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在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中的作用.pdf
书书书 收稿日期2 0 1 3- 0 8- 2 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1 0 7 4 0 1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5 1 1 3 4 0 0 2 ) . 作者简介许 言( 1 9 8 8- ) , 女, 山东潍坊人,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孙体昌( 1 9 5 8- ) , 男, 河北保定人,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第3 5 卷第7 期 2 0 1 4年 7月 东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e a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 o l . 3 5 , N o . 7 J u l .2 0 1 4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3 0 2 6 . 2 0 1 4 . 0 7 . 0 2 6 碳酸钠在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中的作用 许 言,孙体昌,刘志国,徐承焱 (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 0 0 0 8 3 ) 摘 要为了研究碳酸钠对尼日利亚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焙烧 -磁选脱磷效果的影响, 采用 X 射线衍射( X R D ) 和扫描电镜( S E M) 研究了添加碳酸钠后直接还原焙烧的产物. 结果表明, 还原焙烧过程中添 加碳酸钠后可以实现脱磷 碳酸钠的加入抑制了铁橄榄石的生成, 阻断了磷进入金属铁的过程; 使得鲕粒结构 破坏, 促进金属铁颗粒的聚集长大, 有利于金属铁颗粒与脉石的解离; 原矿中含磷矿物在焙烧过程中与碳酸钠 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N a 3P O4, 在磨矿磁选过程中溶于水, 使直接还原铁中磷的含量降低. 关 键 词高磷鲕状赤铁矿; 纤磷钙铝石; 碳酸钠; 直接还原焙烧; 脱磷 中图分类号T D9 5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5- 3 0 2 6 ( 2 0 1 4 ) 0 7- 1 0 2 8- 0 5 D e p h o s p h o r i z a t i o nE f f e c t o f S o d i u m C a r b o n a t ei nt h eP r o c e s s o f 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R o a s t i n go f H i g hP h o s p h o r o u s O o l i t i c H e ma t i t e X UY a n ,S U NT i c h a n g ,L I UZ h i g u o ,X UC h e n g y a n (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X UY a n ,E m a i l s u n t c @c e s . u s t b . e d u . c n )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e f f e c t so f s o d i u mc a r b o n a t eo nm a g n e t i c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 d e p h o s p h o r i z a t i o ni n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r o a s t i n gp r o c e s s o f ah i g hp h o s p h o r o u s o o l i t i ch e m a t i t ef r o m N i g e r i a ,t h ep r o d u c t s o f 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r o a s t i n gw e r ea n a l y z e db yX r a yd i f f r a c t i o n ( X R D )a n d s c a n n i n g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y ( S E M)a f t e r s o d i u mc a r b o n a t ew a s a d d e d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t h a t t h ed e p h o s p h o r i z a t i o nc a nb er e a l i z e di nt h er e d u c t i o nr o a s t i n gp r o c e s s a f t e r t h es o d i u mc a r b o n a t e w a s a d d e d s o d i u mc a r b o n a t ea d d e di n h i b i t s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f a y a l i t ea n di n t e r d i c t s t h ep r o c e s s o f t h ep h o s p h o r u s e n t e r i n gm e t a l l i c i r o n ; t h e o o l i t i c s t r u c t u r e i s d e s t r o y e d , p r o m o t i n ga g g r e g a t i o na n d g r o w t ho fm e t a l l i ci r o np a r t i c l e sa n dt h el i b e r a t i o no fm e t a l l i ci r o np a r t i c l e sf r o m g a n g u e ; p h o s p h o r u s b e a r i n gm i n e r a l si nt h er a w o r ec a nr e a c t w i t hs o d i u m c a r b o n a t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r o a s t i n g ,s ot h a t s o l u b l ec o m p l e xs o d i u mp h o s p h a t ei s g e n e r a t e d ,w h i c hi s s o l u b l ei nw a t e r i nt h e p r o c e s s o f g r i n d i n ga n dm a g n e t i c s e p a r a t i o na n dl o w e r p h o s p h o r u s c o n t e n t o f 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i r o n . K e yw o r d s h i g hp h o s p h o r o u so o l i t i ch e m a t i t e ;c r a n d a l l i t e ;s o d i u m c a r b o n a t e ;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 r o a s t i n g ;d e p h o s p h o r i z a t i o n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 铁矿石供求矛盾日趋 突出, 易选铁矿的储量开采及消耗逐渐减少, 难以 处理的低品位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而高磷鲕状赤铁矿石就是该类难选铁矿石的典型 代表之一[ 1 ]. 鲕状赤铁矿矿物成分复杂, 且嵌布 粒度很细, 其中的铁矿物还经常与含磷矿物及绿 泥石包裹共生, 因此, 高磷鲕状赤铁矿脱磷成为国 内外公认的难题, 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已经研究过的高磷铁矿的脱磷方法主要有选矿 法、 化学法、 微生物法、 冶金法等[ 2 ]. 唐云等采用 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贵州赫章鲕状赤铁矿进行 提铁降磷试验研究, 只能获得铁品位 5 6 1 4 %, 磷 质量分数 0 2 2 %, 回收率 6 2 4 8 %的铁精矿[ 3 ]. X i a 等用化学浸出的方法处理高磷铁矿石, 可以 得到 脱 磷 率 9 8 % 的 铁 精 矿, 但 成 本 较 高[ 4 ]. Mu h a m m e d 等采用湿法冶金处理高磷铁矿石, 经 济可行, 但是有机药剂容易进到铁精矿中, 黏度很 大, 不利于过滤[ 5 ]. S u n 等采用煤基还原磁选的方 式处理高磷鲕状赤铁矿石, 可以得到铁品位 8 9 6 3 %和铁回收率 9 6 2 1 %的铁精矿, 但是磷灰 石也被还原出来进入到金属铁中, 无法实现有效 的脱磷[ 6 ]. 上述研究表明, 不同的方法在一定程 度上都能达到脱磷的目的, 但都不能完全令人满 意. 主要问题在于鲕粒结构中铁矿物和含磷矿物 嵌布复杂且粒度极细, 用以上方法提铁降磷较难. 上述脱磷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成本相对较 高, 在脱磷的过程中铁的损失严重等[ 7 ]. 近年来, L i 等针对中国鄂西地区高磷鲕状赤铁矿进行了 直接还原焙烧磁选提铁脱磷的研究[ 8 ]. 结果表 明, 通过添加新型脱磷剂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可以 获得铁品位 9 1 3 5 %、 铁回收率 8 5 1 2 %、 磷质量 分数 0 0 8 1 %的直接还原铁,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 研究. L i 等认为, 碳酸钠的作用机理不是直接抑 制氟磷灰石的还原, 而是在氟磷灰石不发生还原 的条件下, 促进含铁矿物还原成金属铁, 同时改善 金属铁与脉石的解离条件, 得到高铁低磷的直接 还原铁. 抑制氟磷灰石的还原是通过降低焙烧温 度和减少还原剂用量来实现的. 上述研究所用的高磷鲕状赤铁矿石中的磷以 磷灰石或胶磷矿的形式赋存其中, 而本文所研究 的尼日利亚铁矿石中含磷矿物主要以纤磷钙铝石 ( C a A l 3( O H)6( H P O4) ( P O4) )和蓝磷铝铁矿 ( F e A l 2( P O4)2O H 6 H2O ) 的形式赋存 [ 9 - 1 0 ]. 本文在文献[ 1 0 ] 的基础上, 利用 X R D和 S E M对尼日利亚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石在添加碳 酸钠的情况下的焙烧产物进行研究, 分析碳酸钠 在该含磷铁矿石直接还原磁选过程中对铁和磷的 变化规律的影响. 1 原料性质与研究方法 1 1 矿石和还原剂的性质 所用试样为尼日利亚科济州高磷鲕状赤铁矿 ( 简称原矿) . 原矿铁品位 5 0 0 8 %, 磷质量分数 0 7 2 %. 原矿中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 详细性质见文献[ 9 ] . 用原矿矿山附近的褐煤作为还原剂, 其工业分 析指标( 质量分数) 为灰分1 1 0 4 %, 挥发分4 6 7 5 %, 固定碳 3 2 7 2 %. 脱磷剂 N a 2C O3为分析纯. 1 2 试验研究方法 1 )原矿和还原剂都破碎到 - 4m m, 煤、 脱磷 剂和铁矿石按一定比例混匀后, 装入石墨坩埚, 覆 盖一定量的煤, 加盖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还原 焙烧. 2 )把焙烧产物磨碎到 - 3 8μ m后, 使用日本 理学 D MA X- R BX射线衍射仪( 铜靶) 进行了物 相分析, 考察不同产品的矿物组成. 3 )把焙烧产物制成光片, 用 C a r l Z e i s s E V O 1 8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不同产品的微观结构. 考 察不同产品中矿物的形状、 大小、 空间分布, 以及 不同矿物间的嵌布关系. 同时结合能谱分析和元 素面分析考察不同点的成分和元素的空间分布.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为了解还原焙烧过程中原矿中各矿物的变化 情况, 对原矿及不同的焙烧产物进行 X射线粉晶 衍射( X R D ) 分析和扫描电镜( S E M) 观察, 研究焙 烧过程中铁矿物的变化过程及与脉石矿物的关 系, 查清磷的存在状态和变化情况. 2 1 未添加 N a 2C O3时不同煤用量对焙烧产物 矿物组成的影响 为考察 N a 2C O3在焙烧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对 未添加 N a 2C O3时不同煤用量焙烧后的产物进行 X R D分析, 结果见图 1 , 为便于比较把原矿的 X R D 也列入图中. 焙烧条件为温度1 2 0 0 ℃, 时间3 0 m i n , 褐煤用量 5 %, 1 0 %, 2 0 %, 3 0 %, 4 0 %. 图 1 不同煤用量焙烧产物及原矿 X R D谱图 F i g . 1 X R Dp a t t e r n so f r a wo r ea n dr o a s t e d p r o d u c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l i g n i t ed o s a g e 1 金属铁( F e ) ;2 浮氏体( F e O ) ;3 铁橄榄石 ( F e 2S i O4) ; 4 铁 尖 晶 石 (F e A l2O4) ; 5 赤 铁 矿 ( F e 2O3) ; 6 褐铁矿( F e2O3 n H2O ) . 由图1 可以看出, 原矿中用 X R D可以分辨的 主要矿物只有褐铁矿和赤铁矿. 随着褐煤用量的增 加, 焙烧产物的矿物组成逐渐发生变化. 添加 5 % 的褐煤焙烧后, 原矿中的褐铁矿和赤铁矿被还原, 生成浮氏体、 铁尖晶石、 铁橄榄石, 并且有金属铁生 成, 但数量较少. 当褐煤用量增加到 2 0 %以后, 金 属铁的峰逐渐增强, 其他的含铁矿物逐渐消失, 但 9201第 7期 许 言等碳酸钠在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中的作用 消失的顺序不同, 浮氏体首先消失, 铁尖晶石、 铁橄 榄石逐渐减少. 在最佳褐煤用量( 3 0 %) 时铁橄榄石 也消失, 但仍有少量铁尖晶石存在. 这是因为铁尖 晶石和铁橄榄石都被还原成金属铁. 当褐煤用量增 加到4 0 %时, 金属铁的峰更强, 铁尖晶石仍存在, 但峰变得更弱, 说明铁尖晶石更难还原. 从图 1中还可以看出, 浮氏体与铁橄榄石的 变化规律相同. 在褐煤用量低的情况下有浮氏体 和铁橄榄石生成, 当褐煤用量达到 2 0 %之后, 足 够的还原气氛下, 两者峰均消失. 铁橄榄石和铁尖 晶石的存在是由于铁氧化物还原过程中生成的浮 氏体与脉石中的含铝硅矿物反应生成的. 由于原矿中磷的含量较低, 焙烧后产品中金属 铁峰较高, 在 X R D中看不到含磷矿物的存在, 因此 用 X R D方法只能说明铁矿物的反应, 而不能说明 磷是如何脱除的, 需要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查. 2 2 未添加 N a 2C O3时不同煤用量焙烧产物 S E M分析 由于焙烧产品中磷质量分数均较低, 其中含磷 颗粒较少且比较分散. 为了观察含磷矿物在不添加 N a 2C O3时焙烧过程中的变化, 采用 S E M进行观察, 并通过 E D S分析, 考察其中铁与磷的赋存状态. 未添加 N a 2C O3时, 不同煤用量焙烧产物的 S E M图如图 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褐煤用 量为 5 %时, 由于煤用量少, 还原气氛不足, 焙烧 产物中有铁橄榄石生成, 而此时磷主要存在于铁 橄榄石中( 图 2中 A点) , 在其他矿物, 包括铁尖 晶石、 浮氏体和金属铁( 图 2中 B点) 中没有检测 到磷. 当褐煤用量为 2 0 %时, 焙烧产物中铁与磷 的存在状态与褐煤用量 5 %相似, 磷仍然存在于 铁橄榄石中( 图 2中 C点) , 金属铁颗粒中仍没有 磷( 图 2中 D点) . 而图 1的衍射图谱中, 此煤用 量下的焙烧产物中已经没有铁橄榄石的峰, 这可 能是因为此时的铁橄榄石含量较低. 当褐煤用量 为 3 0 %时, 还原气氛充足, 结合此煤用量下 X R D 结果( 图 1 ) , 铁尖晶石仍大量存在, 铁橄榄石消 失, 铁橄榄石中的铁被还原成金属铁, 同时铁颗粒 ( 图 2中 E点) 中开始检测到磷. 继续增加煤用量 到 4 0 %时, 金属铁中仍然存在磷( 图 2中 F点) , 焙烧产物中铁与磷的存在状态与褐煤用量 3 0 % 相似, 但此时铁尖晶石含量降低了( 图 1 ) . 上述研 究表明, 在不添加碳酸钠进行还原焙烧时, 在赤铁 矿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中, 部分铁矿物还原生成 的浮氏体会和 S i O 2结合生成铁橄榄石, 在铁橄榄 石的生成过程中, 部分磷进入到了其中. 在含有磷 的铁橄榄石被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中, 其中的磷 以单质磷的形式进入到金属铁的晶格中, 这部分 磷是不能通过磨矿磁选去除的, 因此获得的直接 还原铁中磷的含量也较高, 这是直接还原铁产品 中磷质量分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图 2 不同煤用量时焙烧产物的 S E M图 F i g . 2 S E Mi ma g e so f r o a s t e dp r o d u c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c o a l d o s a g e ( a ) 褐煤 5 %;( b ) 褐煤 2 0 %;( c ) 褐煤 3 0 %;( d ) 褐煤 4 0 %. 0301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 5卷 2 3 添加 N a 2C O3时不同煤用量焙烧产物中 X R D分析 在添加 2 0 %N a 2C O3的情况下, 进行了不同 煤用量的焙烧实验, 焙烧产物经过磁选后, 所得铁 产品中磷质量分数都很低, 均在 0 1 %以下[ 1 0 ]. 这说明, 即使在煤用量很低的情况下, 添加碳酸钠 也能够实现脱磷. 添加碳酸钠后, 脱磷的效果与煤 用量关系不大. 在碳酸钠用量 2 0 %时, 不同煤用量焙烧产物 及原矿 X R D结果比较见图 3 . 可以看出, 当褐煤 用量为 5 %时, 有浮氏体生成, 随着褐煤用量增 加, 浮氏体消失, 逐渐转化为金属铁. 但在添加碳 酸钠后, 无论煤用量多少都没有铁尖晶石和铁橄 榄石生成, 而生成了新矿物霞石, 而且焙烧产物的 矿物组成比不添加碳酸钠时简单. 对比图1 和图3 可以发现, 不加碳酸钠时的焙 烧产物中, 铁橄榄石、 铁尖晶石峰明显; 而加入碳酸 钠的焙烧产物中, 铁橄榄石则没有生成, 但是有霞 石生成. 由此证明, 加入碳酸钠后会和石英反应, 使 得铁橄榄石不能生成, 而磷是通过先进入铁橄榄 石, 然后再进入金属铁中的, 这会阻断磷进入金属 铁的过程, 使直接还原铁中的磷质量分数较低. 图 3 添加碳酸钠的不同褐煤用量焙烧产物 X R D谱图 F i g . 3 X R Dp a t t e r n so f r a wo r ea n dr o a s t e dp r o d u c t sw it h d i f f e r e n t l i g n i t ed o s a g ea n ds o d i u mc a r b o n a t e 1 金 属 铁 ( F e ) ;2 浮 氏 体 ( F e O) ;3 霞 石 (N a A l S i O 4) ; 4 赤 铁 矿 (F e2O3) ; 5 褐 铁 矿 ( F e 2O3 n H2O ) . 2 4 不同 N a 2C O3用量焙烧产物中矿物组成 以上结果能部分解释脱磷的机理, 但该矿石 以前的研究表明, 在磨矿磁选过程中有部分磷会 进入水中[ 1 0 ]. 用去离子水浸出焙烧产 物, 有 5 1 6 4 %的磷在水中. 为查明此部分磷的反应, 对 在不同碳酸钠用量条件下焙烧矿的矿物组成进行 了研究. 在褐煤用量 3 0 %时, 不同 N a 2C O3用量焙烧 产物及原矿的 X R D分析结果见图 4 . 可以看出, 经还原焙烧后, 焙烧产物中矿物的种类变得比前 面焙烧产物更为简单. 当未添加 N a 2C O3时, 焙烧 产物中仅有金属铁和铁尖晶石( F e A l 2O4) , 没有 铁橄 榄 石 生 成, 此 时 金 属 铁 的 峰 较 弱. 随 着 N a 2C O3用量的增加, 金属铁的峰显著升高, 而铁 尖晶石的峰逐渐消失, 同时会有霞石生成, 且其含 量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但是, 在 X R D谱图中仍然看不到生成的可溶性的含磷 矿物. 图 4 不同 N a 2C O3用量焙烧产物及原矿的 X R D图谱 F i g . 4 X R Dp a t t e r n so f r a wo r ea n dr o a s t e d p r o d u c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N a 2C O3d o s a g e 1 金属铁( F e ) ;2 铁尖晶石( F e A l 2O4) ;3 霞石 (N a A l S i O 4) ; 4 赤 铁 矿 (F e2O3) ; 5 褐 铁 矿 ( F e 2O3 n H2O ) . 为了进一步确定 N a 2C O3对原矿还原焙烧过 程中矿物变化的影响规律. 对加入 2 0 %碳酸钠的 焙烧产物进行 S E M和 E D S分析. 结果可知, 与不 添加碳酸钠的焙烧产物的微观结构比较, 加入 2 0 %的碳酸钠后, 鲕粒结构基本被破坏, 生成低熔 点的霞石, 使焙烧产物黏度降低, 扩散系数增加, 加快了还原反应的速度. 并且有利于铁颗粒的聚 集长大, 从而优化了金属铁与脉石的解离条件, 在 相同磨矿细度的情况下, 可以得到磷质量分数更 低的金属铁产品. 另外, 未添加 N a 2C O3时, 金属 铁颗粒及脉石中都含磷, 而添加 N a 2C O3后, 金属 铁颗粒中不含磷, 磷仅存在于脉石中. 通过添加碳 酸钠, 使得脉石中的磷矿物能够与铁有效的分离, 从而有助于脱磷. 这也是添加碳酸钠能够实现脱 磷的原因之一. 另外, 加入碳酸钠的焙烧产物中有可溶性的 磷酸钠生成. 这是因为在 1 0 0 0℃时, 纤磷钙铝石 会发生如下的反应 6 C a A l 3( P O4)2( O H )5 H 2O= 2 C a 3( P O4)2+ 2 H2O+ 8 A l P O4+ 5 A l2O3, ( 1 ) 1301第 7期 许 言等碳酸钠在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中的作用 C a 3( P O4)2( 不溶于水)+ 3 N a2C O3= 2 N a 3P O4( 溶于水)+ 3 C a O+ 3 C O2. ( 2 ) 反应式( 1 ) 和( 2 ) 表明, 纤磷钙铝石在添加碳 酸钠焙烧的情况下最终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 N a 3P O4. 结合不同条件下的 S E M, E D S和 X R D分析 结果可以得出, 碳酸钠的脱磷作用有三方面 一是 原矿中含磷矿物在焙烧过程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N a 3P O4, 在磨矿磁选过程中溶于水, 最终使得直 接还原铁中的磷质量分数降低; 二是碳酸钠促进 了铁颗粒的聚集长大, 破坏原矿鲕粒结构, 有利于 金属铁颗粒与脉石的解离; 三是碳酸钠的加入使 得铁橄榄石无法生成, 阻断磷进入金属铁的过程, 使得直接还原铁中的磷质量分数较低. 3 结 论 1 )在不添加碳酸钠焙烧时, 还原过程中产生 的浮氏体会和 S i O 2结合生成结晶较差的铁橄榄 石和铁尖晶石, 在铁橄榄石中含有磷. 当铁橄榄石 被还原成金属铁过程中, 磷矿物被还原出单质磷 进入金属铁的晶格中, 这是不添加 N a 2C O3时所 得还原铁产品中磷质量分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2 )添加碳酸钠以后, 焙烧产物组成有明显的 不同, 不加碳酸钠时的焙烧产物中有铁橄榄石、 铁 尖晶石峰存在; 而加入碳酸钠后, 没有铁橄榄石生 成, 但有霞石生成. 3 )碳酸钠的脱磷作用有三方面 一是焙烧过 程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N a 3P O4; 二是促进了铁颗 粒的聚集长大, 破坏原矿鲕粒结构, 有利于金属铁 颗粒与脉石的解离; 三是使得铁橄榄石无法生成, 可能会阻断磷进入金属铁的过程, 使得直接还原 铁中的磷质量分数较低. 参考文献 [ 1 ] WuJ , We nZJ , C e nM J .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e sf o r h i g h p h o s p h o r u s o o l i t i c h e m a t i t e u t i l i z a t i o n[J ] .S t e e l R e s e a r c h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2 0 1 1 , 8 2 ( 5 ) 4 9 4- 5 0 0 . [ 2 ] L i GH , J i a n gT , L i uM D , e ta l . 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o fh i g h a l u m i n i u m c o n t e n t h e m a t i t eo r eb ys o d aa s hr o a s t i n g [ J ] . Mi n e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a n dE x t r a c t i v eMe t a l l u r g yR e v i e w , 2 0 1 0 , 3 1 ( 3 ) 1 5 0- 1 6 4 . [ 3 ] 唐云, 刘安荣, 杨强, 等. 贵州赫章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 究[ J ] . 金属矿山, 2 0 1 1 ( 1 ) 4 5- 4 8 , 6 7 . ( T a n gY u n , L i uA n r o n g , Y a n gQ i a n g , e t a l . T e s t r e s e a r c ho n 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 o f H e z h a n g o o l i t i c h e m a t i t e i n G 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e [ J ] . Me t a l Mi n e , 2 0 1 1 ( 1 ) 4 5- 4 8 , 6 7 . ) [ 4 ] X i a W T , R e nZD , G a oYF , e t a l . R e m o v a l o f p h o s p h o r u s f r o m h i g hp h o s p h o r u si r o no r e sb ys e l e c t i v eH C ll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J ] .J o u r n a l o f I r o n a n d S t e e l R e s e a r c h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2 0 1 1 , 1 8 ( 5 ) 1- 4 . [ 5 ] Mu h a m m e dM, Z h a n gY . A h y d r o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p r o c e s sf o r t h ed e p h o s p h o r i z a t i o no fi r o no r e [ J ] .H y d r o m e t a l l u r g y , 1 9 8 9 , 2 1 ( 3 ) 2 7 7- 2 8 0 . [ 6 ] S u nYS , H a nYX , G a oP , e t a l . R e c o v e r yo f i r o nf r o mh i g h p h o s p h o r u so o l i t i c i r o n o r e u s i n g c o a l b a s e d r e d u c t i o n f o l l o w e db ym a g n e t i c s e p a r a t i o n [ J ]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Mi n e r a l s , Me t a l l u r g y a n dMa t e r i a l s , 2 0 1 3 , 2 0 ( 5 ) 4 1 1- 4 1 4 . [ 7 ] T a n gHQ , G u oZC , Z h a oZL .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m o v a l o f h i g h p h o s p h o r u s i r o n o r e b y g a s b a s e d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m e l t s e p a r a t i o n[J ] .J o u r n a lo fI r o n a n d S t e e lR e s e a r c h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2 0 1 0 , 1 7 ( 9 ) 1- 6 . [ 8 ] L i YL , S u nTC , Y a n gHF , e t a l . S t u d yo f 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s y n c h r o n o u sd e p h o s p h o r i z a t i o n f o rh i g h p h o s p h o r u s o o l i t i ch e m a t i t e [ J ] . Mi n i n ga n d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1 , 3 1 ( 2 ) 6 8- 7 0 . [ 9 ] 许言, 孙体昌, 杨志超, 等. 尼日利亚某高磷铁矿石工艺矿 物学研究[ J ] . 中国矿业, 2 0 1 2 ( 4 ) 8 9- 9 3 . ( X uY a n ,S u nT i c h a n g ,Y a n g Z h i c h a o ,e ta l .P r o c e s s m i n e r a l o g ys t u d yo ns o m eh i g hp h o s p h o r o u si r o no r ei n N i g e r i a [ J ] . C h i n aMi n i n gMa g a z i n e , 2 0 1 2 ( 4 ) 8 9- 9 3 . ) [ 1 0 ] 许言, 孙体昌, 刘志国, 等. 尼日利亚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磷 赋存状态及直接还原磁选脱磷研究[ J ] . 东北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2 0 1 3 , 3 4 ( 1 1 ) 1 6 5 1- 1 6 5 5 . ( X uY a n ,S u nT i c h a n g , L i uZ h i g u o , e ta l .P h o s p h o r u s o c c u r r e n c es t a t ea n dp h o s p h o r u sr e m o v a l i n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o f h i g hp h o s p h o r o u so o l i t i c h e m a t i t e i n N i g e r i a b y d i r e c t r e d u c t i o nm a g n e t i cs e p a r a t i o n [ J ] . J o u r n a lo fN o r t h e a s t e r n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2 0 1 3 , 3 4 ( 1 1 ) 1 6 5 1- 1 6 5 5 . ) 2301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 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