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处理讲义.pptx
发文处理,发文文稿的形成1.拟稿2.会商3.核稿4.签发,拟稿,撰写公文文稿的活动。注意公文的体式(文体和格式)、要求、步骤、主旨、结构及语言运用等,会商,当文书内容涉及其他不相隶属(含同级)组织或部门的职权范围时,发文单位应依规同其协商并征得同意或配合的活动。,会商可以避免扯皮、政出多门,会商由发文单位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或单位参加、配合。协商一致的意见应写在“发文稿纸”的有关栏目内,要写明是否同意,并签注姓名和日期,会商注意问题,“涉权必会”,采用书面、电话、登门、邀请、座谈等多种协商方式,协商未果不得行文,减少会商对象,,,,,,,核稿,是指公文草稿在签发前有部门负责人或秘书人员进行全面核查与修正的活动,是控制公文数量,保证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般由部门负责人、综合办公部门的负责人或秘书人员进行,重要文稿或上级领导直接交办的文稿,可由单位领导亲自审核并批示修改意见,一些事务性文件或内容简单的文稿、依据“样板”填写的标准文稿,可由拟稿人自行检查,联合行文,文稿在本单位审核后还应积极做好会稿工作,无误后应在“发文稿纸”上签注,分工,核稿应注意问题,行文关是否需要行文、谁行文、行文关系是否正确,内容关是否符合法规、政策要求,是否有关规定一致,反映情况是否准确、真实提出的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提出的措施办法是否可行等。,形式关确定文种使用是否正确,文字表达是否准确,结构是否严谨,人名、地名、数字、引文是否准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四)签发,即对公文负有责任的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经过审核后的文稿进行终审,批注发出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签发的类型,签发人在自身职权范围内签发公文,授权代他人签发公文,部门或下级单位的重要发文请上级领导人签发,联合行文的签发;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文稿,,,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签发的权限,1.单位名义的发文有单位领导人签发,其中内容重要或涉及面广的公文,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签发,部分公文可授权综合办公部门负责人代签;2.内设机构名义的发文由该机构领导人签发,其中重要的公文可由单位有关领导人核签(加签);3.会议通过的决议以及会议纪要等由会议主持人签发;4.联合行文时,签发人级别层次应具备足够的权威;原则上主办单位由哪一级领导签发,其他单位从之。,签发原则和规范1.“先核后签”原则2.签发范围签发人应在“发文稿纸”相应栏目内,批注同意发出的意见(如“发”、“急发”)并签署完整的职务、姓名和日期。代签时应标注“代”或“代签”字样。,二发文制作,注发,校对,缮印,用印或签署,,,,,,,,注发内容1.明确具体发授范围;阅读范围的级别限制;标注或审核发文的紧急程度、保密等级;确定印发份数和发出时间。2.明确缮印方式与发送方式;3.赋予发文字号;4.进行版式或缮写格式设计;5.向催办部门或人员销办;6.再作一次技术审核(复核);7.在“发文稿纸”上进行,并在登记簿册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