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P采煤方法、采掘机械.pdf
“ “ “ “ 第四篇 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第一章现代采煤方法总论 第一节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新技术概述 采煤工作面高产高效一直是矿井高产高效开采的永恒主题。随着工作面单产的不 断提高, 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 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也越来越大。如要进一步提 高工作面单产, 必须突破传统的开采技术, 开发新的高产高效开采技术。根据当前影响 我国工作面单产的主要因素,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 加大工作面尺寸, 尤其是综采 (放) 工作面长度 国外综采工作面在大功率和高可靠性配套设备的基础上, 为了充分发挥工作面设 备的综合效能, 工作面尺寸 (尤其是工作面长度) 不断增大, 工作面单产也随之增加。 国外长壁采煤工作面尺寸变化见表 “ 。 年, 在德国费力特里西海因里希 煤矿的杰兰德矿井, 工作面长 “ ; 0。受工作面配套设备装备 水平的制约, 全套国产设备的综采工作面长度一般处于 /* . ’* 之间, 很少突破 **。因此, 我国综采整体技术的突破可以以工作面长度为技术切入点, 以综采工作面 的超长作为综采技术突破的关键性标志, 开发超长综采 (放) 工作面开采技术。 表 0 ; ; 0百万吨工作面面长统计 工作面面长个数个数百分比平均单产产量百分比平均效率 个 万 4 9; // 重量 8 / 生产厂江苏武进通用机械厂、 江西煤矿机械厂 图 “ “ 2 41 41 611 8 “11 8 “21 8 511 8 “119 “19 6“ 9 519 “1 61 65 6 “6 “2 51 55 1 4 4’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二、 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单体液压支柱在工作面的使用情况如图 “ “ 所示, 由泵站经主油管路 输送的 高压乳化液用注油枪 注入单柱 。每一个注油枪可担负几个单柱的供液工作。在输送 管路上并装有总截止阀 ’ 和支管截止阀 , 以作控制用。 图 “ “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布置图 主油管; ’总截止阀; 支管截止阀; 支柱; 三用阀; 注液枪; 顶梁 (一) * 型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国内外生产的各种类型的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在结构上大同小异, 其差别不大。而 符号的意义是 以 *,’-,. 为例, 内注式; *单体液压; 支柱; ,支柱最 大高度 ,..//;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为 ’0; ,.油缸直径为 ,.//。 1 结构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如图 “ “ 所示, 它由顶盖、 通气阀、 安全阀、 卸载阀, 活塞、 活柱体、 油缸、 手摇泵和手把体等部分组成。 ) 顶盖 单柱的顶盖是将顶板岩石的压力传递到支柱上的部件, 其作用为直接承受载荷。利 用顶盖上面的柱爪, 可防止顶板来压时支柱滑倒失效。支柱采用球面形锻造而成的顶 盖。这种顶盖比摩擦式金属支柱常用的铰接活顶盖的零件少, 强度高, 又不易损坏和丢 失, 还可减少加工和维修工作量, 从而改善支柱的受力状况。 ’) 通气阀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是靠大气压力进行工作的。活柱升高时, 活柱内腔贮存的液压 油不断压入油缸, 需要不断补充大气; 活柱下降时, 油缸内液压油排出活柱内腔, 活柱内 腔的多余气体通过通气阀排出; 支柱放倒时, 通气阀自行关闭, 防止内腔液压油漏出。 * 型内注式单柱采用重力式通气阀, 结构如图 “ “ 所示, 它由端盖 、 钢球 ’、 通气 2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阀体 、 顶杆 “、 阀芯 和弹簧 等部件组成。 图 ’ 型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结构图 *顶盖; 通气阀; 安全阀; 手把体; “活柱体; 油缸; 柱塞; ,活塞; -缸底; *.泵活塞; **泵套; *联接头; *滑块; *曲柄; *“卸载阀弹簧 端盖 * 上装有两道过滤网, 以防止吸气时煤尘等脏物进入活柱内腔。支柱在直立 时, 钢球 的重量作用在顶杆 “ 和阀芯 上, 并压缩弹簧 , 使阀芯 离开通气阀体 , 从 而使通气阀被打开。这时, 空气经过滤网后进入阀体, 从阀芯和阀体之间再进入活柱上 腔, 补充随着支柱升高而使活柱上腔存油减少所需的空气。回柱时, 油缸中的液压油流 回活柱上腔, 活柱内腔的空气便从通气阀排出。当支柱倾斜或放倒时, 钢球 靠重力自 动离开顶杆 “, 阀芯 在弹簧 的作用下关闭通气阀, 以防止活柱内腔的液压油漏掉。 ) 安全阀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随着顶板的下沉, 活柱要下降一点, 但要求支柱对顶板的作用 .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力应基本上保持不变, 即支柱的工作特性是恒阻力, 这一特性是由安全阀来调定保证的。 同时安全阀又起着保护作用, 使支柱不致因超载过大而受到损坏。 图 “ “ 通气阀 端盖; 钢球; ’阀体; 密封圈; 顶杆; 阀芯; 弹簧; 螺母 *, 型单柱的安全阀结构如图 “ “ 所示, 它由安全阀垫 、 导向套 和弹簧 ’ 等 部件组成。当支柱所承受的载荷超过额定工作阻力时, 高压液体作用在安全阀垫 和六 角形的导向套 上的推力大于安全阀弹簧的弹力, 使弹簧 ’ 被压缩, 安全阀垫与导向套 一起向右移位而离开阀座。这时, 高压液体便经阀针节流后从阀座与搁垫及导向套之间 的缝隙外溢, 使支柱内腔的液体压力降低, 于是活柱下降。若支柱所承受的载荷低于额 定工作阻力时, 高压液体作用在阀垫和导向套上的力减小, 这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 阀垫 和导向套便向左移动复位, 关闭安全阀, 高压液体停止外溢, 支柱载荷不再降低, 保证支 柱基本恒阻。安全阀弹簧的压缩力是由右边的调压螺钉来调定的, 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阻 力。 ) 卸载阀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在正常工作时要求卸载阀关闭。当回柱时, 将卸载阀打开, 使 油缸中的高压液体经该阀流回到活柱内腔, 从而达到降柱的目的。卸载阀由卸载阀垫 、 阀座 和弹簧 等部件组成, 如图 “ “ 所示。为了减少卸载时高压液体运动阻力, 提 高密封性能, 将卸载阀垫密封面制成圆弧形。 ) 卸载装置 单体液压支柱不论是内注式还是外注式, 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回柱。*, 型支柱的卸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载装置如图 “ “ 所示, 它由卸载环 、 凸轮 、 方销 ’ 和开口销 等部件组成。当扳动 卸载环 时, 通过方销 ’ 与凸轮 将卸载环的旋转运动变成卸载阀垫的直线运动, 从而达 到回柱的目的。 图 “ “ 安全阀和卸载阀 安全阀垫; 导向套; ’、 弹簧; 卸载阀垫; 卸载阀座 图 “ “ 卸载装置 ) 活塞 活塞是密封油缸和活柱在运动时作为导向用的, 其上装有手摇泵及有关阀组。活塞 的结构如图 “ “ 所示, 它由进油阀 、 单向阀 *、 活塞头 ’、 泵套 、 过滤网 和导向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环 等部件组成。支柱工作时, 活塞靠导向环 导向, 可减少摩擦和损坏, 保护油缸镀 层。 图 “ 活塞 泵套; 过滤网; ’活塞头; “锥形托簧; 限位套; 单向阀套; 导向环; 皮碗防挤圈; * 形密封圈; ,单向阀弹簧; 衬套; 托碗; ’、 “、 、 - 形密封圈; 半圆头螺钉和轻型弹簧垫圈; .进油阀; .单向阀 耐油橡胶制成的 形密封圈起密封油缸的作用。随着油缸中液体压力的增大, 作用 在 形圈唇边上的力也逐渐加大, 从而保证了唇边紧贴在油缸上, 提高了支柱的密封性 能。为了避免 形密封圈在高压液体的作用下挤入活塞与油缸之间的间隙中, 在 形密 封圈上装设了皮碗防挤圈 , 从而提高了 形密封圈的强度, 使其不易损坏。 ) 活柱体 活柱体是支柱上部的承压杆件, 顶板对支柱的压力经活柱体传递到油缸内的液压油 和底座上。支柱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如顶板不平、 支设角度不当时, 使支柱往 往处于偏心受力状况。因此, 活柱体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压应力, 还要承受弯曲应 力的作用, 同时活柱体内腔是贮存液压油的油池, 因此要求活柱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活柱筒采用 /012 热轧无缝钢管加工而成, 经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达 ,,,134, 屈服极 ’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限为 “。 活柱体的结构如图 ’ * 所示, 它由长接管 、 阀体 “、 芯管 ,、 连接环 ’ 和活柱筒 - 等部件组成。由于井下湿度大、 淋水多, 并存在硫化氢等各种有害气体以及矿水中含有 酸碱性, 因而为了延长支柱和防尘圈的使用寿命, 在活柱表面采用复合镀层, 即用含锡 . / .的锡青铜打底, 表面再镀硬铬, 以防支柱锈蚀并提高其强度。 图 ’ *活柱体 长接管; “阀体; ,芯管; ’连接环; 0曲柄; -活柱筒; 底托板 ) 油缸体 油缸体是支柱下部的承载杆件, 顶板压力经它传递到底板上。它由油缸 , 底座套筒 “ 和底座 , 等部件组成, 如图 ’ 所示。油缸体采用 “123 热轧无缝钢管加工而 成。为防止油缸内壁锈蚀, 延长使用寿命, 在油缸内表面镀一层锡青铜。底座套筒 “ 与 底座 , 焊接在一起。为便于回收时拔柱, 底座套筒的斜度不宜过大, 否则支柱可能被矸 石卡住, 增加回柱时的困难。 图 ’ 油缸体及底座 弧形底座; 4大底座; 5平底座 油缸; “底座套筒; ,底座 ’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单体液压支柱的底座有平底座、 圆弧底座和加大底座三种。实践证明, 平底座虽然 在支设时稳定性较好, 在角度较大的煤层中使用时不易下滑, 但由于工作面底板不可能 很平整, 往往使平底座中部被压成凹坑, 造成油缸焊缝开裂, 更主要的是使支柱的受力状 况恶化。增大支柱受力的偏心距。圆弧底座克服了平底座的缺点, 改善了支柱的受力状 况, 所以使用的较多。底座面积的大小, 完全由底板岩石的性质和支柱工作阻力的大小 所决定。对于软岩底板, 为防止支柱压入底板造成回柱困准, 应采用较大面积的加大底 座。 ) 手把体 手把体通过连接钢丝装在油缸上, 便于搬运和回收支柱。手把体也是活柱上部的导 向装置。手把体内槽上装有防尘圈。活柱下缩时其防尘圈可将活柱上的煤粉等脏物刮 掉, 以防煤粉和其它脏物进入油缸上腔。 “) 手摇泵 内注式单柱的升柱与对顶板产生的初撑力, 都是靠手摇泵来完成的。手摇泵按结构 一般分为单级泵和双级泵。 单级手摇泵为减少初撑时的操作力, 油泵直径不可能设计过大, 故此泵的活塞面积 小, 每动作一次排出的油量少, 升柱速度慢, 但结构简单, 体积小。 目前使用的 型内注式单柱采用的是双级结构的手摇泵。活柱升高时, 主要利 用活柱内腔与泵活塞组成的一级泵工作。由于泵的活塞面积大, 排油量大, 所以升柱速 度较快。一般手摇泵动作一次, 活柱可升高 ’ 以上。尽管泵的面积大, 但由于升柱 时所需要的压力很低 (*,-) , 因此操作力很小。支柱初撑时, 是芯管、 柱塞的联接头 和泵套组成的二次泵起主要作用。在初撑时需要手摇泵产生的工作压力较高。如果泵 的活塞面积较大, 作用在手摇泵摇把上的力就非常大, 无法进行工作。所以, 采用面积较 小的联接头与泵套等组成的二级泵来实现这一操作。 无论采用单级泵结构还是双级泵结构的手摇泵, 都是依靠手摇把、 曲柄和滑块组成 的曲柄滑块机构, 通过手把的上下摆动变成活塞的直线运动来工作的。升柱过程完全靠 工人的操作来实现, 能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对初撑力的大小影响很大, 所以在使用时要特 别注意这个问题。 ’ 工作原理 型内注式平体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包括升柱、 初撑、 承载和回柱四个过程。 “) 升柱 支柱立起来以后, 通气阀中的钢球靠自重将橡胶阀芯打开, 活柱上腔即与大气相通。 .//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升柱的动作过程如图 “ “ 、 所示。将手摇把套在曲柄方头上, 然后上下摇动手 把, 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柱塞 ’ 做上下往复运动, 柱塞又带动泵活塞 向上运动, 使一 级泵活塞紧贴在特制的挡圈 上, 这时泵活塞下腔 (低压区 *) 形成负压, 储油腔 内贮 存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活塞与柱塞联接头 、 特制挡圈 之间的间隙流入低压 区 * 内, 完成一次吸油过程。柱塞向下运动时, 泵活塞上部端面顶在柱塞联接头凸出的 圆环面上, 低压腔 * 内受压缩的油液绝大部分经进油阀 , 和单向阀 压入工作区 - (即油 缸) 内, 使活柱升高。连续摇动手把, 活柱不断升高, 直到支柱顶盖与顶梁或顶板接触为 止, 即完成升柱过程。由于活柱升高时所需要的压力较低, 因而二级泵只起次要的作用。 图 “ “ 升柱过程 联接头; 泵活塞; ,进油阀; 单向阀; 挡圈; ’柱塞 ) 初撑 初撑动作过程如图 “ “ 所示。支柱顶盖与顶梁接触时, 继续摇动手把。当柱 塞向上运动时, 储油腔 内的油液流入低压腔 *, 并经进油阀 ,、 活塞环形槽充满于泵套 ’ 和联接头 之间的间隙。当柱塞向下运动时, 由于油缸中的油压较高, 而低压腔 * 内的 油液虽经一级泵活塞压缩, 但油压仍较低, 因而打不开单向阀 , 只能经泵活塞 上的两 个阻尼孔和泵活塞与活柱筒间的间隙返回到储油腔 , 以减轻操作阻力。与此同时, 柱 塞联接头 内腔的油液受到压缩后经活塞头 环形槽返回, 迫使进油阀 , 关闭, 打开单向 阀 , 高压油经单向阀 压入工作腔 - 内, 使工作腔 - 内的油压不断升高。柱塞向上运动 ’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时, 二级泵内的油压降低并形成负压, 打开进油阀 , 储油腔 “ 内的油液继续流入低压腔 内, 同时油缸中的压力油将单向阀关闭。低压腔 内的液压油又经活塞头环形槽吸入 二级泵而完成吸油过程。就这样连续摇动手把, 直到手把感到很费劲时, 即使支柱获得 了规定的初撑力, 并完成了初撑过程。 图 ’初撑过程 ’联接头; 泵活塞; 进油阀; 单向阀; 活塞头; *泵套; 滤油网; 导向环; ,皮碗防挤圈; ’-. 形密封圈 ) 承载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 支护空间的扩大和支护时间的延长, 回采工作画的顶板将产生 不同程度的下沉, 使作用在支柱上的顶板压力逐渐增加。承载动作过程如图 ’’ 所示。当支柱所承受载荷达到额定工作阻力时, 油缸工作腔 / 内的高压油经芯管进入安 全阀, 作用在安全阀垫 ’ 上, 使导向套 向右移动压缩弹簧 , 高压油经阀垫和阀座间的 间隙和小孔流回到储油腔 “。这时活柱就均匀下缩, 顶板微量下沉, 而顶板压力形成新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的平衡。当顶板作用在支柱上的载荷降低到支柱额定工作阻力以下时, 工作腔 内的油 压同时下降, 在弹簧 “ 的作用下, 六角导向套复位, 安全阀自行关闭, 工作腔 内的油就 停止向储油腔 回流。支柱在整个工作过程中, 上述现象反复出现, 使支柱始终处于恒 阻状态, 从而达到有效地管理顶板的目的。支柱的这种工作特性曲线如图 ’“ 所 示。 图 ’“支柱工作特性曲线 ) 回柱 工作面放顶回收支柱时, 可根据工作面顶板状况的好坏, 采用远距离方式或近距离 力式回柱。顶板条件较好时, 采用近距离回柱, 其回柱过程如图 ’ 所示。将卸载 手把插入卸载环中, 然后再扳动手把, 带动凸轮 “ 转动, 迫使安全阀向左移动, 压缩卸载 阀弹簧 ’, 打开卸载阀, 于是工作腔 内的高压油经芯管 、 卸载阀垫与阀体接触平面之 间的间隙及阀体上 “ 个’ 的径向孔流回储油腔 。这时活柱在自重的作用下快速 降柱, 而储油腔 内的气体经通气阀排出柱外, 从而完成了回柱过程。 图 ’回柱过程图 ’曲载阀弹簧; 芯管; “凸轮 *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二) “ 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结构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比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简单, 其结构如图 ’ 所 示, 它由顶盖、 活柱体、 三用阀、 手把体、 油缸、 活塞、 限位装置、 复位弹簧和底座等部件组 成。外注式单柱的油缸、 活柱体、 活塞、 手把体和卸载装置等部件的结构及作用都与内注 式单柱相同, 这里就不再叙述了。下面仅就与内注式单柱不同的几个部件作一讲述。 图 ’ “ 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结构 顶盖; 柱头; *三用阀; 活柱体; 防尘圈; 挡环; ’手把体; ,油缸; -钢丝; .复位弹簧; 活塞; / 形圈; *导向坏; 底座; 隔离套; 顶针; ’手把; ,单向阀座; -钢球; .弹簧; 压紧螺钉; 注液管; *锁紧套; 挂钩 -’’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 三用阀 三用阀是外注式单柱的心脏, 其结构如图 “ 所示, 它由单向阀、 卸载阀和安 全阀三部分组成。单向阀供单柱注液用; 卸载阀供单柱卸载回柱用; 安全阀保证单柱具 有恒阻特性。’ 型外注式单柱采用 ’ 型内注式单柱相同的安全阀、 卸载阀及相同结 构的单向阀。所不同的是外注式单柱的 个阀组装在一起, 便于井下更换和维修。使用 时, 利用左右阀筒上的螺纹将三用阀连接组装在支柱柱头上, 依靠阀筒上的 * 形密封圈 与柱头密封。 图 “ 三用阀 左阀筒; 注液阀体; 钢球; “卸载阀垫; ,卸载阀弹簧; 连接螺杆; 阀套; -安全阀针; .安全阀垫; /导向套; 安全阀弹簧; 调压螺钉 ) 限位装置 内注式单柱靠活柱内腔贮存油量的多少来限制活柱行程, 保证油缸与活柱具有一定 的重合长度, 防止活柱拔出。而外注式单柱靠活柱上的限位装置来限制活柱的行程。限 位装置有限位套、 限位环、 钢丝挡圈和活柱上限位台阶等多种形式。0 以上的 ’ 型单 柱采用活柱上的限位台阶限位; 1-0 以下的则采用钢丝圈限位。 升柱时, 当活柱上的限位装置碰到手把体后, 如果继续供液, 活柱也不再升高, 以防 止活柱超高或自油缸中拔出。因此限位装置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承受初撑力时, 限位 装置也不允许损坏。 ) 复位弹簧 采用复位弹簧回柱时, 可加速活柱的下降速度。复位弹簧的一头挂在柱头上, 另一 头挂在底座上。安装时应使复位弹簧具有一定的预拉力。由于使用复位弹簧复位, ’ 型单柱的底座不能象内注式单柱一样焊在油缸上, 而是采用活接, 即用钢丝连接在油缸 上。 “) 注液枪 /-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注液枪的种类很多, 但结构原理都一样。注液枪的用途是将管路来的高压乳化液供 给单柱。注液枪的结构如图 “ “ 所示, 它由注液管 、 锁紧套 ’、 顶针 、 隔离套 、 手把 、 钢球 、 弹簧 * 和压紧螺钉 等部件组成。 使用时将高压胶管用 形卡接在注液枪直管上。不注液时泵站来的高压乳化液将 单向阀钢球 压在单向阀座 , 上, 关闭单向阀, 液体不能通过。升柱时, 将注液管 插 入三用阀注液嘴上, 转动锁紧套 ’ 使其卡在左阀筒相应槽里, 以防止注液枪被高压液体 推出, 然后握紧手把 , 使顶针 向右移动顶开钢球 , 打开单向阀, 胶管中的高压乳化 液就经单向阀、 注液管进入支柱。当支柱达到额定初撑力后, 松开手把 , 单向阀钢球 在液体压力和弹簧 * 的作用下复位, 关闭单向阀, 停止向支柱供液。一般工作面每隔 - *. 装备一个注液枪, 支完一根支柱后, 可拔下注液枪再支设另一根支柱。注液枪不 用时, 可用拄钩 将注液枪挂在支柱手把上, 或不从支柱上拔下来亦可, 以免弄脏。 / 工作原理 01 型外注式单柱的工作原理与内注式单柱相似, 其动作过程分为升柱初撑、 承载 和回柱三个过程, 其工作原理如图 “ “ 所示。 ) 升柱初撑 将注液枪插入三用阀的单向阀, 卡好注液枪上的锁紧套。然后操作注液枪手把 (见 图 “ “ ) , 泵站来的高压乳化液经单向阀和阀筒上的径向孔进入单柱下腔, 活柱上 升。当单柱顶盖使金属顶梁紧贴顶板, 活柱不再上升时, 松开注液枪手把, 切断高压液体 的通路, 使单柱给予顶板一定的初撑力, 即完成升柱初撑过程。 ) 承载 随着支护时间的延长, 工作面顶板作用在支柱上的载荷增加。当顶板压力超过支 柱的额之工作阻力时, 支柱内腔的高压乳化液将三用阀的安全阀打开 (见图 “ “ 2) , 然后从右阀筒和安全阀套之间的间隙溢出, 支柱下缩, 使顶板压力形成新的平 衡。若支柱所承受的载荷低于额定工作阻力时, 支柱内腔压力降低, 在安全阀的弹簧 作用下, 将安全阀关闭, 停止外溢, 使支柱对顶板的阻力始终保持一致, 从而实现支柱 的恒阻特性。 ’) 回柱 回柱时将卸载手把插入三用阀右阀筒卸载孔中, 转动卸载手把, 使安全阀轴向移 动 (见图 “ “ 3) , 打开卸载阀, 支柱内腔的高压乳化液经卸载阀、 右阀筒与注液阀 体间隙喷到工作面采空区, 活柱在自重和复位弹簧的作田下缩回复位, 从而完成回柱 过程。 ,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图 “ “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 三、 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 维修与故障处理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和维修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采煤机效率的发挥。因 此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维护, 定期检修与及时排除故障, 充分发挥单柱的使刚效 果。 (一) 单柱的使用方法 () 为防止支柱内腔的工作液体流失, 支柱应直立存放, 卸载手把在不工作时应处于 关闭位置。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 支柱在搬运时, 应将支柱缩到最小高度, 严禁随意抛扔支柱。 (“) 支设前, 必须检查支柱上的零部件是否齐全, 柱体有无弯曲凹陷, 不准使用不合 格的支柱。 () 工作面倾角大于 时, 要采取防止倒柱的有效安全措施, 按规定的排柱距支设 支柱, 不准用金属物敲打支柱。 () 支柱支设要牢固, 支柱顶盖与顶梁接触要严平。 () 活柱最小伸出量不应小于顶板最大下沉量加 ’ 的回撤量。 () 不准在工作面放炮, 迫不得已时, 要采取防护措施, 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 发现死柱时, 要先打临时柱, 然后用掏底或刨顶的方法回收, 严禁采用放炮崩或 机械强行回撤的做法。 () 支柱支护后出现缓慢下缩时, 应先行卸载再重新支设, 如无效则应升井检修。 (,’) 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支柱或新的支柱, 在使用前应排出柱腔内的空气。 (,,) 支柱时, 支柱必须对号入座, 两人配合作业, 将柱子支在实底或柱靴上, 并要有 一定的迎山角。注液前要用注液枪冲刷注液嘴, 然后插入注液枪注液。 (,) 支柱时, 应将三用阀中的单向阀朝采空区侧或工作面下方, 将内注式单柱的卸 载手把朝向煤壁侧。 (,“) 用手抓支柱手把时应掌心向上, 防止升柱过程中从顶板掉落小块矸石砸伤手 背。 (,) 支柱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 不许摔砸。 (二) 单柱的管理 (,) 工作面每班应设专职管理人员, 负责本班工作面的支柱及顶梁的管理工作。 () 工作面的支柱及顶梁应实行 “对号入座” , 牌板管理。 (“) 每日 (班) 要对支柱进行一次数量、 编号、 完好状态和有无渗油 (液) 的检查, 及时 更换失效或损坏的支柱, 换下来的支柱要尽快升井检修。 () 对内注式单柱要有专人定期分批地补充规定牌号和质量合格的液压油。 () 除支柱顶盖外, 不准在井下修理支柱。 () 支柱的检修周期, 应按检修规程执行。 () 在单柱工作面附近的安全、 干燥地点, 必须存放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