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4工作面回收施工组织设计.doc
第一章 工程简介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 一、Y110204综采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位置及毗邻关系 (1)地面投影位置位于井田南翼的戈壁沙丘,切眼位于55勘探线南600米、火烧坡背斜北326米处。 (2)井下位置井下位置回风巷在1142m水平,运输巷在1100m水平,该工作面与Y110202工作面的阶段煤柱为25m。目前,Y110202工作面已回采完毕并已进行封闭,四邻无采掘影响。 2、地质概况 (1)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110204综采工作面开采煤层为2煤层,平均煤厚7.74m。该煤层为黑色、稳定,块状,半暗型煤,结构单一。二煤伪顶为碳质泥岩(厚0.2m),直接顶岩性为粉沙岩(厚1.56m),老顶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平均厚9.72m,细砂岩上为一煤和粗砂岩。 煤层普氏系数f1-2, 煤层老底为粉砂岩,厚2.39m。 (2)地质构造煤层倾角11-12,倾向150。工作面总体为一单斜构造,但次级褶皱发育。 (3)水文地质 自Y110202工作面回采完后,Y110204进风巷内一直有涌水,预计在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收过程中,进风巷内的积水会通过煤层中的节理、裂隙渗透到煤层之中。应在工作面下运巷设置水仓,备好水泵和排水管路,施工好泄水孔、水沟,及时排水。 (4)瓦斯及煤尘情况 相对瓦斯涌出量 0.13 m/T(二煤瓦斯相对涌出量) 绝对瓦斯涌出量 1.35m/min 煤尘爆炸指数 煤尘爆炸指数34.3 煤层自然发火期 煤自燃发火期23天,着火点305℃ 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CO2绝对涌出量3.3m/min 110204工作面巷道断面及支护表 名称 支护形式 净宽m 净高m 净断面m2 备注 风巷 锚网钢带、锚索 3.7 3.55 13.1 上运巷 锚网钢带、锚索 5.2 3.05 15.86 机轨合一 下运巷 锚网钢带、锚索 3.7 4.0 14.8 回撤通道 钢棚、锚索托梁 3.2 3.5 11.2 第二节 回收工程简述 一、回收工程简述 1、Y11020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及井下运输、工作面设备回收及上运巷设备回收等环节。 2、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收的设备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设备列车、液压支架和胶带输送机全部升井,此次工程共回收大小设备529台(件、架),辅助运输设备40辆。 3、上下运输巷最大设备尺寸为上、下端头支架长7300mm,宽1500mm,高2100mm,宽度最大的设备为破碎机主体长3700mm,宽2078 mm,高1770mm;Y110204工作面回撤运输的最重设备为端头支架,重量为22.8T;上运巷运输的最重设备为破碎机主体,重量为22T。 附表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收设备一览表 工作面回收辅助运输设备一览表 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收辅助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慢速绞车 JDHB-30/3.5 台 2 主副绞车硐室 2 回柱绞车 JH20 台 4 工作面、风机两巷 4 平板车 30T 辆 30 5 蓄电池电机车 10T 辆 2 +1142m车场一台、+1100m车场一台 8 转盘道 个 1 9 装车斜台 个 1 合计 40 第二章 回收前的准备 第一节 施工人员组织及培训 1、根据现场情况及设备回收技术要求编制Y11020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工作面施工前完成审批工作。 2、工作面回收前必须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职工做到熟悉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掌握设备回收顺序、回收工艺、回收方法及设备结构原理。 3、在施工前,向所有施工人员分工种贯彻学习Y11020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参加施工的所有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二节 回收前的准备 一、准备工作 1、在Y110204进风巷安装转盘道和主副绞车,同时在Y110204进风巷安装两台JH-20绞车,用于支架车辆的运输。 2、工作面回采至上运巷1联络巷100m时,提前将Y110204上运巷设备列车整体移至+1100车场南翼绕道,并将附属装置及管线按规定连接好,确保工作面正常生产。 3、工作面回采至上运巷2联络巷前30米时,在2联络巷上口打四个连锁木垛。 4、工作面在距停采线20m时,必须将工作面调采与停采线平齐。 5、在110204进风巷主井联络巷安设好一台215KW的风机,备好风筒,主副绞车硐室施工好后安设2.2KW的风机保证该处通风。 6、在回撤通道上口绞车硐室内安装两台JDHB-30/3.5绞车,在回撤通道内安装一台调向绞车(JH-20)。在110204进风巷梭车硐室内安设一套临时泵站(一泵一箱)作为临时供液系统。 7、回收前对设备按回撤先后顺序一一编号,并标明大件设备的装车、运输、升井方向。备用一定数量的小木箱和小麻袋,对解体设备零部件分类清点,装箱管理,班班交接,以防丢失。 二、回撤通道的准备 1、距停采线35~20m时开始将工作面采高逐渐降到3.5m,保证施工的回撤通道高度与设计高度一致,做通道时控制开采层位,留底煤厚度控制在0.5~1.0m,上下端头15个支架范围内对顶煤留设不做要求,顶煤在此处留设厚度平缓过渡。 2、回采距停采线18m时,开始铺单层金属顶网(规格101.05m2的小孔经纬网,网孔为4040),距停采线16m开始铺三层网,两片铅丝网下面铺设塑钢网(规格101.25m2的小孔经纬网,一直铺到工作面支架停止前移为止。两层铅丝网对齐用14铅丝扣扣相联,至少拧三圈以上联接,塑钢网与铅丝网长短边均错开,错开距离不少于300mm,三层网长边对接,短边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网边要求沿风巷上帮和沿机巷下帮各垂下1.0m,铺网时要求铺平、铺直、铺展。 3、回采距停采线18m时,沿工作面倾向从上向下拉一根直径不小于Φ22mm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用2.3m长的锚杆(全长锚固)分别固定在进风巷上帮和上运巷下帮肩窝处(当铺设护顶钢丝绳的长度不足时,应使用绳卡把绳头接好,每个绳接头不少于4个绳卡(绳卡一正一反排列),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m。打锚杆前,必须将进风巷上帮和上运巷下帮固定锚杆处的片帮煤清理干净,保证锚杆固定在实体煤壁中)。两端用相应的的绳卡进行固定,绳卡数量不少于4个,绳卡间距为100150mm(所有铺设的护顶钢丝绳的固定均按上述规定进行固定)。 中间每隔1.0m与铅丝网联在一起,距停采线15m时铺设第二道钢丝绳,以后每刀铺设一根钢丝绳,共铺15根。 4、铺设第一道钢丝绳前,先在工作面内由上向下在支架顶梁前端(每隔5-8个支架)的架间沿顶板向上以450打设规格为φ202300的钢筋螺纹锚杆1根(每根锚杆使用2节Ф23700mm的树脂药卷),用吊环或马蹄环和锚杆端头紧固在一起,用于穿钢丝绳。 5、工作面采至倒数第四个循环时(回采距停采线3.2m时),支架停止前移,将伸缩梁和护帮板全部打出,用于支护顶板和煤帮,然后推出刮板机,采用采煤机施工回撤通道。即采煤机下行割煤后,上行至133支架,从下向上将工作面支架(1-3、156-158支架除外)与刮板机脱开。然后从下向上交替使用2.5m或2.8m单体支柱将工作面刮板机推至煤帮,使用采煤机再割3刀做出净宽3.2m,净高3.5m的回撤通道。 6、通道支护方式为钢棚联合锚索梁支护。 采煤机割倒数第四循环时,打出伸缩梁和护帮板维护顶板和煤帮。采煤机割倒数第三循环时,在每个支架顶梁上沿工作面走向架设3.8m长л型钢梁(每个支架上2根,间距为750mm)维护顶板。采煤机割倒数第二循环时,人员站在采煤机上将已架设的л型钢梁逐架抽至煤壁,支架工升起支架接实顶板,然后人员进入煤帮侧在煤壁梁端支设4.2m或3.8m单体支柱护帮。使用4台锚杆钻机分段从上向下在相邻支架顶梁上所架设的л型钢梁空档处沿走向施工锚索托梁(托梁为240012010mm的14#槽钢(在两端各打1个眼,眼距2.0m,眼口距托梁端部200 mm),间排距2.0m,外端使用锁具固定。锚索规格为φ15.24mm(17)8300mm,每根锚索使用700mm的树脂药卷6节),施工完成后将单体支柱全部卸掉割第四刀煤。割完最后循环,紧靠煤帮侧支设4.2m或3.8m单体支柱。支设单体支柱前使用采煤机将煤帮侧浮煤清理干净。 6、回撤通道北帮(煤帮侧)采用φ202300mm钢筋螺纹锚杆,锚杆间、排距为700700mm。每根锚杆使用Ф23700mm树脂药卷2节及用12012010mm的铁托板和40040050mm的木托板各1块,挂双层101.05m2的铅丝网,搭接100mm并用14#铅丝相连。打锚杆时,必须将煤壁片帮清理干净,保证网子和锚杆托板紧贴煤壁且锚杆打入实体煤壁中。同时在煤帮侧沿底板向上1.0m处打专用调向锚杆(φ202500mm),锚杆间距1.0m,全长锚固,作为辅助调向点。 7、回撤通道做好后,必须经矿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收工作。综采二队每天必须指派专人对通道内的支护进行维护。 三、下端头支架的回撤准备 1、在回撤通道施工前,在上运巷停采线前后10m范围内补打锚索托梁,托梁为500012010mm的14#槽钢(在两端及中间各打1个眼,眼距1.0m),排距1.0m;外端使用锁具固定,在20米范围内沿走向布置倾向锚索托梁,锚索规格为φ15.248300mm,每根锚索使用700mm的树脂药卷6节。 2、工作面距停采线10m时,在顶板上沿倾向架设5.0m长Л型钢梁,数量8根,棚距0.80m。 3、1-3支架与刮板机连接装置不脱开,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继续推移刮板机直至停采线。1-3支架,每撤出一架在5.0m长Л型钢梁下支设3.15m单体支柱维护顶板,并在该处架设2个木垛维护顶板。 四、上端头架的回撤准备 在Y110204回风巷停采线前后10m范围内沿走向打设锚索托梁,托梁为300012010mm 的14#槽钢(在两端各打1个眼,眼距2.0m),排距1.0m,外端使用锁具固定,加强支护。锚索规格为φ15.248300mm,每根锚索使用700mm的树脂药卷6节。待上端头距离停采线12m时,可视现场情况在158支架上帮沿走向架设4个木垛,维护顶板,木垛距离上帮300mm,枕木外露长度均为150mm,木垛间距为500mm。 五、地面措施工程 1.工作面撤除的所有设备全部运往地面。 2.运输一队检查井口工业广场的轨道铺设,清除轨道两边的障碍物。 3.矿自备一辆10T叉车和花栏车若干辆。 4.机修厂在回收设备前检查龙门吊车,确保撤除的支架运往地面后安全卸车。 5、机电动力中心检查回收辅助专用工具,确保完好。 6、综采设备运往地面卸车后,必须及时将捆绑用的绳扣、吊链等工器具运往Y110204工作面,确保不影响综采设备的回撤、装车。 六、井下措施工程见附表 1、Y110204工作面回撤通道上方的主副绞车硐室的尺寸和支护设计由生产技术中心提供。Y110204工作面回撤通道上口主副绞车硐室采用炮掘方法提前施工,回撤通道采用采煤机施工。 2、主副绞车采用基础灌浆(砼标号不小于C20)、地脚螺栓及压杠固定,回撤通道内的调向绞车使用“四压两戗”固定(戗柱角度为650~750,压柱垂直于绞车底座和顶板,安装要稳定牢固,操作方便),其它绞车用4根地脚螺栓和“四压两戗”固定。绞车基础必须提前施工,确保养护期达到7天。 3、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施工完毕后进行铺轨。在回收通道内先铺设30kg/m轻轨以回收刮板机机尾及采煤机,其他边回收框架边铺设轨道(5.0m/节)。轨道的铺设必须按照永久轨道的铺设进行。 4、风巷绞车的安装在回撤通道铺道前完成。在回撤通道上口安装转盘道,便于回收设备调向。 5、起吊环通过φ202300mm钢筋锚杆固定在巷道顶板上。要求钢筋锚杆必须全长锚固;锚杆外露长度为100mm;锚杆托盘紧贴岩面;锚固力大于10kN;锚杆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拉力试验。 6、回收Y110204工作面支架前,通风一队按Y110204工作面防火及通风设计布置通风及防灭火系统。 7、回收前所有设备由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并对设备数量、完好情况统一造册。 8、回收前,由运输一队负责检查副井提升钢丝绳及运输路线内的轨道情况,确保提升运输安全。回收期间,综采二队使用的绞车及钢丝绳必须每班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9、工作面回收前,使用进风巷和上运巷原有通讯系统。由矿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在Y110204工作面回撤通道上口的绞车硐室和回撤通道内各安装一部电话。 10、工作面下端头架回收完后,由通风一队负责调整工作面局部通风系统,要求将风筒布置到8#支架立柱前。(工作面风筒布置附图) 11、Y110204工作面回收时,使用语音信号系统。 附图2-1 Y110204工作面主副绞车硐室布置及支护方式、转盘道布置图 附图2-2 JDHB-30/3.5型绞车安装基础图 附图2-3 Y110204工作面正压通风系统 第三章 回收工程及施工工艺 第一节 综采设备的回撤工艺 井下回收包括上运巷设备的回收和工作面设备回收。采用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分别叙述如下(见附表)。 一、回收工作面所用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 ⑴、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5 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3 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取1.0 Q基本=60V采iS采i70%(m3/min) 计算得出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60V采S采70%K采高K采面长K温 =600.78.840.71.51.31 =506.8m3/min 式中 V采-工作面风速0.7m/s S采-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综采支架断面积 S5.23.5-117.2(m2) 式中 工作面控顶距--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平均值; 5.5454.74525.2m; 工作面实际采高-3.5m; 综采支架断面积-11m2; ⑵、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采S采 600.713.69 575.4m3/min 式中 V-工作面风速0.7m/s。 S采 13.69(m2) 式中 H为采高-3.5m; S采-最大控顶距和最小控顶距的平均断面。 Lmax为最大控顶距;Lmin为最小控顶距; ⑶、按人数计算 Q4N450200m3/min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50人 ⑷、按风速进行验算Q≥15S采1513.69205.35m3/min Q≤240S采24013.693285.6m3/min 故采煤工作面设计风量为575.4m3/min ⑸、回收工作面按备用工作面风量进行计算,不得少于采煤工作面实际风量的50% Q回=Q50%(m3/min) =575.450% =287.7 m3/min 故回收工作面设计风量为287.7m3/min 2、风筒距迎头的距离 d≥4 4=12m。 二.上运巷设备的回收 1、上运巷回收共需10天。 2、在改造Y110204上运巷胶带输送机时,设备列车即可移至+1100m车场南翼绕道安放。 3、回收顺序为 设备列车→电气设备→胶带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 4、电气设备和设备列车的回收,采用三班作业,每班19人,工期4天,累计用工228个。 ⑴、刮板机、转载机的刮板链拉出后,将电站电源断开,并将电缆拆除。 ⑵、拆除电气设备的电缆后,将电缆盘入花缆车,由外向里逐台撤出。 ⑶、待回撤通道施工完后,将+1100m车场南翼绕道内设备列车上的电缆拆除,设备列车解体后逐台运往地面。 5、将临时乳化液泵站移设到110204进风巷主井联络巷内安装就位,并将供液管路与158支架接通,形成临时供液系统。 6、胶带输送机、转载机的回收 ⑴、拆除顺序 拆运皮带→拆运皮带机头→H架及托滚→拆运转载机刮板链→拆运转载机冷却装置及电缆→拆运转载机机头及传动部→拆运皮带机尾→拆运转载机桥身段→拆运破碎机→拆运转载机落地段。 ⑵、回收方法 转载机在解体前,首先在桥身段下支设两个“井”字形木垛支承桥身段,然后利用起吊锚索配合手动葫芦起吊将机头拆除,转载机及皮带机尾均通过绞车牵引至上运巷起吊装置下,起吊装车。 ⑶、胶带输送机回收,采用三班作业,每班15人,工期4天,累计用工180个。刮板机机头、转载机和破碎机回收,采用三班作业,每班10人,工期3天,累计用工90个。 三、工作面设备的回收 1、回撤通道做好后,开始从上向下进行回收。拆除刮板机机尾,利用进风巷绞车牵引至进风巷起吊装置下进行装车外运。 2、采煤机的回收 ⑴、拆除顺序 撤电缆→拆运所有油水管→拆运左、右滚筒→拆运左、右摇臂→拆运左、中、右框架 ⑵、回收方法 采煤机回收工作在刮板机机尾回收后进行,采煤机各部件解体后,利用支架的顶梁配合手动葫芦将采煤机各部件起吊,然后利用主副绞车将各部件分别拖到风巷起吊装置下,利用JH-20绞车或手动葫芦进行起吊装车。 ⑶、采煤机回撤(包括回收刮板机机尾、过渡槽)工作采用三班作业,每班出勤10人,工期5天,累计用工150个。 3、刮板机的回收 ⑴、拆除顺序 拆除刮板机刮板链→拆运冷却水管及电缆→拆除刮板机机尾→拆运刮板机机头及其传动部→拆运机头过渡槽→拆运中部框架和电缆槽。 ⑵、回收方法 刮板机回收前,首先将所有刮板链和刮板整体拆出从机头往上30m处掐开并从进风巷装车运出;同时拆除其电缆和冷却水管从上运巷装车运出,然后进行刮板机机头的拆运,刮板机机头拆除工作在上运巷转载机回收完毕后进行。刮板机框架和电缆槽整体拆卸后,在工作面直接装车外运,每辆平板车装2节框架和电缆槽。 ⑶、刮板链回撤采用3班作业。每班回撤50m,每班出勤10人,工期为3天,用工90个。刮板机框架的回撤采用3班作业。每班回撤3节,每班出勤10人,工期为10天,用工300个。 ⑷、回撤通道铺轨工作采用3班作业。每班出勤10人,每班铺轨50m,工期为5天,累计用工150个。 4、液压支架的回收,回收采用三班作业,每班15人,每班回撤3架,工期17天,累计用工630个。支架的具体调向、回撤方法见第五章第二节支架回收安全技术措施。 5、主副绞车及其他辅助运输设备的回收采用2班作业,每班6人,工期1天,累计用工12个。 当工作面的支架全部撤除后,开始回收主副绞车。回收顺序为先回收主、副绞车,然后回收绞车硐室。 附表3-1 Y110204工作面回收工器具一览表 附图3-2 Y110204工作面支架回撤调向、支护图 第二节 综采设备的运输 1、地面运输 地面运输包括地面起吊、卸车以及从副井口设备挂钩处到设备存放点之间运输路线的运输。设备起吊、卸车由综采二队地面运输人员负责,运输一队负责将设备车从副井口设备挂钩处运输到卸车地点。 2、井下运输 井下运输包括综采设备在Y110204进风巷、Y110204上运巷、1142M车场及其绕道、副井筒、1100M车场及其绕道的运输。设备在副井筒、1142M车场及其南翼绕道、1100M车场及其南翼绕道运输由运输一队负责,其它地点的运输由综采二队负责。 3.运输方式井筒采用副井绞车运输;1142M车场及其绕道、1100M车场及其绕道采用电机车运输。 4.设备运输路线 胶带输送机机头部、转载机、破碎机、电站、泵站、开关、电缆及供液、供水管从上运巷运出。1#、2#、3#端头支架、采煤机、刮板机、过渡支架、中间架、上端头支架156#、157#、158#从进风巷运出。 ⑴、采煤机的运输路线为Y110204工作面→Y110204进风巷→+1142m车场南翼绕道→+1142m车场→副斜井→地面 ⑵、刮板机框架、中间支架、上端头支架的运输路线为Y110204工作面→Y110204进风巷→+1142m车场南翼绕道→+1142m车场→副斜井→地面 ⑶、1#、2#、3#端头支架的运输路线为Y110204工作面→Y110204进风巷→+1142m车场南翼绕道→+1142m车场→副斜井→地面 ⑷、胶带输送机机头部、转载机、破碎机、胶带输送机机尾、电站、泵站、开关、电缆、五小电器的运输路线为Y110204上运巷→+1100m车场南翼绕道→+1100m车场→副斜井→地面 ⑸、采煤机、刮板机、胶带输送机、转载机等需解体分运设备必须按照设备编号顺序运输。 第三节 回收工程劳动组织及计划 一、工程施工计划 根据回收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制约关系,编制工序明细表,确定各工序作业时间,同时编制优化网络计划图。(见图所示) 设备回收计划工期37天,计划用工4228个,具体工序组织见施工进度表。 具体工序组织见施工进度表。 二、劳动组织(见表) 施工单位综采二队 施工地点Y110204综采工作面 附表 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收劳动组织及工程进度表 附图 Y110204工作面设备回收网络计划图 附表 综采设备装车量测算表 回收劳动组织表 内 容 施工 单位 地 点 负责人 现场 现场施工 总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综采二队 110204工作面 李建银 李向东 杨志勇 技术负责人 综采二队 110204工作面 侯代亮 侯代亮 机电负责人 综采二队 110204工作面 杨东伟 朱万宁 设备装车、捆绑 综采二队 设备存放场地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设备运输 综采二队 进风巷、上运巷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支架回收 综采二队 工作面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刮板机回收 综采二队 工作面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采煤机回收 综采二队 工作面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转载机、破碎机回收 综采二队 上运巷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电气设备回收 综采二队 上运巷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胶带输送机 回收 综采二队 上运巷 跟班队干 当班班长 第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Y11020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期间,矿成立“Y11020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领导小组”,现场协调和平衡各项工作,以保证回收工程各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按计划完成任务。 2、在井下和地面施工时,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统一指挥。 3、Y110204回风巷及+1142m、+1100m车场的轨道在综采设备运输前,必须进行压道试验,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彻底处理并做好记录。 4、各种运输、起吊用具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由机电动力中心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每班必须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的用具严禁使用。 5、进入设备装卸地点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天车司机、吊车司机、叉车司机、电机车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 6、起吊设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必须达到被吊物件重量的6倍。手动葫芦起吊能力必须大于设备重量的1.5倍。钢丝绳扣、钢丝绳、卸扣体、连接环、手动葫芦、滑轮等设备的承载能力必须与负荷相匹配。严禁超载起吊。 7、所有绞车钢丝绳钩头和所有起吊用的绳扣均采用插接,插接长度必须达到钢丝绳直径的30倍。 8、所有使用的花栏绳扣,一端按规定插接,一端打卡子。采用钢丝绳卡子卡接时,卡紧程度应使钢丝绳压扁尺寸大于1/3钢丝绳直径,前端、末端两个“U”型卡子的螺丝应卡在副绳上,“U”型卡子不得同一方向使用。钢丝绳绳卡使用应符合规定。 9、地面及井下每次起吊重物前,必须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对起吊器具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如不完好的手动葫芦及损伤、变形或磨损的钢丝绳、“S”勾、链环、刮板大链等)严禁使用。且必须设置警戒由专人统一指挥,信号要准确可靠。严禁多人指挥。 10、地面及井下设备起吊前必须先试吊,试吊高度到100mm时停止起吊,检查所有起吊用具,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同时设专人观察顶板支护起吊装置及用具的可靠性,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处理好后方可重新作业。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下通过。 11、装车时,对于形状不规则部件,必须用方木垫稳垫平,圆形部件的两肋必须塞紧。设备捆绑时,钢丝绳与设备各接触点必须加垫废旧胶带以免棱角损坏钢丝绳。 12、设备在装车、运输、卸车过程中,对易损件、特殊件及小件要有专人负责,不得丢失或损坏。 13、设备及部件装车时,重心要与平板车中心一致,严禁超长、超宽、超重。对捆绑好的车辆必须经井口运输工作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并在“设备装车捆绑质量检查表”上签字后方可入井。 14、所有油脂必须用专用油桶或油壶分别装运。 15、入井运输前,副井绞车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且动力制动必须保证灵敏可靠,绞车必须由在本岗位工作三年以上且经验丰富的司机操作。绞车房每班必须有维修人员值班,保证绞车的正常运行。 16、地面及井下运输线路上的通讯信号必须清晰、灵敏、可靠。信号不清晰、不准确严禁开车。每提升一次要对钢丝绳、插销及轨道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先处理、后开车,并做好记录。 17、设备提升前,由矿综采设备回收领导小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整个运输系统及线路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设备提升。 18、井下安装过程中,各作业点要由专人检查煤帮、顶板、起吊物及起吊架等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 19、回风巷、上运巷绞车硐室规格尺寸、绞车的安装位置及数量均以设计为主。绞车基础必须提前施工,确保养护期达到7天。回撤通道内、进风巷及上运巷安装安全门时采用基础浇注(砼标号不小于C20),要求立柱插入底板500mm,养护期7天。固定安全门的两根立柱使用2根2m11矿工钢,基础浇注好后安装安全门。 20、设备与电机车用专制刚性连接器连接,不合格的连接器严禁使用。刚性连接器用4吋厚壁管制作,长度1.5m,厚壁管两头用20mm厚的钢板焊接,一端为立式,一端为横式,插销孔Ф40mm,焊接长度不小于150mm。 21、地面及井下电机车牵引速度不得大于1.0m/s。钢丝绳使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2、施工期间,瓦检员、安监员必须坚持跟班检查。 23、所有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Y110204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收施工组织设计、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24、文明生产要求 ⑴、每班下班前必须将地面及井下运输线路上的文明生产清理好。 ⑵、工作地点不得有杂物、淤泥和积水,设备摆放、材料码放必须整齐。 ⑶、各工种必须保持工作地点附近设备表面的卫生。 第二节 铺轨安全技术措施 Y110204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施工完毕后铺轨执行以下规定 一、轨道铺设顺序为 整理道床→摆轨枕→摆钢轨→上扣件→检查轨枕及轨道位置尺寸→钉道钉→调平、拨直轨道→安装防滑桩 二、轨枕规格1500mm150mm150mm,材质柳木。轨道规格5m30Kg/m,轨距900mm,轨枕间距为700mm,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轨道中心线进行铺设。 三、轨道铺设质量标准及要求 1、基底工程 保证项目道床基底和无碴道床轨枕槽密实、无淤泥、无杂物。 道床基底平整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1m2范围内凹凸不大于100mm。 优良1m2范围内凹凸不大于50mm。 道床基底允许偏差 ①标高50mm ②轨槽间距100mm 2、轨枕工程 ⑴、轨枕、岔枕的材质、规格、强度及埋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⑵、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轨枕不得混用。 ⑶、枕木在底板上掏槽铺设,槽深40mm, ⑷、轨枕的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间距轨枕间距50mm;轨枕中心位置50mm。轨枕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两端成直线,误差20mm;轨道接头处必须悬接。 3、轨道工程 ⑴、保证项目 ①钢轨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的30Kg/m钢轨在使用前必须逐根调直、整平。 ②严禁使用磨损超过限度的钢轨,严禁铺设杂拌道。 ③连接件及扣件的规格、型号必须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 ⑵、基本项目 ①轨道的轨距(曲线为加宽后)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小于设计4mm,不大于设计6mm。 优良不小于设计3mm,不大于设计5mm。 ②两轨轨面高低差(曲线为加高后)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直线段不小于设计6mm,曲线段不小于设计2mm,不大于5mm。 优良直线段不小于设计4mm,曲线段不小于设计2mm,不大于3mm。 ③轨道接头的平整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接头的高低和内侧错距均不大于2mm,优良接头的高低和内侧错距均不大于1mm。 ④轨道接头方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悬接无垫接,直线段采用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6mm。 优良悬接无垫接,直线段采用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4mm。 切眼上口轨道与转盘道连接的顶弯道长度2m,曲率半径15m;切眼下口轨道与上运巷轨道连接的底弯道长度2m,曲率半径15m。 ⑤扣件钉连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道钉或螺栓压板俯、仰、歪、斜或浮离量大于2mm的不大于15%,且不连续。 优良道钉或螺栓压板俯、仰、歪、斜或浮离量大于2mm的不大于10%,且不连续。 钢轨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单、双轨中心位置50mm。 ②坡度1mm。 ③轨面标高50mm。 ④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10m弦量≤15mm。 ⑤方向直线目视平顺,用10m弦量≤12mm。 曲线目视平顺,用2m弦量相邻正矢差≤3mm。 ⑥缝(限值)直线≤5 mm;曲线≤8 mm。 4、防滑桩8个,每30m加设一个防滑桩(700mm100mm48mm,10#槽钢与Φ20mm圆钢焊接而成),插入底板420mm;要求槽钢面与轨道底面水平位置平齐且将钢轨底部焊接的钢板与槽钢侧面卡住。 5、铺轨观感质量要求 ⑴、道床密实、整洁、平顺、无积水、无淤泥; ⑵、轨枕布置规整,间距均匀; ⑶、道轨顺直,接头平整,轨距均匀,连接件配套整齐,紧固有效; ⑷、轨道安全防护装置配套齐全,安设平整牢固。 四、装卸、抬运物料 1、装卸钢轨时,要配足人员、有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抬轨时要前后协调一致,同抬同放,不得乱扔乱放,以防止伤人。 2、在地面或进风巷等地点抬运轨道时 ⑴、每根轻轨不少于6人,每2人一组沿轨道长度均匀排列,用木杠和棕绳抬运。轨道离底板高度200mm,不准上肩抬运。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注意脚下路线。 ⑵、抬放钢轨时,人员必须同起同落,手或胳膊应躲开轨道底部,轻起轻落,以防止钢轨掉落发生意外事故,在切眼内抬运轻轨时10m范围内严禁站人。 ⑶、装车时,最少6人,站在轨道同一侧同抬同放,平稳放置在花栏车上。装车时,先在花栏车上装6层枕木,将装车的轨道放在枕木上,用木板与Φ15.5mm的钢丝绳将铁轨与矿车碰头下部绑扎牢固,钢丝绳至少缠绕两道,并将木板用双股8铁丝捆绑在花栏车栏杆上,同样的方法将钢丝绳穿过轨道前端道连接眼并缠过矿车中部,用木板绞紧并捆绑木板,将钢轨牢牢捆绑在花栏车上,要求每辆车装轨道数量不得超过10根。 ⑷、严禁用矿车装运钢轨,必须使用架子车,并捆绑牢固,以防脱滑,运送时,要与绞车司机联系好,确保开车平稳。 ⑸、钢轨装车时,必须两端要均称,装车要求牢固可靠,以保持运行平稳。 4、人力推车 ⑴、推车前,推车工必须认真巡视路线检查轨道及道岔,清除沿途障碍物,保证推车线路畅通无阻。 ⑵、推车前,先将后面的矿车用木楔稳住,推车时,时刻注意观察前方,当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时都必须发出信号。 ⑶、推车时必须匀速前进,严禁放飞车或蹬车滑行及车前拉车。 ⑷、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车的下方必须有人,推车时一次只准推一辆车。 ⑸、推车时注意巷道两帮物件伤人并在推车过程中注意前后行人的安全。 ⑹、处理车辆掉道时,先将车支稳,利用杠木先将架子车一头撬上轨道后再撬另一头复位,用铁轨、撬棍使矿车复位时,应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⑺、人力推车时,禁止将手扶在车沿上,要推最长钢轨的轨头,而且两帮不准有人随行,严禁同时推动两辆车。 ⑻、在使用小绞车前,先对绞车各部连接、钢丝绳及绳头、声光信号及“一坡三挡”进行细致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⑼、该巷道需要绞车接力运输,在摘挂钩时,必须待车辆停稳,并用木楔将车轮前进方向掩稳,再进行摘挂钩。 五、轨道铺设 1、安装道夹板穿螺栓探眼时,必须用单头螺栓或其它工具进行,严禁用手伸入孔眼试探。 2、拨道时,人员应站在轨道同一侧,两端平行移动,人员呼应一致,移动轻轨时必须使用φ25综绳拉住,防止下滑。 3、在一节轨道两端同时工作时,一端移动钢轨必须通知另一端的作业人员。 4、道钉必须钉实,不得浮、离、歪、斜、弯。钉道钉时,一人将轨枕撬实、另一人用道钉锤击打道钉。击打道钉人员与撬枕木人员要在轨道地两侧,两人斜对能目视,撬枕木人员必须躲开道钉锤运行方向。钉道钉时,先将手心向上用手指捏钉身,扶正道钉,轻轻将道钉打入枕木,直至钉稳后,再松开扶道钉的手,用力砸道钉,以避免飞钉伤人。扶道钉与钉道钉必须一人作业,道钉要钉成“八”字型或反“八”字型。 5、底板清平时,用手镐将凹出的部分找平。作业前,首先检查手镐的手柄是否牢固,不得有松动、裂纹。两把手镐不得在同一地点作业,距离不小于5m,其他人员必须躲开手镐下落运行方向。 6、使用弯道器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⑴、必须由班组长或道工亲自负责指挥,人员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⑵、弯道器必须固定牢固,将轨道卡牢,防止在工作时打滑弹出伤人。 ⑶、用弯道器拿弯时,要将钢轨顶紧钩牢,方可工作。 7、用道起子起道或起道钉时,不准握满把,以免压手。 8、使用起道器时,压杠人要斜方向站稳,手脚必须躲开轨面和道木,压完后将杠子抽出,以免跑牙伤人。 9、在切眼内行走或拿物件时,必须注意脚下路线和底板,防止绊倒。 第三节 设备起吊、装车、捆绑安全技术措施 一、井下起吊 ⑴、回收刮板机头、溜槽、电缆槽时,采用钢丝绳扣、手动葫芦、连接环和工作面端头架顶梁作为起吊装置;回收胶带输送机机头架、机尾架、传动装置以及转载机、破碎机等大件时,采用3.8m长的л型钢梁沿倾向架设“一梁四柱”起吊抬棚或已施工好的起吊环做为起吊装置。 ⑵、在起吊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绞车、钢丝绳、滑轮等器具的完好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避开起吊物下方的安全可靠地点进行操作,严防设备伤人。 ⑶、利用40T链环及连接环起吊时,链环必须穿入连接环内,连接环、连接绳扣,并用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