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为例.pdf
摇 2011 年 2 月 第 30 卷第 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Feb郾 , 2011 Vol郾 30 No郾 1 摇 收稿日期 2009鄄10鄄30摇 摇 改回日期 2010鄄02鄄18 摇 基金项目 国家 “973冶 项目 2005CB422103 和 2006CB202302 资助。 摇 作者简介 刘清俊, 女, 1974 年生, 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为油气储层地质与评价。 摇 摇 摇 摇 E鄄mail liuqingjun8 sohu郾 com DOI 10郾 3969/ J郾 ISSN郾 1000鄄3754郾 2011郾 01郾 006 火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为例 刘清俊1,2摇 聂保锋3摇 于炳松1摇 张摇 聪1 1郾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摇 100083; 2郾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河北 保定摇 071000; 3郾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摇 100048 摘要 基于岩心、 铸体薄片、 矿物化学分析等, 对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晚石炭世二叠纪火山岩储层特征 进行研究。 该储层主要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原生孔隙主要包括原生气孔、 杏仁孔、 晶粒间孔、 收缩缝等; 次生孔隙主要包括溶孔、 风化裂缝、 构造裂缝等。 火山岩经历了广泛的充填交代作用和晚期溶蚀作用, 充填物 主要为片沸石、 浊沸石、 绿泥石/ 蒙脱石混层以及硅质。 溢流相的气孔杏仁孔发育段既是原生孔隙发育的部 位, 后期溶解作用又往往先在气孔和杏仁孔中发生, 是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关键词 新疆三塘湖盆地; 火山岩; 矿物化学;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E121摇 摇 摇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摇文章编号1000鄄3754 2011 01鄄0025鄄07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OLCANIC RESERVOIRS A CASE OF NIUDONG BLOCK IN SANTANGHU BASIN IN XINJIANG LIU Qingjun1,2, NIE Baofeng3, YU Bingsong1, ZHANG Cong1 1郾 State Key Laboratory in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郾 Great Wall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aoding 071000, China; 3郾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es of core, cast thin section, mineral chemistry and so on, the Late Carboniferous鄄Per鄄 mian volcan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Niudong Block in Santanghu Basin in Xinjiang are investigated. This res鄄 ervoir is mainly composed of lavas and efflatas. The primary pores mainly include primary air holes, amygdales, in鄄 tercrystalline pores and shrinkage joints; the secondary pores mainly include dissolved pores, weathered fissures, structural fractures and so on. The volcanic rocks have experienced the extensive filling metasomatism and the late denudation, with euzeolites, adelforsit, mixed layer of chlorite/ montmorillonite and kiesels being the main fillers. The intervals with well鄄developed air holes鄄amygdales of effusive facies are the places where the primary pores are well鄄developed, and moreover the late dissolution usually happens in the air holes and amygdales first, therefore these intervals are the most favorable accumulating facies. Key words Santanghu Basin in Xinjiang;volcanic rock;mineral chemistry;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 factor 摇 摇 火山岩作为重要油气储层越来越多地被各国学 者关注[1鄄3], 在我国各含油气盆地也有所发现[4鄄7]。 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储层, 其储集空间发育程度 受构造、 风化和流体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 其物性变化大, 非均质性强[8]。 牛东区块位于牛 东鼻隆构造带上, 牛东鼻隆带呈北西南东向倾伏 于马朗凹陷中, 自 1999 年以来, 本区晚石炭世 二叠纪火山岩中相继发现好的油气显示, 随着油气 勘探的进展,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展示出广阔的 勘探前景。 因此, 深入研究本区火山岩储层的储集 性和控制因素对丰富火山岩储层的理论研究和指导 本区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对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层也作了一些研 究[9鄄14], 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 岗组火山岩的岩性、 岩相、 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以 及储层特征的描述上, 而针对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 晚石炭世二叠纪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空间 类型的改造方面, 尚未深入研究。 本文以三塘湖盆 地牛东区块晚石炭世二叠纪火山岩为例, 在系统 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显微鉴定、 矿物 化学分析等, 系统研究了本区后期矿物充填和溶蚀 改造特征及其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 为该盆地的 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东北部,毗邻蒙古,属于大 型含油气盆地边缘的中小型盆地,位于西伯利亚古 板块南部陆缘增生带上[15],夹在两条古生代缝合带 之间图 1 。 南侧为克拉麦里缝合带,北侧在中国 境内是以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为代表的缝合带[16,17]。 三塘湖盆地一级构造单元呈现北西向的两隆夹一坳 的宏观格局,即由东北冲断隆起带、西南逆冲推覆隆 起带和其间所夹的中央坳陷带构成。 三塘湖盆地火 山岩广泛分布于晚石炭世和二叠纪。 主要为中基 性、中酸性火山岩[15,18,19]。 2 火山岩储层特征 2郾 1 火山岩储层的岩石特征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晚石炭世二叠纪发育 多旋回的溢流相火山熔岩和爆发相火山碎屑岩, 火山喷发间断明显, 具有小规模多期次的特点。 岩石类型包括凝灰岩、 火山角砾岩、 火山集块 岩、 安山岩、 玄武安山岩和玄武岩, 主要含油储 集岩为玄武安山岩 气孔杏仁玄武安山岩、 安 山岩和玄武岩 气孔玄武岩, 属中基性岩类, 为弧火山岩浆在造山后期伸展裂陷环境中的喷发 产物[9]。 62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1 年 2郾 2 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类型 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与常规沉积岩储层 类似, 其储集空间也是由孔、 缝和洞构成的多 孔介质, 包括 原 生 孔 隙 和 次 生 孔 隙 包 括 裂 缝 [20鄄23]。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 结合岩石薄片 和扫描电镜分析, 对牛东区块 12 口钻井火山岩 样品 均属晚石炭世二叠纪 进行了研究, 其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都很发育, 原生孔隙主 要包括原生气孔、 杏仁孔、 晶粒间孔、 收缩缝 等; 次生孔隙主要包括溶孔、 风化裂缝、 构造 裂缝等 图 2。 不同的岩性具有不同的孔隙类 型 表 1。 72第 30 卷摇 第 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刘清俊摇 等 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表 1摇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及特征 Table 1 Por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eservoirs in Niudong Block in Santanghu Basin 类型对应岩类成摇 摇 因特摇 摇 点含油气性 原 生 孔 隙 次 生 孔 隙 气 孔 玄武岩、 玄武安山岩、 安 山岩 成岩过程中气体膨胀逸出 多分布在岩流层顶部, 大小 不一, 形状各异 与缝、 洞相连者含油气性较 好 晶间孔 玄武岩、 玄武安山岩、 安 山岩 属造岩矿物格架 多分布在岩流层中部, 空隙 较小 大多不含油 收缩缝 玄武安山岩、 安山岩、 自 碎角砾熔岩 岩浆冷却收缩; 冷凝过程中, 底部岩浆上涌破坏上部熔岩 有柱状节理; 呈张开式, 面 状裂开, 但少错位 含油气性一般较好 砾间缝 自碎角砾熔岩、 火山角砾 岩 自碎、 隐爆和弱熔结有复原性含油气性好 溶蚀孔、 洞、 缝 玄武岩、 玄武安山岩、 安 山岩、 自碎角砾熔岩 风化作用、 淋滤作用、 溶蚀作 用 沿裂缝、 自碎碎屑岩带以及 构造高部位发育 含油气性好 构造缝各类岩石构造应力作用 近断层处发育, 较平直, 多 为高角度裂缝 构造作用发生于油气运移之 后, 则不含油, 反之则含油 风化 裂缝 各类岩石各种风化作用与溶蚀孔洞和构造缝相连含油气性好 1 气孔 是岩浆喷出地表时, 压力降低, 岩浆中的挥发组分逸出后形成的孔隙。 据岩心和薄 片观察, 气孔多呈椭圆状。 在每期喷出岩体的顶 部, 气孔发育。 喷出岩基质部分的结晶程度差, 晶 间孔不甚发育, 因此基质部分往往致密坚硬。 冷凝 收缩缝或后期形成的次生裂缝将气孔连通, 可形成 有利储层 图 2 a、 b。 2 溶蚀孔 裂缝及其连通的杏仁孔中的方 解石、 沸石被溶蚀后产生的溶蚀孔, 断层角砾岩钙 质胶结物被溶蚀后产生的砾间溶孔, 及少量斜长石 交代产物被溶蚀所形成的交代残余孔 图 2 c、 d、 e、 f。 3 冷凝收缩缝 是岩浆喷出地表, 在冷凝 过程中发生体积收缩形成的裂缝。 这种裂缝宽度 小, 切割深度也小, 在横向上呈不规则状 分叉、 合并 延伸, 延伸距离短。 冷凝收缩缝的重要作 用在于连通气孔 图 2 g。 4 构造裂缝 构造裂缝是火山岩储集体的 主要储集空间, 也是重要的渗流通道。 构造裂缝延 伸远、 切 割 较 深, 具 明 显 的 延 伸 方 向 图 2 h。 以上孔隙类型, 以原生孔隙溶蚀孔孔隙微 裂缝组合, 为本区主要孔隙组合类型。 3 火山岩储层的成岩改造作用 火山熔岩的成岩包括 2 个阶段, 一是早期的冷 却固结和脱玻化阶段, 二是后期的构造破裂作用、 充填交代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 即次生成岩阶 段 [23]。次生成岩阶段对于火山岩储层的形成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 3郾 1 次生矿物对孔隙的充填作用 冷却成岩阶段末期, 岩浆期后热液对火山岩的 改造主要表现为自生胶结物充填。 热液中所含的 Fe2、 Mg2、 Si4等离子在原生储集空间中沉淀, 形成自充填, 使孔隙有所减小。 在镜下可见多种次 生矿物充填或半充填在气孔、 冷凝收缩缝等原生储 集空间中,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表 2, 主要 有绿泥石、 沸石和硅质等。 结合薄片鉴定和扫描电 镜分析, 本区广泛分布沸石相矿物、 绿泥石和蒙脱 石等, 主要包括绿泥石/ 蒙脱石混层、 片沸石、 浊 沸石以及少量硅质等。 部分孔隙和裂缝被方解石等 碳酸盐岩矿物充填, 反映本区经历了区域性的交代 变质作用和晚期富钙碳酸盐岩流体的改造。 这种次 生变化一方面使矿物体积膨胀而堵塞孔隙, 另一方 面为后期溶蚀创造了条件。 3郾 2 后期溶蚀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作用 火山岩中的原生气孔并不总是互相连通的, 渗 透性往往不好。 所以, 后期的构造作用、 风化淋滤 作用、 溶蚀作用和脱玻化等改造作用所形成的次生 孔隙对于火山岩储层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成岩过 程中的溶蚀作用可以形成次生孔隙[24鄄26], 同时, 也加强了孔隙之间的连通性。 对于原生孔隙不发育 的火山岩, 是否受到后期溶蚀作用是其能否成为有 效储层的关键因素, 溶蚀作用包括有机质成烃过程 82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1 年 表 2摇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火山岩储层次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Table 2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tical data from secondary minerals of volcanic reservoirs in Niudong Block in Santanghua Basin 样品ND鄄3M19鄄1鄄1ND鄄12鄄1ND鄄12鄄2M19鄄1鄄2ND鄄4 矿物片沸石浊沸石片沸石片沸石绿泥石石英 氧化物质量分数/ SiO263郾 8252郾 6166郾 5766郾 0129郾 9098郾 51 TiO20郾 570郾 110郾 13000郾 01 Al2O314郾 0121郾 4211郾 8712郾 2813郾 690郾 40 FeO00郾 3300郾 3527郾 280 MnO00郾 140郾 0400郾 500 MgO000015郾 200 CaO4郾 2310郾 844郾 664郾 680郾 240郾 05 Na2O0郾 890郾 311郾 181郾 610郾 190郾 19 K2O0郾 610郾 320郾 170郾 2800 总和84郾 1386郾 0784郾 6285郾 2086郾 9999郾 15 基于 10 个阴离子的离子计算 Si4郾 013郾 384郾 154郾 112郾 294郾 98 Ti0郾 030郾 010郾 01000 Al1郾 041郾 620郾 870郾 901郾 240郾 02 Fe00郾 0200郾 021郾 750 Mn00郾 01000郾 030 Mg00001郾 740 Ca0郾 290郾 750郾 310郾 310郾 020 Na0郾 110郾 040郾 140郾 190郾 030郾 02 K0郾 050郾 030郾 010郾 0200 O101010101010 摇 摇 注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学实验中心测定 中生成有机酸的溶蚀作用[27]、 无机酸的溶蚀作 用[28]以及与长石的钠长石化相伴随的热液流体对 矿物的溶蚀作用 图 2 e。 晚期成岩过程中, 随着孔隙流体物理、 化学条 件改变, 沸石可以溶解, 产生沸石相的溶蚀孔。 溶 蚀孔是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产生的矿物溶解和沉 淀, 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产生的溶蚀孔隙取决于流 体的性质、 岩石的组成和热力学条件 温度、 压 力 [29]。 例如, Helmold[30] 研究证实片沸石 heu鄄 landite 和浊沸石 laumontite 可以和 CO2发生流 体岩石相互作用, 在周边区域生成方解石和硅 质, 它们的溶蚀作用可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摇 摇 CaAl2Si4O124H2OCO26H襒 CaCO34SiO27H2O2Al3 摇 摇 总之, 先期形成的火山岩经后期热液、 地表水 或埋深后的盆地流体等因素作用, 使岩石成分、 结 构构造受到一定改造, 加之风化作用和地质构造运 动, 岩石矿物发生溶解和水解, 形成溶蚀孔隙使原 生孔隙结构发生变化, 次生储集空间往往叠加在原 生储集空间之上, 所以大大改善了火山岩储层的物 性 表 3 [31,32]。 4 火山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探讨 岩相是影响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基础, 由于岩相 不同, 岩石结构具有差异, 从而影响储层的储集性 能[33]。 其次, 构造运动对火山岩储集性能也有重 要的控制作用, 由于构造作用能诱发大量的构造缝 产生[23,34鄄41]。 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 提高了气孔、 孔隙间的连通程度。 除此之外, 由于火山发生多次 间歇喷发, 又经受后期热液等多种因素的蚀变, 使 火山岩得以改造, 岩石矿物发生了溶解和水解, 溶 解的部分被带走, 在原部位则形成了溶蚀孔隙, 从 而使岩石的储集性能得到改善。 同时, 新的矿物形 成导致次生胶结和充填作用发生, 使火山岩储集层 的类型复杂化了, 蚀变和溶蚀使火山岩孔隙度增 大, 胶结和充填使孔隙度、 尤其是渗透率降低。 火 山岩中纯粹的充填作用对火山岩的储集性具有极大 的破坏, 充填在气孔中的自生矿物可以部分或全部 充填孔隙, 因此大大降低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充填 在裂缝中的矿物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它不但占据了 一部分孔隙空间, 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储层的渗 92第 30 卷摇 第 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刘清俊摇 等 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表 3摇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 Table 3 Physical鄄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eservoirs in Niudong Block in Santanghu Basin 井号岩类深度/ m基质结构平均孔隙度/ 孔隙类型 牛东 9鄄10 井 马 19 井[14] 马 17 井[14] 玄武安山岩1 384郾 36 1 387郾 57间隐结构12郾 87长石、 基质溶孔 玄武安山岩1 387郾 70 1 389郾 05间隐结构15郾 39沸石、 长石溶孔、 基质溶孔 玄武安山岩、 安山岩1 389郾 90 1 399郾 29间隐结构、 交织结构7郾 99孔隙不发育 玄武安山岩1 399郾 65 1 403郾 51间隐结构13郾 01沸石、 长石溶孔、 基质溶孔 玄武安山岩1 404郾 24 1 413郾 69间隐结构5郾 52孔隙不发育 玄武岩1 534郾 92 1 564郾 82间隐结构12郾 90杏仁孔、 基质溶孔 玄武岩1 531郾 90 1 551郾 54斑状间粒结构14郾 17杏仁孔、 基质溶孔 透性。 5 结摇 论 1 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晚石炭世二 叠纪火山岩储层主要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原生 孔隙主要包括原生气孔、 杏仁孔、 晶粒间孔、 收缩 缝等; 次生孔隙主要包括溶蚀孔、 构造裂缝等。 2 火山岩经历了广泛的充填交代作用和晚 期溶蚀作用, 充填物主要为杆沸石、 钙沸石、 绿泥 石/ 蒙脱石混层以及硅质。 溢流相的气孔杏仁孔 发育段既是原生孔隙发育的部位, 后期溶解作用又 往往先在气孔和杏仁孔中发生, 是次生孔隙发育的 有利层段, 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参考文献 [1] Schutter S R郾 Occurrences of hydrocarbons in and around igneous rocks [J] 郾 Geol 郾Soc郾Lon郾Spec郾Pub郾 2003, 214 2 35鄄68郾 [2] Dut kiewicz A, Volk H , Ridley J 郾 Geochemistry of oil in fluid in鄄 clusions in a middle Proterozoic igneous intrus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rce of hydrocarbons in crystalline rocks [J] 郾 Organic Geo鄄 chemistry, 2004, 35 3 937鄄957郾 [3] Sruoga P, Rubinstein N郾 Processes controlling porosity and permea鄄 bility in volcanic reservoirs from the Austral and Neuquen basins, Argentina [J] 郾 AAPG Bull郾 , 2007, 91 4 115鄄129郾 [4] 赵海玲, 刘振文, 李剑, 等 郾 火成岩油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及研究方向 [J] 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 6 609鄄 613郾 [5] 吴昌志, 顾连兴, 任作伟, 等 郾 中国东部中、 新生代含油气 盆地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机制 [J] 郾 地质学报, 2005, 79 4 522鄄530郾 [6] 赵澄林, 孟卫工, 金春爽, 等 郾辽河盆地火山岩与油气 [M] 郾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鄄101郾 [7] 冯志强郾 松辽盆地庆深大气田的勘探前景 [J] 郾 天然气工业, 2006, 26 6 1鄄5郾 [8] Luo J L, Zhang C L, Qu Z郾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a case study of the Cretaceous Fenghuadian suite, Huanghua Basin, Eastern China [J] 郾 J郾 Petroleum Geol郾 , 1999, 22 3 397鄄415郾 [9] 聂保锋, 于炳松, 李正科, 等 郾 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晚 石炭世二叠纪火山岩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 [J] 郾 新疆地质, 2009, 27 3 217鄄221郾 [10] 聂保锋, 于炳松, 李正科, 等 郾 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晚 石炭世二叠纪火山岩相及储层特征 [J] 郾 岩性油气藏, 2009, 27 3 18鄄22郾 [11] 孙玉凯, 罗权生, 张克安, 等 郾 三塘湖盆地牛东油田火山岩 岩性岩相特征及其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 [J] 郾 石油天然气学 报, 2009, 31 3 57鄄61郾 [12] 罗权生, 聂朝强, 文川江, 等 郾 新疆三塘湖盆地牛东地区卡 拉岗组火山岩旋回和期次的划分与对比 [J] 郾 现代地质, 2009, 23 3 515鄄522郾 [13] 郭沫贞, 朱国华 郾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特 征与成因机理 [J] 郾 吐哈油气, 2008, 13 3 230鄄233郾 [14] 林潼, 焦贵浩, 孙平, 等 郾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 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郾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4 513鄄517郾 [15] 廖卓庭, 吴国干 郾 新疆三塘湖盆地含油气地层 [M] 郾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1鄄138郾 [16] 马瑞士, 王赐银, 叶尚夫 郾 东天山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 [M] 郾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1鄄225郾 [17] 何国琦, 李茂松, 刘德权, 等 郾 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及 成矿 [M] 郾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1鄄437郾 [18] 赵泽辉, 郭召杰, 韩宝福, 等 郾 新疆三塘湖盆地古生代晚期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岩浆演化意义 [J] 郾 岩石学 报, 2006, 22 1 199鄄214郾 [19] 林克湘, 李艺斌, 龚文平, 等 郾 新疆三塘湖盆地晚古生代火 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J] 郾 高校地质学报, 1997, 3 2 202鄄211郾 [20] 周鼎武, 柳益群, 刑秀娟, 等, 新疆吐哈、 三塘湖盆地二叠 纪玄武岩形成古构造环境恢复及区域构造背景示踪 [J] 郾 中 国科学 D 辑, 2006, 36 2 143鄄153郾 [21] Le Bas M J, Le Maitre R W, Streckeisen A, et al郾 A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of volcanic rocks based on the total alkali鄄silica dia鄄 gram [J] 郾 Journal of Petrology, 1986, 27 4 745鄄750郾 [22] Middlemost E A K郾 The basalt clan [J] 郾 Earth Science Reviews, 03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1 年 1975, 11 4 337鄄364郾 [23] 冯子辉, 邵红梅, 童英 郾 松辽盆地庆深气田深层火山岩储层 储集性控制因素研究 [J] 郾 地质学报, 2008, 82 6 760鄄 768郾 [24] 洪秀娥, 戴胜群, 郭建宇 郾 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研究储层孔 隙结构 以卫城油田 Es4 储层为例 [J] 郾 江汉石油学院学 报, 2002, 24 1 53鄄54郾 [25] Welch S A, Ullman W J郾 The effect of organic acids on plagioclase dissolution rates and stoichiometry [ J] 郾 Geochimicaet Cosmo鄄 chimica Acta, 1992, 57 2 2725鄄2736郾 [26] Sruoga P, Rubinstein N , Hinterwimmer G郾 Porosity and permea鄄 bility in volcanic rocks a case study on the Serie Tobifera , South Patagonia, Argentina [J] 郾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mal Research, 2004, 43 4 31鄄43郾 [27] Surdam R C, Boese S W, Crossey L J 郾 The chemistry of seconda鄄 ry porosity, Clastic Diagenesis [J] 郾 AAPG Memoir, 2004, 37 3 127鄄150郾 [28] 吴富强, 鲜学福, 李后蜀, 等 郾 胜利油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 段深部储层形成机理 [J] 郾 石油学报, 2003, 24 1 47鄄51郾 [29] 赵海玲, 黄薇, 王成, 等 郾 火山岩中脱玻化孔及其对储层的 贡献 [J] 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1 47鄄52郾 [30] Helmold K P郾 Diagenetic mineralogy and controls on albitization andlaumontiteationinPaleogenearkoses,SantaYnez Mountains, California [ C] / / McDonald D A, Surdam R C郾 Clastic Diagenesis郾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Memoir, 1984, 37 3 239鄄276郾 [31] 操应长, 姜在兴, 邱隆伟 郾 山东惠民凹陷商 741 块火成岩油 藏储集空间类型及形成机理探讨 [J] 郾 岩石学报, 1999, 15 1 129鄄136郾 [32] 闫林, 周雪峰, 高涛, 等 郾 徐深气田兴城开发区火山岩储层 次生溶蚀孔隙研究 [J] 郾 天然气工业, 2007, 27 8 16鄄19郾 [33] 王璞珺, 迟元林, 刘万洙, 等 郾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 类型、 特征和储层意义 [J] 郾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3, 33 4 449鄄456郾 [34] 赵澄林 郾 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及含油气性 [J] 郾 地质论 评, 1996, 42 增刊 37鄄43郾 [35] 门广田, 杨峰平, 印长海, 等 郾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类型与 成藏控制因素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9, 28 5 33鄄38郾 [36] 任延广, 朱德丰, 万传彪, 等 郾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天然 气聚集规律及下步勘探方向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23 5 26鄄29郾 [37] 付广, 石巍 郾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有利勘探 区预测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25 3 23鄄26郾 [38] 于晶, 刘大锰 郾 火山岩圈闭的识别方法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 2008, 27 5 6鄄9郾 [39] 王贵文, 惠山, 付广 郾 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其主 控因素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27 1 6鄄9郾 [40] 张文婧, 任延广, 陈均亮, 等 郾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挤压 变形特征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27 4 21鄄25郾 [41] 姜传金, 冯肖宇, 詹怡捷, 等 郾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岩气藏勘探新技术 [J] 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26 4 133鄄137郾 编辑 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 拾拾拾拾拾拾拾拾 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 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税 税 税 税 宋铁星 摇 摇 本刊现入编 “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冶 和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冶,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不再另行发放。 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 投稿时敬请说明。 13第 30 卷摇 第 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刘清俊摇 等 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