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矿石可选性4.doc
福建省德化县杨梅青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含金铜矿石 混合矿可选性试验研究报告 沈阳贵金属研究所 二00七年四月 目 录 前 言-------------------------------------------------------3 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6 2 磨矿粒度特性曲线试验----------------------------------7 3 磨矿细度试验----------------------------------------------9 4 药剂种类、用量试验------------------------------------13 5 pH值(CaO用量)试验--------------------------------18 6 流程试验----------------------------------------------------22 7 中矿单独处理试验----------------------------------------27 8 浮选全流程闭路试验--------------------------------------32 9 混汞试验-----------------------------------------------------39 10 小结-----------------------------------------------------------41 前 言 受福建省德化县杨梅青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沈阳贵金属研究所对公司采集的含金铜矿石混合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其浮选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矿的浮选工艺改造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根据现场采矿和选矿的实际生产情况,该研究对公司提供的三种矿石进行都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别编写了试验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按照三种矿石111的比例进行混合配矿,该研究报告是对混合矿进行单独研究的结果。岩矿鉴定报告分别对三种矿石含金铜矿石、含金高硫铜矿石、含金泥化铜矿石,都做了镜下鉴定。三种矿石的金属矿物成分、脉石矿物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各种矿物的含量不一样。金属矿物成分主要有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此外还有少量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自然金和银金矿。含金铜矿石混合矿中,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呈纤维状、粒状、棒状或其他形态分布;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方解石、长石、绿泥石。黄铜矿、辉铜矿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黄铁矿为金的次要载体矿物,一部分金赋存在石英脉石中。金的嵌布粒度非常细,小于-2um占15,一部分被石英包裹,另一部分被褐铁矿包裹。被石英和褐铁矿包裹的金,浮选时很难回收。故采用浮选工艺回收含金铜矿石混合矿中的金,回收率较低。混合矿中含泥(2mm)20,含硫化矿物15。 本次采集的三种含金铜矿石,分别经实验室破碎、混匀、缩分,单独装袋,并对三种矿石分别进行浮选试验。在此基础上,三种矿石按照111的配比,制成混合矿样。混合矿中,铜的平均品位为4,金的平均品位为4.17g/t,本次可选性研究,按照现场实际生产的配矿比例,将含金铜矿石,根据实验室浮选试验要求,严格制备试验混合样品,分别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捕收剂种类和用量试验、pH值试验、调整剂用量试验、精选试验、扫选试验等。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浮选开路试验和浮选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Wg新药剂,在磨矿细度-200目为82的条件下,第一段粗选作业严格控制精矿产率,可获得合格铜精矿,扫选获得的中矿单独处理,即采用一段磨矿二段选别的浮选工艺流程,有望降低选矿成本,提高铜和金的回收率。 由于含金铜矿石混合矿属于中等易磨矿石,其中高硫矿石和含金铜矿石可磨度相差无几,但两者与泥化矿石可磨度相差较大。所以,现场生产,对磨矿细度的控制相当困难。建议泥化矿石可不经破碎,直接进入球磨机。通过一段磨矿,尽量控制混合矿石的磨矿细度统一达到-200目80。根据实验室浮选工艺试验(见流程图15),采用一段磨矿二段选别,一段粗选只添加新药剂Wg,严格控制铜精矿产率,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可达18,金品位可达19g/T,直接外卖。一段粗选后,进行扫选,扫选添加黄药、黑药和2油,并尽量降低扫选尾矿中铜和金的品位,以期达到直接丢弃尾矿的目的。扫选获得的中矿单独处理。本次浮选试验获得的中矿,铜品位为7左右,金品位为8g/T左右,需要继续富集(精选)。中矿处理需要添加六偏磷酸钠分散剂,以消除矿泥对选别的影响。中矿精选富集,合理控制混合精矿产率,获得的混合精矿,铜品位可达12,金品位可达13g/T,可以外卖。采用新的浮选工艺流程(见图15),铜的总回收率为85左右,金的总回收率为80左右。新工艺采用的药剂比较简单,估计可大幅度降低药剂成本。按年处理(300吨/日300天)90000吨矿石估算如下 Wg新药剂90000吨20克/吨10-610104元180000元 黄药90000吨20克/吨10-67.8103元14040元 黑药90000吨10克/吨10-613.8103元12420元 分散剂 90000吨1公斤/吨10-30.8103元72000元 每年药剂花费213660元,药剂成本为2.38元/吨 原来的药剂成本按总处理量19900吨计算为 石灰(20万元)活性炭(3万元)Y-89(6.5万元)黄药2万元黑药2.5万元Z-2002.1万元MIBC0.4万元36.5万元19900吨18.34元/吨 原工艺流程处理每吨矿石药剂成本为18.34元,新工艺流程为2.38元,每吨矿石约可降低药剂成本15.96元,每年增加收益14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本次采取的试样原矿中金的品位较高,而现场生产入选的实际原矿,金的品位又比较低,两者差别很大。考虑到实际生产原矿中金的品位很低,采用混汞作业效果不明显。(在实验室条件下,只获得6%的混汞回收率)。所以,在现场生产中,建议不必采用混汞作业。 1 混合矿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1.1混合矿试样的采取 本次试验样品的采取工作,是由福建省德化县杨梅青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采样,样品的代表性取决于现场的采样方法。本次采集的三种含金铜矿石,分别经实验室破碎、混匀、缩分,单独装袋,并对三种矿石分别进行浮选试验。在此基础上,三种矿石按照111的配比,制成混合矿样。混合矿中铜和金品位均比现场入选品位高出约4倍。所以矿石的代表性很差,选别指标与现场实际生产指标会有差别。 1.2混合矿试验样品制备 三种矿石先分别破碎,混匀、缩分。破碎、混匀、缩分是在破碎实验室进行,破碎流程如图1所示。原矿经过一段开路粗碎,粗碎采用实验室300400mm颚式破碎机,粗碎产品最大粒度-30mm。粗碎产品再经过二段中碎,中碎采用实验室60100mm颚式破碎机,中碎产品最大粒度-10mm。中碎产品经过第三段闭路细碎,细碎采用实验室500500mm对辊破碎机,细碎产品经过筛分,筛上产品(+2mm)返回细碎,筛下产品混匀缩分。用天平称取每份试样500g装袋,试样最终破碎粒度为-2mm。 图1 混合矿样加工流程 2 磨矿粒度特性曲线试验 取混合矿样500g(5份),最大粒度为-2mm,确定磨矿时间分别为3、5、7、10、14min。采用实验室XMQ-67型24090mm锥形球磨机磨矿,球磨机内配备三种不同直径的钢球,其配比为282010mm 342(Kg),钢球充填率为48%。 磨矿粒度特性曲线试验流程见图2。每次磨矿加水300mL,此时矿浆液固比为35,即磨矿浓度固定为62.5%。磨矿时间结束后,从球磨机中倒出矿桨,磨矿产品先经过湿筛,筛上+200目产品烘干后,再干筛称重,最后计算-200目含量。 用原矿量500g减去+200目的筛上产品质量,便可得到筛下-200目产品的质量,计算出相对应的-200目筛下产品产率,试验结果见表1。根据表1的试验结果,绘制磨矿粒度特性曲线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磨矿粒度(-200目含量)越来越细。根据前三种矿样的试验结果,混合矿样的磨矿细度与其他三种矿样的最佳磨矿细度应该统一为82,比较适宜。 表1 磨矿粒度特性曲线试验结果 磨矿时间(min) 3 5 7 10 14 +200目(g) 187 138 91 76 51 -200目含量(%) 62.6 72.4 81.8 84.8 89.8 图2 磨矿粒度特性曲线试验流程 图3 磨矿粒度特性曲线 3. 磨矿细度试验 3.1 磨矿细度校核试验(采用黄药黑药) 根据含金铜矿石、含金高硫铜矿石、含金泥化铜矿石的浮选试验结果和图3的磨矿粒度特性曲线,混合矿直接确定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82%,相对应的磨矿时间为7min。 磨矿操作条件与磨矿粒度曲线试验相同,采用同一台实验室XMQ-67型24090mm锥形球磨机磨矿,球磨机内钢球直径大小和质量配比不变,钢球的充填率不变。同样加水300mL,固定磨矿浓度为62.5%,磨矿细度浮选试验采用实验室1.5立升挂槽浮选机,挂槽浮选机的充气搅拌装置是模拟现场生产设备,带有自动刮泡装置,并设有专门的进气阀门调节和控制充气量。 取混合矿样500g,粗选浓度为28%,符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磨矿细度校核试验采用一次粗选,粗选加黑药30 g/T,黄药60g/T,2#油20g/T,粗选时间6mm,试验流程见图4。粗选的浮选泡沫产品为粗精矿,粗精矿和浮选尾矿分别取样分析。4种矿样浮选试验时,磨矿细度相同,采用药剂种类相同(黄药黑药),用量相同(黑药30 g/T,黄药60g/T,2#油20g/T),混合矿磨矿细度校核试验结果和其他三种矿石的磨矿细度(-200目82)试验结果比较,见表2。由表2可看出,在实验室相同的磨矿和浮选条件下,高硫和含金矿选别指标比泥化和混合矿选别指标好。可见,矿泥对浮选影响非常明显,建议现场生产增加洗矿作业,矿泥单独处理。矿泥中含铜3.61,含金4.73g/t,含硫3。 图4 混合矿磨矿细度试验流程 表2 4种矿样磨矿细度试验结果比较 选别指标 混合矿 高硫矿 含金矿 泥化矿 精矿产率() 42.4 56.1 46.8 42.4 精矿铜品位() 6.24 6.51 6.03 6.24 精矿金品位(g/T ) 7.81 8.74 6.14 7.81 尾矿铜品位() 0.81 0.41 0.31 1.22 尾矿金品位(g/T ) 1.65 1.3 1.01 1.65 精矿铜回收率() 77.65 95.41 94.01 79.11 精矿金回收率() 77.65 89.56 84.56 77.65 注4种矿样的磨矿细度均为-200目82。药剂的种类、用量相同。 3.2 磨矿细度对比试验(采用Wg新药剂) 将混合矿石磨14min,使其磨矿细度达到-200目90,与磨矿细度达-200目82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同样采用1.5立升单槽浮选机。磨矿细度对比试验采取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粗选浓度为28%,加Wg新药剂2d,粗选时间6mm。扫选在同一台浮选机中进行,扫选加黄药40g/T、黑药20g/T和 2#油10g/T,扫选时间8mm。试验结果见表3。 图5 磨矿细度对比试验 表3 磨矿细度对比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与选别指标 -200目90 -200目82 粗选精矿产率% 37.0 12.4 粗选精矿铜品位 4.23 12.24 粗选精矿金矿品位g/T 7.6 11.81 扫选中矿产率% 9.3 26.8 扫选中矿铜品位 15.22 5.87 扫选中矿金矿品g/T 12.2 6.78 扫选尾矿产率% 53.7 39.2 扫选尾矿铜品位 0.94 0.58 扫选尾矿金品位g/T 1.7 1.2 粗选精矿扫选中矿铜回收率% 85.01 92.59 粗选精矿扫选中矿金回收率 89.73 87.47 混合矿磨矿细度越细,产率越高。不过,采用Wg新药剂,粗选产率是可以控制的。扫选采用黄药和黑药,捕收能力强,加多了,中矿产率高,加少了,又无法降低尾矿中铜和金的品位。所以,现场生产扫选作业,控制黄药和黑药的加入量非常关键。而选别指标好坏取决于中矿如何处理。 4 捕收剂种类、用量试验 4.1 黄药黑药用量试验 尽管已经对含金铜矿石、含金高硫铜矿石、含金泥化铜矿石三种试样分别进行了黄药黑药用量浮选试验,但由于矿泥影响选别效果,故有必要对混合矿石重新进行捕收剂种类、用量试验。取原矿样500g(4份),根据磨矿细度校核试验结果,确定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82%,相对应的磨矿时间固定为7min,磨矿浓度为62.5%。磨矿操作条件与上述试验相同,药剂用量试验采用一次粗选,粗选浓度为28%。黄药和黑药的配比固定为21,粗选黄药黑药用量分别确定为2010、4020、6030、8040g/T,固定添加2#油20g/T。浮选试验流程见图6。 图6 黄药黑药用量试验流程 表4 黄药黑药用量试验结果 黄药黑药用量(g/T) 2010 4020 6030 80 40 精矿产率(%) 18.24 21.63 28.25 35.18 精矿铜品位() 11.23 10.78 9.18 7.03 精矿金矿品位(g/T) 8.84 7.96 7.38 5.65 尾矿铜品位() 0.96 0.82 1.02 1.65 尾矿金品位(g/T) 2.76 2.21 1.24 1.82 铜回收率(%) 71.94 77.46 78.12 71.16 金回收率() 41.19 50.04 66.65 62.57 图7 黄药黑药总用量与浮选回收率的关系曲线 从图7可看出,药剂用量越多,浮选粗精矿产率越大,铜和金的回收率越高;药剂用量越多,尾矿中铜和金的品位越低。当药剂用量达到120 g/T时,各项选别指标反而有所下降,故初步确定药剂用量为黄药60g/T黑药30 g/T,总药剂用量为90 g/T比较适宜。由于含金铜矿石中的铜矿物比较容易浮选,不管黄药和黑药用量多少,浮选粗精矿的产率都很高,造成粗精矿中的铜和金的回收率均很低,所以有必要选择新的捕收剂来浮选该含金铜矿石。 从含金铜矿石、含金高硫铜矿石、含金泥化铜矿石三种试样的黄药黑药用量浮选试验看,与混合矿石一样,当(黄药黑药)用量(6030)g/t时,浮选效果最好。相同的磨矿细度和药剂用量(黄药黑药6030)下,比较4种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4种不同矿石黄药黑药用量试验结果比较 选别指标 高硫矿 含金矿 泥化矿 混合矿 精矿产率(%) 56.1 46.8 42.4 28.2 精矿铜品位() 6.51 6.03 6.04 7.81 精矿金矿品位(g/T) 8.74 6.14 7.81 7.38 尾矿铜品位() 0.41 0.31 1.22 1.02 尾矿金品位(g/T) 1.3 1.01 1.65 1.24 铜回收率() 95.41 94.01 79.11 78.12 金回收率() 89.56 84.56 77.65 66.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5可看出,在相同的磨矿细度和药剂条件下,再次显示高硫和含金矿选别指标比泥化和混合矿选别指标好。可见,矿泥无论是对磨矿细度试验还是对药剂用量试验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 4.2 新药剂试验 采用4种新药剂Zx、 Sx、Wg、Wy进行对比试验。取原矿样500g(4份),根据磨矿细度试验结果,确定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82%,相对应的磨矿时间固定为7min,磨矿浓度为62.5%。磨矿操作条件与上述试验相同,采用的浮选机也与磨矿细度浮选试验一样,用同一台1.5立升挂槽浮选机做试验。4种新药剂对比试验同样采用一次粗选,调整的粗选浓度为28%。浮选试验流程见图8,试验结果见表6。 图8 新药剂试验流程 表6 4种新药剂试验结果 新药剂 Zx Sx Wg Wy 精矿产率(%) 19.62 20.62 12.18 17.95 精矿铜品位() 13.18 13.28 23.58 15.13 精矿金矿品位(g/T) 12.16 12.01 19.45 14.14 尾矿铜品位() 0.61 0.66 0.49 0.65 尾矿金品位(g/T) 1.79 1.26 0.89 1.33 铜回收率(%) 83.87 84.85 86.91 85.12 金回收率(g/T) 63.14 65.81 75.13 69.61 粗选时,单独采用Zx、Sx、Wy新药剂,浮选效果差,必须另外添加黄药和2油;而采用新药剂Wg,只需2d(相当于20 g/T),不需要添加黄药,但需要添加2油,否则浮选泡沫不稳定,容易破碎。采用新药剂Wg作为捕收剂,精矿产率容易控制,各项选别指标优于其他3种新药剂。所以,选择Wg作为浮选该含金铜矿石混合矿的新药剂。采用Zx、Sx、Wy新捕收剂,虽然对硫化铜矿物选择性强于黄药和黑药,但捕收性能低于黄药和黑药,所以粗选时,还需添加黄药和2油。而采用Wg新捕收剂,不但对硫化铜矿物的选择性强于黄药和黑药,而且捕收性能良好。所以,现场实际生产,推荐采用Wg新药剂作为捕收剂浮选硫化铜矿物。 5. pH值(CaO用量)浮选试验 取原矿样500g(4份),根据磨矿细度、Wg新药剂用量的浮选试验结果,采用同一台锥形球磨机,固定磨矿浓度为62.5%和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82%,相对应的磨矿时间为7min。固定粗选作业Wg新药剂用量2d相当于20g/T,浮选浓度28%。 采用石灰调整pH值,CaO用量与pH值试验结果见表7,根据表7试验结果绘制的CaO用量与pH值关系曲线见图9。根据图9的关系曲线,分别确定pH值为6.5、8、9、10,相对应的CaO用量为0、0.45、0.9、1.4Kg/T,粗选一次、扫选一次,试验流程见图9。 表7 CaO用量与pH值的试验结果 CaO用量(Kg/T) 0 0.1 0.5 1.0 1.5 pH值 6.5 7.2 8.5 9.2 10.3 图9 CaO用与pH值的关系曲线 pH值浮选试验同样采用1.5立升挂槽浮选机,粗选浓度为28%,加Wg新药剂2d,粗选时间6mm。扫选在同一台浮选机中进行,扫选补加黄药40g/T、黑药20g/T和 2#油10g/T,扫选时间8mm。浮选尾矿取样分析。pH值试验结果见表8,根据表8的试验结果绘制CaO用量与浮选回收率的关系曲线见图11。 从图11可看出,pH值变化对铜的回收率影响不大,但对金的回收率影响非常明显,随着pH值的增加,金的回收率下降显著,这是因为加入CaO以后,对黄铁矿产生抑制作用,矿石中的金与黄铁矿共生密切,所以金的回收率下降;从表8可看出,随着pH值的增加,粗选精矿产率明显下降,金的回收率随着降低。随着pH值的增大,粗选精矿中的铜和金品位变化不大,但尾矿中的金品位明显增加,使金的回收率下降。通过pH值试验可知,粗选浮选铜,高pH值下能抑制黄铁矿,降低粗选铜精矿产率,对提高铜精矿中的铜品位有利。但要扫选含金黄铁矿,高pH值对扫选相当大不利,所以,该矿石浮选时宜采用自然pH值,不用添加石灰等pH值调整剂。 图10 pH值(CaO用量)浮选试验 图11 pH值变化与浮选回收率的关系曲线 表8 pH值(CaO用量)浮选试验结果 pH值 6.5 8 9 10 粗选精矿产率 16.3 14.5 8.4 7.6 粗选精矿铜品位 20.2 21.63 23.54 24.22 粗选精矿金矿品位g/T 21.2 19.67 22.43 22.56 扫选中矿产率 26.3 23.3 15.6 12.3 扫选中矿铜品位 4.24 6.68 7.82 9.31 扫选中矿金矿品位g/T 5.32 4.58 5.43 4.83 扫选尾矿产率 57.4 62.2 76.0 80.1 扫选尾矿铜品位 0.42 0.41 0.45 0.48 扫选尾矿金品位g/T 1.6 2.54 3.63 4.26 精矿中矿产率 42.6 37.8 24.0 19.9 精矿中矿铜回收率 94.82 94.89 92.45 89.31 精矿扫选金回收率 84.05 71.27 57.7 40.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流程试验 6.1 粗选一次扫选开路试验 通过药剂种类、用量和pH值试验,比较试验结果,最终确定采用Wg新药剂作为该含金铜矿石混合矿的捕收剂。在此基础上,进行粗选扫选开路试验,浮选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200目82,粗选采用Wg新药剂,用量20 g/T (2d),粗选6min,扫选添加黄药20 g/T、黑药10 g/T,2油10 g/T,扫选5min,试验流程见图12,扫选在同一台浮选机中进行。 图12 粗选扫选开路试验流程 表9 粗选扫选开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选别指标 粗选精矿 产率5.8% 粗选精矿 铜品位11.92 粗选精矿 金矿品位12.5g/T 扫选中矿 产率36.6% 扫选中矿 铜品位8.5 扫选中矿 金矿品位8.47g/T 扫选尾矿 产率57.6% 扫选尾矿 铜品位0.47 扫选尾矿 金品位2.3g/T 粗选精矿扫选中矿 铜回收率95.01% 粗选精矿扫选中矿 金回收率83.26 从表9可看出,粗选一次扫选开路试验主要选别指标为粗选精矿扫选中矿铜回收率95.01%,金回收率83.26,扫选尾矿 金品位偏高。所以,应加强扫选作业。 6.2 粗选二次扫选开路试验 图13 粗选二次扫选开路试验流程 从表10和表9可看出,粗选二次扫选开路试验比粗选一次扫选开路试验,可以大大降低尾矿中的金品位。由此可知,加强扫选作业非常必要。当然,实验室试验与现场生产条件不一样,实验室里可以采取一次扫选一次多加黄药(40 g/T)、黑药(20 g/T)、2油(20 g/T)的方式,也能达到现场二次扫选的效果。所以,建议现场生产采用二次或三次扫选作业。 表10 粗选二次扫选开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选别指标 粗选精矿 产率5.04% 粗选精矿 铜品位13.63 粗选精矿 金矿品位9.9g/T 扫选中矿1 产率20.4% 扫选中矿1 铜品位7.66 扫选中矿1 金矿品位5.6g/T 扫选中矿2 产率26.0% 扫选中矿2 铜品位3.64 扫选中矿2 金矿品位6.1g/T 扫选尾矿 产率48.56% 扫选尾矿 铜品位0.67 扫选尾矿 金品位1.3g/T 粗选精矿扫选中矿 铜回收率87.41% 粗选精矿扫选中矿 金回收率87.66 7. 中矿单独处理试验 7.1 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一次精选)开路试验 为了保证粗选精矿的铜和金品位达到直接外卖的要求,实现“能收早收”的目的,必须严格控制粗选精矿产率,采用Wg新药剂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为了保证扫选尾矿达到直接排放的要求,实现“能丢早丢”的目的,必须降低扫选尾矿的铜和金品位。故扫选前,加黄药40g/T,黑药20g/T,2#油20g/T。这样,扫选获得的中矿产率虽然很大,但可以降低尾矿的铜和金品位,达到尾矿可直接排放的要求,实现“能收早收,能丢早丢”的选矿目标。扫选中矿进行单独处理,中矿采用一次精选,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开路试验流程见图14。扫选尾矿可直接丢弃,扫选时间8mm,扫选在同一台1.5立升挂槽浮选机中进行,中矿精选采用0.75立升挂槽浮选机,试验结果见表11。扫选添加2#油用量不做单独的浮选试验,只是根据实验室扫选过程和泡沫情况加以确定,本次扫选加2#油10g/T,现场生产时,可根据扫选的泡沫大小、颜色、虚实(矿化程度)、韧脆等外观现象,对2#油的添加量作适当调整。 图14 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一次精选)开路试验 从表11可看出,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一次精选)开路试验,主要选别指标铜精矿混合精矿中矿中铜的总回收率92.23%金的总回收率85.52 ,混合精矿产率很高为48.3%,中矿产率又很低为9.5%。可见,扫选中矿很难处理。所以,现场生产的选别指标好坏主要取决于中矿能否单独有效处理。为了降低混合精矿产率,提高混合精矿中铜和金的品位,有必要加强精选次数。 表11 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一次精选)开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选别指标 粗选铜精矿 产率7.7 粗选铜精矿 铜品位10.3 粗选铜精矿 金矿品位10.4g/T 扫选尾矿 产率34.5% 扫选尾矿 铜品位0.42 扫选尾矿 金矿品位1.31g/T 精选1中矿 产率9.5% 精选1中矿 铜品位1.3 精选1中矿 金品位1.3 g/T 精选混合精矿 产率48.3% 精选混合精矿 铜品位4.3 精选混合精矿 金矿品位6.4g/T 铜精矿混合精矿中矿 铜回收率92.23% 铜精矿混合精矿中矿 金回收率85.52 7.2 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二次精选)开路试验 图15 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二次精选)试验 比较表12和表11可看出,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二次精选)开路试验与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一次精选)开路试验比较,混合精矿产率有所下降为36.0%,铜精矿混合精矿中矿中铜的总回收率变化不大,金的总回收率提高大约2 ,中矿产率变化很小。所以,建议现场生产增加精选次数。 表12 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二次精选)开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选别指标 粗选铜精矿 产率4.0 粗选铜精矿 铜品位15.91 粗选铜精矿 金矿品位16.43g/T 扫选尾矿 产率49.4% 扫选尾矿 铜品位0.74 扫选尾矿 金矿品位1.4g/T 精选1中矿 产率6.0% 精选1中矿 铜品位4.26 精选1中矿 金品位5.62g/T 精选2中矿 产率4.6% 精选2中矿 铜品位3.3 精选2中矿 金品位6.3 g/T 精选混合精矿 产率36.0% 精选混合精矿 铜品位7.04 精选混合精矿 金矿品位8.7g/T 铜精矿混合精矿中矿 铜回收率91.27% 铜精矿混合精矿中矿 金回收率87.12 8. 浮选全流程闭路试验 8.1 浮选全流程闭路试验流程 浮选全流程闭路试验是在条件试验、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开路试验和粗选扫选和中矿单独处理闭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浮选全流程闭路试验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的生产过程的分批试验。其目的是考察中矿返回对浮选过程的影响,包括中矿循环引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