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麻芋林大青树铅锌矿区1.doc
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麻芋林大青树铅锌矿区 地质简测说明书 云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队 二○○二年三月十二日 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麻芋林大青树铅锌矿区 地质简测说明书 编写 审核 项目负责 主任工程师 大队长 采矿权 提交单位云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队 提交时间2002年3月 一、 矿区交通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麻芋林大青树铅锌矿区位于勐腊县城北西341方向,直线距离约46km(运距约84km)处,行政区划隶属勐腊县易武乡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25′09″,北纬2153′07″。矿区面积为0.10km2103958m2,见图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直角坐标)见表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值表 表1 拐点 编号 3带坐标 对应6带坐标 X坐标(m) Y坐标(m) X坐标(m) Y坐标(m) 矿1 2421251.555 34439937.289 2423106.089 17750032.311 矿2 2421241.680 34439996.828 2423098.373 17750092.056 矿3 2421231.930 34440027.633 2423088.219 17750123.056 矿4 2421220.750 34440053.555 2423077.540 17750149.242 矿5 2421185.883 34440115.735 2423043.869 17750212.136 矿6 2421305.422 34440166.406 2423164.462 17750260.499 矿7 2421432.719 34440228.992 2423293.051 17750320.630 矿8 2421590.930 34440065.602 2423448.154 17750154.062 矿9 2421562.890 34439926.867 2423417.393 17750015.800 矿10 2421231.977 34439807.250 2423083.960 17749902.585 勐腊(勐醒)易武公路从矿区西侧通过,至矿区亦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运输便利,交通位置见图2。 矿区位于勐醒易武公路东侧6公里处(当地人称6公里铅锌矿区),地形西高东低,海拔690m 795m,最大相对高差为105m,为中低山浅切割区。坡度一般10 30,南面局部陡壁大于50。 矿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湿,夏热多雨(59月),冬暖有雾,静风少寒,四季不明。 矿区附近居民以傣族为主,其次是汉族、瑶族、彝族,多从事农副业生产,农作物有水稻、旱谷、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等。 二、 简测工作概况 受石屏县宝秀建筑总公司勐腊施工处五队的委托,我队组织地质技术人员于2002年1月中旬对该矿区进行了地质简测工作。 (一)地形、地物测量 本矿区采用150000地形图(易武幅)放大成12000地形图使用,直角坐标已换算成3带坐标,并运用GPS卫星地面定位仪对矿区范围拐点、采矿工程硐口位置等进行定位测量,形成现状图(见附图1)。 (二)地质简测 1997年12月,我队对该区进行过地质、化探初步勘查工作;1999年云南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又对该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并在多个开采矿硐中对矿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2000年我队在矿区开展了110000的物探工作。本次简测,我队项目组技术人员在收集上述地质资料基础上,又到实地进行拐点、范围勘测,并实测了1条地质剖面(剖面总长830m),对部分地质界线作了修测,采集了8件矿石体重测定标本。 三、 矿区开发现状 麻芋林铅锌矿区,1990年建矿,先后有四五个个体采矿户在此采过矿,2000年6月因矿山秩序整顿,由勐腊县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查封矿山,禁止开采。 四、 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 (一) 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 (1)中石炭统(C2)出露于矿区南部,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厚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浅黄色、灰黑色砂质页岩。地层倾向235290,倾角3867。 (2)下石炭统(C1)出露于矿区北部、西部和东部,岩性为灰浅黄色中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夹紫红色中基性凝灰岩、灰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砂泥岩。在矿区南部和西部,C1与C2呈整合接触,C1地层倾向235295,倾角4045。 2、构造 矿区位于大开河南满新寨背斜北部,构造线方向呈北北西向展布。矿区断层为控矿断层。 控制V矿体的断层破碎带走向近南北向,长度大于600m,宽为10 m 50m,断层倾向265280,倾角4570,破碎带由粉砂岩角砾、碎裂生物碎屑灰岩、断层泥和铅锌矿脉(或团块)组成,方解石脉和重晶石脉发育。 3、火山岩 矿区内无岩浆岩分布,但在矿区西部下石炭统地层中夹有紫红色中基性凝灰岩。 (二)矿体特征 矿体V产于中石炭统与下石炭统接触部位的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产于与破碎带一致,在大青树矿区范围内,矿体走向北北东向,长150m(工程控制矿体长为120m,外推30m),厚3m 8m,平均厚6m,品位Zn1.5129.49,平均16.97;Pb0.507.74,平均2.92;Ag1.524.6g/t,平均11.15g/t。地下潜水面(标高620m)以上,矿石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等氧化矿为主,方铅矿、闪锌矿少量;潜水面以下硫化矿逐渐增多,氧化矿逐渐减少,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矿石主要为角砾状构造,其次为块状、浸染状构造;结构以细中粒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碳酸盐化、重晶石化。 从成矿地质条件看,该矿属于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五、 开采技术条件 (一) 水文地质 本矿区铅锌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倾角较陡,矿区周围的地表水顺岩石裂隙往下渗透,至矿体所处的断裂破碎带中聚集了丰富的地下水,所以,水文地质条件对开采深部的铅锌矿体影响较大,特别是开采至潜水面附近时(从已开采的情况得知地下水潜水面标高为620m左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排水措施。 (二) 工程地质 矿区铅锌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倾角较陡,岩(矿)石破碎,且铅锌矿体由上而下逐渐变宽,矿石品位逐渐变富;所以,采矿多用斜硐开采,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较多,破碎地段必须架箱支护,当开采至潜水面附近时,更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六、 储量计算 本矿区圈定铅锌矿体,目前因工程控制程度不够,很大程度是靠实测和推测来确定矿体的规模。 (一)矿体的圈定 1、矿体长、厚、延深的确定 大青树矿区范围内矿体长150m,平均厚度6m,以开采至地下潜水面(620m)标高计,平均延深100m(已扣除近地表矿体不好的因素),详见矿体垂直纵投影示意图(图3)。 2、矿石体重的测定 在铅锌矿体上,共采集了8件矿石体重测定标本,WMG1岩石密度仪分别测定矿石体重(比重、密度),结果见表2。 矿石体重测定结果表 表2 矿体编号 V 标本号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体重(t/m3) 3.14 3.16 3.11 3.17 3.16 3.12 3.18 3.15 平均体重(t/m3) 3.15 3、矿石品位 第五地质大队在本矿区CK1、CK3、CK12矿硐中对V0矿体采集了28件刻槽样,经化学分析(结果见表3),计算出矿体的平均品位Zn16.97,Pb2.92。(因取样长度相同,工程平均品位用算术平均求得,矿体平均品位用参加储量计算的工程算术平均求得)。 V 矿 体 取 样 分 析 结 果 表 表3 矿 体 编 号 样 号 样 长 (m) 品 位() 视 厚 度 (m) 平均品位() Pb Zn Ag (g/ t) Pb Zn V CK11 1 0.15 0.63 2.3 7.0 6.01 21.53 CK12 1 7.79 29.48 13.2 CK13 1 7.74 23.04 24.6 CK14 1 7.32 24.65 21.4 CK15 1 7.45 15.51 10.2 CK16 1 1.57 29.49 7.8 CK17 1 7.00 27.07 22.9 CK18 1 3.20 1.51 2.0 CK31 1 1.88 14.4 4.0 3.0 1.61 20.92 CK32 1 1.29 23.08 3.9 CK33 1 1.67 25.28 1.5 CK124 1 0.05 0.17 8 1.15 8.46 CK125 1 0.05 0.36 CK126 1 0.03 0.21 CK127 1 0.08 2.15 CK128 1 1.62 1.54 CK129 1 0.74 1.64 CK1210 1 0.89 8.28 CK1211 1 0.61 1.14 CK1212 1 0.50 0.56 CK1213 1 0.96 2.90 CK1214 1 0.50 3.26 CK1215 1 0.62 4.78 CK1216 1 1.90 5.56 CK1217 1 1.74 15.59 CK1218 1 1.20 13.96 CK1219 1 1.13 10.72 CK1220 1 1.15 10.94 二储量计算 依据前述各项参数,对矿区内的V矿体求算的D级矿石储量和铅锌金属储量见表4。 计算公式为Q(矿石量)L1L2hd P(金属量)QC 麻芋林大青树铅锌矿区储量计算结果表 表4 矿体编号 矿体长度 延深 L2 (m) 平均厚度h (m) 平均体重D (t/m3) 矿石量 Q(t) 平均品位 C() 金属量 P(t) Zn Pb Zn Pb V 150 100 6 3.15 283500 16.97 2.92 48110 8278.2 合计 283500 48110 8278.2 从表4中可知,V矿体初步探明D级矿石储量为283500t,Zn 、Pb金属总储量为56388.2t,属小型铅锌矿床。 据了解1990年2000年6月估计已开采出矿石量约为2万t,实际本矿区保有矿石储量为283500-20000263500 t,锌44716 t、铅7694 t,Zn +Pb5241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