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ppt
山西和顺天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50Kt/a改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前言,山西和顺天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和顺县喂马乡办煤矿),始建于1985年,为乡办集体企业,1986年投产,生产规模为6kt/a,开采3煤层,经过多年开采,3煤层资源已面临枯竭。为发展地方经济,公司决定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开采下组15煤层,并扩大矿井生产能力为150kt/a。,1、前言,2004年8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4]603号文批准立项;2005年4月太原理工矿山设计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山西省和顺县喂马乡办煤矿延伸15号煤层技术改造初步设计;2006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编制完成了和顺县喂马乡办煤矿150kt/a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同年12月晋中市环境保护局以市环函[2006]279号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1、前言,该工程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2007年8月工程由晋中市安监规[2007]128号文件批准进行联合试运转。工程总投资为3473.7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80余万元,占总投资的8.1%。目前各项生产及环保设施运转正常,基本具备了竣工验收调查条件。,1、前言,按照晋中市环保局的工作安排,晋中市环境监测站承担了山西和顺天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50Kt/a改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并负责编制竣工验收调查报告。,1、前言,晋中市环境监测站有关技术人员于2007年10月23-24日对该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查阅了该工程的审批文件、建设相关资料,并于2007年11月3~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与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次竣工验收调查报告,为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技术依据。,2、工程建设概况,2、工程建设概况,原有工程与改扩建工程衔接原喂马乡办煤矿为和顺县喂马乡办集体煤矿,由于多年来的开采,井田内上组可采3号煤层资源已面临枯褐,为保证正常的接替,延伸开采井田内下组15号煤层。因为原矿井主、副井筒方向基本相背,主井筒断面小,塌落严重。因此,公司决定废弃旧井,重新建一对新井,同时企业更名为山西和顺天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见附件1),扩大设计生产能力至150kt/a。,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井田东西长1.21Km,南北宽0.91Km,井田面积0.6885Km2。矿井15号煤层工业储量为5890kt,可采储量为2551kt。矿井服务年限为13.1a。煤质情况15号煤层为高熔灰份到难熔灰份弱粘结性的贫煤PM,15号煤层原煤硫分为1.91,属中高硫煤。该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井田范围、煤质情况及开拓方式,开拓方式矿井改扩建工程共布置混合提升斜井和回风斜井两个井筒。(1)混合提升斜井安装TC800/20/250S型强力胶带运输机和JTP-1.61.5型矿用提升绞车,担负全矿的煤炭提升任务和全矿材、设备输送、矸石提升等辅助提升任务,同时兼作进风井。(2)回风斜井新开凿至15号煤层,担负矿井回风、人员上下井和安全通道的任务。,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北部一处山坡地上。场地中部发育有一条自然冲沟,沟心水流方向由北向南,东西两侧山势陡峻。场地内的地面设施包括混合提升斜井井口、绞车房、原煤储煤场、地磅房、生产调度室、配电室、回风斜井井口及扇风机房、办公及生活设施。,生产工艺,采煤全井田15号煤层共划分为两个采区。采煤方法采用炮采放顶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提升主提升的生产工艺是胶带机将原煤提升地面后经去储煤场的带式输送机运至储煤场。储煤场容量为3kt。外销煤由装载机装汽车,电子汽车衡计量,汽车外运。,生产工艺,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一进一回”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即混合提升斜井为进风井。回风斜井为回风井。给排水系统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取自喂马乡自来水。井下防尘洒水水源取自地面200m3的静压水池。,生产工艺,供热在混合提升斜井工业场地安装DRF热风炉一台,设计能力为120万大卡/小时,给井下送暖风。在生活区配备有一台CLSG0.12-85/60-AⅢ热水锅炉供生活区采暖供热。供电矿井地面新建10kV变电所一座,以双回路电源架空线路供电,一路工作,一路备用。,3、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气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该矿主要气污染源包括锅炉房排污、热风炉排污、筛分过程排污、储煤场、矸石场面源及其它输送转运环节的无组织排放。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详见下表。,气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3、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水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目前矿井井下无水,没有矿井水排放;该矿使用旱井厕所,没有冲厕水,生活污水主要为办公、食堂排水,水量较小。建设有废水处理设施,暂不使用。防治措施详见下表。,水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3、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及处理措施煤矿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矸石、锅炉炉渣和生活垃圾等。其具体产生量及处理措施见下表。煤矿矸石沟位于工业场地东约300m处的沟中,沟呈较宽的U字型,顶宽约100m,沟深约50m,沟长约300m,矸石场容积大约为1.2106m3,可满足矿井排矸要求。,固体废弃物及处理措施,3、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噪声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煤矿主要的噪声来自通风机房的风机、热风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原煤运输过程等环节,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见下表。,噪声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4、工程环评批复要求及完成情况,4、工程环评批复要求及完成情况,4、工程环评批复要求及完成情况,4、环评及批复要求与实际建设情况,整个工程环评及审批要求应完成各项环保设施(措施)18项(套),目前实际完成16项(套),建成率88.8。,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工业场地生态调查,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工业场地生态调查,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矸石场生态调查,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矸石场生态调查,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开采区生态调查,5、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1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公司主要气污染源包括1台2t/h热风炉、1台热水锅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以及原煤筛分机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煤尘;储煤场、矸石场面源及其它输送转运环节的无组织排放。具体监测内容详见表6-1,具体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6-1。,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1气污染源监测结果(1)2t/h燃煤热风炉烟尘排放浓度为55.8mg/m3,排放速率为0.131kg/h,除尘效率为92.3;SO2排放浓度为641mg/m3,排放速率为1.50kg/h,脱硫效率为63.8。烟尘、SO2排放浓度均达到了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烟尘200mg/m3、SO2900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达标率100。,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1气污染源监测结果(2)筛分机煤粉尘排放浓度为12.4mg/m3,排放速率为0.082kg/h,除尘效率为99.3。煤粉尘排放浓度达到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煤粉尘120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达标率100。,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1气污染源监测结果(3)0.12MW燃煤热水锅炉烟尘排放浓度为44.2mg/m3,排放速率为0.020kg/h;SO2排放浓度为431mg/m3,排放速率为0.193kg/h。烟尘、SO2排放浓度均达到了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烟尘150mg/m3、SO2900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达标率100。,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1气污染源监测结果(4)厂界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浓度达到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颗粒物1.0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达标率为100。,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2声环境调查与分析本工程工业场地附近无居民区及其它声环境敏感区,此次噪声监测内容为工业厂界噪声,工业厂界噪声共布设点5个点位,具体监测点位见图6-3,监测内容见表6-9。,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2声环境调查与分析工业场地昼间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49.2-57.7dBA,夜间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47.8-55.9dBA,昼间噪声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要求,达标率为100。夜间噪声达标率为40。主要是由回风井风机引起的,但周围无噪声敏感点。,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3水环境调查与分析经现场调查,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井田沟谷有水流出,并很快排干,又无矿井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沟谷,故本次验收未对地表水进行监测。由于井田内没有村庄,距井田最近的喂马村饮用水为自来水,没有水井,因此,本次没有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公司建设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因无矿井水,而生活水量少就地泼洒用于绿化或抑尘。污水处理设施暂时无法运行。,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公司固体废物主要有矸石、生活垃圾、炉渣等。矸厂处置场影响调查煤矿矸石沟位于工业场地东约300m处的沟中,沟呈较宽的U字型,顶宽约100m,沟深约50m,沟长约300m,矸石场容积大约为1.2106m3,可满足矿井排矸要求。,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公司固体废物主要有矸石、生活垃圾、炉渣等。矸厂处置场影响调查该矸石处置场为一条自然荒沟,植被多为荒草和灌木,无农田和耕地,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在沟的底部和局部两侧有石盒子组基基岩出露,矸石堆放虽然暂时影响矸石沟原来的土地现状及景观,但矸石堆满后平整和覆土绿化可恢复原有植被。,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5污染物总量控制调查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经调查,本工程首先是推行清洁生产,使建设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热风炉配置了脱硫除尘设施、原煤筛分安装了布袋除尘器、原煤储煤场建设了挡风抑尘网、汽车运输采用厢式汽车;并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染物排放量以合理的代价减少到最低程度。,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5污染物总量控制调查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该公司在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和顺县环保局和环函[2006]5号文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具体情况见表6-11。,6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6.5污染物总量控制调查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表6-11工程外排污染物总量统计表,备注储煤场、运煤粉尘排放量为环评预测值。,7环境管理与环保设施运转调查,7.1环境管理检查(1)环境管理机构公司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副矿长为副组长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在暖风机房、贮煤场、污水处理设施都设有专人负责日常的环保管理,保证了各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7环境管理与环保设施运转调查,7.1环境管理检查(2)环境管理制度该公司制定有环境管理制度,并在各个环保设施岗位(暖风机房、贮煤场、污水处理设施)制定有相应的岗位标准,同时还制定有地表塌陷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方案等。,7环境管理与环保设施运转调查,7.1环境管理检查(3)“三同时”执行情况公司改扩建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应建的环保设施已基本建成使用,通过晋中市环境保护局现场检查,批准同意试生产,目前环评要求工程建设的环保措施建成率达到了88.8,生产主机和配套环保设施运转正常。,7环境管理与环保设施运转调查,7.2环保设施检查(1)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已安装,因无矿井水,目前暂没有运行。(2)挡风抑尘强已建设,效果较好。(3)热风炉、原煤筛分与配套的除尘器能够同步运行。(4)贮煤场洒水安装有喷淋设施,有专人管理,效果较好。(5)经检查,工业广场内没有矸石堆存现象。,8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分析(1)在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100公众认为该煤矿的建设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2)地表塌陷98公众认为该煤矿目前开采还没有造成塌陷影响。(3)煤矿开采对居民房屋的影响和补偿方面98的公众认为该煤矿的开采没有对房屋造成影响。(4)煤矿开采对农田的影响和补偿方面90的公众认为该煤矿的开采还没有对农田造成破坏,10的公众认为煤矿的开采对农田有一定的影响。,8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分析(5)煤矿开采对村庄饮用水井、公路设施的影响100的公众认为生活饮用水未受到影响,98的公众认为公路设施未受影响。(6)污染对居民的影响98的公众认为废气、污水、噪声对其无影响。(7)煤矿有无矸石、废水乱倒乱排100的公众认为没有。(8)煤矿的建设运行是否影响居民日常生活98的公众认为没有,2的公众认为有影响。,8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分析总体来说,98的被调查者对该工程的建设持“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态度,认为该煤矿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9结论与建议,9.1结论晋中市环境监测站于2007年11月3日至5日对山西和顺天贵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50kt/a改扩建工程进行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与监测,同时完成了现场环境管理检查,具体情况如下,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1“三同时”执行情况该公司“三同时”执行情况较好,设置有比较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成的环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环保设施建成率达到了88.8%,运转率达到100。,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2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结果(1)气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公司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建设了相应的废气污染治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废气污染源均做到了达标排放。废气污染源对当地环境空气影响不大。,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2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结果(2)水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结果公司建设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因无矿井水,而生活水量少,污水处理设施暂时无法运行。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井田内没有村庄,距井田最近的喂马村饮用水为自来水,没有水井,因此,公司水污染源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基本不会产生影响。,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2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结果(3)声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工业场地昼间噪声做到了达标排放,达标率为100;夜间噪声未做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40。但本工程工业场地附近无居民区及其它声环境敏感区,三面环山,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2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结果(5)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公司固体废物主要有矸石、生活垃圾、炉渣均做到了合理处置与填埋。该矿矸石处置场为一条自然荒沟,植被多为荒草和灌木,无农田和耕地,矸石堆满后平整和覆土绿化可恢复原有植被。,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2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结果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公司15号煤层矸石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第1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该矿矸石淋溶不会对当地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产生影响。,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2竣工验收调查与分析结果(6)污染物总量控制调查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本工程首先是推行清洁生产,在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和顺县环保局和环函[2006]5号文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3生态调查与分析结果(1)工业场地生态调查结果煤矿井田开采在批准范围内进行,开采煤炭制定有合理的矿产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严格按照环评和初步设计进行井田开拓,并留有相当数量和宽度的保安煤柱;工业广场在荒沟内建设,生态保护方面的工程措施(护坡、防洪沟、挡墙等)完成较好,由于气候原因,绿化面积尚未达到环评要求,公司计划明年开春继续完善绿化。,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3生态调查与分析结果(2)矸石场生态调查结果矸石沟矸石堆存方式基本按照环评要求完成,矸石场周围山坡绿化情况较好,有防洪措施,但未建防风林带。,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3生态调查与分析结果(3)开采区生态调查结果由于该煤矿开采时间短,采空区的地表没有造成塌陷、滑坡和裂缝,因留有保安煤柱,其它建筑物目前未受到影响。,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3生态调查与分析结果(4)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矿方对工业场地和矸石场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目前对耕种的农田未造成破坏。,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1.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98%的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持“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态度,认为该煤矿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9结论与建议,9.2建议1.加强绿化工作,提高工业场地的绿化面积。2.要按照环评报告书和本矿制定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3.在开采过程中,若矿井水涌出量增大时,立即启动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废水不外排。,介绍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