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04工作面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案.doc
40104综采工作面 回撤期间通风、防灭火方案 通风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一、概况 40104工作面为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切眼长度260米,开采煤层属易自然发火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5个月,最短24天,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0.08%。 工作面从2008年4月开始回采,预计2009年2月到达停采线位置,2009年2月18日开始回撤,3月13日结束,回撤工期25天。工作面共有支架152架,分两段回撤,先回撤下隅角至回撤通道段设备,再回撤回撤通道至上隅角段设备。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回撤,特制定回撤期间通风、防灭火方案。 二、通风瓦斯管理 1、 调整通风系统,内圈变U型为Y型。具体方法如下从40104回顺距停采线60m处开口,做措施巷与切眼中部贯通,巷道断面10m2(42.5),长度190m。通风系统分为两个阶段,回撤下段时,通风系统为回顺进风,运顺、回撤通道回风(见图1);下段回撤结束后,通风系统为回顺进风,回撤通道回风(见图2)。 2、 通风系统调整后,在40104回顺超前回撤通道开口10m处、40104运顺超前联络巷10m处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断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工作面回风流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3、 回撤前,在40104变电所回风道、40104运顺联络巷内分别安设两台245kw局部通风机,待切眼回撤完后用于40104运、回顺局部通风。 图1 回撤下段通风系统示意图 图2 回撤上段通风系统示意图 4、 为保证回撤期间切眼的正常通风,回撤时,必须采用打木垛的 方式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保护好临时回风通道,木垛为长方形(1m1.8m),木垛间距5m。 5、 回撤分两段进行,先回撤下隅角至回撤通道段,回撤结束后,立即将此段封闭,然后再回撤下一段。 6、 回撤下段期间,工作面总风量控制在1000m3/min以内;回撤上段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工作面风量。 7、 回撤期间,在回撤通道内铺设一趟Ф325mmPE抽放管路,一趟Ф159mm注氮管路,一趟Ф159mm黄泥灌浆管路,当回撤完第一段时,封闭该段上出风口,利用1抽放系统进行埋管抽放;并立即封闭此段,在40104运顺联巷以里5m处,迅速施工一道防火墙。 8、 工作面回撤结束后,立即在40104回顺及回撤回风道内同时施工防火墙,将工作面彻底封闭。施工防火墙时,应同时施工,同一时间封口。防火墙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通风部确定。 9、 施工防火墙时,墙体采用砖混结构,单道墙厚度不小于1m,两墙之间充填黄土厚度不小于1m。(附防火墙构筑示意图) 三、防灭火管理 40104工作面回撤前及回撤期间,采取灌注三相泡沫为主,注氮防灭火、黄泥灌浆、汽雾阻化、撒盐、上下隅角封堵等相结合的综合防灭火手段,保证工作面回撤期间防灭火安全。 一 停采前防灭火管理 1、 距停采线200m处开始,从40104灌浆巷加强对采空区灌浆,原班灌浆时间不少于12h,水土比不大于41,同时,每三个原班灌注一次三相泡沫,每次灌注时间不少于12小时,每次灌注量每小时不少于400Kg。灌注期间,必须保证氮气浓度为97以上,氮气压力不小于0.7MPa,同时加强采面气雾阻化及采空区注氮工作,采面实行24h不间断喷洒阻化剂及采空区注氮。 2、 距停采线150m开始,每推采50m,在上隅角埋设一个CO取样器,对采空区实行24h不间断观测,同时,每班设专人采气样进行地面气体分析。 图3 40104工作面回撤后防火墙构筑示意图 3、 距停采线100m处开始,每天灌注一次三项泡沫,每天灌注时间不少于12小时,每次灌注量每小时不少于400Kg,灌注期间,必须保证氮气浓度为97以上,氮气压力不小于0.7MPa,同时加强采面气雾阻化及采空区注氮工作,采面实行24h不间断喷洒阻化剂及采空区注氮。 4、 距停采线60m处开始俯采时,对采空区改注凝胶,每天灌注一次,每天灌注时间不少12小时,灌注量严格按凝胶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配比比例。 5、 停采前,在40104泄水巷1联巷防火墙上预埋Ф159mm管路,备用于灌注黄泥浆及三相泡沫。 6、 距停采线15m时开始,工作面上下隅角使用卡佛尼预制块不再拆除,每班拉架时在原墙外重新构筑,以保证上下隅角封堵的连续性。 7、 停采前,在40104灌浆巷滞后停采线40m处施工一道密闭墙,墙体厚度不小于500mm;同时在40104泄水巷滞后停采线40m处施工一道密闭墙,墙体厚度不小于500mm。 8、 停采前,在40104灌浆巷滞后停采线35m处施工一组5个灌浆孔,钻孔直径90mm。在40104泄水巷滞后停采线35m处施工一组5个灌浆孔,钻孔直径Ф90mm,停采后开始灌注黄泥浆及三相泡沫。 9、 停采前,对40104灌浆巷以及40104泄水巷滞后停采线40m范围内巷道两帮及顶板进行喷洒水泥砂浆,减少采空区漏风。 二 停采后至回撤前防灭火措施 1、 停采后扩帮期间, 从回顺向切眼铺设一趟Ф159mmPE管,用于进行架间灌注三项泡沫。 2、 每6架施工一个走向灌注孔,孔深不小于5m。 3、 在此期间灌注时,保证每三天灌注一次三项泡沫,每次灌注时间不少于10h,每小时灌注量不少于400Kg,灌注期间,必须保证氮气浓度为97以上,氮气压力不小于0.7MPa。 三 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间防灭火措施 1、 工作面回撤支架时,每撤一架,在原支架位置进行人工铺洒凝胶,每架铺洒量不低于10Kg。 2、 回撤期间,三项泡沫分别从40104灌浆巷、回撤通道(切眼中部)、40104泄水巷依次轮换进行灌注,待40104运顺密闭后,40104泄水巷灌注点改从该密闭处进行灌注。 3、 回撤期间,保证每天灌注一次三项泡沫,每次灌注时间不少于12h,每小时灌注量不少于400Kg,直至工作面回撤结束。 四 回撤期间应急措施 1、 回撤期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封闭材料,其中包括足够施工最少一道厚度不小于1.0m闭墙的沙子、水泥、砖,足够施工至少一道板闭所需的木板,以及能封闭至少一条巷道的矿用新型快速膨胀材料等,以保证出现意外情况所需。 2、 回撤一段切眼后,在回撤通道与一段切眼交岔点靠运顺侧,及时施工一道封堵墙,该墙体采用矿用新型快速膨胀材料,以配合运顺施工密闭防火墙。 3、 回撤期间,出现CO等有害气体超限,出现发火征兆时,必须及时封闭工作面,不再继续回撤。 四、安全技术措施 1、 矿成立回撤指挥部,对回撤工作、防灭火工作及通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指挥。 2、 回撤通道必须在扩帮结束时同时完成施工。回撤前,调整工作面通风系统,并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3、 严格按要求打设木垛,间距必须符合规定,宽度不小于1.5m,下段回撤完毕后,在工作面三岔口增设木垛,保证工作面留设的回风通道及上段回风出口畅通。 4、 回撤前,通维队必须在各处备好构筑防火墙所需材料,施工防火墙时,必须严格按质量施工,掏槽深度不小于500mm,黄土必须人工夯实,接顶处必须严密,墙体灰浆必须饱满,确保防火墙严密不漏风。 5、 回撤期间,通维队必须加强气体监测力度,且必须指定专人每班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和风量、风向的变化,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4次,并及时将检测数据汇报通风调度。 6、 加强束管监测系统管理,保证束管监测系统在回撤期间能正常运行,加强人工采样力度,每班对工作面上隅角及采空区进行采样分析,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公司有关部门及领导。 7、 抽灭队必须完善灌浆系统和抽放系统,保证各“一通三防”系统运转正常。 8、 灌注黄泥浆和三相泡沫时,必须保证泥浆浓度,三相泡沫添加量每小时不少于400Kg,并安排专人巡查灌浆系统,确保灌浆系统连续运转正常,提高灌浆质量和效果。 9、 综采队要加强对回撤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分工,编制回撤计划,制定措施,严格考核,确保22天之内结束回撤工作。 10、 加强回撤期间的综合防尘工作,综采队每班必须安排专人对工作面及车辆经过的巷道进行洒水降尘,工作面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洒水降尘。回撤时,应先洒水后撤架,确保回撤时煤尘不飞扬。 11、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回撤期间,动力部每班必须安排专人对40104工作面的所有电器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电器设备失爆事故; 12、 加强回撤期间的消防管理,回撤期间工作面必须设消防材料点,干粉灭火器配足10台、灭火沙箱4个、灭火锹4把,并保持完好。对使用过的棉纱、润滑油等物品,必须派专人收集整理,并运送至地面; 13、 40104采面回撤期间,必须设置专职瓦检员、安检员,当发现瓦斯浓度等于或超过1.0时,必须立即停止回撤工作,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并撤出人员,采取措施待瓦斯浓度降至1.0以下后方可恢复回撤工作。 14、 加强40104工作面“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回撤期间,要求通风部、抽灭队、通维队必须每班有一名干部跟班,督促落实有关措施,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