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pdf
第43卷第5 期 2020年9 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vol.43. N o.5 S eptem ber. 2020 文章编号 1006-6993202005-0094-05 风沙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AT 张萌s党晓宏 崔 向 新 蒙 仲 举 、 赵晨、 王雪超1 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呼和浩特〇1〇〇18;2.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杭 锦 旗 017400 本 商 要 李家塔矿区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带, 其地理位置特殊, 地表塌陷对矿区土壤水分运移造 成了严重的影响, 故为探究塌陷区土壤水分特征空间分布状况, 本试验针对一定水平范围内及不同土壤层次 下土壤水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采煤活动的破坏及影响, 增加了地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导致 其表层土壤蒸发面积较大, 水分丧失严重, 故而在不同土层下,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表现为〇l〇cm10〜 20 Cm 2040cm4060Cm;②试验区位于风沙区, 多年风沙作用下其裂缝处大部分已被风沙进行了天然回填, 在水 平范围上,各宽度裂缝土壤含水量均在距裂缝25 cm处出现最小值, 在距裂缝及塌陷地2575 cm处土壤含水 量逐渐趋于稳定, 在距裂缝及塌陷地100 cm处的测定样点与对照值无明显差异;③随着裂缝宽度及塌陷程度 的加剧,土壤受损程度越显著, 各土层土壤水分逐渐减小, 裂缝周边土壤所受影响也逐渐增加。 关键词 采煤塌陷;裂缝宽度;塌陷程度;土壤水分特征;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S 1 5 2 . 7 文献标识码B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Windy Desert Area ZHANG Meng DANG Xiaohong1 2, CUI Xiangxin MENG Zhongju ZHAO Chen WANG Xuechao 1 1 . D e s e r t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A g r i c u l t u r e U n i v e r s i t y , H o h h o t , 0 1 0 0 1 8 ,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 C h i n a ; 2 .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H a n g j i n D e s e r t E c o l o g i c a l P o s i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i o n , O r d o s , 0 1 7 4 0 0 ,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 C h i n a Abstract L i j i a t a m i n i n g a r e a i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t r a n s i t i o n z o n e b e t w e e n Mu U s s a n d y l a n d a n d L o e s s P l a t e a u . I t s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l o c a t i o n is s p e c i a l , a n d t h e s u r f a c e s u b s i d e n c e h a s a s e r i o u s i m p a c t o n s o i l m o i s t u r e m o v e m e n t i n t h e m i n i n g a r e a . T h e r e f o r e , i n o r d e r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o i l m o i s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a r e a , t h i s e x p e r i m e n t h a s s t u d i e d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s o i l m o i s t u r e w i t h i n a c e r t a i n l e v e l r a n g e a n d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 l e v e l s . 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a s f o l l o w s D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d e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o f c o a l m i n i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 t h e c o n t a c t a r e a b e t w e e n t h e g r o u n d a n d t h e a i r i s i n c r e a s e d , r e s u l t i n g i n l a r g e e v a p o r a t i o n a r e a a n d s e r i o u s w a t e r l o s s i n t h e s u r f a c e s o i l . T h e r e f o r e ,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 l a y e r s , t h e c h a n g e o f s o i l w a t e r c o n t e n t is 0 〜 1 0 cm 1 0〜〜 2 0 c m 2 0 〜4 0 c m 4 0 〜 6 0 cm;②;② T h e t e s t a r e a i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w i n d y d e s e r t a r e a , s o m o s t o f t h e c r a c k s h a v e b e e n n a t u r a l l y b a c k f i l l e d u n d e r t h e a c t i o n o f m a n y y e a r s o f s a n d s t o r m . I n t h e h o r i z o n t a l r a n g e , t h e s o i l w a t e r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c r a c k s w i t h e a c h w i d t h h a s a m i n i m u m v a l u e a t 2 5 cm a w a y f r o m t h e c r a c k s , a n d g r a d u a l l y t e n d s t o b e s t a b l e a t 2 5 〜 7 5 cm a w a y f r o m t h e c r a c k s a n d s u b s i d e n c e a r e a s . T h e r e is n o o b v i o u s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m e a s u r e d s a m p l e p o i n t s a t 1 0 0 cm a w a y f r o m t h e c r a c k s a n d s u b s i d e n c e a r e a s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v a l u e s . 3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c r a c k w i d t h a n d c o l l a p s e d e g r e e , t h e s o i l d a m a g e d e g r e e is m o r e o b v i o u s , t h e s o i l m o i s t u r e i n e a c h s o i l l a y e r g r a d u a l l y d e c r e a s e s , a n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s o i l a r o u n d t h e c r a c k a l s o g r a d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e s . Key words c o a l m i n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 c r a c k w i d t h ; s u b s i d e n c e d e g r e e ; s o i l m o i s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 收稿日期2020-03-23 *资助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点区域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zdzX2018058;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 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 内蒙古荒漠化防治创新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张萌( 1996-,女, 内蒙古通辽市,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荒漠化防治. 通讯作者崔向新( 12-, 女满族)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荒漠化防治研究. 张萌等风沙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9 5 9 5 1.0 0.5 0.0 20 40 60 丨 00 C1 裂缝宽度/cm 图图1 土壤含水量随塌陷裂缝宽度变化曲线土壤含水量随塌陷裂缝宽度变化曲线 4060 cm、 60100 cm;塌陷程度分为轻度塌陷、 中 度塌陷及重度塌陷。 ② 2019年 7 月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分别选取 不同宽度及不同塌陷程度进行取样, 将无裂缝区设置 为对照。米样时分别在距裂缝0 cm、 25 cm、 50 cm、 75 cm、 100 cm处挖取剖面, 分4个土层0〜10 cm、 丨0 20 cm、 2040 cm、 4060 cm进行土壤样品米集, 每个 土样5个重复。 ③ 2019年7〜 8月进行土壤样品室内试验, 在环刀 网盖内垫上合适大小的滤纸, 将环刀的上、 下底盖取 下, 套上垫好滤纸的下网盖, 称环刀鲜土重, 记为M1, 将环刀 土样置于105丈烘箱24 h后, 称量环刀干土 重记为M2,最后将干土倒出, 称重环刀重记为M。 土壤含水量⑷ ④ 运用 Excel 2010、Origin 2018、Sufer 11、Spss23 等软件对各项土壤水分特性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 3塌陷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 . 1 塌陷裂缝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与塌陷裂缝宽度呈 反比,SP裂缝宽度越宽, 土壤含水量越小, 宽度020 cm 的裂缝土壤含水量为3.26 ,2040 cm的裂缝土壤含 水 量 为 2.79 , 4060 cm的裂缝土壤含水量为 2.51 , 60 100 cm的裂缝土壤含水为1.98 ,各宽度 塌陷裂缝土壤含水量由对照区的3.39 分别下降了 0 15 、 0.6 、 0.88 和 1.41 ,其中宽度020 cm 的 裂缝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区相比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宽 度60 100 cm的裂缝土壤含水量所受影响最为明显, 不同宽度塌陷裂缝内部无明显差异, 导致这一现象的 原因为试验区位于风沙区, 土壤水分相对较低, 在采 煤沉陷的活动影响下, 裂缝的产生增加了土壤与外界 的接触面积, 蒸发量也随之加大, 土壤水分散失较为 严重, 土壤含水量随之减小。 4.5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 因此, 其开采量也 逐年增加, 90 以上煤炭开采工作采用井工开采工 艺, 这种开采方式会导致煤层覆岩失衡, 从而引起覆 岩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 产生形态不一的地表裂隙 缝严2 1 。大量地表裂缝的产生, 既对矿区土地质量造 成了严重的破坏, 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 题M。李家塔矿区是我国北方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带, 常年大风气候条 件下会加剧矿区沙化程度, 降雨量集中且常以暴雨形 式出现, 这不仅会破坏土壤水分运移, 又会造成土壤 侵蚀及水土流失| 5 。土壤水分是矿区生态系统结构 与功能的关键限值因子1 ” , 但目前业内针对裂缝的研 究 , 大多数都是在矿区塌陷初期或塌陷3 a内做的研 究 , 因此, 本试验选取塌陷年限较久且具备天然回填 条件的采煤塌陷裂缝, 对其0〜 1 〇 〇 cm水平范围内的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找出其分布规 律,以期为采煤塌陷区植被恢复和重建中的土壤防渗 保水等技术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北部李家塔煤矿, 陕 蒙边界乌兰木伦河东岸,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 素沙地的过渡带。地 理 坐 标 1100711014E, 39。 22匕3928N, 海拔标高1 200 m左右m。试验区 为干旱、 半干旱地区, 气候变化较为剧烈, 秋末和冬 春盛行西北风, 多年平均风速2.53.6 m/s, 最大风 速 24 m/s, 年均大风日数42.2 d, 年降雨量平均为 355 mm,年蒸发量平均为2567.5 mm,是降水量的7〜 8倍;降雨量年际变化大, 年内分配不均匀, 降水多 集 中 在 79月 , 且以暴雨形式出现| 9 _| 1 。主要植物 种有沙柳(Sa 宽度2 0 4 0 cm的裂缝土壤含水量在0 1 0 cm 土层为 3 . 2 5 , 1 0 2 0 cm 土层为 1 . 4 0 , 2 0 4 0 cm 土层为 3 . 2 7 , 4 0 6 0 cm 土层为 4 . 2 1 ;宽度 4 0 6 0 cm 的 裂缝土壤含水量在〇〇 1 0 cm土层为2 . 3 8 , 1 0 〜 2 0 cm 土层为 1 . 2 8 , 2 0 4 0 cm土层为2 . 4 8 ,40〜 6 0 cm 土层为2 . 3 4 ;宽度6 0 1 0 0 cm的裂缝土壤含水量 在 0 1 0 cm 土层为 1 . 6 8 ,,1 0 2 0 cm 土层为 1 . 2 5 , 2 0 4 0 cm 土层为 2 . 7 7 , 4 0 6 0 cm 土层为 2 . 6 0 ; 各宽度裂缝在1 0 〜 2 0 cm 土层出现拐点大幅度下降, 同一裂缝宽度下, 土壤含水量整体随土层深度的增 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不同裂缝宽度下, 土壤含 水量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 距裂缝2 5 7 5 cm范围内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 3 . 1 . 1塌陷裂缝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 由图2可知0 6 0 c m 土层下, 土壤含水量的平均 值为2 . 6 8 , 1 0 2 0 cm土层处出现最小值为1 . 2 5 , 4 0 6 0 cm土层出现最大值为3 . 3 8 , 水平空间范围 内 , 在距裂缝2 5 cm的测定样点处出现最小值为 1 . 2 5 , 在距裂缝5 0 cm的测定样点上出现最大值 3 . 3 8 ; 土壤含水量在垂直空间范围整体变化趋势表 现为土层0丨丨0 c m 1 0 2 0 c m 2 0 4 0 c m 4 0 6 0 c m ,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并趋 于稳定, 水平空间范围内, 在距裂缝〇〇 2 5 cm范围 内0 2 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 在2 0 6 0 c m 土层下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在4 0 6 0 cm 土层达到 最大值2 . 7 ,在距裂缝2 5 5 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 量逐渐增加,5 0 1 0 0 cm范围内,2 0 〜 4 0 cm 土层土 壤含水量出现最小值2.6 ,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 趋于稳定并与对照值相比无明显差异。 距裂缝距离/cm 20 40 60 100 裂缝宽度/cm 图图4不同宽度裂缝土壤含水量垂直空间分布示意图不同宽度裂缝土壤含水量垂直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图2塌陷裂缝土壤含水量分布示意图塌陷裂缝土壤含水量分布示意图 3.1.2不同宽度裂缝土壤含水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3可得宽度020 cm的裂缝在裂缝处出现 最小值为3.26 , 在距裂缝100 cm处出现最大值 4.13 ,在各个测定样点上土壤含水量呈逐渐上升趋 势 , 在距裂缝50 100 cm范围内趋于稳定; 宽度20 40 cm的裂缝的最小值为2.79 分布在裂缝处, 在距 裂缝75 cm处为最大值3.50 ,在距裂缝5075 cm范 围内土壤含水量逐渐上升;宽度4060 cm的裂缝在 距裂缝25 cm处的测定样点处为最小值2.38 ,在距 裂缝100 cm处为最大值2.46 ,在距裂缝2575 cm 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宽度60〜 100 cm 的 裂 缝 在 距 裂 缝 25 cm的测定样点处为最小值 1.68 ,在距裂缝75 cm处为最大值3.32 ,土壤含水 量在0100 cm范围内呈逐渐上升。在水平空间范围 内, 土壤含水量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加, 土 壤含水量的最小值分布在距裂缝〇25 cm范围内, 在 裂缝处 ♦ 1 ■巨裂缝25 cm 处 - * _ 巨 裂 缝 5 0 处 巨 裂 缝 75 cm 处 一 _巨 裂 缝 100 cm 处 /_ *T / 爷部W 4H 张萌等风沙采煤塌陷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97 距裂缝距离/cn 图6塌陷地土壤含水量分布示意图 3.2.2不同塌陷程度土壤含水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7可知轻度塌陷地土壤含水量在塌陷处出 现最小值为3.25 ,在距塌陷处50 cm的测定样点为 最大值4.36 ; 中度塌陷地在塌陷处出现最小值为 2.21 ,最大值分布在距塌陷处50 cm的测定样点为 2.87 ,在距塌陷处50 100 cm范围内趋于稳定;重度 塌陷处其土壤含水量的最小值分布在塌陷处为 1.87 ,在距塌陷处50 cm的测定样地出现最大值为 2.36 ; 在距塌陷处025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相对 较低,2550cm范围内波动较大, 50100cm范围内 逐渐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土壤含水量在塌陷处以及距塌陷处25 cm的测定 样点范围内所受影响较大, 在2550 cm范围内呈现上 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在距裂缝50 100 cm处土壤含水量 为最佳, 随着塌陷雛的增加土壤含水量 塌陷程度 图7不同塌陷程度土壤含水量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 3.2塌陷程度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 塌陷程度越剧烈, 土壤含水量 散失越为严重,轻度塌陷地的土壤含水量为3.36 , 中度塌陷地的土壤含水量为2.21 , 重度塌陷地的 土壤含水量为1.83 , 不同程度塌陷处的土壤含水 量 由 对 照 区 的 3.82 相比分别下降了 0.46 、 1.61 和 1.99 , 其中轻度塌陷地的土壤含水量与 对照区相比水分散失相对较小, 重度塌陷地的土壤 含水量所受影响最为明显, 不同程度塌陷之间土壤 含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 由 于煤炭开采活动的影响增加了土壤与外界的接触 面积, 蒸发量也随之加大, 土壤水分散失较为严重, 土壤含水量随之减小;其次试验区位于风沙区, 土 壤水分较低。 4.5 r 0.0 轻度塌陷 中度塌陷 重度塌陷 CK 塌陷程度 图5 土壤含水量随塌陷程度变化曲线 3.2.1塌陷地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 由图6 可知060 cm 土层下, 土壤含水量的平 均 值 为 2.33 , 010 cm 土 层 处 出 现 最 小 值 为 1.73 ,40〜 60 cm土层出现最大值为3.31 , 在相 对塌陷部分0〜 100 cm范围内土壤含水量的最大 值为3.31 , 分布在75 cm处 , 土壤含水量最小值 为 1.36出 现 在 塌 陷 处 ; 土壤含水量在垂直范围 内 ,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表现为土层010 cm10 20 cm2040 cm4060 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其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 水平空间范 围内, 在距裂缝4060 cm处 20〜 40 cm 土层土壤含 水量开始增加, 深层土壤其含水量在025 cm范 围内相对较小, 2550 cm范围内相对有所增加在 6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2.7 , 50〜100 cm范围内土 壤含水量整体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但在 距裂缝75 cm处出现最大值, 分布在40〜 60 cm 土 层为3.31 。 i 0 5 0 5 0 3 . Z Z I 1, 3.2.3不同塌陷程度土壤含水量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由 图 8 可 以 看 出 轻度塌陷地土壤含水量 在 垂 直 空 间 内 , 1020 cm 土 层 下 出 现 最 大 值 3.71 , 2040 cm 土层为 3.36 ; 4060 cm 土层 为 最 小 值 3.46 ;中 度 塌 陷 地 土 壤 含 水 量 10 20 cm 土 层 为 最 小 值 1.62 ;40〜60 cm 土层为最 大 值 2.80 ; 重度塌陷地土壤含水量0丨0 cm 土 层为最小值1.73 ; 10〜 20 cm 土 层 为 1.97 ; 20 40 cm 土 层 为 1.83 ; 4060 cm 土 层 为 最 大 值 2.45 ; 重度塌陷土壤含水量在垂直空间范围内 整 体 随 着 土 层 深 度 的 增 加 其 土 壤 水 分 也 随 之 增加。 〇 . 〇 轻度塌陷 中度塌陷 重度塌陷 塌陷程度 图图8不同塌陷程度土壤含水量垂直空间分布示意图不同塌陷程度土壤含水量垂直空间分布示意图 4讨论 土壤水分参与土壤各种可溶性物质离子的运 移过程, 在土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风沙区与干 旱区最重要的生态限制性因子“3 1 。煤炭开采后产生 了不同程度的塌陷, 从而使地表土壤发生扰动及破 坏 , 致使土体结构遭到影响, 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也 因此受到影响| 1 4 1 。煤炭开采初期, 塌陷区内地表产 生了许多的塌陷裂缝, 且裂缝形态不一, 大小宽度 皆不相同, 裂缝走向也有所不同, 大量塌陷裂缝的 存在导致其土壤持水能力有所下降| 6 1 , 并且裂缝的 存在, 使土壤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 蒸发量与之 前相比有所增加, 土壤水分散失十分严重1 1 5 1 。 本研究表明, 裂缝土壤含水量垂直空间上的分 布为 随着土层的增加其土壤含水量也逐渐增加, 这一研究结果与马迎宾1 8 1 得到的塌陷区土壤含水量 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相符,符合毛乌素沙 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变化规律 土壤含水量在水平空间分布表现在距裂缝 0.25 m处土壤含水量出现最小值, 这一结论与一般 的采煤沉陷裂缝土壤含水量在裂缝处出现最小值1 1 2 1 的情况相反, 例如马迎宾与包斯琴|4M|等人通过研究 表明在裂缝处土壤含水量出现最小值, 其原因是试验 区处于风沙区, 在多年大风天气作用下, 裂缝处被风 沙填埋, 减少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蒸发量也随之减 小, 所以裂缝处含水量要高于距裂缝0.25 m处。 同一宽度裂缝下, 裂缝对周围土壤影响程度随着 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这一研究结论与台晓丽| 2 ” 关于风 沙区采煤沉陷裂缝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特征研究结 果相一致, 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 对裂缝周边土壤影响 范围逐渐增加,这一研究结论与吴丽1 2 2 1 等人关于采煤 塌陷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相一致。 5结论 一是在垂直空间内, 不同宽度塌陷裂缝及塌 陷程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表现为0〜 10cm10 20 cm2040 cm4060 cm〇 二是在水平空间内, 不同宽度塌陷裂缝及塌 陷程度的土壤含水量在距裂缝25 cm范围内所受 影响较大并出现最小值, 在距裂缝及塌陷地25 75 cm处土壤含水量逐渐趋于稳定, 在距裂缝及塌 陷地100 cm处的测定样点与对照值无明显差异。 三是随着裂缝宽度及塌陷程度的加剧, 土壤受 损程度越显著,裂缝宽度的增加及塌陷程度的严重 化导致其土层土壤水分逐渐减小, 裂缝周边土壤所 受影响也逐渐增加。 参考文献 [ 1 ] 张发旺, 候新伟, 韩占涛, 等.采煤塌陷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及 保护技术[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67-70. [2丨赵宏宇.采煤塌陷对沙质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D1.内蒙古农业 大学,2008. [3] Wu Q Y , Pang J W, Qi S Z, et al. Impacts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on the surface landscape in Longk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J].Environ Earth Sci ,2009,1 866-6 280. [ 4 ] 马迎宾, 髙永, 张燕, 等.黄土丘陵区采煤塌陷裂缝对坡面土壤水 分的影响丨J]中国水土保持,20131154-5779. [ 5 ] 王文龙, 李占斌,张平仓.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诱发的环境灾害 问题研究[ J].生态学杂志, 2004,23 1 34-38. [6] Smith J. L., Halvorson J. J. , Papendick R. I. Using multiple- variable indicator kriging for uating soil quality[ 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3,573743-749. [ 7 ] 张锦瑞, 陈娟浓, 岳志新, 等.采煤塌陷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 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2007, 丨6437-40. 丨8]马迎宾, 黄雅茹, 王淮亮, 等.采煤塌陷裂缝对降雨后坡面土壤水 分的影响[ J】 .土壤学报, 2014,513497-504. [9】 媿江生, 贺晚胡春元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塌陷对沙质土壤水分 特性的影响⑴.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〇 065 84-88.下 转 第 6 7 页 98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 年 1 1 1 1 5 o 李柱存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6 7 6 7 4.4.1积极构建世界级澳洲坚果创新平台 围绕全省澳洲坚果产业链布局创新, 建设国际 一流的集种植、 产业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与人才培 养 、 人才聚集与对外合作、 市场营销与交易、 产品质 量检验检测及品牌塑造等为一体的世界级澳洲坚 果创新平台。 4.4.2推进澳洲坚果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澳洲坚果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重 点支持建设全球澳洲坚果研发中心、 全球澳洲坚果 种质保育中心, 以龙头企业、 林业科研院所、 林业科 技推广站、 苗圃基地、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建立澳洲 坚果丰产标准示范区,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丰产栽 培技术。 4.4.3推进澳洲坚果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推进澳洲坚果世界一流品牌建设的 关键。建立云南澳洲坚果有机、 无公害产品生产、 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 建立涵盖产前、 产中、 产后 全过程的云南澳洲坚果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 监测体系。加强标准应用实践, 建设一批澳洲坚果 标准化示范县、 示范区和示范单位, 引导企业、 林业 专业合作社和林农等生产经营者实行标准化生产。 4.4.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省际、 国际交流与合作, 及时了解国内外 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 进技术。 4.4.5加快人才引进, 厚植人才基础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强同国内外澳洲坚果相 关领域的专家、 学者的联系和交流, 争取他们参与 到云南省澳洲坚果产业技术的研发活动中来。通 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科技创 新中心、 引进国外专家项目等形式, 柔性引进高端 技术人才, 攻克一批产业共性、 关键性技术问题, 培 养一批技术骨干, 厚植人才基础, 促进产业长期健 上接第98页) [10]郭巧玲, 马志华, 苏宁, 等.神府东胜采煤塌陷区裂缝对土壤含 水量的影响[ 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 171109-116. [11 j张延旭, 毕银丽, 陈书琳, 等.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后裂缝发育对土 壤水分的影响[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3 11 - 14. [12】 马迎宾.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水分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D].内 蒙古农业大学, 2013. [13 ] 张延旭.西部煤炭开采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微生物修复研究p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 [14] 崔向新, 高永, 刘彩云.采煤塌陷对风沙土含水量的影响[ J] . 浙 江林学院学报, 2008, 254491 -496. [15] 王健.神东煤田沉陷区生态受损特征及环境修复研究[D].内蒙 古农业大学, 2017. 康发展。 4 . 5 加强市场开拓, 打造产品品牌 充分应用现代化的公共媒体, 全方位、 多媒体 宣传“ 云南澳洲坚果” 品质独特、 绿色健康的特点, 加强澳洲坚果绿色食品发展理念、 法律法规、 标准 规范、 运行模式、 生产技术、 产品质量、 品牌效应的 宣传, 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绿色发展、 健康 消费意识。积极利用南博会、 昆明农博会等相关博 览交易会, 扩大澳洲坚果标志形象宣传。认真总结 澳洲坚果绿色食品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深 入挖掘各地推进澳洲坚果工作的成功典范,加大典 型地区、 典型企业、 典型产品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 升澳洲坚果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 美誉度、 公信 力和影响力。健全与媒体的快捷沟通、 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营造全社会关心 支持澳洲坚果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深 化对外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推介宣传, 提升澳洲坚 果绿色食品的国际影响。 4 . 6 健全市场监管,维护公众权益 建立澳洲坚果市场监管体系, 强化澳洲坚果监 测体系建设, 加强部门协调,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加大违法经营查处力度,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主要 依法查处无证经营, 非法收购和倒卖澳洲坚果, 囤 积 、 哄抬市价、 以次充好、 欺行霸市以及散布虚假信 息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加强舆论监督, 鼓励公众参 与 , 完善信访、 举 报 、 听证和公示制度, 鼓励公众和 非政府组织参与,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切 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1 云南澳洲坚果产业调研组.云南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 题及建议⑴.热带农业科技, 2007,30 1 . [2j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科技创新助推澳洲坚果产业发展 ⑴.云南科技管理, 20102. [16丨刘鑫, 满秀玲.毛乌素沙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研 究[ J】 .土壤学报, 2009, 462348-351. 丨 丨 7 】姚月锋, 满秀玲.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水分空间 异质性⑴水土保持学报,2007,211 m-115. [ 1 8 ] 吕贻忠, 胡克林, 李保国.毛乌素沙地不同沙丘土壤水分的时 空变异[ J]土壤学报, 2006, 43 1 152-154. 丨 1 9 ] 尚爱军, 卜耀军, 艾海舰, 等.榆林沙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动态 变化规律研究[几水土保持学报, 2008,22486-89. [2〇1包采煤塌陷土壤水分变异跑辎嫉闕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丨 2丨丨台晓N M V 胡振琪, 陈超.风沙区采煤沉陷裂缝对表层土壤含水量 的影响[ J】 .中国煤炭, 2016,428113-117. [22】 吴丽, 田俊峰, 汤洋, 等.干旱半干旱矿区采煤裂缝对土壤水分的 影响研究⑴.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丨 7⑶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