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微量元素研究的进展.pdf
。 综述 中药微量元素研究的进展 金祠荫 田凤超 七十年代以前国内外对中药有效 成分的研究 除了矿物药外 , 均以有机成分分析为主 。 近年来对 徽量元素在生命活动 、 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地位有 了新的认识 , 对中药所含徽量元素与药品质量鉴定 和传统中医用药理论以及药效的关系等作了许多 探索 。 尤其近十年来 , 中药徽量元素的研究 , 在国内 外蓬勃发展 本文仅就近十年来中药徽量元素研究 进展概况加以综述 一 、 中药橄 元索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 , 国内外学者对中药内微量元素的成 分 , 含 做了大 的测试工作 。 据不完全统计在植 物药方面 , 对藻类 、 菌类 、 获类 、 裸子 、 双子叶 、 单子 叶等植物共研究 了 科 多种中草药 对常用 的中草药几乎均做了金属元素的测定 , 含有格 、锰、 铁 、 镶 、 铜 、 锌 、 福 、 铅 、 惚 、 钻 、 硒等在矿物和 贝壳类 药物方面 , 如常用的朱砂 、 石青 、 龙骨 、 牡砺 、 滑 石 、 青徽石 、 代菇石 、 自然铜等作了测定 , 结果表明 , 它 们均含数种以上微量元素 , 大多含有钙 、镁、 铁 、 硒 、 铝 、 炯等 。 在动物性药方面对壁虎 , 哈士蟆油 , 全歇 , 水经等 , 测知其除了含有宏量元素外还富含铁 、 锰 、 锌 、铜、 惚等 。 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归纳为三类 一对各种中药进行徽量元素测定 据报道目 前对各种中药进行检测 分析资料很多 , 如秦梭法等 对 种中草药内微量元素做 了系统的分折 系川 秀治等对 种中药做了铬 、 锰 、铁、镍、 铜 、 锌 、 铅 、 汞等含量分析 。 松田胜彦等测定了 种生药的重 金属含量 大童的检测 , 提供了研究的基础资料 。 二对 不同产地的药材以及用同一药材的不 同药及部位所含徽量元素的测定 目前大量 的报 道 , 因药材产地不同 , 所 含徽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上有着许多差异 , 非常不好统一如四川大黄 中铜 、 锌 、锰、 钻 、 含量均比陕西大黄高 , 南朝鲜人参比其 它产地人参含钮低 中国柴胡含钙较多 , 日本柴胡 含钠 、 铝 、锌较多。 不同产地的昆布 、 海藻微量元素 含量差别亦很大 。 秦俊法还测定了甘肃 、 四川 、 云南 的当归其头 、 身 、 尾中铁 、 铜 、 锌含量 , 结果呈现一致 的变化图案 , 而当归其头部铜 、 锌含量较高 , 归尾含 铁最高 。 汇总资料 , 发现姜科植物如姜黄 、 载术 、 郁金 、 干 姜 、 草范等 菊科植物如菌陈 、 白术 、 山蓟 、 木 香 、 水飞蓟 、 败酱草 、 艾 叶 、 菊花等 十字科植物如大青 叶 、板 蓝根等 、唇 科植物如夏枯草、 香蒲 、 紫苏 、 薄荷 叶等含锌量较高 , 而通常含锌 多的生物含锰量也较 高 。 初步印象是源于植物的亲缘关系 。 但是 , 据大量 资料 , 测定同科植物含步印象是源于植物的亲缘关 系 。 但是 , 据大量资料 , 测定同科植物含微量元素差 别也较大 , 如百合科中黄精含锌 , 而麦门 冬仅含锌 。 伞形科中当归 、 茵香 、 独活含 锌 、锰、铁较高, 但防风 、 柴胡则例外 。 这些有待于进 一步从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来探究其原因 三按药效分类的中药组进行检测对照 , 试 图 从 中找出共性与药效的关 系 如吴炳 甫在 种抗 肝炎类草药中选择活性较 稳定的锰 、 锌 、 铜 、 钻 、 硒 等作定量分析 , 其结果发现这 种药中锌 、 锰较 高 助 , 除贯众 、 黄茶 、 黄柏 、 猪等 、 草河车 、 青 黛外 , 其它生药硒含量都在检出限以下 马成龙对 种防治冠心病 的中草药测定其钾 、 钠 、钙、镁、铁、 锰 、 铜 、锌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发现除个别样品如 穿山甲 、 三七 、 决明了含钠较低外 , 钾 、 镁 、 钙含量均 较高 , 与陆生被子植物含人各元素之平均值 鲍恩 值比较 , 在八种无素中除铁 和钠外 , 其佘均较鲍恩 值低 锌铜比值最高的红花达 , 最低值山植仅 。 陈连起等对滋补性中草药六味地黄丸和补中 益气丸中的微量元素测定发现锌 、 铜 、锰、 铁含量很 高 。 二 、 中药内徽元亲与药效关系的探讨 一近十年来 , 就中药而言 , 其所含微量元素 的种类和含量是个多变因素 , 受产地 、 品种等生物 因素变化面异目前对黄芭的争议也很大 , 有人提出 天 津中 医 口尸 勺 、 帕 介 砂 才 今 冰 了 它含大 量的硒 , 其临床疗效与此有关 。 但有人认 为 黄茂药效与其含大量的铁 、 锰 、 锌 、 镭相关 。 有人报 告分心木治疗糖尿病可能与其富铬有关等等 。 二 、 汇集有同类药效 的中药作微量元素含量 分析并推测其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 有人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锌铜比值与正常 人不同 , 锌铜比值与冠心病死亡者的胆 固醇呈正 相关 。 马成龙等对 种防治冠心病的中草药测定 结果 , 锌铜比值最高是细辛 , 为 , 最低是山植为 , 平均值为 , 仅为鲍恩值的 卿〕 , 由此推 定这类药物的锌铜比值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可 能具有一定作用 。 据国外报道 , 多数肝病患者肝 内铜浓度较正常 值之上限低一倍 , 急慢肝病患者血清铜高 , 肝硬 变患者血锌低 , 肝锌低 , 尿锌则高 。 国 内报道慢性肝 病肝 阴虚 、脾 阴虚病人血锌值为正常人含量的 以下 , 而脾气虚者血铜均值则高于正常人 。 表明慢 性肝病中肝 阴虚 、 脾阴虚患者与体内微量元素锌 、 铜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关系 。 有人研究抗肝炎 中草药 中含有近 种微量元素 , 其中锌 、 锰含量较高 , 铜 次之 。 是否从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上做为治疗 肝病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 刘熙政等对 种调经草药锌 、 铜 、 铁进行分 析 , 发现 这类中药含 铁量都很高 , 尤以巴戟天 、 龙 骨 、蒲黄、 五味子含铁量较高 。 养血药除鸡血藤外 , 其它种均在 微克以上 。 补气药中黄蔑含铁 高达 微克克 。 活血药中蒲黄 、 五灵脂 、 三棱 、 获术的含量在 微克克以上 。 三 、 测定分析 中医复方 或中成药的微量元 素 与其药用价值之间关 系的探讨 陈连 起等对六味地黄丸 、 补中益气丸进行测 定 , 发现共同含锌 、 铜 、 铁 、 锰等元素 。 综合刺五加 、 黄蔑等药物富含锌 、锰、 硒以及系 川治测 种生药 中补益药含锌 、 锰高于理气药似较一致 , 是否可以 认为徽量元素是滋补药效的因素之一 。 这说明中医 复方的作用 , 对古人复方 用药尚待探讨 。 笔者对抗 栓系列中药做了微量元素测 定 , 发现维脑路通含 铜 、铁、 锰较多 , 复方丹参含镁 、 铁 、 钙较多 , 血塞通 含锌很高 , 蝮蛇搞栓酶含钙 、镁较多附表 。 这 对患者血清徽量元素测定结 合临床选择用药很有 指导意义 。 三 、 中药徽,元紊作用机理研究途径与意义 随着微量元素研究的迅速发展 , 目前很多学者 从中药中微量元素对病因学 、病理 学 、诊断学 临床 应用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综合归纳几方面 结合临床辨 证分型对病人进行 内因三环指 标测定时同步检测微量元素 。 近年来报导很 多 , 包 括内分泌 、 环核 昔酸 、 免疫 机能和 金属元素谱的对 照测 定 , 同时测定辨证施治所用方剂的金属元素谱 并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指标 。 按 中药的性 、 味 、 功效 , 归纳 分类测定不同类 型的单味中药或中草药或复方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试 图作为药品标准系统地写入药典中 , 以期达到中 药的高度标准化并有利于教学参考 。 根据辨证论治选择用药并测定药物 的微量 元素含量或选用已知微量元素含量的药物对症治 疗 , 力图了解病因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的 盲 目 性 。 目前有人主张用 “活血化痕” 法治疗多种疾病 , 如对宫外孕的治疗使用丹参含铁 微克克 , 含 锌 徽克克 , 含铜 微克克等活血 祛癣 可以促进腹腔癖血吸收 , 使贫血得到纠正笔者在观 察脑缺血患者 例 中发现锌 明显减低 , 铜 、 钙 、 镁 均无异常 高血脂者铜减低 ,糖尿病者铬减低 。 在采 用抗 栓药物治疗 时 , 为了针对性更强 , 同时检测 了 杭栓中药微量元素的含量 , 这对临床选择用药起到 指导性 意义 。 关于锗的医疗效果 , 最早见于 年 的文集 , 他指 出二氧化锗治疗贫血有效 , 但 未引起人们注意 。 直到 年代 , 日本学者浅井一彦 合成了日一梭乙基锗倍半氧化物 。 年南开大学合 成了此药并经天津医药科学研究院做毒理试验 , 发 现 一 无致畸 、致癌、 致突变作用而且具有射线 增敏作用 。 现广州军区药检所申报卫生部委托 中山 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正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 为防治癌 症开阔了新途径 , 而含锗的中药也很多 , 如人参等 目前铁 、 锌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铬制剂 刚 刚起步 , 其它微量元素制 剂尚很缺乏 , 但临床上非 常需要 , 希望广大的医药研 究者努力发掘中药宝 库 , 使更多的微量元素制剂应用于人类 。 参考文献从略 年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