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xls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基基本本知知識識 第第一一章章 概概述述 第第二二章章 質質量量 第第三三章章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 第第四四章章 質質量量管管理理体体系系 第第五五章章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的的基基礎礎工工作作 第第六六章章 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綜綜述述 第第七七章章 制制造造業業的的過過程程 工工序序 質質量量控控制制 第第八八章章 服服務務過過程程的的質質量量控控制制 第第九九章章 產產品品質質量量的的檢檢驗驗 第第十十章章 質質量量改改進進 第第十十一一章章 5S5S活活動動 第第十十二二章章 質質量量管管理理小小組組活活動動 第第十十三三章章 質質量量管管理理常常用用工工具具和和技技術術概概述述 廈廈門門TDKTDK有有限限公公司司變變壓壓器器製製造造部部 品品質質管管理理課課20022002年年1212月月作作成成 P13P13 P44P44 P56P56 P79P79 P1013P1013 P1418P1418 P1923P1923 P2426P2426 P2730P2730 P3133P3133 P3436P3436 P3738P3738 P3940P3940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基基本本知知識識 廈廈門門TDKTDK有有限限公公司司變變壓壓器器製製造造部部 品品質質管管理理課課20022002年年1212月月作作成成 P5 第第一一篇篇 概概論論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种現代的管理.又被認為是一种以質量為核心的經營管理.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企業或各類組織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有效途 徑。每個企業或組織的存在都是為了向社會上的有關顧客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 包括服務,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則滿足到產品的質量,而質量管理就是為了 對質量的形式實施管理的一種活動。 第第一一章章 概概述述 一一﹑﹑質質量量和和顧顧客客滿滿意意. . 1.顧客 1 顧客是指接受產品的組織或個人,它包含組織外部的顧客,也包括組織內部 的顧客. 2 外部顧客 是指在組織的外部接受服務和使用產品的個人或團體,可分為 現實顧客和潛在顧客. 3 內部顧客 是指在組織內部接受服務或使用產品的個人或團體. 2.顧客滿意 1 顧客滿意指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 2 顧客滿意的特性主觀性﹑層次性﹑相對性﹑階段性. 3 顧客滿意度是對顧客滿意程度的定量化描述,是顧客接受產品和服務的 實際感受與期望值比較的結果. a﹑實際感受>期望值 顧客忠誠 顧客价值觀---期望值---与實際感受比較 b﹑實際感受 期望值 顧客滿意 c﹑實際感受<期望值 顧客抱怨 4.顧客忠誠 1.定義在滿意的基礎上,對某品牌或企業作出長期購買的承諾,是一种意識行 為的結合. 2.特征 a.再次大量購買 P6 b.主動向親朋好友推荐 c.能抵制其他品牌的促銷誘惑 d.發現某些缺陷能以諒解并主動反饋 3.提高質量是顧客滿意的保證. 獲得顧客 的忠誠 滿足潛在需求 預測顧客的潛在需求 滿足顧客的期望值 加強質量,提高質量 識別顧客需求与期望值 按ISO建立質量管理体系 二二﹑﹑質質量量和和企企業業. . 1. 提高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證. 1提高質量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保證. 2提高質量是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基礎. 3提高質量可以全面提高企業素質. 2.提高質量有利于員工的發展. 3.以質量為核心的管理方式符合現代化企業管理要求. 1企業的目標從單純的利潤最大化轉變為確保包括顧客在內的各利益相關方 的利益. 2企業的組織趨于扁平化,部門間的界限將更加模糊甚至消失,團隊成為企業 中重要的組織形式. 3橫向的過程聯系將取代縱向的部門分割而成為管理的核心. 三三﹑﹑質質量量和和社社會會 1.質量監控的方式 1社會監督 2政府監管 P7 2.提高產品和服務對于社會的意義 1提高質量可以增加社會財富 2提高產品質量,注重質量管理,可以促進企業資源优化和合理利用,從而實現 全社會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杜絕浪費,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3提高產品質量,有利于環境保護. 四四﹑﹑質質量量和和效效益益 1.提高質量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2.質量經濟分析的主要方法. 1價值工程,又稱價值分析. 2壽命周期費用分析. 3質量成本分析. 4質量改進分析. 3.質量成本分析 1質量成本是企業為了保證滿意的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由于產品質量 未達成滿意而產生的一切損失的總和,分為直接質量成本和間接質量成本. 2直接質量成本指在產品的制造和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質量成本,一般由內部 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鑒定成本和預防成本構成 3間接質量成本一般包括無形質量成本﹑顧客質量成本﹑供應商質量成本和 設備質量成本. P8 第第一一篇篇 概概論論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种現代的管理.又被認為是一种以質量為核心的經營管理.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企業或各類組織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有效途 包括服務,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則滿足到產品的質量,而質量管理就是為了 第第一一章章 概概述述 1 顧客是指接受產品的組織或個人,它包含組織外部的顧客,也包括組織內部 2 外部顧客 是指在組織的外部接受服務和使用產品的個人或團體,可分為 1.定義在滿意的基礎上,對某品牌或企業作出長期購買的承諾,是一种意識行 P9 2提高產品質量,注重質量管理,可以促進企業資源优化和合理利用,從而實現 全社會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杜絕浪費,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1質量成本是企業為了保證滿意的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由于產品質量 未達成滿意而產生的一切損失的總和,分為直接質量成本和間接質量成本. 2直接質量成本指在產品的制造和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質量成本,一般由內部 3間接質量成本一般包括無形質量成本﹑顧客質量成本﹑供應商質量成本和 P13 第第二二章章 質質量量 一一﹑﹑質質量量的的概概念念 1.質量質量是指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需求的程度. 2.質量概念的演變 二二﹑﹑質質量量特特性性 1.質量特性的含議 1定議產品﹑過程或體系與要求有關的固有特性. 2類型 A﹑技術性或理化性 B﹑心理方面 C﹑時間方面 D﹑安全方面 E﹑社會方面 2.產品的質量特性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 3.服務質量特性功能性﹑時間性﹑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文明性 4.魅力特性和必須特性. 三三﹑﹑質質量量產產生生﹑﹑形形成成和和實實現現的的過過程程 1.質量環的含議就是對產品質量的產生﹑形成和實現過程進行的抽象描述和理 論概括. 2.產品的質量環 3.服務的質量環 四四﹑﹑質質量量職職能能和和質質量量職職責責 1.質量職能為了使產品或服務具有滿足顧客需要的質量而需要進行的全部活動 的總和. 2.質量職責指對企業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質量工作中應承擔的義務﹑責任和權 限所作的具體規定. 五五﹑﹑朱朱蘭蘭質質量量管管理理三三部部曲曲..質質量量策策劃劃→→質質量量控控制制→→質質量量改改進進 1.質量策劃明確了質量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是質量管 理的前提和基礎. 2.質量控制确保事物按照計劃的方式進行,是實現質量目標的保障. 3.質量改進則意味著質量水準的飛躍,標誌著質量活動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在不 產品延伸至服務 適用性 擴大至過程.活動.組織 符合性 追求顧客完全滿意 P14 斷攀登和提高. P15 第第二二章章 質質量量 1.質量環的含議就是對產品質量的產生﹑形成和實現過程進行的抽象描述和理 1.質量職能為了使產品或服務具有滿足顧客需要的質量而需要進行的全部活動 2.質量職責指對企業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質量工作中應承擔的義務﹑責任和權 1.質量策劃明確了質量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是質量管 3.質量改進則意味著質量水準的飛躍,標誌著質量活動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在不 P17 第第三三章章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 一一﹑﹑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發發展展三三階階段段 1.質量檢驗階段1920年二戰前 2.統計質量控制階段二戰后50年代 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二戰后 二﹑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 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 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三﹑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三全一多樣 1.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1預防為主,不斷改進的思想. 2為顧客服務的思想. 2.全員的質量管理. 1抓好全員的質量教育和培訓 2制訂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明確任務和職權﹑各司其職﹑ 密切配合. 3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和當 家作主的進取精神. 3.全企業的質量管理以質量為中心,領導重視,組織落實,體系完善. 4.多方法的質量管理程序科學,方法靈活,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四四﹑﹑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的的有有關關原原則則. .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進. 7.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決策. 8.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P18 五﹑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 1.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1領導重視并參與. 2抓住思想﹑目標﹑體系﹑技術四個要領. 3切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4做好各方面的組織協調工作. 5講求經濟效益,把技術與經濟統一起來. 2.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五步法. 1決策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全面評估企業的質量狀況,決定是否實施. 2準備 1高層管理者需要學習和研究全面質量管理,對于質量和質量管理形成正確的 認識. 2建立組織,具體包括組成質量委員會,任命質量主管和成員,培訓選中的管理 者. 3確立遠景構想和質量目標,并制訂為實現質量目標所必需的長期計劃和短期 計劃. 4選擇合適的項目,成立團隊,準備作為試點開始實施全面質量管理. 3開始顧客忠誠度﹑不良質量成本﹑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文化. 4擴展 1每個重要的部門和領域都應該設立質量委員會,確定改進項目并建立相應 的過程團隊. 2還要對團隊運作的情況進行評估。為了確保團隊工作的效果,應該對團隊 成員進行培訓,還要為團隊建設以及團隊運作等方面提供指導. 5綜合 1目標 2人員 3關鍵業務流程 4評審和審核 P19 第第三三章章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 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 2制訂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明確任務和職權﹑各司其職﹑ 3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和當 P22 第第四四章章 質質量量管管理理體體系系 一一﹑﹑質質量量管管理理體體系系和和ISO9000ISO9000族族標標準準 二二﹑﹑質質量量管管理理體體系系有有關關的的基基礎礎術術語語. . 1.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亙關聯或相亙作用的活動“稱之為過程. 2.質量方針一個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方向. 3.質量目標組織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4.質量管理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 方針﹑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 5.質量策劃質量策劃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質量目標并規定必要 的運行過程和相關資源以實現質量目標“. 6.質量控制質量控制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質量控制 是通過采取一系列作業技術和活動對各個過程實施控制的。是為了使產品﹑ 體系過程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是預防不格合發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7.質量保證質量保證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 的信任“. 8.質量改進致力于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 三三﹑﹑質質量量管管理理體體系系過過程程. . 1.過程方法系統地識別和管理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亙 作用“,稱為“過程方法“. 1組織通過應用過程方法,可以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實現動態循環改進, 從而不斷提高效益. 2通過識別組織內的關鍵過程,以及關鍵過程的后續開發和持續改進,過程 方法還可促進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和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組織的所有過程和這些過程相亙間的關系,過程方法還可以更 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組織現有的資源. 4應用過程方法,組織可以將复雜的管理工作不斷簡化,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 提出過程的輸入要求,對過程的輸出結果進行檢查,提供必要的資源。而具 體過程中各項活動的展開,應充分發揮參與這一過程的每一個人的作用,進 而簡化管理過程. P23 2.過程方法和 P-D-C-A 循環. 1策劃Plan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所必要的目標 和過程. 2實施Do實施過程. 3檢查Check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 并報告結果. 4處置Action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3.質量管理體系過程模式. 4.過程策劃﹑控制和運行. 1過程策劃. 1過程策劃為使過程的結果滿足要求,對過程所需要的活動﹑步驟﹑控制方 法﹑設備﹑材料﹑人員及職責分工﹑信息﹑資料等進行綜合考慮安排的活動, 可稱之為過程策劃. 2過程策劃應注意以下問題點 a﹑要抓住影響過程的主要因素. b﹑要注意以往類似過程的相關信息. c﹑要加強對特殊過程的控制. 2過程控制 1隨機波動也稱正常波動,由隨機波動引發的質量特性的偏移誤差一般集 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管理職責 資源管理 測量、分析和 改進 滿意 要求 顧客 和 其他相關 方 輸入輸出 產品 實現 顧客 其他相關 方 產品 P D C,A P P24 中在中心值的兩側,而且量值較小;因素較多且复雜,也不易消除. 2異常波動這種波動引發的質量特性的偏移誤差一般呈突變趨勢,往往是由 單一原因造成的,過程控制主要就是研究這種異常波動,針對異常波動采取 糾正措施,消除或抑制引發異常波動的原因,確保過程質量特性值符合要求. 3過程運行應注意的問題點 a﹑選用合格人員,減少人為失誤. b﹑嚴格執行管理規範,保證過程穩定性. c﹑及時發現異常波動,采取措施減少損失. d﹑做好記錄,為完善和改進過程提供依據. 四四﹑﹑質質量量管管理理體體系系的的建建立立和和運運行行. . 1.質量管理體系的特點 1質量管理體系是由若干相亙關聯﹑相亙作用的過程構成. 2質量管理體系是客觀存在的. 3質量管理體系以文件為基礎. 4質量管理體系是不斷改進的. 2.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1調查分析管理現狀. 2確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3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化. 3.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 1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前的培訓. 2組織協調. 3搞好過程控制,嚴格按規範操作. 4監視與測量過程,不斷完善體系. 5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4.員工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應當發揮的作用. 1樹立讓顧客滿意的理念. 2積極參與管理. 3搞好過程控制. 4做好質量記錄. P25 第第四四章章 質質量量管管理理體體系系 1.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亙關聯或相亙作用的活動“稱之為過程. 2.質量方針一個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方向. 5.質量策劃質量策劃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質量目標并規定必要 6.質量控制質量控制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質量控制 是通過采取一系列作業技術和活動對各個過程實施控制的。是為了使產品﹑ 7.質量保證質量保證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 1.過程方法系統地識別和管理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亙 1組織通過應用過程方法,可以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實現動態循環改進, 2通過識別組織內的關鍵過程,以及關鍵過程的后續開發和持續改進,過程 3有利于了解組織的所有過程和這些過程相亙間的關系,過程方法還可以更 4應用過程方法,組織可以將复雜的管理工作不斷簡化,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 提出過程的輸入要求,對過程的輸出結果進行檢查,提供必要的資源。而具 體過程中各項活動的展開,應充分發揮參與這一過程的每一個人的作用,進 P26 2異常波動這種波動引發的質量特性的偏移誤差一般呈突變趨勢,往往是由 單一原因造成的,過程控制主要就是研究這種異常波動,針對異常波動采取 糾正措施,消除或抑制引發異常波動的原因,確保過程質量特性值符合要求. P30 第第五五章章 全全面面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的的基基礎礎工工作作 一一﹑﹑標標準準化化工工作作. . 1.標準化工作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1標準. 1定義標準是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 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 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 2特點 a.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結晶是標準產生的基礎. b.標準需要經過有關方面協商一致. c.標準文件有一套制定.辦法程序和固定的書寫格式. d.標準的本質是對重複性事物的統一. e.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登級. f.標準也可以按不同的標誌分成不同的種類. 2標準化 1定義標準化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复性事物和 概念通過制訂﹑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的活動. 2特點 a.標準化的基本目的是建立最佳秩序,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佳效益. b.標準化的對象是具有多樣性,相關性特徵的重複事物. c.標準化是一個過程,即制定標準,貫徹標準進而修訂標準的過程. 3標準化工作在質量管理中的重要性體現在 a.標準是衡量產品質量和各項工作質量的尺度,也是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活動和 經營管理的依據. b.標準是評價和衡量產品或服務質量的一個尺度,是企業進行質量管理的依據. c.企業標準化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制訂和貫徹標準,使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 活動合理化,改進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實現企業的目標. 2.如何做好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應堅持的兩個原則 1必須以“顧客第一“的思想為指導. P31 2必須堅持“系統性“原則. A﹑企業的標準與標準之間,企業標準與企業外部相關標準之間必須協調統一. B﹑企業的標準還必須做到完整配套. 3.貫切實施ISO9000族的重要意義. 1.對於初具質量管理規範化的企業,可促進其質量管理水平向國際水平靠攏, 實現質量管理國際化. 2.對於尚不具備質量管理規範化基礎的企業,實現ISO9000標準可以為企業建 立管理的基礎和規範,使生產經營活動納入到規範化的軌道. 3.ISO9000族標準提出的質量管理体系要求,為我國企業在建立和完善質量管 理体系時提供了指導,使質量管理体系相對規範化. 4.為我國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活動,消除了不必要的技術障礙等. 二二﹑﹑計計量量工工作作. . 1.計量工作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A﹑計量工作是關于測量和保證量值統一和準確的一項重要技術基礎工作. B﹑企業計量工作就是要在保證量值統一的條件下,利用測試條件﹑標準技術文 件以及多種組織管理措施等,通過提供具有一定準確度的多種數據信息為企 業各項工作提供計量包括測試﹑化驗﹑分析等保證. 2.如何做好計量工作. 1.按照生產和設計的要求配備計量檢測設備. 2.合理确定計量檢測設備的校準周期,堅持間隔性校準制度. 3.加強計量檢測設備的日常點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4.及時,正確處理不合格計量檢測設備. 5.保證計量檢測設備使用的環境條件. 6.健全管理机构,配備高素質的計量人員. 三三﹑﹑質質量量教教育育與與培培訓訓. . 1.質量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內容. 1質量意識教育. 2質量管理知識與方法培訓 3專業技能培訓. 2.做好質量教育和培訓的基本要求 A﹑正確識別培訓需求,使質量教育培訓系統化﹑規範化. P32 B﹑質量培訓應從最高管理層開始,然后逐層進行. C﹑因人制宜采取多種形式. D﹑選用或編寫適合本企業的教學材料,注意針對性. E﹑重視師資的培養與配備. F﹑評價培訓效果,注重培訓的有效性. G﹑完善管理制度,注意質量管理教育和培訓的持久性. 四四﹑﹑質質量量責責任任制制 1.建立質量責任制的意義. A﹑質量責任制是指企業中形成文件的一種規章制度,它是規定各個職能部門和 每個崗位的員工在質量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并與考核獎懲相結合的一種質 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B﹑建立質量責任制是企業加強質量管理﹑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的行之有效的 措施. C﹑質量責任制的核心在于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使員工更好地參與質量工作, 確保產品或服務質量. 2.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需注意的問題. 1.質量責任制的基本內容必須健全. 2.質量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要形成文件. 3.質量責任制的貫徹落實需有必要的培訓作支持. 4.質量責任制要有崗位人員的能力作保證. 5.質量責任制要与考評,獎懲等激勵措施相結合. 6.質量責任制的建立健全要与貫標工作相結合. 五五﹑﹑質質量量信信息息工工作作. . 1.質量信息工作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1質量信息是指質量活動中的各種數據﹑報表﹑資料和文件. 2作用 A﹑質量信息是企業自下而上溝通和發展保證. B﹑質量信息是企業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是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改善 各個環節工作質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資料. 2.如何做好質量信息管理. 1確定各類活動對質量信息和需求. P33 2收集和獲取所需的數據信息. 3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 4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資源. 5對信息應用的效果應進行評估. P34 1定義標準是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 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 1定義標準化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复性事物和 概念通過制訂﹑發布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的活動. a.標準是衡量產品質量和各項工作質量的尺度,也是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活動和 b.標準是評價和衡量產品或服務質量的一個尺度,是企業進行質量管理的依據. c.企業標準化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制訂和貫徹標準,使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 活動合理化,改進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實現企業的目標. P35 A﹑企業的標準與標準之間,企業標準與企業外部相關標準之間必須協調統一. 1.對於初具質量管理規範化的企業,可促進其質量管理水平向國際水平靠攏, 2.對於尚不具備質量管理規範化基礎的企業,實現ISO9000標準可以為企業建 3.ISO9000族標準提出的質量管理体系要求,為我國企業在建立和完善質量管 B﹑企業計量工作就是要在保證量值統一的條件下,利用測試條件﹑標準技術文 件以及多種組織管理措施等,通過提供具有一定準確度的多種數據信息為企 P36 A﹑質量責任制是指企業中形成文件的一種規章制度,它是規定各個職能部門和 每個崗位的員工在質量工作中的職責和權限,并與考核獎懲相結合的一種質 B﹑建立質量責任制是企業加強質量管理﹑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的行之有效的 C﹑質量責任制的核心在于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使員工更好地參與質量工作, B﹑質量信息是企業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是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改善 P41 第第六六章章 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綜綜述述 一一. .概概述述 1.現場質量管理含義 1.現場的含義是指完成工作和開展活動的場所. 2.現場質量管理的含義是指產品加工或制造和服務提供過程的質量管理. 3.現場質量管理与質量管理体系現場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組成 部分,也是質量管理体系的一個基本環節. 2.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質量的符合性,減少廢次品損失 2.實現產品零缺陷零不合格的基本手段 3.促進全員參與,改善工作環境和提高員工的素質 4.展示企業管理水平和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 二二. .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的的任任務務 1.過程或工序質量控制 過程質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驗證并提高過程能力,在制造業中較多采用統 計過程控制SPC,即通過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或Cpk,使用控制圖或其他統計技術, 分析過去或過程產品質量. 2.質量改進 質量改進包含日常漸進性改進和突破性改進.突破性改進也叫質量突破. 3.過程或工序檢驗 過程或工序檢驗是產品加工和服務提供過程中主要的質量檢驗活動. 三三. .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的的主主要要工工作作任任務務 現場質量管理的直接對象是現場加工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主要是控制產品和 服務的質量特性,确保其符合規定的要求.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特性符合要求的程度, 即過程質量,它是由過程或加工的能力決定的.而過程能力又取決於影響過程的 諸因素,即5M1E人,机,料,法,環,測. 1.人員操作者,作業人員的管理 P42 1.人員對質量的影響 2.具體管理內容 1.明確不同崗位人員的能力需求,确保其能力是胜任的. 2.提供必要的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并提高崗位人員任職能力. 3.鼓勵員工參與,以加強對過程的控制和改進. a.明確每個員工的職責和權限. b.确保崗位人員了解相應層次的質量目標,以及本職工作与實現目標的關係, 意識到所承擔工作和所執行任務的重要性. c.必要的授權,如有權獲得必要的文件和信息,有權報告不合格并采取糾正措 施等. d.鼓勵開展QC小組活動或其他形式的團隊活動,促進員工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自我改進的能力. 2.設備設施的管理 1.設備對質量的影響 2.具體管理內容 1.制定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包括對設備關鍵部位的日點檢制度,确保設備處於 完好狀態 2.按規定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定期檢測設備的關鍵精度和性能項目 3.規定設備和設施的操作規程,确保正確使用設備設施,并做好設備故障記錄 3.物料的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1.物料對質量的影響 2.具體管理內容 1.對現場使用的各种物料的質量應有明確規定,在進料及投產時,應驗證物料的 規范和質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2.易混淆的物料應對其牌號,品種,規範等有明確的標識,确保可追溯性,并在加 工流轉中做好標識的移植. 3.檢驗狀態清楚,确保不合格物料不投產,不合格半制品不轉序. 4.做好物料在儲存,搬運過程中的防護工作,配置必要的工作器具,運輸工具, 防止磕碰損傷. 5.物料堆齊擺放,并堅持先進先出原則. 4.作業方法与工藝紀律管理 P43 1.作業方法對質量的影響 1.制定的加工方法,選擇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設備等各項因素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2.貫徹,執行工藝方法的嚴肅性. 2.具體管理內容 1.确定适宜的加工方法,工藝流程,服務規範,選用合理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裝備, 編制必要的作業文件,包括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工藝卡,服務提供規範等. 2.确保崗位人員持有必要的作業指導文件,并通過培訓或技術交流等活動,确保 崗位人員理解和掌握工藝規定和操作要求. 3.提供工藝規定所必須的資源,如設備,工裝,工位器具.運輸工具,檢測器具, 記錄表等. 4.嚴格工藝紀律,堅持“三按“按圖樣,按標準或規程,按工藝生產,并落實 “三自“自我檢驗,自己區分合格与不合格,自做標識,“一控“控制自檢正 確率要求. 5.工作環境管理 1.工作環境對質量的影響 工作環境是指工作時所處的一組條件,包括物理的,社會的,心理的和環境 的因素. 2.具體管理內容 1.确定并管理為達到產品和服務符合要求,确保現場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的工 作環境. 2.開展“5S“管理,建适宜的工作環境,提高作業人員的能動性. 6.檢測設備和器具管理 1.檢測設備對質量的管理 測量和試驗設備能否處於准确狀態直接影響到由測量獲得的質量數據和信 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由此影響到原材料,外購外協件,在制品,半成品和產成 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的判斷和准确性. 2.具體管理內容 1.配合管理部門确定測量任務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選擇适用的,具有所需准确 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檢測設備. 2.使用經校準并在有效期內的測量器具,檢定或校準的標識清晰. 3.明確檢測點,包括檢測的項目,頻次,使用的器具,控制的范圍和記錄的需求. P44 4.在使用和搬運中确保檢測器具的准确性. 四四. .班班組組長長在在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中中的的作作用用和和任任務務 1.班組長的作用 班組是實施現場質量管理,開展過程工序質量控制的最基層的組織.班組長 是班組實施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的領導者和組織者. 2.班組長的基本任務 1.帶領職工理解并實施本班組的質量目標,必要時分解到崗位和机台. 2.熟悉本組各崗位的操作規程,組織開展互幫互學等提高操作技能的活動. 3.組織自檢,互檢和巡檢,做好過程檢驗工作,包括對首件的复驗和本班組產品 的抽檢. 4.落實質量控制點活動,實施和配合控制點管理. 5.組織開展“5S“活動,創造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 6.組織本班組成員訪問下工序活動. 7.堅持開展質量改進活動,包括組織或參與QC小組活動. 五五. .作作業業人人員員在在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中中的的職職責責和和權權限限 1.現場作業人員的工作目標 1.實現班組或崗位的質量目標 2.确保顧客或下工序滿意 3.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每次都把事情做好 2.作業人員的職責 1.正確理解和掌握本崗位的各項質量目標或指標要求,并在質量偏離要求時 采取相應措施. 2.嚴格遵守工藝紀律,做到“三按“生產,确保操作質量. 3.按規定做好過程工序質量的監測和記錄,并确保記錄填寫及時,完整,真 實,清楚. 4.做好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物料的清點和保管,防止缺損和混淆. 5.做好“三自“和“一控“ 6.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和巡迴檢查,做到“三無“,即無灰塵,無油污,無跑冒滴漏. 7.做好不合格品的管理,包括對不合格品的隔離,標識,記錄和報告,防止不合 P45 格品流入下工序. 8.堅持文明生產,按“5S“管理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 3.授予的權限 1.應能明確的告之該做什麼和要達到的結果,以及個人對結果具有的影響力, 包括應能知道所承擔的工作的目標或指標. 2.應能獲得必要的作業指導書或其他的必要文件. 3.應有規定的渠道獲得工作所需的信息,包括本崗位工作結果和成績的信息. 4.應能獲得所需的測量器具和技術. 5.當質量發生偏移時,應能獲得采取糾正措施的授權. 6.應能獲得提高自身能力,知識和經驗的机會. P46 第第六六章章 現現場場質質量量管管理理綜綜述述 2.現場質量管理的含義是指產品加工或制造和服務提供過程的質量管理. 3.現場質量管理与質量管理体系現場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組成 過程質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驗證并提高過程能力,在制造業中較多采用統 計過程控制SPC,即通過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或Cpk,使用控制圖或其他統計技術, 現場質量管理的直接對象是現場加工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主要是控制產品和 服務的質量特性,确保其符合規定的要求.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特性符合要求的程度, 即過程質量,它是由過程或加工的能力決定的.而過程能力又取決於影響過程的 P47 b.确保崗位人員了解相應層次的質量目標,以及本職工作与實現目標的關係, c.必要的授權,如有權獲得必要的文件和信息,有權報告不合格并采取糾正措 d.鼓勵開展QC小組活動或其他形式的團隊活動,促進員工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1.制定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包括對設備關鍵部位的日點檢制度,确保設備處於 3.規定設備和設施的操作規程,确保正確使用設備設施,并做好設備故障記錄 1.對現場使用的各种物料的質量應有明確規定,在進料及投產時,應驗證物料的 2.易混淆的物料應對其牌號,品種,規範等有明確的標識,确保可追溯性,并在加 4.做好物料在儲存,搬運過程中的防護工作,配置必要的工作器具,運輸工具, P48 1.制定的加工方法,選擇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設備等各項因素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1.确定适宜的加工方法,工藝流程,服務規範,選用合理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裝備, 編制必要的作業文件,包括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工藝卡,服務提供規範等. 2.确保崗位人員持有必要的作業指導文件,并通過培訓或技術交流等活動,确保 3.提供工藝規定所必須的資源,如設備,工裝,工位器具.運輸工具,檢測器具, “三自“自我檢驗,自己區分合格与不合格,自做標識,“一控“控制自檢正 工作環境是指工作時所處的一組條件,包括物理的,社會的,心理的和環境 1.确定并管理為達到產品和服務符合要求,确保現場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的工 測量和試驗設備能否處於准确狀態直接影響到由測量獲得的質量數據和信 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由此影響到原材料,外購外協件,在制品,半成品和產成 1.配合管理部門确定測量任務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選擇适用的,具有所需准确 3.明確檢測點,包括檢測的項目,頻次,使用的器具,控制的范圍和記錄的需求. P49 班組是實施現場質量管理,開展過程工序質量控制的最基層的組織.班組長 3.組織自檢,互檢和巡檢,做好過程檢驗工作,包括對首件的复驗和本班組產品 1.正確理解和掌握本崗位的各項質量目標或指標要求,并在質量偏離要求時 3.按規定做好過程工序質量的監測和記錄,并确保記錄填寫及時,完整,真 6.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和巡迴檢查,做到“三無“,即無灰塵,無油污,無跑冒滴漏. 7.做好不合格品的管理,包括對不合格品的隔離,標識,記錄和報告,防止不合 P50 1.應能明確的告之該做什麼和要達到的結果,以及個人對結果具有的影響力, 3.應有規定的渠道獲得工作所需的信息,包括本崗位工作結果和成績的信息. P56 第第七七章章 制制造造業業的的過過程程 工工序序 質質量量控控制制 一一﹑﹑過過程程和和過過程程質質量量的的概概念念. . 1.過程 1