矿 区。调查 发现地 面塌 陷 6处 , 面积 8 0~1 5 0 0 0 m , 深度 2~8 m; 呈 圆形 或长方形 。如 2 0 0 5年 6月 3 0目留山镇大 庄村 塌陷 , 塌陷面积为 8 0 I I l 2 , 破坏 土地 1 . 5 h I I l 2 ; 1 9 9 0年 6月小 店 乡建 坪 村 场 树 沟 铁 矿 塌 陷 , 长 5 OOm、 宽 3 0 m, 破 坏 土 地 z 3 0 0 0 m 2 , 经济损失 1 5 0万元。 2 . 2 . 6 地 裂缝 野外调查中共发现 地裂缝 8条 , 多与其 他地 质灾 害体伴 生 , 呈 弧形或直线 形 , 宽 0 . 0 5 0 . 5 m, 长度不 等。 2 . 3地质灾害分布 区 内地质灾害类型 以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为主 , 河流 塌岸 、 地裂缝 、 地面塌陷次之 。滑坡是 区内最为发 育的地 质灾 害类 型 , 它不仅分布广 , 数 量多 , 而且规模较大 , 稳定性差 。土质滑 坡 4 1 处 , 基 岩滑坡 1 3处 。滑坡 主要 分布 于东部 低 山 区及丘 陵 区。崩塌 主要有土质崩塌 和基 岩崩塌 两种 类型 。调查 中发 现 土质 崩塌一处 , 基岩崩塌 2 7处 , 主要分布 于中 山 、 低 山 、 丘 陵地 区, 比较集 中的地段为予 0 2 公路 、 G 2 0 7国道 、 云清公路 等 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于低山 、 丘 陵地区 , 该 区构 造 发育, 岩性变化大, 各向异性强, 抗风化能力较弱, 力学强度较 低 , 沟谷 中碎石极为 丰富 , 堵 塞较 严重 , 遇暴 雨常 发生 泥石 流 灾 害 。 河流塌岸主要 分布于铁 河旬垛段岸边 , 由于受河 流侵蚀 , 经常发生塌岸 。塌岸 规模较 大 、 速度 快 、 事发 突然 , 易 给人 民 生命财产 造成较 大的损 害。矿山地面塌陷主要分布 于东北部 磁铁矿采矿 区, 面积大且 较为 集 中。地 裂缝 由于 与其他 地质 灾害体伴生 , 主要分布于区 内滑坡 、 崩 塌比较发育的地区。 3 地质灾 害形成 条件及 影响因素 南召县地质灾害的形成 条件 主要 包括 两个方 面 一是 地 质条件 包括 地形 地貌特征 、 地 层岩性 、 地质构 造 ; 二是诱 发 因 素包括大气降水 、 地震 、 人 类工程活动等。 3 . 1 地 质 条 件 3 . 1 . 1 地形地貌特征 南 召县地处 伏牛 山区南 麓。总体 地形 N W 高 s E低 。地 貌组合 以中山、 低 山 、 丘陵为 主 , 海拔 在 1 4 3~2 1 5 3 m。区 内西 北部板山坪 、 乔端 、 马 市坪 、 崔庄 乡西北 部 、 留 山镇 北部 、 四颗 树乡西南部一带为 中山区。地表 岩性 主要 为花 岗岩 、 混合 岩 类 , 山体侵蚀作用强烈 , 深切沟谷发育 , 山势陡峭 , 海拔 1 0 0 0~ 2 1 5 3 m, 极易发生基岩崩塌 、 滑坡 ; 区 内北部 皇后 乡 、 云阳镇 、 小 店乡 、 太 山庙 乡 、 留山大部 及四颗 树 乡大部 均属低 山丘 陵 区。 地 表岩性 主要为花岗岩 、 大理岩 、 含碎石粘土 , 山体 切割 强烈 , 山势陡 峭, 沟谷 较 发育 , 易形 成土 质 崩塌 、 土 质 滑坡 、 泥 石流 等 ; 区内 中部 、 中南 部 , 南河 店镇 、 石 门乡 、 皇路 店镇 、 城关镇 、 城郊乡 等属平原 区, 地表 岩性为 粉质 粘土 、 沙砾 石 , 区 内河流 较发育 , 易形成河流塌岸 , 沙埋地 等地质 灾害。 3. 1 . 2 地 层 岩性 调查 区跨越秦岭褶皱 系和 华北地 台南 缘 , 区 内地 层 出露 较全 秦岭 地层 区位 于磨 坪 ~上官庄断裂以南 , 出露地层 为中 元古界宽坪群 、 古生 界二 郎坪群 、 泥盆 系地 层 , 主要 岩性 为灰 色大理岩 、 结 晶灰岩 、 炭质大理岩 、 绢云石英片岩 、 二云 石英片 岩等 ; 华北地层 区位 于磨坪 ~上官庄断裂以北 , 出露地层 为太 古界太华群 、 元 古 界熊 耳 群 、 栾 川群 、 古 生 界 陶湾群 , 主要 岩 性 黑云母斜长混合 片麻 岩 、 黑云母 二 长混合 片麻 岩, 局 部为 角 闪石斜 长片麻 岩、 角闪二长混合 片麻 岩 、 透镜状 大理岩及 条 带状石英 岩 , 混合花 岗岩 ; 第 四系分布在区 内各大 河流及支 流 两 岸、 中东部平原 区。 3 . 1 . 3 地质构造条件 区内地质构 造较 为复 杂 , 总体 表现 为多种 构造类 型。主 要是 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相互叠加所 致 ; 区内褶皱 、 断裂 非常发 育 , 新 构造运动以断裂活 动和差 异 升降 为主。该 区受上 述地 质构造的控制 , 地貌 复杂 、 岩 体节理 、 裂 隙发 育, 破 碎严 重 , 也 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 . 2 诱发 因素 3 . 2 . 1 大气 降水 南召县属北亚热带季 风型 大陆性 气候 , 具 有亚热 带 向温 暖带过 渡 的 明 显 特 征 冬 暖 夏 凉 , 四 季 分 明, 年 平 均 温 度 维普资讯 第 4期 冯琳 , 等 河南省南 召县地质灾 害发育现状研究 1 1 7 1 4 . 8 。 , 年均降雨量 8 5 1 . 5 m m, 多集中在 7 、 8 、 9月。年最 大降 雨 量 1 4 6 3 . O m m 1 9 6 4年 , 日最大降雨量 3 2 8 . 9 m m 2 0 0 5年 7月 1 日 , 时最大降雨量 8 9 . 6 m m 1 9 6 7年 7月 9日 。 降水是诱 发地质灾 害的主要原 因之一 。降水使 岩石裂 隙 加宽 , 坡体质量增加 , 软弱夹层软化 , 抗剪强度 降低 , 滑动面抗 滑力增大 , 导致崩 塌 、 滑坡 等地质 灾 害的发 生。调查 中 发现 , 本 区发生 的滑坡 、 崩 塌地质灾 害有 9 0 %的是 由降雨诱 发形成 的。大暴雨 、 连 阴天 等集 中降雨也 是形成 泥石 流地 质灾 害 的 动力 因素 。调查 发现 该 区以 往发 生 的泥 石 流都 由 于集 中降 雨 , 导致山体滑坡 , 并在 山洪作用下形成 。 3 . 2 . 2 地 震 地震本身是一种灾 害 , 同时也 是 引发崩 塌 、 滑坡 、 断裂 缝 等地质灾害的重要 因素。据史 料记 载 从 东汉 建武 二十二 年 至今 , 每次地震都会诱 发各类地质 灾害。 3 . 2 . 3 人类 活动 ① 矿产品开发 南召县地质构造复 杂 , 矿 产 品种类 齐全 , 资 源储量 丰 富 , 矿山企业 较多。尤 其进 人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矿 山企业 发 展迅速 , 矿业经济也成 为该县 的主要经 济支柱 。在矿 山开 采 中 , 山体破坏严重 , 矿渣堆 放无序 , 为崩塌 、 滑坡 、 泥石 流 的发 生提供了条件 , 一遇到瀑雨或连 阴雨 , 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 ②公 路建设 公路建设 的飞速 发展 , 促进 了南召县经 济的快速增 长 , 但 由于在修路 、 建桥过程中对山体的大量开挖 , 致使 山体坡度过 陡 , 有些地方因爆破造成山体破碎严重 ; 这些 都是导 致山体失 稳 , 引发崩塌 、 滑坡 等地质灾 害的主要 因素。 ③兴修水利 建 国后该县大搞水利建设 , 修建大型水库一 座 、 中型水库 两座 、 小型水 库 8 4座 , 彻底 改变 了穷 山恶水 的局 面。但 是在 兴修水利 的同时 , 也对 山体 造成 了严重 的破 坏 , 边坡 开挖 、 乱 砍滥伐等人为的破坏导 致水 土流失严 重 , 泥沙 淤积 水库 致使 区内水库水位不断提升 、 库 容量 减少 , 再加上库 岸老化 、 失修 , 目前有 5 5座 小型水库存 在险情。同时库 区水 位的提升 , 导致 水库 下游 大面积湿地 ; 汛期 到来 时, 洪水决 堤造 成河 流塌岸 、 土地 沙化 等严 重地 质灾 害 , 给 库 区居民生 活安 全带来 极大 的 危 害。 ④ 房屋 建筑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人们居住条件也 发生 了巨大 变化 。 但 是 在建房时 , 有的对坡体开 挖过 陡 , 造成 山体 失稳 , 也 易引发 岩 体崩塌 、 滑坡等地质 灾害 。另 外 山林乱砍 滥伐 、 无序 放牧 , 造 成大片 山林 的严重破 坏 , 也是 加快 山体石 漠化 、 荒 漠化 、 水 土 流 失 的 主要 原 因 。 4 结束语 ①南 召县地质 条件 复杂 , 地质 灾害种 类齐 全。地质 灾害 形成 的原 因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和大气 降水 等 , 人为因素 包括主要表现为矿 产品开 采和公 路建 设 、 房屋 建筑 等。建议 当地政府加强采矿业 的管理 工作 , 合理地 、 有计划地 开采地下 矿藏 , 并根据 “ 谁开采 、 谁受益 、 谁治理 ” 的原则 , 保护 和治理矿 区的地质环境 、 生态环境。 ②南召县地质灾害点共 1 5 2处。其 中 已发生 6 3起 , 给 当 地人 民生命 及财产安 全造成 了不可估量 的损失 。 目前 , 有 9 2 处隐患点 其 中 4 8处 重大 隐患点 严重 威胁着 附近 居 民的生 命及财产安全。 当地 政府 必须 引 以高度 重视 ,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 预防为 主” 、 “ 防治结合” 的方针 , 加强对 主要地质灾 害隐 患点防治工作 , 以达 到减灾的 目的。 参考文献 [ 1 ] 刘 传 正 . 地 质 灾害 勘 查 指 南 [ M] . 北 京 地 质 出版 社。 2 0o 1. [ 2 ] 赵 云章 . 河南省环境地 质基 本 问题 研 究[ M] . 北 京 中国 大 地 出版 社 。 2 0 0 3. [ 3 ] 白云 峰. 乌江下游 沿岸 滑坡发 育特征 [ J ] .中国地 质灾害 与防治 学报 , 2 0 o 5 0 2 . [ 重大工程信 息] 唐 山市曹妃甸大钢三大工 程桩基 施工完成 据新华网消息 , 2 0 0 7年 9月 5 F t , 曹妃甸大钢 5 5 0 0 m 高炉本体 、 2 2 5 0 m m热轧工程 主轧线 和炼钢转 炉三大工程 的桩基施 工完 成 , 开始基础施工 。成 品码 头工程 正在进行 地下结构施工 , 码头装卸机 械轨道梁 桩基开 始施工 。下一 步计划进 行高炉 及炼钢 厂 房等 主体工程建设 。一期工程计划于 2 0 0 8 年 1 0月和 2 0 1 0年底分两个 阶段建成投产 。 据 了解 , 该项 目2 0 0 7年 3月 1 2 F t 正式 开工建设 , 总投 资 6 7 7亿元 。项 目建成 后每 年可生 产热轧板 卷 4 4 7 . 8 2万 t 、 冷轧板卷 1 4 5万 t 、 热镀锌板卷 1 9 3万 t 、 电镀锌板卷 2 5万 t , 彩涂板卷 3 7 万 t 。 摘 自 新华 网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