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副井托罐装置安全技术措施.doc
安装防蹾罐装置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安装防蹾罐装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及设备简介为了防止副井提升过程中发生过卷或蹾罐事故时对防撞梁造成直接撞击,又根据规程中第397条3款的规定要求在过卷高度或过放距离内应安设性能可靠的缓冲装置,因此安装该设备。该设备包括井上防过卷装置和井下防过放装置两部分,井上防过卷装置已安装完成。 一、施工时间年 月 日 施工总负责人 总安全员 二、施工人员厂方技术人员及机电科绞车维护人员 三、施工技术措施 1.所需的辅助材料准备 (1)钢丝绳、钢丝绳套环及钢丝绳卡等。 (2)井筒中需装设的工字钢梁。 2.地面准备工作 (1)、将GHT型缓冲托罐装置、辅助件、安装辅助材料等运至副井下口。 (2)、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图或技术人员指导的长度尺寸截取缓冲制动钢丝绳和作为上生根梁的工字钢。 (3)、将GHT装置分解拆开(主要拆分为侧梁和上下盘两个部分,共拆分为4小部分),做好记号,以方便组装。 (4)、在吸能器上缠绕钢丝绳。 (5)、转动变力吸能器滚筒,露出变力偏心轮孔,用螺栓将变力偏心轮拉出到位,厂方技术人员按动力标定报告对每台变力吸能器的制动力进行调定;安装人员使用木楔楔住缠绕在变力吸能器上的缓冲制动钢丝绳,防止出现乱绳或窜绳现象。 (6)、将缠绕在变力吸能器上出绳头按照施工图或技术人员给定的长度(从变力吸能器中心或其他基准位置)打上回头绳卡;对于生根夹具采用U形螺栓装置的,钢丝绳上要有配套的钢丝绳套环。同GHT装置的钢丝绳所留长度要相同,误差不得超过100mm。 3.井筒施工 上生根梁按照安装布置图或技术指导人员的说明起吊到安装位置,并且按照图纸尺寸进行焊接定位。 4. 缓冲平台的起吊与安装 (1)、在井底水平搭上跳板,将罐笼最底部提升至井底水平上方,把缠绕钢丝绳后的防蹾托盘在跳板上进行组装。 (2)、把防蹾托盘与罐笼底部连接,将罐笼上提后撤掉跳板。 (3)、下放罐笼,把防蹾托盘下放到安装位置上部1米左右。 (4)、采用麻绳将上生根钢丝绳拉到生根梁位置,并且与生根夹具连接。 (5)、再下放罐笼,使防蹾托盘在生根钢丝绳的拉动下处于自由悬吊状态。 (6)、调整生根夹具上的螺母使设备四角平整。 (7)、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另一个罐笼的防蹾托盘。 5.性能试验 (1)、复测罐笼上锁杆中心距与图纸中的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校核锁杆与缓冲平台上锁孔的中心距是否相同。 (2)、在GHT过卷缓冲托罐装置的生根点、缓冲平台处各安排一个信号工,试验时传达信号和试验前检查缓冲吸能器、钢丝绳等情况。(检查内容包括钢丝绳是否有断丝、钢丝绳卡是否有松动等现象) (3)、将其中一个罐笼以爬行速度(不超过0.5m/s)缓慢上提,当安装在罐笼上的自锁锁杆距离缓冲平台约100mm位置时停车,检查锁杆与缓冲平台上锁孔的对中性,如果偏差较大,要对缓冲平台的位置进行调整,直到锁杆能够顺利进入锁孔。 (4)、反向开动吸能器使罐笼向下运行2米左右,再反向开动吸能器使罐笼以2m/s左右的速度过卷撞击缓冲平台。此时安装在缓冲平台上的变力吸能器制动使罐笼停住,罐笼上的锁杆顺利进入缓冲平台上的自锁锁; (5)、反向开动吸能器,直到自锁锁起作用(摩擦提升出现溜车现象),此时缓冲平台上的变力吸能器承受全部载荷;如果缓冲平台出现下滑现象,厂方技术人员要对变力吸能器进行重新调整。 (6)、解锁上提罐笼,使锁头离开自锁锁片,此时停车并拧下锁头。再反向开车使锁杆脱离缓冲平台,再拧上锁头。 (7)、用同一种方法试验另一罐笼。 (8)、以上述方法再试验重车。试验后,填写试验验收记录单。 (9)、 试验后变力吸能器及缓冲平台的恢复 (a)、 井上防过卷装置 先将调力螺母做标记,拧紧调力盘,松开调力螺母至无预紧力,再松开调力盘,用罐笼带动缓冲平台至安装位置时停车,此时变力吸能器滚筒上露出变力偏心轮孔部位。用螺栓将变力偏心轮拉出到位,然后调整变力吸能器制动力为标定值。 (b)、 井下防过放装置 用手拉导链将缓冲平台提高至便于操作的位置,搭好跳板,先将调力螺母做标记,拧紧调力盘,松开调力螺母至无预紧力,再松开调力盘,用撬棍转动变力吸能器滚筒使钢丝绳缠绕回原始安装位置,用与上述(a)款相同的方法恢复变力偏心轮至原位,撤除跳板,再用手拉导链将缓冲平台下放至原始安装位置。 10、安装与试验过程中,检查安装与试验情况,填写安装检查记录表。 四、施工安全措施 1、开好工前会,贯彻施工安全措施,施工人员、绞车司机均要清楚施工各项要求。 2、每班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指定专人对施工用机具、安全用具进行认真检查,保证处于完好装置。 3、施工负责人要分工明确,施工要统一指挥,施工人员要协调一致。 4、施工时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要拴好留绳,防止工具材料坠入井筒。 5、施工前安排人员对井筒内部进行检查,清除井筒内的杂物。 6、人员在井筒和罐笼上作业时必须系好保险带,穿防滑靴,戴安全帽。施工人员站在罐笼顶上作业时,其上方必须有保护伞。保险带应系在安全可靠部位,在罐道梁平台上作业人员的保险带可接钢丝绳头挂在上层梁上。保险带拴挂、摘除,不准别人代替。 7、 禁止上下层同时作业,上方施工时,必须通知下方人员离开,施工过程中副井上、下口10米范围内禁止有人,上、下井口要设好警戒。 8、罐道梁、井架上工作人员用的平台要坚固。上下井架要注意踏实抓牢,防止滑跌。 9、材料放在罐笼上提和下方时均要拴好捆牢,禁止超高超宽。 10、绞车司机操作时要注意力集中,按命令操作。 11、在井架梁上焊接工字钢梁时焊接质量要符合各项标准。 12、安装时搭建的跳板厚度应在6cm以上,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13、施工前应安排专人与井口信号工、把钩工及绞车司机联系好,明确规定信号发送方式,规定统一信号,施工过程中用电铃、电话等信号联系工作,严禁打手势或喊话。 14、在使用倒链拉紧后,要把小链拴牢,以防滑链。 15、施工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16、工作结束时,应清理现场,回收清点原登记的材料、工具,确认正确后,施工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编审程序 编 制赵 韦 机电科长 安全站长 机电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技术措施贯彻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