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pdf
中国冶金教育2 0 1 1 年第 2 期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摘要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 素质。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十分重要。提出选择建立长期稳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的标 准,提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和巩固、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措施,探讨了如何 发挥基地作用的方法。 关键词矿物加工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矿物 (金属、 非金 属矿、 煤炭等 ) 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 生产、 设计、 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 级工程技术人才, 以培养综合素质高、 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目标。 因此, 要巩固和加深 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实践让学生运用已掌 握的知识来体会、 归纳、 总结课堂理论知识, 获得一 些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认识及灵感,从而培养学生 的设计思维、 开拓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 能、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 建立长期稳定 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 保证, 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始终的、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 要性及现状分析 (一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 要性 矿物加工工程是研究矿物分离的一门应用技术 学科。 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 一定要认识 到工程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工 程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实践教 学环节, 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就必须主动争取 企业对实践教学的支持, 建立一定数量和质量, 并符 合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因为学校内部的工程 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工厂和企业的 教育功能。 首先, 学生在工厂和企业可以深切地感受 到大生产的氛围, 了解用人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培 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 其 次, 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工艺、 技术、 生产、 管理和产品 市场的了解, 结合实际, 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问题, 并 系统地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综合分 析、 解决问题; 再次, 为适应市场竞争, 企业需要不断 更新设备、 工艺和发展新技术, 学生看到的是发展更 为迅速的物质形态和管理形态[ 1 ]。因此, 研究如何建 立实践教学基地, 并巩固、 完善和发挥教学基地作用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 状分析 开设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尽管都认 识到工程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 目前企业没有依法对工程实践教学承担责任和义务 的现实, 一些企业考虑安全、 生产、 管理等方面的原 因, 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使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普遍 缺乏校外实践教学场所。 那些开办时间长的院校, 大 多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 联系短期的实习单位, 缺乏 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习往往以参观为主, 不具备 让学生参加生产操作的条件,使学生无法体验真正 的生产过程,多数情况下完成实习报告就算完成实 刘惠杰崔广文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 6 6 5 1 0 ) 53第页 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ZHONGGUOYEJINJIAOYU 习, 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 建设 (一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内容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 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认识实习是学习专业课之 前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 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内容;了解和认识矿物加工 方法的基本理论、 生产工艺流程, 认识生产设备的种 类、 作用,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 重要地位;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并剖析 其原因的能力, 使之自觉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 一些可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认识实习 要和专业课学习衔接上, 时间安排为两周。 生产实习是在学完 “选矿学” 课程后进行的, 旨 在开拓学生视野, 使学生增强专业意识, 巩固和理解 专业课程; 学生通过在企业相关岗位工作, 熟悉并分 析企业生产与工艺过程, 分析工艺特点、 分选效率及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 提出问题, 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具体分析, 设计改进方 案, 对改善的结果进行评价。时间安排为四周。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 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过程,也是 教学实践中最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毕业实 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 平,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检验学生在校所学知 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时间安排为六周。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构筑了矿物加工 工程专业有序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优质的校外实 践基地的建设, 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从而可靠地保 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 过程中贯彻始终的、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的原则 选择具有典型的工艺流程、 设备, 管理先进的生 产企业。实践教学基地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具有专 业领域的先进性, 技术力量雄厚、 管理水平高, 使学 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学到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 了 解先进的设备和管理, 掌握实际应用的本领。 结合生产实际, 实践教学过程真实, 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企业与学生专业对 口,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内容基本一致。 根据实习工厂加工原料的性质、 采用 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 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引 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体会, 获得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认识及灵感。同时按 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实 际生产操作, 并按企业要求严格保证产品质量, 在生 产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并 敢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生 产实际的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和工作责任感, 建立热爱专业的思想并激发兴趣。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 以 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关 系。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 信息、 试验设备等优势资 源, 借助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优势、 经验优势, 在参 与企业的技术攻关、 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将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要保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也需要广泛的社 会资源与支持。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与建设应有利 于加快企业发展, 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技术和管理 水平, 增加企业经营效益, 提升企业的形象。校企双 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实现优势互补、 校企双赢。 校外实践基地必须本着专业对口、 就近就地、 长 期稳定的原则。 就近就地采用与企业共建共享、 签订 协议等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弥补学校经费 不足, 便于校企双方的联系,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 实践教学基地打好基础。 (三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的方法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是保证教学效果和基 地能否长期稳定坚持下去的关键。 把专业针对性强、 规模大、 效益好、 实践条件充分、 合作意愿强的企业 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首选。 在基地的选择上, 首 先, 要保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技术、 设备、 管理先 进, 工艺流程具有典型性、 代表性; 其次, 基地领导要 54第页 中国冶金教育2 0 1 1 年第 2 期 有发展的眼光, 重视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 依靠 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基地技 术力量雄厚,工程技术人员能够配合高校教师或单 独指导学生; 再次, 基地要就近就地选择, 在目前情 况下能够减少实习经费, 保证实习时间。另外, 选择 基地时还要考虑基地周围环境和社会治安是否良 好, 是否有固定的饮食地点和住宿地点, 是否适应学 生的消费水平。 在综合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 山东 科技大学化工学院与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和鲁中 冶金矿业集团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矿物加工工程专 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 利用校友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建校时 间较长的工科院校, 具有丰富的校友资源。 在目前企 业既怕出现安全事故, 又担心影响生产进度、 不愿安 排学生实习的状况下,我们的校友对母校有深厚的 感情, 帮助我们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 为我们建立 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条件。 学校领导重视,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接触沟通的 条件和机会,在与企业广泛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企业 的需要, 寻找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主体的高校应不断夯实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 础, 提高认识并建立更多的 “利益共同点” , 使企业成 为真正的受益者, 实现校企合作、 互利双赢。 (四 ) 巩固、 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措施 领导重视。学校或学院领导亲自到基地了解有 关工作, 经常保持与基地的沟通与联系, 定期走访。 邀请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骨干到学校访问、 学习, 定 期召开基地单位负责人会议, 商讨如何共建基地、 深 化合作。 互惠互利。基地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场所、 设 备、 指导教师等资源。 高校则利用自身在人才、 科研、 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基地工作人员提供学历进修机 会, 为基地介绍学科前沿动态, 提供科研信息服务, 开放有关实验室或测试中心, 免费或者收成本费为 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 加强校企合作, 构建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平台。 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 信息、 试验设备等优势资源, 通过共建技术开发中心、联合试验室、研究生工作 站, 联合申报各类各级项目, 合作攻关, 拓宽校企双 方的合作范围和合作内容。 重点是在此平台上, 双方 人员广泛接触, 相互合作,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一方 面可以解决企业生产和技术上的难题,提升企业的 市场竞争能力, 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 锻炼学生和教师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实际工作中 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夯实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的基础,使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具有旺盛的生 命力。 学校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带队,指导学生为企业 服务。 有计划地为企业做单机检查、 全厂生产系统大 检查等实验, 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解决企业技术 力量不足、 人手紧的问题。 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完 善,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企业培养了实用型的 紧缺人才, 取得企业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视和 投入, 为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保障。 (五 ) 进一步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基地在人才 培养中的作用。 利用企业提供的场所、 设备和配备的 工程技术人员,实行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共同指导的制度。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 需求可为学生提供贴近生产与管理实际的毕业设计 或创新研究的课题,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作为学 生的导师, 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创新研究, 使学 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得到同步的提高。在教师 的指导下, 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 运用理论知识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创新思维、 探索意识和 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高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所培养的人才必 须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 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反馈,使高校在专业建设 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 能够确定符合实际、 具有特 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培养 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样的专业才具有生命力。 高校教师通过经常深入实践教学基地,了解基 地科技开发、 技术管理、 技术改造的需要, 将这些需 要转化为课题, 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 获得企业的科 研立项和经费支持。还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申报省 级或国家级课题的方式,以提高高校声誉和企业自 身科研实力。 (下转第59页) 55第页 中国冶金教育2 0 1 1 年第 2 期 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注重人文关怀即是以人 为本, 就意味着要尊重人、 关心人、 爱护人, 理顺人与 社会的关系, 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 将人的发 展视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 优化人的生存环境, 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的必然 要求,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 忽视人的主体性和对人的现实关怀,忽视对人的现 实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 “现实的人” 这一主题。事实上,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 人不是被动的, 而是能动的。 教育的社会价值, 在 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 因此,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强调以人为本,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开展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 既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 也是 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需求,还是彰显社会文 明进步的主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 大学生在思想、 学习、 生活 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和随之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 多,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给大学生以正确 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 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 使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自然地内化为学生的人格, 转 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功效的高度释放。 参考文献 [1]张磊.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内涵[J].理论界,2009, (3)37-38. [2]王翠云.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J].商情,2009,(1)54. [3]郭义坤、肖鹤.浅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论[J]. 科技资讯,2006,(36)23. [4]李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认识 [J].中国电子商务,2009,(9)97. [5]骆育廷.思想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理论教 育导刊,2009,(3)42. [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1. [7]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1. (上接第55页) 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指导 教师是实践教学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教学基 地则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理想 场所。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来自于直接毕业的硕士或 博士, 虽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理论水平, 但专业实 践能力相对欠缺。年轻教师利用指导实习的机会或 教学之余深入基地企业, 与技术人员、 工人师傅接触 交流, 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 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 研水平和工程能力,也使其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得 到提高, 并且密切了校企关系。同时, 高校也可聘请 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 指导教师, 为学生举办讲座, 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参与学生的毕 业设计的指导、 答辩, 可解决高校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的矛盾。 三、结束语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学校具备了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条件,为学生就业和深造打下了 基础, 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 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为学校与企业深入开展合 作, 实现优势互补、 校企双赢提供了平台, 具有实用 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水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 大学教育,2004,724-26. [2]张顺堂.现代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评价[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225104-109. [3]赵艳,王以华.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形势分析与改进探 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232-33. 59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