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两类钨矿的成矿时代 ――以棉土窝和禾尚田为例 .pdf
收稿日期 2013-10-16; 改回日期 2013-11-28 项目资助 广东省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编号 12120114075101、广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编号 1212011121016、国 家深 部探 测工 程专 项编 号 SinoProb-03-01、国家 科技 支撑 计划编 号 2011BAB04B07和 中国 地质 大调 查项 目编 号 1212011120989、1212010633903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武国忠1981−, 男, 工程师, 在读博士生, 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 wugzh04 卷Volume38, 期Number2, 总SUM141 页Pages325333, 2014, 5May, 2014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粤北两类钨矿的成矿时代 以棉土窝和禾尚田为例 武国忠 1, 2, 王登红3, 胡耀国2, 王成辉3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3.中国 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摘 要 粤北地区广泛分布着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 根据围岩的差异可分为两类 一类以南雄县棉土窝钨矿床为代 表, 该矿床以寒武系砂岩地层、中粗粒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围岩, 以细粒花岗岩为成矿岩体, 锆石 U-Pb 法测得细粒花岗岩 的成岩年龄为 153.820.96 Ma 和 146.950.84 Ma, 辉钼矿 Re-Os 等时线法测得矿床的成矿年龄为 150.51.4 Ma, 黑云母 Ar-Ar 等时线法测得成矿年龄为 151.01.2 Ma, 从而得出棉土窝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同时由于前人测得中粗粒 花岗岩的年龄为 2302.3 Ma, 属印支期, 证明了印支期花岗岩也可作为石英脉型钨矿的围岩; 另一类石英脉型钨矿床以 乐昌禾尚田为代表。该矿床以泥盆系灰岩为围岩, Ar-Ar 法测得其成矿年龄为 161.11.1 Ma, 证明其成矿时代也为晚侏罗 世。这两类实例证明了粤北地区钨矿床与晚侏罗世侵入岩关系密切, 印支期花岗岩与泥盆系灰岩中也可赋矿, 这对该地 区寻找类似钨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晚侏罗世; 印支期; 灰岩; 石英脉型钨矿; 测年 中图分类号 P597; P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1552201402-0325-009 粤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勘查历史悠久, 南雄 县棉土窝钨矿床于 1918 年发现, 但未进行地质调查; 1958 年 5 月, 原广东省地质局 722 队进行了踏勘; 1959 年 11 月,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932 队对 其进行了勘探, 探明 WO3储量 4000 多吨; 2006 年,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932 队对其进行储量核 查, 查明 WO3储量还剩 1000 吨左右。 可见棉土窝矿 床作为老矿山, 资源储量正在枯竭, 为寻找后备资 源, 对棉土窝矿床进行深部及外围的勘查、成矿规 律研究尤为必要。 而 乐 昌 禾 尚 田 钨 矿 床 则 是 新 发 现 的 矿 床 , 2010 年以前, 作为矿点, 一直未有找矿突破。 2010 年 8 月以后,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与广东省广晟资 产经营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勘查, 投入了较多深部 钻探的工作量, 成绩不断扩大, 目前钨矿规模已 控制至大型以上, 锡、铅、锌、锑、金等伴生组分 都有分布。 1 成矿地质特征 粤北地区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 分, 隆起区出露大面积燕山期花岗岩, 也零星分布 有印支期花岗岩, 坳陷区则覆盖着巨厚的古生代- 中生代地层。 326 第 38 卷 棉土窝钨矿床是粤北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 床, 区内地层主要为寒武系砂页岩, 出露面积较小; 岩浆岩为中粗粒花岗岩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图 1, 出露面积约占矿区总面积的 90; 中粗粒斑状黑云 母花岗岩呈不规则岩枝状侵入寒武系砂页岩中, 被 后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自北西向南东斜交侵入, 另 有辉绿岩脉、闪长玢岩脉、石英斑岩脉等产出。矿区 主要发育 NE 及 NW 向断层, 矿脉多数被错动; 裂隙 以 NE 走向为主, 张剪性为主, 控制了矿化带的产 出。矿区由棉南棉北、三叉水、木头坑 3 个矿化带 组成, 总体倾向 SE, 倾角 80左右。 矿脉局部形态较 为复杂, 有分枝复合、尖灭再现和膨缩弯曲等现象, 垂向上具“五层楼”分带特征王登红等, 2010a, b; 许 建祥等, 2008, 即上部为细脉带, 伴有少量石英-云 母线, 中部为大脉带, 深部为尖灭带, 矿化逐渐变 弱消失,这些矿脉自下而上产于细粒花岗岩、中粗 1. 第四系残坡积层; 2. 寒武系八村群变质砂岩与板岩互层; 3. 印支 期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4. 晚侏罗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5. 石 英斑岩; 6. 闪长玢岩; 7. 断裂及编号; 8. 主要矿体及编号; 9. 花岗 岩采样位置; 10. 黑云母采样位置; 11. 辉钼矿采样位置。 图 1 棉土窝钨矿区地质简图据王建新等, 2010 ①略修改 Fig.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Miantuwo tungsten deposit 粒花岗岩及寒武系砂页岩中, 向下尖灭于细粒花岗岩 中。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 金属矿物为黑钨矿、黄铜 矿、辉铋矿、辉钼矿、白钨矿等,非金属主要为石英 及少量长石、 黑云母、 白云母、 萤石等。 矿石具自形、 半自形晶粒结构和块状、放射状、条带状、浸染状 构造。围岩蚀变以云英岩化为主, 其次为硅化、绿 泥石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等谭章文, 2011。 禾尚田钨矿床也是粤北地区的典型钨矿床之一, 不同之处在于该矿床位于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区域, 整个矿区位于向斜中间部位, 矿区及周边未见任何 岩体出露。 赋矿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天子岭组灰岩以及 棋子桥组灰岩,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SN向断裂图2, 矿带分布主要受断裂及次级断裂、褶皱控制, 矿体呈 脉状产于天子岭组灰岩中。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钨 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黄铁矿、 孔雀石等, 非金属矿物有方解石、云母、石英、萤石 等。其中黑钨矿为微晶结构, 星点状、短柱状、块状 构造; 而富含白云母的白钨矿为不规则粒状结构, 浸 染状、 星点状构造。 矿区主矿种为钨, 伴生矿种为锡、 铅锌、锑等。全区 WO3平均品位约 0.23。围岩蚀 变有大理岩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矿化等。 1. 寒武系牛角河组砂板岩; 2. 泥盆系杨溪组紫红色砂岩; 3. 泥盆系 老虎头组白色石英砂岩; 4. 泥盆系棋梓桥组白云质灰岩; 5. 泥盆系 天子岭组灰岩; 6. 矿体; 7. 断裂; 8. 地质界线; 9. 采样位置。 图 2 乐昌禾尚田钨矿区地质简图据广东省地调院 Fig.2 Sketch map of the Heshangtian tungsten deposit ① 王建新, 姚展辉, 胡振华等. 2010. 广东省南雄市棉土窝钨矿核查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第 2 期 武国忠等 粤北两类钨矿的成矿时代以棉土窝和禾尚田为例 327 2 锆石 U-Pb 定年 本次研究仅对棉土窝矿区的岩石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年龄的测定, 由于含钨矿石的石英 脉尖灭于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图3, 因此细粒花 岗岩的形成年龄代表了成矿年龄,于是笔者采集了花 岗岩样品采样位置见图 1, 位于岩相界线处进行测 定。岩石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镜下石英 颗粒大小不一, 呈它形粒状结构; 长石结晶颗粒局部 较大, 呈自形-半自形板状, 普遍发育聚片双晶, 具简 单定向性; 干涉色较强的矿物主要为黑云母, 产于石 英、长石颗粒之间, 呈片状。 锆石阴极发光及年龄测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 实验室完成。本次选择了有代表性的 19 粒锆石进行 年龄测定, 锆石形态及测试点位见图 4, 详细分析方 法见柳小明等2007、 侯可军等2009, 测试结果见表 1、图 5。数据可分为两组, 第一组加权平均年龄为 153.820.96 Man12, 加权平均方差1.19, 第二组 加权平均年龄为 146.950.84 Man7, 加权平均方 差1.07, 可见棉土窝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3 辉钼矿 Re-Os 等时线定年 本次研究也采用辉钼矿 Re-Os 等时线法对棉土 窝矿区进行了成矿年龄测定。在棉土窝矿区, 坑道 内 V5 矿体上能见到与黑钨矿共生的纯度很高的大 块辉钼矿图 6。笔者选择了 6 块不同的辉钼矿标本 图 3 棉土窝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标本照片及显微照片 Fig.3 Photo and microphotograph of the fine-grained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in the Miantuwo deposit 图 4 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 Fig.4 Cathodoluminescene CL images of zircons from the fine-grained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采样位置在 185 m 标高坑道中进行 Re-Os 同位素 测试, 年龄测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 试中心 Re-Os 同位素实验室完成, 分析流程与测试 过程参见文献杜安道等, 1994; 屈文俊和杜安道, 2003; 赵芝等, 2012, 测试结果见表 2。从图 7 的分 析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棉 土 窝 矿 床 的 成 矿 年 龄 为 150.51.4 Ma加权平均方差0.89。 4 黑云母、白云母 Ar-Ar 定年 笔者对棉土窝与禾尚田两个矿床都进行了 Ar-Ar 法成矿年龄测定, 在棉土窝矿区采矿坑道内图 1 所 示, 采样位置位于 185 m 坑道 4 号矿脉处, 有呈大 片状分布的黑云母脉充填于细粒花岗岩中, 由于石英 脉中黑云母与黑钨矿共伴生, 故黑云母的形成年龄代 328 第 38 卷 表 1 棉土窝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 U-Pb 测年结果 Table 1 Zircon U-Pb results of the fine-grain biotite granite in the Miantuwo deposit Th U 同位素比值 年龄Ma 测 点 分 组 g/g Th/U 207Pb/206Pb 1σ 207Pb/235U 1σ 206Pb/238U 1σ 207Pb/206Pb 1σ 207Pb/235U 1σ 206Pb/238U 1σ 1 1 177 128 1.38 0.0514 0.0017 0.1673 0.00730.0236 0.0008261 74157 6 150 5 2 2 80 90 0.89 0.0506 0.006 0.1607 0.02390.0228 0.001233 243151 21 145 6 3 2 218 923 0.24 0.0731 0.0015 0.2351 0.00590.0232 0.00011017 41214 5 148 1 4 2 955 2132 0.45 0.0566 0.0003 0.1788 0.00180.0229 0.0002476 11167 2 146 1 5 1 241 239 1.00 0.0534 0.0012 0.1746 0.00380.0237 0.0002343 48163 3 151 1 6 1 193 124 1.56 0.0522 0.0022 0.175 0.00680.0243 0.001295 94164 6 155 6 7 1 218 421 0.52 0.0523 0.0007 0.1748 0.00240.0242 0.0001298 -3164 2 154 1 8 2 300 86 3.51 0.067 0.0039 0.2195 0.01620.0235 0.0002839 116202 13 149 1 9 1 79 60 1.32 0.0517 0.0053 0.1741 0.01730.0245 0.0005272 237163 15 156 3 10 2 743 2779 0.27 0.0618 0.0003 0.1959 0.00180.023 0.0001665 13182 1 147 1 11 1 131 119 1.10 0.0558 0.0018 0.1876 0.00580.0244 0.0002443 75175 5 156 1 12 1 359 979 0.37 0.054 0.0004 0.1792 0.00150.024 0.0001372 17167 1 153 1 13 1 715 316 2.26 0.066 0.0017 0.2224 0.00870.0244 0.0004806 53204 7 155 3 14 1 155 168 0.93 0.0562 0.0019 0.187 0.00630.0241 0.0003461 74174 5 154 2 15 2 2272 4843 0.47 0.125 0.0009 0.3995 0.00460.0231 0.00022029 13341 3 147 1 16 2 217 181 1.20 0.0525 0.0015 0.1654 0.00510.0228 0.0003306 65155 4 146 2 17 1 256 513 0.50 0.0521 0.0006 0.172 0.00260.0239 0.0003300 31161 2 152 2 18 1 846 338 2.50 0.0841 0.0017 0.2844 0.00720.0245 0.00021295 71254 6 156 1 19 1 326 168 1.95 0.0831 0.002 0.2806 0.0080.0244 0.00031272 44251 6 156 2 备注 全部数据根据 207Pb/235U 对206Pb/238U 的谐和性分为两组, 206Pb/238U 的年龄值大于 150 Ma 的为第一组, 小于 150 Ma 的为第二组。 图 5 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锆石 U-Pb 年龄谐和图a, 第一组; b, 第二组 Fig.5 U-Pb concordia diagrams of the fine-grained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a, the first group and b, the second group 表了棉土窝钨矿的成矿年龄,为此笔者采集了若干黑 云母样品图 8a进行测年; 在禾尚田雪马田矿段 39 线 ZK3902 地表, 广泛发育富白云母石英脉, 这些白云母 线往下逐渐过渡为含黑钨矿的石英脉, 因此白云母的 形成年龄代表了禾尚田钨矿的成矿年龄,于是笔者采 集了 3 块脉石标本采样位置坐标为 11307′39″E, 2506′55″N, 从中选择白云母作为测年对象图 8b。 对禾尚田和棉土窝矿区的云母样品分别进行实 验, 选择纯度99的云母用超声波清洗, 然后将样 品封进石英瓶中, 在核反应堆中用中子照射, 照射 工作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游泳池堆”中进行, 使用 B4 孔道, 中子流密度约为 2.601013 n cm−2s−1。 第 2 期 武国忠等 粤北两类钨矿的成矿时代以棉土窝和禾尚田为例 329 表 2 广东省棉土窝钨矿中辉钼矿 Re-Os 同位素数据 Table 2 Re-Os isotope results of the molybdenites from the Miantuwo tungsten deposit in Guangdong Re ng/g C普Os ng/g 187Re ng/g 187Os ng/g 模式年龄 Ma 样号 样重g 测定值 不确定度 测定值不确定度测定值不确定度测定值不确定度 测定值 不确定度 MTW-3b 0.30077 481.77 6.04 0.00390.0013 302.83.8 0.76490.0092 151.4 2.9 MTW-3c 0.30166 386.12 4.84 0.00280.0013 242.73.0 0.61460.0064 151.8 2.8 MTW-3f 0.30143 360.38 5.16 0.00160.0013 226.53.2 0.56500.0064 149.6 3.0 MTW-8a 0.30081 5156.6 53.3 0.00130.0022 324134 8.20600.1114 151.8 2.9 MTW-3e 0.10427 1242.4 10.0 0.00360.0029 780.96.3 1.95210.0162 149.9 2.1 MTW-8b 0.10377 4346.3 36.0 0.00940.0099 273223 6.85350.0587 150.4 2.2 图 6 辉钼矿标本照片 Fig.6 Photo of a hand specimen of molybdenite ore 图 7 棉土窝钨矿中辉钼矿 Re-Os 同位素等时线图 Fig.7 Re-Os isotopic isochron diagram of the molybdenites from the Miantuwo deposit 在石墨炉中对样品进行阶段性升温加热, 每加热30 min, 净化 30 min。使用多接收稀有气体质谱仪 Helix MC 进行质谱分析, 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歧视校 正、大气氩校正、空白校正和干扰元素同位素校正 后, 用 ISOPLOT程序进行年龄计算, 年龄误差以 2σ 给出。 详细实验流程见有关文章陈文等, 2006; 张彦 等, 2006。最终分析结果见表 3 和表 4, 通过对其正 等时线年龄及坪年龄的计算, 测得棉土窝矿区成矿 年龄为 1511.2 Ma加权平均方差0.95图 9, 禾尚 田矿区的成矿年龄为 161.11.1 Ma加权平均方差 0.22 图 10。 5 成矿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对棉土窝矿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锆石、辉 钼矿、黑云母年龄的测定, 均显示年龄为 150 Ma 左 右。由于在棉土窝矿区,U-Pb 法测年用的细粒黑云 母花岗岩样品为成矿母岩,Re-Os 法测年用的辉钼 矿样品与黑钨矿共生于含矿石英脉中,而 Ar-Ar 法 测年用的黑云母样品与黑钨矿共生于含矿石英脉中, 因此 150 Ma 左右代表了棉土窝矿床的成矿年龄, 属 晚侏罗世。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接触的除了矿体外, 还有中粗粒斑状花岗岩图 11, 二者接触带明显。 孙 立强等2011测得中粗粒花岗岩成岩年龄为 2302.3 Ma加权平均方差2.2, 属印支期。 棉土窝矿区的石 英脉型钨矿产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 同时此类花 岗岩侵入于中粗粒斑状花岗岩之中。 根据以上分析推测棉土窝矿床的成矿年龄在 150 Ma 左右, 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成矿岩体为晚 侏罗世花岗岩,作为成矿岩体围岩的印支期花岗岩 是一种新的含矿层位。 禾尚田钨矿区的富白云母石英脉 Ar-Ar 坪年龄为 161.11.1 Ma, 反映禾尚田矿区存在晚侏罗世的成矿热 330 第 38 卷 图 8 棉土窝矿区黑云母标本a和和尚田钨矿区富白云母的石英脉岩石样品标本b Fig.8 Photos of the biotite sample from the Miantuwo deposit a, and mica-rich quartz vein from the Heshangtian tungsten deposit b 表 3 棉土窝钨矿床黑云母样品 40Ar-39Ar 法阶段性升温年龄数据表 Table 3 40Ar-39Ar results of the biotites from the Miantuwo tungsten deposit T℃ 40Ar/39Ar 36Ar/39Ar37Ar/39Ar 38Ar/39Ar40Ar F 39Ar10−1439Ar 年龄Ma 1σMa 600 65.9799 0.1477 0.0000 0.0429 33.84 22.3307 0.59 4.00 104.1 1.3 700 38.7093 0.0233 0.0155 0.0178 82.23 31.8305 3.43 27.25 146.6 1.4 740 33.9135 0.0021 0.0000 0.0139 98.20 33.3016 3.87 53.48 153.1 1.5 780 33.6385 0.0021 0.0328 0.0138 98.14 33.0139 1.73 65.24 151.8 1.5 830 33.5041 0.0030 0.2003 0.0147 97.36 32.6244 0.87 71.11 150.1 1.5 880 33.7590 0.0033 0.0163 0.0144 97.13 32.7901 1.49 81.25 150.9 1.5 930 34.4322 0.0049 0.0829 0.0144 95.84 33.0022 1.94 94.42 151.8 1.5 980 34.8051 0.0083 0.2618 0.0148 92.98 32.3703 0.51 97.90 149.0 1.5 1040 37.4214 0.0179 0.0000 0.0154 85.87 32.1336 0.13 98.80 148.0 3.0 1140 44.2263 0.0506 1.6118 0.0235 66.43 29.4160 0.11 99.54 135.9 3.5 1240 488.4302 1.5218 2.5757 0.3126 7.97 38.9889 0.04 99.82 178.0 21.0 1400 287.1149 0.8547 6.7945 0.2071 12.20 35.2118 0.03 100.00 162.0 17.0 注 F 指放射成因 40Ar 与 K 生成的39Ar 的比值。 表 4 禾尚田钨矿床白云母样品 40Ar-39Ar 法阶段性升温年龄数据表 Table 4 40Ar-39Ar results for the muscovites from the Heshangtian tungsten deposit TC 40Ar/39Ar 36Ar/39Ar37Ar/39Ar 38Ar/39Ar40Ar F 39Ar10−1439Ar 年龄Ma 1σMa 600 69.5877 0.1199 0.0000 0.0264 49.09 34.1607 0.07 0.46 146.8 4.0 700 40.6644 0.0191 1.3529 0.0168 86.38 35.1643 0.46 3.33 150.9 1.6 800 39.8053 0.0057 0.0490 0.0136 95.78 38.1264 1.62 13.39 163.0 1.6 840 38.2892 0.0017 0.0041 0.0131 98.65 37.7739 1.82 24.68 161.6 1.6 880 37.7407 0.0006 0.0273 0.0130 99.54 37.5688 2.85 42.38 160.8 1.5 920 37.6739 0.0003 0.0587 0.0130 99.75 37.5823 3.18 62.16 160.8 1.5 960 37.6560 0.0002 0.0886 0.0131 99.86 37.6066 2.42 77.19 160.9 1.5 1000 37.7029 0.0004 0.0000 0.0129 99.69 37.5859 1.15 84.36 160.8 1.6 1080 37.8814 0.0011 0.3402 0.0128 99.18 37.5807 1.47 93.52 160.8 1.6 1160 42.4974 0.0174 2.0157 0.0153 88.24 37.5588 0.74 98.13 160.7 1.6 1260 48.1231 0.0369 3.2750 0.0229 77.84 37.5580 0.15 99.06 160.7 2.5 1400 53.5544 0.0464 0.0000 0.0233 74.38 39.8328 0.15 100.00 170.0 2.4 注 F 指放射成因 40Ar 与 K 生成 的39Ar 的比值。 第 2 期 武国忠等 粤北两类钨矿的成矿时代以棉土窝和禾尚田为例 331 图 9 棉土窝钨矿床黑云母 40Ar-39Ar 阶段性升温正等时线a和 和 40Ar-39Ar 坪年龄图b Fig.9 The time line isochrones chart by ascending temperature in 40Ar-39Ar way a, and the 40Ar-39Ar plateanu age chart b of the biotites from the Miantuwo deposit 图 10 禾尚田矿床白云母 40Ar-39Ar 阶段性升温正等时线a和40Ar-39Ar 坪年龄图b Fig.10 The time line isochrones chart by ascending temperature in 40Ar-39Ar way a, and the 40Ar-39Ar plateanu age chart b of the muscovites from the Heshangtian deposit 图 11 棉土窝钨矿区中粒、细粒花岗岩并存的标本照片 Fig.11 The photo of showing the contact of the co-exist medium-grained and fine-grained granites in the Miantuwo tungsten deposit 液侵入事件, 而富白云母石英脉中富含白钨矿, 这些矿 脉向深部过渡为含黑钨矿的石英脉, 而这些矿脉均产于 泥盆系灰岩中。 可见 161.11.1 Ma 可作为禾尚田钨矿 区的成矿年龄,禾尚田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作为矿体围岩的泥盆系灰岩也是一种新的含矿层位。 粤北地区其他钨矿床的年龄也为晚侏罗世, 如 曲江瑶岭石英脉型黑钨矿中与成矿同期形成的白云 母的 40Ar/39Ar年龄为149.440.73 Ma翟伟等, 2011; 杨晓君等2008测得始兴梅子窝钨矿区石英流体包 裹体 Rb-Sr 等时线年龄为 1505 Ma, 同时翟伟等 2010测得与成矿作用同期形成白云母的 40Ar/39Ar 年龄为 155.90.6 Ma; 付建明等2008使用 Re-Os 等 时线法测得始兴石人嶂辉钼矿年龄为 154.22.7 Ma。这些年龄数据均反映粤北地区普遍发生了晚侏 罗世的岩浆侵入及成矿作用, 棉土窝钨矿床、禾尚 田矿床的形成也不例外。 332 第 38 卷 然而, 棉土窝钨矿床存在印支期岩体, 而且晚 侏罗世侵入岩与印支期岩浆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孙 立强等, 2011, 成钨矿的石英脉主要尖灭于晚侏罗 世的细粒花岗岩中, 说明晚侏罗世的岩体是成矿岩 体, 而印支期岩体是成矿岩体围岩。禾尚田钨矿床 的围岩为泥盆系灰岩, 这些新的含矿层位, 突破了 锯板坑、梅子窝等类似的石英脉型钨矿床仅产于砂 岩、板岩地层中的认识肖光铭和邸文, 2011。这在 粤北地区印支期岩体、泥盆系灰岩中寻找石英脉型 钨矿打开了先例, 扩大了粤北地区钨矿床深部、外 围的资源前景。 6 结 论 通过多种方法对南雄棉土窝钨矿床成矿年龄进 行了测定, 锆石 U-Pb法测得棉土窝钨矿床成矿岩体 的成岩年龄为 153.820.96 Ma 和 146.950.84 Ma, 辉钼矿 Re-Os 等时线法测得与黑钨矿共生的辉钼矿 成矿年龄为150.51.4 Ma, 黑云母Ar-Ar等时线法测 得与黑钨矿共生的黑云母年龄为 151.01.2 Ma, 这 些数据一致反映棉土窝钨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 世; 对乐昌禾尚田钨矿床富云母石英脉进行 Ar-Ar 法测年的结果为 161.11.1 Ma, 也反映该矿区的成 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根据对成矿时代和成矿岩体及其围岩的分析, 粤 北 地 区 石 英 脉 型 钨 矿 床 的 成 矿 时 代 集 中 于 145162 Ma;晚侏罗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为成矿岩 体;印支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泥盆系灰岩, 是 两种新的含矿层位, 突破了以往仅在砂岩、板岩地 层中寻找钨矿体的认识, 扩大了粤北地区钨矿的找 矿远景。 致谢 值此陈毓川院士 80 华诞之际, 感谢先生为我 国矿产地质科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同时衷心祝 愿先生身体健康, 寿比南山。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得 到了国家测试中心李超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 研究所陈文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 所陈郑辉、侯可军及天津地质调查院程天赦等的热 心帮助, 审稿人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在此一 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文, 张彦, 金贵善, 张岳桥. 2006.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 新生代幕式抬升作用的Ar-Ar热年代学证据. 岩石学 报, 224 867–872. 杜安道, 何红蓼, 殷宁万, 邹晓秋, 孙亚利, 孙德忠, 陈 少珍, 屈文俊. 1994. 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地质年 龄测定方法研究. 地质学报, 684 339–347. 付建明, 李华芹, 屈文俊, 马丽艳, 杨晓君, 魏君奇, 刘 国庆. 2008. 粤北始兴地区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时代的 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1 57–62. 侯可军, 李延河, 田有荣. 2009. 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 U-Pb定年技术. 矿床地质, 284 481–492. 柳小明, 高山, 第五春容, 袁洪林, 胡兆初. 2007. 单颗粒 锆石的20 μm小斑束原位微区LA-ICP-MS U-Pb年龄 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科学通报, 522 228–235. 屈文俊, 杜安道. 2003. 高温密闭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准确测定辉钼矿铼-锇地质年龄. 岩矿测试, 224 1291–1302. 孙立强, 凌洪飞, 沈渭洲, 黄国龙, 谭正中. 2011. 粤北棉 土窝岩体的地球化学与成因研究. 矿物岩石地球化 学通报, 30增刊 93. 谭章文. 2011. 广东棉土窝钨矿深部探矿方向探讨. 中国 钨业, 264 12–15. 王登红, 陈富文, 张永忠, 雷泽恒, 梁婷, 韦龙明, 陈郑 辉, 刘善宝, 王成辉, 李华芹, 许以明, 曾载淋, 许 建祥, 傅旭杰, 范森葵, 陈祥云, 贾宝华, 姚根华. 2010a. 南岭有色-贵金属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 研究.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472. 王登红, 唐菊兴, 应立娟, 陈郑辉, 许建祥, 张家菁, 李 水如, 曾载淋. 2010b. “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 适用性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 科学版, 404 733–738. 肖光铭, 邸文. 2011. 粤北地区钨成矿规律研究. 华南地 质与矿产, 272 132–140. 许建祥, 曾载淋, 王登红, 陈郑辉, 刘善宝, 王成辉, 应 立娟. 2008. 赣南钨矿新类型及“五层楼地下室”找 矿模型. 地质学报, 827 880–887. 杨晓君, 付建明, 马丽艳, 李祥能, 徐德明, 魏君奇. 2008. 粤北梅子窝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年龄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3 346–351. 翟伟, 孙晓明, 邬云山, 孙红英, 华仁民, 李文铅. 2011. 粤北瑶岭钨矿成矿相关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年龄 与40Ar/39Ar成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矿床地质, 301 21–32. 翟伟, 孙晓明, 邬云山, 孙红英, 华仁民, 杨永强, 李文 铅, 李社宏. 2010. 粤北梅子窝钨矿区隐伏花岗闪长 岩锆石SHRIMP U-Pb 年龄与40Ar/39Ar 成矿年龄及 其地质意义. 高校地质学报, 162 177–185. 张彦, 陈文, 陈克龙, 刘新宇. 2006. 成岩混层I/SAr-Ar 年龄谱型及39Ar核反冲丢失机理研究以浙江长 第 2 期 武国忠等 粤北两类钨矿的成矿时代以棉土窝和禾尚田为例 333 兴 地 区 P-T 界 线 粘 土 岩 为 例 . 地 质 论 评 , 524 556–561. 赵芝, 陈郑辉, 王成辉, 杨武平. 2012. 闽东大湾钼铍矿 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兼论福建省钼矿时 空分布及构造背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63 399–405. Metallogenic Epoch of the Two Types of Tungsten Ore Deposits A Case Study of the Miantuwo and Heshangtian Deposits in Northern Guangdong WU Guozhong1, 2, WANG Denghong3, HU Yaoguo2 and WANG Chenghui3 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Guang- dong Geologic Survey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80, Guangdong, China; 3.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 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