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分析和改进.doc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篇测量、分析和改进 页码1/8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策划 本院通过以下策划活动实现对产品、过程能力、顾客满意程度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测量、分析和改进。 8.1.1 通过回访服务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监控、记录,以此作为产品质量改进依据。 8.1.2 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内部审核,确定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跟踪措施。 8.1.3 按QB 7.5.1-01~06所规定的各类运作控制程序及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包括利用恰当的统计技术。并作好相应记录,以此作为确认过程能力和改进的依据。 8.1.4 对产品的特性测量和监控采用项目组互检、分院中心内检、质管办抽检三级测量监控,并按阶段性检查、野外验收、最终产品地质报告评审确认等三个阶段进行测量监控。产品的测量监控内容以合同及相关行业规范和本院文件规定为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并作为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的依据。 8.2 测量和监控 8.2.1 顾客满意。 8.2.1.1 目的。 监控顾客满意程度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8.2.1.2 范围。 适用于与院产品有关的所有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和监控。 8.2.1.3 职责。 8.2.1.3.1 总工办为顾客满意程度监测的归口管理部门。 8.2.1.3.2 分院中心负责本单位顾客满意程度的监测。 8.2.1.4 措施和方法。 8.2.1.4.1 分院中心建立监控系统,对使用本单位产品的顾客设立技术服务档案,并随时回访,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8.2.1.4.2 顾客满意程度信息收集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包括顾客的满意、建议、投诉和抱怨;顾客或市场的走访、调研;媒体报告等。 8.2.1.4.3 对收集到的顾客满意程度信息进行分析利用,以此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调整、改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8.2.1.4.4 作好相关过程记录。 8.2.1.4.5 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测结果,分院中心随半年报报总工办备案。 8.2.1.5 质量记录。 8.2.1.5.1 获取信息方法及顾客满意程度信息记录。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节 内部审核 页码2/8 8.2.1.5.2 顾客满意程度评价分析结果。 8.2.2 内部审核。 8.2.2.1 目的。 评价院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8.2.2.2 范围。 适用于院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8.2.2.3 职责。 8.2.2.3.1 管理者代表领导内部审核工作。 8.2.2.3.2 质管办组织内部审核和内审员培训工作。 8.2.2.3.3 管理者代表任命非从事受审活动并已取得内审员资格的内审组长和内审员、内审组长负责内审活动的全部工作,并提交本组内审报告。 8.2.2.3.4 质管办负责汇总,编写内审总报告。 8.2.2.3.5 各部门对内审提出的不合格项,负责查找原因,制订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8.2.2.4 措施和方法。 8.2.2.4.1 管理者代表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包括审核范围、频次和方法)。 8.2.2.4.2 内审组长编制内审计划、检查表和不合格的报告表,内审计划应涵盖ISO/DIS 9001 2000标准全部要素及有关职能部门。 8.2.2.4.3 内审组按QB 8.2.2-0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和QC 8.2.2-01内部审核作业指导书实施内审。 8.2.2.4.4 受审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对不合格项制订纠正措施,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予以实施。 8.2.2.4.5 内审组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并编写验证结果报告。 8.2.2.5 相关文件。 8.2.2.5.1 QB 8.2.2-0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8.2.2.5.2 QC 8.2.2-01内部审核作业指导书 8.2.2.6 质量记录。 8.2.2.6.1 策划审核方案的结果。 8.2.2.6.2 审核计划。 8.2.2.6.3 内部审核记录。 8.2.2.6.4 审核中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及实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报告。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节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页码3/8 8.2.3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8.2.3.1 目的。 采用适当方法对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对过程持续满足预期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8.2.3.2 范围。 适用于院对各专业产品的过程测量和监控。 8.2.3.3 职责。 8.2.3.3.1 总工办为过程的测量和监控归口管理部门。 8.2.3.3.2 分院中心负责本单位过程测量和监控管理。 8.2.3.3.3 项目组负责执行相关测量监控的统计技术方法。 8.2.3.4 措施和方法。 8.2.3.4.1 对产品实现过程的测量和监控分为总工办、分院中心两级管理。按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及相关专业的运作控制程序要求执行,对每个过程持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确认。 8.2.3.4.2 过程测量监控的统计技术方法按各类产品的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8.2.3.4.3 各分院中心应确保选择恰当的测量和监控方法,监督项目组实施,以月、季、(半)年报的形式向总工办汇报过程测量和监控实施结果。 8.2.3.4.4 项目组按QB 8.3-01不合格控制程序、QB 8.5.2-0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测量和监控中发现的不合格进行纠正,并按QB 8.5.3-0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8.2.3.4.5 总工办每年进行两次过程测量和监控,并负责新的统计技术的颁布。 8.2.3.5相关文件。 8.2.3.5.1 QB 7.5.1-01区域地质调查运作控制程序。 8.2.3.5.2 QB 7.5.1-02固体矿产调查运作控制程序。 8.2.3.5.3 QB 7.5.1-03地球物理调查运作控制程序。 8.2.3.5.4 QB 7.5.1-04地球化学调查运作控制程序。 8.2.3.5.5 QB 7.5.1-0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运作控制程序。 8.2.3.5.6 QB 7.5.1-06遥感调查运作控制程序。 8.2.3.5.7 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2.3.5.8 QB 8.3-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2.3.5.9 QB 8.5.2-0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2.3.5.10 QB 8.5.3-0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2.3.6 质量记录。 8.2.3.6.1 各种方法实施结果记录。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 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节 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页码4/8 8.2.4 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8.2.4.1 目的。 为确保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地质报告,下同质量符合合同和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质量控制。 8.2.4.2 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仪器设备、技术资料等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8.2.4.3 职责。 8.2.4.3.1 质管办为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的归口管理部门。 8.2.4.3.2 分院中心负责本单位所购物资及项目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8.2.4.3.3 项目组负责对不合格品的纠正。 8.2.4.3.4 总工办负责对最终产品的初审,并协助质管办进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8.2.4.4 措施和方法。 8.2.4.4.1 分院中心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采购仪器、技术资料,必须按相关技术规范和使用要求及院文件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检验尽可能在货源处验证,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标识、调换或退货进行处理,不得进入生产过程。 8.2.4.4.2 对中间产品,由质管办、分院中心严格按照合同和设计、行业规范及院文件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对最终产品实行分院中心内审、院初审、任务下达单位终审批准,以此实现对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8.2.4.4.3 对上述各类活动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由项目组按QB 8.3-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与QB 8.5.2-0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予以纠正。 8.2.4.4.4 所有产品需经上述规定活动圆满完成和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交付顾客。若交付时发生不满足要求需让步的情况,必须由顾客批准。 8.2.4.5 相关文件。 8.2.4.5.1 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2.4.5.2 QB 8.3-01不合格控制程序。 8.2.4.5.3 QB 8.5.2-0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2.4.6 质量记录。 8.2.4.6.1 产品测量监控记录。 8.2.4.6.2 顾客批准让步记录。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章不合格控制 页码5/8 8.3 不合格控制 8.3.1 目的。 防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对检验后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8.3.2 范围。 适用于院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技术资料、工程质量、阶段性和最终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8.3.3 职责。 8.3.3.1 质管办为A类项目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控制。 8.3.3.2 分院中心负责本单位不合格品的识别控制和纠正。 8.3.3.3 总工办协助对A类项目不合格品及不合格仪器的评审。 8.3.3.4 综合办负责对设备、仪器、物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和处置。 8.3.4 措施和方法。 8.3.4.1 分院中心发现不合格品并经复查、核定后,应立即进行标识,隔离,并作好记录,查清原因,提出相应的返工、报废或降级处置等纠正措施,A类项目的处置意见需报质管办审批,B类项目由分院中心审批。 8.3.4.2 质管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A类项目产品中的不合格品进行鉴别、评审。 8.3.4.3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按评审结果和QB 8.3-01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对纠正后的不合格品应再次验证其符合性。 8.3.4.4 当对不合格品提出让步处理时,应向顾客、执法机构递交申请报告。 8.3.4.5 对于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仍按产品交付前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 8.3.4.6 质管办负责对A类项目不合格品的处置及其结果进行跟踪监督。 8.3.5相关文件。 8.3.5.1 QB 8.3-01不合格控制程序。 8.3.5.2 QB 6.3-0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3.6 质量记录。 8.3.6.1 不合格品识别、控制及再次验证记录。 8.3.6.2 让步申请报告。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章数据分析、改进 页码6/8 8.4 数据分析 8.4.1 目的。 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确定可以实施的改进。 8.4.2 范围。 包括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产品实现过程和与顾客、供方有关的数据分析。 8.4.3 职责。 8.4.3.1 质管办负责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 8.4.3.2 分院中心负责提供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8.4.4 措施和方法。 8.4.4.1 收集与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和识别改进机会有关的数据,包括 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质量记录、产品不合格信息、不合格率、顾客投诉、故障成本等。 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如运行过程的测量监控信息、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内部审核结论、管理评审输出、生产率、交货期等。 8.4.4.2 数据来源于测量监控活动、产品实现过程和与顾客、供方有关的过程。 8.4.4.3 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信息顾客满意程度的现状和趋势,产品和服务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过程、产品特性的变化及趋势,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相关信息,寻找改进机会。 8.4.4.4 作好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记录和数据分析结果报告包括改进建议。 8.4.5 质量记录。 8.4.5.1 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记录。 8.4.5.2 数据分析结果报告。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的策划。 本院通过使用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8.5.1.1 通过质量方针的建立与实施,营造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8.5.1.2 确立质量目标以明确改进的方向。 8.5.1.3 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做出改进活动安排。 8.5.1.4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改进。 8.5.1.5 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8.5.1.6 质量记录。 8.5.1.6.1 持续改进策划的结果记录包括需改进方面、相应安排和实施证据。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节 纠正措施 页码7/8 8.5.2 纠正措施。 8.5.2.1 目的。 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8.5.2.2 范围。 适用于对本院不合格包括体系运作和产品质量的纠正处置。 8.5.2.3 职责。 8.5.2.3.1 质管办为纠正措施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负责对涉及院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的制订、跟踪和对有效性的评价。 8.5.2.3.2 分院中心负责对本单位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制订、跟踪及有效性的评价。 8.5.2.3.3 项目组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纠正并反馈纠正结果。 8.5.2.4 措施和方法。 8.5.2.4.1 分院中心按院文件QB 8.5.2-0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针对现存的不合格原因,采取适当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并对纠正结果进行跟踪,评价其有效性。 8.5.2.4.2 纠正措施的制订,必须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确保纠正措施的适宜性。涉及院文件的纠正措施实施前须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8.5.2.4.3 质管办对涉及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并记录实施结果,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效果不明显的有必要采取进一步分析与改进措施。 8.5.2.5 相关文件。 8.5.2.5.1 QB 8.5.2-01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5.2.6 质量记录。 8.5.2.6.1 实施纠正措施结果及验证记录。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节预防措施 页码8/8 8.5.3 预防措施。 8.5.3.1 目的。 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8.5.3.2 范围 适用于院对各类潜在不合格因素的识别和控制。 8.5.3.3 职责。 8.5.3.3.1 质管办为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负责与院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有关的潜在不合格因素的识别和预防措施的审批、跟踪和评价。 8.5.3.3.2 分院中心负责本单位潜在不合格因素的识别和预防措施的审批、跟踪、评价。 8.5.3.3.3 存在潜在不合格因素的部门或项目组负责预防措施的制订和贯彻实施,并反馈预防效果。 8.5.3.4 措施和方法。 8.5.3.4.1 质管办、分院中心按院文件QB 8.5.3-0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并分析其原因。 8.5.3.4.2 存在潜在不合格因素的部门或项目组,针对潜在不合格原因,结合用户要求和市场信息,在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基础上及时制订预防措施,报质管办或分院中心审批后实施。实施结果应以文字形式反馈审批部门或单位。 8.5.3.4.3 由主管部门或单位跟踪并记录预防措施实施结果,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出永久更改或进一步采取措施的决定。 8.5.3.5 相关文件。 8.5.3.5.1 QB 8.5.3-0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5.3.6 质量记录。 8.5.3.6.1 QD 8.5.3-01预防措施实施结果及验证记录。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质量手册 编号QA-01-2000 批准日期2000-11-15 修订日期2000-11-25 修订状态A/1 质量手册编写及修改控制记录 页码1/1 表QA2 质量手册编写及修改控制记录表 编写或修改 签 章 备 注 原版次 修改码 页码 日期 依据 执行人 验证人 A/O A/1 A/1 1~45 1~52 2000-11-15 2000-11-25 ISO/DIS 90012000 ISO/DIS 90042000 中国地调局评审意见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